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

合集下载

中国气候(气温和降水)

中国气候(气温和降水)

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物种分布改变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的分布区域发生变化,影响生物多样 性。
气候变化加剧生态脆弱性
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一些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使其更容易受到干扰和 破坏。
气候变化影响生态服务功能
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碳储存、水源涵养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降水对农业灌溉的影响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可能影响农业灌溉的需求和方式。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1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区 域发生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例如增 加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投入。
3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气温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02
气温升高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保水
能力。
气温变化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03
气温升高可能有利于病虫害的繁的影响
降水分布不均可能影响作物的种植区域和种植方式。
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降水不足可能导致土壤缺水,影响作物的生长;而降水过多可能导 致土壤过湿,引发作物病害。
干旱、半干旱和湿润气候
中国境内还有干旱、半干旱和湿润气候的分布,这些气候 类型在中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和高山气候,这些 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周围地区截然不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 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表现为冬夏季风交替控 制。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夏季受暖湿气流影 响,这种气候特点对中国的降水分布和温度 变化有重要影响。

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丁一汇孙冷提要近百年来,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

虽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未来50--100年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这种全球的气候变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所引起。

最近发表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气候变化大部分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主要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增强温室效应造成增暖的。

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大气中温度气体浓度达到什么水平地球的气候系统将发生突然的或不可逆的突变,以此带来危险的或灾难性的后果。

近百年所发生的气候变化已经给全球和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带来重要影响,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因而,必须采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以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减缓和控制气候变化的基本对策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主要目标。

在减排的国际活动中,应坚持共同而又区别的责任和公平的原则。

因而中国在参加履约进程的同时,在一定时期不承担减排义务,但中国应做好在将来面对国际上更大挑战和压力的可能性。

为此中国应加强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政策研究,从科学、技术、外交、管理等方面做好一切充分准备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主动的地位。

前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已于2001年完成,这是全世界数千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五年努力的结果。

它不但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科学界提供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以及适应与减缓对策,而且也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它的科学成果已被"科学"杂志列为2001年世界十大科学新闻之一。

根据这个报告和近20年国内外的科学研究成果,比较一致的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相应地球的气候系统也发生并将继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它们对全球和中国的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产生明显和深远的影响。

历史趣谈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与王朝兴衰的规律

历史趣谈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与王朝兴衰的规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与王朝兴衰的规律
导语: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在1972 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结合史学、物候、方志和仪器观测,将过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在1972 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结合史学、物候、方志和仪器观测,将过去5000 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4 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

巧合的是,不同冷暖期所相对应的朝代,也正是王朝兴衰更替的关键时期。

例如,公元1000 年到1200年的南北宋,中国气温趋冷,苏轼诵杏花诗中的「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便可为证。

而宋之前的唐代,不仅都城长安冬天没冰没雪,唐开元19 年,扬州甚至出现双季稻的记载,竺可桢据此推测,处於中国第 3 个温暖期的隋唐,当时的平均温度比魏晋南北朝高摄氏 3 度左右。

竺可桢曾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发现有多刺变化,温度较高为温暖期,温度较低为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
第一个寒冷期:东周
第二个温暖期:两汉
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
第三个温暖期:唐朝
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
第四个温暖期(相对温暖,但不及之前温暖):明朝
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
中国5000年气候变动有逐渐变冷变干的趋势。

那气候究竟和历史朝代演变有什么关系呢?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5000年气候变迁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中国5000年气候变迁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中国5000年气候变迁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美刊:地球坚强的自愈修复能力远超人类破坏力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9月12日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

杂志中还有一篇以“地球知道什么”为标题的文章。

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人类对地球破坏以及为地球做出的贡献在长期范围内并不重要;对于地球而言,长期的变化才重要;我们必须根据地质时代来思考地球过去的变迁。

举例来说,全球每年降雨量大约是1米(相当于金毛猎犬的高度)。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降雨量大约为200米(相当于胡佛水坝的高度)。

冰河时代结束以后,地球的降雨量相当于地球海水的四倍,而自从恐龙灭亡以后,地球降雨量可以填满海洋20000次。

然而,地球的降雨量在不同地质时代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劳克林说:“在想象中,破坏地球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与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相比,大规模火山爆发和流星撞击等各种类型的灾难对地球的破坏力更大,但地球仍然存在,是一个幸存者。

”这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承认,许多有责任心的人担心燃烧化石燃料提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可能提高地球平均温度,从而改变全球气候。

各国政府已经采取重要举措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但劳克林说:“从地球自身的时间跨度来看,地球并不在乎什么政府和立法。

”购买混合动力车、关掉空调和冰箱、拔掉手机充电器等措施并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影响。

有朝一日,地底下的所有化石燃料都会被耗尽。

在此以后的1000年里,地球将把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海洋中分解。

劳克林说:“海洋曾经分解的二氧化碳量是大气中含量的40多倍。

”经过分解,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仅仅比现在的浓度稍微高一点。

随后,在数万年里,地球将把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岩石,最终使海洋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恢复到人类出现之前的水平。

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这一转换过程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而从地质时代的角度出发,这只是沧海一粟,非常短暂。

气候危机数据分析报告(3篇)

气候危机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气候危机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候危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气候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气候危机的严峻形势,为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际气候组织、各国政府统计数据、气象卫星监测数据等权威渠道,涵盖了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碳排放等多个方面。

2. 分析方法(1)统计分析:对气候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以揭示气候危机的演变规律。

(2)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气候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气候危机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3)时间序列分析:对气候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以揭示气候危机的演变趋势。

三、气候危机现状分析1. 全球气温升高根据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全球气温自20世纪以来持续升高,近几十年升温速度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至2℃。

2.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近年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如高温热浪、暴雨洪涝、干旱等。

据统计,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碳排放持续增长全球碳排放量持续增长,主要源于能源消耗、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达到331亿吨,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

四、气候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经济损失气候危机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和生态环境恶化,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气候危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2. 人类健康气候危机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高温热浪、空气质量恶化、传染病传播等均与气候危机密切相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疾病死亡。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60年来,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

1. 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20世纪50年代气象部门由军队转建地方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了气象机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气象服务体系。

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地方政府把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了国家、省两级决策气象服务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地市、县级气象服务明显加强,显著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在政府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维护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与保障,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重大社会活动等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 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气象服务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气象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效果的重要体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

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和流动气象台,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森林火险、污染物及有毒气体扩散等应急气象服务。

气候变化现状,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现状,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五、


• 21世纪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可能将大大超过过去5000 年中的变化,这种高频率的变化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如 果各级政府不及时采取措施,其对人类的影响将是灾难性 的。 • 全球气候变暖作为当今世界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愈来 愈引起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和关注。全球气 候变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在气候变暖问 题上加强合作是人类自然的选择。 • 总之,对待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问题,应立足国情,正确处 理好国际和国内、科学和政治、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在战 略上安排好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注意经济、社会、环境 效益的统一。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为保护全球 环境和气候迎接挑战。
四、气候变化的成因
气候变化并非单方面因素造成的, 气象学家逐渐认识到决定气候状态和变 化的原因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大气中,而 是取决于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生 物圈和岩石圈等五大圈层所组成的“气 候系统”的整体相互作用。因此引起当 代全球气候异常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归 纳起来,不外乎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两大类。

在过去50年中,中国年平 均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不显 著,但1951-1989年中国 年平均降水量出现弱的减 少趋势,而且区域性差异 明显,降水减少最严重的 是华北地区,其次是长江 中下游、华东和西南地区。 进入20世纪90年代,降水 明显增多,但主要集中在 长江中下游、华南和东北 部分地区
气候极端事件的变化
近几年来,极端气候事件会明显增多。干旱将给 农业造成严重影响(气温升高2℃将可能使农业减 产30%)。在欧洲南部,降雨量将明显减少。据 专家估计,那时全球60%的居民将生活在水资源 紧缺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近年 来的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暴雨洪涝频率增 加;北方干旱事件连年发生,90年代以后,不 少地区遭遇5- 6年连续干旱;夏季高温热浪天气 明显增多。最热的2006年,也是全国气象灾害 频发的一年,热带气旋、干旱、沙尘的影响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气候生长期演变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气候生长期演变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气候生长期演变杨怀志1,李 靖2,赵昕奕1(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2.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摘要:利用1971—2010年中国气温数据和区域协同降尺度试验东亚地区项目组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气候预估数据,分析了5℃为界限温度表征的气候生长期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1)1971—201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生长期略有增加,生长期开始日期提前为主要特征;(2)在RCP4.5情景下,气候生长期开始日期的提前主要表现在华东和华中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结束日期的推迟表现在青藏高原地区中部、南部和东部以及新疆的“三山地区”,推迟日数均在30d以上;(3)在RCP8.5情景下,气候生长期开始日期受影响范围在RCP4.5情景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变化日数大幅增加,结束日期则是长江流域以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变化日数均较大,长江流域以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生长期均延长20d以上;(4)青藏高原地区气象站点较少,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结果精度虽受影响,但无论是过去40年还是未来情景,其北部地区对生长期开始日期的变化最为敏感。

关 键 词:全球变暖;气候生长期;变化趋势;中国中图分类号:K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21)03?0109?06doi:10.3969/j.issn.1003?2363.2021.03.019收稿日期:2020-07-06;修回日期:2021-04-23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A06066104);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项目(2019QZKK1001)作者简介:杨怀志(1996-),男,河南濮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E mail)yhz1996@pku.edu.cn。

通信作者:赵昕奕(1968-),女,吉林白城市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E mail)sh zhao@ur ban.pku.edu.cn。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概述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是环境科学和历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通过对古代文献记载、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的分析,研究者们对中国气候变迁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

最为著名的研究成果是竺可桢先生绘制的竺可桢曲线,该曲线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的研究,将中国近五千年气温变化制成了一张清晰、简明的曲线图。

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显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

在这之后,年平均温度有23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而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这些气候变迁的特征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有丰富的记载,而且也得到了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的佐证。

研究者们还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历史文献、农民记忆、冰川记录、树木年轮、湖泊和沉积物等多方面的资料,对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过去几千年中中国气候的暖期和寒期交替的特征,还为我们了解古代气候的湿度、温度等变化情况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研究是一个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领域,通过综合分析古代文献、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等多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对过去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够为今后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1. 简述气候变迁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迁,作为地球系统长期演变的一部分,不仅是自然界的内在规律体现,更是关乎人类社会福祉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人类健康乃至全球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理解并应对气候变迁,对于人类有效适应未来环境变化、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气候变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它塑造了地球表面的物理和生物条件,决定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与物种分布。

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

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

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本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进行概述。

亚洲中部地区的干旱区域包括中国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以及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这些地区常年缺水,土地干旱,气候条件恶劣。

在过去几十年中,亚洲中部干旱区发生了显著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降水量减少、气温上升和气候季节的改变等方面。

干旱区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土壤干旱化、水资源减少、植物覆盖度下降等。

这些变化对干旱区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多尺度考察中,我们需要综合分析长期尺度和短期尺度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征。

长期尺度的变化可以通过分析过去几十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气候模型模拟结果来获得。

而短期尺度的变化可以通过分析季节、年度和年际尺度的气象数据来进行研究。

了解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和机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大气环流变化和地表特征变化对干旱区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机理,并通过综合特征和机理解释来探讨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综合特征与机理。

这将有助于我们制定适应和应对措施,保护亚洲中部干旱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多尺度的视角出发,探讨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候环境变化特征与机理。

文章结构如下: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

首先,在2.1节中,我们将介绍干旱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通过分析历史气象数据和气候模型的预测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干旱区的降水量、温度和气候事件等方面的变化情况。

接着,在2.1.1小节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干旱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包括降水量的减少、温度的升高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等方面。

在2.1.2小节中,我们将阐述干旱区的环境变化情况,例如土壤湿度的下降、表面水体的减少和植被覆盖的变化等。

通过对以上变化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候环境演变趋势。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气候变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系统的演变规律以及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初步概述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历史的记录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商朝时期。

通过对历史文献中的气候描述和各种气候指标的研究,可以得出中国在这五千年间经历了多次气候变迁。

其中最显著的一次是所谓的“气候转折期”,即西周至东周的过渡期。

在此期间,中国气候从湿润转变为干旱,导致许多农业文明的崩溃和迁徙。

此后,中国气候再次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气候转变,如汉朝时期的温暖湿润、隋唐时期的寒冷干旱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气候波动。

在研究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原因时,有几个主要的因素被认为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太阳辐射和地球轨道变化。

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地球轨道的变化会对气候系统产生影响,这也是引起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其次是大气环流的变化。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导致气候模式的调整,从而影响气候变迁。

此外,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也可能对气候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而气候变迁对农业的水资源、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据研究显示,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气候变迁密切相关,气候的干湿程度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产量。

其次,气候变迁也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降水量和河流的水量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气候变迁对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最后,气候变迁也对人类居住和迁徙模式产生影响。

历史上,由于气候的变化,中国不少农业文明不得不迁徙或消亡,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气候指标的研究,可以初步了解中国在这五千年间的气候变化情况。

古代中国的历史环境与气候变迁

古代中国的历史环境与气候变迁

古代中国的历史环境与气候变迁在古代中国,历史环境和气候变迁是密不可分的。

古代中国的历史环境是指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环境条件,而气候变迁则是指气候系统的变动。

这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古代中国的历史环境有着复杂多变的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明显,这导致了各地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的制约。

例如,在北方的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的兴起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南方的江南地区,水路交通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繁荣。

历史环境还包括了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因素。

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农耕社会为基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富人和贫民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

而文化传统方面,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以尊孔孟之道为中心的儒家价值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与历史环境相比,气候变迁对古代中国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远。

气候变迁可以影响农业生产、社会稳定和人口迁移等方面。

古代中国的农业以农耕为主,耕地面积的扩张和粮食生产的充足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气候变化会导致降水量的不稳定和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出现,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公元13世纪至15世纪期间,中国北方发生了一系列的干旱和黄河的频繁决堤,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荡。

另外,气候变化还会导致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改变,进而影响疾病的传播和人口的健康。

丰富的历史记录表明,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经常发生。

古代中国的历史环境和气候变迁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历史环境的变化促使了社会制度和经济模式的变革。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战乱使得中国社会逐渐转变为封建社会。

同时,气候变迁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历史记录表明,气候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战乱和社会动荡。

当干旱、洪涝等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会因为资源的竞争而引发冲突。

另外,气候变迁也会影响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例如,降雨量的减少会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农民的生活压力增加,进而对文化的创作与传承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影响、适应和减缓等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认知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度增加及由此引起的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自然环境领域的问题,而且也是涉及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

陆地表层生态及自然环境特征复杂多样,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区域差异性,服从地域分布规律。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影响、适应和减缓等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认知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格局变迁是由自然界气候本身的变化引起,而过去几十年和未来21世纪的自然环境格局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造成。

本文分别从历史时期、20世纪和未来三个时间段来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格局的影响。

☽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格局的演变根据考古、孢粉和历史记载等资料,历史时期以来,中国自然环境格局曾发生过多次较大幅度的迁移。

竺可桢(1972)指出,过去5000年来中国桔、竹等亚热带植物类型分布的位置发生明显变迁。

龚高法等(1987)研究表明,在距今约8000~3000年之间的全新世中期气候最适宜时期,普遍较现今温暖,中国东部地区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3℃左右,相应的气候带的位置比现在偏北;中国东北地区当时普遍生长以阔叶林为主的阔叶-针叶混交林,其中含有许多喜温的阔叶树种;亚热带气候几乎控制了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京津地区已接近亚热带北缘,燕山山脉南麓处于由暖温带向亚热带气候过渡地带。

整个历史时期,在最温暖时期亚热带北界曾北移5~6个纬度,达到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在寒冷时期曾南移约2个纬度,移至长江以南,现代(20世纪)亚热带平均位置处于比历史时期以来平均位置偏南,但较明清小冰期偏北。

利用周期性预测未来百年中国气温变化

利用周期性预测未来百年中国气温变化
验, 意义不甚 明确 , 要在 以后 进一步研 究 . 需
采用 上述 9个谐 波准 周期 进行拟 合 , 结 果 见 图 2 可 以发 现拟 合 序 列与 集 成 序列 变 化趋 势 基 本 一致 , 其 . 拟合序 列也 表 现 出早 全新 世 ( 1 5 . k B B ) 1 . —8 8 a P a P 波动 升 温期 、 中全 新世 ( . —4 2 a P 大 暖期 和 晚 全新 88 . kB )
对集 成 序列进 行拟 合与 恢复 .
第 2期
侯 光 良, : 用周期 性 预测未 来百 年 中 国气 温变 化 等 利
表 1 中 国全 新 世 气 温 集成 序 列 高 阶 谐 波 参数 值 ( 5 9 %置 信 度 F标 准 值 为 30 ) . 8
合 , 果 表 明 : 合 序 列 与 集 成 气 温 变化 趋 势 基 本 一 致 , 较 好 的 拟 合 全 新 世 百 年 尺 度 冷 暖 变 率 , 集 成 序 列 的 方 差 解 释 量 达 到 结 拟 能 对
8 %. 利 用 周 期 外 延 的 方 法 预 测 了未 来 百年 尺 度 的气 温 自然 变 率 , 来 50年 气 温 将 呈 现 下 降 趋 势 , 2 0  ̄ 2 0 AD气 温 较 现 1 并 未 0 在 30 40
该 拟合 可 以采 用各 谐波 的方差 进行 检验 , 其计 算公 式如下 :


( - 1 n- )
厂 一 — 2 z z) — (
() 4
式 中 ,为方 差检 验 系数 , 系数在 0 该 —1之 间 , 愈接 近 1 则拟 合效 果愈好 . , z 为气温 序列第 i 时间 段气 温 距平 ,7 . 为序列 平 均气 温距平 . 2

基于CMIP5模式集合预估21世纪中国气候带变迁趋势

基于CMIP5模式集合预估21世纪中国气候带变迁趋势

基于CMIP5模式集合预估21世纪中国气候带变迁趋势程志刚;张渊萌;徐影【摘要】本文选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数据,结合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20世纪末期气候带分布;以此为基础,模拟并分析了RCP2.6和RCP8.5两种情景下中国21世纪中期和末期气候带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CMIP5模式集合数据能较好地模拟出中国区域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形态,CRU分析资料描述的气候带分布与柯本气候分类吻合较好.21世纪中期、末期与20世纪末期相比,RCP2.6情景下,气候类型及分布变化并不显著,RCP8.5情景下,热夏冬干温暖型分别增加了28.2%(中期)、86.9%(末期),草原气候分别增加了24.1%(中期)、49.4%(末期).热夏冬于冷温型到21世纪末期有明显的增加,但苔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类型所占比重减少.【期刊名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年(卷),期】2015(011)002【总页数】9页(P93-101)【关键词】CMIP5数据;典型浓度路径;柯本气候分类;气候带【作者】程志刚;张渊萌;徐影【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25;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25;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程志刚,张渊萌,徐影. 基于CMIP5模式集合预估21世纪中国气候带变迁趋势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 11 (2): 93-101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指出,全球平均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的线性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在1880—2012年期间(存在多套独立制作的数据集)温度升高了0.85 (0.65~1.06)℃[1]。

百年尺度上,中国的升温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

1951—2009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1.38℃,变暖速率为0.23℃/10a。

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

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

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样生态系统的国家。

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多样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扭曲,也因此进一步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这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其中的历史演变、影响以及人类应对的方式。

一、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中国地域辽阔,包含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多样,分布着极具特色的亚热带森林、草原、戈壁、平原、山地等地貌类型。

在经历历史变迁之后,这些环境逐渐地演变成了今天的模样,但亦整体上呈现出多样和动态的特征。

在历史上,中国的西北地区由于缺乏水源,成为了干旱的荒漠地带。

古代时期,黄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等水利资源富集的区域逐渐成为了中国人口聚集的区域。

同时,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孕育出了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这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

在这种多样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气候变化的历史演变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气候的变化对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们在农业、渔业、畜牧业和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些变化既有短期的突发事件,也有长期的全球趋势。

在古代中国的气候变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阴阳五行的概念。

阴阳五行包含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有关气候变化的因素则表现为水、木、火、土四个元素。

例如,夏天多雨则是“水”气盛,秋天风大则是“木”气旺,这些阴阳五行的理论影响了自然灾害的时机和形式,使得古代人们更强调气候变化的规律和应对措施。

三、影响和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和气候的变化,挑战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在历史上,人类通过渔猎、农业、放牧等方式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人们还通过防洪、治水、固沙等措施控制并维护生态环境。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Ⅰ):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Ⅰ):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Ⅰ):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秦大河;董光荣;卢琦;黄镇国;杜碧兰;罗勇;丁一汇;苏纪兰;任贾文;王绍武;伍荣生;杨修群;王苏民;刘时银【期刊名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年(卷),期】2005(001)001【摘要】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演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来自气候、环境、海洋和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本文主要阐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出了预测.【总页数】6页(P4-9)【作者】秦大河;董光荣;卢琦;黄镇国;杜碧兰;罗勇;丁一汇;苏纪兰;任贾文;王绍武;伍荣生;杨修群;王苏民;刘时银【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国家林业总局,北京,100091;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08;国家海洋局,北京,100860;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北京大学,北京,100871;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1【相关文献】1.基于国际大气化学—气候模式比较计划模式数据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气溶胶浓度的影响 [J], 刘瑞金;廖宏;常文渊;张天航;靳少非2.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3.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4.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Ⅱ):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减缓对策 [J], 陈宜瑜;张建云;徐国弟;刘春蓁;吴宗鑫;丁永建;佘之祥;林而达;潘家华;周广胜;王守荣;周大地;李从先5.中国第四纪气候研究及对我国未来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讨探 [J], 曹伯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

中国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

中国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其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是一个丰富多样的话题。

下面将从地理特征、气候变化、植被演替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中国的地理特征对其自然环境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包含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丰富的地貌类型。

例如,中国的山脉包括长江三峡、喜马拉雅山脉和神农山脉等,这些山脉对气候、植被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中国还拥有多个大型河流,如长江、黄河和珠江等。

这些河流的演变对中国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气候变化是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千年间,中国气候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包括冰期与间冰期的循环。

这些气候变化对植被分布、水资源分布以及动物迁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影响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而气候变冷则会导致植被辐射出现断裂和区域性干旱的发生。

植被演替是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气候和地形的变化,中国的植被也发生了不断变迁。

从古代的亚热带雨林到现今的草原和森林,中国各地的植被类型因气候和地理差异而有所不同。

例如,长江以南地区的植被丰富多样,而西南地区的植被类型则受到高海拔和山地环境的制约。

人类的农业和开发活动也对植被演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后,人类活动是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的农业和水利工程开发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厂排放和污染严重破坏了大气和水资源的质量;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开垦和建设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快速经济发展,给中国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中国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地理特征、气候变化、植被演替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中国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

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过去20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回顾与展望

中国过去20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回顾与展望

中国过去20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回顾与展望1刘钰1*,徐方建2, 3,张建魁4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100083)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66071)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00049)4中国西安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710021)E-mail:cugbliuxiaochen@摘 要:过去2000年气候和环境变化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PAGES和CLIVAR等国际计划将获取过去2000年来连续、高分辨自然记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由于缺乏过去气候变化的直接观测资料,一般是提取与古气候相关的代用指标进行研究。

众多学者对各种不同代用指标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不同指标所蕴涵的气候意义也不尽相同,甚至于相同指标在不同地区或者是不同时间段、不同时间尺度上也会出现差别。

近几年来,该项工作更是获得了蓬勃发展。

本文从湖泊沉积物、树木年轮、冰芯、石笋、孢粉、海洋沉积物、珊瑚、历史资料等方面,回顾了国内近年来对过去近2000年来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指出了该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要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过去2000年; 气候变化; 代用指标; 研究方法1. 引言气候变化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气候变化研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成为与经济、环境等相关的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历史时期尤其是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的关系更加紧密。

客观科学地分析过去200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对于正确认识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等热点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PAGES和CLIVAR等国际计划已将获取过去2000来连续、高分辨自然记录作为项目的工作重点之一。

自竺可帧先生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进行了初步研究[1]以来,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不断的努力,我国在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由于缺乏过去气候变化的直接观测资料,一般研究均是提取与古气候相关的代用指标进行研究,不同指标所蕴涵的气候意义也不尽相同,甚至于相同指标在不同地区或者是不同时间段、不同时间尺度上也会出现差别。

ERA5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大陆区域近地层风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再现能力的评估

ERA5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大陆区域近地层风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再现能力的评估

刘鸿波, 董理, 严若婧, 等. 2021. ERA5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大陆区域近地层风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再现能力的评估[J]. 气候与环境研究,26(3): 299−311. LIU Hongbo, DONG Li, YAN Ruojing, et al. 2021. Evaluation of Near-Surface Wind Speed Climatology and Long-Term Trend over China’s Mainland Region Based on ERA5 Reanalysis [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Chinese), 26 (3): 299−311.doi:10.3878/j.issn.1006-9585.2021.20101ERA5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大陆区域近地层风速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再现能力的评估刘鸿波 1 董理 1, 2 严若婧 1, 2 张晓朝 3 郭辰 4 梁思超 5屠劲林 5 冯笑丹 5 王雪璐5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3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4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5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摘 要 基于台站观测资料,评估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 )最高时空分辨率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对1979~2018年间中国大陆区域10 m 高度风速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再现能力,并同步对比分析了ERA5资料100 m 高度风速的特征和长期趋势。

结果表明,ERA5资料10 m 和100 m 风速在空间分布、年—季节—月尺度演变的气候特征方面与台站观测非常一致,10 m 风速气候态空间相关系数达到0.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P==
====
!"#$%&
!"#$%&'()*+,-./01 !" !"#$%& I= ! TMB SMB !"#$%&'(&) !"# !"#$% PMB !" ! !"#$ !"#$%&'()*+,
!"#$%&'()*+,-./012 !"#$%&'()* !"#$%&'()* !"#$%& !"#$%&'( !"#$% ==== QR ãP !"#$ PPB PKN== ==== !"#$%& !"#$%&'()*+,!"#$%&'()*+, !"#$%&'()*+,!"#$%& TMB
!"#!$%&'()*+,-./ !"#$%&'()*+, = !"#$%&'()*+, !"#$%& !"# !"#$ !$%&'()*+, !"#$ !"#$%&'()* !"#$%&'()*+, $%&'() LNMM=~ "#* NUUMJOMMO !"#$ !"# !"#$%& NVMRJOMMN !"
!"#$%&'()*
!"#$%&'()*+,- RM !"#
! !
!"#$ !"#
!"#$% SKTB !"#$%&'(
O
!"# RRQU=Üã SM
!"#$%&'()*+,-./0123 !"#$%&'()*+, !"#$%& NMMM ! !"# % !"# !"#$% !" !" !"# !"# !" !" , !"#$%&'(&
!"#$%&'()*+,-
====
!"#$ !"# I= ! !"
#!$% !( ! ! !" !"#$ !"#$%& !"# ====
!"#$!%"&'()*+,
====
!"#$ !"#$%&'() !"#$%&
!"#$%&'()*+ !"#!$%&'( !"# OM ! SRTKN ã ã
P
!"#$%& TM UM !
&'()*+,-./0
!"#$%&'()*+,-
!"#$%&'()*+,-.
!"#$%&'()*+,-./01
!)*+,-".
!"OMMRJMQJNO = !"OMMRJMQJOU !"#$%&'()*+,(!" NVQTJ !""#$
!"#$%&'()*+,-./012 !"#$%& !"#$%&' K=bJã~áäW=èÇÜ]Åã~KÖçîKÅå
O
!"#$%&'( !"#$% !"# RMB !" QMB NTB ! UM #$%&'( ! !
!"#$%&'( !"#$%& !" OM #$ TM !" !"#$%& NRB UKSB NRB UKSB OM NSKRRB ! ==== !"#$%&' !"#$%&' !"#$%&' NVPM ÜãO NVVRJOMMM RQV Üã
N==
====
=
!" !" !"#$%&'( !"#$ !"#$%& !"#$%&'()* !"#$% !"#$% RM=~ !"#$%& !" ====
xNz
!" !"#$ )*
!"#$%&'()*+,!"#$%&'()*+, ()*+,-. !" !"#$%&'()*+,!"#$%&'()* !"#$%&'( OMMO !
!"#$%&'( !"#$%&' VM !"
!"#$%&'()*+,-./ OM !"#$ !"#$ OM TM RM ! TM !"#$ !"
!"#$%&'() NVVT !"# R S=~ !"# !"#$%&VM
Adv. Clim. Change Res., 2005, 1 (1): 4-9
万方数据
U
I
==
O
N
!"# =NMMMUN O= !"= !"#$ =NMMMUN P= !" !"#$% = =PNMMNO =Q= !"= !"#$%&'() = =TPMMMM R= !" =NMMUTN S= !" = =ONMMVP T= !"= !"#$%&' = =ONMMMU U= !"#$ =NMMMVN V= !" = =RNMMMU NM= !"# =NMMUSM
=
=
=
6
!"#$%
=OMMR
!"#$% !"#$%& ====
!"#$ VM
!"#$ !"#$ !" !
OM TR=QOT=âã
O
SM
TM
O
!"#$% PM=~ !"# ! !"# !"#$ SM RM=~ ! !" !"# !"#$ ! !"#$%&' !"#$%& *+,-NOB !"#$%&'()
!"#$%&'!" !"# !
!"#$%&'(
!"#$%&'
!"#$%&'()* !"#$%& !"$
!"#$%&'()*+,!"#$%&'()*+,-. !"#$%&'()*+,-. ==== !"#$%
!
xOz
!
!"#$%&'()* !"#$%&'() !"# !" !"#$%
!"#$%&'( !" !"#$%&' !"#$%&'(
!"#$%&'()*+,-./ !"#$%&'
Adv. Clim. Change Res., 2005, 1 (1): 4-9
万方数据
!W
!"#$%&'(
!
!"#$%&'()*+
7
NVQV VQKT POV OMMM Üã
O
!"#$ RPQ Üã
O
Üã O OMMM RM OMM OM=~ ÜãO !" !"# !"#$%& NSR Üã
O==
OKN== ====
!"#$
OMMM=~ OMMM=~ !"# Q !" !"#$%&'()*+ !"#$%&'( !"#F !"# $ !"#$% NKM !"#$%&'( NV !" !"# Q=~ NMM=~ !"#$ O !" !"#$ NJOMV=^aI=RTMJTTV=^aI NVOMJNVVV=^a !"#$ ONMJRSV=^a TUMJVOV=^a ! NKM
!"#$%&'( ) R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