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回顾与思考测试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 cm和8 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A. 6 cm
B. 8 cm
C. 10 cm
D. 24 cm
【答案】C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出:斜边长==10cm.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灵活应用勾股定理的公式计算.
2. 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取一点P,使得PA+PC=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PB+PC=BC和PA+PC=BC易得PA=P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可判断D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3. 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E=35°,则∠BAC的度数为()
A. 40°
B. 45°
C. 60°
D. 70°
【答案】A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BD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BA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AC的度数.
解:∵AE∥BD,∴∠CBD=∠E=35°,∵BD平分∠ABC,∴∠CBA=70°,∵AB=AC,
∴∠C=∠CBA=70°,∴∠BAC=180°﹣70°×2=40°.
故选A.
“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关键是得到
∠C=∠CBA=70°.
4. 如图,在△ABC中,AC=4 cm,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N,△BCN的周长是7 cm,则BC的长为()
A. 1 cm
B. 2 cm
C. 3 cm
D. 4 cm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中垂线的性质可得:BN=AN,则△BCN的周长=BN+NC+BC=AN+NC+BC=AC+BC=7cm,根据AC=4cm可得:BC=7-4=3cm.
考点:中垂线的性质
5. 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直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再将绳子向外拉直,末端距离旗杆8 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 m,则旗杆的高度(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为()
A. 12 m
B. 13 m
C. 16 m
D. 17 m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作BC⊥AE于点C,则BC=DE=8,设AE=x,则AB=x,AC=x-2,在Rt△ABC中,AC2+BC2=AB2,即(x-2)2+82=x2,解得x=17.所以旗杆的高度为17m.
6. 下列命题中,其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若a=b,则a2=b2
B. 同位角相等
C.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不相等
【答案】C
【解析】根据互为逆命题的关系,题设和结论互换,可知:
若a=b,则a2=b2的逆命题为:若a2=b2,则a=b,是假命题;
同位角相等的逆命题为:相等的角是同位角,是假命题;
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逆命题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真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不相等的逆命题为:两个角不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假命题.
故选:C.
7. 如图,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垂足为D,CE平分∠ACB,若BE=2,则AE的长为()
A. B. 1 C. D. 2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BE=2,
∴BE=CE=2,
∴∠B=∠DCE=30°,
∵CE平分∠ACB,
∴∠ACB=2∠DCE=60°,∠ACE=∠DCE=30°,
∴∠A=180°-∠B-∠ACB=90°.
在Rt△CAE中,∵∠A=90°,∠ACE=30°,CE=2,
∴AE=CE=1.
故选B.
8. 如图,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为()
A. 10
B. 7
C. 5
D. 4
【答案】C
【解析】作EF⊥BC于F,
∵BE平分∠ABC,ED⊥AB,EF⊥BC,
∴EF=DE=2,
∴S△BCE=BC⋅EF=×5×2=5,
故选C.
9. 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BD的长为()
A. 18
B. 3
C. 12
D. 2
【答案】D
【解析】过点D作DF⊥EC于点F,利用正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F=1,BF=3,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DF==,则可得BD=.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F的长是解题关键.
10. 如图,在△ABC中,AB=AC=5,BC=8,P是BC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PD⊥AB于点D,PE⊥AC于点E,则PD+PE的长是()
A. 4.8
B. 4.8或3.8
C. 3.8
D. 5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作AF⊥BC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BF=CF=4,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F=3,连接AP,根据△ABC的面积=△ABP的面积+△ACP的面积解出答案即可.
考点:轴对称问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
【答案】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解析】试题分析:把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就可得到它的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