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配种方式等因素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影响母猪受胎率的4大原因

影响母猪受胎率的4大原因

影响母猪受胎率的4大原因猪属于四季繁殖生产动物,在养猪生产中,高温常导致母猪发情或返情。

母猪受胎率会明显低于秋冬季节,产仔数量减少,弱仔数量增加,发生流产及死胎现象增多,严重影响养猪经济效益。

1、营养因素高温季节,猪的活动量、采食量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摄入不足;或是由于高温饲料中的维生素遭到破坏,而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是维持母猪正常繁殖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维生素;或是供给饲料营养不全面、饲料霉变,以及缺乏青绿饲料等原因,均可造成母猪发情排卵规律紊乱,出现乏情或是发情不规律的现象,从而影响配种和受孕。

2、环境温度因素环境温度超过30℃时,公猪的精子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外界温度越高,精子质量越低。

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可导致公猪的性欲下降,死精、弱精增多,如对母猪的配种时机把握不准,极易造成母猪空怀不孕。

该原因是导致高温季节母猪受胎率低的主要因素。

3、运动不足天气炎热,种猪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加上大多养猪场对种猪使用定位栏养殖,运动量更显不足。

公猪运动量过少,会导致精液活力下降,从而影响母猪受胎率。

母猪运动量不足,会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排卵,同时会使母猪四肢乏力而影响配种受孕。

4、疾病原因a.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主要是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小猪易感染,母猪表现消瘦、厌食、耳部和腹部发蓝、早产、产死胎和弱胎。

b.细小病毒病。

该病影响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

空怀母猪感染后可影响母猪的正常发情,一部分母猪会出现持续性不发情。

母猪配种初期感染后会致一部分胚胎早期死亡,被母体吸收,母猪不出现返情症状,也不怀孕产仔;母猪怀孕中期感染后会致一部分胎儿中途死亡。

胎水被母体吸收,母猪腹围减小,或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或产少数活仔;母猪怀孕70天后感染,母猪能产一部分活仔,仔猪带毒成为新的传染源。

c.非典型性猪瘟。

该病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并引起母猪发生繁殖生产障碍。

母猪怀孕10天前感染,会导致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体吸收,母猪出现返情或产仔数量减少;母猪怀孕10天~15天感染,会增加死胎数;怀孕中后期感染,会致死胎、弱胎,产后胎儿生长发育不良;母猪产前1天左右感染,仔猪能存活,但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气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

气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
表 1 2 0- 2 1 0 8 0 0年 广 东徐 闻地 区气 温 逐 月变 化
2o 0 8年 20 o 9年

21 0 0年
” …
1月
最低 最高 平均 最低
最高 平均 最低 最高 平均
1 . 2 . 1 . 1 . 1 . 1 . 1 . 2 . 1 . 46 0 3 75 38 94 65 7 18 96 4
摘 要 :本试验 研 究广东徐 闻地 区某规模化猪场 20 - 2 1 0 8 0 0年 434头次母猪 受胎 率受该场 气 0 温 变化影 响情况 。结果表 明 : ) 相 同气候 条件下 , 1在 后备母猪 、 初产母猪 与经产母 猪受胎率差异 显 著( < . )后备母 猪与初 产母猪受胎率差异不显著( > . )炎热季 节与其他季节母猪 受胎率差 P 00 , 5 尸 00 , 5 异极 显著 ( < .1 ; ) 1 0 )2 母猪 受胎率随气温升高而下 降, 9 0 受胎率 与气温呈 显著性 负相关f< . )3 不 P 0 5; ) 0 同年份之 间受胎 率差异不显著( > .5 。 1 00 ) 9 关键词 : 气温; 母猪 ; 受胎率 对于 猪场来说 , 母猪受胎 率能直接影 响经济 效 益 。许多学者研究证 实,气温过高对母猪 的生产 性 能不利 。曹玉 明等 (9 5 【 陈斌等 (9 9 t 陈赞谋 19 )】 l 、 19 )1 2 、 等 (0 2 嘲 道 , 20)报 夏季 母猪 的受胎 率较低 , 随着气 温 的不断 升高 ,受胎率逐渐 下降 ,、 7 8月气 温最高 , 受 胎率最低 。 东徐 闻地区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 广 夏天 长, 冬天短, 年平均气温 2 4℃ ̄7o 5 9月份气温 较 2 - C, 高 ,母猪极易产 生热应激 。笔者通 过对广 东湛 江市 徐 闻县某规 模化猪 场 20 - 2 1 母猪 受胎率 的 0 8 0 0年 分析 , 阐述气温对母猪 生产水 平的影响程度 , 旨在让 养猪人更充分地认识气候环 境对母 猪群生产性能的 影响 ,从而更直观地评估改善饲养环境所 带来的经 济效益 。 1 材料与方法

天气温度对母猪受胎率居然有这么大影响

天气温度对母猪受胎率居然有这么大影响

天气温度对母猪受胎率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对于猪场来说,母猪受胎率能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许多学者研究证实,气温过高对母猪的生产性能不利。

曹玉明等(1995)、陈斌等(1999)、陈赞谋等(2002)报道,夏季母猪的受胎率较低,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受胎率逐渐下降,7、8月气温最高,受胎率最低。

广东徐闻地区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天长,冬天短,年平均气温24℃~27℃,5~9月份气温较高,母猪极易产生热应激。

笔者通过对广东湛江市徐闻县某规模化猪场2008-2010年母猪受胎率的分析,阐述气温对母猪生产水平的影响程度,旨在让养猪人更充分地认识气候环境对母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更直观地评估改善饲养环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材料与方法试验时间与试验动物统计徐闻地区某规模化猪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所有参与配种共计4304头次的母猪。

饲养管理所有母猪饲养管理条件相同。

配种前:自由采食和饮水、适量运动,公猪诱情,夏季每天淋水降温3~4次,自然通风;配种时:每头母猪人工授精2~3次,每次3~5分钟,输精配种母猪与诱情公猪嘴对嘴接触,以使母猪静立反射更明显,防止精液倒流;配种后:限位饲养,自由饮水,定量采食,夏季每天淋水降温3~4次。

数据统计与处理(1)统计2008-2010年当地每月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及平均气温。

(2)分胎次统计2008-2010年母猪月平均受胎率。

(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判断配种时温度对母猪受胎率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并用曲线相关及相关回归分析法对配种时气温对受胎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2008-2010年广东徐闻地区气温变化由表1可见,该地区低温出现在1、2月份,一般在15℃~20℃左右,其中2008年2月为3年以来的最低温度(10.7℃);3、4月气温逐步上升;5~9月温度较高,最高温均超过30℃,平均气温在27.0℃~29.9℃之间;10月开始气温逐渐回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是评价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母猪配种后能够成功受孕的能力。

母猪配种受胎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饲养管理水平、饲料营养、疾病、环境、品种等。

以下将介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1. 饲养管理水平饲养管理水平对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猪在进入发情期前应得到充足的运动和适宜的休息,饮水和饮食要充足,保持舒适的环境温度、适宜的空气湿度,以及清洁、卫生的生产环境。

同时,饲养者在接触母猪时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母猪感染疾病的风险。

定期对母猪进行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治工作,保证母猪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

2. 饲料营养母猪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钙、磷、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母猪的受孕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这些营养物质会降低母猪的受孕率。

母猪的饲料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生产周期进行调整,孕期母猪需要特别关注高能、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的饲料配制,分娩后母猪应得到合适的高蛋白质饲料,保证母猪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此外,饲料的质量也需要得到重视,饲料的质量低劣会影响母猪的受孕能力和生产性能。

3. 疾病母猪的疾病也是影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都会危害母猪的健康状况,降低母猪的受孕能力和生产性能。

因此,饲养者应定期对母猪进行疾病的检查和预防工作,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母猪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

4. 环境母猪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也会对受胎率产生影响。

母猪应该生活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湿度适宜和不受外界噪音和干扰的环境中。

饲养者应建立合适的母猪舍和配备适宜的设备,以保证母猪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 品种母猪的品种也是影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母猪种猪时,应根据其遗传背景和生产性能进行选择。

高产、高育种价值的母猪可以显著提高繁殖效果,同时,尽量避免近亲配种,以降低后代遗传疾病的风险。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配种受胎率是猪场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生猪产量和生产效益。

然而,母猪配种受胎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是猪场可以改变的,有些因素则是外在的环境因素,需要猪场采取措施来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一、母猪疾病的影响母猪在繁殖期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如瘤胃酸中毒、高热、生殖器疾病等。

这些疾病都会严重影响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因此,对母猪进行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饲养管理,加强疫病防治,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以及及时治疗疾病都是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重要保障。

二、母猪的营养状况母猪的营养状况也是影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母猪在繁殖期间需要充足的营养,否则会导致发情周期延长、受孕时间推迟、排卵周期不规则等问题,从而影响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因此,要做到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的饲料充足、多样化,根据母猪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以满足母猪的营养需要。

三、母猪的发情情况母猪的发情情况对母猪配种受胎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发情周期短的母猪受精几率更高,而发情周期不规律的母猪则容易导致无效配种和延长配种时间,从而影响母猪的受孕率和生产效益。

因此,要通过饲养管理、环境调控等措施,促进母猪的正常发情,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四、母猪的精液源和配种时间母猪的精液源和配种时间也是影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

选择好的公猪,提供高质量的精液,能够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此外,合理的配种时间也能够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一般在母猪发情期间进行配种,同时要留意母猪的体温、产猪历史记录、配种时间等因素,以尽可能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总之,母猪配种受胎率的提高是猪场生产经营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猪场做好各种管理工作,保证母猪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和配种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做到科学管理、加强疫病防控、优选母猪、提供高质量的精液源等措施,才能够尽可能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在配种后受胎率是评价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母猪配种受胎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介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一、母猪生理因素1.年龄:母猪一般在6-9月龄进入性成熟期,进入性成熟期后的前两次配种的受胎率较低。

由此可见,母猪的年龄会影响其受胎率。

2.发情次数:母猪的发情次数也是影响其受胎率的因素之一。

发情来得早,持续时间长的母猪容易受孕。

3.身体状况:母猪在配种前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任何一种疾病都会影响其受胎率。

因此,母猪的身体状况是影响其受胎率的重要因素。

1.饲料:饲料的种类和质量是影响母猪受胎率的重要因素。

营养充足的饲料能够为母猪提供充足的能量,促进细胞分裂和新陈代谢,提高母猪的受孕率。

2.饮水:饥渴和缺水对母猪的受胎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水分不足会使母猪体内代谢物滞留,导致身体不适,同时也会影响母猪的受孕率。

3.环境:母猪需要一个舒适、干净和卫生的环境才能保持正常的生产体力。

若环境脏乱不堪,那么母猪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卫生问题。

卫生不好也会使母猪身体不适从而影响其受孕率。

母猪的免疫状况与其受胎率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繁殖母猪来说,对某些常见病毒需要进行必要的疫苗预防,以免影响其受孕率。

如果母猪感染了某些病菌,免疫系统会受到破坏,从而降低了母猪受孕的可能性。

四、母猪人工操作因素1.配种时期和方式:配种的正确时间和正确方式对母猪的受孕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母猪的发情期一般是21天左右,在此期间进行人工授精能提高母猪的受孕率。

2.繁殖专业技术:配种是母猪受孕的起点,繁殖工作者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和操作经验,能够在配种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1.母猪的饲养和管理要规范,保证母猪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2.给母猪提供一个舒适、干净和卫生的环境。

3.进行合理的配合饲料,改善母猪的营养水平。

4.进行必要的病毒预防,保证母猪免疫状况良好。

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明显地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从而提高繁殖效益,加快整个养猪行业的发展。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受胎率是一个影响猪场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因其受孕率高低直接关系到生猪的数量和育肥周期,并影响着出栏和销售。

本文将探讨影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因素以及提高受孕率的措施。

1. 饲养管理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影响其受孕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养殖过程中,应保证母猪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产生压力和焦虑,降低应激反应。

同时,母猪应有良好的饮水和饲料,合理的饲喂量、饲喂间隔和饲喂组合,避免过度饲喂或过度节食。

2. 猪场环境母猪的繁殖受孕率还与猪舍环境直接相关。

猪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都会影响母猪的繁殖能力,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都会对母猪的受孕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猪舍的卫生和消毒也影响着猪舍内空气质量和母猪的健康,必要时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繁殖技术繁殖技术对母猪的受孕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合理的种猪数量和配种时间会增加母猪的受孕率。

其次,良好的人工授精技术也会提高母猪的受孕率。

此外,对于年幼的母猪,需要进行适当的种猪选择和配种时间的合理安排。

4. 饲料品质母猪饲料品质对其繁殖也有很大影响。

饲料中缺乏某些重要营养成分时,会导致母猪体内生理代谢障碍,影响其受孕率。

因此,猪农要注意猪饲料的质量,合理添加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在繁殖期内,要开展科学的饲养管理,通过调整饲喂量、间隔和饲喂组合、改善气候环境等措施,保证母猪充分的营养和健康,降低其应激反应。

2.改善生活条件要改善母猪的生活条件,确保母猪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饲料品质。

同时,也要改善猪舍环境,保持干净卫生,避免影响母猪健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繁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提升。

农民可以通过学习繁殖新技术,运用新技术来提高母猪的受孕率。

同时,种猪选择也非常重要,根据母猪的品种和生理状态进行合理的种猪配对,将会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而且,母猪的年龄和繁殖次数也需要考虑到。

4.合理的饲料营养合理的饲料营养也是提高母猪受孕率的必要措施,要根据母猪的体重、生理状况和繁殖周期的不同阶段来确定饲料的配方和饲喂量,确保母猪充分的营养供给。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是指母猪成功受胎的比率,它直接影响到养猪场的繁殖效益。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措施。

1. 母猪的营养状况:母猪是否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对配种受胎率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母猪缺乏营养,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重要营养物质,会导致母猪的生殖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受胎率。

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是提高配种受胎率的关键。

2. 母猪的体况:母猪的体况也是影响配种受胎率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处于肥胖状态的母猪受胎率较低,而处于偏瘦状态的母猪受胎率也会下降。

在配种前要对母猪的体况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保持其在适宜的体况范围内,以提高受胎率。

3. 配种技术:正确的配种技术对于提高受胎率非常重要。

配种的时间、方式和技术都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

正确的时间选择可以使母猪在受孕能力最佳的时期受胎,采用合适的配种方式和技术可以提高受胎率。

养殖场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配种技术水平,确保每一次配种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4. 环境因素:母猪的生活环境也会对受胎率产生影响。

如果母猪生活在拥挤、噪音大、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适宜的环境中,会导致母猪的压力增大,从而影响受胎率。

提供一个舒适、干净、安静的生活环境对于提高受胎率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养猪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的饲养管理: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饲料的合理搭配、饲喂时间的控制、定期体重监测等。

2. 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确保其没有患上疾病,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减少受胎率受疾病影响的可能。

3. 定期修剪猪蹄和清洁猪舍:保持母猪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修剪猪蹄,避免蹄病的发生,提高母猪的舒适度。

4. 配种技术的培训:加强养殖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配种技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母猪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母猪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1期摘要母猪受胎率是影响母猪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本文总结了影响母猪受胎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母猪;受胎率;影响因素;改善措施母猪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李学忠云南省景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景谷666499收稿日期:2015-11-18李学忠,男,1970年生,兽医师。

在实际生产中,母猪受胎率是一个常见问题。

经过多年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普及,但母猪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参差不齐,在母猪繁殖生产上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受胎率低、空怀率高是影响母猪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影响母猪受胎率的因素1)遗传因素的影响。

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品种及个体间其繁殖力有着明显的不同,我国的地方品种繁殖力显著高于国外品种,发情明显,受胎率高。

外国品种母猪性成熟晚,发情不明显,容易造成失配。

2)饲养管理的影响。

营养水平不足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母猪过胖或者过瘦都会造成不孕。

过胖的母猪造成卵巢脂肪浸润,影响母猪正常发情和卵子成熟及排卵;过瘦的母猪内分泌失调,卵泡不能正常发育,发情不正常造成失配。

不按标准来饲养,营养物质缺乏,影响母猪正常的生殖机能。

实践证明,蛋白质缺乏会使受胎率降低,必需脂肪酸的缺乏能导致母猪不孕症的发生;矿物类的钙和磷缺乏能引起母猪不发情或屡配不孕。

锰、锌缺乏能导致母猪发情周期紊乱,不易受孕或流产。

砷、钼缺乏使受胎率下降;维生素A 、E 的缺乏都能使母猪不易受孕;另外,缺乏运动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3)环境温度的影响。

主要是高温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较大,有关试验表明,高温能使母猪返情率上升18%,高温使母猪烦躁不安,采食量减少造成返情率的上升。

因为胚胎在子宫附植以前是游离的,最怕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所以,胚胎在子宫附植以前的20d ,是引起胚胎死亡的关键时期。

4)疾病因素的影响。

母猪患病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繁殖性能,导致母猪发情紊乱、不受孕、流产、木乃伊胎、死胎等情况的发生。

母猪受胎率低的几个影响因素 - 养猪技术

母猪受胎率低的几个影响因素 - 养猪技术

母猪受胎率低的几个影响因素-养猪技术母猪是猪群中的重要群体,是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饲养场母猪群比较常见的负面表现就是母猪的受胎率降低,但是导致母猪受胎率降低的原因不只一种,会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猪受胎率低的几个影响因素。

1、营养因素首先,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不能满足母猪的需要,会造成母猪的发情排卵不规律然后对于配种和受孕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可能产出死胎和弱胎。

其次,在炎热的夏季如果母猪摄入的维生素不足或者是采食的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被破坏,就会导致母猪采食之后出现受胎率降低并且会造成胚胎发育不正常的情况表现出来。

第三,如果母猪采食的饲料只含有有限的营养成分,如果猪采食了青饲料缺乏或供给不足的饲料,就会在种猪的繁殖活动方面表现出相应的异常。

2、疾病因素细小病毒病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母猪的受胎率造成影响,根据母猪感染细小病毒的不同阶段而表现出繁殖性能异常。

如果在空怀阶段的母猪感染了细小病毒仍然会有正常的发情表现,但是其中会有部分母猪表现持续性的不发情状态;配种初期的母猪如果感染细小病毒就不会有返情表现,同时也不会怀孕产仔;刚怀孕母猪如果感染细小病毒,一部分胚胎在早期就已经死亡而且被母体吸收;母猪怀孕的中期和后期如果感染了细小病毒,结果会发现有的胎儿中途就发生死亡,同样是因为胎水被母猪吸收,可见母猪的腹围变小或者是产死胎、弱胎、木乃伊或者仅仅只是产出几头仔猪。

实际生产中可以给后备母猪或者在配种之前对其进行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接种措施,后备母猪在第一次免疫之后应该在3周之后重复进行1次疫苗免疫。

如果猪感染了非典型猪瘟也会导致免疫力降低,母猪感染就会造成繁殖障碍的情况出现。

如果母猪在怀孕的10天前发生非典型猪瘟感染,会造成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猪吸收的后果,临床生产中可见母猪返情或产仔数量降低;如果在妊娠的10 -15天母猪感染了非典型猪瘟就会导致死胎数量增加;妊娠中、后期的母猪如果感染非典型猪瘟就会产出死胎、弱胎,并且产出的胎儿生长发育不正常;妊娠母猪在生产前1周发生非典型猪瘟感染,对于仔猪正常的生活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仔猪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提高母猪受胎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受胎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猪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食材之一,同时猪肉也极具经济价值,饲养猪和销售猪肉能够给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在饲养的过程中,要关注诸多问题。

尤其是母猪饲养和受胎状况,饲养员要随时注意母猪情况,既要保障母猪自身身体健康,又要保证母猪的受胎率。

就一般的养殖场中,母猪自然受胎率会比较低,需要人工授精等技术来支持,本文就以母猪受胎率的问题进行几个方面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母猪配交的品种对于某些杂交品种较多的养殖场来说,大多数饲养员或者养猪农户不懂科学饲养,经常选用杂交母猪,因杂交猪易肥胖,在体内堆积大量脂肪的前提下,由于脂肪将卵巢包裹,致使母猪发情不明显,卵巢中排卵或卵泡排出不畅,这是导致母猪受胎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进行交配和受胎时,养殖场最好选用纯种的当地母猪来进行受孕,以此来达到很好的产仔效果。

母猪适宜配种时间大约在母猪发情后20~30h。

2母猪配种方式母猪自身本交形式。

在进行本交时配种时间应控制在喂养前1h或饲养后2h内,错开饱腹情况下进行配种的时间,已不适合在饲喂时间较近的阶段进行交配,一般情况下配种2~3次。

人工授精。

输精前的准备工作。

在输精前要对精液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对于精液的要求是活力≥0.6,同时保存时间≤5d。

同时对输精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验,并放置在恒温箱保存。

选取最佳的输精时间。

严格把控输精时间,提高母猪受胎率。

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可在早晚前后将公母猪关在一起,查考母猪与公猪的亲热程度,若接受压背等行为时,可在6h内进行输精。

注意在夏季时时间应排在噪声7:00前或18:00后。

输精的数量和次数。

根据母猪的品种不同,选择的输精量和次数也会有所差别。

对于地方品种的母猪,将会在每个发情期进行1~2次输精,每次20mL,每隔6h1次;相对地方母猪,非本地的要在发情期输入2次,每次约40mL,每隔8h输精2次。

输精时注意的相关技巧。

在进行输精操作时,一旦受到阻力,就需要将输精器慢慢转动,使得前端插入子宫颈口处,输精时间在5~10min,之后观察是否有精液回流的现象出现,待确认无误后将输精器抽回。

气温对母猪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气温对母猪情期受胎率的影响

4 . 4
1. 66
—. 24 7 6
9 . 6
45 2 .
—. 1 8 6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9 2. 2 1 2. 2 7 2. 4 9 8
3. 43
75 . 6 2
2. 8 4
3. 8 o
2. 2 2 6 8
3 . 32
】. 】 9 7 1
35 .. 7
1. 91 6 4
3. 93
2. 16 6 7
3 . 39 86 .
7 5
39 .
7 5
注: 数据均来 自当地气象部 门资料 。
收稿 日期 :0 7 l 一 6 2 0 一 O 1 作者简介 : 胡金平(9 2 ) 男, 1 7 一 , 湖北仙桃人 , 畜牧 师 , 主攻 方 向为
3. 53 1. 66 7 4
3. 95 2. 11 6 4
3. 87 2. 18 7 1
2 . 67

6 9 1 . 51
2 . 84
20 年 月均气温 05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相对湿度/ %
3 - 2
1. 22
一- 54 7 1
表 1 2 0 、0 5年杭州地 区月平均气温及相对 湿度 变化 042o 年份
20 04年
项目
月均 气 温 , ℃ 最 高气 温 最低气温/ ℃ 相对湿度/ %
1 月
47 _ 1- 44 一. 57 7 2
2月
95

3 .月
l 4 O.
4月
1 5 7.
3 1 1) 1 15
文章编 ̄' 0 2 15  ̄0 80 — 0 3 0 : 0 — 9 7 0 )3 0 7 — 2 1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配种受胎率是衡量繁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提高猪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母猪的生殖健康状况:母猪的生殖器官是否正常,是否患有疾病等,这些都会对其受胎率产生影响。

保持母猪的生殖健康,定期进行繁殖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母猪,是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关键。

2.母猪的营养状况:母猪的营养状况对其生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饲养管理,营养均衡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养水平,能够提高母猪的免疫力和生殖能力,并增加受胎率。

3.配种时机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对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选择母猪处于发情期的时候进行配种,配种时间要准确,避免过早或过晚造成的受胎率下降。

4.精液质量和配种方式:精液的质量直接影响受胎率,因此在配种过程中,选择优质种公猪,使用质量良好的精液,采用正确的配种方式,如人工授精等,能够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5.猪舍环境的管理:猪舍的环境对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也有影响。

猪舍内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的恶劣会影响母猪的发情和受胎情况。

保持猪舍内良好的环境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是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的重要保障。

1.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提高母猪的营养状况,保证其生殖健康。

2.定期进行繁殖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患病母猪。

3.选择合适的配种时机,确保母猪处于发情期进行配种。

4.选择优质的种公猪,使用高质量的精液,采用正确的配种方式。

5.保持猪舍内良好的环境条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

6.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确保配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是保障猪的繁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管理,优化饲养条件,确保母猪的生殖健康和配种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提高繁殖效益。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摘要】母猪配种受胎率是影响生猪繁殖效率和产量的重要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饲养管理方面,合理的饲料比例和舒适的环境可以提高母猪受胎率;适宜的营养供给是保证母猪健康繁殖的基础;疾病防控工作也至关重要,定期检查和做好防疫措施可以减少疾病对受胎率的影响。

选择优良种猪、合理配种时间以及适当的配种技术也是提高受胎率的关键。

通过优质饲养管理、科学的营养供给、健康状况的监测及疫病防控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从而提高生猪产量,增加养殖效益。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些因素对受胎率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措施,实现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母猪配种受胎率、影响因素、饲养管理、营养因素、疾病防控、提高措施、结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母猪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生产动物,而母猪的配种受胎率直接影响着养殖效益。

不同的环境因素和管理措施都会对母猪的受胎率产生影响,因此对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饲养管理、营养因素、疾病防控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母猪受孕率的影响,对于提高生猪产量、改善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母猪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养殖者更好地掌握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的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母猪的配种受孕率。

提高母猪的配种受孕率将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推动生猪产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没有限制,你可以尽情发挥等等。

本文旨在探讨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通过深入分析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管理和营养措施,以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母猪配种受胎率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着种猪的遗传质量和产仔数量。

深入研究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营养供给和严密的疾病防控措施来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至关重要。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对于生猪生产的效益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不仅可以增加猪场的产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猪场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本文将从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两方面展开介绍。

一、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1.母猪的生理状态:母猪的生殖系统处于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状态,处于不同的生理期对受胎率有着不同的影响。

处于发情期的母猪受胎率要高于非发情期的母猪。

2.饲养条件:母猪的饲养条件对其身体健康和生殖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饲养环境的清洁、通风、温度和湿度等都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

3.饲料营养:母猪的饲料种类和饲料营养成分对其体内激素水平和卵子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了母猪的受胎率。

4.种猪质量:种猪的质量和品种对受胎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优质的种猪能够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5.发情检测:母猪的发情检测是影响受胎率的重要环节,发情检测准确率不高会导致配种不及时而影响受胎率。

二、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的措施1.科学管理发情期:通过观察母猪的行为、体温、粘膜颜色等方式,科学地判断母猪的发情期,及时对母猪进行配种,提高发情期配种受胎率。

2.改善饲养条件:改善母猪的饲养条件,提高猪舍的通风、卫生和温度控制,营造出适宜母猪生长和发情的环境。

3.合理饲养:合理配方饲料,保证母猪的饲料营养均衡,不只是质量足够,也要花大力气去提高母猪饲料的食欲。

4.选择优质种猪:选择优质的种猪,有着良好的体质和生殖能力,能够提高母猪的受胎率。

5.提高发情检测准确率:采用现代化的发情检测技术,提高发情检测的准确率,及时发现母猪的发情情况,保证及时的配种。

提高母猪夏天受孕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夏天受孕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夏天受孕率的技术措施母猪产品销售繁殖障碍在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生,引起的原因也极其复杂。

疾病、营养、季节、温度以及饲养管理技术是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

本文试就夏季母猪受孕率低下的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改采一些降温措施,保证后院凉爽舒适的环境温度,克服热应激,对提高母猪的受孕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响母猪夏季受胎率低下的主要因素1.1热应激因素环境温度幼体变化是影响种母猪健康水平和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空怀母猪适宜温度是13-19℃,最高温度27℃,最低温度10℃。

当环境温度超过27℃,并维持2-4天而没有采取降温措施,母猪的繁殖稳定性受损,温度超过35℃,母猪的繁殖性能显著降低。

因为热应激干扰了母猪正常的内分泌稳定度,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分泌减小,干扰孕酮和雌二醇分泌平衡,导致空怀母猪的卵泡发育、排卵的数量羊水和质量都显著下降,造成母猪不发情、不排卵,同时也可能造成卵泡囊肿、持续发情等。

热应激也会使泌乳母猪采食猪只量减小,耗损母体脂肪、蛋白质造乳,使母体失重增加,泌乳期失重过多,造成断奶至再配种间隔延长,受胎率下降,次胎产仔数减少。

热应激导致母猪断奶后再时间延迟发情延迟,这一现象在头胎母猪比经产母猪更为多见。

1.2疾病因素母猪子宫内膜感染是造成母猪不发情,乳牛配种不受孕和胚胎死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因为在夏秋季节高温的环境下,微生物的繁殖明显加快,细菌大量繁殖,升高了对母猪阴道、子宫的侵袭,极易引发母猪阴道炎、子宫炎。

还有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又称蓝耳病)、非典型猪瘟、乙型脑炎、弓形体病、钩端旋转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细小病毒病、鹦鹉热衣原体病、猪布氏杆菌病等一些疾病也会引起母猪受孕率低下。

如蓝耳病:母猪表现消瘦、厌食、体温稍有升高,双耳、腹部、乳房发蓝,流产、早产、产出死胎及弱仔;开始罹患发病时以弱仔多为特征,时间长了即出现弊病木乃伊及死胎多的现象。

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高烧、黄染、贫血、急性死亡;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猪中后期会发生乳房炎、不食、高烧,部分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取得骄人成绩,其中以生猪养殖的发展最为迅猛。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和数量在国内畜牧产业的占比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生猪养殖场对于母猪配种受胎率低这一问题不够重视,导致母猪配种受胎率一直无法得到提高,在对母猪异常发情等问题的处理措施也容易出现很大偏差,进而造成母猪难产甚至死亡胎等情况的发生。

而影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养殖户进行综合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改善。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母猪;配种;受胎率;影响因素一、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一)营养性原因1.由于夏季温度较高,母猪散热功能较差,加之其实物摄入含量较少,导致营养供给不足,严重影响发情期和排卵期时间,阻碍了交配与受孕的有效性,提高了死缠率。

2.高温会影响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其中脂溶性维生素A、E极易在超过三十摄氏度的环境下失效。

维生素是繁殖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但高温导致维生素稳定性不足与失效严重影响了受胎率。

导致胚胎发育异常。

3.若母猪食物中绿色蔬菜不足,难以有效补充其生产所需的维生素,甚至造成母猪便秘,阻碍了其正常进食和生产。

(二)环境温度高公猪精液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存在密切关联,若温度升高,精液活性则会降低。

夏季猪圈一般处于38℃-40℃,乃至更高,致使其性欲下降、精子活性低、死亡精子数量提升,致使母猪妊娠率下降,阻碍了母猪正常生产。

(三)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和真菌毒素在夏天极为活跃,霉菌、真菌毒素都会阻碍母猪的发情与妊娠,严重影响了母猪的产仔率,夏秋季节、雄性和雌性猪饲料必须加入霉菌毒素等处理剂,降低霉菌毒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四)运动不足纵观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母猪运动量低下,致使母猪身体素质下降,尤其定位栏使用较为频繁的养猪场该现象更为严重。

母猪为什么受胎率低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

母猪为什么受胎率低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

母猪为什么受胎率低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现在猪场养殖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巨型猪场母猪发情期统一配种时间统一。

还能保证相对稳定的配种成功率,让仔猪养殖和育肥猪出栏变的非常管控可控,但也是只想对范围还是有的覆盖面母猪受胎率偏低,那么母猪为什么受胎率偏高?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

一.原因1.1营养性原因①夏季气温高,母猪散热困难,采食量减少。

母猪繁殖所觅食需的营养素摄人量不足,遭遇不规律的发情和排卵,影响配种和受孕,出现死胎和弱胎。

②高温季节有机肥中其中维生素稳定性差,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缺少或不足。

是导致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异常的基本根本原因之一。

③青绿饲料缺乏或不足,造成公母猪便秘。

1.2环境温度高公猪精液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精液活力越低。

冬季公猪性欲下降,精液稀薄,死精弱精增多,活力明显下降,是夏季母猪受胎率低的最直接原因。

1.3运动不足母猪运动少,出现后肢乏力影响配种;公猪运动过少,精液活力下降,直接影响受胎率。

母猪为什么受胎率低?母猪受胎率低的原因1.4疾病原因①细小病毒病:感染的母猪可能而要发情,或既不发情,也不产仔,或窝产仔只有几头,或产出木乃伊胎儿。

②非典型猪瘟:猪体免疫力下降,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常已引起繁殖此病障碍,胚胎死亡和吸收,母猪豢养头数少或返情。

③乙型脑炎:夏季多发。

公猪主要表现为睾丸炎,性机能减退,精液品质下降;母猪发生乙脑后,则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死胎等。

@钩端螺旋体病:该病能引起胎儿失踪、流产和降低仔猪成活率。

⑤子宫感染: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深红色常见葡萄球菌。

子宫带菌是由公猪配种时带入(包皮液、精液本身),也可能来自阴道。

子宫带菌对初配母猪的环境污染最大。

⑥猪繁殖呼吸障碍哮喘(蓝耳病):母猪表现消瘦洱、且复部、乳房发蓝,流产、肾结石出死胎及弱仔。

母猪产后无奶,肉牛死亡率最高时可达l00%。

⑦弓形体病:妊娠母猪发生弓形体病会出现流产死胎及木乃伊胎。

⑤猪附红细胞体病:生殖后期和产后母猪包皮发生乳房炎,部分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配种受胎率是猪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效益和养殖成本。

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对于生猪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影响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因素非常复杂。

本文将就母猪配种受胎率受到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进行简要介绍。

1.饲养环境。

母猪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生活,以保证其健康和生殖力,因此饲养环境的条件对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猪舍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饲喂管理和饮水条件、疾病防治等方面都会对母猪配种受胎率造成影响。

2.饲料营养。

母猪所需营养元素的摄入量及其比例,对母猪体内激素的分泌和卵巢发育有着极大的影响。

若饲料中某些元素不足或过多,会影响母猪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其配种受胎率。

3.发情检测。

母猪的发情检测及时性将影响配种的正确性及成功率。

不同的繁殖技术有其各自不同的检测方法,如手检测、声音诱发、配合液体排便等。

4.种猪的品种和品质。

种猪的品种和品质决定了其遗传能力和精液质量。

选择优良品种和品质好的种猪,可极大提高受精率和胚胎存活率。

1.保持饲养环境卫生。

母猪需要生活在一个清洁、卫生、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以保证母猪身体健康,提高配种成功率。

同时,对饲养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可以有效预防病原体的传播。

2.合理饲喂。

母猪的饲养需遵守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平衡饲料中各种营养元素和饲料配比,可以提高母猪对配种的反应和受孕率。

同时,喂饲宜少勿多,保证母猪处于一个适宜体重的状态。

3.发情检测。

将发情检测贯穿繁殖过程的始终,有助于确保母猪的最佳配种时机以及繁殖周期的顺利进行。

4.选用优良种猪。

选用优秀品种和品质好的种猪无疑可以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

同时,对种猪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替换,以及实时记录种猪的性能指标,可以保证种猪的遗传质量和精液质量,从而影响繁殖效果。

综上所述,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对于生猪生产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产生影响因素非常复杂。

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发情检测和优良种猪的品种和品质,四个因素的配合应用,以及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举措,将有助于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实现高效养殖。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是养猪场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益和利润。

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从母猪自身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母猪配种受胎率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提高措施。

一、生理特点1. 母猪的生殖情况:母猪的生殖周期一般为21天,受胎率受到母猪的生殖情况影响。

如果母猪生殖器官出现异常,如子宫发育不良、卵巢功能异常等,都将影响母猪的受胎率。

2. 母猪的年龄:母猪的年龄也是影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年轻母猪的受胎率会比老母猪高,而年龄超过5岁的母猪受胎率会有所下降。

3. 母猪的体重:母猪的体重直接关系着受胎率,体重太轻或者过重都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

针对母猪的生理特点,要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就需要根据母猪的生理状况和年龄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配种。

二、饲养管理1. 饲料质量:母猪的受胎率直接受到饲料质量的影响。

饲料的种类、配比和营养成分都直接关系着母猪的生理状况和受胎率。

在饲养管理中要确保母猪的饲料质量,保证其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 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也是影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

饲养环境的干净卫生程度、温度、湿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母猪的生理状况。

在饲养管理中要保持饲养环境的干净整洁,保证母猪的生活环境舒适。

3. 生长激素的使用:适当的生长激素使用可以促进母猪的发育,提高其受孕能力。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母猪产生不良反应。

三、配种管理1. 配种技术:选择适当的配种时间和配种对象对提高母猪的受胎率至关重要。

在配种管理中要根据母猪的生理周期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公猪进行配种,确保受胎率。

2. 精液质量:公猪的精液质量直接关系着母猪的受胎率。

在配种管理中要确保公猪的精液质量,定期进行精液检测和保养,保证其精液质量良好。

四、健康管理1. 疫病防控:母猪的受胎率受到疫病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和配种方式等因素对母猪受胎率 的影响研究宋江堃1王维洪2王志刚1华卫东1陈绍孟1罗亚东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浙江杭州310021;2.浙江省杭州越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1摘要:通过对某集约化养猪场2011、2012年2年间在不同季节采用本交、本交+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等配种方式的母猪配种记录及追踪母猪繁殖性能等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了气温和配种方式不同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母猪受胎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配种方式;受胎率;人工授精“北京六马”新时代的猪人工授精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七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讨会1次人工授精的配种方式,返情母猪全采用人工受精。

表12011年、2012年母猪受胎率母猪受胎率(%)月份2011年2012年平均i;妇馥蚪激轴矗畦《蚓岫-哦锄.函i盛函自砬‘星l:2:l“滴涵啦鹾&醯蝙豳j麴・:怒溢蠊如商醯s。

幽曲t-l;l星:!蠡d自_i曲盆274.3671.4372.895酽卿孵帮嗍哪嗍嘲獬孵”’节嘲孵聊翌礤释孵静…”嘲榔嬲鼎黟妒……”踟卿嘲警醯妇龇涮基‰汹i妇麟t蛐醯瞄。

妇缀£曼&㈣龋蕊自妇自轴醯。

lZ雯魁。

≈幽;《蛐&豳&l垒,臻熟缸凇通6810741278.0879.4178.7452.1母猪受胎率分析2011年,本交配种的结果显示受胎率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明显变化,有较明显的波动情况。

11月份受胎率为全年中最高,12月份次之,在1-6月份呈现比较稳定的状态,在7月份明显下降,最低为9月份,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表1)。

由表2可知,受胎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11月份显著高于6、4月份(只0.05),与3、l、12月份无显著差异(/50.05),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只O.01);12月份的受胎率极显著高于5、7、8、9、20月份(尺0.01),与2月份差异显著(尺0.05);4月份的受胎率与2、6无显著差异(乃O.05),同样极显著高于5、7、8、9、lO月份的母猪受胎率(尺0.01);6月份的受胎率显著低于3月份(尺O.05),极显著高于5、7、8、9、10月份(只0.01);9月份受胎率与8月份受胎率无显著差异(乃0.05),但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尺0.01),9月份为全年最低。

表22011年年母猪受胎率多重比较月份9871052643l1211料料料料料料●12料料料料料木nsn8asnsl料料料料料毒nsnsns3料料料料料牛fl¥ns4#料料攀拳林nsns6料宰宰料料料ns论文集9注:“1"18;”表示无显著差异(舢.05)。

“奉”表示差异显著(氏0.05).“料”表示差异极显著(只0.01),表2“表5。

与2011年相比,2012年采用本交+人工授精的结果,受胎率波动情况不明显,在相对范围内浮动,全年趋向稳定水平,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改变,呈现波浪形变化。

而与2011年相比,大幅提高,平均提升2.983%。

由表l、表3可知,受胎率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l、3、5、9、12月份受胎率无显著差异(跏.05);1月份、9月份与10月份极显著差异(P<O.01),极显著高于2、4、6、7、8、11月份(尸<0.01);10月份受胎率显著低于3、5、12月份(氏0.05);极显著高于2、6、8月份母猪受胎率(P<O.01);3月份受胎率与4、7、11月份(P<0.05)差异显著,极显著低于2、6、8月份(P.<O.01);4月份母猪受胎率显著低于11月份(P<0.05),显著高于8月份(P<0.05),极显著低于2、6月份受胎率(P<O.01);表32012年年母猪受胎率多重比较月份628741llO31259nSnSnS62.2平均受胎率分析为深入了解这2年间的母猪受胎率的波动情况,对2年每月平均受胎率进一步分析(表1、表3),在这2年中,1月份受胎率全年最高,8月份最低。

总体上,l、3、12月份平均受胎率无显著差异(D0.05),极显著高于2、6、7、8、9、10月份(只O.01);4月份受胎率极显著低于7、8、9月M宰i呈料。

;呈料料粹;宝{}料料料:呈25m78∞船璐二窒潞雌啮宰堆料:i}料料料料料料料料{}料19璐:窖薹呈事拳奎奉木●样料木料料料料料料料料料5拢3髂SSnnSSSnnn料拳奎{宝料料料料∞料料料料幸i窒mn4782“北京六马”新时代的猪人工授精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七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讨会份(只O.01),极显著高于10月份(尺0.01),显著低于2、6月份(只0.05);10月份极显著高于6月份受胎率(尺0.01),显著低于2月份(尺0.05),与2、6、7月份无显著差异(D0.05);2月份受胎率显著于高8月份(尺O.05),与7、9月份无显著差异(D0.05);9月份与7、8月份受胎率无显著差异(DO.05);7、8、9月份母猪受胎率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

表42011年、2012年母猪平均受胎率多重比较月份8782。

36-9月份返情分析表52011年、2012年每年6-9月份返情表由表卜表4可知,每年的6-9月份受胎率出现下降,8月份均为这2年内的最低谷,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只O.01),结合表5可知,2011年与2012年母猪返情比率,与同期6—9月份结果相似,7、8月份母猪受胎率显著低于其他月份,不在情期内(25-38天)返情数占总量的60%-75%,情期内(21—24天)返情数占总量的10%-20%,两者占总体的85%左右,受胎率明显下降。

眦惦雌啮雌啮{呈雌:呈雌木峪髂船雌料料料{}{宝{宝料料术奉宰;呈;詈料料料料卡略;呈瞄料料料料料料木丰璐料{皋料料料木雌∞:宝:宝{}料料料料料料料木:窒:呈1挖3n45m6297论文集3结果与讨论3.1气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随着一年内季节的气温变化,猪的受胎率也出现周期性的波动,气温和受胎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

从这2年的受胎率情况来看,在不同的配种方式上,受胎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变化不明显,随着气温的升高出现下降的趋势,但随着温度的下降变化趋势不明显。

在这2年中来看,11、12、1月份受胎率较高,6-9月份受胎率会出现较低。

但总的说来,在气温较高的6—9月份,除母猪受胎率较低外,其他月份并不会受胎率出现明显下降。

说明高温不利于受胎,而低温受胎率下降不明显。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发现,热应激对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都有较大的影响。

美国依阿华州猪群的产仔记录表明,8月份受胎率最低,约为58%。

意大利北部连续4年的3756次配种记录表明,在最炎热的季节,受胎率下降到50%以下。

3.2不同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高温季节,人工授精可明显提高母猪受胎率。

环境温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高温会引起母猪体温升高,形成炎热的子宫环境,不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和附植,从而造成配种后的母猪无法受孕出现再次发情现象。

高温季节除了对发情母猪的受孕率产生影响外,还表现于对公猪的影响。

公猪最适宜饲养在18-24"C环境中,当环境温度高于27"C时,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致使精液品质(射精量、活力、畸形率、密度等)降低,从而使种公猪的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从试验数据分析来看,温度最高的夏季,发情母猪配种后返情率最高,不规律(25-38天)返情占总体的60%-75%,在情期内(21-24天)返情占总体的10%-20%,两者占总体的85%左右。

人工受精与本交基础性对比,2012年7—9月份受胎率极显著高于2011年7-9月份受胎率(只O.01),说明6—9月份,炎热的高温下,人工受精所用的精液经品质检查可明显提高母猪受胎率。

3.3其他影响因素除了温度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及人工授精在夏天可明显的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外,还有其他因素可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如输精时间、输精方法、输精量等等。

在人工受精条件下,不同的输精时间对母猪的受胎率和产活仔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受胎率影响不显著,对产活仔数影响极显著(KO.01)。

母猪发情并出现静立反应时进行第一次输精,间隔2—3小时或10一14小时进行第二次输精,或母猪能够接受公猪爬跨后,间隔3-4小时输精一次,在间隔8—12小时输精一次,都是提高猪人工授精效果的最佳时间,其受胎率和产仔数高于其他时间。

据舒华生研究,重复输精比单次输精可提高受胎率5.6个百分点,提高产仔数约3.95头。

国内外也曾经报道,给母猪分别输入20、40、60、80、100、120ML含精子数30亿左右的稀释液,经产母猪以100—120ML受胎率、分娩率和窝产仔数量较高,低于90ML则各项指标均下降,对初配母猪以80亿最好,低于75ML时受胎率、分娩率和产仔数量均明显下降,这说明母猪受胎率和输精量有一“北京六马”新时代的猪人工授精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七届全国猪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研讨会定程度的相关性。

另外,生产管理、营养水平、输精次数、精液质量等均都会对母猪受胎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提高受胎率措施4.1抓好公猪、母猪的饲养管理公猪必须饲喂公猪专用饲料,每日喂2次,每头每天喂2-3kg,鸡蛋或鸭蛋1枚,每天补充青饲料2-3kg。

公猪舍温度不能超过27"C(超过27"C对精子产生不良影响),保持圈舍与猪体清洁,每天上午将公猪赶出圈舍运动30min。

母猪必须饲喂专用母猪饲料(分空怀母猪料、妊娠母猪料和哺乳母猪料),阶段不同,饲料也不同。

母猪膘情适中,不能过肥或过瘦,同时补充一定的青饲料,以保证维生素的正常供给,并提高充足的光照。

4.2重视发情鉴定为抓住配种的最佳时问,发情鉴定可采取“一看、二听、三按、四断”的方法,即看母猪外阴变化和行为变化,听母猪叫的声音,按压发情母猪背部,判断发情时间,持续时间。

发情初期表现为不安、走动,略有爬跨行为:中后期发呆、站立;发情后期按压后背呈“呆立反应’’。

后备母猪初次发情的鉴定比较困难,特别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疑似情况,即纳入视线。

坚持每日多次观察猪的情况,观察要结合母猪的年龄进行综合分析,有条件的公猪试情,可以大大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4.3增加输精量和频率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可增加情期配种的输精量、输精次数,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单次的输精量,输精量应在80—100毫升;二是增加输精次数,母猪发情并在出现静立反应时进行第一次输精,间隔2-3小时或10-14小时进行第二次输精,若母猪完成2次输精后还出现稳定的静立反应,可在配1次。

后备母猪在情期配3次为宜。

4.4生殖道疾病的处理母猪分娩时易发生生殖道浅表损伤和受微生物感染导致产科疾病发生,如子宫炎、阴道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使母猪的生殖机能降低或丧失,从而导致失配,因此母猪产后2-3d内应每天肌注抗生素消炎,对子宫及产道做清洁,促进机体恢复康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