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浅谈民族舞蹈

合集下载

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各种文化传统的展示方式之一。

它常常以舞蹈、音乐、歌唱等综合手段来表现人们的生活场景、精神状态以及文化情感。

从历史中我们能够看到,民族舞蹈在各个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国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民族舞蹈可以通过人们的姿态和舞蹈动作来表现一种文化情感。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艺传统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世界各地不同的舞蹈风格。

例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京剧(Beijing Opera)和芭蕾舞蹈(Classical Ballet)有着鲜明的区别,前者重视角色扮演,后者则更注重舞蹈身姿。

而阿拉伯地区的舞蹈风格则更注重肢体运动的流畅性以及节奏感和魅力。

此外,不同地区的民族舞蹈也常常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借助舞蹈表达打破束缚、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感受当地人对生活、情感和文化的追求。

其次,民族舞蹈是国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些传统文化中,舞蹈被视为神圣的表演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

中国的龙舞和阿拉伯的肚皮舞都是各自文化历史中的代表。

同时,民族舞蹈也成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各种媒体途径来了解和学习各种文化传统。

在当今社会的互动性更强的背景下,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在逐步增加,而民族舞蹈作为文化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最后,民族舞蹈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娱乐功能,而且在于它传达的文化价值。

作为一个国度、一个区域的民族舞蹈,它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是无穷尽的。

因此,正确理解和传递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信息,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推广该文化形式,而且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艺传统。

更进一步地,民族舞蹈的传承也正推动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因此深入理解并认真对待民族舞蹈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责任与义务,还是一种用文化凝聚民族身份感的发展途径。

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学习的重要性

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学习的重要性

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学习的重要性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对民间舞蹈学习具有重要性。

通过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首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这些舞蹈反映了民族的历史、生活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增进对其他民族的了解与尊重。

其次,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民族认同和自豪感的重要来源。

舞蹈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可以表达民族的情感和身份认同。

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增加个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培养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豪感。

同时,它也可以增强个体对整个社会的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

此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于培养个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舞蹈是一种身体和音乐的艺术结合,要求舞者具备良好的舞蹈技巧和音乐感知能力。

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培养个人对音乐和舞蹈的欣赏能力,并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水平。

同时,舞蹈学习也可以锻炼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对于身体的塑造和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于传承和保护优秀民间舞蹈作品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的民间舞蹈作品逐渐被遗忘和淡出舞台。

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欣赏这些优秀的舞蹈作品,并通过学习和演绎,将其保护和传承下去。

同时,通过学习民间舞蹈,我们也可以为未来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蹈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是对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表达,更是培养个人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

此外,它还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民间舞蹈作品,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并积极参与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与传承,在其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舞蹈价值和意义。

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民族舞蹈作为传承文化、展示民族风貌的重要形式之一,承载着民族的骄傲与传统。

它融合了声乐、器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优美的舞姿和动作,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独特个性和文化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民族舞蹈进行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一、民族舞蹈的背景与历史沿革民族舞蹈作为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源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节日仪式等,并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和传承。

例如,在中国,少数民族的舞蹈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哈达舞”、藏族的“格萨尔舞”等,这些舞蹈通过独特的舞姿和服饰,展示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

二、民族舞蹈的特点与表现手法1. 多样性:不同民族的舞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舞蹈动作,反映了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例如,藏族舞蹈以高亢、豪放的舞姿和宏伟的舞台布景为特点,表现了西藏高原的雄伟壮丽;而朝鲜族的舞蹈则以柔美的身姿和抒情的舞步为主,表达了他们独特的感情和生活态度。

2. 融合性:民族舞蹈往往汲取了各种艺术形式的元素,如音乐、服饰、化妆等,使舞蹈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舞蹈也能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渗透,形成多样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的视听享受。

3. 丰富性:民族舞蹈的丰富性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

内容上,民族舞蹈可以表达各种感情、故事和意象,如纪念历史事件、赞美英雄、祈求丰收等。

形式上,民族舞蹈可以呈现出各种舞态、舞种和舞剧,如群舞、独舞、叙事舞剧等,满足了观众对不同艺术形式的需求。

三、民族舞蹈的意义与影响1. 传承民族文化: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形式传播、传承和展示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和社会价值观。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各个民族的文化标志和身份象征。

2. 增进民族团结:民族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表演形式,具有凝聚民族情感和增进民族认同感的作用。

当各族人民在舞台上共同表演时,他们的节奏、动作和表情都紧密相连,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象征着各民族的和谐与团结。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民族舞蹈是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

通过对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一、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这些舞蹈作品融合了民族的音乐、服饰、舞步等元素,通过舞蹈的肢体表现和音乐的配合,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艺术魄力。

观赏民族舞蹈不仅能够感受到现场的视听美,更能够领略到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2. 丰富的民俗风情民族舞蹈通常以民间传统活动和仪式为题材,如婚礼舞蹈、庆祝丰收的舞蹈、祭祀舞蹈等,这些舞蹈作品不仅展现了民族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更承载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通过民族舞蹈,观众可以窥见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世界,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民族舞蹈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吸收现代艺术的元素,以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让民族舞蹈在审美上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性,更让观众在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文化碰撞和心灵共鸣。

二、民族舞蹈的文化传承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它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 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民族舞蹈在承载和表现民族文化的也能够强化民族认同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在学习和表演民族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归属感,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 文化交流与传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民族舞蹈也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

通过民族舞蹈的国际演出和交流,能够让世界各地的观众了解到中国的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也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贡献。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一、审美价值民族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服饰等多种艺术元素,以独特的形式和节奏展现出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在审美上,民族舞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民族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和风格。

藏族舞蹈以其刚健豪迈、舒缓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服饰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而哈萨克族的舞蹈则以其轻盈明快、柔美多姿的舞姿和独特的音乐节奏而著称。

这些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和风格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审美特点,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艺术享受。

民族舞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生活、劳动等方方面面的情感表达,更承载了民族的历史、宗教、传统习俗等丰富的文化信息。

壮族的“大型广场舞”就是通过舞蹈形式表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崇拜;而满族的“满族舞蹈”则融入了对满族传统文化的诠释和传承。

这些文化内涵丰富、跳跃多姿的舞蹈形式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

民族舞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能够通过优美的舞姿、动人的音乐、唯美的服饰等元素,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产生深刻的艺术感受。

民族舞蹈所传递的情感和情感是真挚的,接地气的,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

观众在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会被舞者们的激情、振奋所感染,产生一种青春向上的正能量,这种艺术感染力更是超越了语言、文化、民族的界限,成为一种普遍的情感共鸣。

在审美价值方面,民族舞蹈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展现了各民族的美丽和多样性,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也丰富了全人类的文化图谱。

二、文化传承在中国,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是其文化传统和历史沉淀的产物,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通过民族舞蹈,人们能够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和思想情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在文化传承方面,民族舞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民族舞蹈是各族群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民族传统的诠释和传承。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民族舞蹈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内涵。

通过对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从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来浅析民族舞蹈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审美价值民族舞蹈作为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审美价值。

民族舞蹈在舞蹈动作、舞蹈服饰、音乐节奏等方面都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些特色来自于各民族的生活、宗教信仰、历史传统等方面,展现了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

蒙古族的舞蹈以骏马奔腾、雄鹰展翅等形象为主题,表现出草原民族的豪放与豪情;而藏族舞蹈则以藏族的虔诚信仰和神秘气息为主题,舞姿端庄优美,给人以神秘和敬畏的感觉。

这些不同的审美特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使民族舞蹈具有了独特的审美魅力。

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它所表现的艺术美和生活美上。

民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生活情感,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动作、表情、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运用,民族舞蹈在审美上既具有艺术家的天才和创造力,又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体现出丰富的生活情感和艺术美感。

汉族的古典舞蹈《白毛女》以其流畅、柔美的舞姿,展现了农民女子的质朴与美丽;而韩族的舞蹈《爱的信仰》则以其激昂、豪迈的舞蹈动作,展现了韩族男女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

这些舞蹈作品所展现的艺术美和生活美,既丰富了中国民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又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追求。

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人们审美情感和审美境界的熏陶和提升上。

民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优美的舞姿和形象、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启迪和陶冶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境界。

人们通过欣赏民族舞蹈,不仅能够领略到不同民族的审美魅力,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还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

浅谈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

浅谈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

浅谈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民族舞蹈作为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还能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本文将从选材、编排、舞台呈现等方面探讨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

一、选材在民族舞蹈教学中,选材是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关键环节。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舞蹈作为教学内容。

例如,在广东地区的舞蹈教学中,可以选取粤剧舞蹈《红楼梦》作为教学素材。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邀请当地的舞蹈艺术家或专家来进行授课,让学生亲自感受和学习地方特色舞蹈的动作和表达方式。

二、编排编排是民族舞蹈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也是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

在编排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地方文化的特点,灵活运用编舞的技巧和手段。

例如,在蒙古族舞蹈教学中,可以加入马头琴、呼麦等传统乐器和唱腔,使舞蹈更加贴近蒙古族的生活场景;在藏族舞蹈教学中,可以加入藏传佛教的宗教元素,表现出藏族人民虔诚和奉献的精神。

三、舞台呈现舞台呈现是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民族舞蹈教学中的最终目标。

在舞台呈现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服装、道具等手段展现地方特色。

例如,在江南水乡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穿上水袖和小脚裤,搭配河船和村落的道具,使表演更加地道和具有地域特色。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舞台礼仪和表演技巧,使他们能够完美展示舞蹈作品的魅力。

总结起来,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的选材、巧妙的编排和精心的舞台呈现,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同时提升学习的兴趣和享受感。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让地域文化特色在舞蹈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为学生带来一次别具特色的舞蹈之旅。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浅谈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土家族民间舞蹈是土家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本文将从舞蹈的舞步、音乐、服饰、舞台道具等方面,详细介绍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一、舞蹈步伐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舞步优美、富有变化,带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舞蹈动作多以华丽、大气、舒展为主,强调动作的线条美和形态美。

舞蹈的节奏感强烈,跳跃、旋转的动作较多,给人以愉悦感。

二、音乐特色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音乐主要依托于器乐,如锣鼓、方洲、唢呐等。

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节奏鲜明,起伏跌宕,往往随着舞者的动作而变化。

音乐的节奏变化及时,能够有效刺激舞者的情绪和动力,使舞蹈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三、舞蹈服饰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服饰多以彩色为主,讲究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

舞蹈服饰的特色在于颜色鲜艳、图案绚丽,与舞者的动作相配合,营造出浓郁的民间气息。

同时,服饰的设计注重民族风格的传承和创新,与时俱进。

四、舞台道具
土家族民间舞蹈的舞台道具多以竹编、草编、木铎、竹板鼓等为主。

这些道具的特点是手工制作,纹理清晰,色彩鲜艳。

同时,舞台道具和服饰一样,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融合,展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

探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与现实

探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与现实

探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与现实民族舞蹈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舞蹈形式,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民族舞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更是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载体。

民族舞蹈也是一种审美艺术,具有独特的舞蹈语言和舞蹈美学,其审美价值在当代舞蹈艺术中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民族舞蹈的审美与现实展开探讨,旨在探析民族舞蹈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民族舞蹈的审美特点。

民族舞蹈是由古代的祭祀舞蹈、部落舞蹈和农耕舞蹈等演变而来,它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各具特色,如藏族的《唐卡》、苗族的《芦笙舞》、汉族的《秧歌舞》等,每种舞蹈都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传统,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民族舞蹈在表现形式、舞蹈动作、音乐节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其舞蹈语言和舞蹈美学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民族舞蹈还承载着民族的情感与精神,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民族的思想和情感,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民族舞蹈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族舞蹈不仅仅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时尚的文化产品,能够通过展示和表演等方式,向外界展示各民族独特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内涵,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民族舞蹈还可以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培养和熏陶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

民族舞蹈还可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推广做出贡献,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和经济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民族舞蹈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和挑战。

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和文化的冲突,一些传统的民族舞蹈在当代社会中遇到了生存困境,面临着被淘汰和消失的危险。

由于一些商业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一些原本具有纯粹艺术性和文化内涵的民族舞蹈被过度商业化和碎片化,导致其审美品质和文化价值受到影响。

浅谈民族舞的特点

浅谈民族舞的特点

浅谈民族舞的特点民族舞是指以特定民族为基础,通过舞蹈形式来表达特定民族文化、情感和价值观的一种舞蹈形式。

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它们呈现出各自民族的独特特点和风格。

民族舞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民族特色突出:民族舞蹈反映了特定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包括服饰、音乐、舞步等。

民族舞蹈中常常运用民族传统服饰,例如中国的长衫、飘带,印度的纱丽、锦缎等,以突出民族特色。

此外,民族舞蹈中的舞步和动作也反映出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工艺特点。

比如日本的舞蹈表现了洁净、简洁、平和的传统,而西非的舞蹈则充满了奔放、快速、有力的特点。

二、情感表达丰富:民族舞蹈是一种富有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舞者的动作、肢体语言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不同民族的舞蹈反映了他们所处环境中的情感状态,比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例如,印度的卡塔克舞展现了舞者的优雅和柔韧性,韩国的舞蹈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节奏鲜明:民族舞蹈常常以特定的节奏来展示舞蹈的特点。

不同民族的舞蹈节奏各不相同,有的节奏明快,有的节奏缓慢,有的带有浓厚的节日气氛。

舞蹈中的音乐与舞蹈动作的配合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可以更好地展示舞蹈的特点。

比如中国的京剧舞蹈中,常常以快慢、高低不同的节奏来展示舞蹈的特点。

四、形式多样:民族舞蹈以其多样性而闻名。

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族舞蹈有着不同的形式,包括宴会舞、庆典舞、战争舞、爱情舞等等。

每种形式都有独特的舞姿、舞步和舞态,展示了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巴西的桑巴舞、爱尔兰的爱尔兰舞蹈等都有特定的形式和风格。

五、身体力量与技巧:民族舞蹈要求舞者具备较高的身体力量和技巧。

舞者的身体需要具备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力,以展示舞蹈的美感和力量感。

许多民族舞蹈中包含了较高的跳跃、转身、绷腰等动作,这就要求舞者具备较高的技巧和训练。

总之,民族舞蹈以其独特特点而备受瞩目。

它不仅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特定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情感,同时也展示了舞者的身体力量和技巧。

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民族舞蹈是特定民族或文化群体所创造和传承的舞蹈形式,它是一种表达民族文化、历史、价值观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以下是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文化表达: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舞蹈动作、舞步、音乐、服饰等元素,传达和表达特定民族的文化特征、价值观念、历史故事和精神内涵。

身体语言:民族舞蹈是一种身体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传递情感、思想和意义。

它可以展示民族特色的优美姿态、力量和灵活性,以及民族文化中的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

传承与创新:民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经历了世代传承和演变。

在传承的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同时也允许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民族认同与凝聚力:民族舞蹈对于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共同的舞蹈语言和动作,激发民族自豪感、归属感和团结意识,加强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

文化交流与理解:民族舞蹈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通过舞蹈表演和交流活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舞蹈艺术,增进文化的交流和认识。

艺术欣赏与享受:民族舞蹈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它可以触动人们的情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观赏民族舞蹈作品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不同民族的独特艺术风格和美感,丰富人们的艺术体验。

民族舞蹈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表达形式。

通过欣赏、理解和传承民族舞蹈,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交流。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

浅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传承研究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特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本文从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两个方面来探讨民族舞蹈的重要性。

一、审美价值1. 形式美民族舞蹈的形式美是指其艺术形式、舞姿动作和舞蹈构思等方面的美。

这些美,不仅仅是具有音乐和舞蹈的结合,更体现了舞者的细腻表情,动作的精准度和整齐度。

民族舞蹈的形式美是从舞者的整体气质中展现出来的,它是一种内在的审美体验。

2. 情感美民族舞蹈所描述的题材多是民族文化中的节日、传说、神话、历史,每一部舞蹈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如欢乐、悲痛、怀念、祈求等,这种情感美是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的,也是表现实现情感自由流动的载体。

3. 文化美民族文化是民族舞蹈的灵魂所在,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民族舞蹈不仅可以表现出这些文化,更是一种传承这些文化的方式。

民族舞蹈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正能量的传递,使人们得以从不同的文化中了解和学习,也帮助我们保护、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和价值。

二、文化传承民族舞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极大地保护和传承了许多文化遗产,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和深入了解文化,传承常被认为是一种富有意义的行动,它有以下三个特点:1. 传承的共享性在传承中,舞蹈的共享性与交流性非常重要,舞者从中学习和了解相互的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存。

传承还有保护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作用,当我们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我们也在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

传承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舞蹈演员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将传统的舞蹈融入到现代的表演中,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进一步发展。

浅谈维吾尔族舞蹈的动律风格

浅谈维吾尔族舞蹈的动律风格

浅谈维吾尔族舞蹈的动律风格维吾尔族舞蹈是中国独特的民族舞蹈遗产之一,它大量融合了维吾尔族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以强烈的节奏韵律和独特的舞姿,展现出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

本文将从动律风格方面探讨维吾尔族舞蹈的表现特点。

1. 舞蹈的节奏韵律感强烈维吾尔族舞蹈塑造时常具有明显的韵律性,动作优美流畅,幅度较大,丰富多彩,常常揉合慢节奏与快节奏相间的肢体语言。

其中,舞蹈的迅疾跳动和舞姿的短促动作,表现出强烈的节奏韵律感。

另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移动节奏也很明显,通常会以一段连续的动作或单个动作为形式,体现出其舞蹈的韵律感和强烈的动感美。

每个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形成整体的舞蹈表现力。

2. 舞蹈的成分具有多样性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成分包括手部动作,跳跃或旋转的身体动作,舞衣、身体及头发的装饰等,形成了维吾尔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动态。

而在舞蹈的表现形式和方式上,维吾尔族舞蹈的成分具有多样性,经常揉合慢节奏与快节奏相间的肢体动作,如扭曲、跳跃、高跷等动作的多样化表现,给人带来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感受。

3. 舞蹈的音乐明快活泼维吾尔族舞蹈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它的节奏感非常强烈,通常都采用带有鼓、板等乐器的旋律,表现出一种明快、活泼的音乐风格。

在维吾尔族舞蹈的创作中,音乐节奏是决定舞蹈内容和动作的重要因素,而音乐又是人们实际运用舞蹈时的伴奏和补充的元素,形成了舞蹈音乐在节奏上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舞蹈视觉特效和音乐效果。

4. 舞蹈注重群体合作在维吾尔族舞蹈演出中,强调集体舞蹈的表演形式,反映出其对集体合作的重视。

一方面,舞蹈节目中通常会出现集体舞蹈,强化演员的协作意识,塑造出群众协作的集体形象;另一方面,舞蹈编排中也注重逐步推进,将最终的呈现形式通过中间层层渐进的方式融合起来。

在维吾尔族舞蹈中,融合了广泛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出动律风格的独特表现特点。

其舞蹈的韵律感强烈、成分多样、音乐明快活泼、注重群体合作等特点,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也展现了维吾尔族的强烈文化魅力。

浅谈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

浅谈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

浅谈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是指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传承、教学和研究的教育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如何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优秀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民族民间舞蹈面临着传承和保护的挑战。

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不仅要注重对舞蹈技巧和表演技巧的教学,还要注重对民族民间舞蹈内涵和创作理念的传授。

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优秀传统。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扎实的舞蹈技巧,还要求具备创造力和综合素养。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

创造力包括对舞蹈语言的创新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综合素养包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对身体的控制和对舞台表演的理解等。

只有通过全面的教学和实践,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综合素养的舞蹈人才。

如何将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与现代舞蹈教育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舞蹈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的融合是当代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功和表演形式与现代舞蹈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方式相结合,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只有通过对两种舞蹈形式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才能在舞蹈教育中实现融合和创新。

如何提高舞蹈教育的专业性和质量?舞蹈教育是一个专业的学科,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高,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提高舞蹈教育的质量。

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潜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只有提高舞蹈教育的专业性和质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国家舞蹈事业的繁荣。

当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优秀传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如何将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与现代舞蹈教育相结合,以及如何提高舞蹈教育的专业性和质量。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而民族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本文将从民族舞蹈的定义、特点以及代表性舞种等方面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

一、民族舞蹈的定义及特点民族舞蹈是反映一个民族风貌和民俗特点的舞蹈形式。

它以独特的肢体语言、动作表达以及舞蹈编排等方式展示了特定民族的历史、生活和审美情趣。

民族舞蹈的特点在于其强调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感。

首先,中国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和特色。

例如,西南地区的彝族舞蹈以独特的身段、手臂动作和身体配合为特点,展示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情趣和民族精神;东北地区的锡伯族舞蹈则以热情奔放、舞步矫健为特点,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豪爽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其次,中国民族舞蹈强调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舞蹈表演中,民族舞蹈会通过动作、舞姿、服饰等元素展示出民族的风采和特色。

比如,著名的汉族舞蹈《云南映象》通过舞者的服饰和舞蹈动作,展示了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美丽风光。

最后,中国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创作也在不断创新。

现代舞蹈元素的引入使得中国民族舞蹈更具时尚感和国际化特色。

例如,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新疆舞蹈《天山之舞》,将现代街舞元素与传统舞蹈相结合,展现了年轻一代对民族舞蹈的创新和热爱。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代表性舞种中国民族民间舞种繁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舞蹈。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舞种:1. 京剧舞蹈:京剧舞蹈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舞姿和编排方式而闻名。

京剧舞蹈以刚健的身姿、独特的手势和灵活的身体动作为特点,通过舞蹈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情感内涵。

2. 藏族舞蹈:藏族舞蹈源远流长,融合了高原牧民和藏传佛教文化的特点。

藏族舞蹈以优美的动作和独特的服饰为特色,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和神灵的崇敬之情。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论文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论文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论文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

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

以其绚丽的风采深得中国各民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和珍视,被誉为世界舞蹈宝藏中的瑰丽之花。

: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一个扭秧歌的人》的欣赏,探讨了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一个扭秧歌的人》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

风情醇厚、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

以其绚丽的风采深得中国各民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和珍视,被誉为世界舞蹈宝藏中的瑰丽之花。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这种历史上各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的不等,以及各族各地文化观念,宗教礼俗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因此造成中国民间舞样式之多,内容之广,风格之别,动律之异的鲜明特色。

从具有原始图腾痕迹的模拟舞,到带有原始遗风的祭祀舞,以至具有宗教色彩有寺院舞蹈形式或民间风情舞、礼仪舞、庙会、灯会、走会、花会上的舞蹈表演以及专职艺人的出现,并登上艺术性舞蹈表演的舞台,因而中国民间舞构成了中华民族形象的活的文化见证。

在辽阔的三江流域和松辽平原广大地区主要居住的是汉族,受其历史和自然条件影响下,形成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并具有地区特点的民间舞蹈,据统计有700余种。

其中北方规模较大,比较著名的是秧歌,如东方高跷身歌,山东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号种三大秧歌。

还有陕北秧歌、河北秧歌等不下百余种,南方有采茶灯、莲花灯、竹马灯、云南花灯、香山花灯等各种名目的花灯种类繁多。

北方的秧歌等各种民间舞蹈多具有粗犷刚强,热情奔放的特点。

南方的花灯等民间舞蹈则以优美委婉、秀丽别致见长。

两江之中的淮河流域的花鼓灯等民间舞蹈兼收南北之长,形成刚柔并济的特色。

居住在草原、高原、山区或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舞各具鲜明特色:草原上蒙古等民族具强悍刚强的风格特点。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三篇(最新)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三篇(最新)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这海洋遍及西藏的城市乡村,农区牧场。

除宫廷舞蹈外,藏族的舞蹈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肢体语言的最直接反映,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和所有舞蹈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用自身的形体动作表达情感、传情达意、与自然沟通的无声语言。

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为大背景,表现具体时代的生活现实,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我出生在藏北草原,在那里生活了近30年。

藏北草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神秘而充满活力。

在那片羌塘大草原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牧民。

草原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们勤劳善良、勇敢豪放的性格;藏北的高天厚土,孕育了他们清澈嘹亮而又优美的歌喉。

每一顶原始而又古朴的老帐篷,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每一顶老帐篷里传出的古老歌谣,都会触动人的灵魂深处。

而牧场上每一个原始而又充满激情的圆圈舞、富有哲理的山歌还有那野性而又饱含无限爱恋的情歌,都让这里充满了和谐温情的气氛。

我是在藏北草原的帐篷里长大的,奶奶不管是放牛还是挤奶都背着我,所以草原是我生活的舞台,挤奶的声音和奶奶哼唱的古老牧歌给了我音乐的启蒙,黑色的牛毛帐篷是我的生命,这一切也成了我施展艺术才华的灵感源泉。

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经过这里的人们代代相传,形成了现今较为完整的体系。

对任何舞蹈进行创新确实很难,甚至连改一个舞蹈动作都会觉得那是一种破坏,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舞蹈变了味道,因此,后人在发展这种艺术时,从舞蹈动作到服饰装扮,对每个细节都要需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以保持藏族舞蹈的原汁原味。

实际上,牧区舞蹈在传承方面并不存在问题。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们从小就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早就对其熟记于心。

但要想发展和创新,则需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长期的生活经验,加上自身的艺术修为,彼此相互融汇贯通,才可能有胆量、有能力去发展和创新这已经相对完整的原生态舞蹈。

生活中,牧女们习惯用左手捂嘴,这个动作最能体现牧女的生活情态,所以我把这个动作提炼加工,用舞蹈的语言表现出来。

探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与现实

探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与现实

探析民族舞蹈的审美与现实
民族舞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和价
值观念。

在审美上,民族舞蹈体现了该族群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
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

本文将从审美和现实两个方面来探析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的审美是基于该族群的文化传统和美学观念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
美标准,这一点体现在舞蹈动作、舞蹈音乐和舞蹈服饰等方面。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舞蹈中,有着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服饰,体现了不同族群的审美偏好和文化特点。

这种舞蹈审美
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展现了该族群的美学追求,也体现了该族群的文化自信和传统继承。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民族舞蹈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化。

一方面,全球化的影响
使得各种文化元素互相渗透,民族舞蹈的传统形式和审美观念受到了冲击。

社会的快速变
迁和现代舞蹈风格的影响,使得一些民族舞蹈逐渐丧失了原本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


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的审美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需要找出一种平衡点,既能够保留传统的审美,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民族舞蹈讨论发言稿范文

民族舞蹈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民族舞蹈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民族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而且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言。

一、民族舞蹈的历史渊源民族舞蹈源于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实践活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艺术。

这些舞蹈不仅反映了民族的风土人情,也传递了民族的精神风貌。

二、民族舞蹈的艺术特点1. 造型优美:民族舞蹈在动作、姿态、表情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充分展现了民族的美感。

2. 节奏鲜明:民族舞蹈的节奏变化丰富,既有强烈的节奏感,又有柔和的抒情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3. 情感丰富:民族舞蹈通过舞者的动作、表情、音乐等元素,表达出民族的情感世界,让观众产生共鸣。

4. 民族特色:民族舞蹈在服饰、道具、音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了各民族的独特魅力。

三、民族舞蹈的价值意义1. 传承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这一形式,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2. 提升民族自信心: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

3. 促进文化交流:民族舞蹈在国际舞台上具有很高的地位,通过舞蹈这一载体,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民族舞蹈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四、民族舞蹈的发展趋势1. 创新与传承相结合:在继承传统民族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民族舞蹈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

2. 跨界融合:民族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如音乐、戏剧、影视等,将有助于民族舞蹈的传播和发展。

3. 国际化发展:积极参与国际舞蹈交流活动,提高民族舞蹈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4. 民族舞蹈教育普及:加强民族舞蹈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族舞蹈人才。

总之,民族舞蹈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视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族舞蹈风格
1
2
民族舞蹈是代表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3
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汉族民间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4
彝族舞、朝鲜族舞,这七种民族舞。

5
1 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6
汉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的有龙舞、狮舞、灯舞、7
绸舞、秧歌等等。

现经专家整理加工已进入课堂的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8
徽花鼓灯、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

9
2 藏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10
在素称“世界屋脊”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能歌善舞、具有11
悠久歌舞传统的藏民族。

几百万藏族同胞勤劳、纯朴,善于以歌抒怀,借舞抒12
情。

银白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莽原,正好引吭高歌,河谷飞平坦的坝子上可以13
尽情欢舞。

大自然造就了藏族人民优美的歌喉、矫健的体魄,悠久的历史文化14
和豪迈的现实生活则是他们即兴歌舞创作的源泉。

人民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15
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歌舞赞美爱情与生活,歌舞活动16
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因而西藏舞蹈与歌唱艺术密切结合,以17
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风格着称。

18
3 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19
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大草原上,自古以来崇拜天地20
山川和雄鹰图腾,由于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和受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21
影响,蒙古族与其他东方民族差异很大,形成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22
勇往直前的性格,同时也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的、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草23
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

他们的民间舞蹈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
24
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鲜明特点,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呈25
现出一派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气概。

26
4 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27
中国维吾尔族自古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新疆,它是我国最大的省区之28
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遗产,其中歌舞艺术更是绚丽多姿,因29
此自古以来即以“歌舞之乡”着称。

维吾尔族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一样来自于30
生活。

维吾尔族人民早先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大草原上,后移居至西域(今新疆),31
由草原牧骑生活发展到地区的农业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信奉过萨满、摩尼、32
佛、伊斯兰等宗教。

这种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33
文化印迹,使之既有历史中《胡腾》、《胡旋》的风韵,又有萨满跳神的姿态;
34
既有古波斯、阿拉伯舞蹈的神态,又有邻近民族舞风的余味。

维吾尔族舞蹈在35
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乐舞的传统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36
精华,经过历代新疆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和长期发展与演变,不断追求完善,37
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舞蹈艺术。

38
5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39
傣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自治区以及耿40
马、孟连自治县等地,那里江河纵横、绿树繁荫,蕴藏着许许多多天然的美丽。

41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哺育熏陶下,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和中原文化和南亚文42
化的影响,傣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极具东方韵味的艺术风格。

43
6 彝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44
彝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他们能歌善舞,45
有着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烟盒情”、“打歌”、“罗46
作舞”、“阿细跳月”、“四弦舞”、“花鼓舞”、“铜鼓舞”等等。

解放以47
后,在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下,彝族舞蹈也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成
48
为祖国文化百花园的一朵绚丽的鲜花。

49
7 朝鲜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50
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的朝鲜族人民,勤劳朴51
实,能歌善舞。

他们自古从事农耕劳动,酷爱大自然。

他们特别喜爱白鹤,把52
白鹤作为长寿、幸福的象征。

这种民族性格与审美观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歌舞中,53
便形成了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独特风韵。

朝鲜族传统舞蹈种类繁多、风54
采各异,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就有“扇子舞”、“纱绢舞”、“农乐舞”、“假55
面舞”、“长鼓舞”、“钗舞”、“剑舞”、“拍打舞”等十多种。

新中国建56
立以后,在舞蹈艺术家们的努力下,许多民间传统舞蹈被整理创作成为优秀节57
目,在群众中广为传播。

我们可以在舞蹈《顶水舞》、《淘米舞》、《喜悦》、《长58
白瀑布》等节目中,看到身穿小巧短衣、下着拖地长裙、襟垂飘带的朝鲜族姑59
娘们翩然起舞的优美形象,在宛若鹤群展翅的舞姿中蕴藉着生生不息的朝鲜民60
族精神。

61
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62
的表现。

舞蹈不仅娱乐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当前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63
文化精神需求,还起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下面来谈谈民族舞的作品赏析。

64
汉族民间舞蹈就拿《红绸舞》来说,此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作65
品以民间传统舞形式表达了亿万人民翻身作主的喜庆心情,体现了工农大众扬66
眉吐气、欢欣鼓舞的时代精神。

编导在民间秧歌的基础上,注入弹跳的律动,67
加强动作的热烈欢快的情绪;道具红绸大小8字、横波、立波、肩圈、大车轮68
的展开,形成了丰富生动、多彩多姿的流动造型;蹦子、射雁、翻身、倒踢紫69
金冠等传统戏曲语汇的纳入,更增强了整个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70
构思的特点:(1)主次分明,领舞无论在长绸动作难度或空间上都占71
有突出的地位;(2)热闹而有序,台前、中、后方各成一体,看似杂沓纷乱,
72
却又秩序井然;(3)画面设计别致。

73
《红绸舞》的服装道具,亦见匠心。

作为主要道具的红绸,时而扎成74
火炬状,时而打开,将编导的意图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服装方面,绿衣与红绸75
在色彩上形成互补,白衣、黑鞋又与红绸相互映衬,使得整个舞蹈在色调上鲜76
明开朗,富有层次感。

77
又例如藏族舞蹈《洗衣歌》,这舞蹈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藏族特有的78
艺术风格表达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和汉藏之间和谐的民族关系。

《洗衣歌》79
艺术上最大特点是,歌、舞、道白融为一体。

自藏女出场到追赶班长下场,始80
终洋溢着热情、幸福和颂扬之情。

洗衣时的唱的《洗衣歌》,“出打出打觉过出81
打咳”——来萨(快点洗啊)、“阿拉黑司”等劳动呼号,以及道白的恰如其分82
的应用,使全舞显得格外新鲜活泼、充满生机。

不过,该作品仍然以舞为主,83
其动作是在藏族特有的踢踏步基础上演化而来——泼水步、秧歌踩衣步、捶衣84
等,风格柔而轻,体现了藏族姑娘活泼热情的性格和对解放军的热爱,从而充85
分地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浓烈感情。

86
舞蹈鉴赏是人们观看舞蹈表演时对人体动态美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87
动。

艺术鉴赏是令人愉快的精神消费。

生产以消费为目的,舞蹈作品离开了艺88
术鉴赏,艺术创造就失去意义,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英国文学史89
上的着名人物塞缪尔·皮鲁斯曾写下了极富文学价值的日记,但是这些日记却90
全部用密码来写,生前未曾发表,而且存心死后也不让人读懂。

直到他死去百91
年之后,以为教士经过五年刻苦努力,才将这些密码破译出来,使作品得以与92
世人见面。

试想,若不是这位教士,塞缪尔·皮鲁斯的作品哪怕是惊世之作,93
也恐怕要沉沙千载,能有什么意义呢?艺术史上不乏将自己的作品“藏之名94
山”,不与世人见面的例子,但这些艺术家是不是真的不想让自己的苦心之作95
与世隔绝呢?虽然并非如此。

他们更多的只是想让自己一时无法得到社会接受96
的作品,留待子孙后代来承认。

因此我们说,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接受与鉴
97
赏。

舞蹈艺术也一样,舞蹈艺术鉴赏作为一种精神的审美活动,是舞蹈艺术家98
与观众、舞蹈活动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检验作品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更是99
舞蹈作品实现其价值的主要依托。

只有经过千百万人的鉴赏,才能最终使其成100
为现实的艺术,实现自己的价值:改造社会、教化人心、从而获得艺术生命。

101
可以这么说,艺术创造者之需要鉴赏者,正犹如千里马之于伯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