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课件资料重点

合集下载

《四季的形成》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四季的形成》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四季的形成》说课稿一、教材与学情《四季的形成》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中的第二课,教材内容主要是通过模型研究四季形成的原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模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制作模型的兴趣。

五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正在逐步建立,利用模型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与太阳等天体的位置关系以及运动规律,这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前概念认为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不知道地轴在围绕地球公转时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保持不变,更没有直射和斜射的概念,结合教材和学生情况,我将《四季的形成》实验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用经典的教学仪器“三球仪”研究地轴的倾斜和阳光的直射斜射,再用自制教具“阳光直射斜射形成四季温差演示器”帮助学生理解四季温度差异与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

学生借助模型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同时也学习了关于模型制作的方法,提高了探究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三球仪演示,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方向和角度不变。

2.通过三球仪演示,观察发现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斜射的现象和规律,知道直射和斜射形成的原因。

3.通过自制教具演示,明白地球上形成四季的原因,能正确使用模型进行合理的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1.能使用教具模型对地球公转所产生的规律性自然现象进行探究。

2.经历探究的过程,认识到模型的重要要作用,正确理解和使用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身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和制作模型的兴趣。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乐于表达交流。

三、实验教学内容1.使用三球仪观察研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倾斜的特点以及地轴倾斜造成的阳光直射和斜射现象。

2.使用自制教具“阳光直射斜射形成四季温差演示器”,使学生直观感受斜射与直射对地球同一地点温度变化的影响,明白四季形成的原因。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共15张PPT)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共15张PPT)地理
D
D
C
A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024年9月1日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核心素养目标】1、运用资料,了解地球为什么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根据图文资料,认识人类的太空探索过程,尤其是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树立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01
地球在宇宙中
Earth's place in the universe
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液态水。
材料一
材料二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 ------使地表具有适宜温度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地球上有液态水
02
人类的太空探索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自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人类不断开展各项研究,在太空观测、___________、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________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
2019年10月,伦敦大学学院在《自然天文学》发表最新研究称,科学家首次在一颗天体的大气层中发现了水蒸气信号,这是寻找可居住外星球的重大突破。这个“超级地球”距离我们的地球约110光年,质量是地球的8倍。如图为“K2­18b”天体假想图。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图文推测,“K2­18b”天体属于( )A.卫星 B.恒星C.行星 D.星云4.下列关于“K2­18b”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太阳系外 B.围绕行星运转C.大气层比较薄 D.距离恒星较远
▋课堂练习Class practice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无限宇宙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无限宇宙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无限宇宙一、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组成;2.了解宇宙的无限性质;3.了解宇宙中的黑洞和星系的相关知识;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1.宇宙的概念和组成;2.宇宙的无限性质。

三、教学难点1.黑洞和星系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宇宙的概念和组成,引出宇宙的无限性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探究宇宙的无限(20分钟)1.引导学生探究宇宙的无限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宇宙无限的表现形式。

2.让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家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宇宙是否真的无限,为什么科学家认为宇宙无限。

3. 认识黑洞(15分钟)1.在画板上展示黑洞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黑洞的形态和黑洞边缘的引力场,引导学生思考黑洞的产生原因。

2.介绍黑洞的形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黑洞的边缘是什么,黑洞的形成需要哪些因素。

4. 探究星系(20分钟)1.展示多个星系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星系的组成形式和各自的特点。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尝试寻找一些规律,引导学生思考星系的形成原理。

5. 总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整理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成为一名科学家,他们会选择研究什么,为什么。

五、作业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太阳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宇宙的概念、组成和无限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了解了黑洞和星系的相关知识。

但是,本课时的时间比较紧张,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下一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增加互动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宇宙的起源》课件

《宇宙的起源》课件
宇宙中的能量转化:恒星演化、行星形成等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传递 宇宙中的能量利用:人类利用太阳能、核能等宇宙中的能量来源进行能 源利用与探索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物质和能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是宇宙中 不可或缺的要素。
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物质和能量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相互作用,如引力、电磁 力、核力等,这些相互作用在宇宙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宇宙的膨胀:宇宙在不断地膨胀,这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04 宇宙的物质与能量
宇宙中的物质形态
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 星云、星系、行星等天体物质 暗物质、暗能量等神秘物质 宇宙尘埃、黑洞等特殊物质
宇宙中的能量来源与分布
宇宙中的能量来源:太阳、恒星、行星等天体释放的能量
宇宙中的能量分布:星系、星团、星云等天体之间的能量流动与分布
物质与能量的关系:物质可 以转化为能量,能量也可以
转化为物质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的分布: 描述宇宙中物质与能量的分 布情况
宇宙的观测与探索
古代天文观测: 描述古代人们 对天空的观测 和探索,如星 座、星象、彗
星等。
近代天文观测: 介绍望远镜的 发展和应用, 以及其对天文
学的贡献。
现代天文观测: 介绍现代天文 观测技术,如 射电望远镜、 太空望远镜等, 以及其对宇宙 探索的贡献。
宇宙的背景辐射:宇宙背景辐射是宇宙早期留下的余热,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宇宙背景辐射来研 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宇宙中未知的成分,它们对宇宙的演化起着重要的 作用。
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
宇宙中的能量:包括光、热、 电磁波等能量形式
宇宙中的物质:包括原子、 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在宇宙中
晴朗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 恒星: 太阳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 它是由炽热气体组成,体积、质量庞 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球状星体。
太阳体积质量巨大,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太阳体积质量巨大,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小行 星
“中国天眼”
火星探测工程
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
月球探测工程
地球在宇宙中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类的太空探索
世界探索太空历程 中国探索太空历程
同 学再 们见
射能力的国家。
1970年
第 球中星一 卫国“颗 星首嫦返 发颗娥升回 射绕一空式 成月号人 功人”造造顺地卫利
2007年
2003年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成功发 射,航天员杨利伟是 进入浩瀚太空的第一
位中国人
2016年
我中国国在首贵次州发平射塘一建箭成三 目星前成世功界,上引最起大世的界单轰 口动径射电望远镜——
探究: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宇宙很大,但地球是我们目前所知适宜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收集 资料,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较,说一说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哪些?
适宜的温度
大气
液态水
1.读图表,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距日距离和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
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地球与太阳距离不远不近,
行星
水 星
金地 星球
火 星
带 木 星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课件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课件

托勒密的地心说
2、哥白尼的日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依据大量精 确的观测资料建立了日心说。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维斯杜拉
河畔的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 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 生了兴趣。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 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 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 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 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 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 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 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 有万分之五。
大爆炸学说: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极高的密度和 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 中。宇宙就是在这 个火球的大爆炸中诞生的。
大爆炸学说
证据:
1、哈勃通过对 星系光谱的研究
宇宙中的星系正在以 加速度离我们远去
2、观测到了充满宇宙的 微波背景辐射
就是说大约在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 余波虽然是微弱的但确实存在
关于太阳系的形成还有哪些学说?
1、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2、“灾变说” 3、20世纪中期:新星云说
戴文赛新星云假说 该假说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和拉普斯的星云说, 较全面、较系统和有内在联系地论述了太阳系各 种特征的由来,其中对波特定则的说明,对木星、 土星、天王星的卫星和环带的说明以及角动量问 题,都得出不同于前人的解释。
太阳

银并 以 恒 银 光 中 心与 北 千星 河 和 心 转其 约 秒, 系 热 天 太 动他 差位 中 的 体 阳 。恒 秒 距于 的 源 , , 星 差 ,距 一 泉 是 太 一 距 银银 颗 。 行 阳 起 处 道心 普 它 星 系 绕 , 面约 通 是 的 的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1 制作宇宙模型教学目标: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教具:多媒体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一)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二)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年月日小组1、模型名称:2、所需材料:3、职责分工: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员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4、模型草图:5、评价反馈6、修改计划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一、制作模型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出示表格:五、总结: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2 修改模型备课设想: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计划

三年级上册计划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本册教材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三年级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上还不够好。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从实验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三、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科学在我们身边:(1---3)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4--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

一、太阳系1.太阳系的概念: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保持引力关系的大量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等组成的集合体。

2.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水金火木土金天玄),以及行星的卫星等。

3.太阳的特点: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一颗恒星,由氢气和氦气等组成,可以发出巨大的能量和光线。

4.行星的特点:行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分为内行星(水金)和外行星(火木土金天玄)。

5.行星的运动:行星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转,同时也自转。

行星之间有不同的距离和运动速度。

6.行星的卫星:行星的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的月亮。

二、月球1.月球的特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只有自己不发光的天体,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有月壳、月海、月山等地貌。

2.月相变化:月球绕地球运动,观察到的月亮形状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月相变化。

常见的月相有满月、新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等。

三、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从宇宙是平面到宇宙是球体,以及宇宙是无限的空间的认识演变过程。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手段:人类通过航天器、卫星和望远镜等工具,对宇宙进行了长期观测和探索。

3.太空探索的重要成就:-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美国成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并首次在月球上安全着陆。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建立的大型空间科学实验室,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建设和研究。

四、星座和星图1.星座的定义:星座是人类根据星星的分布和形状,将星星分成不同的组合,并以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动物等命名的区域。

2.星座的特点:星座有12个,代表了不同的星星组合和方位,在夜空中形成美丽的星座图案。

3.星图的使用:星图是将星座的分布和位置绘制在纸上的图表,有助于人们在观测夜空时识别不同的星座。

五、天体运动和季节变化1.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公转是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转。

2.天体运动的结果: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四季更替等现象的发生。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重点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重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的宇宙1、什么是宇宙?宇宙是我们所在的空间,又是我们所在的时间,宇宙是所有天体的共同家园。

2、什么是公转?地球环绕着太阳转叫公转。

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的倾斜角度都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4、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5、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6、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

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8、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火星的内部结构跟地球一样。

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第二单元时间的脚步1、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2、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3、我们共搜集了9种计时工具。

按时间分2大类。

第一类是古代钟,有日晷,沙漏,水运仪象台,水钟。

第二类是机械钟,怀钟,机械摆钟,第三类是石英手表,第四类是原子钟。

4.它们是怎样计时的?日晷是利用太阳照射时,铁针投下的影子计时。

机械钟是利用齿轮的转动来计时。

摆钟是利用摆有规律的摆动来计时的。

石英表是利用石英晶体有规律的震动来计时的。

5、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6、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第13课《浩瀚的宇宙》课件-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第13课《浩瀚的宇宙》课件-2022-2023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光年就是光走1年的路程,也就是说让光穿越银河系的 直径需要10万年,光从银河系的中心穿下去大约需要1 万年,可想而知,银河系有多大
宇宙的大小:
银河系之庞大已经令我们震撼, 但相对于宇宙来讲,银河系还只 是宇宙中极普通的一个成员。在 银河系外面还有无数个像银河系 一样庞大的星系,如仙女座星系、 猎犬座星系。我们把银河系以外 的星系叫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有 的由几万颗恒星组成,有的由几 百亿,甚至上千亿颗恒星组成。
假设学生1分钟最多数162颗,那么数完1000亿颗豆 子需要的时间为:
100000000000÷162÷60÷24÷365=1174年
如果我们用这1000亿颗黄豆铺马路能铺多长?
能铺10米宽的马路大约3000千米长,也就是说, 从石家庄一直铺到乌鲁木齐。
银河系的大小:
前面我们学习太阳系时,知道 太阳系据科学家推算直径大约 是2光年,而银河系的直径据 科学家推算大约是10万光年, 中心厚度约1万光年
可见,宇宙是浩瀚的,是无边无际的,宇宙是物质世界, 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空间上无边无界,在时间上 无始无终。
我们认识了银河系,又认识了宇宙,那么 你能不能也说说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宇宙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宇宙是浩瀚的,宇宙包含银河系,银河系包含太阳 系,太阳系又包含地球。也就是说,地球是太阳系 的一部分,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又是 宇宙的一部分
从地球上看,银 河系是穿过夜空 的一条满是星星 的带子。
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 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
从侧面看,银河系就 像一只织布的梭子。
那么,为什么一个银河系会有这么多形状呢?
观察银河系模型,从上 面和侧面观察银河系模 型,看看分别是什么形 状?
从上面看,银河系是一个不断 旋转的大漩涡,系有多大?银河 系之外又是什么样的呢? 银河系的组成:

2024【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1.1《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教案

2024【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1.1《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教案

第一章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目标】1.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3.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1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模式一视频导入播放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了解宇宙太阳系以及地球、月球等天体的概念,初步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模式二新闻导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回忆从太空中俯瞰地球的感受时,这样写道:“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地球真的会发光吗?如果不是,那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为什么是明亮的?这与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模式三问题导入每个人从童年时代就对神秘浩瀚的宇宙有无限向往。

茫茫宇宙,渺无边际。

仰望星空,你肉眼看到了什么?肉眼看不到的还有什么?你对宇宙有哪些了解?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请列举在学案上。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师: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其实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一)地球在宇宙中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教材P6,以太阳系为例,认识宇宙中天体的相互联系。

探索宇宙的奥秘——《无限宇宙》教案设计

探索宇宙的奥秘——《无限宇宙》教案设计

探索宇宙的奥秘——《无限宇宙》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1.教学目标本教案设计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宇宙的起源及其演化过程;(2)学习黑洞和星系的概念;(3)学习太阳系和地球的形成过程,并探究生命在宇宙中的可能性;(4)掌握相关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教学策略本教案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包括但不限于讲解、讨论、实验等教学方式。

其中,实验环节为本教案设计的重头戏,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并促进他们的实验技能发展。

二、教学内容以下是本教案设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宇宙的起源及演化1.概念阐述通过观看纪录片《无限宇宙》,学生将了解宇宙的起源及演化过程。

引导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形成有深入了解。

2.探究活动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例如让他们设计模型或实验,以模拟宇宙的起源及演化过程。

这样的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对宇宙的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并促进他们的科学素养发展。

第二课:黑洞1.概念阐述学生通过纪录片《无限宇宙》了解到黑洞是什么,学会了如何识别该天体。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并让学生了解黑洞的分类、特征及相关实验。

2.探究活动接下来的一部分,可以有关探寻黑洞的活动,例如,通过模拟实验设计探测黑洞,来加深学生对黑洞的了解,并发挥他们的创新并探究能力。

第三课:星系1.概念阐述在这一课中,我们将重点讲解星系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星系的形成过程和组成。

通过教学,学生将掌握星系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从而深入了解宇宙中的秘密。

2.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绘制自己的星系,并通过模拟实验(例如模拟星系之间的引力作用)来观察和理解星系的行星轨道、恒星形成和演化等。

第四课:太阳系与地球1.概念阐述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侧重于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天体的分类和探讨可持续性发展对宇宙的重要性。

2.探究活动最后一步活动,可以在夜间去外面,观察与天空相关的东西。

大象2001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 制作“宇宙”模型》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大象2001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 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 制作“宇宙”模型》优质课教学设计_13

教案首页一、理解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2、课前同学们都实行了相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相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实行全班交流,资料能够是文字的,也能够用图片的形式展示。

说说:(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

(最好是相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太阳系,让我们用橡皮泥捏成球表示八大行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比例,试着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3、阅读课本56页相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1)如何在桌面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预设:把表中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按相同比例缩小,将“太阳”及“八大行星”在桌子上排开。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实行处理,该如何处理?(3)试将橡皮泥球粘在铁丝制成的支架上代表八大行星,在桌面上建立模型。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5、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实行建模:(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该怎么做?(2)数据处理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3)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办法?6、简单介绍一下后面几组数据:自转周期是行星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周期是指行星围绕太阳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我们在建模过程中,能够暂时不用考虑这些数据。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9课《无限宇宙》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9课《无限宇宙》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9课《无限宇宙》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宇宙是无限的,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星星的分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宇宙是无限的•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星星的分类教学难点•理解宇宙是无限的概念•掌握太阳系的形成和星星的分类教学准备•教材: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工具:投影仪、电脑、PPT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你们还记得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有关地球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回忆。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PPT展示宇宙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

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宇宙的无限性,解释宇宙中有无数颗星星、行星、星系等。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接着,通过PPT和教材,讲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星星的分类,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系是由太阳、九大行星、行星的卫星和其他天体组成的,星星是太阳系之外的光亮、发光的天体,并对星星进行分类。

Step 3 实践探究(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星座进行研究。

在小组之间分享研究成果,了解各个星座的特点和故事。

2.在小组活动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们是一个宇航员,你们会选择哪颗星星探索并给它起一个名字?请给出你的理由。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以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开拓思维。

Step 4 总结归纳(5分钟)由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带领全班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总结。

学生通过复述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是在以太阳 为中心的一个球面上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宇宙是原始火球大爆炸形成的 B.星云是指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云雾状
天体,星云很庞大
C.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 系统
D.九大行星都是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的
3.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_哥_白_尼_建立了 _“_日_心_说宇”宙体系学说,核心是:太阳是宇宙 的_中_心_,地球和行星是绕_大_阳_转动的。
托勒密的地心说
2、哥白尼的日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依据大量精 确的观测资料建立了日心说。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维斯杜拉
河畔的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时就读于波 兰旧都的克莱考大学,学习医学期间对天文学产
生了兴趣。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 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戴文赛先生认为:行星的形成要经过“原始 星云→星云盘→尘层→星子→行星”这样几个步
骤。
1.下列说法不是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 点的是 ( D )
A、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 向一致
D、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 近同一平面
C.除了水星和金星,其他行星都有卫星 绕转,而且绕转的方向一致
由于托勒密的地心说在当时已经成为维持教会
统治的神学理论基础,哥白尼深知发表日心说
的后果,这样写到:“我清楚地知道,一旦他
们弄清楚我在论证天体运行的时候认为地球是
运动的,就会竭力主张我必须为此受到宗教裁 判……”,“他们就会大叫大嚷,当即把我轰下 台。”因此,哥白尼迟迟不愿意发表他的著作 《天体运行论》。直到1539年春天,在德国 青年学者雷迪卡斯(1514—1576年)和其他 一些朋友的敦促下,哥白尼才同意发表。
太阳

10 8

银并以 恒银光中 心与 北 千星 河和 心 转其 约 秒, 系热 天 太 动他 差位中的体阳 。恒 秒 距于 的源 , ,
星 差 ,距 一泉 是 太 一 距 银银 颗。 行 阳 起 处 道心 普它 星 系 绕 , 面约 通是 的 的
水星
➢ 九大行星中水星最靠近太阳,水星和太阳之间的 视角距不超过28度,我国古代称其为“辰星”。 尘埃覆盖着起伏山峦,几千米高的断层悬崖绵延 数百公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水星看上 去要比在地球上大二倍半,而周围的天空却是一 片漆黑。
金星
金星滴水皆无,被厚厚的二氧 化碳大气所包围。空中飘浮着的 是浓厚的硫酸云,大气压相当于 在地球上的92倍。地表的温度高 达四百多摄氏度,比离太阳最近 的水星还要热。 金星有浓密的大 气层,为了揭开这层面纱,20世 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开始竞相发 射探测器到金星上去,仅在1978 年12月4日到25日,美苏就各有两 个考察船在进行着陆。
地球
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是个很不起眼但又得天独 厚的星球。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存 在的天体。
火星
火星是一个冷酷的,没有生命的世界,表面75%是 由硅酸盐,褐铁矿等铁氧化物构成的沙漠,一片 橙红和棕红色的戈壁景象。火星是太阳系中与 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虽然它异常寒冷干燥, 大气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但那些纵横交错 的河床似乎在告诉我们,很久以前火星上曾经 有过生命。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
海王
太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 体系统,主要包括太阳 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卫星、小行星、彗星、 流星等。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太 阳系的九大行星,一直 径大小排序,依次为木 星、土星、天王星、海 王星、地球、金星、火 星、水星和冥王星。九 大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 一面自转。一面朝同一 方向围绕着太阳公转。
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 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
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 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 比现在的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 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 径的60.30倍,和现在的60.27倍相比,误差只 有万分之五。
1、“日心说”中有关宇宙以太阳为中 心的提法,你认为正确吗?用你知道的 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太阳系的形成
(18世纪)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 直径大多可达十几光年。
4.有关“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下列说法不 确切的是 ( D ) A、“日心说”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动现象,为 后人认识太阳系、地球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B、日心说推翻了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 C、太阳中心论的宇宙观从现代天文学发展看 显然是错误的
D、“日心说”与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 论点完全吻合
太 阳 系
星系运动模型 大爆炸学说
气球充气后,两点的变化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的结构主要有三派学说: 1、盖天说
大地是干坦的,天像一把伞覆盖着大地。 2、浑天说
天地具有球状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周围。
3、宣夜说 天是无限而空虚的,星辰就悬浮在空虚之中。
地球是球形的证据有哪些?
国外 1、托勒密的地心说
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在前人基 础上创立了地心说
关于太阳系的形成还有哪些学说?
1、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2、“灾变说” 3、20世纪中期:新星云说
戴文赛新星云假说
该假说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和拉普斯的星云说, 较全面、较系统和有内在联系地论述了太阳系各 种特征的由来,其中对波特定则的说明,对木星、 土星、天王星的卫星和环带的说明以及角动量问
题,都得出不同于前人的解释。
大爆炸学说: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极高的密度和 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 中。宇宙就是在这 个火球的大爆炸中诞生的。
大爆炸学说
证据:
1、哈勃通过对 星系光谱的研究
宇宙中的星系正在以 加速度离我们远去
2、观测到了充满宇宙的 微波背景辐射
就是说大约在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所产生的 余波虽然是微弱的但确实存在
2、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物质先形成一个旋转的 圆盘,然后圆盘中心的气体崩塌形成太阳,
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 行星。
星云学说推论的依据是什么?
星云学说推论的依据:
1、太阳系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
推出太阳系形成于一个旋转的圆盘
2、太阳系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 同一平面
推出太阳系的行星物质来源于一个扁平的星云云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