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及程序刺激课件
目录
• 心内电生理检查概述 • 准备工作 •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 • 刺激程序及方法 • 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解读 • 心内电生理检查临床应用及价值 • 心内电生理检查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心内电生理检查概述
检查目的
诊断心脏传导阻滞和 心律失常
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协助判断心脏病变部 位和程度
肢体电极放置
在肢体上确定3个电极点,分别为左臂(Fz)、右臂(Rz)和左腿(Pz)。
信号采集
信号采集前准备
确保患者身体干燥,避免使用化 妆品和金属物品,以免干扰信号 采集。
信号采集过程
连接好所有电极,确保信号线缆 正确连接,然后打开信号采集设 备,开始采集心内电信号。
数据处理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去噪 、滤波等处理,以去除干 扰和噪声。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方法和可 能的风险,并获得知情同意。
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设备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心内电生理检查仪 器和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心电
监护仪、刺激仪等。
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 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为患者连接好心电图电极和导线 ,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
性。
早搏刺激
模拟心脏早搏波形,常用于诱 发心律失常。
晚搏刺激
模拟心脏晚搏波形,常用于检 测药物治疗效果。
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
超过正常阈值的刺激强度,可引起心 肌收缩和传导系统反应。
阈下刺激
低于正常阈值的刺激强度,通常用于 观察传导系统的传导功能。
刺激频率
低频刺激
低于正常心率的刺激频率,常用于观察传导系统的传导功能 。
心内电生理检查
希氏束电图是心内电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份。电生理检查中房室传导功能的检查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位诊断均需依靠希氏束电图,鉴别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旁路所致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HIS束电图不可缺少,并且,电极导管纪录的HIS束电图反过来表明电极导管所处的HIS的位置,对消融时避开希氏束具有重要意义。
02
STEP3
STEP4
评估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的指征(如起搏器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植入、射频消融术等);
作为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必须的检查步骤,心内膜标测确定心动过速的起源与机制,定位导管消融的靶点,指导导管消融的消融策略
评价心动过速非药物治疗的效果,特别是评定抗心律失常器械对心动过速的识别与终止功能;
1
2
3
4
5
6
电极导管放置
心腔内电图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HRA 高右房
电极导管在希氏束位置可记录到三个相对独立的波形,位于心房A波与心室V波之间的电位,电位呈快速的双相或三相尖波,称为H波,H波时限10~25ms。
心内电生理检查
BRAND PLANING
商业产品部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将多根电极导管经静脉和或动脉途径进入心脏不同部位,记录自身心律和程序电刺激情况下的心腔内局部电活动以及诱发心律失常。记录心内心电图、标测心电图藉以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用于窦房结、房室结功能评价,预激综合征旁路定位、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颤动等的研究,确诊复杂心律失常和指导其治疗。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风险
• 出血和感染 • 心脏穿孔 • 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 遵循医生的特殊饮食和用药指导 •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随访 • 在意并报告任何异常症状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效果与优势
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减少心脏病症状 迅速恢复和康复
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药物的使用
谁适合接受射频消融
1 心律不齐病患者
2 药物治疗无效者
对于患有心律不齐的人群, 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治疗选择。
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有 效控制心律不齐的患者, 射频符合条件者
只有在通过心脏电生理检 查确定有病理性的异常电 路存在时,病人才适合接 受射频消融治疗。
准备工作
病人需要空腹并遵循医生给出的特殊指 示。
电极植入
医生会将细小的电极导管插入病人的血 管,将其引入心脏。
射频消融的原理和过程
射频能量
医生使用射频能量烧灼心脏 组织中的异常电路,阻止心 脏过快的传导。
导管引导
医生使用细长的导管将射频 能量传递到需要治疗的位置。
治疗结果
射频消融可以有效地恢复正 常心脏节律,减少心脏病患 者的症状和风险。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 融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法。本文将介绍这 两种方法的原理和过程,适合接受射频消融的人群以及效果与优势。此外, 还将分享一些病人的心得体会。
心脏电生理检查步骤
1
麻醉
2
医生会在手腕或大腿处注射麻醉剂。
3
电信号记录
4
电极记录心脏的电信号,以便医生能够 评估心脏功能。
病人的经验与心得分享
治疗后的改善
我接受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 消融治疗,我的心脏节律得到了 显著改善,感受良好。
心内电生理检查
结果解读与报告
结果解读
医生根据电信号分析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异常,并确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
报告出具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出具报告,报告中包括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建议等信 息。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注
04
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心内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心律失常、评估心脏电功能以及指导治疗。对于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如心悸、 胸闷、晕厥等,以及需要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指导治疗的疾病,如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均适用心内电生理检 查。
VS
风险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因此 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心律失 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严重时 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出现血 管损伤、心肌损伤等情况,但发生率较低 。
患者准备与术后护理
患者准备
在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前,患者需要完善相 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情 绪。对于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应先 进行相关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心内电 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过
03
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以及心电图检查结 果,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术前准备
医生会告知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如饮食、药物使用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护士会为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备皮、消毒等。
导管植入
导管选择
指导起搏器植入
心内电生理检查可以确定最合适的起搏器植入位置和参数, 确保起搏器能够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起搏器功能测试
心内电生理检查可以对已经植入的起搏器进行功能测试,确 保其正常工作。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1)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1)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诊治心脏病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其相关内容。
一、心脏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通过导管插入静脉或动脉进入心脏,通过记录心脏节律和传导速度等参数来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机制和部位。
其主要适用于对某些难以诊断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和治疗,并能够为射频消融手术提供重要数据信息。
二、心脏射频消融手术
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通过导管等器具放置到心脏内,传送电流作用于心脏,并利用高频电能产生的热效应摧毁心脏节律异常的起始区,达到恢复窦性心律的目的。
该手术的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之一。
三、手术注意事项
1. 术前准备: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确定消融点和消融时间。
2. 术中操作:操作时需要注意导管的位置和角度,同时保持适当肌松状态,以便使导管更好地进入心脏,减小血管损伤和操作风险。
3. 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电生理参数,观察手术后的反应和排除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遵循术前和术后的严格注意事项,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技术方法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技术方法心脏电生理检查术(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EPS)是通过在心内导入电极,利用放射性物质造影手段,记录心脏内部的电信号,确定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和诊断和判定心脏疾病的一种诊断技术手段。
心脏电活动是由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引起的,检查过程中,导管放置在静脉中,轻轻地直接插入到心房或心室中,通过放射性示踪剂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内部的电传导病变、心跳节律失常等情况,对于患者的心脏搏动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用于寻找潜在的心脏病变和激发异常的电信号,并为随后的治疗提供一个更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方法。
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术,医生可以更好地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心房扑动等。
此外,它也可以评估心脏疾病的病变程度,并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患病的风险等级,为医生设计的手术方案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
心脏电生理检查术的具体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针刺穿刺技术:先在患者的静脉中放置导管,然后通过针刺穿刺技术,在穿刺口处嵌入导管,使导管进入心脏。
2.电极的位置和数量调整: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尽可能地减少导管在心脏内部的干扰。
3.体外放射学:在导管放进心腰里之后,它被螺旋扫描放射。
这些放射数据将用于确定导管相对于心脏的位置。
4.心脏电生理测试:在电极进入心脏之后,医生会给患者的心脏发送一些特定的干扰信号,以记录它产生的反应。
这将有助于提供关于患者的电生理状况和治疗方案研究的信息。
在心脏电生理检查术方面,最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因此,在进行手术之前,医生会和患者面谈,详细询问患者的医疗历史、用药情况及其他相关信息,确保在进行手术前已经排除了高度风险因素。
在操作导管放入的过程中,医生更是需要注意操作技巧和操作精准度,避免伤害患者、干扰患者心脏活动。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都需要全程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氧气饱和度等指标,保证患者身体状况趋于稳定,也要在完成手术后留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处理和注意并发症。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SACT=1/2(A2A3-A3A4)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42页
–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窦房结本身病变使其功 效受抑
– 刺激停顿后窦房结对次级起搏点超速抑制解 除
– 出现交界性、室性逸搏心律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35页
结果分析(4)
• 慢快综合征
– 快速刺激抑制了窦房结功效 – 次级起搏点心肌应激性增加而出现早搏 – 早搏正遇心肌某处相对不应期引发迟缓传导
– 窦房传导阻滞型:快速刺激停顿后,有窦性 周期延长并是本身窦性周期倍数
– 自律性受抑制型:刺激停顿三个以上窦性周 期都很长,间或出现房性逸搏、交界逸搏
继发性长间歇:在普通人 占11。4%,病窦 41-68%,窦房阻滞91.7%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34页
结果分析(3)
• 心房快速刺激停顿后第一个出现是心房 、交界性或心室逸搏
导管选择和放置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9页
标测电极导管选择
• Cordis企业,Diag企业,Boston Scientific (EPT) ,Bard 企业, Medtronic企业电极导管
• 电极间距:10mm,5mm,2mm • 电极导管顶端弯度不一样
– 冠状动脉电极导管 – 心室电极导管 – 希氏束电极导管 – 心房电极导管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第23页
刺激方法(3)
• 程序期前刺激:
指在本身心律或基础起搏心律中孤立 单个或多个早搏(期前)刺激
– S1S2刺激:在S1S2刺激8次后,发放一个S2刺 激,逐步减低S1S2配对间期如: 500/400ms,500/380ms,500/360ms,500/340ms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利用测量心脏电信号的方法,对心律失常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检查,需要进行多道电极的放置、不同位置的记录和分析。
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很多的操作,因此人性化护理在这一领域的应用非常关键。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在确认病人进行心内科电生理检查的同时,进行相关的教育和解释。
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当中,病人需要接受不同种类的电极,电极的接线等操作,这些操作对于不明白的病人来说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向病人解释检查的过程,耐心地解答病人的问题,让病人充分了解检查的目的和流程,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其次,在进行电生理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病人的身体感受和舒适程度。
检查的过程需要进行多次的电极接触,这些接触可能会对病人的皮肤产生一定的刺激和不适。
因此,在操作电极时,医护人员应该注意缓慢而轻柔的操作,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此外,在换位和拆卸电极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不要把电极和导线卡在病人的皮肤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和痛苦。
最后,在电生理检查结束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向病人解释检查结果,指导病人进行后续的治疗和护理。
对于病人来说,心内科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诊断过程,在结束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向病人详细解释检查结果,并给予病人相关注意事项和饮食建议,帮助病人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疾病。
总之,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解释和教育、操作和治疗等各个环节中,医护人员需要始终关注病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感受,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不必要痛苦和后顾之忧,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心内电生理检查适应症心脏电生理检查适用于:1.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精确部位。
2.鉴别异位激动的起源(如室上性激动与室性激动的鉴别)。
3.对预激综合征进行精确分型。
4.检查窦房结功能。
5.明确某些异位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
6.对某些复杂的心律失常揭示发病的特殊机制及某些特殊电生理现象(如隐匿性传导、空隙现象等)。
7.晕厥原因不明。
8.心律失常考虑介入性治疗或植入起搏器。
9.抗心律失常药物筛选或药理学研究。
禁忌证1.严重心功能不全。
2.长QT间期且伴室性心动过速。
3.全身感染、局部化脓、细菌性心内膜炎。
4.出血性疾病和严重出血倾向。
5.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恶病质。
6.不具备心电生理检查条件。
用品及准备电生理检查室的基本要求和设备1.严格无菌的导管室。
2•有电视监视器的X线机。
3.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多极电极导管。
5.心脏监护仪和电复律设备。
6.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1.导管电极(1)心内导管电极:在盲端导管的远侧装有白金电极环,宽2mm,电极间距离为10mm。
记录希氏束图的通常用三极电导管,每个电极在导管内有一导线从导管尾端通出连接记录导线,导管直径以7F较为合适。
如欲在心房、心室内同时进行刺激或记录,应另准备二极或四极导管,前者只作刺激或记录用,后者一对电极作记录用。
(2)食管导管电极:为一特制的Z极电极导管,经鼻腔送入食管,在距鼻孔35cm左右(32-37cm)即达左心房水平,如再向下送4-5cm,则电极达左室后壁水平。
以上为可进行心房或心室调搏的位置。
2.放大器前极必须用浮地式隔离放大器。
希氏束电图及其他部位心内心电图放大器有关指标3.示波器多导程示波器(与记录仪的导程相同),其移动速度自25-200mm/s 。
检查时连续监测。
4.多道生理记录仪以16道以上较为合适。
记录希氏束图时为保证各间期测量数值的准确,应用时记录体表心电图3个导联(如I 、aVF 、VI 或I 、II 、III )。
心脏电生理检查步骤
心脏电生理检查步骤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通过记录和分析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诊断心脏疾病的方法。
它是一项非侵入性的检查技术,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电生理活动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步骤。
一、检查前准备在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会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询问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然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心电图检查,包括静息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以评估患者的基本心电活动情况。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影响心脏电活动的因素。
二、仪器准备在开始检查之前,医生需要准备心脏电生理检查所需的仪器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导联电缆、电极、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器等。
医生会检查这些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去上身衣物,并换上医院提供的无线心电图胶布。
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粘贴电极,以记录心脏电活动。
在粘贴电极之前,医生会清洁患者的皮肤,以确保信号的传导畅通。
四、记录心电图一切准备就绪后,医生会开始记录心脏电图。
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不要说话或移动。
医生会在心电图机上设置相应的参数,并开始记录心脏电活动。
记录过程中,医生会观察心电图上的波形和节律,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活动状态。
五、刺激和诱发反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通过刺激患者的心脏来诱发特定的反应。
例如,医生可能会通过给予药物或进行电刺激来诱发心律失常。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病情。
六、分析和诊断完成心脏电生理检查后,医生会对记录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和诊断。
医生会评估心脏的节律、传导情况以及潜在的异常或病变。
通过分析心电图,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心脏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七、检查结束心脏电生理检查通常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完成。
检查结束后,医生会移除患者身上的电极,并对患者进行观察,确保其无异常反应。
患者可以恢复正常活动,并继续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电生理检查基本知识
电生理检查基本知识
电生理检查是一种利用心内心电图记录和心内刺激技术来诊断心律失常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方法。
它通常针对病情比较稳定、可以进行平躺活动的患者进行。
电生理检查的主要过程是通过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等途径,将电极导管插入心脏内部,记录心内心电图,同时进行心内刺激,诱发心律失常,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电生理检查不仅可以对心脏的整体电生理活动进行评估,还可以对心脏的局部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
例如,通过希斯氏束电图记录,可以了解房室传导阻滞及异位性心动过速等疾病的电生理特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电生理检查中,心脏不应期、向心性室房逆行传导、偏心性室房逆行传导、递减传导等电生理现象是常见的。
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心肌组织或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有关,对于理解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电生理检查还可以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等,对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心脏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总之,电生理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心脏电生理研究手段,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了解电生理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可以更好地为心脏病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及基本概念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及基本概念心内电生理检查(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EPS)是一种通过电生理仪器对患者的心脏电活动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心脏电生理异常和心律失常。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和基本概念。
1.麻醉:患者在检查前通常会接受局部麻醉。
麻醉师会给患者局部注射麻药,一般在手腕或腹股沟处,以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和疼痛。
2.引导导管的放置:在麻醉完成后,医生会在穿刺部位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
这个导管可以通过血管进入心脏。
导管一般通过股动脉或颈动脉插入,通常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记录心电图:将导管推进心脏后,可以记录到详细的心电图。
导管上的传感器会测量心脏的电活动并将数据传输到电生理仪器上。
4.确定电生理特征:在导管插入心脏后,医生会使用电生理仪器来确定心脏的电生理特征。
医生可以通过测量电位以及刺激心脏的特定位置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模式和功能。
5.心律失常诱发:如果患者有心律失常的病史,医生可以在检查过程中人工诱发心律失常,以确认诱发的心律失常和患者描述的症状是否一致。
6.尝试导管消融:在定位导管插入心脏后,医生可以进行导管消融治疗。
消融是通过导管传输能量(通常是高频电能)来破坏异常的心脏组织,以恢复正常的心脏电活动。
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需要了解:1.心脏电活动:心脏是由一组细胞组成的。
这些细胞负责产生和传导电位,控制心脏的跳动。
心脏电活动包括舒张和收缩期的电位变化。
2.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电导线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表示。
通过分析心电图的波形,可以了解心脏的电活动模式和潜在问题。
3.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是由一组电活动最强的细胞组成的,它们负责将电位传导到心脏各个部位。
传导系统可分为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组成。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节奏异常。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1. 心内电生理检查或射频消融术前病人需做哪些准备?病人在检查或手术前需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包括血化验、心电图和心脏B超等。
医生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向病人和亲属解释什么是电生理检查或射频消融术、目的、益处及可能的危险。
此时病人和亲属可以询问有关电生理检查或射频消融术的问题,然后病人和家属需签署检查或手术同意书。
护士将为病人手术穿刺部位(大多在大腿根部或颈胸部)行清洁备皮。
协助病人练习用大小便器在床上排便。
术前护士检查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与术中、术后对比。
手术当天选择低脂、易消化的清淡饮食,术前一顿吃五成饱,并于去导管室前排空小便。
2. 心脏电生理检查或射频消融术前有何注意事项?了解是否需禁食禁水。
成年人只需局部麻醉,故不需禁食禁水,可食4-5分饱;儿童需行全身麻醉时检查前应禁食禁水6-8小时,以减少恶心和呕吐,需服用药物时可饮少量水。
安排家属或朋友来医院进行陪伴和必要的护理。
在检查或手术前几天停用某些可能对电生理检查有影响的药物,这将有利于医生更精确地获取心脏电生理资料。
假如病人对某些(种)药物有过敏反应,请提醒医护人员。
病人检查或手术前应尽量排空小便,在检查或手术过程中护士可帮助病人用尿壶或便盆排尿。
3. 在心脏电生理检查中病人将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电生理检查在心导管室或电生理实验室完成,病人躺在x线检查床上,护士将一些监护仪的导线连接到病人的肢体及胸前,从而来监护病人的心率、心律、心电图、血压等。
护士对病人的穿刺局部皮肤(通常是双侧大腿根部、左右前胸或颈部)进行消毒,医生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注射局麻药后用穿刺针穿刺局部静脉或动脉,作为心内电极导管插入的部位,然后电生理技师将心内电极导管尾线连接到心电生理记录仪上,即可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
病人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完全是清醒的(除少数儿童需全身麻醉外),当您有任何不适可随时告诉医护人员。
检查时间通常需30分钟至2小时,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心律紊乱的复杂情况和电生理检查的结果,极少数电生理检查可持续2-6小时。
心脏电生理检查步骤
心脏电生理检查步骤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并提供有关心脏功能和心律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之前,患者需要提前空腹,并且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和用药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
在检查前,患者需要脱掉上半身的衣服,并穿上医用手术服。
二、局麻和导管插入心脏电生理检查通常使用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麻醉剂通常通过局部注射或局部喷洒的方式施行。
在麻醉后,医生会在患者的腿部或手臂上插入导管。
导管通常是柔软且细长的,可以进入心脏内部。
三、电生理信号记录一旦导管插入到合适的位置,医生会将导管连接到电生理记录仪上。
电生理记录仪可以记录心脏内部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形显示。
医生会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导联和滤波方式,以获得清晰的信号。
四、心房和心室刺激为了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医生会对心房和心室进行电刺激。
电刺激可以通过导管内的电极产生,也可以通过外部电极施加。
电刺激会触发心脏的反应,将其电信号记录下来。
五、电生理参数测量在记录了一定数量的电信号后,医生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和测量。
常见的电生理参数包括心率、心电图波形、心室复极时间和心房传导时间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和心律情况。
六、心律失常诱发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故意诱发心律失常,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诱发心律失常通常是通过电刺激或给药的方式实现的。
医生会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并记录下诱发的心律失常类型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七、导管拔除和观察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小心地将导管从患者体内拔出,并进行止血处理。
患者需要在观察室内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风险。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包炎和血管损伤等。
因此,在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之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风险和受益比,并向患者详细解释可能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心内电生理学检查异常查房
4
病病史
实验室检查:如心肌酶、
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
5
志物异常
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
声、冠脉造影等显示心
பைடு நூலகம்
6
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常见护理诊断与评估
01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等
03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02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绞痛等
04
心源性猝死: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等
3 病变情况
0 术后护理:术后需卧床休息,监测生 5 命体征,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0 停药:术前停用抗凝血药物、抗血小 2 板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0 术中配合:术中需保持安静,配合医 4 生操作,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0 术后饮食:术后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
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
6 大便通畅
血能力下降
遗传因素:遗传性心 律失常、心肌病等
生活习惯:吸烟、酗 酒、缺乏运动等不良
生活习惯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 噪音污染等环境因素
影响
心内电生理学检查异常病 例汇报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年龄:50岁
性别:男
职业:教师
病史:高血压、糖尿 病
检查时间:2022年 10月10日
检查结果:心电图异 常,心律失常
02
禁食禁水:术前6-8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 以防止麻醉过程中呕吐
04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冒等感染 性疾病
06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 变化,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术中护理要点及配合
0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 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8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希氏束电图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
③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 判断激动起源于室上还是心室。宽QRS波群心
动过速时,希氏束电图可确切判断室上性心动过速 伴室内差异传导或是室性心动过速。前者在V波 之前有H波,后者则没有H波,或即使前面有H波, 其H-V间期也较其他下传搏动的H-V间期为短。另 外,H-V间期缩短应注意旁路预激心室。
A
3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适应征
2.治疗性应用
(1)评估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的指征(如起搏器植 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植入、射频消融术 等);
(2)作为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必须的检查步 骤,心内膜标测确定心动过速的起源与机制,定 位导管消融的靶点,指导导管消融的消融策略
(3)评价心动过速非药物治疗的效果,特别是评定 抗心律失常器械对心动过速的识别与终止功能;
A
13
HIS 希氏束电图
A
14
希 束 电 图 的 测 定
A
15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希氏束电图中的时间间期
①P-A间期:从心电图上最早P波起始点至希氏束电 图上A波起始点。代表右房内传导时间,平均 40ms。
②A-H间期:自房间隔下部经房室结至希氏束的传 导时间。在希氏束电图上自A波最早点至希氏束 电位起始处。代表房室结的传导时间,平均60~ 130ms。
A
2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适应征
1.诊断性应用
(1)窦房结功能评定 (2)房室与室内阻滞: (3)心动过速:①室上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伴有
症状,药物治疗效果差;②心动过速发作不频繁, 需作详尽的诊断性检查;③宽QRS心动过速,常 规检查对明确诊断有困难。 (4)不明原因的晕厥,考虑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 源性晕厥。
①希氏束电图记录是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的基础。 测定房室传导的不应期,心内膜标测以及程序
刺激区别不同异位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等都必 须同时有希氏束图。
②判定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 P-A间期延长说明传导障碍位于心房内;A-H
间期延长表明阻滞部位位于房室结;H波增宽或 分裂为H、H'两个成分表明希氏束内传导阻滞; H-V间期延长表明传导阻滞位于HIS束、或左右束 支,或左右束支的分支水平。
A
8
常用的电极导管入路
图A 血管路径
图B 穿间隔路径
A
9
电极导管放置
(1)右心房:常选高位右房 (2)右心室:右室心尖部是常选的电极导管放置
部位。 (3)左心房:经未闭卵圆孔、房间隔缺损或房间
隔穿刺方法 (4)左心室:一般,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不需要
左心室置入电极导管。 (5)希氏束:一般经静脉,从右心腔内记录。 (5)冠状窦:冠状窦置管在心内标测中具有重要
心内电生理检查
A
1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将多根电极导管经静脉
和或动脉途径进入心脏不同部位,记录自身心 律和程序电刺激情况下的心腔内局部电活动以 及诱发心律失常。记录心内心电图、标测心电 图藉以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用于窦房结、房 室结功能评价,预激综合征旁路定位、室上性 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 动、心室颤动等的研究,确诊复杂心律失常和 指导其治疗。
A
16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希氏束电图中的时间间期
③H间期:自希氏束电位起始点至该电位的终止点。 代表希氏束内传导时间,平均10~25ms。
④H-V间期:自希氏束起始点至体表心电图QRS波 的最早起始处。代表希-浦系统内的传导时间,平 均35~55ms。
A
17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希氏束电图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
希氏束电图是心内电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 份。电生理检查中房室传导功能的检查以及房 室传导阻滞的定位诊断均需依靠希氏束电图, 鉴别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旁路所致的阵发性室 上性心动过速时HIS束电图不可缺少,并且,电 极导管纪录的HIS束电图反过来表明电极导管所 处的HIS的位置,对消融时避开希氏束具有重刺激方案
1.分级递增刺激:较被检查者基础心率快10~20 次/分的频率起搏,每次起搏30~60s。间隔1~2 分钟,频率递增10~20次/分进入下一次循环,直 至心脏某部位达有效不应期或出现最长的窦房结 恢复时间。
2.连续递增刺激:用较低的频率起搏,而后逐渐 增加起搏频率,保持1:1 起搏夺获,直至心脏某 部位达有效不应期。此种刺激方式可减轻超速抑 制的影响,常用于不应期测定。
A
19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3、CS 冠状窦
A
20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4、RVA 右室心尖部
A
21
标准导管放置
A
22
心脏程序电刺激
A
23
心脏程序电刺激
心脏程序电刺激是采用预先设定的电刺激方 案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它被称为“开启 心律失常诊断的钥匙”。
正确的选择心脏程序刺激方案,标准化地操 作对心脏电生理检查至关重要。
A
6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导管技术
A
7
1.电极导管
电极导管是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中的必不可少
的工具,用于记录心腔内各部位的心内电图,提 供心内电信息。电极导管成人常规使用5-7F(直 径1.67-2.33mm),长度可分为105、120、125 等规格。目前电极的数目及电极间距已发展成多 种类型与规格,视用途不同,一般置有2-20个环 状电极,电极间距最常用为5-10mm。特殊用途 的网状电极最多可达128个电极。
3.短阵快速刺激:用比被检查者的心率快30次/分 的频率快速起搏10~20次,用于终止快速心律失 常。
(4)心电生理-药理学试验以确定抗心律失常药物疗 效。
A
4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适应征
3.判断预后 通过电生理检查确定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
A
5
电生理导管室(EP Lab)
设备 – X线机 – 多导电生理记录仪(三维标测系统) – 刺激仪 – 射频消融仪 – 监护抢救设备:除颤仪、监护仪、麻醉机等 – 耗材:电生理导管、连线、鞘等 人员:医生、技师、护士、(麻醉师) 患者
意义,不仅提供某些心律失常的机制诊断的重要 心内电图,对指导定位左侧旁道预激综合征的消 融靶点具有其它位置心内电图不可替代的作用。
A
10
心腔内电图
A
11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1、HRA 高右房
A
12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2、希氏束电图
电极导管在希氏束位置可记录到三个相对 独立的波形,位于心房A波与心室V波之间的电 位,电位呈快速的双相或三相尖波,称为H波, H波时限10~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