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长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组长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

一、教研组长在校本教研中的重要地位。

教研组长是各学科教研的带头人,在本组教研活动中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承担着提升本组教学研修水平,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任务,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主力军。

二、教研活动研什么

校本教研应从研究教学的行为,解决教学的问题人手:

1.抓理论学习。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为此,我们定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

2.抓集体备课。在教师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再组织同年级段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开展研讨活动,在活动中有中心发言人,有准备具体内容。中心发言人预先做好充分准备,与同组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章节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等。

3.抓教材培训。教材是教师赖以施教的依据,而对于新教材,很多

教师还不懂怎么教,这就急需进行教材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

4.抓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操作程序大致为:(1)选择课题。应以问题为中心,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把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2)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3)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专家指导等相结合。(4)课题研究结题。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今后进一步进行探讨。

5.抓专题研讨。专题研讨是一种由教师自愿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的讨论会。在这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不拘形式地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讨论、争论,各种观点互相碰撞,使自己在不同的见解中提高认识,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6.抓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7.抓教学反思。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为此,我们强调教师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记

录课堂意外收获,做好课后“备课”。教后反思书写形式上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定要有实效性。

8.抓总结提炼。抓总结提炼对教师升华认识很有好处。要求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教学过程成功的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加以剖析与同事共享;把教学过程经验总结出来、教学成果撰写成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交流,从而不断从实验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用它去指导平时教学实践,以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二、教研活动怎么研

1.开展教研活动应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安排,精心组织教研组长每学期开学后要根据学校的教研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本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进程表,在第一次教研活动时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并讨论写出教研任务分担表,争取让所有老师都参与教研。每次教研活动都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持人、定中心发言人。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好会议记录并严格考勤。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做好准备,要有发言稿。教研组长要对每次教研会议的材料归类收集。

2.充分调动教师的教研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教研组活动必须明确其教师发展的指向,就是说教研组活动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这一点如果不是唯一的目标也应该是其重要的目的。既然清楚教师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就要把教师的发展作为教研组活动的重要任务。教研组活动的对象是教师,因而,

教师对待教研活动的态度就是教研组活动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主动积极性,要从以下三点做起:(1)、建立教研组活动的有关制度。其中,增加激励制度的建立,具体的激励方法有: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赛与评比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榜样激励、工作丰富化激励、人本激励与情感激励、信任激励、解放与自我激励、特殊贡献与成就创新激励、等。例如: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之后,都请一个人发言,从本组的人中挑选一人,来评价他的优点,这一活动形式,既训练了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激励了教师,给予教师许多的自信心。

(2)、采用丰富多采的教研组活动形式。为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要根据教研组活动内容,经常变换教研组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观摩教育、讨论的形式,单一的教研组活动使教师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与精神。但同时也要注意,时刻不忘教研活动的目的,不要为了变换形式而变换形式,最终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因此,在方法的选择上、及教研活动的时间长短等,都要因情况而定。

(3)、建设学习型组织。形成独具特色的教研氛围,建设学习型的组织。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信念,从而形成一定的理想,有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古人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激发人的积极性的较深刻的社会动机。

3.采用丰富多彩的教研组活动形式

(1)、老带新,师傅带徒弟。让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年轻的老师,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让骨干老师和业务欠缺的老师结成对子,潜移

默化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教学共性问题的讨论。尤其是教学共性问题的讨论,在教研组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要求老师每周提出一个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教研组长应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典型的、共性的问题,在教研活动时进行探讨。尽管教研组内的教师也有个人研究的项目,但这是靠教师单独进行的,与教研组集体研究是不同的。当我们开展教研活动时,除了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实践探索、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外,更多地就一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讨论。在跨学科、多视角、综合性的研究中,教师群体间及时交流,探讨,将克服过去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孤军奋战、低层次反复的倾向,实现资源共享、强势互补,以集体的智慧解决实际中的困惑与难题。教学共性问题主题研讨的活动模式:

模式一:“实践反思式”。它包含6个步骤:“征集问题确定主题——观察思考分析原因——集体会诊商讨对策——实践验证得出办法——汇报交流二次会诊——总结结题得出成果”。

模式二:“观察日记式”。“根据问题选择观察对象——跟踪观察做好过程记录——个人反思总结方法——集体交流汇总方法”我们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进入课改后,如何把好平时质量关?”这个问题时就采用了这个教研模式。

模式三:“课例会诊式”。“根据问题选取课例——为解决问题查找资料——集体会诊共商设计思路——设计教案分头试课——课后反思分头总结得失——”二次会诊修改设计思路——一人主讲集体听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