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科版
1.教学重点
(1)天气预报制作的基本过程:讲解数据收集、分析、预报发布等核心环节,强调各环节的重要性。
举例:介绍气象站如何收集温度、湿度、气压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天气。
(2)气象仪器的认识和使用:学习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仪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
举例:通过实际操作温度计,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充满好奇,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很高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气象数据和天气预报的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然而,我也发现对于数据收集和分析这一部分,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图表、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这一过程。
举例:讨论极端天气现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预防自然灾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透彻,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科教版科学三上《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现代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2.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4.了解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2.了解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分好小组, 指定好组长)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课件ppt4——ppt6)1、老师:同学们,还记得第一节课上《草船借箭》、《火烧曹营》这两个故事吗?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两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有哪些吗?古代人民又是如何获取天气预报的呢?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看手机等获取天气预报,古代人民则通过观天象,测风云或是动物行动等方式推测天气状况。
老师: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获取天气预报越来越容易。
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板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二、实验探究真知(一)体验“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出示课件ppt7——ppt10板书:实验体验: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老师:请同学们认真查看最近几天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将获得的天气信息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板书:天气预报包含:天空状况、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信息。
(二)体验“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出示课件ppt11——ppt16板书:实验体验: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老师: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步骤●数据收集: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数值天气预报:位于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生成数值天气预报,为气象员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提供参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标题: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一、活动目标:1. 帮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如晴天、雨天、阴天等。
2. 提高孩子们观察和预测天气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天气图片或实物模型(如太阳、云、雨滴、雪花等)。
2. 天气符号卡片。
3. 白板和白板笔。
4. 天气预报视频或音频。
三、活动过程:步骤一:引入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吗?你们每天出门前会关心今天的天气吗?”引发孩子们对天气的关注和讨论。
步骤二:认识天气现象教师展示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或模型,让孩子们说出它们的名字,并解释每种天气现象的特点。
例如,晴天有阳光,雨天有雨水,雪天有雪花等。
步骤三:学习天气符号教师出示天气符号卡片,让孩子们认读并理解其含义。
然后,可以让孩子们根据天气现象选择相应的天气符号。
步骤四:模拟天气预报教师在白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天气图,然后请孩子们轮流上台,模仿天气预报员进行播报。
比如,“今天是晴天,温度为XX度,记得带好帽子和太阳镜哦。
”步骤五:观看天气预报视频播放一段真实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天气预报的过程。
步骤六:总结与回顾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谈谈自己对天气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如何做好天气变化的应对措施。
四、活动延伸:鼓励孩子们回家后继续关注天气变化,尝试预测第二天的天气,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带回学校分享。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的详细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天气预报》
小班科学优质教案《天气预报》教案:天气预报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数据和常用的天气预报图表。
3.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图表,对未来的天气进行预测。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预测天气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
2.天气预报的基本数据和常用的天气预报图表。
3.学生观察、分析和预测天气的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图表,对未来的天气进行预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预测天气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或天气预报图表。
2.组织学生观察和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
教学过程:Step 1 自由探究(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天气预报的概念和作用,并提出以下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天气预报吗?- 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2.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和思考,并记录他们的观点。
Step 2 天气预报的基本数据和常用图表(15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或天气预报图表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数据和常用图表,包括温度、降雨量、风向等。
2.让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温度、降雨量等相关数据。
3.鼓励学生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尝试绘制天气预报图表。
Step 3 天气预报的预测(20分钟)1.教师发放天气预报图表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根据图表进行天气预测。
2.学生根据图表中的温度、降雨量等数据,进行天气预测并做出解释。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互相交流他们的预测结果和理由。
Step 4 天气预报的实践(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并指导他们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
2.学生按照之前学到的方法,绘制天气预报图表并进行天气预测。
3.教师引导学生相互比较和讨论他们的预测结果,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Step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当天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2.学生互相评价和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3.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预测天气。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课件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4)天气会商 数值天气预报并不完美,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一般天气预 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论,称作天气会商。
天气会商的结果由首席 气象预报员签发。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5)发布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公共 显示屏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
……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收集 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 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 器,收集最新的观测是数据,为 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1)数据收集
卫星
雷达
地面观测站ຫໍສະໝຸດ 风降水量参观气象观测站
课堂演练
1.在下列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前填上正确的序号。
( 3 )气象员做出预报 ( 4 )天气会商 ( 5 )发布天气预报
( 2 )数值天气预报 ( 1 )收集数据
2.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用来收集天气观测数据的观测仪器主要 有 卫星 、 雷达 、 地面观测站 、 探空气球 。
课堂小结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假如明天我们要去旅行,大家觉得今天要查看什么信息呢?
天气预报都有什么内容呢?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 来的呢?这节课就让我 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了解我们所知道的天气预报中所 包含的信息,将获得的天气信息 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1.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探空气球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数值天气预报 位于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数值 天气预报。为气象员预测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状况提供参考。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天气预报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如何从天气数据中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身边的自然现象产生好奇。
但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预报的常用工具和技术,学会观察和分析天气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从天气数据中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预报的常用工具和技术,以及从天气数据中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的方法。
2.难点:如何准确地从天气数据中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天气预报的资料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关于天气的图片和数据,供学生分析和预测。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关于天气的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如“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突然下雨的情况?你们觉得天气预报准不准?”等问题。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制作天气预报。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天气预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常见形式和内容。
同时,介绍一些天气预报的常用工具和技术,如气象卫星、雷达、气象仪器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关于天气的图片和数据。
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和数据,尝试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让其他学生评价和讨论。
教师必备:三年级天气预报教案
教师必备:三年级天气预报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天气预报中的基本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2.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规律;3.学会如何制作天气预报,并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天气习惯语的理解和运用;2.天气预报气象要素的认识和把握;3.按照规定格式编制天气预报内容。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是介绍三年级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包括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天气预报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天气预报的基本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以及如何制作和编排天气预报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内容分析:1.天气预报的概念天气预报是指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某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一种方法。
它是科学的、系统的、有计划的,有助于人们预防灾害、制定相应的工作和生活计划。
2.天气预报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天气预报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天气变化具有正常规律,温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也都有趋势和规律。
(2)天气预报需要充分地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比如气象台的实时气象信息,同期历史气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的天气事件等。
(3)天气预报还要注意变化的时空尺度,不能只看某个区域的状况,而忽略了更广泛和更长远的气象事件。
3.天气预报的基本气象要素天气预报涉及到许多气象要素,如气温、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
其中,气温是影响天气变化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而其他要素则通常也与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联系,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如何制作和编排天气预报制作天气预报需要了解基本的结构和编排规则,通常包括日期、天气状况、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几个要素。
需要注意的是,预报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是制作预报的核心要求之一,需要尽可能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并且以供人们清晰易懂的形式展示。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天气预报的时候,有几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1.让学生阅读天气预报信息,并且根据预测结果绘制天气图;2.对于某一天的气象数据,指导学生分析和预测该地区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3.进行天气预报演示,让学生体验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精品教案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会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模拟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关注天气预报,增强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会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并模拟天气预报制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天气预报制作工具(如气象数据、地图等)、教学课件。
2.学具:学生自带记录天气预报的表格。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引出课题《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2.了解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教师讲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生了解并学习。
3.学习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教师讲解并示范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模拟天气预报制作:学生分组模拟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教师指导。
5.记录和分享天气预报:学生记录自己的天气预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和讨论。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注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尝试制作一份天气预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会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
在模拟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增强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小结这学期同学们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我们既要会欣赏自己的进步,也要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
只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一年级下册语文《天气预报》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语文《天气预报》教案及教学反思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下册语文《天气预报》教案及教学反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天气预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关气象的基本知识:天气、气象、气候的含义与区别。
2、了解动物对天气变化的特殊反应。
3、知道天气预报的出台流程。
4、能够识别预报天气的常用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一、引入1、谈话导入,确定主题。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那明天的天气会什么样呢?谁知道?你知道吗?我们如何才会知道呢?谁来替大家想想?我们每天回家都看电视,听广播,有没有什么节目告诉我们明天的天气呢?(看/听天气预报)看来大家都收看过天气预报,现在我先把它给写下来。
(板书:天气预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跟天气预报有关的科学知识。
2、讨论交流: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关心天气预报的意义。
同学们,我们知道电视里,广播里,每天都定时的为人们播放天气预报,由此可见,天气预报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定很重要。
现在,我们先来分组讨论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每天或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了解天气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还有哪些人比我们更加关心天气,为什么?(如渔民、旅客、农民、战士、建筑工人等。
) 一会我们再来交流。
好,开始。
(增减衣服,带雨具,选择时间出门,耕作,出海……)同学们说的都很对,由于天气变化影响着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
在学习如何正确收看天气预报之前,我们先来分清两个跟天气预报有关的科学概念。
3、科学概念: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天气预报是由气象台发布出来的。
那么,天气和气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下面请看这两个概念:气象: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各种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预报》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预报》教案:天气预报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查看天气预报的方法;3. 学会运用天气预报信息做出周围环境适应的决策。
教学重点:1. 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查看天气预报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PT;2. 天气预报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通过向学生询问:“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天气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
讲授:(30分钟)1.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包括天气预报是通过收集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来告诉人们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做出适应周围环境的决策等。
2. 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天气预报的常用图标和短语解释,让学生了解各种天气预报的图标和短语表示的意思。
3.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如何查看天气预报,包括通过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等途径查看天气预报,并提醒学生注意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即时性。
练习:(30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份天气预报的资料,让他们通过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例如:“明天的天气情况如何?有没有雨?”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利用查看到的天气预报信息讨论并制定当天的活动计划。
例如,如果天气预报说会下雨,学生应该提出在室内进行活动的建议等。
展示与总结:(2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定的活动计划,并让其他学生评论他们的计划是否合理。
2. 综合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实际体会,引导学生总结天气预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拓展活动:1. 带领学生制作天气预报图表,通过收集和整理天气数据来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并邀请学校其他同学和老师参与预测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天空、温度、风向等来预测当天的天气情况,并与天气预报进行对比。
教学反思:1. 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和回答问题。
幼儿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DIY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DIY教案一、教学目标1.大水滴能够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学会简单的天气预报。
2.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言语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协作能力。
二、教学活动1.制作气象仪器教师告诉幼儿们,气象仪器是专门用来观察天气的。
通过制作天气仪器,可以让幼儿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学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们制作温度计、风速计、气压计,并讲解每个仪器的作用和原理。
2.掌握天气变化规律教师通过唱歌、做游戏,引导幼儿们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明确每种天气的特征和自然现象。
例如,“晴转雨,水滴变了型”,“雨后晴,天上彩虹飞”。
3.运用气象仪器进行观察教师带领幼儿们到室外观察天气状况。
通过观察望远镜、风速计等仪器的读数,幼儿们可以判断天气状况和未来的变化趋势。
4.制作天气预报演示板教师将准备好的卡片贴在洞板上,幼儿们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卡片来表示当天的天气情况。
通过这项活动,幼儿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这也是一项有趣的合作活动,幼儿们会相互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共同创造一个完整漂亮的演示板。
三、教学评价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幼儿们在学习中掌握了“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拓展了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反思,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活动的实施和优秀的表现,也能够培养幼儿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帮助幼儿们发展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素质。
在课后评估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幼儿们的表现情况和学习反馈,来对这个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021年整理〗《三上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章雅菁》完整版教学课件PPT7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的
气象小主播
三、研讨:未来的天气预报会有哪些改变
苏州爱牛科教器材有限公司 唐华仪:0512-66718360、 18020271360 邵 栋:13915561681 () 黄春方:18021308360 邮箱(QQ): 380797985@
手机爱牛科教联合制作,供 全国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在课堂教学中无偿 使用。其他网站、公司或个人想要转载, 请与小学科学网联系。如果其他网站、公 司或个人用于赢利,我们保留追究的权利!
三上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章雅菁
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
我国早期医学经典
西汉时期
晋代
唐代
宋朝
元代
明朝
清朝
一、聚焦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的?
二、探索
气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
二、探索
气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
二、探索
气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
二、探索
《天气预报》大班科学教案
《天气预报》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大班科学教案1 设计思路:自从保健医生将一支温度计放到活动室里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到那里看看今天几度了?于是我们的“稚语心声”里又多了新任务“天气预报员”。
渐渐地,孩子们从关心温度到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等。
为了进一步开展我班幼儿在互相交往中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结伴,共同合作探究天气预报的机密。
一、活动目的:1、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活动准备:幼儿记录的天气预报表图片假设干三、活动过程:1、分组介绍理解天气预报的不同途径,分享经历这几天,我们大家都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幼儿分组介绍2、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亲密相关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收听、收看到天气预报,你们家里平时还有谁听天气预报的?幼儿交流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听天气预报?有什么用?我们看看除了你们说的,还有谁也很关心天气预报的出示暖棚的图片:农民伯伯为什么这么关心天气预报?逐一出示司机图片、游客图片,进一步感知天气与生活的亲密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3、交流天气预报记录表,提出问题出示幼儿几天来的天气预报记录表,请局部幼儿交流记录表。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今天的天气,但是有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不同呢?《天气预报》大班科学教案2 活动目的1.理解天气预报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
2.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录天气,能用连接的语言播报天气。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提早观看电视中的天气预报,丰富有关天气预报的经历。
2.本地当天的天气信息图片,天气符号图片、背景音乐、老师教学资。
3.纸、笔每人一份。
4.《我是天气预报员》教学挂图。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2.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3.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及协作能力;4.通过课堂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天气预报的功能及用途。
教学内容1.掌握天气预报的作用及有关标志的认识;2.通过实验完成如何制作『天气预报』;3.让幼儿发现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性;4.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天气预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带来一些天气图标和对应天气的图片,并制作一些天气卡片;2.准备制作天气预报所需的资料如纸张、彩笔等。
自由探究(15分钟)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天气图标,让幼儿看图形,询问幼儿这些图标表示什么天气?2.让幼儿通过图片的形式掌握有关天气的基本知识。
操作实验(30分钟)1.带领幼儿制作『天气预报』。
准备一块白纸分成「今天」、「明天」两部分,分别画出来“晴天”,“多云”,“雨天”的图标;2.询问幼儿今天的天气情况是什么,让幼儿将相应的天气标志放在「今天」的那一天;3.再询问幼儿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将相应的天气标志放在「明天」的那一天。
活动讨论(15分钟)1.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幼儿认识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2.让幼儿讨论天气预报的作用及有关标志的认识。
小结(10分钟)1.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化幼儿对所学知识的记忆;2.引导幼儿发现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性,这样可以让幼儿体验到亲身感受、了解到实际情况。
总结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验制作天气预报,让幼儿了解所需的天气标志,并发掘天气预报对我们生活的作用及不准确性,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世界和自己。
同时,本课程注重幼儿的实践能力及协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培养全面发展儿童的途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优质课教案
第8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材P58~59)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
探索二: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气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图片。
)介绍部分仪器,如能见度仪、激光云高仪、雪深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
2.提问:了解了天气观测仪器的知识后,请大家想一想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预设: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根据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观测仪器收集到的信息制作而成。
)
3.展示:播放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视频。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9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的相关资料。
4.布置任务:先请学生汇报制作天气预报要经历哪些阶段,再指导学生准备一篇气象播报稿,为大家播报天气预报,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5.研讨汇报:指导学生小组研讨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小组1: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经历了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五个阶段。
主持人:天气预报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小组2:天气预报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有利于安排旅游等活动;天气转凉,可以提前加衣服,防止感冒等。
主持人:其他小组有什么疑问或补充吗?请小组代表回答。
其他小组:没有。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知道当前真正的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让学生担任天气小主播,可以激发他们对天气内容学习的兴趣,使整理课生动有趣,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天气内容的掌握。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1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1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题“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选自三年级科学教科版教材。
该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是,他们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他们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知道天气预报的组成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难点:让学生理解天气预报的组成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天气预报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制作过程。
3.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预报视频资料。
2.准备天气预报的案例,供学生分析。
3.准备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天气预报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让学生思考: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组成和作用。
让学生思考: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作用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个天气预报案例,了解和掌握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探究,尝试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天气预报,展示自己的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教科(2023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案
教科(2023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这一章节的第8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主要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以及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天气预报的定义和作用。
b. 掌握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具备基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对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入天气预报的话题。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预报吗?它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报的作用和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天气预报图,解释图中的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如太阳代表晴天,云朵代表多云等。
2. 教师简要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如观察天气现象、收集气象数据、分析数据等。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例如教师可以说:“气象工会观察云的形状、风的方向和力度,还会测量温度和湿度等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制作天气预报。
”第三环节:实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天的天气预报数据,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份天气预报表格,包括日期、温度、天气状况等信息。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图标、温度、风向等信息,并解释这些信息是如何得出的。
例如,教师可以说:“当我们看到太阳的图标,就知道是晴天;当看到云朵的图标,就知道是多云;当看到雨滴的图标,就知道是雨天。
三年级科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
三年级科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科学概念目标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够根据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精密。
2.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天气的预测将会越来越准确。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会科技的发展。
难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天气。
那怎么知道我明天出门是否需要带伞呢?(预设:看看天气预报。
)2.是的,天气预报就在预测未来的天气。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很热衷于研究如何预测未来的天气。
①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会在乌龟壳上面写一些天气,然后把乌龟壳放在火上烧,烧着烧着龟壳会裂开,裂缝指着哪种天气,比如雨,古人就预测明天要下雨了。
如果裂缝指着晴,那就预测明天晴。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准吗?为什么?(预设:不准。
)②我国早期的医学经典《皇帝内经》十分重视疾病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③西汉时期,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候风仪,又叫相风铜鸟。
它可以随着风转动,风吹来时,鸟头也会转过来,迎着风,展开翅膀,它好像要飞翔的样子。
这简直就是风向标了。
我们国家真了不起!后来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仪器,但是比我国的相风铜鸟晚了1000多年呢。
到了晋代,人们将铜鸟改为了木鸟,更轻便,转动也更灵活了。
④唐代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
他根据风对树木的影响,给风定了10个等级。
1000年后,英国学者把风划分为0到12级。
⑤到了宋朝,人们对气象的认识就更加丰富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闪电、冰雹、气候带等,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列了四道测雨雪的算式,可以用来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教案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7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天气》单元学习,夕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完成了“天气日历”的记录和整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了解目前气象部门是怎样收集数据和制作天气预报的。
聚焦板块,提出本课核心任务——“预测未来天气,制作天气预报”。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也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研究天气的兴趣。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料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包含哪些信息,制作天气预报需要经历哪些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综合所学的天气知识,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已对天气预报并不陌生。
但是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三年级学生几乎都是不知晓的。
学生学完本单元前7课气象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后,脑海中对天气的观测方法认知基本就停留在最基础的层面,加上校园气象站条件有限,很多先进的仪器无法引入,因此气象学涉及到的前沿科技,学生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够根据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员们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2.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精密。
2.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天气的预测将会越来越准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会科技的发展。
难点: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稿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天气。
那怎么知道我明天出门是否需要带伞呢?(预设:看看天气预报。
)
2.是的,天气预报就在预测未来的天气。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很热衷于研究如何预测未来的天气。
①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会在乌龟壳上面写一些天气,然后把乌龟壳放在火上烧,烧着烧着龟壳会裂开,裂缝指着哪种天气,比如雨,古人就预测明天要下雨了。
如果裂缝指着晴,那就预测明天晴。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准吗?为什么?(预设:不准。
)
②我国早期的医学经典《皇帝内经》十分重视疾病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③西汉时期,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候风仪,又叫相风铜鸟。
它可以随着风转动,风吹来时,鸟头也会转过来,迎着风,展开翅膀,它好像要飞翔的样子。
这简直就是风向标了。
我们国家真了不起!后来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仪器,但是比我国的相风铜鸟晚了1000多年呢。
到了晋代,人们将铜鸟改为了木鸟,更轻便,转动也更灵活了。
④唐代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
他根据风对树木的影响,给风定了10个等级。
1000年后,英国学者把风划分为0到12级。
⑤到了宋朝,人们对气象的认识就更加丰富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闪电、冰雹、气候带等,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列了四道测雨雪的算式,可以用来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⑥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并制造了现存最早的观象台,这个观象台在我国河南省。
⑦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中西方气象学研究成果开始融合。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他的船队设有专门观测气象的人员。
到了清朝成立了类似我们现在的气象部门,叫做“钦天监”。
3.揭示课题:那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天气预报究竟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板书)
二、探索: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位同学一张稿纸、学生活动手册]
1.这是气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
介绍部分仪器。
2. 提问:那天气预报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谁来说一说?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
4. 大家都看过天气预报节目吧!请大家根据老师的资料(建议:当地前几天的气象资料),准备一篇气象播报稿。
然后小组内先来轮流播报,再请小组内最佳天气小主播来台上,为我们播报天气预报。
学生准备,小组练习,上台展示。
三、研讨:天气预报未来的发展(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提问:准确的天气预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请设想一下未来的天气预报会有哪些发展和改变呢?说说你的推测和理由。
2.天脸介绍
我们气象部门正在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让“天脸”像“人脸”一样变得可被识别。
这是目前正在尝试的天脸摄像头,它能自动识别云状、云量、结霜等天气现象,让天气要素能更实时、精准地被观测。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先请学生看书本图片说一说,填一填天气预报的基本流程。
2.交流学习后,再对照刚才自己的填写,进行修正。
【作业设计】
1. 在卫星云图中,绿色区域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区
2. 全球不同的地区放飞探空气球的时间应该()。
A.全球统一
B.由国家决定
C.由地区决定
3.(多选)气象员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做出预报需要结合哪些信息?()
A.地面观测站的仪器获取的观测资料
B.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
C.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