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分离原理
3-空气分离原理

3 空气分离原理3.1 概述本装置的氮气、氧气、氩气采用低温精馏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通过若干物理过程来实现,这些过程包括:1)空气压缩,其最基本的作用是使流体获得能工艺线路输送所需的能量及工艺要求。
2)物理吸附法,脱除掉所有可能在低温下凝固的杂质。
3)换热:使热空气降温和低温液体产品复热气化。
4)产冷:a.为了开车启动期间的逐渐降温。
b.补偿系统的冷损(主要是由于空气与产品气之间的温差、产液体以及装置的跑冷损失造成的)。
5)脱除冷凝蒸发器中的有害杂质,降低冷凝蒸发器中易与氧发生危险反应的有害杂质(如碳氢化合物)的含量。
6)低温物理分离工艺,使空气中的氮、氧分离。
3.2空分装置主要流路图3.1空分装置主要流路3.2.1 冷箱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关系表 3.1 冷箱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关系3.2.2 在气体分离、液化或压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是蒸汽和电的能量)图3.2 能量流向示意图P0:大气压力 T0:大气温度P:限定温度下的压力 Te:在P0压力下的蒸发温度3.3 自洁式过滤器原理3.3.1 过滤过程空气经过过滤筒,由于重力、惯性扩散、静电、接触阻力等综合作用,灰尘沉降、堆积在过滤元件上,干净空气经文氏管再到出风口送出。
3.3.2 自洁过程空气过滤元件上的灰尘,用定时或定差压的方式,由微电脑自动控制,依次对过滤筒反吹,将沉降物的颗粒灰尘吹落到大气中,每次仅一组(六个)过滤筒处于自洁过程,间隔时间为30秒,其它过滤筒仍处于正常过滤工作状态,过滤器照常运行。
3.4 空气预冷系统3.4.1 预冷的作用原理预冷系统设置在空气压缩机与纯化器之间,由空气冷却塔、水冷塔、螺杆式冷水机组、氨冷器及四台多级离心式水泵组成,起到降低进纯化器空气温度、减少空气中的含水量,提高分子筛的吸附值的作用。
同时,经水洗的空气可去除某些可溶性有害物质,如NH3、SO2、NO2、Cl2、HCl等,也可除去空气中部分固体颗粒。
空气分离技术

空气分离技术一、引言空气分离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业技术,它能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氩气等成分进行分离,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空气分离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
二、空气分离技术的原理空气分离技术是基于空气中不同组分的物理特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组成,它们的分子量和沸点存在一定差异。
利用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吸附、压缩、冷却等方法将氮气、氧气等成分分离出来。
常用的空气分离技术包括压力摩擦吸附法、膜分离法和冷凝分离法等。
其中,压力摩擦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选择性吸附来实现分离。
膜分离法则是通过不同气体在膜材料上的扩散速率差异实现分离。
而冷凝分离法则是通过气体的沸点差异,通过冷却使气体凝结成液体,再进行分离。
三、空气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空气分离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空气分离技术是工业制氧的重要手段。
通过空气分离技术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
其次,空气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生产氮气和稀有气体。
氮气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化工反应、电子制造等领域,而稀有气体如氩气则用于焊接、气体放电等工艺。
此外,空气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空分设备中的气体液化和制取。
四、空气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空气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更高效、更节能的空气分离技术,以满足不同行业对氧气、氮气等气体的需求。
例如,一些新型的膜材料和吸附剂正在被开发,以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能耗。
此外,随着新能源的兴起,空气分离技术在氢能源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空气中的氢气可以通过空气分离技术得到,从而推动氢能源的发展。
总结空气分离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业技术,它通过利用空气中不同组分的物理特性实现分离。
这项技术在工业制氧、氮气生产、稀有气体制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并且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空气分离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空气分离原理

空气分离原理
空气分离原理是指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其他气体分离出来的过程。
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和氧气(约占21%)
以及少量的水蒸气、氩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空气分离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压力摩擦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PSA)、膜分离和气体液化等技术。
以下是其中两种常见的空气分离原理:
1. 压力摩擦吸附技术(PSA):该技术利用吸附剂对气体分子
的吸附选择性来实现分离。
通常情况下,吸附剂对氮气的亲和力较强,因此当空气通入吸附塔时,氮气会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而氧气等其他气体则通过吸附剂层,得到分离。
然后,在降低吸附塔的压力或提高吸附塔温度的条件下,吸附剂释放出吸附的氮气,以再生吸附剂,实现气体的分离和提纯。
2. 气体液化技术:该技术利用气体的不同沸点来实现分离。
根据不同气体的沸点特性,通过降低空气温度使其达到沸点以下,将氧气等易液化气体液化收集,而将剩余的氮气通过分流器排出。
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氧气和工业氮气的生产中,因为在常温下氧气的沸点较低,而氮气的沸点较高,利用这一特性可实现它们的分离。
综上所述,空气分离原理主要包括压力摩擦吸附技术和气体液化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根据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对氧气、氮气等气体的有效分离和提纯,为空气分离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空气分离设备

空气分离设备
空气分离设备是一种用于从空气中分离各种气体成分的设备。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空气分离设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空气中包含了氮气、氧气、氩气等多种气体成分,这些气体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用途。
因此,利用空气分离设备将这些气体成分分离出来,对各行业生产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空气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液化特性来实现的。
一般而言,空气分离设备是通过气体冷却至其液化点,然后再将液态气体通过蒸发再次转化为气态,从而实现不同气体分离的目的。
这个过程需要精密的控制系统和高效的传热设备来实现。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空气分离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力等行业。
以氧气为例,通过空气分离设备可以将大气中氧气提取出来供制氧工业使用。
而制氧工业则是现代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环。
另外,在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和发射过程中,液氧、液氢等在空气分离设备的帮助下被提纯并储存,以满足发动机燃料需求。
空气分离设备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对火箭发射等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空气分离设备还在科学研究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空气分离设备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气体样品,为科研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氦气在超导研究中的应用,氦气的纯度要求极高,空气分离设备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总的来说,空气分离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加,空气分离设备的技术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空气分离设备的发展将为各行业的进步和创新提供坚实的技朧基础。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

3、液化精馏工艺流程分为空气的净化、空 气的液化、空气的分离三个工序。
2-2 空气分离的工艺流程
一、空气的净化 1、机械杂质的脱除
空气中灰尘的处理大多以过滤为主,并辅以 惯性和离心式来处理,大中型空分均使用 无油干式除尘器。目前国内外空分装置使 用的气体过滤器有:
惯性除尘器---初步除尘
7
2、空分基本原理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就是低温精馏原理。 利用空气中氧、氮沸点的不同,经膨胀机 制冷而获得的液空,在精馏塔中经过多次 部分蒸发和部分冷凝,而将各组份分离开 来,获得合格氧氮产品的过程。
当空气穿过比它温度低的氧、氮组成的液 体层时,由于气、液之间温度差的存在,要进 行热交换,温度低的液体吸收热量开始蒸发, 其中氮组分首先蒸发,温度较高的气体冷凝, 放出冷凝热,气体冷凝时,首先冷凝氧组分.这 过程一直进行到气相和液相的温度相等为 止,也即气、液处于平衡状态。
6
多次的重复上述过程,气相的氮浓度就不断增加,液相的氧浓度也能 不断的增加.这样经过多次的蒸发与冷凝就能完成整个精馏过程,从 而将空气中的氧和氮分离开来。
2、吸附法:
原理:利用分子筛对不同的分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特点,有的 分子筛(如5A、13X等)对氮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让氧分子通 过,可得到较高纯度的氧气;有的分子筛(碳分子筛等)对氧具 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让氮分子通过,可得到较高纯度的氮气,从 而实现空气的分离。但吸附法目前的氧气纯度只有93%左右。
项目二 空分操作
2-1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
一、空分的含义 二、空气的组成及沸点 三、空分方法
一、空分的含义
是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将空气分离,获 得纯氧气和纯氮气及一些稀有气体的过程。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精馏法1

《空气分离流程工艺》课程: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姓名:刘小菲学号: 08180224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班级:基地一班一.空气分离简介及基本原理空气分离简称空分,利用空气中各组分物理性质不同(见表),采用深度冷冻、吸附、膜分离等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或同时提取氦气、氩气等稀有气体的过程。
空气分离最常用的方法是深度冷冻法(如图示)。
此方法可制得氧、氮与稀有气体,所得气体产品的纯度可达98.0%~99.9%。
此外,还采用分子筛吸附法分离空气(见变压吸附),后者用于制取含氧70%~80%的富氧空气。
近年来,有些国家还开发了固体膜分离空气的技术。
氧气、氮气及氩气、氦气等稀有气体用途很广,所以空气分离装置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采矿、食品、军事等工业部门。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精馏法,将空气冷凝成液体,按照各组分蒸发温度的不同将空气分离。
双级精馏塔在上塔顶部和底部同时获得纯氮气和纯氧气;也可以在主冷的蒸发侧和冷凝侧分别取出液氧和液氮。
精馏塔中空气分离分为两级,空气在下塔进行第一次分离,获得液氮,同时得到富氧液空;富氧液空被送向上塔进行精馏,获得纯氧和纯氮。
上塔又分为两段:以液空进料口为界,上部为精馏段,精馏上升气体,回收氧组分,提纯氮气纯度,下段为提馏段,将液体中的氮组分分离出来,提高液体的氧纯度。
二.空气设备简史到50年代,由于吹氧炼钢和高炉鼓风工艺的推广应用以及氮肥工业的迅速发展,空气分离设备向大型化发展,并应用了近代的科研成果,如采用透平压缩机、透平膨胀机、板翅式换热器、微型计算机和分子筛吸附器等设备之后,空气分离设备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设备中的空气压力从高压(20兆帕)降到低压(小于1兆帕),单位产品的电耗也逐渐下降(每立方米氧的电耗从1.5降至0.6千瓦·小时)。
现代空气分离设备能生产各种容量、不同纯度的气态或液态产品,也能制造超高纯度的氧和氮(如含氧99.998%和含氮99.9995%)空气分离设备还能根据用户的需要,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控制,随时增减产品的数量,达到经济用氧的目的。
空气分离的原理初中

空气分离的原理初中
空气分离是一种将空气中的成分按照其物理或化学特性分离的过程,通常用于制取高纯度的氧气、氮气等工业气体。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成分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最多。
空气分离的原理主要基于气体在固体界面上的吸附、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以及分子量和沸点的差异。
下面将从吸附法、压缩法和分子筛法这三个主要方法对空气分离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固体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来实现空气分离的。
一般采用活性炭、分子筛等材料作为吸附剂。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根据不同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性质的差异,将氮气和氧气分离。
由于氧气优先被固体吸附剂吸附,所以只要将空气经过吸附床,氧气就会被吸附,而氮气则通过床层输出。
二、压缩法:压缩法是通过对空气进行压缩,再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
当空气被压缩到一定压力后,通过降低温度使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别体现出来,进而实现分离。
在压缩机的作用下,空气经过冷却装置进行降温,使氮气和氧气发生液化,液态氧气收集起来,而未液化的氮气则通过返回到压缩机进行循环压缩。
三、分子筛法:分子筛法是利用分子筛吸附剂对气体分子的筛选作用来实现空气分离的。
在分子筛中,吸附剂的孔径较小,而氮气的分子尺寸较大,相对氧气等
其他气体来说,较难穿过分子筛的孔隙,因此可以通过分子筛来将氮气和其他气体分离开来。
当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被吸附下来,而氧气等其他气体则通过分子筛,实现了分离。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方法都是通过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等组分分离出来,而得到高纯度的氧气或氮气。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空气分离。
分离液态空气法的原理

分离液态空气法的原理分离液态空气法是一种用于从空气中提取氧气、氮气等气体的方法。
它利用了气体的沸点差异,通过连续的冷却和加热过程,将空气中的不同气体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及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
在常温常压下,氮气的沸点为-196℃,而氧气的沸点为-183℃。
这意味着在低于这些温度时,氮气和氧气会变成液态。
因此,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就是通过控制温度,使得氮气和氧气在不同的温度下转化为液态,然后再将它们分离出来。
具体的分离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空气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至低于-196℃的温度。
在这个温度下,氮气会凝结成液体,而氧气则仍然是气态。
接着,将液态氮气收集起来,留下未凝结的氧气。
然后,将未凝结的氧气再次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然后经过另一个冷凝器冷却至低于-183℃的温度。
在这个温度下,氧气也会凝结成液体。
此时,液态氮气和液态氧气就被成功分离了。
最后,将液态氮气和液态氧气分别收集起来,就完成了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
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利用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差异,通过连续的冷却和加热过程,将它们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提取氮气和氧气,也可以用于提取其他气体,如氩气、氩氦氖氪氡等。
因此,它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分离液态空气法是一种基于气体沸点差异的分离方法,通过控制温度,将不同气体转化为液态,然后再将它们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广泛应用于气体提取和制备领域。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分离液态空气法的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够在相关领域有所应用。
分子筛分离空气的原理

分子筛分离空气的原理一、引言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
分子筛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材料,广泛应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分离、纯化和吸附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分子筛在分离空气中的原理。
二、分子筛的结构和特性分子筛是一种多孔的晶体材料,其晶格结构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交替组成。
晶体中的孔道大小和形状可以通过控制晶格结构的不同来调整,从而使分子筛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和吸附能力。
三、分子筛的选择性吸附原理分子筛在分离空气中的关键功能是根据不同气体分子的大小和极性来实现选择性吸附。
由于分子筛的孔径大小一般在纳米级别,只有小于等于孔径大小的分子才能进入孔道进行吸附。
因此,分子筛可以通过调整孔径大小来选择性地吸附不同大小的气体分子。
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是两种主要成分。
由于氧气的分子较小,可以进入分子筛的孔道进行吸附,而氮气的分子较大,无法进入孔道,因此氮气会通过分子筛而不被吸附。
这样,就实现了氧气和氮气的分离。
四、分子筛的吸附和脱附过程分子筛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吸附和脱附。
吸附是指气体分子进入分子筛的孔道并与分子筛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吸附层。
脱附是指通过改变温度或压力等条件,使得吸附在分子筛上的气体分子重新进入气相,从而实现气体的分离和纯化。
在分子筛分离空气的过程中,通常会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实现吸附和脱附的循环。
当分子筛吸附饱和时,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来实现脱附,从而得到纯净的氧气。
而氮气则会在分子筛中保持吸附状态,不被释放出来。
五、分子筛在空气制氧中的应用利用分子筛分离空气可以实现制氧的目的。
通过将空气经过分子筛的吸附和脱附过程,可以将其中的氧气分离出来,得到高纯度的氧气。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航天等领域,用于制备氧气。
六、分子筛分离空气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与传统的空分设备相比,分子筛具有结构稳定、选择性吸附能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由于分子筛技术在分离空气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应用。
空分工作原理

空分原理绪论一、空气分离的几种方法1、低温法(经典,传统的空气分离方法)压缩膨胀液化(深冷)精馏低温法的核心2、吸附法:利用固体吸附剂(分子筛、活性炭、硅胶、铝胶)对气体混合物中某些特定的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进行的一种分离方法。
特点:投资省、上马快、生产能力低、纯度低(93%左右)、切换周期短、对阀的要求或寿命影响大。
3、膜分离法:利用有机聚合膜对气体混合物的渗透选择性。
穿透膜的速度比快约4-5倍,但这种分离方法生产能力更低,纯度低(氧气纯度约25%~35%)二、学习的基本内容1、低温技术的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主要有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传热学:以蒸发、沸腾、冷凝机理为主;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2、获得低温的方法绝热节流相变制冷等熵膨胀3、溶液的热力学基础拉乌尔定律、康诺瓦罗夫定律(1、2 ,空分的核心、精馏的核心)4、低温工质的一些性质:(空气、O、N、Ar)5、液化循环(一次节流、克劳特、法兰德、卡皮查循环等)6、气体分离(结合设备)三、空分的应用领域1、钢铁:还原法炼铁或熔融法炼铁(喷煤富氧鼓风技术);2、煤气化:城市能源供应的趋势、煤气化能源联合发电;3、化工:大化肥、大化工企业,电工、玻璃行业作保护气;4、造纸:漂白剂;5、国防工业:氢氧发动机、火箭燃料;6、机械工业;四、空分的发展趋势○现代工业——大型、超大型规模;○大化工——煤带油: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污水处理:富氧曝气;○二次采油;第一章空分工艺流程的组成一、工艺流程的组织我国从1953年,在哈氧第一台制氧机,目前出现的全低压制氧机,这期间经历了几代变革:第一代:高低压循环,氨预冷,氮气透平膨胀,吸收法除杂质;第二代:石头蓄冷除杂质,空气透平膨胀低压循环;第三代:可逆式换热器;第四代:分子筛纯化;第五代:规整填料,增压透平膨胀机的低压循环;第六代:内压缩流程,规整填料,全精馏无氢制氩;○全低压工艺流程:只生产气体产品,基本上不产液体产品;○内压缩流程:化工类:5~8 :临界状态以上,超临界;钢铁类:3.0 ,临界状态以下;二、各部分的功用净化系统压缩冷却纯化分馏(制冷系统,换热系统,精馏系统)液体:贮存及汽化系统;气体:压送系统;○净化系统:除尘过滤,去除灰尘和机械杂质;○压缩气体:对气体作功,提高能量、具备制冷能力;(热力学第二定律)○预冷:对气体预冷,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性有预冷的一次节流循环比无预冷的一次节流循环经济,增加了制冷循环,减轻了换热器的工作负担,使产品的冷量得到充分的利用;○纯化:防爆、提纯;吸附能力及吸附顺序为:;○精馏:空气分离换热系统:实现能量传递,提高经济性,低温操作条件;制冷系统:①维持冷量平衡②液化空气膨胀机方法节流阀膨胀机制冷量效率高:膨胀功W;冷损:跑冷损失Q1复热不足冷损Q2生产液体产品带走的冷量Q3第一节净化系统一、除尘方法:1、惯性力除尘:气流进行剧烈的方向改变,借助尘粒本身的惯性作用分离;2、过滤除尘:空分中最常用的方法;3、离心力除尘:旋转机械上产生离心力;4、洗涤除尘:5、电除尘:二、空分设备对除尘的要求对0.1 以下的粒子不作太多要求,因过滤网眼太小,阻力大;对0.1 以上的粒子要100%的除去;三、过滤除尘的两种过滤方式1、内部过滤:松散的滤料装在框架上,尘粒在过滤层内部被捕集;2、表面过滤:用滤布或滤纸等较薄的滤料,将尘粒黏附在表面上的尘粒层作为过滤层,进行尘粒的捕集;自洁式过滤器:1 以上99.9%以上;阻力大于1.5KPa。
空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

空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
空分,即空气分离,是指将空气中的氧氮混合气体通过分离工艺分离出纯氮、纯氧或其他常见气体的过程。
空分工艺主要包括压力摩擦吸附法(PSA)和低温常压分馏法(Linde法)。
1. 压力摩擦吸附法(PSA):
- 原理:根据不同气体在固体吸附剂上的吸附性能的差异,利用压力变化来实现气体的分离。
PSA主要利用碳分子筛(CMS)吸附剂,通过交替的压缩和减压步骤,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出来。
- 工艺流程:
a. 压缩:将空气通过压缩机增压至较高的压力。
b. 预冷:利用冷却器将压缩后的空气冷却至较低温度。
c. 吸附:将冷却后的空气通入吸附器中,吸附剂上的氮气被吸附,氧气通过。
d. 减压:关闭进气口,将吸附剂从高压状态减压至大气压,氮气被释放出来。
e. 冲洗:用一部分净化后的气体(再生气体)进行冲洗,去除吸附剂上的杂质。
f. 再生:将再生气体排出,吸附剂恢复正常吸附性能,准备下一次吸附分离。
2. 低温常压分馏法(Linde法):
- 原理:根据气体的沸点差异,在低温下将空气分馏成液氧和液氮。
Linde法主要利用精馏塔进行分离。
- 工艺流程:
a. 压缩:将空气通过压缩机增压至较高的压力。
b. 预冷:利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空气冷却至较低温度。
c. 分馏:将冷却后的空气进入精馏塔,精馏塔内设置的塔板使得氮气和氧气按沸点差进行分离。
d. 出口:分离后的纯氮和纯氧按需求从相应的出口取出。
e. 再压缩:将余下的气体再次经过压缩机增压,以提高分离效率。
空分工艺流程和原理的具体细节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以上是常见的空分工艺流程和原理。
空气冷冻分离法

空气冷冻分离法
空气冷冻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差异,通过冷却空气使氧气和氮气分离出来。
空气冷冻分离法的原理是基于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差异。
氧气的沸点为-183℃,而氮气的沸点为-196℃。
因此,当空气被冷却到-183℃以下时,氧气会先凝结成液体,而氮气则仍然保持在气态。
这时,可以通过收集液态氧气和气态氮气来分离它们。
空气冷冻分离法的步骤如下:
1. 将空气通过压缩机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2. 将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冷却器冷却,使其温度降低。
3. 将冷却后的空气通过分离器,使氧气和氮气分离出来。
4. 收集液态氧气和气态氮气。
空气冷冻分离法的优点是分离效率高,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氧气和氮气。
同时,这种方法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品,对环境无污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领域。
然而,空气冷冻分离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能源来冷却空气,因此能耗较高。
其次,这种方法只能分离氧气
和氮气,对于其他气体无法分离。
此外,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
空气冷冻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方法。
虽然存在一些缺点,但其优点仍然使其成为医疗、工业和科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精馏法1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精
馏法1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精馏法1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精馏法。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
合物,包括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稀有气体。
空气分离的目的是将其中的氮气、氧气和氩气等有用气体分离出来,以便
用于工业生产或其他应用。
首先,需要将空气进行压缩,一般达到几十个大气压。
随后,将压缩
后的空气通过冷却器进行冷却,使其达到低温。
在该过程中,空气被冷却
至液态。
由于不同气体的沸点不同,可以利用这一差异来实现对气体的分离。
在空气冷却的过程中,液态空气会通过精馏塔来进行分离。
精馏塔内
部设有一系列的分馏板,通过加热或降温以及控制压力等因素,使不同沸
点的气体分别汽化或液化。
较易液化的气体会凝结成液态,较难液化的气
体则继续上升至精馏塔的上部。
在精馏塔的不同分馏板上,气体逐渐分离,其中液态氮气居于底部,
液态氧气则集中在中部,液态氩气位于上部。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可以调整精馏塔的操作条件来实现对氮气、氧气和氩气等气体的纯化和回收。
最后,从精馏塔的不同部位收集氮气、氧气和氩气等纯气体。
这些纯
气体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处理,用于制造合成氨、造船、切割金属等工业生
产中。
总之,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精馏法,通过调整温度和压力等操作条件,利用气体的沸点差异,实现对氮气、氧气和氩气等气体的分离。
空气成分分离的原理

空气成分分离的原理
空气成分分离的原理基于气体分子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下述几种方法:
1. 膜分离法:利用气体分子在不同材料的膜上的渗透性差异,通过增加气体分子在一侧的压力差以促使其透过膜,从而实现气体分离。
2. 蓄积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气体分子的吸附性差异,通过一系列吸附和解吸的过程实现气体分离。
3. 压力摩擦法:利用气体分子在狭窄通道中的摩擦阻力差异,使分子尺寸较小的气体分子较容易通过狭窄通道,从而实现气体分离。
4. 膜溶解法:利用具有选择性的溶胀膜对气体分子的溶解性差异,通过溶解和扩散的过程实现气体分离。
5. 冷凝液吸附法:通过将气体与液体接触,利用气体分子在液体中的亲溶性差异,从而使特定气体被液体吸附,实现气体分离。
这些原理可以单独应用或结合使用,根据气体成分和分离需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的原理

分离液态空气法的原理
分离液态空气法是一种通过液化空气,然后再通过蒸发和凝结的方式,将空气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的方法。
液态空气法的原理基于不同气体成分的沸点和凝固点不同的特性,利用这些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特性,实现对空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有效分离。
首先,液态空气法需要将空气冷却至其沸点以下,使其液化成为液态空气。
在液态空气的状态下,各种气体成分会根据其沸点的不同而分别凝结成液体或气体。
通过控制温度,可以使不同成分的气体逐渐凝结成液体,从而实现对气体成分的分离。
其次,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不同气体成分的凝结点和沸点的差异,通过逐步升温或降温的方式,将不同成分的气体逐一凝结或蒸发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收集装置,将不同成分的气体分别收集起来,从而实现对空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有效分离。
最后,分离液态空气法还可以通过多级提纯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气体成分的纯度。
通过反复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可以逐渐提高气体成分的纯度,最终得到高纯度的气体产品。
总的来说,分离液态空气法的原理是基于气体成分的相变特性,利用不同成分的沸点和凝固点的差异,通过控制温度和逐步升温或降温的方式,将空气中的不同成分逐一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空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有效分离,还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气体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空分原理

空分原理绪论一、空气分离的几种方法:先将空气→压缩→膨胀→液化然后在精馏塔内利用氧、氮沸点的不同,用精馏方法分离是两个过程:液化和精馏是深冷和精馏的统一上塔主要是分离,下塔是液化和初步分离特点:产量大,纯度高缺点:能耗大,设备投资大2、吸附法: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某些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进行的。
(1)、变压吸附制氧,用PU-8型分子筛(2)、变压吸附制氮,专用分子筛工艺特点:优点:方便,能耗小,投资小,只是再生时有能量损耗缺点:产量小,纯度不够,易损件多02目前能做到8000Nm3/h,纯度95%,N299.9%3、薄膜渗透法:利用有机聚合膜的渗透选择性从流体混合物中使特定组分分离的方法。
主要用来制氮。
特点:同变压吸附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基本没有能耗。
二、学习的基本内容1、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传热机理、流体力学2、获得低温的方法(1)相变制冷、(2)、等熵膨胀(3)、绝热节流3、溶液热力学基础:拉乌尔定理、康诺瓦罗夫定理4、低温工质的一些物性5、液化循环6、气体分离三、空分的应用领域1、钢铁,1t钢50---60Nm3 022、能源,城市煤气化3、化工领域,化肥、电子、玻璃4、造纸,Ca2ClO35、国防工业火箭研究、太空研究6、机械行业焊接、切割Ar:不锈钢、保护气Ke:发光材料、灯泡绝缘玻璃四、发展趋势(1) 大型、超大型(2)四大启动:煤化工、煤化工联合循环发电、液化天然气接受站、还原法炼铁(1t铁500—600 Nm3 02)煤化工:包括煤代油:甲醇混合燃料85%甲醇、1 5%汽油煤制油:煤直接制油C+H=CnHm 代表shell炉煤间接制油:水煤气C+H20=高温高压→CO+H2O→德士古炉→甲醇液化天然气接受站主要回收冷量。
(3)、二次采油:产量下降用挤海绵的方法向油井注氮气(4)、托卡马克装置(人造太阳),受控热核聚变空分装置最大的是南非索萨尔的11.388万方/h制氮装置理论上和实际上能做到18万方/h,目前国内最大的是杭氧的6万方/h,在杭州还有一个液空杭州,是独资企业,给加拿大做了一套10万方第一章空分工艺流程的组成一、工艺流程的组织:分馏塔系统分为:制冷、换热、精馏;预冷系统分为氨水冷和冷气机组仪控和电控系统贯穿整个系统。
分子筛分离空气的原理

分子筛分离空气的原理一、引言空气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资源,其中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而分子筛是一种能够有效分离和过滤气体分子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和气体分离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分子筛分离空气的原理。
二、分子筛的结构和特点分子筛是一种由无机氧化物组成的多孔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
它的孔道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对不同分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分子筛的孔径通常在纳米至微米尺度,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分子大小适合的气体分子。
三、分子筛分离空气的过程分子筛分离空气的过程主要包括吸附和脱附两个阶段。
1. 吸附阶段:当空气通过分子筛时,其中的气体分子会被分子筛的孔道吸附。
分子筛的孔道大小决定了可以被吸附的气体分子的大小范围。
较小的气体分子能够进入分子筛的孔道内,而较大的气体分子则无法进入孔道,因此被分离出来。
2. 脱附阶段:当分子筛吸附满了气体分子后,需要进行脱附操作。
通常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通过加热分子筛来减小吸附力,使吸附在分子筛上的气体分子脱离并释放出来。
这样就完成了对空气中不同气体分子的分离。
四、分子筛分离空气的应用1. 空气净化:分子筛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通过调节分子筛的孔径大小和吸附性能,可以实现对特定有害气体的去除,从而提高空气质量。
2. 气体分离:分子筛可以根据不同气体分子的大小和亲和性进行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例如,可以利用分子筛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氧气或氮气。
3. 催化剂制备:分子筛还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通过调控分子筛的孔径和表面性质,实现对特定反应物的选择性吸附和催化反应,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五、总结分子筛分离空气的原理是通过调控分子筛的孔径大小和吸附性能,实现对不同气体分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分子筛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气体分离和催化剂制备等领域,对提高空气质量和化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筛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气体分离和净化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清洁和健康的环境。
空气分离器结构及原理

空气分离器结构及原理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卧式空气分离器和立式空气分离器;卧式空气分离器也称四重套管式空气分离器,一般应用在大中型氨制冷系统的冷库,一座冷库只选用一台卧式空气分离器就够了;立式空气分离器一般用在中小型氨制冷系统;卧式空气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好;一、卧式空气分离器1、结构及原理:卧式空气分离器如右图所示,它是由4根直径不同的无缝钢管组成,管1与管3相通,管2与管4相通;混合气体自冷凝器来,通过混合进气阀进入管2,氨液自膨胀阀来,进入管1后吸收管2内的混合气体热量而气化,氨气出口经降压管接至总回气管道,则氨气被压缩机吸入;管2里的混合气体被降温,其中氨气被凝结为氨液流入管4的底部,空气不会被凝结为液体,仍以气态存在,将分离出来的空气经放空气阀放出,达到使系统内空气分离出去的目的;2、操作方法:首先打开混合气体阀,让混合气体进入管2,再打开回气阀,使管3与回气总管相通,然后微开与管1相连接的膨胀阀,向管1供液,供液不能过快过多,以降压管自控器分离器接口向上的 1.5m以内结霜为最好;放空气阀外接一根钢管,管上套一根橡皮管通入水桶内,橡皮管入水一端系一重物,防止橡皮管出口露出水面;微微开启放空气阀,水中便有气泡由下向上浮起,放空气阀不要开启过大,以水内有一定速度气泡跑出为准;管4的底部外表面逐渐开始结霜,当霜结到外管直径的1/3高度时,将管1外来供液的膨胀阀关闭,打开空气分离器本身自有的节流阀,让管4底部凝结的氨液经节流阀供入管1内,这样就实现放空气自身凝结的氨液给自己供液;一般地说,此时已进入自行放空气阶段;操作人员要经常查看降压管的霜不可结得过高;再看空气分离器外壁上的霜不可结得太少或没有,如果太少或没有,证明凝结的氨液量少,给管1供液会不足;此时应再利用管1外接的膨胀阀补充一点氨液,使管外霜结到外管直径的1/3高度的地方;水桶内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不缩小,水温不升高,放出的是空气;如果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缩小,甚至无气泡产生而只有水的流动,证明放空气完毕;因为氨气与水相溶,不产生气泡,甚至水呈乳白色,水温上升;放空气完毕,应关闭混合气体阀、放空气阀,并检查外接膨胀阀是否关闭;自身节流阀仍为开启的,让氨气仍旧被压缩机抽走,空气分离器内的余氨被尽量抽走后,关闭节流阀,停止放空气工作;但降压管上的回气阀应常开,以防空气分离器压力升高;二、立式空气分离器立式空气分离器如下图所示,它是由钢板卷成,内部有蛇形蒸发盘管;它的工作原理与卧式相同,混合气体自阀1进入,蒸发盘管内的氨液吸收混合气体热量而气化,从阀2被压缩机吸走,混合气体内的氨气液化流到底部,不凝性气体便被分离出来从阀4放出;它在顶部有一支温度计,从温度计读数来决定是否需要放空气;当温度值低于冷凝压力pk 所对应的饱和温度tk很多时,证明空气含量多,需要放空气;反之,若温度计读数接近冷凝温度tk时,说明放空气工作应停止;立式空气分离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及自动化元件实现自动工作,其程序如下:1、开启阀1,将冷凝器内的混合气体放入桶内,至压力平衡不再进入时关闭阀1;2、开启阀2,使蒸发盘管与回气总管相通;3、微开节流阀3,让氨液进入蒸发盘管,氨液吸收混合气体热量,将其中氨气液化流到桶底部,空气集中在桶的上部;4、稍等一会,开启阀4放空气;放完后关闭阀4和阀3;微开阀5,使凝结的氨液进入蒸发盘管后关闭阀5及阀2,完成一次放空气步骤,恢复初始状态;5、再按上四个述程序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放空气工作,直至放完空气为止;但是自动放空设施经常出现故障,废置的较多;可参照卧式空气分离器的放空气步骤进行人工放空气工作,步骤如下:1、首先开启阀2,使气化的氨气与回气总管接通;2、开启阀1,让混合气体进入桶内降温;3、微开阀3向蒸发盘管供液;4、微开阀4放空气;5、经过一段时间,关闭阀3,微开阀5,使液化的氨液自行给蒸发盘管供液;此时可从阀2上的降压回气管上的结霜情况来判断供液多少,应使结霜高度不超过1.5m为准;若霜开始融化,应再微开阀3补充一点液体;若霜结得太高,应关小阀3或阀5;此时放空气进入自行工作;6、结束时,关闭阀3及阀1、阀2,让桶内剩余氨继续被压缩机吸走,降低桶内及盘管内的压力后关闭阀5.阀2可不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空气分离的方法和原理
空分的含义:简单说就是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将将空气混合物各组进行分开,获得高纯氧气和高纯氮气以及一些稀有气体的过程。
空分分离的方法和原理: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它们分别以分子状态存在,均匀地混合在一起,通常要将它们分离出来比较困难,目前工业上主要有3种实现空气分离方法。
1)深冷法(也称低温法):先将混合物空气通过压缩、膨胀和降温,直至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氧、氮汽化温度(沸点)的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氧的沸点为﹣183℃;氮的沸点为﹣196℃,沸点低的氮相对于氧要容易汽化这个特性,在精馏塔内让温度较高的蒸气与温度较低的液体不断相互接触,低沸点组分氮较多的蒸发,高沸点组分氧较多的冷凝的原理,使上升蒸气氮含量不断提高,下流液体中的氧含量不断增大,从而实现氧、氮的分离。
要将空气液化,需将空气冷却到﹣173℃以下的温度,这种制冷叫深度冷冻(深冷);而利用沸点差将液态空气分离为氧、氮、氩的过程称之为精馏过程。
深冷与精馏的组合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空气分离方法;
2)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物质分子筛对不同的气体分子具有选择性咐附的特点,对气体分子不同组分有选择性的进行吸附,达到单高纯度的产品。
吸附法分离空气流程简章,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但不能获得高纯度的的双高产品。
3)膜分离法:利用一些有机聚合膜的潜在选择性,当空气通过薄膜或中空纤维膜时,氧气穿过膜的速度比氮快的多的特点,实现氧、氮的分离。
这种分离方法得到的产品纯度不高,规模也较小,目前只适用于生产富氧产品。
二、空气的组成
氧、氮、氩和其他物质一样,具有气、液和固三态。
在常温常压下它们呈气态。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被冷凝至-183℃,氮被冷凝至-196℃,氩被冷凝至-186℃即会变为液态,氧和氮的沸点相差13 ℃,氩和氮的沸点相差10 ℃,空气的分离就是充分利用其沸点的不同来将其进行分离。
空气中除氧、氮和氩外,还有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这些稀有气体广泛应用在国防、科研及工业上,稀有气体的提取也直接关系到空分装置氧气的提取率和生产运行能耗。
目前大型的空分装置都普遍带无氢制氩工艺。
三、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
空气分离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低温精馏法将空气冷凝成液体(空气冷凝温度-173℃),然后按各组分蒸发温度的不同将空气分离。
压缩空气除去水分和二氧化碳等杂质后,经热交换系统和增压膨胀机制冷后进入下塔,在塔板上气体与液体接触,由于气、液之间温度差的存在,在进行传热和传质交换时,低沸点组分氮吸收热量开始蒸发,氮组分首先蒸发出来,温度较高的气体冷凝,放出冷凝热,气体冷凝时,首先冷凝氧组分.这过程一直进行到气相和液相的温度相等为止,也即气、液处于平衡状态。
这时,液相由于蒸发,使氮组分减少,同时由于气相冷凝的氧也进入液相,因此液相的氧浓度增加了,同样气相由于冷凝,使氧组分减少,同时由于液相的氮进入气相,因此气相的氮浓度增加了.多次的重复上述过程,气相的氮浓度就不断增加,液相的氧浓度也能不断的增加.这样经过多次的蒸发与冷凝就能完成整个精馏过程,从而将空气中的氧和氮分离开来。
空气在下塔被初步精馏为气氮、污液氮和富氧液空,以节流阀减压降温后送至上塔作为上塔的回流液,进一步实现精馏,最终在上塔顶部得到纯氮气,下部得到合格的液氧产品。
主冷凝蒸发器是连接上下塔实现精馏过程的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压力对应液化温度成正比的特性,在主冷凝蒸发器中通过液氧将压力氮气冷凝为液氮,为上下塔提供回流液建立精馏工况,同时主冷氧侧的液氧被蒸发成气氧,进入上塔作为上升蒸气,主冷凝蒸发器换热工况的平衡直接关系到精馏工况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