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建构理论 Sen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建构理论
Sense-making theory
一意义建构理论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图书情报学研究大多以“系统”为导向,重视信息资源建设与评价。70年代后,学科重点开始向“人”转移。1976年,美国学者Brenda Dervin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重新对信息本质、人的主体性、信息传递过程等问题加以思考,并且对信息经典定义提出质疑。Dervin认为,有关信息的“狭义”定义,更适用于通信领域,当这
一概念扩展到其他领域时,其局限性便显示出来。外在世界并非一个计划好、有秩序、可观察的对象,“人”也不只是被动、消极、机械的信息观察者和接受者。当科学论证中出现差异时,研究重心不应只局限于客观世界,人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主观作用也应引起关注。该理论之后由Karl E. Weick深入研究,并应用于组织行为和心理学领域。
在长达八年的研究项目中,Brenda Dervin采用面谈、电话访谈、问卷等方法,在不同人群中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不同人群的信息行为特点,最终形成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
二定义
意义建构(Sense-making)是一种解释沟通,信息与意义之间关系的概念性工具(Brenda Devin),其是一种以历史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何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过去经验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以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以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
意义建构理论(Sense-making theory)认为信息研究应从来源强调转为使用者强调(Devin, B, 2003),将信息寻求与使用视为一种沟通实践模型。该理论主要帮助理解人在接受信息时的行为本质(Devin, B, 1983)。
该理论是一种强调以历时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Karl E. Weick,1995),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果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过去得经验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人在与环境的作用中,不断建构和修正原有知识结构。新经验被同化到原有经验结构中,形成更深层、更丰富、更灵活的认知结构。
Brenda Devin将这一理论用于不同环境,使之能够更加真实地揭示人在接受信息时的行为本质。信息的意义建构是内部行为(即认知)和外部行为(即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知识是由个体主观建构而成,而信息搜寻(info seeking)是在一连串互动中解决问题的一种主观建构的行为活动。信息寻求的情境基础由个人角色与环境构成,当个体角色与环境交融时,可能会产生某些行为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与情境的相互作用正是引起信息查询的直接动力。在该情境中,人从观察者转变为行动者,信息查询是一种主观建构的行为。
三内容
意义建构模型由环境,鸿沟/差距/偏差,以及使用三要素构成。
个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个体在前进中遇到鸿沟(GAP), 确定鸿沟或问题是什么,并将其概念化;其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跨越鸿沟。
环境:指时间和空间;
鸿沟/差距/偏差:指因信息不连续性而形成的理解差距,大多数研究称其为信息需求或问题(曾丹,2012);
使用:指信息对个体的意义;
意义建构理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在时空中处于运动状态;
2.人类的现实世界是不完善的;
3.个体为跨越认识差距,必须对现实世界有所认识;
4.意义建构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
5.信息查询是意义建构的组成部分。
四意义建构方法论
意义建构理论采用时序(time-line)与中立提问访谈技巧。
时序访谈:询问受访者描述其信息寻求顺序,并根据情境-鸿沟-使用(Situation-Gaps-Users)的基本模式,分析其寻求结果;
中立提问访谈:主要应用在参考会谈模式的中立提问访谈技巧,引导使用者以自己得语言陈述其信息寻求。
五特征
该理论是一种强调以历时性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提供倾听使用者的方法,了解使用者如果解读他们目前所处情境、过去得经验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情境,及使用者在所处情境中如何建构意义(construct sense)及制造意义(make meaning)。共有七个特征:
1.认同性(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个体所处情境塑造了他们行动以及解释事实的方式(Pratt,
2000; Currie & Brown, 2003; Weick, Sutcliff, & Obstfeld, 2005; Thurlow & Mills, 2009; Watson, 2009);
2.历时性(retrospection):个体所关注的时间点影响其所强调的事件(Dunford & Jones, 2000),因
此个体所关注的知识或时间也都围绕其所重视的事件所展开(Gephart, 1993);
3.对话性(dialogues and narratives): 个体在所处情境中展开对话和叙事,这种沟通方式能够帮助
人们思考、组织其经验,对未来事件作出控制和预测(Isabella, 1990; Weick, 1995; Abolafia, 2010), 并降低管理情境变化的复杂性(Kumar & Singhal, 2012);
4.社会行为性(social activity):意义建构是一种社会行动,通过彼此之间保留、分享故事(Isabella,
1990; Maitllis, 2005), 观众能够掌握说话者和陈述者所讲述的内容含义(Watson, 1995; Currie & Brown, 2003:565);
5.进展性(ongoing): 个体对所处情境不断进行塑造和反馈。通过在情境中观察和学习,个体逐
渐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Thurlow & Mills, 2009),进而对他人行为作出认同和反馈。
6.线索性(extract cues): 个体从情境中提取线索来帮助自身对事物作出合理的解释和决策
(Salancick & Pfeffer, 1978; Brown, Stacey, & Nandhakumar, 2007),并建立更广阔的意义网络和相似构念(Weick, 1995);
7.合理性(plausibility): 个体重视事件和情境的合理性,而非正确性(Currie & Brown, 2003;
Brown, 2005; Abolafia, 2010)
六国内外应用现状
德尔文认为,意义建构理论是在方法论层面提出、“为解决信息问题所提出的假设、观点和方法”,该理论“允许个人建构和设计自己的认知行为”。意义建构方法可用于自我研究,需求分析以及满意度研究等领域。在传播领域,主要用于信息需求分析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等。
国内研究现状
1.将意义建构理论应用至高校图书馆知识建构的研究中(张文华,2013)。
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利用这个理论,能够很好得改变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一种状况,由信息来源强调转向使用者强调,创建出信息的寻求与使用成为一种沟通的实践模式。把读者从观察者变成行动者,读者为了获得所需信息,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构建中去。满足读者信息寻求的实质是一种对图书馆知识建构的行为。另一方面,充分肯定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组件图书馆员的知识库也符合意义建构理论强调人得主观能动性这一元理论。
2.网络群体事件演化过程中的意义建构研究(李天骄,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