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规划编制-蔡立力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1475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2.png)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一、背景。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乌鲁木齐特色小镇的建设已成为当地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为了更好地挖掘乌鲁木齐的特色资源,提升旅游体验,特制定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小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乌鲁木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具体措施。
1. 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乌鲁木齐拥有丰富的维吾尔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特色小镇应充分挖掘这些特色资源,打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美食文化和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游客体验的重要保障。
应加强对小镇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小镇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3. 丰富旅游产品。
除了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小镇还应推出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如民宿体验、手工艺品购物、特色美食品尝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消费金额。
4. 加强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对乌鲁木齐特色小镇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新媒体、旅游展会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特色小镇,增加游客到访量。
5. 提升服务水平。
特色小镇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游客体验。
应加强对特色小镇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地。
五、结语。
乌鲁木齐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乌鲁木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乌鲁木齐特色小镇能够成为新疆乃至整个中国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f1c79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1.png)
特色小镇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特色小镇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实施方案,对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规划和指导,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与设计2.1 定位与特色每个特色小镇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以在市场中有竞争力。
确定定位和特色时,应综合考虑当地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产业基础等因素。
例如,可以特色小镇可以定位为生态旅游小镇、文化艺术小镇、农业科技小镇等。
2.2 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完善现有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助于提升特色小镇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2.3 建筑风格与规划布局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规划布局工作。
合理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将提升特色小镇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三、产业发展3.1 产业选择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确定产业时,要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与特色小镇定位相匹配的产业。
可以选择农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
3.2 产业链条建设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单一产业的发展,而是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条。
产业链条建设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进行规划,以实现产业链的闭环。
3.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如物流配送中心、展示中心、培训中心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特色小镇的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四、农民生活改善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仅是产业的发展,也是农民生活的改善。
要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
4.1 产业就业机会特色小镇建设应提供农民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就业机会,努力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现象。
邛海泸山景区规划说明书
![邛海泸山景区规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cc169ee4693daef5ef73d8d.png)
项目名称: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委托方(甲方):西昌市人民政府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事业法人代码: 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21001)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5 年 12月 10 日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院主管总工:戴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所长: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刘泉高级城市规划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蔡立力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束晨阳高级城市规划师专项负责人:刘冬梅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张清华城市规划师曹璐城市规划师郭连起高级工程师陶晓峰高级工程师胡鹏工程师李萍助理工程师朱珊珊助理工程师付建武助理工程师地方配合人员:王荣华邛海泸山管理局局长高建虎邛海泸山管理局副局长雷发林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科长黄建国邛海泸山管理局执法大队队长李斌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徐茂邛海泸山管理局国土规划科陈斌西昌市建筑勘测设计院规划师前言受西昌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景区规划》工作,规划自2005年2月开始,2005年12月完成。
具体工作阶段如下:2005.2-3月,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005.3.31-4.15,现场调研、走访座谈阶段。
规划组一行14人,调研时间历时15天。
期间除对规划范围内地区进行具体踏察外,规划组还调查了市域周边风景资源,深入凉山州腹地彝族聚居区昭觉、美姑等县实地感受彝族文化风情。
调查期间,规划组召开多次规划座谈会,并分头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具体走访、进一步收集资料。
2005.4.15-6.20,规划构思、方案阶段。
6.14-20日,规划组向州市领导、相关单位汇报了规划方案,并进行补充调查工作。
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
特色小镇建设施工方案(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
![特色小镇建设施工方案(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0dd7249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0a.png)
《特色小镇建设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传承文化、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本特色小镇旨在将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新型小镇。
小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自然景观丰富。
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资源丰富。
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将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施工步骤1. 规划设计阶段(1)聘请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对小镇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充分考虑小镇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产业布局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2)组织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不断完善规划方案。
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1)道路建设:修建连接小镇内外的主要道路,完善小镇内部的道路网络。
采用环保、耐用的材料,确保道路质量。
(2)给排水系统建设:建设完善的给排水系统,确保小镇的供水安全和污水排放达标。
(3)电力、通信系统建设:铺设电力和通信线路,确保小镇的电力供应和通信畅通。
3. 文化景观建设阶段(1)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对小镇内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保留传统建筑风貌,修缮古建筑,打造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街区。
(2)文化广场建设:建设文化广场,设置文化雕塑、景观小品等,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民俗文化展示馆建设:建设民俗文化展示馆,展示小镇的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产业园区建设阶段(1)特色产业园区规划:根据小镇的产业定位,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园区内的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企业招商入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园区,推动小镇产业发展。
5. 生态环境建设阶段(1)绿化工程:开展小镇绿化工程,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提升小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特色小镇谋划情况汇报材料
![特色小镇谋划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18879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8.png)
特色小镇谋划情况汇报材料一、背景介绍。
特色小镇是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我市作为国家级特色小镇创建试点城市,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已确定了10个特色小镇创建试点,分布在各县(市、区),涵盖了农业、旅游、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
各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三、建设成果。
1. 规划编制,各特色小镇均已完成了特色小镇规划,明确了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方向等内容。
2. 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各特色小镇加大了对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
3. 产业培育,特色小镇在产业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涌现出了一批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四、存在问题。
1. 产业单一,部分特色小镇产业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2. 品牌建设不足,特色小镇的品牌建设还不够完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待提升。
3. 城乡融合不深入,特色小镇建设与城市的融合度还不够高,城乡差距仍然存在。
五、下一步工作。
1. 多元化发展,鼓励特色小镇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
2. 品牌建设,加大对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的投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深化城乡融合,加强特色小镇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六、结语。
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成就。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是特色小镇谋划情况的汇报材料,谢谢。
文旅特色小镇的开发及规划设计思路分析——以徐州潘安湖生态小镇为例
![文旅特色小镇的开发及规划设计思路分析——以徐州潘安湖生态小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bde81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4.png)
文旅特色小镇的开发及规划设计思路分析 ——以徐州潘安湖生态小镇为例发布时间:2022-04-08T09:14:16.34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3期作者:陈小艳[导读] 随着文旅相关产业的白热化发展,资本和人才的迅速涌入,文旅小镇相关开发和产业发展迅速、成长迭代,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开发、规划、运营等问题,如在项目开发早期缺乏宏观意识、项目前期规划不合理、对文化特色挖掘不足、旅游产品单一、核心IP 打造不足等问题,亟待对开发及规划设计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思路,提高文旅产业发展质量。
本文以徐州潘安湖生态小镇为案例,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南京旭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江苏公司南京 210019摘要:在新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成为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文旅特色小镇产业异军突起,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开发者的眼光,大量资金和人才迅速涌入,一批具有特色产业、功能齐全,以发展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特色小镇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开发热潮。
本文以徐州潘安湖生态文旅小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政策背景、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思路、开发建设策略及所存在的问题等,希望能为相关类型的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旅特色小镇;潘安湖;小镇开发;规划设计随着文旅相关产业的白热化发展,资本和人才的迅速涌入,文旅小镇相关开发和产业发展迅速、成长迭代,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开发、规划、运营等问题,如在项目开发早期缺乏宏观意识、项目前期规划不合理、对文化特色挖掘不足、旅游产品单一、核心IP打造不足等问题,亟待对开发及规划设计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思路,提高文旅产业发展质量。
本文以徐州潘安湖生态小镇为案例,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一、徐州潘安湖生态小镇概况(一)项目区域区位项目位于徐州,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苏北第一。
古称彭城,有6000年的文明史,是两汉文化发源地,也是著名的帝王之乡。
从策划到落地——特色小镇实战课程培训
![从策划到落地——特色小镇实战课程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fb1b38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d.png)
从策划到落地——特色小镇实战课程培训
佚名
【期刊名称】《建筑技艺》
【年(卷),期】2017(0)6
【摘要】2017年6月3日,由《建筑技艺》杂志社主办、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
顾问有限公司承办的“从策划到落地--特色小镇实战课程培训”,在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顾问有限公司3号楼二层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近100位来自上海、北京、苏州、广州、深圳、长沙等地的开发企业、设计规划公司的相关人士参加了此次培训。
【总页数】1页(P8-8)
【关键词】培训;课程;小镇;策划;建筑技艺;学术报告厅;设计规划;杂志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51.1
【相关文献】
1.田园城市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与“落地”过程中三生空间特征分析--以龙坞、云栖小镇为例 [J], 卢一沙; 申臣臣; 韩翔; 杨大康
2.特色小镇实战型高级研修班——探其建设始于浙江,观其运营成于浙江 [J],
3.基于产业特色小镇景观实战设计
——以赣州南康家居小镇为例 [J], 赵卿
4.特色小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J], 郑洪伟;侯月玲;邓宇杰;余高德;孔斐彦;
林靖峻
5.特色小镇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浅山区香山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探索
![北京浅山区香山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3b7919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6.png)
北京浅山区香山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探索黄剑【摘要】香山小镇位于北京浅山区军庄镇,面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压力和脆弱生态环境保育的课题,本案设计突出生态优先、绿色经济和文化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把浅山区视为一个生命系统,从区域层面建立有指导性的生态保护导则,提升区域水资源管理、林相修复和栖息地复建的长远效益,推动有机果园和绿色旅游的发展;在设计过程中高度结合现状,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策划,修复基于保护.景观设计同步整合生态保护和策划、建设的要求,积极发掘民间工艺并创造性地应用于景观设计,发动当地居民的主动参与,塑造有温度、有记忆、有传承、亲切宜人的浅山特色生态小镇.【期刊名称】《风景园林》【年(卷),期】2018(025)012【总页数】7页(P47-53)【关键词】景观设计;浅山;水生态;林相修复;绿色经济;文化传承【作者】黄剑【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北京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 军庄生态小镇区位关系Junzhuang Eco-town location从北京市区向西60km左右,就来到了京郊传统度假地之一的军庄镇(图1)。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提出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区”是指包含门头沟在内的浅山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是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承载着接受平原发展辐射和带动山区城镇化的双重职能。
北京浅山区指高程在100~300m 之间的浅山丘陵地区,其中军庄镇紧邻永定河,三面环山,在北京水系生态走廊和浅山生态屏障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是区域生态廊道上的一块“踏脚石”(steppingstone)。
旅游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育,是军庄镇面临的突出课题。
通过生态、经济和社会要素的平衡互动来实现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是设计的重要策略(图2)。
我们将浅山区视为一个生命系统,通过构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和约束城区发展,构建安全的浅山生态格局,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空间的保护,并且从设计上加强林相修复和生物栖息地的复建,逐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使这个生命系统更健康,更具韧性。
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733ce6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e.png)
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宋维尔;汤欢;应婵莉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浙江省在"十三五"开局伊始,围绕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万亿级的主导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即"7+1"产业体系),提出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100个左右,具有鲜明产业特色、优美创业宜居环境、浓厚人文气息的省级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已成为浙江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核心战略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着手,通过解读特色小镇的本质内涵,对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初步设想.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宋维尔;汤欢;应婵莉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经规划设计研究所;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经规划设计研究所;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经规划设计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特色小镇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思路探索——以南京市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为例[J], 詹湛;黄哲;袁奇峰
2.规划视角下特色小镇的编制思路与方法研究——以无锡禅意小镇规划为例 [J],
王波;
3.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规划的编制方法概述 [J], 林环;仇勇懿;杨秀;陆天赞;;;;
4.新时期浙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思路探索——以浙江临安区高虹龙门农村综合改革规划为例 [J], 戴世续;周骏;洪双勇;汪克田;王海博
5.新时期特色小镇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分析 [J], 陈婷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思考--“以苍南绿能小镇为例”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思考--“以苍南绿能小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4540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3.png)
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思考--“以苍南绿能小镇为例”摘要:近年来,特色小镇作为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性举措以及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不仅受到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它是集特色产业链、理念创新链、人才虹吸链、功能服务链于一体的区域发展模式。
关键词:概述;发展历程;特征内涵;实例研究1.特色小镇的概述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不是“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是在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某一特色产业为依托,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产业定位,通过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规划建设,使其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宜居宜游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灵活的体制机制。
2.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2014年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2015年起中央、地方政策齐发力,助推特色小镇快速发展,使得特色小镇得到推广,从2016-2017年的狂热建设期和2018-2019年的冷静纠偏期,再到2020-2023年的平稳发展期,这是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
可以说,特色小镇是现代经济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展路径契合客观规律的先进经济体形态,是空间布局高效合理的微型产业集聚区升级版,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
3.特色小镇的特征内涵3.1产业“特而强”的核心内涵特色小镇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产业,通过“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发挥小镇作为空间载体的功能作用,以产业发展规划为中心,以创新发展为驱动,集聚相关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每个特色小镇紧扣七大产业,主攻自身最有基础、最具优势的细分行业作为主导特色产业,深耕细作培养行业“单打冠军”,瞄准高端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专注于创新,建立研发服务、创新孵化、人才引入、金融导入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特色小镇完整规划建设体系方案
![特色小镇完整规划建设体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0e0a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3.png)
特色小镇完整规划建设体系方案什么是特色小镇独特的文化标识 特色小镇是产、城、人、文融合的创新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主要内容包含以下4个方面:一、个定位策划: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明确特色小镇的精准定位,进行充分的策划来支撑特色小镇发展。
二、5个专题研究: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 题研究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发展;三、2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四、1个空间优化落地: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体系,涉及到具体内容则分为以下15点:1、根据资源禀赋做好精准策划••兴埠人产业*EI 升产上完善的功能组合 ・3"方公∙⅛e>T 不出1评方公何功险3事号依3 BWiIwI 札V3QΛOf imM «产蚯B •6史健QX 化•剑新文化•学府文化・»±X 化根据区位等资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自身特色,组织好,精准定位。
对小镇名称、组织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融资模式、投资主体等内容进行明确定位和策划。
2、坚持精选产业、项目落地的理念传统的城镇规划是留足城镇的发展空间,不以产业为重点;这次特色小镇规划要以产业为重点,特别要突出产业选择。
产业选择主要是结合传统产业,发展适合小城镇的产业,小城镇适合的产业往往是传统加工业、高新研发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不发展不适合落户小城镇的大规模制造业,在产业选择上还要考虑聚集人气的项目。
重项目落地。
找到有基础的产业项目,做精做强,在空间上落地。
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建设时序都要落地,在图纸上都要标注,并且这是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内容。
3、注重营造美丽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传统4峨镇规划重视发展空间,对风貌考虑不足,不重特色。
本次特色小镇规划既要考虑美,重视风貌,还要考虑特色,既要考虑空间的精准,又要注重美的营造,要注重打造有特色的人居环境,不能干镇一面。
浅谈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41d92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c.png)
第33卷第24期 2020年12月Vol.33 No.24December 2020艺术科技浅谈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李子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和文化的诉求更为迫切。
与此同时,同质化建设严重的城市已经开始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开始通过去周边旅游来提高生活舒适度,满足周末休闲的愿望,文化旅游型的特色小镇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
但快速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同质化的景观营造、文化的错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与小镇主题无关、词不达意等问题大大削弱了小镇的地域特色,无法表现当地的地域环境与其小镇的核心主题,导致很多文旅小镇无法长期保持其价值。
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如何更好地结合地域环境,使其景观在具有使用功能与美感的同时更加贴合当地特色,实现“场景营造、人气聚集和活力生长”,使其环境与人为内在均得到传承与发展,是当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场景营造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4-0145-02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得到了明显的加速,人们收入有了大幅提升,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物质生活的丰富提高了人们对于精神和文化的需求。
而大规模、同质化建设的城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文化上的需求,人们开始通过出游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生活品质,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中国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阶段[1]。
国家多次颁布和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使得特色小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也对特色小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要将旅游业建成能够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们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支柱型产业。
2016年7月18日,我国颁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的相关意见书,其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目标,即建立约1000个集商贸、休闲旅游、现代科技和制造、传统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工程。
产业导向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厦门新圩镇产业提升实践为例
![产业导向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厦门新圩镇产业提升实践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022751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a.png)
产业导向下特色小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厦门新圩镇产业提
升实践为例
崔洁;杨春
【期刊名称】《福建建筑》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特色小镇是浙江省率先提出并在全国推广的城镇重大发展战略,是实现城镇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特色小镇特征与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特色小镇发展策略,提出了以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规划路径,并以厦门新圩镇产业提升实践为例,通过分析产业优势,制定产业培育策略,从城乡统筹规划的角度提出了特色产业主导下新圩镇的产业发展规划,进而通过产业区块划分、产业空间布局、产业旅游规划等3方面引导镇区空间规划.
【总页数】7页(P13-19)
【作者】崔洁;杨春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四化”可持续理念下的农业型特色小镇规划实践——以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总体规划为例 [J], 刘福星;董志勇
2.科技旅游引领下的特色小镇规划实践——以贵州省天文小镇规划为例 [J], 王磊;陈昌远
3.基于全流程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方法研究——以陕北地区栏杆堡田园文旅小镇实践为例 [J], 夏晶
4.文化与产业导向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哈尔滨天汇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为例 [J], 刁星;
5.基于“统筹规划与规划统筹”原则下“空间详细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厦门滨北外贸片区为例 [J], 郑家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色小镇具体实施方案
![特色小镇具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e7a3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9.png)
特色小镇具体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色小镇成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发展质量的重要载体。
特色小镇旨在通过挖掘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吸引人才和资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因此,制定特色小镇具体实施方案,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 挖掘当地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小镇形象。
3. 吸引人才和资金,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4.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特色小镇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策略。
1. 挖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产品。
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提升小镇知名度和吸引力。
2.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加大对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提高小镇的宜居性和便利性。
3. 发展特色旅游业,吸引外部资金。
利用小镇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特色产品,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增加小镇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 加强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升级。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乡村民宿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5.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特色小镇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
四、实施保障。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
2. 强化宣传推广。
利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加大对特色小镇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小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
3.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对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4.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内陆农业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内陆农业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10632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4d.png)
内陆农业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蔡立力;谭静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本文主要涵盖了内陆农业地区小城镇目前的发展概况、发展动力、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指出该地区的小城镇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坚持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突出特色、专产发展,统筹规划、宜居建设的方针.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蔡立力;谭静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从东部沿海和中部内陆小城镇的横向比较中寻找中部小城镇发展的突破点 [J], 龚方方;樊雷
2.南阳模式内陆农业地区建设小城镇的成功之路 [J], 李秀清
3.农业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报告 [J], 周全
4.关于农业地区中小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研究——以驻马店市"两区两县一体化"为例
[J], 王嘉慧;牛林新
5.内陆农业地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龚吉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 编制特色小镇规划创建10个实力镇20个特色镇
![天津 编制特色小镇规划创建10个实力镇20个特色镇](https://img.taocdn.com/s3/m/af4c872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9.png)
天津编制特色小镇规划创建10个实力镇20个特色镇
佚名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6(0)9
【摘要】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近日转发《天津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推动方案》,到2020年,本市将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在现代产业、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自主创新等方面竞相展现特色,建设成一镇一韵、一镇一品、一镇一特色的实力小镇、特色小镇、花园小镇。
【总页数】1页(P6-6)
【关键词】天津市;小镇;编制特色;规划;市政府办公厅;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商业贸易【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7
【相关文献】
1.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特色小镇规划探析——以贵州省中坝镇特色小镇规划为例 [J], 向定伟;秦德莉
2.天津编制特色小镇规划创建10个市级实力小镇 [J], ;
3.浅谈基于城市文化内涵的特色小镇规划——以龙川县老隆镇水贝特色小镇概念规划为例 [J], 陈焯荣;
4.镇总体规划与特色小镇规划协同编制方法探索——以佟二堡镇总体规划及皮草特色小镇规划为例 [J], 阮梦乔
5.“航空+”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以桂头镇航空特色小镇规划为例[J], 殷俊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特色小镇初探
![浙江特色小镇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cac624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a.png)
浙江特色小镇初探
李君鹏
【期刊名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16(0)33
【摘要】我国在过去30年的城市化过程中,城镇化率提高了30%,约2亿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但无论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城市自身发展的角度,都面对着相当多的问题与求解,在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市场经济以及有计划地向城市转移乡村人口等方面有许多积极作用.近两年浙江省利用自身的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之路.
【总页数】2页(P95-96)
【作者】李君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初探 [J], 宋维尔;汤欢;应婵莉
2.艺术院校如何更好地服务特色小镇——以浙江部分特色小镇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为例 [J], 季青媛
3.全国特色小镇学浙江,浙江怎么办——r特色小镇:更高更快更强 [J], 罗一清
4.喜看特色小镇兴浙江r——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J], 浙江省政府参事调研组
5.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域外效应—兼议特色小镇"浙江模式"走出去的路径逻辑 [J], 黄杉; 朱云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快新型城镇化 建设特色小镇重在特色
![加快新型城镇化 建设特色小镇重在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4b57ed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d.png)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重在特色
佚名
【期刊名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8(0)17
【摘要】特色小镇建设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搭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平台的有力举措。
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这意味着特色小镇建设迫切需要对核心产业规划、特色文化定位、运营思维方向、长远生态保护等进行科学规划、系统安排,使之从设计到推进再到政策环境的保障等,有一套科学的规划和系统周密的建设安排。
【总页数】2页(P29-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
【相关文献】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反思与路径探索——以浙江特色小镇为例 [J], 何俊栋
2.特色小镇建设重在打造特色产业生态 [J], 陈建忠
3.浙江省加快通用航空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研究r——以宁海滨海通用航空特色小镇为例 [J], 应云仙;汤坚立;朱利亚
4.着力打造特色小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以漳州市建设特色小镇为例 [J], 卢国能
5.加快农业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J], 王仕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产业导入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基于产业导入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a3de3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0.png)
基于产业导入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郑蕾
【期刊名称】《《城市周刊》》
【年(卷),期】2018(000)052
【摘要】特色小镇是产业升级背景下,聚焦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及各类发展要素耦合的环境聚集体,合适的产业导入能够在提升当地居民收入的基础上,吸引更多人群来此进行活动和消费,正向促进当地产业的良性发展。
【总页数】1页(P6-6)
【作者】郑蕾
【作者单位】[1]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1.3
【相关文献】
1.基于产业特征的杭州特色小镇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J], 吕荣惠;王玥
2.产业链视角下特色小镇价值整合及运行机制研究\r——基于光谷特色小镇培育发展视角 [J], 徐苑卉
3.基于文化内涵视角的特色小镇泛旅游产业研究——以中国湛卢文化特色小镇为例[J], 蔡双娇; 李许钰
4.基于产业特征的杭州特色小镇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J], 吕荣惠;王玥
5.产业视角下特色小镇相关研究综述——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J], 骆国栋;吴淑莲;来益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公布的127个全国特色小镇, 从地形特点上看,平原镇、丘 陵镇和山区镇各占了约1/3; 从区位特点上看,农业地区的 镇最多,占到了43%,其次为 大城市近郊镇占30%,城市远 郊区镇占比最少,为27%。 从南北分布上看,大城市近郊 的特色小镇在南方要多于北方 ,而农业小镇则在北方要多于 南方。
特色小镇区位分布
浙江特色小镇大都有较好的区位
◀ 上海、杭州区位分析
上海
178公里
浙江省特色小镇概况
杭州
浙江省一批特色小镇分布在杭州等十个市,上海市到这 些小镇分别有高铁可达,交通方便;江浙沪一站式旅游 也成为众多游客的选择。 基金小镇距离上海高铁40分钟到达,具备与上海进行金 融产业分工协同的同城效应。
小镇空间特色塑造、景观风貌引 导、启动区相关工程设计
……
6、特色小镇规划方法---四划一体和多层融合
横向一体=策划+规划+计划+筹划
概念策划 空间规划
产业与空间的耦 合;文化、社区、 旅游、生态功能 的融入
项目计划
资金筹划
产业与业态
项目落地性
市场迎合度
“复合型、全过程”规划
概念策划:东方蝉文化旅游特色
浙江特色小镇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定位
北京
北京、天津区位分析 ▶
天津
天津特色小镇: 对接京津,重新定位和洗牌; 区位选在北京和天津之间; 主入口距离高铁站不宜太远; 具有当地的传统和特色。
北京—天津拟打造的特色小镇分布
康庄镇 千家店镇 八达岭镇 古北水镇 溪翁庄镇 峪口镇 高丽营镇 李遂镇 马坊镇 金海湖镇 黄瓜小镇
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特色小镇创建实行“政 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也同样 不可或缺。 规划技术手段的同步创新:转变思维、理念、方法、内容及工作机制,创新 探索规划技术手段。基于特色小镇规划的综合性与落地性要求,要读懂宏观 背景、读懂市场需求、做实基础调研、做透业态分析、做深空间设计。
北京
房山基金小镇 长沟镇 魏善庄镇
西集镇 台湖镇 漷县镇 杂粮小镇 津门首驿 创客小镇 欧式风情小镇 自行车小镇 泉州水城 电商小镇 台商小镇 东方马都 运河创意休闲小镇 工业创新小镇
122公里
天津
中北镇 绢花小镇
华明高新区特色小镇
4、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127个全国特色小镇的共同特点是,产业 基础相对较好,有一定的历史传承。 GDP产出最高的小镇主要还是聚集在沿海 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的一些镇的GDP产 出也很大,比如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402亿元)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200亿元) 山西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151亿元)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多扶镇(101亿元)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瑶镇(99亿元) 特色小镇的GDP
镇域一体型
旧州镇----位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全面实 施“1+N”镇村联动计划,坚持“以镇带村 、以村促镇、镇村融合”,全力推进1个“ 特色小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建设。
二、特色小镇的规划方法
1、特色小镇规划编制要求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 高度关联的新型综合性建设规划,应对新形势下的有效规划供给。 “三位一体”:产业、文化、旅游 “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 “三方落实”:项目、资金、人才 “四化驱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生态化 “四态联动”:业态、文态、生态、形态
在入选前就已经获得一些荣誉
127个特色小镇获得的国家级称号达到241项,省 级称号达到175项,平均每镇获得省部级以上称号 达到3.28项。 其中有87个镇是国家级重点镇, 35个镇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住建部和国家旅 游局组织评选), 24个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 组织评选), 33个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环保部组织评选)。 40%的特色小镇辖区内有国家级传统村落, 81%的特色小镇有美丽宜居村庄(住建部组织 评选)。 入选的特色小镇,不仅产业有特色,乡村风貌 和历史文化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浙江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 通过金温高铁丽水站接轨全国铁路大动脉,新能源车分时租赁项 目跟高铁同步投入使用,实现了新能源车和高铁的无缝连接。 浙江大唐袜艺小镇 建设了镇文化中心、镇广电站、数字化电视转换、农村文化礼堂 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 成立农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
--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制袜业是浙江诸暨大唐镇的支柱产 业,袜子产量占全国的70%、全球的三 分之一。目前大唐袜业已形成以大唐镇 为中心,辐射周边17个镇乡,吸纳从业 人员近20万人的产业集群,现拥有中国 名牌3只,中国驰名商标11只。
浙江大唐镇——袜艺小镇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 整体格局和风貌具有典型特征,路 网合理,建设高度和密度适宜。 居住区开放融合,提倡街坊式布局, 住房舒适美观。建筑彰显传统文化 和地域特色。
小镇规划区控规 (3平方公里)
小镇核心区城市设计 (1平方公里)
小镇规划与研究范围
4、特色小镇规划内容:体现定制型、策划型、综合型统一
规划方法上:思维方式的逆转,从“概念性教材”到“针对性设计” 规划理念上:实施实战的要求,政策对接、评价要求、投资任务 规划手段上:规划体系的完善,专项规划设计与专题研究的补充
5、有三种主要空间形态
产业社区型
杭州云栖小镇-----西湖区转塘科技经济园区 以云计算为特色的产业小镇
中国青瓷小镇-----龙泉市上垟镇龙泉瓷厂旧址 为核心,建设披云青瓷文化园,是以保护生态 、尊重历史打造的青瓷非遗传承基地。做瓷趣 、摘野果,游览小住,感农家淳朴、享现代惬 意,是养生休闲、旅游度假的绝佳胜地。
拈花小镇——东方蝉文化内涵和蝉文化特色的禅意度假小镇
无锡灵山已被确定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灵山小镇·拈花湾作为核心会址。
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明确主题—将传统“禅文化”与休闲度假相融合,创造适合现代人的时尚生活方 式。 开发模式—主题商业街+主题度假+论坛会议+生态湿地。 禅意营造—景观建筑、室内外装饰均精心打造为统一风格,都呈现出质朴、精致 的禅意。 精致的细节—注重细节,在景观打造上,绿树、砂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成了营 造“枯山水庭院”的主要组成。
发展理念有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有创新。
规划建设管理有创新,鼓励多规协调,建设规划与 土地利用规划合一,社会管理服务有创新。 省、市、县支持政策有创新。镇村融合发展有创新。 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小镇健康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浙江德清莫干山镇--民国风情小镇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探索以“ 低碳环保,中西融合”为特色的绿色城镇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7年04月
蔡立力
一、特色小镇培育要求 二、特色小镇规划方法 三、特色小镇产业策划 四、特色小镇空间建设
一、特色小镇培育要求
1、三大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传
承传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防止千镇一面。依据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培育对象, 防止一哄而上。
3、特色小镇规划范围
特色小镇规划范围内编制概念规划和控规(3平方公里),特色小镇建设范围内编制城市设计 (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小镇重点门户深化设计,突出节点要素
研究范围:视情况而定 与城市总规的衔接,进 行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小镇规划范围:3平方公里 编制小镇概念规划和控规
小镇建设范围: 1平方公里编制 小镇核心区城市 设计
2、全国特色小镇的五项要求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产业定位精准,特色鲜明; 产业优势明显,成长较快; 产业发展环境良好,要素集聚度较高; 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带动农村发展效 果明显。
袜艺小镇分为众创空间、时尚市集、 智造硅谷三大区域。产业转型建立智慧 工厂。发展旅游业推进滨水休闲文化长 廊建设,建设以“袜艺”为主题的旅游 项目。引入“互联网+袜”——建设电 商园和大学生创业园,构筑群落型的电 商服务生态圈。
5
近期建设构想
门户形象设计彰显 重要节点形象示意
5、特色小镇规划成果体系
“1+2+X”规划体系
X专题
产业发展研究
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小镇总体概念规划
规划纲领,明确发展定位、目标 方向、主要功能和空间布局
+
地块精准划分、确定开发建设指 标、保障项目落地
小镇核心区城市设计
+
文化旅游发展 公共政策专题 行动计划专题
特色小镇传统村落情况 特色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情况
特色小镇省级称号分类
全国特色小镇 湖南浏阳大瑶镇--花炮产业
以花炮产业为主导,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炮 及材料集散中心,同时也是花炮文化的发 祥地——花炮始祖李畋诞生于此,已由花 炮生产中心转型花炮市场中心,花炮世界 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国家卫生镇 国家重点镇 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 湖南省首批美丽乡镇示范镇 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试点镇
坚持市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
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 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
坚持深化改革。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
模式,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 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发展新经济。
陶都明珠--江 苏宜兴市丁蜀 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 ---紫砂陶制 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