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犯罪心理
老年罪犯管理特点
老年罪犯管理特点
老年罪犯的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身体状况较差,需要特别关注医疗和健康问题。
老年罪犯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
此外,管理人员还需特别关注老年罪犯的饮食和居住环境,保证他们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休息。
心理状况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老年罪犯中,有些人在犯罪前可能已经存在心理问题,如孤独、抑郁等。
在服刑期间,他们可能会因为悔恨、焦虑等原因产生心理压力,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教育等方式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改造。
社会关系较为复杂,需要更多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老年罪犯中,很多人都有家庭和社会背景,管理人员需要与他们的家人、亲友进行沟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帮助罪犯改造。
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探亲、座谈会等,帮助老年罪犯重建社会关系,缓解孤独感。
改造难度较大,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注。
老年罪犯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可能无法像年轻人一样快速适应改造生活。
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关注,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老年罪犯逐步适应改造生活。
容易受到伤害,需要更多的保护和支持。
老年罪犯在服刑期间可能会受到其他罪犯的欺负或排挤,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老年罪犯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老年罪犯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医疗和健康、心理、社会关系、改造难度、易受伤害等方面的问题。
管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为老年罪犯的改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老年人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建议
老年人犯罪特点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健康与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老年人犯罪。
老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其他年龄层的犯罪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制定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一、老年人犯罪的特点1.犯罪目的多为借贷或经济原因。
由于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往往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或是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等,而在社会中缺少相应的保障和帮助,所以有很多老年人选择走上犯罪道路。
2.犯罪手段单一。
由于老年人年龄的限制,导致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思维迟缓,往往只能采用比较简单的犯罪手段,如撬锁、进门抢劫等。
3.犯罪动机复杂。
在社会中老年人往往遭受冷落和孤独,加上对生活与人的失望,让他们的心态异常矛盾。
同时,很多老年人又由于生活困难而选择犯罪,也可能是由于第三方的诈骗等原因而导致其选择走上犯罪道路。
二、老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老年人犯罪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还对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严重威胁。
1.犯罪影响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的稳定是社会基本的要求,而老年人犯罪容易破坏社会治安的稳定。
2.犯罪引发社会恐慌。
老年人犯罪舆论的关注度大,容易引发老年人对社会的恐慌与不信任,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犯罪损害社会正义。
老年人犯罪严重侵犯了社会正义,社会的公众认知与观感会对老年人的行为产生质疑。
三、老年人犯罪的原因1.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较少的社会保障与相对逊色的医保体系都使得老年人的生活与医疗方面亟需改善2.家庭关系紧张。
由长期的抚养和照顾老年人所带来的心理疲劳和财务负担,使得很多家庭关系发生了矛盾和冲突3.文化程度低。
大多数老年人受过的教育和接受的文化都比较低,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变化,特别容易受到抽象的骗局4.社会关注度低。
由于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待遇处于劣势,缺乏足够的社会关注与帮助四、老年人犯罪的对策建议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政策层面上加强对老年人的保障与关爱,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财务状况。
第八讲 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特点 1、智力变化特点 智力逐渐下降,认识能力也降低。 2、情绪情感的变化 A、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B、情绪体验强 烈;C、情感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 3、意志特征的变化 首先,控制能力降低;其次,有不良行为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特点 4、性心理的变化、再婚心理 5、人格的发展变化 A、自我中心,顽固,人性 B、猜疑性、胡乱猜测,嫉妒, C、保守性,讨厌新事物,偏好旧习惯 D、疑病: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E、牢骚 F、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模仿性和容易受暗示性 情景性(缺乏预谋) 情绪性(冲动性) 体能性 团伙性 游戏性 反复性
暴力性和团伙性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2、青少年体能强壮和精力充沛 3、欲求最多最强烈 4、遇到的矛盾最多、最复杂 5、青少年犯罪还和生理早熟有很大关系
老年人犯罪的特征
一、犯罪的手段的非暴力性 二、犯罪形式的单独性 三、犯罪类型的相对集中性
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非体能性 单独性 情景性(邻里)
老年人犯罪的心理分析
1、追求享乐、欲壑难添 2、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3、精神空虚、无所事实 4、不堪虐待,以身试法 5、维护尊严,铤而走险 6、恶习较深,重操旧业 7、倚老卖老,藐视法律 8、革命吃亏,侍机补偿 9、老无所养,生活无着
老年人犯罪改造心理分析
1、不认罪 2、自悲心理 3、心神丧失 4、希望政府宽大处理
老年人犯罪预防措施
1、老年人自我预防 A、发挥余热,为社会做贡献 B、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参见有益的社会活动 C、活到老,学到老,提高认识水品 2、家庭预防 家庭要尊老爱幼,树立良好的家风 坚决贯彻《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对丧偶的老年人再婚问题应予以考虑 3、社会预防: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离退休工作 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制宣传。
老年人犯罪及心理分析PPT课件
孤独,心理上自然形成阴影,他们或由于缺乏亲友的 关爱而仇视那些家庭美满的人而进行一些伤害他人 人身财产的犯罪行为;或由于长久孤单而对社会绝 望失去生存的希望,而实施一些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的犯罪行为。
2019/11/17
2019/11/17
3、文盲型老年人与智力型老年人犯罪 一般文盲型老年人犯罪的特点是其文化水平低导致
远处,一个警察在买矿泉水。“去抢警察,他就可以把我直
接带进监狱。”可他的如意算盘没打成,年纪大腿脚慢,付
达信还没走到跟前,警察已经转身离开了。
售票处,二十多个人在排队买票。其中一个四五十岁的
中年妇女手里举着300块钱,眼睛盯着售票窗口一步步往前
移动着。付达信觉得机会来了。他凑过去,用力一抻,扯下
了100元钱。妇女回头一看,只见瘦小枯干的付达信站在她
2019/11/17
老年常见犯罪类型
1、贫困型老年人和经济优越型老年人犯罪 贫困型老年人犯罪,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决定其无法 从事很多劳动,导致一些贫困老年人在没有能力满 足正常生活需求的情况下,把犯罪作为生存的“捷 径”。这类犯罪多为盗窃罪等财产犯罪。由于我国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甚至出现了贫困老人希望 进监狱养老。
2008年11月24日,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审理后 认定,付达信的抢劫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 得逞,属犯罪未遂。鉴于其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 判处其2年有期徒刑、处6000元罚金。付达信没交 那笔罚金,“我哪有钱”。
2019/11/17
2、孤寡老年人与家庭型老年人犯罪 孤寡老年人指的是孤身一人、没有其他家庭成员的
的各种问题重新加以顺利适应,因而有可能因为适 应不良而走向犯罪。 2、家庭关系与犯罪 随着老年期的到来,老年人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及 人格发生变化,这也影响着他们的犯罪行为。
老病残罪犯心理健康评估及其对策研究
老病残罪犯心理健康评估及其对策研究摘要:老病残罪犯是罪犯中的疑难杂症群体,不仅面临高墙电网的封闭环境,更要承受年老、疾病、残疾的折磨,其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鉴于此,课题组对老病残罪犯做全面的心理健康评估,摸清老病残罪犯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老病残罪犯心理健康评估一、研究意义2013年是部、局推进教育改造质量年活动的关键年,同时也是深入探索循证矫正方法的关键年。
为了更好地落实部、局的相关要求,提高矫正方法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程度,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监狱组织开展全监性的老病残罪犯心理健康评估工作。
要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就必须科学改造罪犯;要科学改造罪犯,就必须科学认识罪犯;要科学认识罪犯,就必须科学评估罪犯。
评估是科学认识罪犯的方法和手段。
桂晓民局长在全局教育质量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提出的入监、出监、认罪悔罪、劳动改造和心理矫治“五项评估”五项评估,罪犯心理健康评估就是其中一项。
安全为天,确保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心防”是实现监管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以关押老病残罪犯为主的功能性监狱更是如此,而对罪犯开展全面性的心理评估为“心防”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对罪犯的科学矫治、循证矫正提供数据基础。
综上所述,对罪犯开展全面性的心理健康评估非常必要,而且意义深远。
二、研究方法(一)样本。
组织心理测试时,监狱共有老病残罪犯1100余名,除去文盲犯、精神类疾病患者、住院或长期卧床等特殊罪犯外,共有973名罪犯参加心理健康测试,其中33名罪犯的测试结果因各种原因无效。
因此,共收到940名罪犯的有效测试结果,其中,病犯400名,残犯227名,老犯313名。
另外,从监狱300余名正常犯中,随机抽取200名罪犯作为参照组,参加心理健康测试,其中5名罪犯的测试结果无效,共收到195名正常犯的有效测试结果。
(二)测量工具。
本次测量全部采用SCL-90量表。
(三)测量方法。
全部采用上机操作。
第9章 老年人犯罪心理
1.3 老年人 的心理特点
认知
情感
个性
2. 老年人犯罪原因的心理分析
生理与心理 发展的矛盾
内部心理 结构动力 的矛盾
主观心理 与客观现 实的矛盾
认知
个性
老年人犯罪 的心理特征
情感
意志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吧!
思考题
• 1、为什么要把老年人犯罪心理纳入犯罪 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 2、老年人有何心理特点?这些特点与犯 罪有何关系? • 3、从老年人主观心理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分析老年人犯罪的原因。 • 4入本学科的研究课题呢?
! !
!
从人口 老龄化 的趋势 来看 ﹌
从个体 生理和 心理的 发展来 看
从老年 人犯罪 的情况 来看
1.2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1.2.1 形态的变化 细胞的变化 组织和器官的变化 外观变化 1.2.2 生理功能衰退 内脏器官功能的衰退 脑和神经系统的衰退
第九章 老年人犯罪心理
1
第九章 老年人犯罪心理
1
老年人犯罪概述
2
老年人犯罪原因的心理分析
3
老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
1.
老年人犯罪概述
1.1 老年人的概念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老龄 问题世界大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宣称60 岁以上为老年人。我国心理学界对老年 人的概念未作严格的 界定,但从事老年研究 的人一般认为60岁以上 的人为老年人。
老人犯罪现象分析
浅谈老年人犯罪现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大力改善,"高龄化社会"的现象波及到许多国家,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人口的增多必然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其中就包括老年人的犯罪问题。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比例逐步提高,老年人犯罪现象也逐渐增多。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犯罪的形势,探析老年人犯罪的原因,提出了减少老年人犯罪的措施,希望可以达到预防老年人犯罪的效果。
关键字:老年人;犯罪特点;犯罪原因;对策和建议一、老年人犯罪的特点老年人犯罪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从不同的角度看,老年人犯罪表现出如下不同的特点:1、从犯罪率上看,老年人犯罪率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老人犯罪率有所上升,但老年人犯罪的人数在所有犯罪人数中的比例还是低的,并未形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2、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老年人犯罪案件中的老年人大多数文化低,修养差,大多数是文盲或小学文化,由于文化有限,他们道德缺失、行为失范,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犯了法还不知道。
3、从老年人犯罪类型上看,老年犯罪与青、中年犯罪不同。
由于受身体衰老的限制,一般难以实行暴力犯罪。
男性多属猥亵、强奸、流氓犯罪、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赌博、伪造、投毒、诈骗等。
老年女性犯罪的类型多为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如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等。
4、从犯罪对象上看,老年人犯罪对象多为弱势群体,多以儿童、妇女或残疾、弱智、病患者为其侵害对象,手段简单,均为单独作案。
5、从犯罪区域分析,农村老人犯罪比例大。
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不断地向农村曼延和发展,农村的老年人长时间得不到健康、文明精神的洗礼,以致步入歧途,不惜以身试法。
6、犯罪行为趋于男性化。
老年人犯罪中,男性犯罪人的数量大大超过女性犯罪人。
①二、老年人犯罪的原因老年期是人生中最后一个时期,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的变化,对其心理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因而这个时期也是老年人很重要的再适应时期。
老年人犯罪的调研报告
老年人犯罪的调研报告标题:老年人犯罪的调研报告引言:老年人犯罪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和对策,我们对老年人犯罪进行了调研。
本报告旨在分析老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同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一、老年人犯罪的现状:1.老年人犯罪率上升: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老年人犯罪率呈年增长趋势,并且犯罪行为类型多样化,包括财产犯罪、非法行医、家庭暴力等。
2.老年人犯罪案件多发地区: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犯罪案件在一些社区和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可能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和社会保障不完善有关。
二、老年人犯罪的原因:1.经济因素:一些老年人因为养老金和其他收入的不足,生活压力增大,被迫参与犯罪活动以解决经济困难。
2.心理因素:部分老年人产生沮丧、孤独等负面情绪,缺乏亲情支持和社交圈子,从而易于陷入犯罪行为。
3.社会因素: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的老年人犯罪预防和救助措施,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三、老年人犯罪的危害:1.对老年人自身的伤害:犯罪行为会导致老年人身体受伤、经济损失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2.对家庭的破坏:老年人犯罪不仅损害自己,还对家庭造成巨大影响,家庭关系恶化,庞大的心理负担给家人带来困扰。
3.对社会的危害:老年人犯罪行为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了社会成本,减弱了社区的安全感与凝聚力。
四、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1.提高老年人福利待遇:加大老年人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的投入,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减少老年人因经济压力而参与犯罪的可能性。
2.完善老年人犯罪预防体系:建立老年人犯罪预防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知识培训,增加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
3.加强社区关爱力度:建立老年人关爱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社区活动,提供社交机会,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4.加强执法力度:完善老年人犯罪举报机制,加大对老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社区环境。
浅析老年人犯罪问题
社会 阅历和角色决定 了其做事谨慎 、善于伪装 、不张
狂暴露 的性格 ,总是尽力维护而不破坏 自己在社会上
形成 的威信和 良好形象 ,因而其作案具有较强 的隐蔽
性。
原 因
家 庭和 谐 、营造 健康 向上 的老年人 生 活环境 都 具有
积极 意义 。 特 点
作为 一种 特殊 的社 会现 象 ,老年 人犯 罪是 社会 发展 状况 与该 群体 的生 理 、心理 特点 交互 作用 的产
1 . 9 4 亿, 且 以每年 近 1 0 0 万 的速度增加 。这意 味着我 国
人 口正 处在 急剧 老龄 化 时期 。而 随着 老龄化 社会 结
构 的迅 速形 成 ,诱发 了诸 多 与老年 人有 关 的社 会 问
题 ,其 中包 括老 年人 犯罪 现象 。因此 ,研究 老 年人 的犯 罪 特点 及预 防措 施 ,对 于维护 社会 稳定 、促 进
l C 公民 r i ’ I Z E N 与法治 R U L E O F L A W
浅 析
◎张 兆利 郝 玉 芹
犯 罪 问题
到2 0 1 2 年 底 ,我 国6 0 岁 以上 老年 人 口数 量 达到
往往通 过 自己的智力和技能并借助他人之手 ,达到 自
己犯罪 的 目的 。在整个犯罪过程 中,老年人的智能和 经验起 着决定 性的作 用 。 是具有隐蔽性 。老年人 的
罪 ,既可能是主犯 、教唆犯 ,也可 能是 帮助犯 ;二是 智能性 。从面上看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 ,但社会 经验 却较 为丰富 ,其智力和技能水平也超过年 轻人 。因此
自身 心 理 变 化 所 致 。年 事 渐 高后 ,老 年 人 的
身 体素 质 、精神 状态 等会 发生 明显 变化 ,具 体 表现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_调研报告_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_调研报告奸等极端的方式来发泄。
因为老年男性的心理和体质特点,由于年老体弱,多数不敢打成年妇女的主意,他们一般采取非暴力诱骗等犯罪手段,往往会把目标锁定在幼女、弱智女性身上,所以老年男性犯罪制造的案件影响更大。
文化生活的匮乏也是造成老年人性犯罪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
许多农村老年人闲在家里就是带小孩,煮饭,打扫卫生,可以从事的娱乐活动屈指可数,无非是打牌、搓麻等几样,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少。
再加上淫欲型老年罪犯往往存在倚老卖老的错误思想,他们中的不少人认为,反正年纪已一大把,再不“尽情”享受一下,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即使做出“出格”的事来,自己也不会受到什么处理。
在这种畸形心理的驱使之下,胆大妄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如68岁的犯罪嫌疑人张海桃在自家利用和其养女杨漳兰(11周岁)同床睡觉之机,多次乘杨漳兰睡着之际,对其进行猥亵。
2003年8月,70岁的犯罪嫌疑人江万金酒后窜至患有精神病的女子陈水清家,将其带至邻近菜地,同其发生性关系,被群众发现并赶走后半个小时,又将陈水清带回原地同其发生性关系,再次被群众发现并赶走后又过了半小时,犯罪嫌疑人江万金又将陈水清带回菜地发生性关系。
受害人陈水清经法医鉴定为精神分裂症,丧失性自卫能力。
五是农村老年女性在心理上较男性更为稳定,她们在生活上更以家庭为重心,生活的圈子相对较小,接触的新事务也较男性更少,农村女性老年人更是如此,所以犯罪数量明显少于男性,而且其犯罪也与其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如2002年2月,犯罪嫌疑人邓珍菊(女,58岁)到自家责任田田埂上除草,由于田埂上的草长得比较多而高,在没采取任何防火措施的情况下,将田埂上的草点燃,火被风刮至田边山上,引发森林火灾,大火从上午12时许烧至下午18时35分才扑灭,受灾面积264亩,经济损失为93825元。
六是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低下,法制意识淡薄所致。
据统计,86.6%的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只有小学文化或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老年人犯罪
浅谈老年人犯罪摘要:《刑法修正案(八)》首创了“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免死”,是我国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争议。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犯罪的原因,提出减少老年人犯罪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原因建议中图分类号:d66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 -0000-01对于有关“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免死”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也引起了人们对有关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深入研究一、老年人犯罪的原因老年人犯罪包括自身的主观原因外,社会和家庭等因素也有可能促使其犯罪。
(一)从心理方面来看,老年罪犯一般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偏差进入老年期以后,子女们由于工作相继离开老人生活,而老人自己的朋友也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天天减少,老人往往处于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当中,长此以往很容易使老人产生孤独感、迟暮感和失落感,导致老年人思想颓废,变得敏感多疑,对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
而有些老人更是由于本身脾气暴躁,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和刺激欲,他们思想狭隘、固执己见、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半点委屈。
正是由于这些心理的偏差,导致老人们往往任性冲动,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引起冲突和矛盾,出现攻击性的言语和行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从思想方面来看,老年罪犯很多都受腐朽思想的影响,树立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些老年人正是受这些腐朽思想的毒害,追求物质享受和不健康的精神刺激,从而导致犯罪。
(三)我国的养老体制不健全我国的养老体制运行了十多年,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养老制度本身就不成熟,再加上我国快速的老龄化给我国的养老体制带来了很大挑战。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是我国的养老体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仍然不够健全。
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解决城市贫困老人和农村老人的生活问题,部分老年人无力参保。
其生活来源主要靠子女提供,在无人赡养和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一些老人很容易产生小偷小摸或者报复的心理,从而导致犯罪。
一例老年罪犯因入监焦虑的心理咨询报告
一例对老年罪犯因入监焦虑开展心理咨询的报告吴志平摘要:本文是一例对老年罪犯因入监焦虑开展的心理咨询报告。
求助者杨某,男,汉族,高中文化,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捕前系四川省彭州市某寺庙和尚。
2012年1月前押送我狱服刑,时年84岁。
因不适应新入监生活。
反复感到心慌、胸闷、气紧、手足麻木、紧张、担心、不安,并伴有睡眠障碍达2个月。
多次送往监狱医院进行检查诊治,均无阳性发现。
经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民警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辨析,建立合理信念,通过改变不良认知,从而引导求助者缓解消极情绪。
经过几次面对面咨询,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目标,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字:严重心理问题认知合理情绪疗法一、求助者基本资料(一)心理档案资料某某监狱某监区服刑人员杨某,男,84岁。
高中文化,未婚,捕前系四川省彭州市某寺庙和尚。
身高1.75米左右,体态健康,无疾病史。
父母早逝,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2012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于2012年1月被押送至我狱服刑,参加咨询时已服刑3个月。
(二)个人成长史通过求助者自述及查阅其档案资料,发现求助者无精神病家族史及相关躯体疾病史。
围产期母子健康,顺产,母亲没有重大疾病,没有服用特殊药物,1岁多开始走路、说话。
童年期无重大疾病发生,无特殊事件从小随父母生活。
家庭关系较好,父母感情很好,但杨某十几岁时,父母因病逝世,自己39岁时皈依了佛教一直在彭州某寺庙出家修行至案发前。
(三)精神状况求助者衣着服饰正常,神志清楚,年貌相符,注意力集中,思维较敏捷,言行一致,没有出现妄想和幻觉。
但是表情有些焦虑,显示局促不安,回答问题有些疑虑,能主动叙述并愿意接受咨询。
(四)身体状况自幼身体健康,无躯体异常感觉,无器质性病变,未患过严重疾病。
但入狱后逐渐出现心慌、气紧、胸闷、呼吸紧迫、胸腹部疼痛、腰部疼痛等,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心烦时,感到紧张不安,担心身体出现严重问题,但主管警官押送至监狱医院拍摄X光片,心电图,实施B超检查等均无阳性发现。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
×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第一篇:×地区农村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探讨“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人们常以“最美不夕阳红”来比喻晚年生活的美好。
我们的社会推崇尊老敬老,关心老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文化的显著发展,科技及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加上计划生育国策的有效实施,使得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强。
到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
倡,近几年,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对老年人身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犯罪屡有发生,且在一定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夕阳”蒙上了一层阴影。
农村老年人操劳一生,本该含饴弄孙,趣遣时日,但有些人却因犯罪而铁窗相伴。
这些农村老年人在人生的暮年堕落成社会的罪人,既严重危害了社会,同时也给家庭、子女及被害人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从人口比例来看,我国老年人犯罪率并不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化速度快,老年人犯罪的绝对数仍不容小觑,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这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福建省龙岩市的农村老年人犯罪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犯罪特点据统计,2001年至2003年10月,龙岩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5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年犯罪嫌疑人194人,占批捕总人数5195的4%。
2001年批准逮捕农村50周岁以上的犯罪嫌疑人66人,占全年批捕总人数的3.4%;2002年批捕77人,占全年批捕总人数的4.11%;2003年1月至10月共批捕51人,占批捕总人数的3.69%。
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的犯罪嫌疑人占绝大多数,共142人,占总数的73%,平均年龄为55.97岁,年龄最大的为80岁。
犯罪所涉及的罪名近30种,主要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及侵犯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类型。
浅谈老年人犯罪心理的产生及预防
第 四, 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 老年人法 系 。在老年人犯罪 中 , 绝大部分是 因为家
题 的 研 究 还 很 不 足 。 加 强 对 老 年 人 犯 罪 了显性变化 , 就很可能做 出危 害社会 的行
第 四, 家庭 贫 困。无论 是哪个 社会 , 很 多 社会 问题 都 与贫 困有 着 密 切 的关
心 理预防的相关研究 , 有利于老年人生活 为 , 走上犯罪道路。 水 平的不断提高 , 也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此
同时通 过荼 毒那么 多无辜 的生命 来报 复 而情 绪激动 “ , 从而做 出一些极端 危险的 受 很 大 的痛 苦 。
社会?在实施犯罪之前 , 陈水总 的微博 已 行 为 。 第三 , 经济利益诱使 。随着社会 的进
经透露 出很多相关信 息 , 甚至 已经 明确表
第三, 心理特征 发生变化。从犯罪心 步 , 一 部分人会 过度追 求生 活享受 , 随着
升趋势 o [ 1 1 1 2 1 2 0 1 3 年发 生的“ 厦 门公交爆炸 庭 成员 的关 系 恶化 , 】 。 为 了医好 自己的慢性疾病 , 老 使 得 老年 人非 常 担 健康状态 案” , 瞬间造 成 4 7 死3 4伤的恐怖结 果 , 而 心 、 在没有经 济来 源 着急 , 但 是他们没有解决 问题 的方法 , 年人不得不花大量 的钱 , 犯 罪嫌疑 人陈水 总也 是一名 6 0 岁的老年 从 而导致 精神上 产生 困扰 。老年人 身心 的情况下 , 他们就可能通过违法手段解 决 人 。是怎样 的巨大绝望心 理 , 让他下定决 活 动能 力慢 慢变差 , r t i n C u r t i c e 认为老年犯 比起其 他 心理承受能力也慢慢 问题 。A 心, 以如 此残暴 的方式 解决 自己的一 生 , 变弱, 部分老年人有 时因为一些家庭小事 年龄段 的罪犯 , 在生理上 和心理上都会 承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法学专业
题目: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目录摘要 (2)一、老年人犯罪的一般概述 (4)(一)老年人的界定 (4)(二)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4)(三)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5)1. 老年人犯罪的主体特点 (5)2. 老年人犯罪的手段特点 (5)二、我国老年人犯罪现状 (5)(一)我国老年人犯罪概况 (5)(二)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类型 (6)1.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学术分类 (6)2.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实践分类 (7)三、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原因 (7)(一)我国老年人犯罪的个体原因 (7)1.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生理原因 (7)2.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 (8)(二)我国老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 (9)1. 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 (9)2. 城镇化速度加快“空巢”现象严重 (9)(三)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 (10)⒈我国老年人法律知识的缺乏 (10)⒉改变社会角色的问题 (10)3.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10)四、我国老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11)(一)加强老年人精神关怀 (11)(二)关注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 (11)(三)重视对老年人道德与法律教育 (12)(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2)参考文献 (14)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涉及老年人犯罪的问题日益凸显。
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计划提出,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伴随着老年人口的第1个增长高潮的来临,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快推行。
与2018年末相比,2019年年末,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2.53亿人,老年人口比重18.1%,其中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76亿人,所占比重12.6%。
因此,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肯定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其中老年人犯罪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
我国老年人犯罪的管理规模和发展速度还处在初级阶段,如果不重视对老年人犯罪现象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有效预防,我国存在着以大量老年人为基础,造成世界上最大的老年人犯罪集团的风险。
老人犯罪特点原因与对策
老年人犯罪特点、原因与对策关键词: 老年人/犯罪特征/思想教育/尊老风尚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大力改善,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老年人犯罪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
从犯罪手段看,老年人犯罪往往采取非暴力手段,表现出智能性、间接性、隐蔽性;从犯罪类型看,男性多属猥亵、强奸、流氓犯罪、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赌博、伪造、投毒、诈骗等,女性老年人犯罪则以盗窃居于首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离退休前后的心理失衡,对新的生活环境及家庭关系的不适应,人格自身显示的敏感多疑、情绪不稳、以自我为中心等。
针对如上老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原因,应建立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老年人维权工作体系和网络;加强对老年人进行思想教育,教育他们保持晚节;积极安排他们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动员全社会关心尊重老人,不使他们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同时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应列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之一。
按照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都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国家,并称其为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早在1995年我国已达到了老龄化社会。
我国现有12亿多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9100多万,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3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而且还正在以年平均3.2%的较高速度增长。
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亿,到2050年将超过4亿。
因此,早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注意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势,及时采取正确的政策”。
同时在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课题,各地区、各部门都应该关心老年工作”。
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中也曾指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化,是一个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要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早研究相应的对策,避免在将来出现被动局面。
老年犯罪心理论文-老年人犯罪问题探讨
老年犯罪心理论文|老年人犯罪问题探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寿命不断地延长,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日趋上升。
老龄化社会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正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沉重压力,也给社会带来种种问题,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犯罪问题也变的突出起来。
于是我们必须加紧对老年人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老年人犯罪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
本文就是针对老年人犯罪的各种特点、不同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能对老年人犯罪的问题有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使老年人犯罪问题能得到很好解决。
同时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应当列入犯罪学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之一。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
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
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社会家庭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诸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在社会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数量也有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某地监狱在押犯常年12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员1998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2%,1999年占到在押犯总数的1.4%,2000年以占到在押犯总数的2.1%。
因此老年人的犯罪增长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就是从剖析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预防老年人犯罪即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所谓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体结构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学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制约与机体生长成熟这一序列同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不可逆转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个人自身的生长条件和天生机体发育的差异,判断老年人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和角色作用,可分别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来衡量。
有关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探讨
有关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探讨【摘要】老年人犯罪现象在社会上逐渐增多,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原因,随后探讨了社会环境因素、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法律制度对老年人犯罪的影响。
在提出了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包括加强社会关爱老年人的重要性。
通过对老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引起社会的重视,促进建立更加健全的老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现象、原因分析、社会环境因素、身体健康、心理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制度、预防措施、社会关爱、重要性。
1. 引言1.1 老年人犯罪现象的现状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老年人犯罪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老年人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加,涉及范围也逐渐扩大。
老年人犯罪主要表现为经济犯罪、家庭暴力、涉黄涉毒等多种形式,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老年人犯罪现象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老年人犯罪案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犯罪行为中;老年人犯罪多为多发性犯罪,一些老年人经常性地参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老年人犯罪往往以隐蔽性较强,很难被社会发现和制止。
老年人犯罪现象的蔓延给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探究老年人犯罪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对预防和遏制老年人犯罪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老年人犯罪原因分析老年人犯罪现象的原因有着复杂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可以从生理上进行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逐渐恶化,一些老年人可能因为疾病、疼痛等生理问题而无法正常工作或得到良好的生活质量,从而产生犯罪行为以谋取生计或寻求刺激。
心理因素也是老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孤独、抑郁、失落等心理问题,缺乏情感支持和交流,导致他们产生犯罪冲动。
一些老年人可能由于过度焦虑、焦躁等情绪问题,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无法正确判断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误入犯罪的歧途。
老病残罪犯心理健康评估专题报告
老病残罪犯心理健康评估及其对策研究摘要:老病残罪犯是罪犯中的疑难杂症群体,不仅面临高墙电网的封闭环境,更要承受年老、疾病、残疾的折磨,其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鉴于此,课题组对老病残罪犯做全面的心理健康评估,摸清老病残罪犯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老病残罪犯心理健康评估一、研究意义2013年是部、局推进教育改造质量年活动的关键年,同时也是深入探索循证矫正方法的关键年。
为了更好地落实部、局的相关要求,提高矫正方法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程度,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监狱组织开展全监性的老病残罪犯心理健康评估工作。
要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就必须科学改造罪犯;要科学改造罪犯,就必须科学认识罪犯;要科学认识罪犯,就必须科学评估罪犯。
评估是科学认识罪犯的方法和手段。
桂晓民局长在全局教育质量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提出的入监、出监、认罪悔罪、劳动改造和心理矫治“五项评估”五项评估,罪犯心理健康评估就是其中一项。
安全为天,确保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心防”是实现监管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以关押老病残罪犯为主的功能性监狱更是如此,而对罪犯开展全面性的心理评估为“心防”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同时也对罪犯的科学矫治、循证矫正提供数据基础。
综上所述,对罪犯开展全面性的心理健康评估非常必要,而且意义深远。
二、研究方法(一)样本。
组织心理测试时,监狱共有老病残罪犯1100余名,除去文盲犯、精神类疾病患者、住院或长期卧床等特殊罪犯外,共有973名罪犯参加心理健康测试,其中33名罪犯的测试结果因各种原因无效。
因此,共收到940名罪犯的有效测试结果,其中,病犯400名,残犯227名,老犯313名。
另外,从监狱300余名正常犯中,随机抽取200名罪犯作为参照组,参加心理健康测试,其中5名罪犯的测试结果无效,共收到195名正常犯的有效测试结果。
(二)测量工具。
本次测量全部采用SCL-90量表。
(三)测量方法。
全部采用上机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犯罪的犯罪心理浅析院系:政法学院法学系
学号:1022408013
姓名:郭云素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寿命不断延长,我国社会提前进入老龄化。
老龄化社会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现象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的结果,同时也给社会带来种种问题,其中就包括老年人犯罪问题,老年人因其年龄、心理以及社会地位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必须加紧对老年人犯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犯罪心理的浅析希望能对老年人犯罪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老年人犯罪心理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0.41%,其中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
依照人口年龄结构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预期到201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
随着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社会家庭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诸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犯罪在社会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数量也有增长的趋势。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谓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体结构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学规律和周围环境的制约与机体生长成熟这一序列同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时空上的不可逆转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个人自身的生长条件和天生机体发育的差异,判断老年人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根据人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和角色作用,可分别从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来衡量。
1982年在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将老年年龄的界限定义为60岁,我国若以退休年龄为界限的话,则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
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把我国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定为60周岁,这一标准便于正确的估量老年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适合我国现有的国情。
老年人犯罪概括起来说,是指60岁以上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这是一种以年龄为标准对老年人犯罪下的定义。
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作狭义和广义的区分,广义的老年人犯罪指老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指由于身体、心理、社会生活等方面处于老年化的过程中而引发的犯罪行为,前者着眼于行为主体,后者着眼于行为特征,狭义的老年人犯罪所包含的范围较小,它把老年人实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过程而引发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点
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之处在于老年人犯罪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然而老年人犯罪也有其他特殊的现象、特点和犯罪原因,很值得注意。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老年人犯罪表现出与其他年龄段的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不同的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来看,老年犯罪人多为孤寡老人,文化层次偏低。
老年人晚年因为子女与其分居他处、丧偶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生活孤独寂寞,单调乏味,易滋生不健康的心理从而引发犯罪,这一情形下的老年人多为文盲或半文盲,文化水平较低。
(二)从老年人犯罪的类型上看,男性犯罪行为多为猥亵、强奸、诱骗、放火、盗窃、侵占、窝赃、伪造、诈骗等,女性犯罪多为扰乱社会治安为主。
(三)从老年人犯罪的犯罪手段上看,暴力型犯罪较少。
进入老年期以后,由于不同程度的生理老化和疾病的存在,使老年人存在着运动障碍,这些决定了老年人实施的抢劫、杀人等暴力型犯罪较少你,他们往往采取教唆、诱骗、包庇等具有智能型、隐蔽性和间接性的犯罪手段。
(四)从老年人犯罪的犯罪对象来看,多为弱势群体。
人进入老年以后,生理机能的退化导致一些老年人往往把犯罪对象直接指向没有反抗能力或者反抗能力较弱、能为自己胁迫和压制的儿童、妇女、残疾人等弱者。
除了以上几个可以明显归类的特点,还有一些其他特点,比如近年来还有一些退休老干部利用自己多年的人际关系网,为家人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等。
三、老年人犯罪的犯罪心理因素
老年人犯罪除与未成年人犯罪、中青年犯罪和其他的各类犯罪有共同的主客观原因外,还有一定的特殊的犯罪心理因素。
(一)进入老年期以后人不仅生理机能发生退化,心理机能同时也呈下降趋势。
在身体机能上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许多器官和组织有相当程度的萎缩现象,如听力下降、视力衰退,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减弱,反应变得迟钝;从心理机能上看,此时老年人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变得敏感多疑,加上身体机能的衰退,自身抵抗能力的降低,使老年人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问题,从而引起了很深的猜疑心理和被害观念,总怀疑他人是否侵犯自己,往往由于猜疑和被害妄想而发生防御性的犯罪行为。
有些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并以自我为中心,产生情绪回归现象,即老年人遇到挫折时不容易克制,常常失去理智,变得像儿童一样任性、固执、冲动,缺乏宽容,这些心理倾向是由于他们的身心衰退造成的,他们往往会感到自己身体衰弱精力不济,不能恰当地解决遇到的纠纷很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出现攻击性的语言和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严重的最后引发犯罪行为。
(二)老年人步入老年期后,由于身心特殊变化常常会出现对社会生活的种种不适应;
1. 对离休、退休生活的不适应。
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离退休之前工作是他们生活的重心,工作收入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在工作中可以全面地展现自我,彰显价值,并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中得到满足感与幸福感。
而对于离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从忙碌的工作中一下子松懈下来,在没有找到新的生活目标之前,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了重心,个人价值也无从体现,于是变得消极颓废,此时最容易卷入非法犯罪的活动中。
2. 对经济收入降低而引发的生活拮据的不适应。
对一些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生活相对较有保障则出现财产犯罪的可能性较小,但对于另外老年人来说,他们本身没有足够养老的积蓄,一旦退休经济上的收入更少甚至没有养
老金,导致不能完全支付生活开支,加上老年人易患病,更需要金钱积蓄来保障生活,同时子女因经济状况和道德水平的原因无法或者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时,就可能导致一些老年人出于自身的考虑实施财产犯罪活动,用来解决经济问题。
(三)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情况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犯罪行为
1.与子女的关系影响犯罪行为。
当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他们的经济收入不像过去那样丰厚,甚至没有收入,给家庭带来的种种好处也不复存在,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随之降低,家长形象逐渐减弱。
一些修养较差,缺乏道德观念,尊老养老意识较淡薄的子女,看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以恶劣的态度对待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同时老年人本身又会觉得自己为家勤苦操劳大半生,而当自己体弱多病时却遇此冷遇,很容易产生绝望的情绪,一旦受到强烈刺激,长期的内心压抑情绪爆发,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出现犯罪行为就变得有迹可循了。
2.与配偶关系不睦造成犯罪。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闲居在家后一时没有其他方法来充实生活,心中不免有所失落,对新生活的不适应致使老年人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并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心理变化都可能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大多老年人因此容易激动,往往无缘无故大发脾气,引起双方互相不满,各不相让往往会造成夫妻间的矛盾冲突并演化成为犯罪行为。
(四)由于恶习不改造成犯罪的恶果
少数老年人之所以造成犯罪是由于年轻时恶习很深,积重难返,不思悔改,有相当一部分人年轻时就有犯罪记录,待到他们年老时,生活条件比年轻时更加不如,再此情况下更易滋生犯罪心理。
(五)法制教育不健全
在我国现阶段的老年人多出生在建国前或者建国初期,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导致绝大部分老年人因为生活贫困受教育程度较低,为人处世往往按照经验和社会风俗,对法律知识非常淡薄,并且在有条件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及时补充法律常识,也就无从遵法守法了。
当前我国正在加大普法宣传,但往往会忽略对老年人的普法教育宣传,尤其是农村老人,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依然相当淡薄,很容易引发违法犯罪现象,而且这时的犯罪即使发生,犯罪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实施了犯罪。
以上是不同角度对老年人犯罪的犯罪心理原因进行分析,我们要把老龄工作视为社会主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都重视起来,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条件与环境激发老年人为社会服务的意愿,引导老年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安度晚年。
另外,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应该列为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陈丽平.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自己[N].法制日报,2003(5)
[2]赵秉志.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1989
[3]侯玉波.人格与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2000,9,5
[4]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5]高铭暄.刑法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