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代数第5讲
《近世代数》课件
![《近世代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1605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6.png)
近世代数的重要性
近世代数是数学领域中的基础学科之 一,是学习其它数学分支的重要基础 。
它对于理解数学的抽象本质和掌握数 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 能力。
课程大纲简介
本课程将介绍近世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集合、群、环、域等代数系统的 定义、性质和关系。
1.1 答案
对。因为$a^2$的定义是两个整数相乘,结果仍为整数。
第1章习题及解答
1.2 答案:(略)
1.3 答案:群的基本性质包括封闭性、结合律和存在单位元。
第2章习题及解答
2.1 判断题:若$a$是整数,则$a^3$也是整数。 2.2 选择题:下列哪个是环?
第2章习题及解答
要点一
2.3 简答题
编码理论中的应用
线性码
线性码是一类重要的纠错码,其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都是线性方程组的解。这 些矩阵的构造和性质都与代数理论紧密相关。
高斯-若尔当消元法
在编码理论中,经常使用高斯-若尔当消元法来求解线性方程组,这种方法在代 数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物理学中的应用
量子力学中的态空间
在量子力学中,态空间是一个复的向量空间,其基底对应于可观测物理量。这与代数学中的向量空间 概念非常相似。
如果E是F的一个子集,且E中的元素 都是方程f(x)=0的根,其中f(x)是F上 的一个多项式,那么E在F上形成一个 子域。
如果E是F的一个子集,且E中的元素 都是方程f(x)=0的根,其中f(x)是F上 的一个不可约多项式,那么E在F上形 成一个有限子域。
有限域
有限域的性质
有限域中的元素个数一定是某个素数的幂。
理想与商环
理想的定义与性质
介绍理想的定义,包括左理想、右理想、双边理想等 ,并讨论理想的封闭性、运算性质等。
05讲——循环码
![05讲——循环码](https://img.taocdn.com/s3/m/903ed34f52d380eb62946db4.png)
• 根据生成多项式g(x)可以直接对k-1次信息多项式 d(x)编码,即c(x)=d(x)g(x) mod xn-1,当g(x)可以 整除xn-1时,构成循环码。
• 系统码指的是在编码序列中包含所有信息位的编 码。上述方法形成的循环码不是系统码。
• 系统循环码的生成:C(x) = d(x)xn-k + r(x) 0 mod g(x)。即将信息序列左移n-k位,加上一个n-k-1次 的校验多项式r(x),其中的r(x)= -d(x)xn-k mod g(x)。
05讲——循环码
7
子码
• 对于循环码C1和C2,如果有C1C2,则称 C1为C2的子码
• 若g1(x)生成码C1,g2(x)生成码C2,而 g2(x)|g1(x),即g1(x)可以被g2(x)整除,或 g2(x)是g1(x)的一个因子,则C1C2,即C1 为C2的子码
05讲——循环码
8
系统循环码
• (回顾)以xn-1为模的剩余类代数中,循环子 空间与理想等价。其生成元中次数最低的首一 多项式为生成多项式
•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必为xn-1的因子,同一个 循环子空间可以有多个生成元,而所有这些生 成元都应与xn-1有公因式,此公因式化为首一 多项式即为其生成多项式。
• 反之,若g(x)|(xn-1),则g(x)可以生成一个循环 码,且当g(x)为n-k次多项式时,可生成(n,k)码
05讲——循环码
9
用生成多项式的根定义循环码
• 研究表明,生成多项式有重根的码一般 都要比无重根的码差,因此只考虑无重 根的码,或构造无重根的多项式。
• GF(q)上多项式xn-1无重根的充要条件是n 与q互素。因此对GF(2)而言,充要条件 即为n为奇数。
近世代数—结合律、交换律及分配律
![近世代数—结合律、交换律及分配律](https://img.taocdn.com/s3/m/5aa1e1653968011ca30091ed.png)
———————————————————————————————— 作者:
———————————————————————————————— 日期:
ﻩ
第2讲
一、算律
§4—6结合律、交换律及分配律(2课时)
(AssociativeLawCommutative Law and distributive law)
法运算的结果总是唯一的,因此,这一唯一的结果就可用
来表示。
证明:因 是有限数,所以加括号的方法必是有限的。
任取一种加括号的方法 ,往证:
对 用数学归纳法。当n=2时,结论成立。假设对<n,结论成立,即所有加括号的方法运算的结果是唯一的。设 , 和 分别是 和 个元素经加括号而运算的结果. ,由归纳假设,
成立吗?)
(2)即使 是满射,“传递”的方向能改变吗?(即 中的性
质能“传递”到 中去吗?)
§9、一、同构(isomorphism)
定义4、设 是 到 的同态映射,若 是个双射,
那么称 是同构映射,或称 与 同构,记为 。
例6、设 都是整数
中通常的加法“+”,现作 ,
那么 是同构映射.
事实上,
(1) 是单射:
定义1、设 是集合 到 的映射,且 既是单的又是满的,则称 是一个一一映射(双射)。
定理1:设 是 到 的一个双射,那么由 可诱导出
(可确定出) 到 的一个双射 (通常称 是 的逆映射)
结论:设 是映射,那么:
(1) 是双射 可唯一的确定一个逆映射 ,
使得:
;
也是 的逆映射,且 ;
(2) 是双射 同时是有限集或同时是无限集。
,
那么称 满足右分配律
群的定义
![群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e8421610cf84b9d528ea7ab0.png)
第 5 讲第二章群论§1 群的定义(2课时)本讲教学目的和要求:群论是代数学中最古老最丰富的分支之一,是近世代数的基础。
变换群在几何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有限群则是伽罗华理论(Galois,E[法] 1811—1832)的基础。
在所有只含一个代数运算的代数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研究对象就是群。
而群的等价关系可谓“品种繁多”,本讲只是依教材作一些一般性地介绍,为扩大知识面,这里将适当引入一些如同“半群”和“monoid(幺半群)”这样的基本概念。
本讲的教学里要求学生对逆元(左逆元、右逆元),单位元(左单位元、右单位元)和群以及元素的阶要弄清楚,尤其是彼此的联系务必要明白其脉络。
教材中定义的群的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的区别及关系必须清楚。
本讲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本讲知识群论的最基本部分,照理不该出现什么难点,但仍希望能对下列问题引起注意:(1)半群,幺半群和群的关系.(2)本讲的论证部分(通过逐渐熟悉这些理论证明,慢慢踏上“近世代数”的学习之路.(3)群的阶和群中元素的阶.本讲的教法和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学设备,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说明:本章教学活动中群的代数运算“ ”习惯上称为乘法(这时群也称为乘群),特殊情况下,“ ”也叫加法并改用“+”表示(群也随之叫做加群)一、 半群定义 1. 设G 为任一非空集合,G 上定义了一个能封闭的代数运算“ ”,如果 “ ”满足结合律,即)()(,,,c b a c b a G c b a =∈∀,那么代数体系},{ G 叫做是一个半群.注:(1)乘法“ ”的表达形式上,以后都用“ab ”来替代“b a ”.(2)在不发生混淆的前提下,半群},{ G 可简记为G .定义2. 设},{ G 是一个半群,那么∙如果乘法“ ”满足交换律,则称},{ G 为可换半群.∙如果G 是有限集,则称},{ G 为有限半群.例1、},{},,{⋅+Z Z 都是半群,并且是可换半群.其中“+”和“·”分别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
近世代数基础课件
![近世代数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9516a5284ac850ad024253.png)
第3讲 特殊的唯一分解环 1 主理想环 2 欧氏环 3 唯一分解环上的一元多项式环 4 因子分解与多项式的根
38
第六章 群论补充
39
第1讲 共轭元与共轭子群 1 第2讲 群的直积 第3讲 群在集合上的作用 第4讲 西罗定理
40
第1讲 共轭元与共轭子群
研究群内一些特殊类型的元素和子群
1 中心和中心化子 2 共轭元和共轭子群 3 共轭子群与正规化子
53
四 代数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代数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抽象代 数(近世代数)是19世纪最后20年直到20世 纪前30年才发展起来的现代数学分支. 1 最初的文字叙述阶段 2 代数的简化文字阶段 3 符号代数阶段 4 结构代数阶段
54
1 最初的文字叙述阶段
古希腊之前直到丢番图(Diophantine,公元250年)时 代,代数学处于最初的文字叙述阶段,这一阶段除古希腊 数学之外还包括古巴比伦、古埃及与古代中国的数学. 此时算术或代数尚未形成任何简化的符号表达法,代数 运算则都采用通常的语言叙述方式表达,因而代数推理 也都采用直观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则有著名的筹算法,而 在古希腊则借助于几何图形的变换方法.最典型的代表 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585-497)几何数论方 法.例如通过图形的组合可以得到
}
} }
映射相关概念及举例
映射的运算 映射及其相关概念的推广
}
特殊映射
6
第3讲 基本概念之代数运算适应的规则 ——运算律 运算律
1 与一种代数运算发生关系的运算律 (1)结合律 (2)交换律 (3)消去律 2 与两种代数运算发生关系的运算律 (1)第一分配律 (2)第二分配律
7
第4讲 基本概念之与代数运算发生关系的映射 ——同态映射 同态映射 1 同态映射 2 同态满射 3 同构映射 4 自同构映射 5 举例
近世代数教学课件
![近世代数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ee511ea6c30c2258019e14.png)
并运算 设 A, B是两个集合 . 由 A的一切元素和 B的一切 元素所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简称并),记作 A B. 如图1所示.
A
A B
( x A B) ( x A或x B) ( x A B) ( x A且x B)
B
交运算 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的交集(简称交),记作: A B ,如图2所示.
A A
交换律 : A B B A ; A B B A 结合律 : ( A B) C A ( B C ) ; ( A B) C A ( B C) 分配律 : 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
A是B的子集,记作:
( A B) (x : x A x B)
如果集合A与B的由完全相同的元素组成部分的, 就说A与B 相等,记作:A=B. 即
( A B) (x : x A x B)
以集合A的所有子集为ຫໍສະໝຸດ 素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 记为P(A).
如果集合A包含无限多个元素,则记为 A =;如 果A包含n个元素,则记为 A =n,此时 P(A) 2n
近世代数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 §2 §3 集 合 映射与变换 代数运算
§4 §5 §6
运算率 同态与同构 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分类
§1 集 合
表示一定事物的集体,我们把它们称为集合或集, 如“一队”、“一班”、“一筐”. 组成集合的东西 叫这个集合的元素. 我们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 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元素. 如果a是集合A的 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 a A ;如果a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a A ; 例如,设A是一切偶数所成的集合,那么4∈A, 而 3 . A
《近世代数》PPT课件
![《近世代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90a98c102de2bd97058803.png)
定理1.5.1 假设一个集合A的代数运算 同时适合结合
律与交换律,那么在 a1a2 an中,元素的次序 可以调换.
例 判定下列有理数集Q上的代数运算 是否适合结合律,
交换律?
(1) a b a b ab (适合结合律和交换律 )
(2) ab(ab)2 (适合交换律,但不适合结合律)
(3) aba (适合结合律,但不适合交换律 )
定义1.9.2 设 是集合 A的代数运算. 若 是 A到 A的 一个同构映射(同态映射),则称 是 A的一个自 同构 (自同态).
小结
同态是把代数运算考虑在内的映射,即是用来
比较两个代数结构的工具.
返回
在代数学中,两个同构的代数结构一般认为是相同的. 22
§1.10 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分类
定义1.10.1 A设 是集合,D对,.错 一个 AA 到 D 的映射
注: 变换 是 A到A自身的一个映射.
小结
为了比较两个集合,我们引入了单射,满射,一
一映射和变换的概念.
返回
19
§1.8 同态
定义1.8.1 设 , 分别是集合的代数运算, : A A 是一个映
射,若 a,bA,有 (ab ) (a ) (b ),
则称 是 A到 A 的一个同态.
例1 A=Z (整数集), 是普通加法; A ={1,-1}, 是普通乘法.
定义1.2.2 设 1 , 2是A到B的两个映射,若对 aA,
有 1(a)2(a), 则称 1 与 2 是相等的,记作 1 2.
注: 映射相等 构成映射的三要素(值域、定义域、对
应法则)全相同.
例5 设 AB 为正整数集 .
定义 1 : ; a1 1 ( a ) , a ,
近世代数基础课件
![近世代数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dcbbf5aef8941ea76e05e3.png)
3 环的初步性质
25
第2讲 特殊元素及性质
1 特殊元素之一—零元、负 元及单位元、逆元、零因子 2 零因子的性质 3 求环中的特殊元素——举例
26
第3讲 环的分类及特殊环的性质
1 特殊环的定义 2 除环的性质 3 有限环的几个相关结论 4 域中元素的计算方法
5 循环环的性质
第7讲 循环群
第8讲 变换群 第9讲 特殊子群
特殊群
第10讲 群的同态与同构 第11讲 群与对称的关系
11
第1讲 代数系统 1 代数系统及子代数系统的定义 2 代数系统的举例
12
第2讲 半群
1 半群、子半群、交换半群的定 义及判定定理 2 半群的举例 3 半群中幂的定义及性质
13
第3讲 群的定义及性质
第11讲 群与对称的关系
1 序言 2 几何对称
3 代数对称
22
第四章
环论
23
第1讲 环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第2讲 特殊元素及性质
第3讲 环的分类及特殊环的性质
第4讲 环的特征
第5讲 子环、理想(主理想)及素理想和极大理想
第6讲 环的同态与同构
第7讲 特殊环
第8讲 商域
第9讲 有限域
24
第1讲 环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第5讲 等价关系与分类
4
第1讲 基本概念之集合及其之间的关系 —集合
1 集合与集合元素的定义 2 集合与集合元素的表示符号 3 集合与集合元素之间的关系—— 属于关系 4 集合的分类标准及分类 5 集合的表示方法 6 集合之间的内在关系——包含关 系 7 集合运算 8 运算律 9 特殊集合的表示符号 10 集合的补充说明 11 包含与排斥原理
近世代数引论PPT课件
![近世代数引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dc4b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e.png)
详细描述
域是一个非空集合,其中定义了两种运算:加法和乘法 ,满足一定的性质。在域中,加法和乘法都是可逆的, 即每个元素都有唯一的加法逆元和乘法逆元。此外,域 中的乘法满足结合律,且每个元素都有乘法单位元。
子域与扩域
环论在几何学中的应用
环论也是近世代数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几何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代数几 何中,环论被用于描述多项式环的结构;在解析几何中,环论也被用于描述函数的性质。
数论中的应用
域论在数论中的应用
域论是近世代数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代数数论中,域论被用于描述代数数 的性质;在数论中,域论也被用于研究整数的性质和结构。
分式域与函数域
总结词
分式域和函数域是两种特殊的域,它们在数学和物理 中有广泛的应用。分式域是由其整环的分式组成的域 ,而函数域则是基于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形成的域。
详细描述
分式域是由一个整环的分式组成的域。整环是一个只含 有限除数的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元素在整环中不能 被其他元素整除,则该元素被称为不可约元素。分式环 是由整环中所有分式组成的集合,它构成一个域。函数 域是基于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形成的域。具体来说,给 定一个函数f和一个集合D,函数域是由集合D中所有可 能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它也构成一个域。
交叉学科的研究
近世代数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如 代数几何、代数数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促
进近世代数的发展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环论
环的定义和性质
要点一
总结词
环是具有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的代数系统,满足一定的性 质。
近世代数主要知识点PPT课件
![近世代数主要知识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de9294cf84b9d529ea7aa0.png)
第8页/共27页
等价关系与等价类
• 集合的等价关系 。Ⅱ,
对称律:a~b=>b~a Ⅲ,推移律:a~b,b~c=>a~c 同余关系
第22页/共27页
除环、域
• 除环 1, R至少包含一个而不等于零的元
的每一个不等于零的元有一个逆元
2,R有单位元
3,R
• 域 一个交换除环叫做一个域
• 在一个没有零因子的环里所有不等于零的元对于加法来说的阶都一样的
• 一个无零因子的环里的非零元的相同的阶叫做环的特征
• 整环 除环 域 的特征或是无限大 或是一个素数
(b+c)a=ba+ca
第21页/共27页
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 交换环 一个环 假如 ab=ba不管a b是环的哪两个元 • 单位元 ea=ae=a 一个环未必有单位元 • 零因子 若环里a≠0,b≠0但 ab=0 那么 a是左零因子 b 右零因子 • 整环 一个环叫做整环 如果 1.乘法适合交换律:ab=ba 2 .R有单位元1:1a=a1=a 3 R没有零因子ab=0=>a=0或b=0
合D的一个映射
像 逆象,
• 映射的相同 效果相同就行
第5页/共27页
代数运算
• 定义一个A×B到D的映射叫做一个A×B到D的代数运算 • 代数运算是一种特殊的映射 描写它的符号,也可以特殊一点,一个代数运算我们用。来
表示 • 二元运算 假如。是一个A×A到A的代数运算,我们说集合A是闭的 二元运算
换群 • 定理2 一个集合的所有一一变换做成一个变换群 • 定理3 任何一个群都同一个变换群同构 证明,假定G是一个群,G的元是a,b,c ·······我们在G里任意取出一个元x来,那么גx:
大学课程课件 近世代数教学课件
![大学课程课件 近世代数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f2d712b90d6c85ed3ac602.png)
A1 , A2 ,, An
和
A1 A2 An 我们有
A1 A2 An
( x A1 A2 A) ( x至少属于某一Ai , i 1, 2,, n)
( x A1 A2 A) ( x属于每一Ai , i 1, 2,, n)
全体复数的集合,表示为C
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A 的每一元素都是B 的
元素,那么就说A是B的子集,记作 作 ,或记
. 根据这个定义,A是B的的子集当且仅当
A B
.
BA 对于每一个元素 x,如果
,就有
x A
A是B的子集,记作:
xB
( A B) (x : x A x B)
f :x y
这时y 叫做 x 在f 之下的象,记作 . f (x )
例1 设
A B {1,2,3,4}
这是A到B的一个映射.
f : 1 2,2 3,3 4,4 1
例2 设A是一切非负数的集合,B是一切实数的集合. 对于每 一 与它对应. f 不是A到B的映射, x ,令 A f ( x) x 因为当 时, 不能由x唯一确定.
设 f :AB 如果对于每一 x A 与g是相等的. 记作
,B g:A ,都有
f ( x) g ( x)
都是A到B的映射, ,那么就说映射f
f g
例3
令
f : R R, x | x |
2 g : R R , x x 那么 .
f g
定义4: 设 是A到B 的一个映射, g : B C f :AB 是B 到C 的一个映射. 那么对于每一个 , x A g ( f ( x)) 是C中的一个元素. 因此,对于每一 ,就有C 中唯一的确定 x A 的元素 与它对应,这样就得到A到C 的一个映射,这映 g ( f ( x和 )) 射是由 所决定的,称为 f 与g 的合成(乘积),记作 f : A . B 于是有 g:BC
大学课程近世代数-阿贝尔群和循环群、陪集与拉格朗日定理、同态同构学习讲义PPT18页
![大学课程近世代数-阿贝尔群和循环群、陪集与拉格朗日定理、同态同构学习讲义PPT18页](https://img.taocdn.com/s3/m/aa333a055ef7ba0d4b733b8e.png)
义
5.5 阿贝尔群和循环群
一. 阿贝尔群 定义 如果群<G,*>中的运算*是可交换的,则称该群为
阿贝尔群,或称交换群。 例 设<S,*>是有限的可交换独异点,且对任意的a,b,c∈S,等式
a*b=a*c 蕴含着 b = c,证明<S,*>是阿贝尔群。 分析 只要证明S中的每个元素都存在逆元,那么<S,*>就是 阿贝尔群。
证明见书P210
例:见书P210 例题1
作业P211 (3)(6)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a* h1≠a* h2(a∈G) ,所以|aiH|=|H|=m,i=1,2,…,k。
因此 n=|G|=
k aiH
=
k
aiH
=mk
i1
i1
推论1 推论2
任何质数阶的群不可能有非平凡子群。
设<G,*>是n阶有限群,那末对于任意的a∈G,a的 阶必是n的因子且必有an=e,这里e是群<G,*>中的 幺元。如果n为质数,则<G,*>必是循环群。
设任意的b∈S ……存在正整数i,j,使得bi = bj ( i<j) 即: bi * e= bi * bj-i由题意知bj-i就是幺元,则b的逆元 为……
定理3 设<G,*>是一个由元素a∈G生成的有限循环群。如果G
中科大近世代数讲义
![中科大近世代数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2c53b64680203d8cf2f240a.png)
8 第八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
9 期中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12 Zorn 引理及其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12.1 预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4 第四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5 第五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2
3.3 E/Fp 是单扩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4 分圆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10 第十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近世代数(抽象代数)课件
![近世代数(抽象代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edfce95727a5e9846a617d.png)
9
Logo
§1 代数运算
· a1 a2 … an a1 a11 a12 … a1n a2 a21 a22 … a2n an an1 an2 … ann
其中, aia j aij A , i, j 1, 2, , n .
10
Logo
§1 代数运算
例 4 设 K4 {e, a, b, c} ,我们可以利用 下表来定义 K4 上的乘法“ ”:
明:在不改变元素顺序的前提下,无论怎样在其中添
加括号其中添加括号,这 n 个元素的乘积总等于
n
ai ,
i 1
从而与加括号的方式无关.
23
Logo
§1 代数运算
事实上,当 n 1或 n 2 时,无需加括号,我们的结论
自然成立.当 n 3时,由于“ ”适合结合律,我们的结论成
13
Logo
§1 代数运算
例 5 设 R 是实数集.则 R 上的加法“”适合 结合律、交换律和消去律; R 上的乘法“”适合结 合律和交换律,不适合消去律; R 上减法“-”不适 合结合律和交换律,但适合消去律.
注意: R \{0}上的乘法“”适合结合律、交换 律和消去律.
A1 A2 An . 特别地,当 A1 A2 An A 时, A1 A 2 A n 可 以简记作 An (读作 A 的 n 次方).这里约定,当 n 1 时, A1 A 2 A n 就是 A1 .
3
Logo
§1 代数运算
定义 1.1 设 A1, A2 , , An ( n 为正整数)和 A 都是非空集合. A1 A2 An 到 A 的映射 又 称 为 A1, A2 , , A n 到 A 的 代 数 运 算 ; 特 别 地, An 到 A 的映射又称为 A 上的 n 元运算.
近世代数课件(全)--近世代数1-0 基本概念
![近世代数课件(全)--近世代数1-0 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864a7cd81c758f5f61f67dd.png)
2019/1/20
数学上的确切描述
设由m颗珠子做成一个项链,可用一个正m边形 来代表它,它的每个顶点代表一颗珠子。
沿逆时针方向给珠子标号, 由于每一颗珠子的颜色有n种选 择,因而用乘法原理,这些有标 号的项链共有nm种。
但其中有一些可以通过旋转一个角 度或翻转180度使它们完全重合, 我们称为是本质相同的,我们要考 虑的是无论怎么旋转、翻转都不能 使它们重合的项链类型数。
2019/1/20
例5 简单检错码—奇偶性检错码
设用6位二进制码来表示26个英文字母,其中 前5位顺序表示字母,第6位做检错用,当前5位的 数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时,第6位取1,否则第6位 是0。这样编出的码中1的个数始终是偶数个。例 如, A:000011 B:000101 C:000110 D:001001 …… 用这种码传递信息时可检查错误。当接收方收到的 码中含有奇数个1时,则可断定该信息是错的,可 要求发送者重发。因而,同样的设备,用这种编码 方法可提高通信的准确度。
2019/1/20
6. 数字通信的可靠性问题 现代通信中用数字代表信息,用电子设 备进行发送、传递和接收,并用计算机加以 处理。由于信息量大,在通信过程中难免会 出现错误。为了减少错误,除了改进设备 外,还可以从信息的表示方法上想办法。用 数字表示信息的方法称为编码。编码学就是 一 门 研 究 高 效 编 码 方 法 的 学 科 。 下面用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检错码与 纠错码的概念。
2019/1/20
伽利略死后,直到19世纪末期,他的理 论才由别的数学家加以进一步的发展和系统 的阐述。 这样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充满许多有趣 问题和故事的数学分支,在近代又得到了蓬 勃发展和广发应用,出现了许多应用与某一 领域的专著,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和 学生来学习和掌握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
§2.2 单位元、逆元、消去律
( Identity inverses cancellation law )
一、单位元、逆元、
定理1 群G 中有且仅有一元e 具有性质:
a ea ae G a ==∈∀,。
证明:存在性由上节(p33)群的第二定义可得。
唯一性:若有G e e ∈,,,则
,,e ee e ==。
定义1 单位元: 群G 中具有性质:
a ea ae G a ==∈∀,
的元素e 称为群G 的单位元。
注:如果G 是加法群时,G 中的单位元换叫做“零元”, 记为“0”
定理2 群G 中任一个元素a 有且仅有一个元素b 具有性质:
ab ba e ==.
证明:若有1212,,,b b G ab ab e ∈==
则11121222()b b e b ab b a b eb b =====()。
定义2 对于群G 中一个元素a ,G 中元素b 具有性质: e ba ab ==.
称b 为a 的逆元,记为1-a 。
例1、2. p36-37
二、元素的阶
前面(p34),我们已介绍了群的阶:
G G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
下面利用单位元e ,能引入另一个新概念:
定义3:设G 为群,而G a ∈. 如果有整数k ,使e a k =, 那么使这个等式成立的最小正整数m 叫做a 的阶, 记为m a =. 如果这样的m 不存在,则称a 的阶是无限的, 记为a =+∞.
例 加法群},{+Z 中,0是单位元. 10=∴, 而其它元素a a ,=+∞.
例 乘法群},{⋅∙R 中,1是单位元,21,11=-=∴,
而其它元素的阶都是无限.
注:加法群{}+,G 中,元素的阶的定义自然需做相应的变化: 设G a ∈,能够使0=ma 的最小正整数m 叫做a 的阶,若这样 的m 不存在,则称a 的阶是无限的,a 的阶仍记为a . 例3 设},,{210εεε=G 是由13=x 的三个复根组成的集合, 而G 中的代数运算“ ”是通常的乘法,那么},{ G 必为一个乘 法群. 其中习惯上记为3G ,叫做3次单位根群。
这里
2
31,231,1210---=-+-=
=εεε. 事实上
(1)G G j i j i j i j i ∈⇒=⨯==∈∀εεεεεεεε111)(,,333.
(2)结合律显然成立(因为复数集C 中满足结合律).
(3)10=ε是G 中的单位元.
(4)0ε的逆元是0ε,1ε与2ε互为逆元. 不仅如此,我们还知:3,1210===εεε.
三、消去律
定理3:每一个群G 都适合消去律:
ab ab b b ''=⇒=*
ca c a c c ''=⇒=**
证明:设G b b a ∈',,且有b a ab '=,那么用a 的逆元1-a 左乘上 等式两端:1111()()()()a ab a ab a a b a a b b b ----'''=⇒=⇒=⇒* 成立。
同理知**也成立。
(注:*叫做左消去律,**叫做右消去律) 推论 在一个群里,方程 b ya b ax ==,有唯一解。
§2.3有限群的另一定义
1. 问题的提出:若G 是群,则G 必满足
(1)结合律;(2)消去律。
但如果G 是一个有代数运算的的集合,且能满足(1)和(2),是否可断定G 就是群呢?先看下面的例子:
代数系统},{⋅Z 显然满足(1)结合律(3)消去律,
但},{⋅Z 不是群(因为除了1和1-外,其他元素都没有逆元). 上例所以不能成为群,关键是Z 为无限集,如果是有限集,那情形就不一样了。
定理1设G 是一个有限集,若代数系统},{ G 满足
(1)结合律,(2)左、右消去律,那么},{ G 是一个群。
证明:(只需证明b ax =方程b ya =和在G 中有解)
先证b ax =在G 中有解,G b a ∈∀,.
因为G 是有限集,不妨设n G =,即},,,{21n a a a G =, 现用a 左乘G 中的每个元素,得到12{,,,}n G aa aa aa G '=⊆ . 又由于(2),只要j i ≠,则i j aa aa ≠。
所以,G '中也含有n 个元素。
于是G G ='。
又由于G b ∈,即b G '∈。
因此,(1)k k n ∃≤≤,使得b ax a b aa k k =∴=是,的解.
同理可以证明b ya =有解.
作业:
P38。
ex2,4
思考题及课堂训练:
1、若G =+∞,即使},{ G 能满足封闭性、结合律和消去律, 则},{ G 也不可能成为群,这种说法对吗?
2、设G 是群,那么
(1)G a ∈∀,若存在+∈Z m ,使m a e a m |⇒=
(可知a 的阶是有限的)。
(2)1-=⇒∈∀a a G a 。
3、设G 为群,那么111)(,---=⇒∈∀a b ab G b a .
4、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rules in a group G , tell us which is right.
(1) If e x =2, then e x =; (2) If 22a x =, then a x =;
(3) 222)(b a ab =;(4) If x x =2, then e x =;
(5) If e a k =, then k a =.
5、Let c b a ,, and x be elements of a group G , O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olve for x in terms of b a , and c
(1) If c axb =, then =x .
(2) If c xa b x 12-=, then =x .
(3) 12-=bxc b x and xac acx =, then =x .
(4) If b ax =2 and e x =3, then =x .
(5) If 22a x = and e x =5, then =x .
(6) If bx xax =3)( and 12)(-=xa a x , then =x .
6、Every element of group G is finite order if G is finite group. 证明:设},,,{21m a a a G =,若G a ∈且a =∞132,,,,+⇒n a a a a 都是G 中的非零元,如果j i a a =且
i r i i r i j a a a a a a r i j j i =⇒==⇒+=⇒<+,
由消去律e a r =,这与a 无限矛盾,这说明只要
132,,,,+∴≠⇒≠n j i a a a a a a j i 是两两不同的,这与n G =矛盾.
由上讨论可知:“若<∈∀⇒=a G a n G ,+∞”.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也就是说,“若G a ∈∀且<a +∞<⇒G +∞”回答是否定的.
[反例]:设}1{=∈∈=n x N n C x G 使存在,可以验证:G 是一个乘法群且1
是的单位元.显然, G 中每个元的阶都有限. 但确有 +∞=G .
7、If every element x in group G , has e x =2, then G is a commutative group.
证明:1112,,.,---==⇒∈∀∈∀=⇒=b b a a G b a G x x x e x , 而G ba ab ba ba b a ab ⇒=∴===---111)(是可换群.
8、在有限群中,阶数大于2 的元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证明:取有限群G 中一个阶2>的元⇒a
⎪⎩
⎪⎨⎧≠⇒≠≠-12a a e a e a 且
而)2(||||1由题-=a a 说明G 中阶2>的元是成对出现的。
由此知阶2>的元的个数 是偶数。
9、偶数阶有限群中阶数=2的元个数是奇数。
证明:阶数2≤的元也必是偶数(G 是偶数),但1=e , 且e 只有一个,阶=2的元的个数为奇数.
关于G 中元素的阶我们有如下结论:
结论1设G a ∈且n a =,那么 e a m n m =⇔.
证明:“⇐”.
“⇒” ng m m n =⇒∴ ()e e a a a g g
n ng m ====∴.
结论2. 设G b a ∈,且n b m a ==,,令 [],l m n =(最小公倍数) 又设ba ab =。
那么: (1) |ab l , (2) 当(),1m n ab mn l =⇒==
证明:(1) [],g m n m l n l =⇒ 且
().l l l ab a b ee e ∴===
(2) 令k ab =,
()()km km km m k km k b eb b a ab e e ab ====⇒=∴km n ⇒. 同理, kn m , ()k mn k m k n n m ⇒⇒=且1, , 而 ()e b a ab m n m n m n == k mn mn k =⇒∴.
(两个阶互素的可换元的乘积的阶等价于阶之积) 结论3. 若交换群G 中存在阶最大元素a , m x G x m a .∈∀⇒=.
证明: 若G b ∈∃.r r b 且=不整除m ,ba ab = .
由结论2[]m r d G d ,=∈∃⇒使 ,
而 m r m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