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建构理论 Sense

意义建构理论 Sense
意义建构理论 Sense

意义建构理论

Sense-making theory

一意义建构理论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图书情报学研究大多以“系统”为导向,重视信息资源建设与评价。70年代后,学科重点开始向“人”转移。1976年,美国学者Brenda Dervin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重新对信息本质、人的主体性、信息传递过程等问题加以思考,并且对信息经典定义提出质疑。Dervin认为,有关信息的“狭义”定义,更适用于通信领域,当这一概

念扩展到其他领域时,其局限性便显示出来。外在世界并非一个计划好、有秩序、可观察的对象,“人”也不只是被动、消极、机械的信息观察者和接受者。当科学论证中出现差异时,研究重心不应只局限于客观世界,人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主观作用也应引起关注。该理论之后由Karl E. Weick深入研究,并应用于组织行为和心理学领域。

在长达八年的研究项目中,Brenda Dervin采用面谈、电话访谈、问卷等方法,在不同人群中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不同人群的信息行为特点,最终形成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

二定义

意义建构(Sense-making)是一种解释沟通,信息与意义之间关系的概念性工具(Brenda Devin),其是一种以历史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何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过去经验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以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以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

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认为信息研究应从来源强调转为使用者强调(Devin, B, 2003),将信息寻求与使用视为一种沟通实践模型。该理论主要帮助理解人在接受信息时的行为本质(Devin, B, 1983)。

该理论是一种强调以历时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Karl E. Weick,1995),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果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过去得经验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人在与环境的作用中,不断建构和修正原有知识结构。新经验被同化到原有经验结构中,形成更深层、更丰富、更灵活的认知结构。

Brenda Devin将这一理论用于不同环境,使之能够更加真实地揭示人在接受信息时的行为本质。信息的意义建构是内部行为(即认知)和外部行为(即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知识是由个体主观建构而成,而信息搜寻(info seeking)是在一连串互动中解决问题的一种主观建构的行为活动。信息寻求的情境基础由个人角色与环境构成,当个体角色与环境交融时,可能会产生某些行为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与情境的相互作用正是引起信息查询的直接动力。在该情境中,人从观察者转变为行动者,信息查询是一种主观建构的行为。

三内容

意义建构模型由环境,鸿沟/差距/偏差,以及使用三要素构成。

个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个体在前进中遇到鸿沟(GAP), 确定鸿沟或问题是什么,并将其概念化;其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跨越鸿沟。

环境:指时间和空间;

鸿沟/差距/偏差:指因信息不连续性而形成的理解差距,大多数研究称其为信息需求或问题(曾丹,2012);

使用:指信息对个体的意义;

意义建构理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在时空中处于运动状态;

2.人类的现实世界是不完善的;

3.个体为跨越认识差距,必须对现实世界有所认识;

4.意义建构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

5.信息查询是意义建构的组成部分。

四意义建构方法论

意义建构理论采用时序(time-line)与中立提问访谈技巧。

时序访谈:询问受访者描述其信息寻求顺序,并根据情境-鸿沟-使用(Situation-Gaps-Users)的基本模式,分析其寻求结果;

中立提问访谈:主要应用在参考会谈模式的中立提问访谈技巧,引导使用者以自己得语言陈述其信息寻求。

五特征

该理论是一种强调以历时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果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过去得经验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共有七个特征:

1.认同性(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个体所处情境塑造了他们行动以及解释事实的方式(Pratt,

2000; Currie & Brown, 2003; Weick, Sutcliff, &Obstfeld, 2005; Thurlow& Mills, 2009; Watson, 2009);

2.历时性(retrospection):个体所关注的时间点影响其所强调的事件(Dunford& Jones, 2000),因

此个体所关注的知识或时间也都围绕其所重视的事件所展开(Gephart, 1993);

3.对话性(dialogues and narratives): 个体在所处情境中展开对话和叙事,这种沟通方式能够帮助

人们思考、组织其经验,对未来事件作出控制和预测(Isabella, 1990; Weick, 1995; Abolafia, 2010), 并降低管理情境变化的复杂性(Kumar &Singhal, 2012);

4.社会行为性(social activity):意义建构是一种社会行动,通过彼此之间保留、分享故事(Isabella,

1990; Maitllis, 2005), 观众能够掌握说话者和陈述者所讲述的内容含义(Watson, 1995; Currie & Brown, 2003:565);

5.进展性(ongoing): 个体对所处情境不断进行塑造和反馈。通过在情境中观察和学习,个体逐

渐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Thurlow& Mills, 2009),进而对他人行为作出认同和反馈。

6.线索性(extract cues): 个体从情境中提取线索来帮助自身对事物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

(Salancick&Pfeffer, 1978; Brown, Stacey, &Nandhakumar, 2007),并建立更广阔的意义网络和相似构念(Weick, 1995);

7.合理性(plausibility): 个体重视事件和情境的合理性,而非正确性(Currie & Brown, 2003;

Brown, 2005; Abolafia, 2010)

六国内外应用现状

德尔文认为,意义建构理论是在方法论层面提出、“为解决信息问题所提出的假设、观点和方法”,该理论“允许个人建构和设计自己的认知行为”。意义建构方法可用于自我研究,需求分析以及满意度研究等领域。在传播领域,主要用于信息需求分析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等。

国内研究现状

1.将意义建构理论应用至高校图书馆知识建构的研究中(张文华,2013)。

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利用这个理论,能够很好得改变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一种状况,由信息来源强调转向使用者强调,创建出信息的寻求与使用成为一种沟通的实践模式。把读者从观察者变成行动者,读者为了获得所需信息,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构建中去。满足读者信息寻求的实质是一种对图书馆知识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充分肯定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组件图书馆员的知识库也符合意义建构理论强调人得主观能动性这一元理论。

2.网络群体事件演化过程中的意义建构研究(李天骄,2013)。

网络群体事件是由一般性事件演化而来得,在演化过程中存在社会意义的建构,这种意义建构决定了人们得关注和态度,成为网络群体事件能够产生的关键所在。

3.基于意义建构过程的企业社会责任(卢东,S. Powpaka,&李雁晨,2009;杨辉&陈守明,2010)。

从意义建构的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不是直接起源于外部诉求,而是来自于企业组织的认知(cognitive)、释义(linguistic)和意动(conative)等意义建构活动。

4.意义建构理论应用在动态服务属性管理的服务质量提升(案例研究)(黄劲松,王铮等,2014)。

基于意义建构理论和服务属性动态管理理论对一家企业的服务质量动态提升过程进行分析,描述服务质量是如何随着内外部驱动因素的变化、管理策略的变化和员工执行的变化而得到提升的。

5.意义建构理论应用至跨文化沟通管理研究(以中的两国跨文化管理沟通为例)(谢冬梅,范

丽丽&易家斌,2011)。

从沟通接收方对传播方沟通技巧进行评价的角度建立跨文化沟通技巧衡量指标体系,进而解决跨国公司中出现得跨文化管理冲突问题。

国外研究现状

1.将意义建构理论应用至从网络获取知识的研究中(Pettigrew, K. E., Durrance, J., & Unruh,

K. T., 2002)。

借鉴建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界定了在线社区网络使用。意义建构种类的归纳有助于各种特定实证研究结果的映射,实验表明,情境是信息(或差距)的需求,障碍是用户在表达需求和寻求信息和结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是用户通过信息查询过程获得的。

2.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内化为一种组织进行意义建构的内在过程(Basu& Palazzo, 2008)。

3.Morsing 和Schultz (2006)运用意义建构和意义表达理论,提出了三种企业社会责任沟通

策略,即利益相关者告知策略、利益相关者反应策略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策略。

从意义建构的认知维度看,采取利益相关者告知策略的企业认为自己与利益相关者相互独立,具有个体主义的身份定位倾向,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这种企业具有“力争超越竞争对手”或“成为最优”的组织特征,并且认为企业受制于外部环境,企业行动应该与其感知的社会期望保持一致。

4.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采取意义建构的视角(Nijhof&Jeurissen, 2006) 。企业社会责任是

一个社会交互过程,在交互过程中企业创造和再创造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社会责任目标、行动以及结果,并对这个交互过程进行系统组织。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是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展开行动与应对行动的发展过程,即关于企业如何建构社会责任。从意义建构视角,要关注隐含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变化中的动态和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要关注企业所采取相关或不相关行为的动机。

5.意义建构是美国军事网络作战中心的核心框架 network-centric operations (NCO) (Gartska&

Alberts, 2004)。

在军事情境下,意义建构包括技术、社会、组织、文化、实施等因素。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意义建构和合作进而建立一个更加稳健的网络堡垒,帮助人们作出更优化的决策,并在此平台上,个体之间能够建立双赢、互惠的意义建构、知识分享,相互合作的关系。

6.将意义建构理论和制度理论相结合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信息系统之中(Jensen, T. B., Kj?rgaard,

A., &Svejvig, P.,2009)。

7. 通过意义建构理论进行信息寻求和使用(Savolainen, R.,1993;Dervin, B, 1998)。

浅析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f4719510.html,)/论文其他/综合论文〔浅析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浅析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 育培训规划》两份重磅文件。这两份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体现。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对我党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党支部建设,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层党支部是和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组织,这对于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反映群众意见具有重要作用。我党若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那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加强党

支部的建设,对我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意义。 党支部建设,有助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需要每一名党员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同时也要靠健全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生活,靠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建设。 党支部建设,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不断的涌现出来。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可以有效调节人们之间的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从而避免了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与发生。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党组)需高度负责,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的建设,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与完善,让基层党支部发挥出切实的作用。同时,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切实发挥出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我相信,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定会取得新的成就,使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更上楼一层!

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2年第2 期 205

2012年第2期 开发的必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和国家课程开发是各有优势和相互补充的两种课程开发模式,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难取代另一方,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b.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被赋予了课程开发的权力,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c.对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它突出了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②国外经验介绍。由图2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大约3篇左右。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主要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李介在他的文章中介绍了四种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包括: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情境模式(或环境模式)等。 ③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中,这一部分所占比例最大,超过50%。而且这些论文大多出现在2003年之后,一方面说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成熟。 这部分中不少研究者开始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肖龙海在其《“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一文中,从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课程开发的组织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开发的评价、课程开发的教师培训等多方面介绍了温州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而高洪贤的《农村小学以桑、蚕知识为突破探索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8期),则为广大农村地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④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研究总共有5篇,主要讨论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等问题。如傅建明就认为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说“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实际的操作者,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这些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物。”同时李利平也认为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增权在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教师需要“增权”。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林一钢认为至少包括: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的精神和行动研究的素养等。 ⑤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A.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林一钢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注重内部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教师及学生。“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提高校本课程的内涵品质,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B.评价方法选择。李臣之教授认为:广义的方法包括校本课程评价的步骤和一般方法。评价步骤包括界定校本评价对象及现象、收集评价信息、确证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完成评价报告、实施评价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一般方法应该指向多元决策,具体有:档案袋评定、公示和综合评定等三种方法。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基本上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晚于国外相关的研究不少时间。现在国内的相关研究显然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对国外经验的介绍,到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从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和管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等等都有大量的研究论述。但其中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很多研究者多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弄混淆,甚至以校本课程代替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虽然概念上的混淆混用在实施上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若是各个研究者在交流时未免造成不便,也不利于学科的建设。 二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构还不足,理论研究较混乱,因此很难指导实践;虽然有部分作者介绍了国外的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经验等等,但这部分研究显然太少,不足以引起大多数学者的重视。另外国内也有研究者尝试从地方传统特色和资源优势等方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确实收到不错的成效。但专门从事理论创建的研究却并没出现,或许从实践经验总结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或理论,将是我国内学者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三是多把校本课程开发当成校编教材,实践者多含有功利心理。 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主要是集中在各方面条件好的城市学校,而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并不理想。在所有找到的研究文献中,专门研究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论文只有6篇,有4篇是关于实践经验介绍,1篇是对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策略的探讨,还有一篇是对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情况的调查研究。可见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并不多,质量也不高,需要得到广大学校和学者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12-17. [2]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11-18. [3]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3-9. [4]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一种广义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5(8):19. [5]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7):3. [6]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7):21. [7]李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18-20. [8]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7):56-60. [9]李利平.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增权之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45-47. [10]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刍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2(3):29-32. [11]林一钢.略论校本课程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14-17. [12]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19-24. 20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摘要: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正在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其指引下的多样纷呈的教学模式已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学软件开发紧密结合。同时也应该看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其发展进程依然是动态的、开放的;在认识论立场上如何处理好建构与反映、个体性与社会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将是实现其理论超越的根本问题。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在其指导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予以纠正和消除。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技术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产生的哲学根源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1668-1774)和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放在一起。(任友群,2002)当代美国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把维柯誉为“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他认为维柯发表于1710年的论文《论意大利人的古代智慧》中所提出的“真理即创造”、“人只能认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等理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和描述了建构主义思想。 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建构主义的思想源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康德相信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人们无法知道的,而且也无需推测它,人们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经验而已。康德在他的理性批判哲学中,分别从认识领域、实践领域等不同角度建构个体主体性思想。康德哲学达到了西方哲学的巅峰,他本人也被大多数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 (二)建构主义产生的心理学根源 毋庸置疑,除了哲学思潮的影响之外,心理学自身的理论和流派演进是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的直接原因。(田严明等,2010)在这一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在心理学中影响颇深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对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皮亚杰强调主体心理机能的形成,其理论可以说是一次内化说或一次内化的个人建构过程。但这一理论是不全面的,因为个体不可能自发协调心理机能,而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过程。尽管皮亚杰的理论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他仍不失为认知研究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在有关儿童认知发展学说中“构成了一个时代”,(田严明等,2010)皮亚杰关于建构的思想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新词新语的分析、产生原因、特点

汉语新词产生的途径 当代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的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大量的新词语。现在,就让我们新词新语的产生途径做一番检视与探究。 据统计,每年有1000多个新词产生,并且随网络普及不断增加。 当代汉语新词新语的爆发式产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使汉语充满了勃勃生机 ,同时也给汉语词汇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加强对新词新语的形式特点、产生来源、消长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将会为当代汉语词汇理论的建构、认知理解、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新词新语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其家族成员来自不同的“族群” ,因此由于其成员性质或身份的不同 ,新词新语呈现为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新造的词语。这类新词新语是指运用汉语固有的造词材料和结构方式 ,对新事物、新概念、新观念进行指称、描写而创生的新词和短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及新闻事件 ,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畅销书籍(含各种文艺作品)等大众传媒的传播 ,是引发新词新语产生、流行的一个重要来源。如“两个凡是、南巡、改革开放、万元户、与时俱进、退耕还林、八荣八耻、和谐社会、文化、台独”等一批新词新语生发、传播、流行和消隐几乎都是伴随某个政治性运动、问题或新闻事件的始终而消长变化的。当前 ,大家印象最深的词汇变化现象应是一批文革新词(如“上山下乡、走资派、臭老九” )的废弃和“酷”等一些当代流行语(如“很 S”代替说话“拐弯抹角” )的退热等。又如 ,电视综艺节目“开心辞典”、大众娱乐节目“超级女声”等皆因其节目的热播而催生了一大批新词新语;另如“尘埃落定”、“痛并快乐着”、“谁动了我的奶酪”因畅销书籍而流行。此外 ,由于影视新闻报导往往力求用最新异的刺激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因而像“门槛”、“大使”、“铿锵玫瑰”、“PK”等反映时事热点的新词新语在新闻报导中频繁出现 ,由此也推动了一些新词、新义和新用法的迅速扩展和流行。 (二)“复活”“翻新”的旧词语。这类词语由于产生了一些新义、新用法、新色彩而拥有了“新”面孔。如“博弈、 (小)皇帝、垂范、拍卖、招标、股票”等复活并重新流行起来的旧词语 ,“下课、磨合、变数、打造、漫游、出台、对接、透支、阳光、主旋律”等产生新义和新用法的既有词语 , “老师、老板”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适用范围发生变化的词语 ,等等。 (三)跨域使用的方言词和形式多样的外来词。这类新词语包含两个小类:一类是地域方言词。主要是指由一部分方言词语向全民通用语浸染渗透和跨域使用而形成的新词语。如北京方言词“有戏、歇菜、悠着点”等 ,粤港台方言词“靓、搞笑、搞定、光鲜、开涮、入围、穿帮、非礼、卖点、八卦”等 ,东北方言词“忽悠” ,四川方言词“雄起、散打、洗白、歪”等 ,湖南话“蛮??”等等。另一类是社会方言词。主要指校园流行语、网络用语、行业术语等产生了新用法的领域性词语 ,它们大都通过去范畴化和语义泛化的方式而成为流行开来的新词新语。如:“点PPT”跨域使用的词语。行业术语如医学术语“盲点”一词 ,原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接受不到光刺激、不能引起视觉的一点 ,新义则比喻没有被认识的或被忽略的地方。另如体育术语“陪练”、交

从党建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方面论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从党建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方面论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悬赏分:10 |解决时间:2007-4-11 17:18 |提问者:whj0206 最佳答案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这是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和目前干部队伍的实际现状提出来的,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因此,我们全党同志必须提高对党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使共产党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坚强核心。在此,就党建工作的重要性问题,谈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加强党的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性质、任务,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党中央在2001年在全党掀起了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建党82周年的今天,党中央又再次作出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教育活动,这就充分说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极端重要性——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大举措。 要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基层党的组织。只有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才能提高党的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联系和发动群众,关系到党组织和党员能否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活动能否扎实有序的开展,收到好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党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靠各级党组织去组织实施,只有好的基层党组织,才能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实践“三个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党的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 二、加强党的建设,是保证执政地位的需要 我们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2年的战斗历程。82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立足当前而又面向未来,掌握未来,创造未来,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集体的领导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发生了而且还在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把一个备受欺凌的弱国变成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现代化的强国。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并制定了2010年远景规划,推进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82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身建设,把党的建设工作摆在首位。只有把我们党的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确保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因此,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对党建工作非常重视,并认真抓好党建工作。在

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两个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两个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讨论主题: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两个作用”发挥 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两个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核心,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和党在企业的凝聚力,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需要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的问题。 一、基层党支部“两个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支部是连接党员和上级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多数党支部能够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但也有一些支部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支部书记综合素质良莠(you 有)不齐,制约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个别支部书记自身素质不高,不能适应企业的新变化、新形势,工作上没有多大作为,更谈不上突破。有的党支部书记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思想教育缺乏说服力,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造成了支部书记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二)支部活动缺乏有效载体,内容形式单一,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的党支部创新不够,只满足于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组织义务劳动等,缺乏有效载体,影响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有的党支

部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在引导党员上教条化,造成党员思想素质不够高,工作不积极。 (三)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工作敏感度不够,主动性、针对性不强,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支部书记深入职工群众不够,对职工的思想信息了解掌握不及时、不准确;当职工思想出现波动时,主动靠前做思想工作的意识不够;个别支部书记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做思想工作的办法不多,针对性也不强,不能有效的解疑释惑。 二、基层党支部“两个作用”发挥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难于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支部书记大多是从一线的优秀工人中选拔出来,他们踏实、肯干,在工人中有较高的威望,但部分人员文化素质相对低一些。随着管理体制的逐步扁平化,要求支部书记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既要懂党务业务、会做思想工作,还要懂生产、会经营。如果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就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需要。 (二)支部活动载体设计不新颖,党员先进性不能很好凸显。一个有效的载体能够激发党员活力,增强党性意识。目前,一些党员存在群众化倾向,主体意识削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党员等同于一般群众,与普通职工斤斤计较,重利轻义,党员的先进性在他们身上无法体现。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虽然工作责任心较强,但工作基本上是老方法、老思路,缺乏有效的创新意识,使支部缺乏活力。 (三)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老套,员工思想问题不能

[沟通管理]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Theory)

[ 沟通管理] 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 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 什么是意义建构理论, 意义建构理论形成于20 世纪60 年代.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信息不连续性、人 的主体性以及情境对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选择的影响。 布伦达?德尔文(Brenda Dervin) 的意义建构(Sense-Making) 是一解释沟通、信息与意义之间关系的概念性工具。 意义建构理论认为信息研究应由来源强调转向使用者强调的方向,这种转向,视信息寻求与使用为一种沟通实践模式。 布伦达?德尔文于1972 年提出以使用者为中心之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 ,即认为知识是主观、由个人建构而成,而信息寻求是种主观建构的活动,在线检索的过程是一连串互动、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互动的本质、检索问题而产生多样的情境, 形成不同的意义建构过程,且意义建构理论是一种强调以历时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何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过去的经验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 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 意义建构方法论使用时序(time-line) 与中立提问访谈技巧(neutral questioning interview techniques) 。前者询问受访者描述其信息寻求顺序,并 根据情境-鸿沟-使用(SGU, Situation-Gaps-Uses)基模,分析其寻求结果。后者,应用在参考晤谈模式的中立提问访谈技巧,引导使用者以自己的语言陈述其信息需求。 意义建构理论的提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新词发现综述

新词发现综述 廖先桃 摘要:中文自动分词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而随着新词的不断出现,它使中文分词结果中出现过多的“散串”,影响了分词的准确率。因此,新词识别已经成为中文自动分词的一个难点和瓶颈问题。本文从新词的概念出发,讨论了新词发现的技术及发展。 关键词:新词发现 中文分词 1 引言 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由于中文自身的特点,它不像英文那样在词与词之间有空格间隔,因此,中文自动分词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但是随着社会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词语不断在日常生活中涌现。据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曾做的一个保守统计,中国自改革开放的20年来平均每年产生800多个新词语[1][2]。新词的出现,使得自动分词结果中出现过多的“散串”,从而影响了分词的准确率。最近的研究还显示,60%的分词错误是由新词导致的[20]。因此,有效地识别新词,将为观察研究分析语言现象的动态变化、规范语言文字以及提高中文自动分词的总体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新词的概念 目前,在中文分词领域出现了新词(New Words)和未登录词(Unknown Words)两种概念。很多研究者并没有对未登录词和新词加以区别,认为它们是一样的[12][13]。通常,未登录词被定义为未在词典中出现的词[3][4][5]。(Chen,1997)通过对一个规模为300万词汇的语料统计,将未登录词分为五种类别,包括 (a) 缩略词(abbreviation),如“中油”、“日韩”; (b) 专有名词(Proper names),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如“张三”、“北京”、“微软”; (c) 派生词(derived words),主要指含有后缀词素的词,如“电脑化”; (d) 复合词(compounds),由动词或名词等组合而成,如“获允”、“搜寻法”、“电脑桌”; (e) 数字类复合词(numeric type compounds),即组成成分中含有数字,包括时间、日期、电话号码、地址、数字等,如“2005年”、“三千”。 新词虽然也是未在词典中出现的词,属于未登录词,但它和未登录词还是不同的。(周,et al.,2004)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把握新词的定义,(1)从词典参照的角度来说,新词语是指通过各种途径产生的、具有基本词汇所没有的新形式、新意义或新用法的词语[6]。即鉴定新词语的参照系是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词形、词义和词语的用法。(2)从时间参照角度来说,新词语是出现在某一时间段内或自某一时间点以来所首次出现的具有新词形、新词义或者新用法的词汇[7]。 从语言学角度来讲,汉语中的新词语按照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6]: (1) 命名实体:包括人名、地名、商品名、公司字号、机构名等; (2) 缩略语:如“非典”、“计生委”等; (3) 方言词:如“靓”、“埋单”等; (4) 新造词:如“伊妹儿”、“美眉”等;

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义村先锋网门户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4f4719510.html, 2011年5月24日来源:三义村先锋网 【字体:大中 小】【推荐发送】【点击:35980 次】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的一项重大的政 治任务。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 组织协调反腐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斗争关系党的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建设的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坚 定不移地抓党风建设,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纪检机关作 为协助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机关,必须明确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性。 1.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战斗力 党的形象代表和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的认识、 评价和信任。实践反复证明,有了好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必须有好的党 风,才能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 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良 好形象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领导革命事业的坚强核心。新 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把优良作风贯穿在执政实践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革 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始终保持了党在人民群 众中的良好形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 作风有了新的发展和内容,形成了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 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新作风,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党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 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也存在不适应形式、不符合人民意愿, 甚至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及共产党人理想道德准则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

第五章 意义学习模式与建构学习模式

第五章 学与教的过程 ——意义学习模式与建构学习模式 本章学习目标 1. 理解意义学习的三种隐喻和三种学习结果。 2. 理解意义学习的三种教学干预措施。 3.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特。 4掌握CLEs中的学与教过程。 5.分析意义学习模式与建构学习模式的异同。 从“为学习设计教学”过渡到“为意义建构学习设计教学”,这是教学理论与设计发展的总体趋势。意义学习和建构学习,虽然视角略有差异,但均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在学习机制上,从原来较多关注通过有效编码实现长时储存转向了整合新旧知识更好地发挥工作记忆的功能。学习者在学习中如何从“一无所获”到“不善理解”再到“意义理解”,不是追求“记忆量”而是重在“迁移度”,这就需要发挥教学设计应有的功能。这就是:创设一个开放、真实、协作与对话的学习环境,选择各种工具、调用相关资源、发挥支架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习者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和整合信息;做出示范、精心辅导和提供支架,使得学习者在学习中有计划、肯努力、愿交流、善表现和能反思,如此达到培养学习者解决非良构问题与胜任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 第一节意义学习模式 有关意义学习的模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奥苏贝尔曾经提出过,他在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连续统一体中,加入了第二个维度,这就是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近些年来,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心理学教授梅耶(Richard E. Mayer)从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结合的角度,致力于创建建构学习的环境,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学习SOI模式。梅耶曾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担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杂志和《教学科学》杂志兼职编辑,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心理系主任。他目前还是10家教育心理学杂志的编委,出版了18本著作和250余篇论文。有学者曾对1997-2001年国际上五种教育心理学杂志进行过统计,梅耶是最优质高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名列前茅。2000年梅耶还曾荣获过桑戴克奖,这是对其教育心理学终生成就的褒奖。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教育心理学家,梅耶对近二三十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影响甚大。 我们在这一节将从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以及促进知识建构的教学方式等介绍梅耶的意义建构学习SOI模式。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新词“灰犀牛”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新词“灰犀牛” 发表时间:2019-06-24T11:43:20.417Z 来源:《成功》2019年第4期作者:李楚睿 [导读] 词汇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概念整合理论出发解读不断涌现的新词,可以探究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规律。本文基于“灰犀牛”一词展开讨论,探究其产生的社会语境和新创意义“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的产生机制。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46 【摘要】词汇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概念整合理论出发解读不断涌现的新词,可以探究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规律。本文基于“灰犀牛”一词展开讨论,探究其产生的社会语境和新创意义“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的产生机制。 【关键词】概念整合;灰犀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 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更新,不断产生的新词和新流行语因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被广泛运用,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新词汇的来源、构词手段、构词特点和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新词的语义建构过程是新词语义组成成分语义、语境意义以及新生概念之间的相互整合过程。因此,本文基于认知主义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2017年度新词——“灰犀牛”进行探究,解析其新创意义的形成。 一、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原理 Fauconnier & 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对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该理论的研究重点转向论述两个心智空间中的信息如何互相映射并整合起来,以解释新概念产生之根源,即“对两个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概念有选择地提取其部分意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复合概念结构”(张云秋、王馥芳,2003)。 概念整合理论的关键是概念整合网络。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包含四个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复合空间。概念整合的过程中,心理空间通过组合、完善、拓展三个途径确保整合过程的顺利进行。组合指输入空间中的元素通过建立某种关系在融合空间中组合起来;完善步骤中,人们的背景知识被激活,从前一步骤组成的结构通过背景知识丰富,最后通过想象力将心理空间拓展。这三个步骤是人类在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新概念产品的连续过程(张玮玲,2017)。 二、“灰犀牛”一词产生的社会语境 “灰犀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于2013年1月在达沃斯全球论坛上提出的。2017年7月,人民日报刊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一文,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这是人民日报首次提到“灰犀牛”概念,此后,“灰犀牛”一词频繁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报道中。 例如:1.“灰犀牛“不容忽视,用预警机制化解股市风险(新京报,2019年2月21日)2.美国国债经济突破22万亿美元,又一头威胁世界经济的“灰犀牛”?(文汇报,2019年2月15日) “灰犀牛”经常被当做金融术语使用,例1-2就主要指在金融市场内经常被提示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例如股市风险、国债攀升以及整体金融市场的危机。 下面的例子:1.养老问题缓缓奔来的“灰犀牛”。(金融界,2018年11月15日)2.倪鹏飞:房地产税开征不应前怕狼后怕虎若贻误时机恐现楼市“灰犀牛”(华夏时报,2018年8月21日) “灰犀牛”一词也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借以指代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危机,比如例3-4中的养老问题、房地产税等问题。从全球化视角来看,当前全球化、气候变化、难民等全球性社会问题都正面临巨大的“灰犀牛”风险。 三、“灰犀牛”新创意义的产生 在米歇尔?渥克《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作者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在非洲大草原旅游的游客,因为想拍一张完美的犀牛照片而忽视了向导不要距离犀牛太近的警告,直到距离犀牛很近的时候游客才意识到危险,而当犀牛以几倍于人类奔跑的速度向游客冲去,游客想逃脱却发现可行的方法都已失去时机不再奏效。随后在书中,作者用该词来指代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 “灰犀牛”和“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两者之间存在“厚积薄发,前期不受重视,但爆发后后果严重”的共同特征,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关,因为分属于动物和事件两个空间域,从早期理论运用上来看,似乎并不能将两者进行整合。 而沈家煊在2006年提出的“糅合性整合”,就是将两个相似但不相关的概念整合,糅合的基础是相似性,由相似性将两个不相关概念域中的相似性成员的性质整合在一起而产生新概念意义,这一整合具有隐喻结构。因此,“灰犀牛”这一动物空间域的属性,激活我们对相似却不相关的事件空间域成员“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整合在一起产生新概念意义(邱艳萍,2014)。 输入空间1中的灰犀牛,其特点是反应迟缓、看似不具备危险性、脾气暴躁,而在输入空间2中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其特点是潜伏期长、易被忽视、破坏巨大。在认知推理过程中,这两者的性质通过跨空间映射,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一起投射到复合空间,形成了新创结构:灰犀牛是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件。在此基础上,认知模式将两者的意义进行组合,并借助有关灰犀牛的背景知识的完善,通过联想赋义进行拓展,得出“灰犀牛”一词的隐喻意义。 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的创造尤为迅速。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分析,既可以解释新词的意义建构,也可以探索新词表层含义背后所隐藏的人类深层思维认知,为词汇意义和认知主义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03. [2]邱艳萍.从概念整合理论来看“临时工”新创意义的生成[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98-102.

教学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

静海县2015年暑期培训作业姓名:刘宝双乡镇:中旺学校:大庄子中学您的教龄:13 培训类型:骨干培训_ 培训学科:语文 培训时间:2015.8.18 主讲人:刘金明_ 培训内容:学习理论与教学 作业题目: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业成绩:_____________

教学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三种。无论哪一种形式,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特别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以及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我得到启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中心的确立,教学目标的设定,内容意义的建构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在教学中较好地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就结合一些案例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支架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我在教学八年下《巴东三峡》之前,先钻研了教材,收集了一些参考资料,抓住了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此文时,我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为突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验。课前,我拟定教学目标为: 1. 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 掌握作者的游览行踪,理清写作思路。 3. 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围绕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三课时: 第一课时我在进行常规教学之余,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基本内容:“谈谈对长江三峡的总体印象”待学生弄清楚后再品读:“西陵峡”,这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品语言、品画面、悟谚语等;第二课时品读:“巫峡”时,抓修辞;第三课时品读:“瞿塘峡”,看两岸的人文景观,揣摩作者感情。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能体会到,学生对这样的建构还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样做实际上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话题的问题。 2. 教学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第37卷第10期自动化学报Vol.37,No.10 2011年10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October,20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王中杰1谢璐璐1 摘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多维异构的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中高度集成交互的新型智能复杂系统,具有实时、鲁棒、自治、高效和高性能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征,综述了CPS的当前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讨论了CPS与相关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对CPS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实时,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 DOI10.3724/SP.J.1004.2011.01157 Cyber-physical Systems:A Survey WANG Zhong-Jie1XIE Lu-Lu1 Abstract Being a real-time and robust autonomous system with high performances,cyber-physical systems(CPS)are a kind of novel intelligent complex systems with di?erent scales of computation and physical components tightly integrated and interacted under the future networks.The no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P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are?rst presented.Then,the technology framework of CP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rel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Finally,challenges to be dealt with for CPS are pointed out,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Cyber-physical systems(CPS),real-time,high performance,embedded system,networked control 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随着硬件产品性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人们对于各种工程系统和计算设备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功能的扩充,而是更关注系统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和系统性能效能的优化,以及服务个性化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在这种需求的引导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作为一种新型智能系统应运而生,并引起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和商业界的高度重视. CPS可以理解为基于嵌入式设备的高效能网络化智能信息系统,它通过一系列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下的高度集成与交互来提高系统在信息处理、实时通信、远程精准控制以及组件自主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是时空多维异构的混杂自治 收稿日期2010-04-14录用日期2011-05-17 Manuscript received April14,2010;accepted May17,201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4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16),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JC1415300)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863Program)(2011AA0405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71071116),and Shanghai Key Project of Basic Research(10JC1415300) 1.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1.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系统[1?2].CPS在功能上主要考虑性能优化,是集计算、通信与控制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3]于一体的智能技术,具有实时、安全、可靠、高性能等特点.相较于现有的实时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CPS关注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与调度优化,能实现对大规模复杂系统和广域环境的实时感知与动态监控,并提供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且更为灵活、智能、高效. CPS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涵盖了小到纳米级生物机器人,大到全球能源协调与管理系统等涉及人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大系统. CPS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交通领域的自主导航汽车、无人飞行机;生物医疗领域的远程精准手术系统、自主计算与感控的植入式生命设备;以及智能电网、家庭机器人、智能建筑等,是构建人类未来智慧城市的基础. 本文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这一新兴技术进行了概述.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点,综述了CPS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现有的CPS架构,讨论了CPS与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分析了CPS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CPS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实现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