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叶生》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叶生白话文
聊斋志异叶生白话文《叶生》白话文如下:河南淮阳有个书生,名叫叶生,文章词赋,在当地首屈一指。
但他时运不济,每次应试都名落孙山。
这一年,又到了科举考试的时候,叶生又以头名的成绩,被县官推荐给了学台大人。
但在发榜时,却仍没有他的名字。
叶生受挫后,感到心灰意冷,形神憔悴。
当时,关东的丁乘鹤到淮阳任县令。
他见叶生是个才子,就召见他,询问了一些学问上的事情,叶生对答如流。
丁县令很是器重他,就让他到县衙里读书,并资助他生活费用。
叶生感激不尽,就搬到县衙里去住了。
过了不久,叶生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他很高兴,立即写信告诉丁县令,丁县令也回信表示祝贺。
但就在这时,叶生却突然生病死了。
丁县令听说后,非常悲痛,就拿出一百两银子,派人去送给叶生的儿子,作为治丧的费用。
叶生的儿子叶承恩当时才十岁,他虽然还不太懂事,但也知道父亲死后家里很穷,就把丁县令送来的银子交给了母亲。
叶生的妻子叶氏很感激丁县令的恩德,就带着儿子到丁县令家去致谢。
丁县令见叶承恩聪明伶俐,就问他愿不愿意继续读书。
叶承恩忙跪下叩头,表示愿意。
丁县令就把他留在县衙里读书,并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他。
后来,丁县令因为冒犯上司被免了职。
他想回关东去,但又没有路费,便打算把家中的东西都卖掉。
这时,叶承恩已经十八岁了,进学成了秀才。
他得知丁县令的情况后,就找到丁县令,对他说:“您对我父亲的恩德,我一直铭记在心。
现在您要回老家去,我愿意跟着您,为您效力。
”丁县令很感动,就带着叶承恩一起回了关东。
到了关东后,丁县令让叶承恩在官府里帮忙处理一些文书工作。
叶承恩非常勤奋,工作也很出色。
丁县令觉得他很有出息,就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叶承恩听了,非常高兴,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不久,叶承恩参加会试,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翰林院的庶吉士。
他回到关东,把这件事告诉了丁县令。
丁县令非常高兴,就为他们举办了婚礼。
后来,叶承恩请假回家乡探亲。
他到了淮阳,看见家门紧闭,心里很奇怪。
他敲了敲门,里面没有人回应。
叶生文言文翻译注解
《叶生》一文,乃清代作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之佳作。
此文以叶生为主人公,讲述了其因才情出众,却因时运不济,终成仙逝的故事。
以下为文言文原文及注解。
原文:叶生,浙之金华人也。
生而颖悟,能属文。
年二十,应举于省城,失意而归。
母忧其不售,因命其师杜生,令为《秋江独钓图》题咏。
杜生览卷,不觉泪下。
遂为题曰:“秋江独钓,江水寒,月华明。
一钩一饵,坐看鱼行。
世事如梦,人生若浮,何不归去,钓隐江湖?”注解:1. 叶生,浙之金华人也。
——叶生,是浙江金华人。
2. 生而颖悟,能属文。
——生下来就聪明过人,擅长写文章。
3. 年二十,应举于省城,失意而归。
——二十岁时,到省城参加科举考试,未能如愿而归。
4. 母忧其不售,因命其师杜生,令为《秋江独钓图》题咏。
——母亲担心他未能考取,便让他的老师杜生,让他为《秋江独钓图》写题诗。
5. 杜生览卷,不觉泪下。
——杜生看了他的文章,不禁泪流满面。
6. 遂为题曰:“秋江独钓,江水寒,月华明。
一钩一饵,坐看鱼行。
世事如梦,人生若浮,何不归去,钓隐江湖?”——于是为他题诗曰:“秋江独钓,江水寒,月华明。
一钩一饵,坐看鱼行。
世事如梦,人生若浮,何不归去,钓隐江湖?”7. 题咏:写题诗。
8. 秋江独钓图:一幅描绘秋江上独自钓鱼的图画。
9. 月华:月光。
10. 一钩一饵:钓鱼时用的钩和饵。
11. 坐看鱼行:坐着观看鱼儿游动。
12. 世事如梦:世间的事情如同梦境。
13. 人生若浮:人生如同漂浮在水面上。
14. 钓隐江湖:隐居江湖,以钓鱼为生。
译文:叶生,浙江金华人。
他自幼聪明伶俐,擅长写作。
二十岁时,他到省城参加科举考试,未能如愿而归。
母亲担心他未能考取,便让他的老师杜生,让他为《秋江独钓图》写题诗。
杜生看了他的文章,不禁泪流满面。
于是为他题诗曰:“秋江独钓,江水寒,月光明亮。
一钩一饵,坐着观看鱼儿游动。
世间的事情如同梦境,人生如同漂浮在水面上,为何不归去,隐居江湖,以钓鱼为生?”叶生因才情出众,却因时运不济,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聊斋志异·武承休》原文及翻译译文
《聊斋志异·武承休》原文及翻译译文1、《聊斋志异·武承休》原文及翻译译文《聊斋志异·武承休》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原文:武承休,辽阳人,喜交游,所与皆知名士。
夜梦一人告之曰:“子交游遍海内,皆滥交耳。
惟一人可共患难,何反不识?”问:“何人?”曰:“田七郎非与?”醒而异之。
遂访其人,东村业猎者也。
武敬谒诸家,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
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
武与语,言词朴质,大悦之。
遽贻金作生计,七郎固辞不受。
武强之再四,母龙钟而至,厉色曰:“老身止此儿,不欲令事贵客!”武惭而退,从人适于室后闻母言:“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罹奇祸。
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
”武深叹母贤,然益倾慕七郎。
半年许,七郎为争猎豹,殴死人命,械收在狱。
武以重金赂邑宰,又以百金赂仇主。
月余无事,释七郎归。
七郎见武,武温言慰藉,七郎唯唯。
家人咸怪其疏,武喜其诚笃,厚遇之,由是恒数日留公子家。
馈遗辄受,不复辞,亦不言报。
会武初度,宾从烦多,夜舍履满。
武偕七郎卧斗室中,三仆即床下卧。
二更向尽,七郎背剑挂壁间,忽自腾出匣数寸,铮铮作响,光闪烁如电。
武惊起,七郎亦起,问:“床下卧者何人?”武答:“皆厮仆。
”七郎曰:“此中必有恶人。
此刀购诸异国,见恶人则鸣跃,当去杀人不远矣。
公子宜亲君子,远小人,或万一可免。
”武颌之。
七郎终不乐,辗转床席。
其时床下有名林儿者,武后为林儿所欺。
诉官,邑宰以御史书不应,且为反诬。
武无奈之,忿塞欲死。
逾夜,忽有家人白:“林儿被人脔割,抛尸旷野间。
”武惊喜,意稍得伸。
俄闻御史家讼其叔侄,遂偕叔父武恒赴质。
宰不听辨,欲笞恒。
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因思欲得七郎谋,而七郎终不一吊问。
窃自念待伊不薄,何遽如行路人?遣人探索其家,至则扃鐍寂然,邻人并不知耗。
一日,某弟方在内廨,与宰关说,值晨进薪水,忽一樵人至前,释担抽利刃直奔之。
《聊斋志异——席方平、叶生》选读(简注)
聊斋志异“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时)。
”——清·王士祯《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老舍“《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鲁迅【席方平】席方平,东安人。
其父名廉,性戆拙。
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郄(郄xì〈名〉同“郤”。
也作“隙”),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曰:“羊某今贿嘱冥使搒(péng用棍子或竹板子打)我矣。
”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dá忧伤,悲苦)不食,曰:“我父朴讷,今见陵于强鬼;我将赴地下,代伸冤气耳。
”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矣。
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
少选,入城。
其父已收狱中。
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涕流。
便谓:“狱吏悉受赇(qiú贿赂)嘱,日夜搒掠,胫(jìng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抽笔为词。
值城隍早衙,喊冤以投。
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
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
席忿气无所复伸,冥行百余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之郡司。
迟之半月,始得质理。
郡司扑(此处用本义:击,打)席,仍批城隍覆案。
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
城隍恐其再讼,遣役押送归家。
役至门辞去。
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
冥王立拘质对。
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
叶生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二【清代】蒲松龄
THANK YOU!
聊斋故事
叶生 聊斋志异 卷二
清代 蒲松龄
原文
• 淮阳叶生者(1),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2);而所如不偶(3),困于名场(4)。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 使即宫署,受灯火(5);时赐钱榖恤其家。值科试(6),公游扬于学使(7),遂领冠军(8)。公期望綦切。闱后(9),索文读之,击节称叹(10)。 不意时数限人(11),文章憎命(12),榜既放,依然铩羽(13)。生嗒丧而归(14),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闻,召之来而慰之。生零涕不 已。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15),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16)。
•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同心倩女,至离枕上之魂(51);千里良朋,犹识梦中之路(52)。而况茧丝蝇迹,呕学士之心 肝;流水高山,通我曹之性命者哉(53)!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行踪落落,对影长愁(54);傲骨嶙嶙,搔头自爱(55)。叹面目之酸涩,来鬼物 之揶揄(56)。频居康了之中,则须发之条条可丑;一落孙山之外,则文章之处处皆疵(57)。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58)? 抱刺于怀,三年灭字;侧身以望,四海无家(59)。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之低昂而已(60)。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61),亦复不 少,顾安得令威复来(62),而生死从之也哉?噫!” [1]
•
(25)束装,整顿行装。戒旦:意思是警戒黎明贪睡,早起及时出发。《文选》赵景真《与嵇茂齐书》:“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聊斋志异》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细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
或以其飘枭可爱,戏呼之“细柳”云。
柳少慧,解文字。
而生平简默,未尝言人臧否。
但有问名①者,必求一亲窥其人。
阅人甚多,俱言未可,而年十九矣。
父母怒之曰:“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②耶?”女曰:“我实欲以人胜天,顾久而不就,亦吾命也。
今而后,请惟父母之命是听。
”时有高生者,世家名士,闻细柳之名,委禽③焉。
既醮④,夫妇甚得。
生前室遗孤,小字长福,时五岁,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始学为文。
父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遨。
谯诃⑤不改,而顽冥如故。
母无奈之,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便更若衣,使与僮仆共操作。
不然,鞭挞勿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数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读。
母返身面壁,置不闻。
不得已,执鞭啜泣而出。
残秋向尽,休无衣,足无履,冷雨沾濡,缩头如丐。
里人见而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言。
女亦稍稍闻之,而漠不为意。
福不堪其苦,弃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问。
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不敢遽入,哀求邻媪往白母。
女曰:“若能受百杖,可来见;不然,早复去。
”福闻之,骤入,痛哭愿受杖。
母问:“今知改悔乎?”曰:“悔矣。
”曰:“既知悔,无须挞楚,可安分牧豕,再犯不宥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请复读。
”女不听。
邻妪怂恿之,始纳焉。
濯发授衣,令与弟同师。
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⑦。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一,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
②以丫角老:终身做姑娘。
③委禽:送聘礼,表示定婚。
④醮(jiào):嫁。
⑤谯诃:责备呵斥。
《聊斋志异》(原文)
《聊斋志异》(原文)请点击阅读,作品详解可参考《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卷一聊斋志异·考城隍聊斋志异·耳中人聊斋志异·尸变聊斋志异·喷水聊斋志异·瞳人语聊斋志异·画壁聊斋志异·山魈聊斋志异·咬鬼聊斋志异·捉狐聊斋志异·荞中怪聊斋志异·宅妖聊斋志异·王六郎聊斋志异·偷桃聊斋志异·种梨聊斋志异·劳山道士聊斋志异·长清僧聊斋志异·蛇人聊斋志异·斫蟒聊斋志异·雹神聊斋志异·狐嫁女聊斋志异·娇娜聊斋志异·僧孽聊斋志异·妖术聊斋志异·野狗聊斋志异·三生聊斋志异·狐入瓶聊斋志异·鬼哭聊斋志异·真定女聊斋志异·焦螟聊斋志异·叶生聊斋志异·四十千聊斋志异·成仙聊斋志异·新郎聊斋志异·灵官聊斋志异·王兰聊斋志异·鹰虎神聊斋志异·王成聊斋志异·青凤聊斋志异·画皮聊斋志异·蛇癖聊斋志异·卷二聊斋志异·金世成聊斋志异·董生聊斋志异·龁石聊斋志异·庙鬼聊斋志异·陆判聊斋志异·婴宁聊斋志异·聂小倩聊斋志异·义鼠聊斋志异·地震聊斋志异·海公子聊斋志异·丁前溪聊斋志异·海大鱼聊斋志异·张老相公聊斋志异·水莽草聊斋志异·造畜聊斋志异·凤阳士人聊斋志异·耿十八聊斋志异·珠儿聊斋志异·小官人聊斋志异·胡四姐聊斋志异·祝翁聊斋志异·猎婆龙聊斋志异·某公聊斋志异·快刀聊斋志异·侠女聊斋志异·酒友聊斋志异·莲香聊斋志异·阿宝聊斋志异·九山王聊斋志异·遵化署狐聊斋志异·张诚聊斋志异·汾州狐聊斋志异·巧娘聊斋志异·吴令聊斋志异·口技聊斋志异·狐联聊斋志异·滩水狐聊斋志异·红玉聊斋志异·龙聊斋志异·林四娘?聊斋志异·卷三聊斋志异·鲁公女聊斋志异·道士聊斋志异·胡氏聊斋志异·戏术聊斋志异·丐僧聊斋志异·伏狐聊斋志异·蛰龙聊斋志异·苏仙聊斋志异·李伯言聊斋志异·黄九郎聊斋志异·金陵女子聊斋志异·汤公聊斋志异·阎罗聊斋志异·连琐聊斋志异·单道士聊斋志异·白于玉聊斋志异·夜叉国聊斋志异·小髻聊斋志异·西僧聊斋志异·老饕聊斋志异·连城聊斋志异·汪士秀聊斋志异·商三官聊斋志异·于江聊斋志异·小二聊斋志异·庚娘聊斋志异·宫梦弼聊斋志异·鸲鹆聊斋志异·刘海石聊斋志异·谕鬼聊斋志异·泥鬼聊斋志异·梦别聊斋志异·犬灯聊斋志异·番僧聊斋志异·狐妾聊斋志异·雷曹聊斋志异·赌符聊斋志异·阿霞聊斋志异·李司鉴聊斋志异·五羖大夫聊斋志异·毛狐聊斋志异·翩翩聊斋志异·黑兽?聊斋志异·卷四聊斋志异·余德聊斋志异·杨千总聊斋志异·瓜异聊斋志异·青梅聊斋志异·罗刹海市聊斋志异·田七郎聊斋志异·产龙聊斋志异·保住聊斋志异·公孙九娘聊斋志异·促织聊斋志异·柳秀才聊斋志异·水灾聊斋志异·诸城某甲聊斋志异·库官聊斋志异·酆都御史聊斋志异·龙无目聊斋志异·狐谐聊斋志异·雨钱聊斋志异·妾杖击贼聊斋志异·秀才驱怪聊斋志异·姊妹易嫁聊斋志异·续黄粱聊斋志异·龙取水聊斋志异·小猎犬聊斋志异·棋鬼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聊斋志异·白莲教聊斋志异·双灯聊斋志异·捉鬼射狐聊斋志异·蹇偿债聊斋志异·头滚聊斋志异·鬼作筵聊斋志异·胡四相公聊斋志异·念秧聊斋志异·蛙曲聊斋志异·鼠戏聊斋志异·泥书生聊斋志异·土地夫人聊斋志异·寒月芙蕖聊斋志异·酒狂?聊斋志异·卷五聊斋志异·阳武侯聊斋志异·赵城虎聊斋志异·螳螂捕蛇聊斋志异·武技聊斋志异·小人聊斋志异·秦生聊斋志异·鸦头聊斋志异·酒虫聊斋志异·木雕美人聊斋志异·封三娘聊斋志异·狐梦聊斋志异·布客聊斋志异·农人聊斋志异·章阿端聊斋志异·馎饦媪聊斋志异·金永年聊斋志异·花姑子聊斋志异·武孝廉聊斋志异·西湖主聊斋志异·孝子聊斋志异·狮子聊斋志异·阎王聊斋志异·土偶聊斋志异·长治女子聊斋志异·义犬聊斋志异·鄱阳神聊斋志异·伍秋月聊斋志异·莲花公主聊斋志异·绿衣女聊斋志异·黎氏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聊斋志异·骂鸭聊斋志异·柳氏子聊斋志异·上仙聊斋志异·侯静山聊斋志异·钱流聊斋志异·郭生聊斋志异·金生色聊斋志异·彭海秋聊斋志异·堪舆聊斋志异·窦氏聊斋志异·梁彦聊斋志异·龙肉?聊斋志异·卷六聊斋志异·潞令聊斋志异·马介甫聊斋志异·魁星聊斋志异·厍将军聊斋志异·绛妃聊斋志异·河间生聊斋志异·云翠仙聊斋志异·跳神聊斋志异·铁布衫法聊斋志异·大力将军聊斋志异·白莲教聊斋志异·颜氏聊斋志异·杜翁聊斋志异·小谢聊斋志异·缢鬼聊斋志异·吴门画工聊斋志异·林氏聊斋志异·胡大姑聊斋志异·细侯聊斋志异·狼聊斋志异·美人首聊斋志异·刘亮采聊斋志异·蕙芳聊斋志异·萧七聊斋志异·乱离聊斋志异·豢蛇聊斋志异·雷公聊斋志异·菱角聊斋志异·饿鬼聊斋志异·考弊司聊斋志异·阎罗聊斋志异·大人聊斋志异·向杲聊斋志异·董公子聊斋志异·周三聊斋志异·鸽异聊斋志异·聂政聊斋志异·冷生聊斋志异·狐惩淫聊斋志异·山市聊斋志异·江城聊斋志异·孙生聊斋志异·八大王聊斋志异·戏缢?聊斋志异·卷七聊斋志异·刘姓聊斋志异·邵九娘聊斋志异·巩仙聊斋志异·二商聊斋志异·沂水秀才聊斋志异·梅女聊斋志异·郭秀才聊斋志异·死僧聊斋志异·阿英聊斋志异·橘树聊斋志异·赤字聊斋志异·牛成章聊斋志异·青娥聊斋志异·镜听聊斋志异·牛癀聊斋志异·金姑夫聊斋志异·梓潼令聊斋志异·鬼津聊斋志异·仙人岛聊斋志异·阎罗薨聊斋志异·颠道人聊斋志异·胡四娘聊斋志异·僧术聊斋志异·禄数聊斋志异·柳生聊斋志异·冤狱聊斋志异·鬼令聊斋志异·甄后聊斋志异·宦娘聊斋志异·阿绣聊斋志异·杨疤眼聊斋志异·小翠聊斋志异·金和尚聊斋志异·龙戏蛛聊斋志异·商妇聊斋志异·阎罗宴聊斋志异·役鬼聊斋志异·细柳?聊斋志异·卷八聊斋志异·画马聊斋志异·局诈聊斋志异·放蝶聊斋志异·男生子聊斋志异·钟生聊斋志异·鬼妻聊斋志异·黄将军聊斋志异·三朝元老聊斋志异·医术聊斋志异·藏虱聊斋志异·梦狼聊斋志异·夜明聊斋志异·夏雪聊斋志异·化男聊斋志异·禽侠聊斋志异·鸿聊斋志异·象聊斋志异·负尸聊斋志异·紫花和尚聊斋志异·周克昌聊斋志异·嫦娥聊斋志异·鞠乐如聊斋志异·褚生聊斋志异·盗户聊斋志异·某乙聊斋志异·霍女聊斋志异·司文郎聊斋志异·丑狐聊斋志异·吕无病聊斋志异·钱卜巫聊斋志异·姚安聊斋志异·采薇翁聊斋志异·崔猛聊斋志异·诗谳聊斋志异·鹿衔草聊斋志异·小棺聊斋志异·邢子仪聊斋志异·李生聊斋志异·陆押官聊斋志异·蒋太史聊斋志异·邵士梅聊斋志异·顾生聊斋志异·陈锡九?聊斋志异·卷九聊斋志异·邵临淄聊斋志异·于去恶聊斋志异·狂生聊斋志异·澂俗聊斋志异·凤仙聊斋志异·佟客聊斋志异·辽阳军聊斋志异·张贡士聊斋志异·爱奴聊斋志异·单父宰聊斋志异·孙必振聊斋志异·邑人聊斋志异·元宝聊斋志异·研石聊斋志异·武夷聊斋志异·大鼠聊斋志异·张不量聊斋志异·牧竖聊斋志异·富翁聊斋志异·王司马聊斋志异·岳神聊斋志异·小梅聊斋志异·药僧聊斋志异·于中丞聊斋志异·皂隶聊斋志异·绩女聊斋志异·红毛毡聊斋志异·抽肠聊斋志异·张鸿渐聊斋志异·太医聊斋志异·牛飞聊斋志异·王子安聊斋志异·刁姓聊斋志异·农妇聊斋志异·金陵乙聊斋志异·郭安聊斋志异·折狱聊斋志异·义犬聊斋志异·杨大洪聊斋志异·查牙山洞聊斋志异·安期岛聊斋志异·沅俗聊斋志异·云萝公主聊斋志异·鸟语聊斋志异·天宫聊斋志异·乔女聊斋志异·蛤此名寄生聊斋志异·刘夫人聊斋志异·陵县狐?聊斋志异·卷十聊斋志异·王货郎聊斋志异·疲龙聊斋志异·真生聊斋志异·布商聊斋志异·彭二挣聊斋志异·何仙聊斋志异·牛同人聊斋志异·神女聊斋志异·湘裙聊斋志异·三生聊斋志异·长亭聊斋志异·席方平聊斋志异·素秋聊斋志异·贾奉雉聊斋志异·胭脂聊斋志异·阿纤聊斋志异·瑞云聊斋志异·仇大娘聊斋志异·曹操冢聊斋志异·龙飞相公聊斋志异·珊瑚聊斋志异·五通聊斋志异·申氏聊斋志异·恒娘聊斋志异·葛巾?聊斋志异·卷十一聊斋志异·冯木匠聊斋志异·黄英聊斋志异·书痴聊斋志异·齐天大圣聊斋志异·青蛙神聊斋志异·任秀聊斋志异·晚霞聊斋志异·白秋练聊斋志异·王者聊斋志异·某甲聊斋志异·衢州三怪聊斋志异·拆楼人聊斋志异·大蝎聊斋志异·陈云牺聊斋志异·司札吏聊斋志异·蚰蜓聊斋志异·司训聊斋志异·黑鬼聊斋志异·织成聊斋志异·竹青聊斋志异·段氏聊斋志异·狐女聊斋志异·张氏妇聊斋志异·于子游聊斋志异·男妾聊斋志异·汪可受聊斋志异·牛犊聊斋志异·王大聊斋志异·乐仲聊斋志异·香玉聊斋志异·三仙聊斋志异·鬼隶聊斋志异·王十聊斋志异·大男聊斋志异·外国人聊斋志异·韦公子聊斋志异·石清虚聊斋志异·曾友于聊斋志异·嘉平公子?聊斋志异·卷十二聊斋志异·二班聊斋志异·车夫聊斋志异·乩仙聊斋志异·苗生聊斋志异·蝎客聊斋志异·杜小雷聊斋志异·毛大福聊斋志异·雹神聊斋志异·李八缸聊斋志异·老龙船户聊斋志异·青城妇聊斋志异·鸮鸟聊斋志异·古瓶聊斋志异·元少先生聊斋志异·薛慰娘聊斋志异·田子成聊斋志异·王桂庵聊斋志异·寄生附聊斋志异·周生聊斋志异·褚遂良聊斋志异·刘全聊斋志异·土化兔聊斋志异·鸟使聊斋志异·姬生聊斋志异·果报聊斋志异·公孙夏聊斋志异·韩方聊斋志异·纫针聊斋志异·桓侯聊斋志异·粉蝶聊斋志异·李檀斯聊斋志异·锦瑟聊斋志异·太原狱聊斋志异·新郑讼聊斋志异·李象先聊斋志异·房文淑聊斋志异·秦桧聊斋志异·浙东生聊斋志异·博兴女聊斋志异·一员官聊斋志异·丐汕聊斋志异·人妖聊斋志异·蛰蛇聊斋志异·晋人聊斋志异·龙聊斋志异·爱才。
聊斋志异故事的原文和译文
聊斋志异故事的原文和译文聊斋志异故事的原文和译文《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聊斋志异故事的原文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聊斋志异故事的原文和译文篇1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译文: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
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
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
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
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聊斋志异故事的原文和译文篇2原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古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服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译文: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
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
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
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
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
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已去寻找,也许还有万一找到的希望。
《聊斋志异·叶生》原文及翻译译文
《聊斋志异·叶生》原文及翻译译文《《聊斋志异·叶生》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聊斋志异·叶生》原文及翻译译文《聊斋志异·叶生》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原文: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
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
见其文,奇之。
召与语,大悦。
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公期望綦切。
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
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
无何,寝疾。
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
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
公喜,逆而问之。
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
今幸可从杖履。
”公乃束装戒旦。
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
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
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
惨然不乐。
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
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
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
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
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
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
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
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
”生闻之,怃然惆怅。
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
公子闻之,涕堕垂膺。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如”的不同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叶生》(第一部分)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如”的不同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叶生》(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如”的不同用法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如”的不同用法如例1: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
(《世说新语》)解析:“如”译作像句译:(管宁、华歆)又曾经一起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乘坐(华丽的)车辆(戴着官员的)帽子经过门前的人,管宁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
例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解析:“如”译作比得上;“不如”等于不若、不及,指比不上句译:孔子说:“知道学问的人比不上爱好学问的人,爱好学问的人比不上把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PS:“如”在古文中比较常见的意思是“像、好像”“比得上”等,比较简单,一般根据语境理解即可。
例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解析:“如”指到、去、往,作动词;“所如”即所到的地方句译:任凭一只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例4: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叶生》)解析:“如”指到、去、往,作动词,这里引作遇、遇到;“所如”即所遇到的(命运)句译:(叶生所写的)文章词赋,在当时超越很多人,但是所遇不好(一直没考中),在科举场上(境遇)困窘。
PS:“如”作动词,表去、到,是比较重要的用法,需要特别注意它的引申义。
【第二部分】【聊斋短文,小小练习】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叶生》(第一部分)《叶生》(第一部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
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
见其文,奇之。
召与语,大悦。
使即官署,受灯火,时赐钱谷恤其家。
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公期望綦(qí)切。
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
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shā)羽。
聊斋志异卷一叶生读后感
《聊斋志异·卷一·叶生》读后感一、白话《聊斋志异•卷一•叶生》如下: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命运不济,始终未能考中举人。
恰巧关东的丁乘鹤,来担任淮阳县令。
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便召叶生来谈话,结果非常高兴,便让叶生在官府读书,并资助他学习费用;还时常拿钱粮救济他家。
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使他得了科试第一名。
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
乡试考完,丁公要叶生的文稿来阅读,拍案叫好。
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
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很惭愧,身形消瘦,呆如木偶。
丁公听说,召他来劝慰了一番,叶生泪落不止。
丁公很同情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着他一起北上。
叶生非常感激。
辞别丁公回家,从此闭门不出。
没过多久,叶生病倒在床上。
丁公经常送东西慰问他;可是叶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药,根本不见效。
丁公正巧因冒犯上司被免了官职,将要离任回乡。
他给叶生写了封信,大致意思说:“我东归的日期已经定了,所以迟迟不走的原因,是为了等待您。
您若早晨来到,我晚上就可以上路了。
”信被送到了病床上,叶生看着信哭得非常伤心,他让送信人捎话给丁公说:“我的病很重,很难立即痊愈,请先动身吧。
”送信人回去如实说了。
丁公不忍心就走,仍慢慢等着他。
过了几天,看门的人忽然通报说叶生来了。
丁公大喜,迎上前来慰问他。
叶生说:“因为小人的病,有劳先生您久等,心里怎么也不安宁。
今天有幸可以跟随在您身边了。
”丁公于是整理行装赶早上路。
丁公回到家,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并让好好伺候,早晚都和他住在一起。
丁公子名叫再昌,当时十六岁,还不能写文章。
但是却特别聪慧,文章看上两三遍,就不会再忘记。
过了一年,公子便能落笔成文。
加上丁公的力量,于是他进了县学成为秀才,叶生把自己过去考举人的范文习作,全部抄下来教公子诵读。
结果乡试出的七个题目,都在准备的习作中,无一脱漏,公子考了个第二名。
聊斋志异叶生读后感
聊斋志异叶生读后感《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一部以民间传说和超自然现象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
其中的《叶生》是其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叶生因为好心救了一个女鬼,却因此陷入了鬼魅纠缠的故事。
读完这篇小说,我深有感触,觉得这个故事不仅令人毛骨悚然,更让人思考生死轮回和善恶报应的道理。
故事的主人公叶生是一个普通的书生,他过着平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女子。
这个女子看上去很美丽,但是叶生却发现她有些奇怪。
女子向叶生借了一把伞,然后就消失了。
过了一段时间,叶生在墓地遇到了这个女子,原来她是一个鬼魂。
女鬼告诉叶生,她是因为意外去世,现在魂魄无处寄托,希望叶生能够帮助她。
叶生心怀善念,决定帮助这个女鬼。
然而,随着叶生与女鬼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他发现这个女鬼并不是善良的灵魂,而是一个欲望极强的鬼魅。
女鬼开始纠缠叶生,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扰。
叶生深陷其中,险些丧命。
最终,他在一位道士的帮助下才得以摆脱女鬼的纠缠。
通过这个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善恶报应的道理。
叶生本来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出于好心帮助了女鬼,但是最终却陷入了困境。
这告诉我们,有时候善良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帮助他人,而是要懂得保护自己,避免被恶势力所伤害。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人们在生活中要懂得分辨是非善恶,不要被表面的美好所迷惑,要懂得保护自己,远离那些有害的事物。
另外,这个故事也让我思考了生死轮回的问题。
女鬼因为意外去世,魂魄无处寄托,最终成为了一个鬼魅。
这让我不禁思考,人的生命究竟在死后会去向何方?是有轮回转世,还是有来世天堂或地狱?这些问题至今没有答案,但是《叶生》这个故事却让我对生死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的来说,《叶生》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和离奇,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通过叶生和女鬼之间的纠葛,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善恶报应的道理,也让我对生死轮回有了更深的思考。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篇小说,更是一部让人思考人生和命运的哲理之作。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个故事,从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叶生文言文翻译
叶生少时,尝游于山水之间,独喜梅花。
一日,于山巅偶见一白衣女子,美丽绝伦,举止优雅,叶生一见倾心。
女子笑而不语,飘然而去。
叶生心向往之,遂追寻至一幽谷,见女子于梅树下独自吟咏。
叶生上前拜谒,女子起身相迎,与之交谈,言语投机,遂结为知音。
女子告叶生,其名为素心,乃天界仙子,因犯天条,被贬人间,限期归位。
叶生闻言,悲从中来,愿与素心同生共死。
素心笑曰:“君之深情,吾心领神会。
然君凡人,吾仙子,阴阳两隔,岂可同途?”叶生哀求不已,素心见其诚,遂允诺以仙丹助其脱胎换骨,成为仙人。
叶生感其恩,日夜苦修,以期早日成仙。
素心亦时常前来指点,叶生学问技艺,日新月异。
然时光荏苒,素心归期将至,叶生忧心忡忡。
素心安慰曰:“君勿忧,吾已为君谋得仙籍,他日归位,仍可相见。
”叶生闻言,心中稍安。
转眼间,素心归期已至。
叶生设宴送别,素心含泪告别,谓叶生:“君须珍重,勿忘仙途。
”叶生泪眼朦胧,挥泪送别。
素心离去后,叶生闭关修炼,以期早日飞升。
一日,叶生于梦中见素心,素心告之:“君已修炼有成,可于子夜时分,登高山之巅,以心印月,即可成仙。
”叶生醒来,欣喜若狂,子夜时分,果然于高山之巅,以心印月,豁然开朗,得道成仙。
叶生成仙后,不忘素心之恩,常以仙丹救济世人,使得人间疾苦减轻。
世人感其恩,称其为“仙子叶生”。
叶生仙途无量,然心中仍时常想起素心,遂化作一朵梅花,永远陪伴在素心身边。
此乃叶生之事迹,流传于世,后人传颂,不绝于耳。
其人其事,足以彰显忠孝节义,诚为世间楷模。
然世事无常,唯有真情至性,方能永恒。
叶生与素心之爱情,亦如梅花般,凌寒而开,清香四溢,传颂千古。
聊斋志异叶生(卷一)
聊斋志异叶生(卷一)《聊斋志异叶生》诗赋文体,哭诉了叶生沉沦科考二十载,而无出头之日的悲惨境况。
文中描述叶生“形销骨立,痴若木偶”,“零涕不已”,“持书啜泣”,“惨然不乐”,“意甚悲恻”,“怃然惆怅”,“扑地而灭”,悲哀难掩。
那位莘莘考士憔悴无着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备受摧残的内心令人心酸。
连绵的打击,使得叶生由一个“文章词赋冠绝当时”的青年才俊,衰败成一个万念俱灰,“杜门不出”,病榻之人。
魂追知己丁乘鹤,教授公子丁再昌,终成大业,扬眉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
衣锦还乡,却发现自己的灵柩赫然在堂,叶生灵魂“扑地而灭”,一身官服“如脱委焉”。
《叶生》文辞骈丽光彩,构思奇特,意境悲伤。
“遇合难期,遭逢不偶”,“傲骨嶙嶙,搔头自爱”,将作者颠倒逸群,不降其志的英雄本色慷慨陈词,永不言败。
“叹面目之酸涩,来鬼物之揶揄,频居康了之中,则须发之条条可丑,一落孙山之外,则文章之处处皆疵”,则痛陈了科海沉浮,倍受打击的落魄形象。
仰天长叹“抱刺于怀,三年灭字”,这世上哪有什么伯乐;“古今痛哭之人,卞和唯尔?”瘗玉埋香,岂止是卞和。
“侧身以望,四海无家”,这半生飘零,找不到家的感觉。
难道无欲无求,“合眼放步,以听造物之低昂而已"就是我的宿命?“行踪落落,对影长愁”,精神寂寥,寡有欢乐,内心的孤寂灼人,何时能“士得一人知己可无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官署受灯火,时赐钱谷恤其家。
值科试(考秀才),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
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即发榜时,依然铩羽。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公闻,召之来而慰之,生零涕不已。
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三年考核期满升调入都),携与俱北。
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
聊斋志异·叶生(2)原文
聊斋志异·叶生(2)原文
[1]淮阳:县名,在河南省东部。
[2]冠绝当时:超越同时之人。
冠,第一名,首屈一指。
绝,超越。
[3]所如不偶:所向不遇。
不偶,犹言数奇,指命运不好,遇合不佳。
[4]名场:指求取功名的科举考场。
[5]即官署,受灯火:谓留住县衙,得到照明等学习费用的资助。
灯火,此指照明费用。
[6]科试:也称科考。
乡试之前,备省学政到所辖府,州,考试生员,称为科试。
科试成绩一、二等的生员,册送参加乡试,称录科;被录送的生员称科举生员。
[7]游扬:随处称扬。
学使:即提督学政,又称提学使、提学、学院、学台、学政等,是明清时代掌理一省、科举的长官。
[8]领冠军:指科试获第一名。
领,取得。
[9]闱后:指秋闱(即乡试)之后。
各省乡试在仲秋八月举行,因称秋闱。
闱,科举考场,又称贡院。
[10]击节称叹:击节原义是用手指击拊为节拍,以寻按乐曲的韵律节奏;后常借以形容对文的赞叹、激赏。
[11]时数:时运。
数,命定的遭遇。
[12]
1。
《聊斋志异.叶生传》阅读练习
《淮阳叶生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
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
见其文,奇之。
召与语,大悦。
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公期望綦切。
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
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
无何,寝疾。
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
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
公喜,逆而问之。
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
今幸可从杖履。
”公乃束装戒旦。
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
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
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
惨然不乐。
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
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
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
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
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
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
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
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
”生闻之,怃然惆怅。
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
公子闻之,涕堕垂膺。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
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
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①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注①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节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改动)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所如不偶不偶:不对等。
叶生的主要内容
叶生的主要内容叶生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故事,下面我就来给你讲讲它的主要内容哈。
一、故事主角叶生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特别擅长写文章,一心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出人头地。
可是呢,命运好像总是在捉弄他,每次考试他都考不中。
二、遇到知己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很赏识他的人,叫丁乘鹤。
丁乘鹤觉得叶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他特别好,还经常资助他,鼓励他继续读书参加科举。
三、叶生的遗憾叶生虽然有这么好的知己,但是他心里一直因为科举失败而非常痛苦和自卑。
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也辜负了自己的才华。
四、神奇的转折然后呢,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叶生突然生病死了。
但是他的魂魄却没有消散,而是跟着丁乘鹤回了丁乘鹤的老家。
在那里,叶生的魂魄就教丁乘鹤的儿子读书写文章。
五、儿子的成就在叶生魂魄的教导下,丁乘鹤的儿子变得特别聪明,文章写得也非常好。
最后参加科举考试,一下子就考中了。
六、叶生的“重生”叶生的魂魄看到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考中了,就好像自己考中了一样高兴。
丁乘鹤看到叶生这么高兴,就想帮他一个忙。
他让叶生的魂魄附在一个刚死去的人的身上,这样叶生就相当于“重生”了。
七、回到家乡叶生“重生”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可是他发现,虽然他感觉自己只是离开了一小会儿,但是在家人和朋友眼里,他已经死了很久了。
他的妻子看到他都吓得不敢相认,他的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而且对他这个突然出现的“父亲”很陌生。
八、最后的悲剧叶生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已经死了很久了,他现在虽然“重生”了,但是已经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
最后叶生非常失望和伤心,又一次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真的很让人感叹,叶生的遭遇实在是太悲惨了,也让人看到了科举制度对当时读书人的巨大影响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斋志异xx》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
原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
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
见其文,奇之。
召与语,大悦。
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公期望綦切。
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
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
无何,寝疾。
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
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
公喜,逆而问之。
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
今幸可从杖履。
”公乃束装戒旦。
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
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
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
惨然不乐。
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
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
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
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
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疏,意甚悲恻。
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
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
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僻吓生人。
”生闻之,怃然惆怅。
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
公子闻之,涕堕垂膺。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
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
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①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译文:
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命运不济,始终未能考中举人。
恰巧关东的丁乘鹤,来担任淮阳县令。
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便召叶生来谈话,结果非常高兴。
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使他得了科试第一名。
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
乡试考完,丁公要叶生的文稿来阅读,拍案叫好。
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
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很惭愧,身形孱弱,呆如木偶。
丁公很同情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着他一起北上。
叶生非常感激。
辞别丁公回家,从此闭门不出。
没过多久,叶生病倒在床上。
丁公经常送东西慰问他;可是叶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药,根源不见效。
丁公正巧因冒犯上司被免了官职,将要离任回乡。
他给叶生写了封信,大致意思说:“我东归的日期已经定了,所以迟迟不走的原因,是为了等待您。
您若早晨来到,我晚上就可以上路了。
”叶生看着信哭得非常伤心,他让送信人捎话给丁公说:“我的病很重,很难立即痊愈,请先动身吧。
”丁公不忍心就走,仍慢慢等着他。
过了几天,看门的人忽然通报说叶生来了。
丁公大喜,迎上前来慰问他。
叶生说:“因为小人的病,有劳先生您久等,心里怎么也不安宁。
今天有幸可以跟随在您身边了。
”丁公于是整理行装赶早上路。
丁公回到家,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并让好好伺候,早晚都和他住在一起。
丁公子名叫再昌,当时十六岁,还不能写文章。
但是却特别聪颖,过了一年,公子便能落笔成文。
加上丁公的力量,于是他进了县学成为秀才,好久公子考了个第二名。
丁公认为叶生长期客居外省,怕他耽误了参加岁试,便劝他回家。
叶生听说后脸上现出了凄哀不乐的神色。
丁公不忍心强让他走,就叮嘱公子到京城参加会试时,一定要为叶生稍纳个监生。
丁公子考中了进士,被授部中主政。
上任时带着叶生,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与他早晚在一起。
过了一年,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
正遇上丁公子奉派主管南河公务,他就对叶生说:“此去离您的家乡不远。
先生已经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该何等令人高兴。
”叶生也很怡悦。
叶生到家下车,看见自己的门户很萧疏,心里非常难过。
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
妻子凑巧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猛然看到叶生,吓得扔了簸箕就走。
妻子站在远处对他说:“您死了已经很久了,之所以一直停放着您的棺木没有埋葬,是因为家里贫弱和儿子太小的缘故。
如今儿子阿大已经成人,请不要作怪来惊吓活人。
”叶生听完这些话,显得非常伤感和懊恼。
他慢慢进了屋,见自已的棺材还停放在那里,便一下扑到地上没了踪影。
妻子惊慌地看了看,她悲哀极了,抱起地上的衣服伤心地大哭起来。
丁公子听说,泪水浸湿了胸前的衣服。
他立即乘着马车哭奔到叶生的灵堂祭拜;出钱修墓办理丧事,用举人的葬礼安葬了叶生。
又送了很多钱财给叶生的儿子,并为他请了老师教读。
后来丁公子向学使推荐,使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
异史氏说:“魂魄跟从知己,竟然会忘记自己已经死了?听说的人都表示怀疑,我却深信不疑。
叹息啊!命运不蹇,时运不济。
经历之处,总难遇合。
古今痛哭的人,只有献和氏璧的卞和和你啊;举世贤愚倒置,能慧眼识人的伯乐如今又在哪里?天下才华不凡却如叶生那样沦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顾,天下哪里会再有一个丁令威出现,让人生死跟随他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