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案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案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6204c158fafab068dc022e.png)
XXXXX大学
教案
2020 至2021 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姓名
职称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代码
所属系(部)
授课专业
2020年6月
XXXXX大学教案(Ⅰ)
}
运行结果:
教学内容及进程:
问题2养殖场里,有鸡有兔,鸡兔共有30只,脚共有90个,饲养员想统计一下鸡兔各有多少只,你能编程解决吗?
算法思想:
(1) 定义两个整型变量x、y分别表示鸡、兔的只数;(2) 鸡从1只开始考虑,最多29只,即x从1递增到29,用for循环实现;而鸡兔的总和是30只,x变化的同时y为30-x;
(3) 它们的脚为90个时才满足条件,而且每只鸡2只脚,每只兔4只脚,即条件为x*2+y*4==90,用if语句判断。
参考源代码:
#include<stdio.h>
main()
{int x,y; /*定义两变量分别表示鸡、兔的只数*/
for(x=1;x<=29;x++) /*鸡的只数从1~29,依次增1*/
{ y=30-x; /*兔的只数*/
if(x*2+y*4==90)/*条件判断*/
printf("%d,%d",x,y);
}
}
运行结果:
问题3. 我们学习了for出语句后,可以使用for语句来输出如下的图形(5个星号)
*****
大家思考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核心代码如下:
for(int i=1;i<=5;i++) 备注
问题的深化。
C语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教学设计
![C语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c10f61d0d233d4b04e693a.png)
C语言循环结构——For语句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关于C语言的教材多种多样,我参考了几种教材的特征,比如谭浩强的《C 语言程序设计》比较适用于高等教育的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编写,教材编写的比较合理有趣,但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或计算机培训班使用。
而《Linux C编程一站式学习》体系比较生硬,缺乏整体感,衔接得不好,很多地方没有做到由潜入深、循序渐进。
所以综合考虑,最终采用《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作为本教学设计的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是重庆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由张正琼、黄文胜担任主编。
该书是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主干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新教学大纲编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指导思想上,一改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模块——任务——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该书共分为6部分,每部分由若干个模块组成,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基础、程序流程控制、构造数据对象、实现模块化程序、文件操作、程序设计实践。
《认识for语句》是该教材程序流程控制部分第三模块任务三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三种循环语句中for语句的结构及用法。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其主要应用方向是让计算机重复做大量相同或相似的事情。
本任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种循环语句中的另两个: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
在这三种语句中,for语句功能更强大,使用更广泛,也是初学者最难理解的一种语句。
本教材只是通过两个程序段引出for语句,给出了它的简单语法格式,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并没有给出其语句的具体执行过程。
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进行简单模仿,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
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循环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
4.4.1for循环的应用教学设计
![4.4.1for循环的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01916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5.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for循环的基本结构,能够熟练编写和应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for循环中的初始化语句、循环条件和迭代语句的作用及编写方法。
3.能够运用for循环进行有序数据的遍历、计算和操作,如累加、累乘、数组求和等。
4.了解for循环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场景,如批量处理数据、生成特定规律的数列等。
d.编写一个程序,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回文数(例如:121是回文数,123不是回文数)。
2.算法设计题:
a.设计一个算法,找出一个整数数组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b.设计一个算法,计算一个整数数组的平均值。
c.设计一个算法,将一个整数数组中的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分析题:
a.分析以下程序段的执行过程和输出结果:
4.通过课后作业和上机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形成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算法和编程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a.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到100之间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
b.编写一个程序,求1到10之间所有整数的和。
c.编写一个程序,输出一个5行5列的星号矩阵。
2.教学目的: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for循环的理解,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for循环的语法结构、应用场景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for语句》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b809ae16c85ec3a86c2c598.png)
《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 for 语句》教教事例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C语言循环程序设计— for 语句》教教事例漠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尘威威C语言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的一门要点课程,这门课程中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的语言,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能读懂 C语言源程序。
事例背景: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课中,C语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合得比较紧的课程。
要掌握和使用好这门语言,既要修业生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
假如不过依据传统的知识系统照本宣科,让学生理解这些乏味的观点都难,更不要说达到优秀的教学成效,并且易伤害学生学习编程的踊跃性。
所以,在教课中能够改为从事例下手,经过给学生演示、让学生模拟,在实质应用中去研究和意会这些观点,并合时地加以概括总结和进行观点的延长,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所以从课程内容而言,事例教课是合用的,是吻合学生的。
循环构造是程序设计三种基本构造的重中之重,而循环中的for 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也是较灵巧的语句之一,它既是前方知识的持续,又是后边知识的基础,在知识构架中起侧重要的连接作用,假如不采纳一些适合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难以掌握。
在教课过程中教师应联合一些风趣的程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引学生浑身心地投入讲堂。
本文针对学生的实质状况,详细论述for 循环语句在详细编程时的灵巧应用。
教课目的确立(一)知识与技术1、领悟程序设计中组成循环的方法2、能使用 for 循环语句编写C语语言句,并能运用 for循环语句编写出正确的程序。
(二)过程与方法C 语言程序设计中 for 循环语句教课以行动导向教课为主线,经过“提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议论―总结概括―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课采纳多媒体课件进行教课,经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联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简单理解,学习效率高。
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
![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9ce917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5.png)
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第一篇: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C语言FOR循环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FOR循环”(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预测与反思这八个方面开始本次的说课。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C语言程序设计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程序设计思想、灵活的逻辑思维及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该课程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C基本概念、三种基本程序设计结构、数组与指针、函数。
三种基本程序设计结构分别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结构中循环结构是重点,并且也是较难的一种,而循环中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同时for循环作为循环结构的第一课时,是学习循环结构的基础,同时也为即将学习的while循环和do-while 循环以及多重循环做准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在本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学情: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来说一下学生我所面向的是中职学生,这些学生有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基础,之前已经学习过顺序、选择结构程序,并具有编写调试简单程序的能力。
但是C语言这门课程知识逻辑性强,较为枯燥,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中职学生对于上机实际操作要比学习理论知识更为兴趣,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较差,同时学生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学情分析,结合大纲要求,我制定了了如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for语句语法规则、for语句执行过程,而教学难点则是深入理解循环的思想、对for语句执行过程的理解、利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for循环》教学教案
![《for循环》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8c850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e.png)
《for循环》教学教案《for循环》教学教案3篇《for循环》教学教案1教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一课是第五单元《水的变化》的总结课。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前几节课学习的水的形态变化的知识综合起来,从构成水的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与循环变化规律的完整认识;另一方面要以此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联系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将水的三态变化知识扩展到自然界循环变化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是有着较好的知识经验基础的,我们应当相信孩子们具有思考的潜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安全、自由、宽松的思考氛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在自然界里是循环运动的。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自然界里水的变化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和节水爱水的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对自然界里水的变化的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和节水爱水的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星”,水是地球上各种生命的源泉,这节课我们综合认识自然界的水。
二、学习新课1.找水⑴水藏在自然界的哪些地方?我们都见过哪些形态的水?⑵学生交流⑶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汇报⑷出示自然界景观示意图,学生书写各种水的名称,在图上粘贴,以丰富其感性认识。
小结:水在自然界里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水有多种形态。
2.建立联系⑴各个地方的水有什么联系?水的形态会发生哪些变化?⑵学生交流⑶学生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汇报。
小结:下雨、下雪是天上的水降下来;陆地上的水会通过江河流入海洋;陆地上和海洋里的水会蒸发到天上;陆地上的水会渗入地下;地下水会变成泉水冒出地面或被人抽出地面、水还会进入动植物体内……3.综合认识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运动⑴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水在整个自然界里是怎样运动的?怎样把你的想法有条理地说出来?⑵学生讨论⑶学生试说明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案(2024版)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案(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3900b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班级:计科软件对131学号:***********姓名:李**日期:2016.6.12《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一、前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它在各高校计算机专业中既是其他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具有程序设计、调试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中之重就是循环结构。
而循环中的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
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和特点及其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大学生在智能发展上呈现出进一步成熟的特征。
他们的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并由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他们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已能按程序掌握事物本质属性的细节特征,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独立性更为加强,注意更为稳定,集中注意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二、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程序,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程序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次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
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C语言for循环说课课件
![C语言for循环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404f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a.png)
C语言说课
说教材
职业中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语言基础——C语言》(第5 版),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此教材的特点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 给出示例程序,而示例程序尽量将主 要的知识点演示出来,使读者对解决 同类问题的程序设计思想有比较全面 的认识。从而满足初学者以及对程序 要求不是很高的读者的需求,正好适 合中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 针对学生这一基本特征,教学模式和教学 方法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C语言说课
说课导航
说课程性质和地位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资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反思
C语言说课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案例导入法 对比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项目式教学法
C语言说课
教法分析
例如用案例“自然数1~100的和”来导入循 环结构
考核评价
考核 分类
考核内容
实训 学习态度
课堂
技能 30%
不迟到 率
30%
纪率 10%
作业 20%
提问 10%
评 分
项目1:初识C程序设计
项目2:C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类型转换
项目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学生成绩评定
项目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乘法表
过程 考核 40%
项 项 项目目目过(567: : :程10字数 指考0符组 针%串— —核)— ——成 图—=绩 书字(统 查符技3计询分0能类%)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软考的重点
其它专业的前导课
C语言
软件设计的主要语言
网络专业重要语言
计控、电子的重要语言
C语言说课
课程性质和地位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497ec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0.png)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F O 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F O R循环语句⼀、教材分析: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中的内容。
这⼀节的前⾯是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紧接FOR语句后⾯是DO语句和循环嵌套。
本节课是FOR语句的初次学习,着重介绍FOR语句的基础知识:格式和执⾏过程,不涉及双重循环等较难的运⽤。
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是程序设计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已掌握VB程序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程序执⾏流程,对条件语句有了较深的理解,并具有⼀定的算法基础和⽐较、归纳能⼒。
三、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过程;3)能⽤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法:1)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2)能进⼀步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学习热情,培养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依据:教学重点: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过程;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编写简单程序。
五、教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六、教学环境:机房六、教学过程:1、导⼊新课:由故事引出本节课内容:阿基⽶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德要什么奖赏?阿基⽶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格放⼀粒⽶,第⼆格放⼆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粒………按这个⽐例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就⾏。
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可⼀个粮仓的⽶还摆不完⼀半的棋格⼦,全部摆满后,你知道排满棋盘全部格⼦有多少⽶吗?请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式⼦。
学⽣回答:2^0+2^1+2^2+……2^64那⽤vb程序怎样进⾏计算呢?引出循环结构。
2、新课讲授:在实际问题中会遇到具体规律性的重复运算问题,反映在程序中就是将完成特定任务的⼀组语句重复执⾏多次。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52d5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4.png)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C语言中的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教学准备:1. 讲义和课件:包括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示例代码。
2. 编程环境:提前安装好C语言编程环境,如Dev-C++、Code::Blocks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对循环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循环语句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然后介绍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概念。
2. 讲解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for (初始条件; 循环条件; 循环后操作)//循环体}-初始条件:在循环开始前执行一次的语句块,一般用于初始化循环变量。
-循环条件:每次循环开始前检查的条件,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循环体,否则跳出循环。
-循环后操作:每次循环结束后执行的操作,一般用于更新循环变量的值。
3. 通过示例代码演示for循环的使用:````c#include <stdio.h>int maiint i;for (i = 1; i <= 10; i++)printf("%d ", i);}return 0;}```解释代码的执行过程,包括循环变量的初始值、循环条件的判断和循环后操作的执行。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for循环的嵌套使用和循环控制语句(break和continue)的应用场景,并介绍相关的语法和示例代码。
5. 练习:设计一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使用for循环语句解决问题。
如:打印九九乘法表。
6. 指导学生进行编程实践,让学生在编程环境中自己动手编写代码并运行,加深对for循环的理解和掌握。
7. 总结:回顾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并强调for循环在实际编程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8. 提供扩展学习资源: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编程练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for循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在练习环节观察学生的编程过程和代码运行结果,评估学生对for循环语句的掌握程度。
c语言 for 教案
![c语言 for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506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a.png)
c语言 for 教案以下是一个简单的C语言for循环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2. 让学生能够理解for循环的执行流程;3. 让学生能够运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for循环的基本语法for循环的语法格式为:```cfor (初始化表达式; 条件表达式; 更新表达式) {循环体语句;}```其中,初始化表达式只在循环开始前执行一次,用于初始化循环控制变量;条件表达式在每次循环开始前都会被判断,如果为真,则执行循环体语句,否则跳出循环;更新表达式在每次循环结束后执行,用于更新循环控制变量的值。
2. for循环的执行流程for循环的执行流程如下:执行初始化表达式,初始化循环控制变量;判断条件表达式是否为真,如果是真,则执行循环体语句,否则跳出循环;执行更新表达式,更新循环控制变量的值;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条件表达式不再为真。
3. for循环的应用示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for循环示例,用于打印1到10的整数:```cinclude <>int main() {int i;for (i = 1; i <= 10; i++) {printf("%d ", i);}return 0;}```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i,并将其初始化为1。
然后使用for循环,每次将i加1,直到i大于10时跳出循环。
在循环体中,我们使用printf函数打印i的值。
运行程序后,将输出1到10的整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和执行流程是重点,需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循环控制变量和循环条件是难点,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案(2024版)
![C语言for循环语句教案(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a2f01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4.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for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教案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本课内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for 语句一、教学目标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2 、掌握 for 语句的用法二、教学重点1、for 语句的一般格式2、for语句的执行过程三、教学难点for 语句的综合利用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2、讲解其基本格式。
3、应用示例,结合相应的知识讲解。
4、执行过程用流程图和例题用(演示法和讲解法)进行详细说明。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两种循环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 语句的基本格式和执行过程和特征。
2、给出例子如下:main( ){int x=1; (表达式1)s=0;while(x<=100) (表达式2){s=s+x;x=x+1; (表达式3)}printf(“%d”,s);}分析用while语句来完成的程序,主要完成1到100的累加和,对一个循环程序来说最关键的三个部分:循环变量的赋初值、控制循环条件、循环控制变量的更新。
(二)教学过程1、写出本节课要介绍的for语句的一般格式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循环体;2、掌握:基本格式和各个表达式的功能和特征强调:for语句中的所有表达式和while语句中的表达式所完成的功能是相同的。
表达式1:循环变量的初始化(初始值)表达式2:循环条件(终止值)表达式3:循环变量自增3、for语句的执行过程for ( int i = 0 ; i < 10 ; i++){printf("我最棒");}4、for语句中常见问题(1)表达式1省略(2)表达式2省略(3)表达式1、表达式3同时省略(4)表达式1、2、3 全部省略5、for语句例子讲解用for循环求1+2+3…+100#include <>main( ){ int i,s=0;for(i=1;i<=100;i++)s+=i;printf("%d",s);}说明:第一步:执行 i=1;第二步:判断i<=100第三步:当为真则执行s=s+i;第四步: i++;第五步:回到第二步如果为真,则重复执行3、4两个步骤。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C语言编程基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说课稿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C语言编程基础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ef09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7.png)
§5.4《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王森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C语言编程基础》,《for循环语句》这一节位于本书第五章第四节,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
for循环语句是C语言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最灵活、最频繁的语句,它建立在学生已学习了顺序、选择结构的基础之上,突破本节课,对提升学生编程能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把握,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for语句的格式•理解for语句的执行过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作风•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4、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掌握f。
「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难点:利用for语句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循环体本节课我的教学对象他们思维活跃,充满热情,优点是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程序流程,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
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强,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举例法外,1、导入新课时采用设问法、趣味教学法。
2、讲授循环执行过程时采用类比法和演示法。
3、练习时采用任务驱动法。
我结合本门课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现状,引导学生采用:1、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
学生先由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将for语句的执行过程和人走路的过程进行类比,再通过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深入探究,突破循环变量初值、终值和增量对循环次数的影响这一难点内容。
2、尝试实践法。
鼓励学生从模仿开始,由易到难、大胆尝试,逐步过渡到独立进行程序设计,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f。
「语句表达出来,知识转化为能力。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活动手指和颈椎,准备上课(用时21)【复习导入】(用时4,)讲授一个故事:古代印度国王舍罕要褒奖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一一他聪明能干的宰相达依尔,问他需要什么,达依尔回答说:“陛下只要在国际象棋的棋盘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依此类推直到第64个格子,将这张棋盘上所有格子里的麦子给我吧,国王听了觉得达依尔的要求并不高,便说道你会如愿以偿的,然而,国王却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多么巨大。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c2897476a20029bd642dec.png)
《For循环语句》教学设计课题摘要学科信息技术学段高中年级高一单元《算法与程序设计》第四章第三节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For循环语句》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的基础上。
循环结构是一种在实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非常广泛的结构,也是三种程序控制结构中较难的一种。
它对于提高学生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for语句实现循环结构,是实现循环结构的语法之一。
因此,学好本节会使学生对循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为以后的灵活运用循环结构实现算法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顺序、分支结构程序,为学习循环结构程序打好了基础;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基础和编写调试程序能力;学生善于和同学交流,能够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存在的问题:知识逻辑性强,较为枯燥,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1)理解循环结构程序控制的基本思路。
(2)掌握For语句的语法规则。
(3)学会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控制循环次数。
(4)学会分析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使用循环结构编写程序解决现实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用循环结构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
(2)在编程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3)针对循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小组合作、探讨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与进取精神。
(2)联系实际应用“植树问题”,渗透“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的学习精神,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1)For 语句编写程序实现循环结构的过程。
(2)设置初值、终值、步长值控制循环次数。
(3)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编写循环体的代码。
教学难点:(1)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编写循环体的代码。
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课件:循环for语句
![C语言程序设计立体化教程课件:循环for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9b2d430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2.png)
for(i=1;i<=10;i++) s=s+i;
i=1; for(;i<=10;i++) s=s+i;
说明
(2)for语句可省略“表达式2”。
若省略“表达式2”,则不判断循环条件,认为循环条件始终为真, 循环将无终止地进行下去。一般用条件语句退出循环。
说明
(3)for语句可省略“表达式3”
“表达式3”可省略,但程序必须在“循环体语句”中设置循环变量 增值,来修改循环条件,以确保循环能正常结束。如:
了!
问题解决 用循环结构来解决
C 语言中的三种循环语句
++,--运算
作用:使变量的值增1或减1,如:
++i , --i (先使i的值加(减)1,后使用) i++, i-- (先使用i的值,后使i的值加(减)1) 例如:int a=1,b;
b=++a ; b=a++ ;
a=3,b=2
a=2,b=2
五子棋游戏界面菜单制作
循环for语句
问题描述
输出一行10个星号“*”语句是?
printf(“**********\n”);
输出两行10个星号“*”语句是?
printf(“**********\n”); printf(“**********\n”);
要100行呢?写 100行这样的语 句,那太不可取
for(i=1;i<=10;i++) s=s+i;
for(i=1;i<=10;) {s=s+i; i++;}
课后练一练
利用for编写程序: 求一个小组(10个)学生 成绩的总分及平均分(保 留两位小数)。
c语言for循环教案
![c语言for循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f36a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6.png)
c语言for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C语言中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教学重点:for循环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控制变量的作用和循环条件的判断。
教学准备:计算机、C语言编译器、教学PPT、示例代码。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举例引入for循环的概念,比如计算1到10的累加和。
2. 讲解for循环的语法结构:for循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初始化表达式、循环条件和循环迭代表达式。
示例代码如下:
```c
for (初始化表达式; 循环条件; 循环迭代表达式) {
// 循环体
}
```
3. 讲解for循环的执行流程:首先执行初始化表达式,然后判断循环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循环体并执行循环迭代表达式,然后再次判断循环条件,直到循环条件不成立为止。
4. 演示示例代码:通过示例代码演示for循环的基本用法,比如计算累加和、输出乘法表等。
5.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for循环的使用方法,比如编写一个程序计算1到100的累加和。
6. 总结:总结for循环的基本语法和使用方法,强调循环控制变量的作用和循环条件的判断。
7.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编写一个程序,使用for循环输出1到10的乘法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for循环的执行流程和掌握循环控制变量的作用,同时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3周而复始的循环for循环优秀教学案例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3周而复始的循环for循环优秀教学案例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6ace87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d.png)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for循环的原理和应用。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for循环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控制for循环的执行次数?”,“如何利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深入理解for循环的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设计了多个层次的教学活动。首先,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for循环的执行过程,让学生体会for循环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势。接着,我会让学生尝试编写不同版本的for循环代码,以加深学生对for循环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的理解。最后,我会通过一个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运用for循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导入环节。我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如何快速计算1到100的所有整数之和吗?”这个问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接着,我会简要介绍for循环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for循环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势。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环节之后,我会进入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详细讲解for循环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包括初始化表达式、循环条件、循环体、步进表达式以及循环变量。我会通过示例代码和图解方式,让学生清晰地理解for循环的执行过程。
3.小组合作: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
班级:计科软件对131
学号:124
姓名:李泽倩
日期:2016.6.12
《C语言中的for循环》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它在各高校计算机专业中既是其他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又是培养学生具有程序设计、调试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重中之重就是循环结构。
而循环中的for循环是程序中运用最多的,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
本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for循环语句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和特点及其在具体编程时的灵活应用。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学生在智能发展上呈现出进一步成熟的特征。
他们的思维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并由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他们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已能按程序掌握事物本质属性的细节特征,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独立性更为加强,注意更为稳定,集中注意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领会程序设计中构成循环的方法
2、能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C语言程序,并能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程序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教学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扩展―讨论―总结归纳―实践”的程序,过渡到知识应用和练习。
本次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
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重点: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中,要使用for循环语句进行程序设计,首先要求学生要掌握语句的基本格式,理解各个表达式的作用,以及执行过程,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的重点是“for语句的结构”。
教学难点:for语句的应用
学生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那些时候该使用那种循环来解决问题比较简洁、高效,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for语句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2、讲解其基本格式。
3、应用示例,结合相应的知识讲解。
4、执行过程用流程图和例题用(演示法和讲解法)进行详细说明。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1.学法
(1)自主思考学习法
(2)互帮互助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3个特点:
(一)教学流程设计上符合认知规律
在课堂讨论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学习内容,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范例比较教学法
在重点的突破上,采用范例比较教学法,给出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典型的例子掌握知识,同时通过用while、do while语句的所编写的程序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利用课件讲解
本次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课件把文字和图片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学习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