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050831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第1章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导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及任务
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1.传统观点
①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 济学,强调经济学家长期视而不见的空间维,如诺斯(H. O. Nourse)、H.W.理查森、胡佛。 ②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如周起业 、伊萨德。 ③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如杜贝(V. Dubey)。 ④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 的决策性科学,尤其强调区域经济政策,如陈栋生主 编的《区域经济学》。
• 4.教科书:两个标准
同质性标准——根据一定的指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单 位综合为一个区域。可选取的指标有:失业率、收入水平、 就业劳动力的产业分布、流动人口与旅游、或者重工业比重 等 功能性标准——根据一定指标把相互之间具有特别紧密联系 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功能区域”,如劳动力市场区,商 业购物区,产品供应区,等 注意问题 选择区域划分标准不是任意的,要根据研究的课题提出的任 务要求 两个划分标准之间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结合在一起运用
• 2.克拉森的区分标准
• 区域人均收入水平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之比(A)、区 域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之比(B),然后根据A与B的不 同组合将区域分为四类: • 繁荣区(A≥1且B≥1) • 处于扩张过程的欠发达区(A<1且B≥1) • 潜在的欠发达区(A≥1且B<1) • 落后区(A<1且B<1)。
区域划分的标准
1.布代维尔的区分标准
布代维尔主张将区域分为均质区(同质)、节点(极化) 区、规划(计划)区。
• 同质区域
• 是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 分的。我国曾根据经济技术水平的相似性,把全国划分为 东、中、西三个地带,又按照各地区资源特点、技术装备 和加工能力等因素的一致性,把全国划分为资源类型区、 加工类型区、资源主导类型区、加工主导类型区、混合类 型区的特殊类型区等。可见,依据于同质性的划分方法是 区域划分中较常用的方法,这种划分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区 域间对比研究,因而,这种方法所强调的是某种要素的静 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反映的是均质的平面状态,而不是 一种结构状态,因而它不能反映出区内经济活动的联系性 和内聚力。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绪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 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 经济活动协调以及区域决策。
1.经济活动空间布局
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主要指厂商、劳动力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区位 选择。
2.区域经济活动协调 区域经济活动协调,主要指区内和区际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从区 内经济活动的相互匹配而言,主要指区内经济活动所需的各部门的相互 匹配;从区际经济活动相互匹配而言,主要指区域间经济活动的相互补 充与依赖,包括区际分工与合作、价值链共享、都市经济圈等;从如何 协调区内外经济活动而言,主要指区域的自组织能力。
1.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指的是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生产)成本效应相互 成为因果关系,这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进一步放大初始冲击对经济系统的 影响,导致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最终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反过来, 如果不存在循环累积过程或聚集力小于分散力,则初始冲击的影响力逐渐 减弱,产业空间分布保持不变活变化较小,不会形成核心区和边缘区的格 局。
4.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 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 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 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2.1. 古典的区位论
代表人物:杜能、韦伯、克里斯· 泰勒、廖什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 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 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 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Thunen,1826,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 • • • • •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 第二圈:林业 第三圈:轮作(不休耕) 第四圈:谷、草、休耕轮作 第五圈:三圃式(距城市最远、最粗放) 第六圈:畜牧(距城市51-80公里处,此圈 之外,地租为零)
杜能圈:为求地租收入极大化,农场经 营随着与城市距离远近成同心圆式的空 间配置
•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 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 位将发生变化。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 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 背景:产业革命,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 企业以成本极小化为原则决定设厂区位 • 而成本因素中只有运费和劳动费和区位相关 →进一步专注于运费最小地点的计算。
新兴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 原有理论(具体企业微观区位选择)的缺点: ①以完全竞争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这是微观经济学的范畴 ②部门最优与整体最优并不一定时时刻刻完全一致; ③自由竞争下的自由放任往往会导致区际发展的不平衡; ④研究方法是静态的、局部均衡的方法; ⑤研究的是纯粹的经济因素,忽略了创新环境、制度变迁、 不确定的政治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等对经济活动的巨大影 响 。 • 新方法: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区域问题 E.M.胡佛的《区经济学导论》(1970年) • 代表著作: N.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 韦伯以后的区位论学者:克里斯· 泰勒、廖 什 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 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 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 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 的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学电子版资料
《区域经济学》笔记2007-03-11 12:14:59| 分类:区域经济|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导论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正在为企业区位选择、地方政府寻求振兴经济发展之路、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它通常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以泛指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县、乡、村或一个工厂、一个学校,甚至一个车间、一个办公室,区域无所不在。
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较大的空间范围。
这样的区域小至县、乡、村,大到省和国家,以及由若干个国家共同开发的某些跨国界的区域,比如亚太地区、东北亚、南极等。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它地区建立什么样的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规划:是人类对特定区域未来时期发展的预测和设想。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广义上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分为三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要突出其应用性:一是要对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二是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法,需要了解、总结国内外的发展经济,特别是提示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也即需要对中国区域经济运行作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
4.2.经济腹地
◆经济腹地是经济区域的基础要素。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腹地是经济运动地域格局的一 种依托(“底盘”),其基本态势是经济运动的空间 聚集共同指向于同一经济中心(城市)。
◆所谓经济腹地,即指经济中心影响和辐射所及的地域 范围。它既是经济中心的辐射范围,也是经济区域的 空间范围。
4.3.经济网络
▪
经济网络表示经济发展的地域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各种依托。
◆节点区域——由在功能上彼此紧密联系的异质单元所组成 的区域。其内部具有功能相互联系、等级分明、核心突出 等特点。研究节点区域很少考虑区域内部的一致性。
◆规划区域——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一定目标而设定的 延续空间。规划区域的设定与行政调控或政治因素有关, 其主要目的是便于为解决特定空间范围的问题而实施一系 列特殊的政策与规划。
位”)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组织”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 (简称“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聚集与扩散” ◆“区域优势”
◆“区际经济差异”
◆“区际经济传递” ◆“区际经济分工” ◆“区际要素流动” ◆“区际产业转移” ◆“区际经济合作” ◆“区际经济冲突” ◆“区际经济竞争” ◆“区域竞争力” ◆“经济区划”、“功能区划” ◆“区域经济规划”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管理” ◆“区域治理”
◆区域经济中心的四大特征:
① 等级结构的多层次性。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城市的聚集能力
不同,城市的经济吸引或辐射力也不同,从而形成多等级、多层次的经济
中心。
② 城市选择性。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城市,但并非所有的城市都
《区域经济学》1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第一节 主要内容
3. 20世纪90年代到十八大之前:区域经济学理论和 实践活动获得蓬勃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 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再次,区域经济研 究重点转移到区域协调发展。
2.改革开放开始到20世纪90年前: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平衡布局为主调整为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 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 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 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 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区域中,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区域外生要素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本逻辑是经济聚集造就区位优势,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以及
吸引产业转移,产 业转移又强化区位的聚集优势。
• 3.区域概念的理解
•
包括在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经济功能上具有同质性或同一性
特征,独立地组织区内的经济活动和区外的经济联系,都包含核心城
4.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 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 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 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 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1.区域概念
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 用强度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
2.区域类型
连续空间 离散空间
1章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同质区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功能区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 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三、区际分工协作与区际利益协调 四、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区域规划与开发 2.区域规划与开发 3.区域经济政策 3.区域经济政策
三、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经济学 生产布局学 经济地理学
第三节 学习区域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活动的三个层面: 经济活动的三个层面: (1)国民经济活动 (2)企业经济活动 (3)以政府为中心的地方经济活动
2.区域分异的基础 区域分异的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3)空间距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空间 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2.研究内容 2.研究内容
一、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2.经济区划理论。 2.经济区划理论。 经济区划理论 3.城市与区域经济 3.城市与区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4.特殊经济区问题 4.特殊经济区问题
1国民经济活动2企业经济活动3以政府为中心的地方经济活动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区域经济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运行第三章经济区划理念第四章城市与区域第五章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第六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第七章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第八章区域开发第九章区域政策
第01章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050831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及其发展阶段
一、 1、二次大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区域经济发
(1)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 特大型经济危机。
(2)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普遍高速增长, 但区域差距却越来越大,有些地区的经济状况
第01章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050831
第01章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050831
二、“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 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是形成区 域经济的物质前提。由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 社会资源构成的经济资源,就是所谓“要素禀 赋”,正是这种禀赋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
2、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这是划分区 域经济的重要标准。主要使用GDP(GNP)、人均 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 贸易总额、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区域 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
第01章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050831
4、向贫困发起新一轮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7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2亿5000万,1992
年降至8000万,从1993年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 坚工程”,2000年降至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占 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 年的3%,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因此,“区域”这一概念,内含着人类所拥有的 经济资源在总量稀缺条件下分布不均匀以及某些生产 要素不能流动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本质特征。
第01章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050831
②“区域”的本质内涵: “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 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 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 然赋存的不均匀。
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章区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讨,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开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自主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微观主体在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下进行自己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
在区域经济形成之后,其发展过程必将遵循一定的规律,必将经过一定的阶段。
在区域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
区域经济的微观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企业和居民。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二者进行区位选择的动机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之企业作用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增大,其内部结构也发生变化。
多厂(部门)企业(公司)逐渐代替单厂(部门)企业。
单部门企业(工厂)区位作用机制;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具有与单部门企业不同的特点。
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大型公司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1、企业增长动因(1)实现规模效益。
(2)实现交易内部化。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
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增加。
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内部交易。
从而实现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实现内部交易的战略意义表现为减少市场风险,提高供应和市场的确定性。
(3)技术优势的发挥。
一些具有某种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趋于在本领域内扩张,以发挥其技术优势。
(4)来自竞争的压力。
企业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
为了实现长期生存这一基本目标,企业必须发展。
(5)此外,企业扩张还与管理者和企业的行为有关。
2、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1)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
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区域经济学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导论第一节区域经济及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一、经济区域1、定义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一般按照地理、行政、文化、经济特征划分区域。
2、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二、关于区域经济学讨论:* 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性的学问,那么,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什么资源的稀缺?* 研究区域经济的目的是什么?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形成较晚,但发展很快。
从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域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中叶,古典区位论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又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研究方向集重要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于一身,具有鲜明的特色。
(1)区位论初期研究主要发源地在德国。
(2)战后主要集中到美国。
60年代后,开始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中国计划时期对于生产力布局研究。
(3)80年代后,区域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4)地球村等空间狭小,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
(5)市场机制失灵,区域经济管理学产生。
区域经济学原本产生于德、美、日、瑞典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研究重心发生的转移,主要面向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区域经济学教学演示稿——第一章
第一讲 导论
二、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酝酿阶段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 2、兴起阶段 60年代至70年代——借鉴古典区位论—— 运用西方经济学成果 3、发展阶段 80年代至今——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
第一讲 导论
三、我国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1、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建设内地为主 的平稳发展阶段 2、改革开放后——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下以发展沿海 地区为主的梯度推移的不平衡发展阶段 3、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对“均衡”与“非均衡”、“公平”与“效率” 的反思 (2)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3)区域经济关系与调控体系研究 4、基本评价: (1)积极方面 (2)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导论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 区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开发
第一讲 导论
一、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 区域的概念 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 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1)地域性 (2)独立性 (3)开放性 3、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第一讲 导论
四、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 济相互作用的规律 和相互关系 2、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演变规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 化规律 (2)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 经济效益最佳途径 (3)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 应规律 (4)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 (5)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成果,完善研究方法,开拓研 究领域 (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丰富我国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第一篇
2024/6/23
3
• 韦伯以后的区位论学者:克里斯·泰勒、廖什
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 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 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 区位理论。
(2)二战后区位论的发展
• 特点:
①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 模型的研究;
②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 特点 ③研究区域经济的自组织问题
④强调了该学科的政策性特征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区域结构
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 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 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 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 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
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024/6/23
13
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1.新区域经济观,即“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 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 强调了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而形成 的一种结构;
• 强调了如何组织区域内经济活动的问题;
• 研究区域经济的自组织问题和如何组织区域经济联系 • 强调该学科的政策性特征。
②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构造接近区域 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
③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了包括 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
④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同时考虑人们居住、出行等行为的效用最大化目标。
2024/6/23
4
• 做出贡献学者:
多样化经济活动和区域 经济增长重要地域,城
市文明的传播者。
《区域经济学》(绪论,第1、2章)马工程
第一节 主要内容
3.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 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 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 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 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 展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
区域经济学课件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018年3月
绪论
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区域概念及其类型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区域概念及其类型
1.区域概念
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 用强度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
2.区域类型
连续空间 离散空间
同质区域 功能区域
区域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 和功能区。
第一节 主要内容
连续空间 一般指地理学意义上的连续的实体空间。在这种空间中,主要根据具 体事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来描述空间属性。区域经济学在这种连续 空间中所要解释的是价格和成本随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厂商区 位选择和厂商市场规模的影响,研究这些经济规律的理论就是区位论。 离散空间 离散空间是具有一定边界且又互不重叠的均质空间,这些空间单元可以 组成更大范围的空间单位,这些空间单元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区域经济学 在这种空间中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域 和功能区域。 同质区域 同质区域是指那些在一种或几种属性方面具有同质性特征的地区组合在 一起的区域。最典型的同质区域是主体功能区。在同质区域中,区域经济学 主要解释区域内生的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在地区层面上经济是如何增长的, 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 ,称它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
2010年3月
2、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 (1)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 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 (2)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 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政府是配置资源的 主体,政府可以在区域之间配置资源。
2010年3月
3、设立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点
• 全国共106所高校社会里区域经济学专业硕 士点
• 21所A类高校,其中5所A+类 • 25所B+类高校, 28所B类高校, • 21所C类高校, • 11所自主划线高校
2010年3月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区位 •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 第三节 区域经济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 区域经济学强调资源在空间上的最优配置。
2010年3月
(3)部门经济学
• 部门经济学强调某一部门的资源在时间和 空间上的配制问题,不同资源特征不同, 配置规律不同。(可再生、不可再生)
• 区域经济学需要对区域被所有各类资源空 间最优配置进行探讨。
2010年3月
(4)发展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是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以 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
– 具有主观性,区位因子只因经济活动主体而不同,不 会因空间地域上发生的经济建设而变化
• 区别于区位条件
– 经济活动场所所具有的不同的属性和条件,具有客观 性。
• 区位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比如交通道路建设,劳动力流动。 • 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不同。
2010年3月
三、区位决策及其影响义素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绪论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包括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等不同类型。
区域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区域,即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特定功能的经济活动空间。
2.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论。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形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扩展以及各国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方面。
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并没有区域经济学科的研究,主要是经济地理专业。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产业布局学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学逐渐形成。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在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行动和地域整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着重于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配置、产业聚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竞争与合作、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
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宏观和微观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
此外,区域经济学还借鉴了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体系。
三、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 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2.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空间差异性、集聚性、开放性、动态性、综合性等。
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第二讲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区位论
已知:E=40kg/ha,P=2元/kg ,f=2分/英里.kg ,a=1元
/kg,求:A点(k=0)和B点(k=25英里)的区位地租环
二、农业区位论
49-
8
二、农业区位论
逆杜能环
在孤立国中,杜能只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在现代城市周围,不仅仅有农 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有商业、住宅、工厂等其他土地利用。辛克莱尔通过研 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环完全相反的城 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逆杜能环
劳动力分布不均匀,工资固定,各地区工资水平不同,劳 动力供应是无限的
消费地点已经预先确定,消费地的规模是已知的,一个工 厂只有一个市场
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
49-
13
(二)布局指向性
韦伯认为具备某个有利区位因素的地点,对产业布局的区位有一种吸 引力,其引力的大小与该点区位因素的强度有关,而产业的最优区位 应在各点区位因素引力的合力方向上(或引力最大的方向上),这称 为产业布局指向。如O点。韦伯根据布局指向性将产业分为运输指向 型、劳动力指向型、资本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电力指向型、水源指 向型等类型。
确定比较成本项目,主要有6项:劳动费、电费、燃料费、原料费、 成品运费、税收
确定选定点:在全国选了26个地区,有的已建,有的可能建。A~Z
进行成本比较:方法很多,成本比较表法、替代模式法、动态分析法 等。用成本比较表法
评价:建尼龙厂不可行;从表中可看出电费较低,可建耗电量较大的 企业,当地有铝矿,因此考虑建铝厂
49-
17
(五)集聚因素与产业区位选择
原料指数:原料指数(Mi)计算公式
Mi>1 原料地指向型,如甜菜糖厂, Mi =8 Mi <1 市场指向型,如可口可乐, Mi =0.02 Mi =1 既可在原料地,也可在市场区,如纺织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发展程度与自然资源分布状况有
一定的联系,自然资源丰富是经济发展程 度提高的物质前提。但是,世界上到处都 存在“自然资源越丰富经济越落后”的现 象,有人把这种经济现象概括为“人均自 然资源丰富陷阱”理论。这是为什么呢? 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3、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区域特 别是“地区经济”、“地方经济”,都是相对 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 因而不能再搞“一平二调”。但区域之间又必 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协调发展, 共同发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区域经 济发展的应用性经济学科,一门多学科相 互渗透、交叉结合而逐步形成的综合性边 缘学科,一门年轻的、富有朝气和广阔前 景的成长性学科。区域经济学诞生在西方 国家,但是在当代中国受到高度重视,邓 小平经济理论中含有丰富的区域经济理论。 中国的区域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在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区域经 济学而努力奋斗。
二、“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1、 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是形成区 域经济的物质前提。由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 社会资源构成的经济资源,就是所谓“要素禀 赋”,正是这种禀赋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
2、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这是划分区 域经济的重要标准。主要使用GDP(GNP)、人均 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 贸易总额、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区域 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
(2)“空间”的含义:
①“空间”与“区域”的联系和区别:“空 间”与“区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活 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 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 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 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 “指示器”。
②“空间”的基本内涵:“空间”不仅仅反 映平面,而且反映立体,包括地面、地下、地上, 还包括某个范围内经济变量、经济现象之间的 相互关系。
因此,“区域”这一概念,内含着人类所拥有的 经济资源在总量稀缺条件下分布不均匀以及某些生产 要素不能流动或不能完“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 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 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 然赋存的不均匀。
2、二次大战之后区 域经济学家的理论分析和
(1)缪尔达尔:1957 年提出“循环累积因果 论”,尖锐指出“市场力 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 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2)赫希曼:1958年 提出“核心与边缘区理 论”,强调要缩小地区差 距,不能依靠市场机制, 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
3、二次大战之后美日法等国政府对区域
本章的重点在第一、三节。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及其基本特征
一、对“区域经济”
1、“区域”和“空间” (1)“区域”的含义:
①“区域”产生和存在的逻辑前提:
第一,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表结构,包括气候 条件;第二,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其分 布状况;第三,它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 状况。
第一, 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 “问题” 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
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及其发展阶段
一、 1、二次大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区域经济发
(1)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 特大型经济危机。
(2)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普遍高速增长, 但区域差距却越来越大,有些地区的经济状况
4、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每个区域在 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经济系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区、工矿区、牧 区、林区、渔区等等,都是如此。因此,区域 经济实质上是由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特色的
三、区域经济学的定义
1、若干有代表性的“区 域经济学”
(1)“研究一定地理空 间范围内或区域内经济活动 分布与空间组织的科学”。
(2)“研究各种区域经 济问题的科学”。这里的 “问题”是指发生失误、遭 受挫折、暴露弊端、形成隐 患、造成损失等意义上的问 题。
(3)“研究区域经济发 展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2、“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内 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 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2)“地区经济”或“地方经济”:
主要按行政管理原则划分,不是严 格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如江苏经济、山 东经济、广东经济、浙江经济、上海经 济、北京经济等,都只能说是行政区划 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资源的 优化配置,因此,我们要冲破行政区划 造成的束缚,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 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
(1)美国政府于1961年制定了“区域再 开发法”,1965年又制定了“公共工程与经 济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
(2)日本政府于1962年制定了“全国综 合开发计划”,1965年再制定“新全国综合 开发计划”。
(3)法国政府于1960年颁布法令,1963 年成立“领土整治与区域开发”机构,后来再 以九大城市为核心,把全国划分为9个经济区。
2、“区域经济”与“地区经济”或“地方 经济”
(1)“区域经济”的定义:
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 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 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 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 类经济活动。
“区域经济”有大有小,也可大可小。目 前国际上的区域经济及其组织有160多个,我 国“三大经济地带”、“珠三角”、“长三 角”、“环渤海”等都是区域经济。
1、孕育期:长达一个多世纪,主要发源地是 德国,以1826年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1905年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标志。
2、形成期:从1930年左右到1970年左右, 约40年。
(1)形成的原因:
第一,发达国家各地区之间出现了发展的不平 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