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课程设计-杨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传统的电网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业与家庭用电的需求,为了更优化电网系统的信息采集与实时监控等相关任务。

在智能电网系统中,对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电网供应质量,电气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智能变电站的稳定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旨在通过高品质的智能变电站的电气系统设计方案来提高电网系统的智能技术,促使电网供电系统能够更加节能环保和安全,为智能变电站全面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引言随着我国居民对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采用智能组件、大量的光纤代替了传统变电站的二次电缆,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来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通过对数据分析来实现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控,从而有效提高变电站输电能力,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占地少、效率高的特点。

为促进我国变电站电力设施进一步智能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积极改进对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进行研究,确保智能变电站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行。

1智能变电站概述变电站的作用是将高低压电相互转化,方便较长距离之间的电量传输,减少传输中的能量损耗。

近几年智能电子的兴起迅速推动我国各个行业的改革,也使我国传统变电站受到了挑战。

当前,我国各省正在积极开展智能变电站改革工作,智能变电站是当前推行智能电网业务、实现电网系统信息化的关键环节。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基础,以全站信息数字化、监控实时化、信息共享化为基本要求,用光纤取代传统电缆,避免了在直流接地过程中所引起断路器暂停工作情况的发生,智能变电站综合信息化、数字化、实时化为一体,更适合现代电网发展的要求,其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光纤在电磁兼容方面较传统的电缆表现更好,智能变电站信号传输采用光纤可以不受电磁场影响,使用寿命也比较长。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解析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解析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解析发表时间:2019-07-26T15:35:09.5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杨洋[导读]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通过智能设备与智能技术的应用与革新,在对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进行二次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应用智能变压器的优势。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通过智能设备与智能技术的应用与革新,在对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进行二次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应用智能变压器的优势。

同时,要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改造,通过优化智能变电站电气的二次设计,以此来提高变电站的信息共享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其他新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国电网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在对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过程中以及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需要重视智能变电站在电气二次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使得智能变电站的变电站功能不断增强,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作用,促进智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

因此,在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就要加强对智能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智能变电站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也可以提高电网的智能调度管理能力,提升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策略前言伴随着智能技术的成熟发展将其应用在变电站中推动了变电站发展。

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包括远程传动、测量控制、继电保护、防误闭锁,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

近几年,智能化变电站逐渐趋于数据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智能化电气二次设计对提高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发挥着重要影响。

1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分析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智能控制、故障录波、变电站监督,兼容继电保护、安全装置、监控系统。

传统变电站存在硬件重复分配不足、信息独立、信息传递不及时、成本投入高,而智能变电站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变电站不足。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图设计表达方法 杨春云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图设计表达方法   杨春云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图设计表达方法杨春云发表时间:2019-08-13T11:18:05.8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杨春云[导读] 摘要:智能变电站建立在IEC 61850通信标准基础上,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采用三层两网的架构体系。

上海衡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124摘要:智能变电站建立在IEC 61850通信标准基础上,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采用三层两网的架构体系。

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及交换机的引入,以网络通信方式替代大量二次回路电缆,二次系统功能逻辑和信号的输入、输出与物理连接的通信网络接线不再一一对应,使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不同于传统方法,向设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图;标准化设计二次系统施工图标准化设计是智能变电站规范设备建模和系统参数配置的基础,是全站工程施工及调试的依据。

针对目前二次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通用设备接口规范,研究确定了二次系统施工图标准化设计内容及表达方式,有效规范了各种二次设备的信息模型,实现全站模型的标准化,以满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要求。

一、二次系统施工图标准化设计需求分析1.二次系统设计工作流程。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涉及到二次系统设备厂家、系统集成商、设计院等单位的全力配合。

在二次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整个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2.二次系统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设备建模缺乏规范、二次系统设计表达方式各异,导致在设备连接和软件测试阶段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具体表现在:①一些厂家为了满足所有地区和用户的需求,在设备信息建模阶段使设备功能最大化,部分设备的数据集中包含过多数据属性;②许多设备厂家的ICD文件虚端子定义不一致,使用自定义的逻辑设备名称,在功能配置时,导致其它厂家的配置工具无法读取或读取出错。

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要点分析

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要点分析

57智能电网誓NO.152020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 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要点分析邱慧(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江苏扬州225000)摘要: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系统主要涵盖智能组件、防护装置、监控系统等,构建物理连接、逻辑衔接与保护回路,可以实时化监测并掌控一次系统的运行情况,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性。

在实施二次回路设计与安装施工的阶段之中,要细致化分析系统设计标准,严格依照有关标准规范,将设备选型与线路连接工作做好,并调试系统,保障二次回路的计量、控制与保护等功能得以发挥出来。

鉴于此,文章主要分析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要点。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要进一步规范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方式,首先就要分析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特征,将二次回路设计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予以明确,保障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并在此基础之上,以规范二次回路设计方式,来严控物理回路与虚回路运行,从根本上将变电站二次回路功能优势发挥出来,保障监测与防护的有效性,最终确保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1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特点智能变电站如二次回路涵盖电缆与光纤回路,在这之中电缆回路和常规化变电站二次回路大致相同,光纤回路则主要是用来支撑智能变电站之中各类智能二次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流与通信,当然这也是二次设备的关键信息交互路径。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通信网络运用的是IEC61850系列标准,建立在GOOSE通信传输机制与SMV采样传输机制的基础上,来进行二次设备之间的联动。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建设阶段中,一次设备的测试与保护电缆已经慢慢地被光纤所替代,可以缓解电缆敷设与安装工作。

和常规电路相比,运用光缆可以很好地解决长时间影响二次回路保护装置的CT开路与PT短路方面的问题,另外也不必考虑多点接地与电磁干扰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来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然而在具体设计与施工的时候,因为运用智能通信网络取代传统二次回路,设备之间也不会出现显著的物理断开点,所以在设备检修的时候,也难以进行物理隔离。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分析摘要: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变电站的快速发展,作为利国利民的事业,变电站为居民用电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居民,变电站实现智能化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当前常规变电站存在较多缺点,不仅投资较大,而且在调试的时候较为复杂,难以操作,系统间进行交互完成比较困难,而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变电站二次设备技术的创新成为可能,并且被广泛运用其中,促进了变电站智能化发展。

本文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对110kV变电站二次回路故障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后,就变电站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展开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二次回路引言变电站二次回路的设计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二次设计的主要作用是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调节。

在设备和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运用有效的调节措施和方法能够及时的排除一些设备的运行的故障问题和风险对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起到很大程度的保护作用。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计的作用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所以对智能化变电二次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故障原因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主要包括CT回路、PT回路和直流回路。

任何电路都可能发生故障,影响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速度,给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缺陷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设备大修时发现的;二是发现设备在运行中,检查人员会因报警声或其他异常情况而发现。

一旦发现二次回路的缺陷,必须及时排除,避免更多的事故发生。

一般来说,二次回路故障的原因如下。

1.1二次回路设计不合理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设计阶段是保证其满足功能要求的关键。

二次电路设计的主要要求包括常规控制系统、常规信号系统、交流电流电压电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等。

如果设计阶段不合理,设计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很容易导致寄生电路的出现,导致继电保护误动或拒动。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实虚回路数字化设计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实虚回路数字化设计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实虚回路数字化设计研究摘要:变电站二次系统由二次设备及设备间的二次回路构成。

常规站二次回路由设备间的物理电缆接线实现,物理回路本身就表达了设备间逻辑功能的联系,只需出具电缆接线图即可;而智能站设备间通过数字信号通信,由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描述设备间的逻辑回路(也称虚回路)联系,二次设备间的物理光纤连接构成了物理回路(也称实回路),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由SCD文件描述的“虚回路”和由物理光纤连接构成的“实回路”共同组成。

逻辑回路在物理回路上传输,物理回路是实现逻辑回路的媒介,逻辑回路和物理回路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

关键字: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实回路;虚回路;设计1.二次系统实虚回路目前,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回路设计基本上都是二次回路中的实回路(光纤连接)与虚回路(虚端子)分别进行设计,但是虚回路中所传递的信息是以实回路中的物理链路来达到。

从理论层面来分析,实回路与虚回路设计是彼此依托的关系。

(1)实回路设计。

实回路设计,实际上就是构建在IED设备之间物理端口的一种光纤连接关系。

物理端口之间的连接主要运用的是级联与直连方式,IED间的直采直跳链路则运用的是直连的方法,IED之间务必要通过交换机的网采链路,则选用的是级联方法。

通过IED设备建模来促使设备物理端口信息来实现可视化,实回路设计则是建立在可视化IED设备模型的基础上来实施。

以右侧下拉框来切换到各IED设备,从而达到本侧IED设备和各IED设备间光纤连接配置的目的。

通过端口光纤对侧设备信息和端口光纤所传输的信息类型(GOOSE或者是SV),便于设计人员进行措施排查。

另外也可以为部分设计文档提供坚实依据。

(2)虚回路设计。

IED的ICD文件之中涵盖了装置中所需要的全部输入输出信号,在这之中dsGOOSE数据集涵盖IED装置的GOOSE所传输信息dsSV数据集涵盖IED装置的SV发送信息;涵盖“GOIN”关键字来作为前缀的数据对象是装置的GOOSE输入,另外涵盖“SVIN”关键字来作为前缀的数据对象是装置的SV输入。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论文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论文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论文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论文1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方案1.1保护配置保护配置主要从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以及母线保护三个方面进行。

在进行线路保护时要注意提高采样值差量和暂态量的速度。

在进行变压器保护时要注意励磁涌流的影响,通常会采用广义瞬时功率保护原理来辅助差动保护。

这两点都是易于实现的主保护原理。

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由于其具有智能决策功能,可以在进行后背保护在线整定时集中全网信息,利用最少的通信量最快的数据更新速度完成决策工作。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在进行保护时简化了原来的布线,将主保护功能由原集控室下放到设备单元内,使通信网络的负担减轻。

并利用集中式母线保护和具有主站的分布式差动来实现母线主保护。

1.2通信配置在通信配置这一方面,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差别不大,但是就其发展而言,数据的更快速的传播与数据量的加大会对通信配置提出更加安全可靠的要求。

1.3计量配置采用三态数据为预处理数据的计量模块,进行误差量溯源实现现场检验和远程检验。

根据计量模块所具有的通信优势,促进变电站与大用户之间的互动,进行信息采集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各个智能化电网环节的协调运行。

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案及应用2.1系统构成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是变电站二次系统在功能逻辑方面的划分。

其中站控层对间隔层以及过程层起到一个全面监测与管理的作用。

其主要构成是操作员站、主机、保护故障信息子站、远动通信装置、功能站。

间隔层具有独立运作的能力,能够在没有网络的状态下或是站控层失效的状态下独立完成监控,由测量、保护、录波、相量测量等组成。

过程层主要进行采集电气量、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以及执行控制命令的工作,由合并单元、互感器、智能终端构成。

2.2网络结构过程网络的组网标准是电压等级。

主要的网络形式有双星形、单星形、点对点等。

通常要依据不同电压等级和电气一次主接线配置不同的网络形式。

单套配置的.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测控装置要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同时接入两套不同的过程层网络。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方法及设计实现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方法及设计实现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方法及设计实现高磊;杨毅;苏麟;娄悦;曹卫国;李鹏【摘要】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逻辑回路遵循IEC 61850建模,而物理回路的设计仍采用图纸表达,不利于智能变电站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借鉴逻辑回路的建模思路,提出二次系统物理回路的建模方法。

设计了基于虚实解耦理念的物理回路模型配置流程;给出了物理回路模型的语法语义;实现了基于物理回路模型的完整工程应用解决方案,包括物理回路配置工具、物理回路可视化工具。

关键的是采用虚实对应技术,实现了物理回路和逻辑回路的关联。

填补了二次光缆和网络结构的模型配置空白,便于设计工具和厂站级系统导入和导出物理回路配置,扩展了物理回路模型的应用空间。

%The logical circuits of smart substation secondary system follow IEC 61850 for modeling, while the design of physical circuits is still expressed with blueprint, which is unfavor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subst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y referring to the modelingidea of logic circuits, a modeling method of the secondary system physical circuits is proposed. A model configuration process of physical circui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ogical-physical decoupling is designed. The grammar and semantics of the physical circuit model are given. A complet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olution based on the physical circuit model is realized, including the physical circuits configuration tool and physical circuits visualization tool. The key technology adopts the logical-physical correspond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circuits and logical circuits. The model configuration blank of secondary optical fiber and network structure is filled. It is convenient to import andexport physical circuits configuration for the design tool an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The application space of physical circuits model is extended.【期刊名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年(卷),期】2016(044)024【总页数】10页(P130-139)【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物理回路建模;虚实解耦;虚实对应【作者】高磊;杨毅;苏麟;娄悦;曹卫国;李鹏【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1103;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21110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2;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6;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6【正文语种】中文变电站二次系统由二次设备及设备间的二次回路构成。

论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实践思考探究

论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实践思考探究

论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实践思考探究摘要: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推动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原有的变电站服务输出渐渐的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有电力状况的需求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原有的变电站要进行优化升级,虽然在我国的变电站已经逐步实现了智能化,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智能变电站的电气系统进行二次设计,继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

笔者将会分析在智能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找出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一些针对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策略实践;思考探究引言: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电力需求不断的增加,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现有的常规变电站模式已经渐渐淘汰,紧跟发展趋势,智能变电站逐渐兴起。

相对以往常规变电站的设计,我们要对智能变电站进行电气的二次设计完善和升级,提高电力输送的安全可靠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用电需求。

在进行智能站电气二次设计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设计问题,这时就可以根据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思考探究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推动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更加顺利的完成。

一、电气二次设计的常见问题第一,了解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系统集成化、一次、二次模块化等方面的配置要求。

在进行对电气二次设计的时候,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要先对原有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查,然后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各项电气线路进行设计。

这一步工作在对电气进行二次设计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了,这一步可以有效的预防。

在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事故,并且还可以在事故出现时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以确保电气二次设计工作的进度中可以按时的完成,并且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下。

第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从安全可靠方面考虑,维持采用“三层两网”“模采网跳”模式,应用“SV采样、GOOSE网络跳闸”模式。

在电气二次设计的时候,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要注意继电保护的问题,在电力系统故障时候,这些保护装置是否可以正常的启动;还要注意当断路器回路等设备停止运行的时候,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装备的运行等。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技术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技术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及故障诊断技术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二次回路在各个零部件的技术问题都将会得到科学化解决,同时整个功能也会表现得更为完善。

变电站将会逐渐变得更为现代化,信息化控制以及数字化操作的工作内容,能够使得智能化的特点覆盖整个变电站。

关于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以及故障诊断工作,具有极为复杂以及精细的特点,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不仅仅会依照科学经验来对其大范围展开确定,同时还会借助精确化的操作,来确定故障点位置,进而运用科学措施予以处理。

本文将会对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故障诊断众所周知,智能变电站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状态下,渐渐呈现出了最为完善的状态,同时智能变电站的有关技术,也渐渐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最为首要的运用方法。

这不仅仅能够使得人们日常生活呈现出更为便捷的状态,同时还会进一步的使得国内经济处于一种持续稳定发展的状态。

因此,国内有关电力部门需要进一步的注重二次回路的有关预警故障工作,如此才能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整体水平相对较高。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与故障诊断现状分析在进一步展开后续内容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与故障诊断现状展开分析,如此能够更好为后续要点的研究,给出一定的参考建议。

具体的现状内容分析为以下方面:(一)工作开展体系还不够完善根据有关人员的持续研究发现,当前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以及故障诊断工作,的确在有条不紊的开展,通过不断的研究以及分析,的确使得实际工作开展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

但是进一步研究可知,整个工作开展中明显缺乏科学体系,诸多工作开展都是依照工作人员固有经验展开,虽然经验的确重要,但是为了使得实际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那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科学体系,来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而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工作开展体系不完善的现状问题,应当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进而采取措施予以完善。

(二)电力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智能预警以及故障诊断工作的开展,需要电力部门工作人员掌握好技术要点,才能更为科学的展开后续工作,这从侧面也表明电力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具有更为高水平的素质,才能确保实际工作开展水平得到提升。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课程教学设计-杨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课程教学设计-杨

智能化变电站二次回路概述智能化变电站二次回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网监控技术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智能变电站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学习实践活动。

在课程设计中,我通过方案设计、硬件选择与接线调试,可获得计算机硬件、软件设计及其协调的基本训练。

通过结合专业的课程设计,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不仅可培养我的实践能力,也可使我逐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电网监控、智能化变电站二次回路。

目录概述 (I)一、蓄电池直流系统---浮充 (1)1、浮充特性 (1)2、供电方式 (1)二、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信号电路 (2)1、断路器的手动控制 (2)2、断路器的自动控制 (3)3、断路器的“防跳” (3)三、基本控制电路 (4)1、跳、合闸电路 (4)2、断路器防跳电路 (5)3、事故音响启动电路 (5)四、隔离开关的控制和闭锁电路 (6)1.电动操作隔离开关的控制电路 (6)五、手动合闸操作 (6)1、电磁操作机构断路器的控制电路 (6)2、事故跳闸 (7)3、自动合闸 (7)六、中央信号及其他信号系统 (7)1.ZC-23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中央事故信号电路 (7)2. ZC-23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中央预估信号电路 (8)七、总结 (10)参考文献 (11)一、蓄电池直流系统---浮充浮充是蓄电池组的一种供(放)电工作方式,系统将蓄电池组与电源线路并联连接到负载电路上,它的电压大体上是恒定的,仅略高于蓄电池组的端电压,由电源线路所供的少量电流来补偿蓄电池组局部作用的损耗,以使其能经常保持在充电满足状态而不致过充电。

因此,蓄电池组可随电源线路电压上下波动而进行充放电。

当负载较轻而电源线路电压较高时,蓄电池组即进行充电,当负载较重或电源发生意外中断时,蓄电池组则进行放电,分担部分或全部负载。

变电站二次设计课程设计

变电站二次设计课程设计

变电站二次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变电站二次设计的概念、原理和重要性;2. 掌握变电站二次回路的基本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3. 了解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选择原则和配置方法;4. 学会分析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变电站二次系统仿真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及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力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变电站二次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变电站二次设计基本概念- 变电站二次回路的作用与构成- 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及分类2. 变电站二次回路工作原理- 二次回路的基本原理- 常用二次回路接线方式及特点3. 变电站二次设备选择与配置- 二次设备的选择原则- 二次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4. 变电站二次系统故障分析-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 故障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5. 变电站二次设计实例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设计过程及要点讲解6. 变电站二次设计软件应用- 常用设计软件介绍- 软件操作方法及实践案例7. 变电站二次设计综合训练- 设计任务及要求- 团队协作完成设计任务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

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

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发布时间:2023-03-08T04:22:22.906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3期作者:张远平[导读] 不同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用光电信号和光纤取代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每根通信光纤中可包含多组GOOSE(面向通用对象变电站事件,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或SV(采样值,SampledValue)数据,简化了控制回路的结构。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沭阳县供电分公司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 223600摘要:近年来,国家电网改造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逐渐升级为智能变电站,变电站二次回路也会被网络通信系统所取代。

二次回路作为变电站主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监测变电站运行状态,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风险预警,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对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1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不同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用光电信号和光纤取代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每根通信光纤中可包含多组GOOSE(面向通用对象变电站事件,Genericobjectorientedsubstationevent)或SV(采样值,SampledValue)数据,简化了控制回路的结构。

智能变电站不仅具有初步智能的一次设备,同时还有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过程层交换机等。

设备间使用的是高速网络通信连接、由逻辑模块实现功能并且采用网络跳闸,不再出现功能重复的1/O接口和常规功能装置。

可以说,二次设各网络化取代总线方式,使得数据传输更加丰富、更加标准,实现信息交互网络化与信息应用集成化。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网络化是将虚拟网技术应用在智能变电站中,并借助GOOSE通信传输机制和SV采样值传输机制来实现各种网络化的保护、控制及计量等多种二次设备功能,其二次系统功能特点如下:变电站网络化二次系统主要由多层网络结构组成,一般结构表现为间隔层集多种设备为一体,通过智能变电站机构,促使二次系统通信趋于分散分布式,最终融合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设计实现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设计实现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设计实现摘要:电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自动化电力设备的增加,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成为电力工作研究的重点。

在进行继电保护时,传统上采用二次接线、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并派遣电力人员进行运行维护。

这种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适应性不足,二次回路采用二次设备的连接形成的回路,可以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提高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适应性,为智能变电站提供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智能变电站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设计1.1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作用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进行二次设备的连接及一次设备的监测保护等工作,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二次电流、电压回路部分,由电流、电压互感器及相应的保护设备组成;二是电源部分,包含控制电源和保护电源;三是信号回路部分,包括继电保护设备、高压设备的测控装置及信号传输装置;四是控制回路部分,即实现对二次回路的控制,包括断路器控制柜、端子柜及保护设备等。

采用二次回路对智能变电站进行保护,可以利用电流互感器进行电流的转化,为变电站的其他设备供电,降低变电站的运行成本;采用二次回路的变电站在运行中出现阻抗不良等问题时,可以产生二次开路,避免其他设备受到冲击,保护变电站中的设备避免出现故障,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稳定运行。

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设计依据220kV输变电工程智能变电站的结构进行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设计,主要包括站控层、间隔层及过程层三部分。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控制模块采用直流空气开关作为控制回路的控制设备,智能变电站采用无人化设计,控制回路带有自动复位设置,保障二次回路的自动二次连线。

在进行控制回路的设计时,配置相应的电源监视回路,对回路的合闸动作进行监测,控制回路对断路器的位置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控制,向主控室传输信号。

同时,控制回路对于断路器的控制具有防跳功能,220kV断路器采用分相操作,能实现单重或多重的保护功能,具备完善的电气闭锁功能。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简述 杨阳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简述 杨阳

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简述杨阳发表时间:2019-10-28T14:32:17.9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作者:杨阳[导读] 摘要:电力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应用了较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应用,进而促进变电站逐渐智能化发展,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柳州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0)摘要:电力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应用了较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应用,进而促进变电站逐渐智能化发展,其可以有效的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然而,由于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所以,电气二次设计十分重要。

本文就对智能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策略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智能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变电站中,促使了变电站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随着人们对智能化变电站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数字化被越来越多引入到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

在当前科技条件下,为了保证智能化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需要确保其所组成的二次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而这些二次设备是由八个部分组成的,不仅包括了测量控制、远程传动、在线检测和故障录播装置,同时还包含有继电保护、防误闭锁、电压无功控制及同期操作装置。

为了维护和保证二次设备系统操作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这八个装置都需要保证能够实现标准化。

现阶段,由于智能化变电站越来越注重对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分享,因此,变电站的智能化电气二次分析、设计工作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和优势智能化变电站指的是基于当下智能化技术改造后的变电站,其包括了智能化的电气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从而使各电气设备之间的数据能够有效共享,进一步提升变电站操作的效率。

其与传统的变电站设备技术有着较大的区别,第一点优势在于将电气一次设备也纳入了智能化系统当中,从而保证了二次设备在运行时能够更加稳定流畅;第二点优势在于利用网络化技术可以将设备运行信息直接传导到变电站的主控系统中,不需要再利用接口转换信号,大大提升了设备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第三点优势在于智能化电气二次设备具备了可视化的操控体系,可以有效地将设备运行监控、诊断、故障处理等融为一体;第四点优势在于智能化改造后的各二次设备之间数据连接转变为了光缆,不再依靠测控柜内的电缆传输信号,不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而且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和干扰,提升了设备操控过程中的准确性。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 杨清华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    杨清华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及方案杨清华摘要:智能变电设计配置一体化的建设水平任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提升,在一体化改进工作中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也需要在设计完成大量的新内容,因此,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对变电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做好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工作。

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技术方案,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方案引言在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内容就是对变电站本身的设计和配置的科学处理,此外,还必须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智能变电站也越来越普遍。

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管理质量。

1设计配置一体化原理及技术常规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设计由设计院出蓝图,现场施工完全依据蓝图连接二次电缆,通过万用表和其他仪器检查连接的正确性。

智能变电站由设计院出虚端子联系图或表,集成商依据图表配置SCD文件的虚回路部分,这就带来了3个问题:虚端子联系图或表怎么出?虚端子连接的正确性如何保证?SCD文件中的虚回路如何校对?这3个问题反映了设计和配置的一致性需求,以及效率需求。

设计图纸由各类具有不同输入和输出接口的装置图元及它们的连接关系组成;配置则是基于智能装置ICD模型的工程实例化,通过输入和输出变量的映射,建立系统内装置之间的联系。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出一个基本的设计方案,之后,在专业的设备上按照设计方案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试验,它的配置是借助智能装置模型和实操测试研发出来的,之后要借助映射来创建不同装置之间所存在的各项联系,从而完成所有的设计环节。

图模一体化是智能变电站进行设计和配置一体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图纸设计是一个相对较为系统的过程,主要借助装置图模的设计来实现装置的实例化。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

192智能变电站的保护监测系统的精准度无法保证,导致变电站设备维修更新频繁,成本高。

因此设计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

基于虚端子方法设计二次系统物理回路,设计通讯信号、设备文件、虚拟终端等计算机操作流程。

经过模拟实验验证,物理回路模型可以完成工作,与传统回路相比更加精准。

0 引言近年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电网稳定运行相关的气候环境恶化、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普及,电器的使用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智能家居、智慧大厦、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器产品的出现,需要电能的持续供给,对能源分配和存储提出了新需求。

面对社会需求的发展,电网运营亟需做出调整,改变目前的运营模式,提升电能供给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保障电能供给的稳定性。

基于此分析,电网需要外功与内功兼修,全面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外功主要体现在积极拓展电能来源,开发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形成均衡的互补式供电网络;内功则体现在升级现有变电设备和供电网络,建设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提高变电站硬件设施,实现高质量的稳定供电。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进步,智能一次设备、电力信息接口标准的不断规范,智能变电站的雏形已经初见规模,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系统集成和控制方式实现了物联网互联,控制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得以提升,奠定了电网运营质量提升的硬件基础[1]。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监测、控制并保护一次设备,另一方面担负着自动运行的关键作用。

随着大量智能二次系统设备的投入应用,信息的多样性和传输速度远超以往,光通信成为主要信息传输模式[2]。

为了应对变革,适应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的功能提升和接口变化,需要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物理回路建立模型,以作为后续研究以及故障诊断的基础。

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1.1 虚端子二次回路设计方法在智能变电站中,传统的终端已经消失,交流采样保护、跳变开关通过开关输出、数字信息传输,但二次回路的连接原理没有改变,传统的终端和保护整定与传统变电站的通信仍然可以实现信息查询和功能控制操作,信号流程与控制体系仍旧保持固有的逻辑关系。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首先,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物理回路模型设计需要考虑变电站的实
际布置和设备配置。

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确定主变压器、线路、断路
器等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布置位置。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例如串联、并联或并行。

其次,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需要考虑设备的电气参数。

包括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确
定电缆、电线的截面积和材料,以及电缆的长度和沟通方式等。

第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保
护和控制装置。

例如,断路器的开关规范、保护装置的配置和参数设置,
以及设备的联锁逻辑等。

这些保护和控制装置将保证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安
全运行。

第四,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接地系统。

在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中,接地系统起到了保护作用,能够保证人员和设备
的安全。

因此,需要确保接地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接地电阻的标
准和要求。

最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还需要进行仿真和测试。

通过仿真和测试,可以验证物理回路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发现潜在的
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总结起来,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模型设计中,需要考虑实
际布局、设备配置、设备参数、保护和控制装置、接地系统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验证,可以确保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安全性。

基于智能变电站实现变电站数字二次回路的设计方案

基于智能变电站实现变电站数字二次回路的设计方案

编号:__________基于智能变电站实现变电站数字二次回路的设计方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目前,智能变电站在实现变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1)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实现了二次回路的数字化、光纤化。

节省了大量的电缆、金属资源和敷设成本,降低了电缆二次回路的故障率,同时实现了回路的状态监测和智能告警。

2)部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有较大提升,并实现了规范化,如顺序控制等应用功能可大幅提高开关、刀闸的运行操作效率。

但是,智能变电站建设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存在部分二次设备稳定性差、设备故障率高、检测与调试手段不足、变电站运行维护不便、改扩建困难、部分地区一线运行管理薄弱和现场运维人员不适应新技术发展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至今仍无有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分析智能变电站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3个方面:(1)IEC61850标准的复杂性[3]。

该标准体系庞大、卷帙浩繁,对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内容艰深,较难掌握。

按IEC61850标准设计的智能变电站,全站采用一个SCD文件配置全部二次设备之间信息的交换,一处变更会影响全站。

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依赖全站SCD文件和装置的CID文件,配置方法较难掌握,供调试运维检修人员使用的IEC61850工具也很不完善,人机接口不友好,使用不方便。

(2)电子式互感器的可靠性[4-5]。

电子式互感器既存在本体器件质量、制造安装工艺、数据处理可靠性问题,也存在合并单元的可靠性问题,后者因素不容忽视,且其与就地化安装方式、智能变电站体系架构互相关联。

(3)智能变电站体系架构的复杂性。

智能变电站总体是三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两网(站控层网、过程层网)结构。

监控系统及其他设备采用网络采样、网络跳闸。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的设计与实现摘要:目前,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的设计与分析没有统一的规律,现有的设计模式不能完全满足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实际需要。

在分析二次虚拟电路可视化基础的基础上,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区别,阐述了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的表现方法,对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可视化;设计1二次回路可视化技术原理与实现智能变电站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电子元件、通信技术及自动化控制设备,对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输电线路等进行自动化控制和保护。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替代传统变电站管理模式, 从而提高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研究得知, 智能变电站包括: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网络交换机等过程层设备, 站内数据信息通过IEC61850标准按照模型配置接入变电站通信网络, 实现站内二次设备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

智能终端 (Smart Terminal) 是一种智能组件, 通过电缆线路与一次设备进行互联, 然后采用光纤线路与测量、控制及保护等二次设备进行连接。

合并单元 (Merging Unit, MU) , 主要对二次转换器中的电压或电流数据进行整合的物理单元。

该单元可以作为互感器的组成件, 同时也可作为分立单元。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及回路工作原理;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主要负责电网连接、电能转换以及分配等任务, 尤其是近年来, 大容量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建成, 使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 电网运维工作的难度也有所增加, 对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变电站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的信息经过端子箱、电缆进入测控装置, 终端CPU经过处理后转化为数字信号。

因此, 导致二次系统调试和维护工作难度较大, 依靠人工操作、电话联系的方式工作效率低, 难以满足当前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可视化 (Visualization) 技术是运行图形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将数字信息转换为可视觉直读的图像信息, 然后采用交互式操作方法及技术, 实现对变电站的智能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变电站二次回路概述智能化变电站二次回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网监控技术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智能变电站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学习实践活动。

在课程设计中,我通过方案设计、硬件选择与接线调试,可获得计算机硬件、软件设计及其协调的基本训练。

通过结合专业的课程设计,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不仅可培养我的实践能力,也可使我逐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电网监控、智能化变电站二次回路。

目录概述 (I)一、蓄电池直流系统---浮充 (1)1、浮充特性 (1)2、供电方式 (1)二、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信号电路 (2)1、断路器的手动控制 (2)2、断路器的自动控制 (3)3、断路器的“防跳” (3)三、基本控制电路 (4)1、跳、合闸电路 (4)2、断路器防跳电路 (5)3、事故音响启动电路 (5)四、隔离开关的控制和闭锁电路 (6)1.电动操作隔离开关的控制电路 (6)五、手动合闸操作 (6)1、电磁操作机构断路器的控制电路 (6)2、事故跳闸 (7)3、自动合闸 (7)六、中央信号及其他信号系统 (7)1.ZC-23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中央事故信号电路 (7)2. ZC-23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中央预估信号电路 (8)七、总结 (10)参考文献 (11)一、蓄电池直流系统---浮充浮充是蓄电池组的一种供(放)电工作方式,系统将蓄电池组与电源线路并联连接到负载电路上,它的电压大体上是恒定的,仅略高于蓄电池组的端电压,由电源线路所供的少量电流来补偿蓄电池组局部作用的损耗,以使其能经常保持在充电满足状态而不致过充电。

因此,蓄电池组可随电源线路电压上下波动而进行充放电。

当负载较轻而电源线路电压较高时,蓄电池组即进行充电,当负载较重或电源发生意外中断时,蓄电池组则进行放电,分担部分或全部负载。

这样,蓄电池组便起到稳压作用,并处于备用状态。

1、浮充特性蓄电池组是电力直流系统的备用电源。

浮充线路特点,是电池组与电源线路并联地连接到负载电路上。

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与直流母线相连的充电装置,除对常规负载供电外,还向蓄电池组提供浮充电流。

这种运行方式称为全浮充工作方式,简称浮充运行.2、供电方式浮充供电工作方式可分为半浮充和全浮充两种。

当部分时间(负载较重时)进行浮充供电,而另部分时间(负载较轻时)由蓄电池组单独供电的工作方式,称为半浮充工作方式,或称定期浮充工作方式。

倘全部时间均由电源线路与蓄电池组并联浮充供电,则称为全浮充工作方式,或称连续浮充工作方式。

以浮充工作方式使用的蓄电池组,其寿命一般较全充放工作方式者要长,而且可改用较小些容量的蓄电池组来代替。

这种浮充供电工作方式多用于发电厂的断电备用电源和电话局的电话正常供电电源。

一般的蓄电池都是浮充,均充的实现不了。

二、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信号电路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为控制小母线合闸小母线,M100(+)为闪光小母线M708为事故音响小母线.-700为信号小母线(负电源),SALW2-1a、4、6a、4a、20、20/F8型控制开关,HL1、HL2为绿、红色信号灯,FU1-FU4为熔断器,R1~R4为附加电阻器KCF为防跳继电器.KM为合闸接触器,YC、YT为合、跳闸线圈控制信号电路动过程如下:1、断路器的手动控制手动合闸前.断路器处于跳闸位置,控制开关置于“跳闸后”位置。

由正电源(+)经SA的触点11-10、绿灯HL1、附加电阻R1。

、断路器辅助常闭触点QF、合闸接触器KM线圈至负电源(-),形成通路,绿灯发平光。

此时,合闸接触器KM线圈两端虽有-定的电压,但由于绿灯及附加电阻的分压作用,不足以使合闸接触器动作。

在此,绿灯不但是断路器的位置信号,同时对合闸回路起了监视作用。

如果回路故障,绿灯HL1将熄灭。

在合闸回路完好的情况下.将控制开关SA置于“预备合闸”位置,绿灯HL1经SA的触点9-10接至闪光小母线M100(十)上,HL1闪光。

此时可提醒运行人员核时操作对象是否有误.核对无误后.将SA置于“合闸”位置,其触点5-8接通,合闸接触器KM线圈通电启动,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合闸线圈回路,使合闸线圈YC带电,由操作机构使断路器合闸。

SA的触点5-8接通的同时,绿灯熄灭。

合闸完成后断路器辅助常闭触点QF断开合闸回路,控制开关SA自动复归至“合闸后”位置由正电源(+)经SA的触点16-13、红灯日HL2、附加电限R2、断路器辅助常开触点QF、跳闸线圈YT至负电源(-),形成通路,红灯立即发平光。

同理,红灯发平光表明跳闸回路完好,而且由于红灯及附加电阻的分压作用,跳闸线圈不足以动作。

动跳闸操作时,先将控制开关SA置于“预备跳闸”位置,红灯HL2经SA的触点13-14接至闪光小母线M100(+)上,HL2闪光,表明操作对象无误.再将SA从置于“跳闸”位置.SA的触点6-7接通,跳闸线圈YT通电.经操作机构使断路器跳闸。

跳闸后,断路器辅助常开触点切断跳闸回路,红灯熄灭,控制开关SA自动复归至“跳闸后”位置,绿灯发平光。

2、断路器的自动控制当自动装置动作,触点K1闭合后,SA的触点5-8被短接,合闸接触器KM动作,断路器合闸,此时,控制开关SA仍为“跳闸后”位置。

由闪光电源M100(十)经SA的触点14-15、红灯HL2、附加电阻R2、断路器辅助常开触点QF、跳闸线圈YT至负电源(-),形成通路,红灯闪光。

所以,当控例开关手柄置于“跳闸后”的水平位置,若红灯闪光.则表明断路器已自动合闸。

3、断路器的“防跳”电气防跳电路前已叙述,现讨论防跳继电器KCF的常开触电经电阻器R4,与保护出口继电器触点K2并联的作用,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跳闸时,其触电K2可能较辅助常开触点QF先断开,从而烧毁触点K2。

常开触电KCF与之并联,在保护跳闸的同时防跳继电器KCF动作,并通过另-对常开触电自保持。

这样,即使保护出口继电器触点K2在辅助常开触点QF断开之前就复归,也不会由触点K2来切断跳闸回路电流,从而保护了K2触点。

R4是-个阻值只有1~4Ω的电阻器,对跳闸回路没多大影响。

当继电保护装置出口回路串有信号继电器线圈时,电阻器R4的阻值应大于信号继电器的内阻,以保证信号继电器可靠动作。

当继电保护装置出口回路无串接信号继电器时此电阻可以取消。

三、基本控制电路1、跳、合闸电路1)跳合闸控制电路手动合闸:将控制开关SA置于合闸(C)位置,SA触点5-8接通,断路器动断辅助触点QF1接通,合闸线圈YC得电,断路器完成合闸操作;合闸完成后,断路器动断辅助触点QF1断开,切断合闸回2)信号电路。

a.位置信号电路分析:断路器处在合闸位置,SA处在CD位置,控制小母线+极SA16-13→HR→R2→QF2控制小母线-极,红灯(HR)平光;断路器处在分闸位置,绿灯(HG)平光。

b.自动跳合闸灯光显示:断路器自动合闸或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时,为引起运行人员注意,普遍采用指示灯闪光方法。

电路采用“不对应”原理设计。

如自动合闸时,断路器在合闸位置,SA在TD位置,M100+→SA9-10→HG→R1→QF1→控制小母线-极,绿灯(HG)闪光。

2、断路器防跳电路(1)断路器产生跳跃现象原因:A、断路器合闸于永久故障线路;B、控制开关SA手柄未松开,SA5-8或自动装置触点K1卡死情况下。

(2)防跳:防止断路器在短时间内多次进行跳合闸操作,要求每次合闸操作时,只允许一次合闸,跳闸后只要手柄在“合闸”位置(或自动装置的触点K1在闭合状态),则应对合闸操作回路进行闭锁,保证不再进行第二次合闸。

(3)防跳措施:电气防跳和机械防跳。

电气防跳有采用防跳继电器(KCF)和跳闸线圈的辅助接点两种。

(4)采用防跳继电器构成防跳电路。

采用防跳继电器构成防跳电路分析:防跳继电器KCF具有二个线圈:电流起动线圈与电压保持线圈。

电流线圈串联在跳闸线圈回路中,电压线圈与其自身的动合触点串联再与YC相并联,另一对动断触点与YC串联起闭锁作用。

当手动合闸于永久故障线路上时,继电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触点K2闭合,电流经K2→KCF→QF2→YT,YT得电,断路器跳闸,同时KCF起动,其动断触点断开,闭锁合闸回路;动合触点闭合,只要SA5-8接通,KCF电压线圈始终带电吸合,闭锁合闸回路,直至运行人员松开手柄,SA5-8断开为止。

自动合闸的防眺过程如同一撤3、事故音响启动电路事故音响启动按断路器和控制开关位置“不对应”启动。

断路器由继电保护动作而事故跳闸时,QF处于跳闸位置,SA处于合闸后位置;事故音响小母线M708接通负电源,启动事故音响。

四、隔离开关的控制和闭锁电路1.电动操作隔离开关的控制电路工作原理解析:当闭合开关SB2,则KM2线圈的得电,SB3断开,常开触点KM1闭合,常闭SB1得电,KM1→KM2→KM1→SB1→FR→KM1,电机正转;当断开开关SB2,闭合SB3,则线圈KM1得电,常闭触点KM2闭合,KM2→KM1→KM2→SB1→FR→KM2,则电机反转。

五、手动合闸操作1、电磁操作机构断路器的控制电路合闸前,断路器处于跳闸位置,QF1、QF3闭合、QF2断开、SA处于“跳闸后”位置,正电源(+)经FU1→SA⑾→GN→R1→QF1→KM→FU2→负电源(-)形成通路,绿灯GN发平光。

此时合闸接触器KM线圈两端虽有一定电压,但由于HG和R1的分压作用,不足以使合闸接触器动作;绿灯亮不仅反映断路器位置,同时监视合闸回路完整性。

将SA操作手柄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到预备合闸位置,此时HG经SA⑨⑩接至闪光小母线M100(+)上,HG闪光。

核对无误后,将SA手柄顺时针旋转45°到“合闸”位置,SA⑤⑧接通,合闸接触器KM加上全电压励磁动作,其主触头KM1、KM2闭合,使YC励磁动作,操作机构使断路器合闸,同时辅助动断接点QF1断开,HG熄灭、辅助动合接点QF2闭合,电流经(+)→FU1→SA⒃⒀→HR→R2→YT→FU2到(-),红灯RD发平光。

2、事故跳闸自动跳闸前,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控制开关处于“合闸后”状态,HR平光。

当一次回路发生故障相应继电保护动作后,K2闭合,短接了HR和R2回路,使YT加上电压励磁动作,断路器跳闸;QF2断开,HR熄灭;QF1闭合,HG闪光;QF3闭合,中央事故信号装置峰鸣器HAU发出了事故音响信号,表明断路器已事故跳闸。

3、自动合闸自动合闸前,断路器处在跳闸位置,控制开关处于“跳闸后”位置,HG平光;当自动装置动作使K1闭合时,短接了HG和R1,KM加上全电压励磁动作,使断路器合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