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八年级美术教案:第五课盛世汴梁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盛世.汴梁
教学时间:第1课时/共2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究”学习领域。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风俗画,是一幅高度客观而又写实的作品,也是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
这幅
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具有极
高的史料价值。
教材由一群人在欣赏《清明上河图》长卷,寻找其中的秘密为介入点,通过欣赏者的对话吸引学生对此画展开探索。
教材加长的篇幅展示了《清明
上河图》的全貌,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材选取了
画作的几个局部,如“城门”、“虹桥”“沿河街道”“孙羊正店”让学生重点
赏析,拉近学生与画面的距离,构建了以整体→分段→局部→整体为一系列的
欣赏过程,也就是先整体地欣赏画卷,然后再分组分段观察局部经典的细节,
最后整体回顾并感知,使学生真正了解画的内容及其历史价值。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学习基础,如美术语言:构图、透视(焦点透视)以前美术教学中都涉及到。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学习到“中国人物画”,
七年级下册学习到“中国花鸟画”能初步用美术语言表达分析作品。
在这个基
础上介绍《清明上河图》艺术语言的时候再运用对比手法很容易理解。
八年
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同时在思想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而
本课的内容偏重分析,理性较强,这个时候将教学内容与家乡文化和生活体
验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演绎,
讲解,探索的过程中来,借助多媒体课件鼓励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的过程。
考点分布 1.《清明上河图》①作者:张择端②时代:北宋③画种:中国画
④内容背景:画的是北宋汴梁城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
此画是研究中
国古代城市构成及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2.中国画传统的装裱形式有卷、轴、册、镜片等。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分析、探究,认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
操作目标: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探究并说说其中的故事细节,
有意识地探究美术与社会的关联,体验创作记录社会的乐趣。
情意目标:感悟作品的艺术美,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深入分析、结合自己的城市特色用速写的方式记录我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综合探究活动的设计及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素描纸、画笔、清明上河图细节图印刷本、《清明上河图》艺术作品(仿品)。
学生准备:课前查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可制成课件用于课堂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考点落实二次修改
一、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国宝档案》片段
2002年年末,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为期36天的《晋
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观众如潮,盛况空前。
展品中,
有一幅画特别受欢迎,观众要排四、五个小时的队才
能欣赏到它。
什么样的画卷如此吸引人呢?
定格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
这就是当年繁荣和
热闹的有着150万人口之多的世界第一大城啊!
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的历史,跟着张择端的《清
明上河图》,来感受“盛世.汴梁”的人间生活。
揭示课题:盛世.汴梁
二、走进张泽端《清明上河图》
(一)说说你所知道的《清明上河图》
画家生简介,界画,风俗画介绍。
1.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专攻中国画中以界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
考点:
《清明上河图》
①作者:张择端
②时代:北宋③画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