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常见的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常见的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常见的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常见的故障

问题与解决方法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外界输入的信号,如电气量(电压、电流)或非电气量(热量、时间、转速等)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完成控制或保护任务的电器,它有三个基本部分,即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文章阐述了它们产生故障的检修方法。

1 感测机构的检修

对于电磁式(电压、电流、中间)继电器,其感测机构即为电磁系统。电磁系统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线圈及动、静铁芯部分。

(1)线圈故障检修

线圈故障通常有线圈绝缘损坏;受机械伤形成匝间短路或接地;由于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芯接触不严密,使通过线圈电流过大,线圈发热以致烧毁。其修理时,应重绕线圈。如果线圈通电后衔铁不吸合,可能是线圈引出线连接处脱落,使线

圈断路。检查出脱落处后焊接上即可。

(2)铁芯故障检修

铁芯故障主要有通电后衔铁吸不上。这可能是由于线圈断线,动、静铁芯之间有异物,电源电压过低等造成的。应区别情况修理。

通电后,衔铁噪声大。这可能是由于动、静铁芯接触面不平整,或有油污染造成的。修理时,应取下线圈,锉平或磨平其接触面;如有油污应进行清洗。

噪声大可能是由于短路、环断裂引起的,修理或更换新的短路环即可。

断电后,衔铁不能立即释放,这可能是由于动铁芯被卡住、铁芯气隙太小、弹簧劳损和铁芯接触面有油污等造成的。检修时应针对故障原因区别对待,或调整气隙使其保护在0.02~0.05mm ,或更换弹簧,或用汽油清洗油污。对于热继电器,其感测机构是热元件。其常见故障是热元件烧坏,或热元件误动作和不动作。

(1)热元件烧坏。这可能是由于负载侧发生短路,或热元件动作频率太高造成的。检修时应更换热元件,重新调整整定值。

(2)热元件误动作。这可能是由于整定值太小、未过载就动作,或使用场合有强烈的冲击及振动,使其动作机构松动脱扣而引起误动作造成的。

(3)热元件不动作。这可能是由于整定值太小,使热元件失去过载保护功能所致。检修时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来调整整定电流。

2 执行机构的检修

大多数继电器的执行机构都是触点系统。通过它的“通”与“断”,来完成一定的控制功能。触点系统的故障一般有触点过热、磨损、熔焊等。引起触点过热的主要原因是容量不够,触点压力不够,表面氧化或不清洁等;引起磨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容量太小,电弧温度过高使触点金属氧化等;引起触点熔焊的主要原因是电弧温度过高,或触点严重跳动等。触点的检修顺序如下:

(1)打开外盖,检查触点表面情况。

(2)如果触点表面氧化,对银触点可不作修理,对铜触点可用油光锉锉平或

用小刀轻轻刮去其表面的氧化层。

(3)如果触点表面不清洁,可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清洗。

(4)如果触点表面有灼伤烧毛痕迹,对银触点可不必整修,对铜触点可用油光锉或小刀整修。不允许用砂布或砂纸来整修,以免残留砂粒,造成接触不良。

(5)触点如果熔焊,应更换触点。如果是因触点容量太小造成的,则应更换

容量大一级的继电器。

(6)如果触点压力不够,应调整弹簧或更换弹簧来增大压力。若压力仍不

够,则应更换触点。

3 中间机构的检修

(1)对空气式时间继电器,其中间机构主要是气囊。其常见故障是延时不准。这可能是由于气囊密封不严或漏气,使动作延时缩短,甚至不延时;也可能是气囊空气通道堵塞,使动作延时变长。修理时,对于前者应重新装配或更换新气囊,

对于后者应拆开气室,清除堵塞物。

(2)对速度继电器,其胶木摆杆属于中间机构。如反接制动时电动机不能制动停转,就可能是胶木摆杆断裂。检修时应予以更换。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与案例分析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与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对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故障判断方法,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对交流接触器故障的分析、排除和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故障 1.引言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来自动地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电器,它可以频繁地接通或分断交流电路,并可实现远距离控制。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其它负载,具有控制容量大、过载能力强、寿命长、设备简单经济等特点,因此在电器控制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交流接触器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难免会发生各种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故障并排除之,必然会对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甚至导致电气设备烧毁的严重后果。 2.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 2.1常见故障分析 (1)线圈故障 线圈故障可分为过热烧毁和断线。线圈烧毁的原因很多,如电压过高或过低等。另外,电源频率与额定值不符、机械部分卡阻致使不能吸合、铁心极面不平造成吸合磁隙过大,环境方面的因素如通风不良、过分潮湿、环境温度过高等,都会引起这种故障。 (2)交流接触器响声过大 电源电压过低、触头弹簧压力过大、铁心歪斜都可造成响声过大。交流接触器产生较大的响声,主要原因是线圈通入的是交流电,吸力是脉动的,因此可在极面上加短路环,以避免噪声的产生,而短路环的断裂会造成响声过大。 (3)接触器触头烧损太快 有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有选用不当造成触头烧蚀太快的原因。遇到这种问题,首先应该检查负荷电流是否超过接触器额定电流太多,或者是否用于频繁起动的场合,确属这种情况,则应更换大容量的交流接触器。另外,还应检查触头压力是否正常,触头压力太小,会造成触头接触电阻增大,引起触点严重发热。 (4)吸不上或不释放 吸不上或吸不足的原因除了机械故障外,电源电压过低、内阻过大、线圈断

继电器常见故障的检修

继电器常见故障的检修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外界输入的信号,如电气量(电压、电流) 或非电气量(热量、时间、转速等) 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完成控制或保护任务的电器,它有三个基本部分,即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文章阐述了它们产生故障的检修方法。 1 感测机构的检修 对于电磁式(电压、电流、中间) 继电器,其感测机构即为电磁系统。电磁系统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线圈及动、静铁芯部分。 (1) 线圈故障检修 线圈故障通常有线圈绝缘损坏;受机械伤形成匝间短路或接地;由于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芯接触不严密,使通过线圈电流过大,线圈发热以致烧毁。其修理时,应重绕线圈。如果线圈通电后衔铁不吸合,可能是线圈引出线连接处脱落,使线圈断路。检查出脱落处后焊接上即可。 (2) 铁芯故障检修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浏览更多信息 铁芯故障主要有通电后衔铁吸不上。这可能是由于线圈断线,动、静铁芯之间有异物,电源电压过低等造成的。应区别情况修理。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f4779142.html, 通电后,衔铁噪声大。这可能是由于动、静铁芯接触面不平整,或有油污染造成的。修理时,应取下线圈,锉平或磨平其接触面;如有油污应进行清洗。 噪声大可能是由于短路、环断裂引起的,修理或更换新的短路环即可。 断电后,衔铁不能立即释放,这可能是由于动铁芯被卡住、铁芯气隙太小、弹簧劳损和铁芯接触面有油污等造成的。检修时应针对故障原因区别对待,或调整气隙使其保护在0.02~0.05mm ,或更换弹簧,或用汽油清洗油污。对于热继电器,其感测机构是热元件。其常见故障是热元件烧坏,或热元件误动作和不动作。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1) 热元件烧坏。这可能是由于负载侧发生短路,或热元件动作频率太高造成的。检修时应更换热元件,重新调整整定值。 (2) 热元件误动作。这可能是由于整定值太小、未过载就动作,或使用场合有强烈的冲击及振动,使其动作机构松动脱扣而引起误动作造成的。 (3) 热元件不动作。这可能是由于整定值太小,使热元件失去过载保护功能所致。检修时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来调整整定电流。 2 执行机构的检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4f4779142.html, 大多数继电器的执行机构都是触点系统。通过它的“通”与“断”,来完成一定的控制功能。触点系统的故障一般有触点过热、磨损、熔焊等。引起触点过热的主要原因是容量不够,触点压力不够,表面氧化或不清洁等;引起磨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触点容量太小,电弧温度过高使触点金属氧化等;引起触点熔焊的主要原因是电弧温度过高,或触点严重跳动等。触点的检修顺序如下: (1) 打开外盖,检查触点表面情况。 (2) 如果触点表面氧化,对银触点可不作修理,对铜触点可用油光锉锉平或用小刀轻轻刮去其表面的氧化层。 (3) 如果触点表面不清洁,可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清洗。 (4) 如果触点表面有灼伤烧毛痕迹,对银触点可不必整修,对铜触点可用油光锉或小刀整修。不允许用砂布或砂纸来整修,以免残留砂粒,造成接触不良。 (5) 触点如果熔焊,应更换触点。如果是因触点容量太小造成的,则应更换容量大一级的继电器。 (6) 如果触点压力不够,应调整弹簧或更换弹簧来增大压力。若压力仍不够,则应更换触

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修

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修 安全回路 作用: 为保证电梯能安全地运行,在电梯上装有许多安全部件。只有每个安全部件都在正常的 情况下,电梯才能运行,否则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所谓安全回路,就是在电梯各安全部件都装有一个安全开关,把所有的安全开关串联, 控制一只安全继电器。只有所有安全开关都在接通的情况下,安全继电器吸合,电梯才能得 电运行。 I常见的安全回路开关有: 机房:控制屏急停开关、相序继电器、热继电器、限速器开关 井道:上极限开关、下极限开关(有的电梯把这两个开关放在安全回路中,有的则用这两个开关直接控制动力电源) 地坑:断绳保护开关、地坑检修箱急停开关、缓冲器开关 轿内:操纵箱急停开关 轿顶:安全窗开关、安全钳开关、轿顶检修箱急停开关 故障状态: 当电梯处于停止状态,所有信号不能登记,快车慢车均无法运行,首先怀疑是安全回路故障。应该到机房控制屏观察安全继电器的状态。如果安全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则应判断 为安全回路故障。 故障可能原因: 1. 输入电源的相序错或有缺相引起相序继电器动作。 2. 电梯长时间处于超负载运行或堵转,引起热继电器动作。 3. 可能限速器超速引起限速器开关动作。 4. 电梯冲顶或沉底引起极限开关动作。 5. 地坑断绳开关动作。可能是限速器绳跳出或超长。 6. 安全钳动作。应查明原因。可能是限速器超速动作、限速器失油误动作、地坑绳轮失油、地坑绳轮有异物(如老鼠等)卷入、安全契块间隙太小等。 7. 安全窗被人顶起,引起安全窗开关动作。

8. 可能有的急停开关被人按下。 9. 如果各开关都正常,应检查其触点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有松动等。 另外,目前较多电梯虽然安全回路正常,安全继电器也吸合,但通常在安全继电器上取 一付常开触点再送到微机(或PC机)进行检测,如果安全继电器本身接触不良,也会引起 安全回路故障的状态。 门锁回路 作用: 为保证电梯必须在全部门关闭后才能运行,在每扇厅门及轿门上都装有门电气联锁开关。只有全部门电气联锁开关在全部接通的情况下,控制屏的门锁继电器方能吸合,电梯才能运行。 故障状态: 在全部门关闭的状态下,到控制屏观察门锁继电器的状态,如果门锁继电器处于释放状 态,则应判断为门锁回路断开。 维修方法: 由于目前大多数电梯在门锁断开时快车慢车均不能运行,所以门锁故障虽然容易判断,却很难找出是哪道门故障。 我的维修建议: 1. 首先应重点怀疑电梯停止层的门锁是否故障。 2. 询问是否有三角钥匙打开过层门,在厅外用三角钥匙重新开关一下厅门。 3. 确保在检修状态下,在控制屏分开短接厅门锁和厅门锁,分出是厅门部分还是轿门部分故障。 4. 如是厅门部分故障,确保检修状态下,短接厅门锁回路,以检修速度运行电梯,逐层检查每道厅门联锁接触情况(别忘了被动门)。 注意:在修复门锁回路故障后,一定要先取掉门锁短接线,方能将电梯恢复到快车状态。 另外,目前较多电梯虽然门锁回路正常,门锁继电器也吸合,但通常在门锁继电器上取 一付常开触点再送到微机(或PC机)进行检测,如果门锁继电器本身接触不良,也会引起 门锁回路故障的状态。 安全触板(门光电、门光幕) 作用: 为了防止电梯门在关闭过程中夹住乘客,所以一般在电梯轿门上装有安全触板(或光电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一( 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吸不上或吸力不足,即触点已经闭合但其铁芯尚未完全吸合。 1. 可能的原因: (1) 电源电压过低或波动过大。 (2) 操作回路电源容量不足或发生断线,接线错误及控制触点接触 不良等。 (3) 线圈技术参数与使用条件不符合。 (4) 线圈本身受损。 如:线圈断线或烧损。 如:机械可动部分卡住。 如:转轴生锈或歪斜等。 (5) 触点弹簧压力与行程过大。 2. 处理方法: (1) 调高电源电压至额定值。 (2) 增加电源容量 更换线路 修理控制线圈。 (3) 更换线圈,排除卡住故障 修理受损零件。 (4) 按要求调整触点参数。 二( 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不释放或释放缓慢。 1. 可能原因: (1) 触头弹簧压力过小。 (2) 触头熔焊在一起。 (3) 机械可动部分卡住,转轴生锈或歪斜。 (4) 反力弹簧损坏。 (5) 铁芯极面有污垢或有尘埃粘着。 (6) E型铁芯寿命终了时,因去磁气隙消失,剩磁增大,使铁芯不 释放。 2. 处理方法: (1) 调整触头参数。 (2) 排除熔焊故障,修理或更换触头。 (3) 排除卡住现象,修理受损零件。 (4) 更换反力弹簧。 (5) 清洁铁芯极面。

(6) 更换铁芯。 三( 线圈过热或烧损。 1. 可能原因: (1) 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 (2) 线圈技术参数与时间使用条件不符 如:额定电压 如:额定频率 如:通电持续率 如:适用工作制等等。 (3) 操作频率过高。 (4) 线圈制作不良或由于机械损伤,绝缘损坏等。 (5) 使用环境条件特殊 如:空气潮湿 如:含有腐蚀性气体 如:环境温度过高等。 (6) 运动部件被卡住。 (7) 交流铁芯极面不平或气隙过大。 2. 处理方法: (1) 调整电源电压。 (2) 调换线圈或接触器。 (3) 选择其他合适的接触器。 (4) 更换线圈,排除引起线圈机械损伤的故障。 (5) 采用特殊设计的线圈。 (6) 排除卡住现象。 (7) 清洁极面或调换铁芯。四( 电磁铁(交流)噪音大。 1. 可能原因: (1) 电源电压过低。 (2) 触头弹簧压力过大。 (3) 磁系统歪斜或机械上卡住,使铁芯不能系平。 (4) 极面生锈或因异物如:油垢,尘埃等侵入极面。 (5) 短路环断裂。 (6) 铁芯极面磨损过度而不平。 2. 处理方法: (1) 提供操作回路电压。 (2) 调整触头弹簧压力。 (3) 排除机械卡住故障。 (4) 清洁铁芯极面。

热继电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热继电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一.用电设备操作正常但热继电器频繁动作或电气设备烧毁但热继电器不动作。 1.产生原因: (1)热继电器整定电流与被保护设备额定电流值不符。 (2)热继电器可调整部件固定螺钉松动不在原整定点上。 (3)热继电器通过了巨大短路电流后,双金属片已经产生永久变形。(4)热继电器久未校验,灰尘聚积或生锈或动作机构卡住,磨损,胶木零件变形等。 (5)热继电器可调整部件损坏或未对准刻度。 (6)热继电器盖子未盖上或未盖好。 (7)热继电器外接线螺钉未拧紧或连接线不符合规定。 (8)热继电器安装方式不符合规定或安装环境温度与保护电气设备的环境温度相差太大。 2.处理方法: (1)按保护设备容量来更换热继电器。 (2)将螺钉拧紧,重新进行调整试验。 (3)对热继电器重新进行调整试验。 (4)清除灰尘污垢,重新进行校验,正常一年一次。 (5)修好损坏部件,并对准刻度,重新调整。 (6)盖好热继电器的盖子。

(7)把螺钉拧紧或换上合适的接线。 (8)将热继电器按规定方向安装并按两地温度相差的情况配置适当的热继电器。 二.热继电器动作时快时慢。 1.产生原因: (1)内部机构有某些部件松动。 (2)在检修中使双金属片弯曲。 (3)外接螺钉未拧紧。 2.处理方法: (1)将机构部件加固拧紧。 (2)用高倍电流试验几次或将双金属片拆下热处理,以去除热应力。 (3)拧紧外接螺钉。 三.热继电器接入后主电路不通。 1.产生原因: (1)热元件烧毁。 (2)外接线螺丝未拧紧。 2.处理方法: (1)更换热元件或热继电器。 (2)拧紧外接螺钉。 四.热继电器控制电路不通。 1.产生原因:

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修

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 维修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修 安全回路 作用: 为保证电梯能安全地运行,在电梯上装有许多安全部件。只有每个安全部件都在正常的情况下,电梯才能运行,否则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所谓安全回路,就是在电梯各安全部件都装有一个安全开关,把所有的安全开关串联,控制一只安全继电器。只有所有安全开关都在接通的情况下,安全继电器吸合,电梯才能得电运行。 l 常见的安全回路开关有: 机房:控制屏急停开关、相序继电器、热继电器、限速器开关 井道:上极限开关、下极限开关(有的电梯把这两个开关放在安全回路中,有的则用这两个开关直接控制动力) 地坑:断绳保护开关、地坑检修箱急停开关、缓冲器开关 轿内:操纵箱急停开关 轿顶:安全窗开关、安全钳开关、轿顶检修箱急停开关 故障状态: 当电梯处于停止状态,所有信号不能登记,快车慢车均无法运行,首先怀疑是安全回路故障。应该到机房控制屏观察安全继电器的状态。如果安全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则应判断为安全回路故障。 故障可能原因: 1. 输入电源的相序错或有缺相引起相序继电器动作。 2. 电梯长时间处于超负载运行或堵转,引起热继电器动作。

3. 可能限速器超速引起限速器开关动作。 4. 电梯冲顶或沉底引起极限开关动作。 5. 地坑断绳开关动作。可能是限速器绳跳出或超长。 6. 安全钳动作。应查明原因。可能是限速器超速动作、限速器失油误动作、地坑绳轮失油、地坑绳轮有异物(如老鼠等)卷入、安全契块间隙太小等。 7. 安全窗被人顶起,引起安全窗开关动作。 8. 可能有的急停开关被人按下。 9. 如果各开关都正常,应检查其触点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有松动等。 另外,目前较多电梯虽然安全回路正常,安全继电器也吸合,但通常在安全继电器上取一付常开触点再送到微机(或PC机)进行检测,如果安全继电器本身接触不良,也会引起安全回路故障的状态。 门锁回路 作用: 为保证电梯必须在全部门关闭后才能运行,在每扇厅门及轿门上都装有门联锁开关。只有全部门电气联锁开关在全部接通的情况下,控制屏的门锁继电器方能吸合,电梯才能运行。 故障状态: 在全部门关闭的状态下,到控制屏观察门锁继电器的状态,如果门锁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则应判断为门锁回路断开。 维修方法:

热继电器故障分析及处理(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热继电器故障分析及处理(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热继电器故障分析及处理(新版) 热继电器是厂矿企业使用较普遍的电气设备之一,一般由加热元件、控制触头和动作系统、复位机构等三部分组成,它是依靠通过发热元件的负载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所产生的持续增大热量使动作机构随之动作的一种保护电器。主要用于电力拖动系统中保护电动机的过载、及对其它电气设备发热状态的控制,目的是防止电动机等设备长时间严重过载,而导致的电动机等设备绝缘老化加速、使用年限缩短、甚至烧毁的现象发生。 热继电器常见的故障包括:拒绝动作、误动作和动作不稳定时慢时快,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如下。 1拒绝动作原因及对策 热继电器与电动机等设备不匹配。额定技术值过大或不适合,造成热继电器拒动。额定技术参数应重新选择。

热继电器外接线螺钉虚接、虚焊。应将外接线全部检查后接好接实。 动作电流整定值偏大,应合理调低整定值或更换额定电流符合要求的热继电器。 因负荷侧短路或负载电流过大。反复短时操作频率过高或机械机构故障,使热继电器不能动作,导致热元件烧断或脱焊拒动。应更换新热继电器,或选择带速饱和电流互感器的热继电器。 年久失修,导致机械动作机构和胶木零件的磨损。积尘锈蚀或变形甚至卡住。应修理调整,但应防止热继电器动作特性发生变化。 热继电器导板脱出,应重新放入并校验其是否灵活。 热继电器可调整部件,应调整至整定点位置。 热继电器触头接触不良,应清除触头表面尘垢或氧化物等。 热继电器动触杆弹性减小或消失、触头接触不上或烧坏。应修理动触头杆或触头,必要时更换。 2误动作 整定值偏小,合理调高整定值或更换额定电流符合要求的热继

接触器的继电器在吸合或分断时火花太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接触器的继电器在吸合或分断时火花太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火花太大,不仅会导致触头磨损过快,缩短电器使用寿命,还会造成触头粘连故障,对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和控制系统也会产生干扰,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抑制。最常见的消火花方法有: 1、采用RC回路 在线圈两端并接RC串联回路,将线圈中的磁能转换为电容C的电能,并通过电阻及、电容C和线圈本身的阻抗消耗掉。 电阻R的阻值可取50~200Ω、1~2W,线圈功率越大,取阻值越小,瓦数越大;电容C的容量可取0.047~2μF,耐压大于线圈额定电压,线圈功率越大,取电容量越大。电阻R和电容C元件的参数值通常可由试验来确定。 2、采用二极管 在线圈两端并联一只二极管VD,二极管的方向应当是接触器接通时电流不通过它。这样,当触头断开时,由于放电电流方向而将磁消耗在二极管内阻和线圈的阻抗中。 二极管VD可选择耐压大于线圈的额定电压Z、正向电流大于E /R(R为线圈的直流电阻)的任何二极管,如1N4004(1A/400V)或1N4004(1A/700V) 3、采用压敏电阻 在线圈两端并接压敏电阻RV。氧化锌压敏电阻的阻值对外加电压

很敏感,外加电压增大时,其阻值减小,外加电压越大,阻值下降越显著。当线圈工作时,加在RV两端的电压为线圈的工作电压,RV 阻值极大。当线圈断开时,RV两端的电压剧增,其阻值剧减,于是就抑制了浪涌电压的产生,避免了触头火花。 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牢靠的原因及处理 方法 触头接触不牢靠会使动静触头间接触电阻增大,导致接触面温度过高,使面接触变成点接触,甚至出现不导通现象。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 (1)触头上有油污、花毛、异物。 (2)长期使用,触头表面氧化。 (3)电弧烧蚀造成缺陷、毛刺或形成金属屑颗粒等。 (4)运动部分有卡阻现象。 处理方法有: (1)对于触头上的油污、花毛或异物,可以用棉布蘸酒精或汽油擦洗即可。 (2)如果是银或银基合金触头,其接触表面生成氧化层或在电弧作用下形成轻微烧伤及发黑时,一般不影响工作,.可用酒精和汽油

浅析继电器(接触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浅析继电器(接触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摘要:继电器接触器是现代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各个继电器厂家争相推出新产品,使得继电器接触器无论从技术还是质量方面都得以改进和加强,尤其是高科技先进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的出现,更给继电器接触器的使用与维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本文是我结合了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继电器接触器的常见故障现象,并提出了一些排除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故障;维修 一、引言 继电器接触器是现代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个继电器厂家争相推出新产品,使得继电器接触器无论从技术还是质量方面都得以改进和加强,尤其是高科技先进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的出现,更给继电器接触器的使用与维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继电器接触器的定义,他们是当输入信号(模拟量)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状态变化的一种器件。通俗一点讲继电器接触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其本身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电路中,特别是低压电器控制电路中应用及其广泛,这种器件实际上就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现代自动控制电路中调节电路、安全保护、电路切换等功能的实现仍然广泛应用着继电器(接触器)电路。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工作环境往往不能达到额定要求,例如网络电压波动、安装环境条件差、生产工艺的欠缺和使用维护不当等因素,常常会导致电器出现各种故障或问题。下面就继电器接触器常见的一些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二、通过继电器(接触器)故障现象浅析其产生的原因 1触点的变形造成继电器接触器的故障 这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只要因为触点变形、复位弹簧发生变化,弹性连片变形及其附件变形都会造成其故障。 2继电器接触点断不开,或者粘连都会造成其接触不良 这类故障多数是因为触点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焊点融化现象也就是常说的熔焊所致,由于安装不善、控制电路过载、操作过于频繁等都会造成此类故障。 3分段电路时所产生的电弧也使造成继电器接触器故障的原因 由于有些继电器接触器在设计上不能完全灭弧,或者根本没有灭弧装臵,在分断或吸合时,电弧火花比较大、并且燃弧长,这样会使触点的加快磨损。触点表现为接触不上或者断电后分不开,也就是接触不良与分断不良。这种故障多发生在继电器(接触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一些间发性或偶发故障逐渐发展到完全损坏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4触头松动也是其长时间使用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 继电器(接触器)因使用时间较长,触头表面不干净、以及由于电弧烧蚀造成凹凸、氧化、毛刺等缺陷,反映到工作中变现为动、静触头接触不牢,有间隙,电阻变大,触头温度过高,接触面积下降,更加严重的时候不导通。 5在线圈上常见故障往往更加隐蔽,而且对继电器接触器危害性更大 线圈常见的故障现象很多,比较典型的有,线圈额定加电压与实践工作电压不匹配,或是线圈电压交直流选择错误,短路等。还有一些故障现象很明显,但是故障原因很过,例如继电器接触器铁芯不吸合、不复位、烧线圈等现象。分析其原因有:接触器线圈的控制电压由于控制回路短路或断路而消失;控制回路电压过低,达不到额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交流接触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如图l所示为交流接触器的外形与结构示意图。交流接触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图1 CJ10-20型交流接触器 1一灭弧罩2一触点压力弹簧片3一主触点4一反作用弹簧 5一线圈6一短路环7一静铁心8一弹簧9一动铁心 10一辅助常开触点11一辅助常闭触点 (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常 开、常闭各两对。

(3)灭弧装置容量在10A以上的接触器都有灭弧装置,对于小容量的接触器,常采用双断口触点灭弧、电动力灭弧、相间弧板隔弧及陶土灭弧罩灭弧。对于大容量的接触器,采用纵缝灭弧罩及栅片灭弧。 (4)其他部件包括反作用弹簧、缓冲弹簧、触点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及外壳 等。 电磁式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及电磁吸力。此电磁吸力克服弹簧反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互锁或接通线路。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断开线路或解除互锁。 (二)直流接触器 直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相同。在结构上也是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等部分组成。由于直流电弧比交流电弧难以熄灭,直 流接触器常采用磁吹式灭弧装置灭弧。 交流接触器的分类及基本参数 1.交流接触器的分类 交流接触器的种类很多,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按主触点极数分可分为单极、双极、三极、四极和五极接触器。单极接触器主要用于单相负荷,如照明负荷、焊机等,在电动机能耗制动中也可采用;双极接触器用于绕线式异步电机的转子回路中,起动时用于短接起动绕组;三极接

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修定稿版

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 维修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维修 安全回路 作用: 为保证电梯能安全地运行,在电梯上装有许多安全部件。只有每个安全部件都在正常的情况下,电梯才能运行,否则电梯立即停止运行。 所谓安全回路,就是在电梯各安全部件都装有一个安全开关,把所有的安全开关串联,控制一只安全继电器。只有所有安全开关都在接通的情况下,安全继电器吸合,电梯才能得电运行。 l 常见的安全回路开关有: 机房:控制屏急停开关、相序继电器、热继电器、限速器开关 井道:上极限开关、下极限开关(有的电梯把这两个开关放在安全回路中,有的则用这两个开关直接控制动力电源) 地坑:断绳保护开关、地坑检修箱急停开关、缓冲器开关 轿内:操纵箱急停开关 轿顶:安全窗开关、安全钳开关、轿顶检修箱急停开关 故障状态: 当电梯处于停止状态,所有信号不能登记,快车慢车均无法运行,首先怀疑是安全回路故障。应该到机房控制屏观察安全继电器的状态。如果安全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则应判断为安全回路故障。 故障可能原因: 1. 输入电源的相序错或有缺相引起相序继电器动作。

2. 电梯长时间处于超负载运行或堵转,引起热继电器动作。 3. 可能限速器超速引起限速器开关动作。 4. 电梯冲顶或沉底引起极限开关动作。 5. 地坑断绳开关动作。可能是限速器绳跳出或超长。 6. 安全钳动作。应查明原因。可能是限速器超速动作、限速器失油误动作、地坑绳轮失油、地坑绳轮有异物(如老鼠等)卷入、安全契块间隙太小等。 7. 安全窗被人顶起,引起安全窗开关动作。 8. 可能有的急停开关被人按下。 9. 如果各开关都正常,应检查其触点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有松动等。 另外,目前较多电梯虽然安全回路正常,安全继电器也吸合,但通常在安全继电器上取一付常开触点再送到微机(或PC机)进行检测,如果安全继电器本身接触不良,也会引起安全回路故障的状态。 门锁回路 作用: 为保证电梯必须在全部门关闭后才能运行,在每扇厅门及轿门上都装有门电气联锁开关。只有全部门电气联锁开关在全部接通的情况下,控制屏的门锁继电器方能吸合,电梯才能运行。 故障状态: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接触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一.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吸不上或吸力不足,即触点已经闭合但其铁芯尚未完全吸合。 1.可能的原因: (1)电源电压过低或波动过大。 (2)操作回路电源容量不足或发生断线,接线错误及控制触点接触不良等。 (3)线圈技术参数与使用条件不符合。 (4)线圈本身受损。 如:线圈断线或烧损。 如:机械可动部分卡住。 如:转轴生锈或歪斜等。 (5)触点弹簧压力与行程过大。 2.处理方法: (1)调高电源电压至额定值。 (2)增加电源容量 更换线路 修理控制线圈。 (3)更换线圈,排除卡住故障 修理受损零件。 (4)按要求调整触点参数。

二.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不释放或释放缓慢。 1.可能原因: (1)触头弹簧压力过小。 (2)触头熔焊在一起。 (3)机械可动部分卡住,转轴生锈或歪斜。 (4)反力弹簧损坏。 (5)铁芯极面有污垢或有尘埃粘着。 (6)E型铁芯寿命终了时,因去磁气隙消失,剩磁增大,使铁芯不释放。 2.处理方法: (1)调整触头参数。 (2)排除熔焊故障,修理或更换触头。 (3)排除卡住现象,修理受损零件。 (4)更换反力弹簧。 (5)清洁铁芯极面。 (6)更换铁芯。 三.线圈过热或烧损。 1.可能原因: (1)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 (2)线圈技术参数与时间使用条件不符 如:额定电压 如:额定频率

如:通电持续率 如:适用工作制等等。 (3)操作频率过高。 (4)线圈制作不良或由于机械损伤,绝缘损坏等。(5)使用环境条件特殊 如:空气潮湿 如:含有腐蚀性气体 如:环境温度过高等。 (6)运动部件被卡住。 (7)交流铁芯极面不平或气隙过大。 2.处理方法: (1)调整电源电压。 (2)调换线圈或接触器。 (3)选择其他合适的接触器。 (4)更换线圈,排除引起线圈机械损伤的故障。(5)采用特殊设计的线圈。 (6)排除卡住现象。 (7)清洁极面或调换铁芯。 四.电磁铁(交流)噪音大。 1.可能原因: (1)电源电压过低。 (2)触头弹簧压力过大。

继电器生产常见问题处理方法讲义-元则继电器

深圳市元则电器有限公司 继电器生产、技术、品质培训教材(1) 继电器生产 常见问题处理方法讲义 (二OO六年一月十四日修订) 继电器生产的品质取决于人、机器、物料、环境、方法等几大因素。在这一系列中几方面相互关联,尤以人的因素最为重要。因此,对员工不断的培训、教育,尤其是自我检查意识的教育是产品品质提升的基础。对生产环境、清洁、状况、生产物料、作业方法与设备有效控制是品质的重要保证。针对工厂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基本按各主要产品生产工序,作如下探讨。

一、绕线问题点 1、绕线品质原因 1-1、线包松线 1)绕线机张力不足或转速设置不当,调整设备参数即可: A、张力计确定张力; B、张力轮及夹具调整张力。 2)配线不当。 1-2、线包严重变形 1)排线距离或各线轴张力设置不当,需调整设备; 2)设备电压异常波动; 3)绕线机轴机械运动故障; 4)绕线模头、治具或骨架未装配到位、松动。 1-3、线圈电阻偏大或偏小或异常波动 1)匝数设定偏多(或偏少)导致电阻偏大(或偏小),调整匝数,不同供应商漆包线对匝数设定。 2)张力偏大导致电阻偏大,反之亦然。 3)个别线轴电阻异常波动常因漆包线品质之故,极端情况下,

因走线挂伤漆包线皮膜导致异常。 4)线包内短路或有线头会导致异常。 1-4、线轴挂线 1)线轴有毛刺; 2)排线距离设置不当或电压异常波动或设备治具、模头异常亦 可能导致断线或划伤漆包线。 3)线轴毛刺可能导致划伤漆包线,漆包线未入导轮等可能损伤漆包线皮膜,张力过大等亦可能导致损伤漆包线或断线。 4)绕线导致的漆包线损伤(尤其内部),会导致线圈短路或层间约缘不良,危害极大。 2、插PIN品质 2-1、端子松 1)常因塑件孔与端子尺寸配合问题导致,此情况要慎重处理。 2)插PIN机刻痕位置不对或治具调整不当。 3)机器插脚、焊锡因折弯调试不当亦会造成。 4)焊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亦会导致。 5)对PIN松动的Coil原则上应固定处理(如点胶固定)才能使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

常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解析 1.利用速度继电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 原理:SB2按下→KM1有电且自锁→电机全压启动,转速很快达到120r/min,此时速度继电器触点动作,为反接制动做好准备→当SB1按下→KM1失电,同时KM2得电并自锁保持,串接制动电阻R反接制动(将电流消耗到电阻R上)→转速迅速下降,当转速小于100r/min时,速度继电器的触点复位→切断KM2,使其失电,制动过程结束。 2.三相异步电动机Y-?起动 原理:SB1(起动按钮)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3得电→KM1,KM3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Y型起动→当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断开触点使KM3失电,延时继电器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2得电→此时KM1得电,KM2得电,KM3失电→三相异步电动机接成?起动。

3.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 原理:SB1按下→KM2得电,并且自锁,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开始计时→KM2得电,定子串接电阻R降压启动→当设定的时间到后,KT的延时接通触点使KM1得电,并且自锁→KM1得电,在主电路中相当于短接了电阻R,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运行。 4.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带指示灯) 原理:SB2按下→KM1得电并且自锁,同时KT得电(开始计时)→KM1有电,在主电路中,自耦变压器抽头降压启动→当设定时间到后,延时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K得电并自锁→使得KM1断电,KM2得电→三相异步电动机全压工作。 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使指示灯工作在安全电压下(一般,交流36V)→HL3为上电指示灯(K和KM1均不得电);HL2为降压启动指示灯(K失电,但KM1得电);HL3为全压工作指示灯(KM2得电)。

继电器的常见故障检修教学文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继电器的常见故障检修 感测机构的检修 对于电磁式(电压、电流、中间)继电器,其感测机构即为电磁系统。电磁系统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线圈及动、静铁芯部分。 (1) 线圈故障检修 线圈故障通常有线圈绝缘损坏;受机械伤形成匝间短路或接地;由于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芯接触不严密,使通过线圈电流过大,线圈发热以致烧毁。其修理时,应重绕线圈。如果线圈通电后衔铁不吸合,可能是线圈引出线连接处脱落,使线圈断路。检查出脱落处后焊接上即可。 (2) 铁芯故障检修 铁芯故障主要有通电后衔铁吸不上。这可能是由于线圈断线,动、静铁芯之间有异物,电源电压过低等造成的。应区别情况修理。 通电后,衔铁噪声大。这可能是由于动、静铁芯接触面不平整,或有油污染造成的。修理时,应取下线圈,锉平或磨平其接触面;如有油污应进行清洗。 噪声大可能是由于短路、环断裂引起的,修理或更换新的短路环即可。 断电后,衔铁不能立即释放,这可能是由于动铁芯被卡住、铁芯气隙太小、弹簧劳损和铁芯接触面有油污等造成的。检修时应针对故障原因区别对待,或调整气隙使其保护在 0.02?0.05MM或更换弹簧,或用汽油清洗油污。对于热继电器,其感测机构是热元件。其常见故障是热元件烧坏,或热元件误动作和不动作。 (1) 热元件烧坏。这可能是由于负载侧发生短路,或热元件动作频率太高造成的。检修时应更换热元件,重新调整整定值。 (2) 热元件误动作。这可能是由于整定值太小、未过载就动作,或使用场合有强烈的冲击及振动,使其动作机构松动脱扣而引起误动作造成的。 (3) 热元件不动作。这可能是由于整定值太小,使热元件失去过载保护功能所致。检修时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来调整整定电流。 执行机构的检修 精品资料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二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经念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 经验设计法(一般设计法):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利用各种典型的线路环节,直接设计控制线路。 一、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 试设计龙门刨床的横梁升降控制系统。 横粱机构对电器控制系统的要求: 1、保证横梁能上下移动,夹紧机构能实现横梁夹紧或放松; 2、横梁夹紧与横梁移动之间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操作:当横梁上下移动时,应能自动按照放松横梁→横梁上下移动→夹紧横梁→夹紧电机自动停止运动的顺序动作; 3、横梁在上升与下降时应有限位保护;

4、横梁夹紧与横梁移动之间及正反向之间应有必要的联锁。 二、控制线路设计步骤 1、设计主电路 横梁升降:横梁升降电动机Ml ——正反转(KMl、KM2) 夹紧放松电动机M2 ——正反转(KM3、KM4) 2、设计基本控制电路 横梁移动为点动控制,通过两个中间继电器KA1和KA2实现。 3、选择控制参量,确定控制方案 横梁放松:行程开关SQ1 横梁夹紧:电流继电器KI 横梁夹紧可以用时间、行程和反映夹紧力的电流作为变化参量采用行程参量,当夹紧机构磨损后,测量就不精确,如用时间参量,更不易调整准确,

所以选用电流参量进行控制为好,其动作电流整定在额定电流的两倍左右。 当横粱移动停止,如上升停止,点动按钮SB1松开(行程开关SQ1压合)KM3得电,夹紧电机立即自动起动。当夹紧力电流达到KI的整定值时,KM3失电,自动停止夹紧电动机的工作。 4.设计联锁保护环节 KAl、KA2常闭触点实现横梁移动电机和夹紧电机正反向工作的联锁保护。 5、横梁上下的限位保护 行程开关SQ2和SQ3分别实现向上或向下限位保护。 SQ1除了反映放松信号外,还起到了横梁移动和横梁夹紧间的联锁控制。 6、线路的完善和校核

继电器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继电器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触点松动回开裂 触点是继电器完成切换负荷的电接触零件,有些产品的触点是靠铆装压配合的,其主要的弊病是触点松动、触点开裂或尺寸位置偏差过大。这将影响继电器的接触可靠性。出现铲除点松动,是**与触点的配合部分尺寸不合理或操作者对铆压力调节不当造成的。触点开裂是材料硬度过高或压力太大造成的。对于不同材料的触点采用不同材料的工艺,有些硬度较高的触点材料应进行退火处理,在进行触点制造、铆压或点焊。触点制造应细心,由于材料有公差存在,因此每次切断长度应试摸后决定。触点制造不应出现飞边、垫伤及不饱满现象。触点铆偏则是操作者将摸具未对正确、上下摸有错位造成。触点损伤、污染、是未清理干净摸具上的油污染和铁屑等物造成的。 无论是何种弊病,都将影响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因此,在触点制造、铆装或电焊过程中,要遵守件检查中间抽样和*终检查的自检规定、以提高装配质量。 二、继电器参数不稳定 电磁继电器的零部件相当部分是铆装配合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铆装处松动或结合强度差。这种毛病会使继电器参数不稳定,高低温下参数变化大,抗机械振动、抗冲击能力差。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被铆件超差、零件放置不当、工摸具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准确。因此,在铆焊前要仔细检验工摸具和被铆零件是否符合要求。 三、电磁系统铆装件变形 铆装后零件弯曲、扭斜、墩粗黑给下道工序的装配或调整造成困难,甚至会造成报

废。这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被铆零件超长,过短或铆装时用力不均匀,摸具装配偏差或设计尺寸有误,零件放置不当造成。在进行铆装时,操作工人应当先检查零部件尺寸,外型,摸具是否准确,如果摸具未装到位就会影响电磁系统的装配质量或铁心变形、墩粗。 四、玻璃绝缘子损伤 玻璃绝缘子是由金属插脚与玻璃烧结而成,在检查、装配、调整、运输、清洗时容易出现的插脚弯曲,玻璃绝缘子掉块、开裂,而造成漏气并时绝缘及耐压性能下降,插脚转动还会造成接触**移位,影响产品可靠通断。这就要求装配的操作者在继电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零部件应整齐排列放在传递盒内,装配或调整时,不允许扳动或扭转引出脚。 五、线圈故障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继电器用的线圈种类繁多,有外包的、也有无外包的,线圈都应单件隔开放置在专用器具中,如果碰撞交连,在分开时会造成断线。在电磁系统铆装时,手扳压床和压力机压力调整应适中,压力太大会造成线圈断线或线圈架开裂、变型、绕组击穿。压力太小又会造成绕线松动,磁损增大。多绕组线圈一般是用颜色不同引线做头。焊接时,应注意分辨,否则将会造成线圈焊错。有始末端要求的线圈,一般用做标记的方法标明始末端。装配和焊接时应注意,否则会造成继电器级性相反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摘要:在强制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中,交流接触器被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在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地处偏远地区时,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触头;电磁系统 Abstract: in the intermittent asphalt concrete mixing station, AC contactor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s a kind of common electrical component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the special is located in remote areas, failure can not be eliminated in time, it will affect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schedule. Key words: AC contactor; contact; electromagnetic system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的接通或断开主电路及大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主要有电磁铁和触点两部分组成。其文字符号为KM。接触器最主要的用途是控制电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 接触器触点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两种,其中,三对主触点接在主电路中,起断开和接通主电路的作用,辅助触点接在控制线路中,可完成一定的控制要求,如自锁、互锁等。触头还分为常开和常闭两类。当线圈未通电时,处在相互脱开状态的触头叫常开触头,又叫动合触头;处在相互接通的状态的触头叫常闭触头,又叫动断触头。交流电磁铁(电磁系统)由线圈、静铁芯和动铁芯(衔铁)组成。在铁芯头部平面上装有短路环,目的是消除交流电磁铁在吸合时可能产生的铁芯振动。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按下按钮线圈得电时,静铁芯和线圈产生磁场,将动铁芯吸合,带动桥式动触点向右移动,使之与静铁芯接触。这时,电机和电源接通,电动机运转;当松开按钮线圈断电时,磁场吸力消失,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动触点复位,切断电机电源,电机停止运转。 交流接触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磨损或使用维护不当,回产生故障而影响正常工作。下面对交流接触器故障进行分析,由于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典型的电磁式电器,他的某些组成部分,如电磁系统、触头系统,是电磁式电器所共有的。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也适用于其它电磁电器,如中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 1.触头的故障及维修:交流接触器在工作时往往需要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因此它的主触头是较容易损坏的部件。交流接触器触头的常见故障一般有触头过热、触头磨损和主触头熔焊等情况。 (1)触头过热:动、静触头间存在着接触电阻,有电流通过时便会发热,正常情况下的温升不会超过允许值。但当动、静触头间的接触电阻过大或通过的电流过大时,触头发热严重使触头温度超过允许值,造成触头特性变坏,甚至产生触头熔焊。导致触头过热的主要原因有: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常见的故障问题与解决方法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常见的故障 问题与解决方法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外界输入的信号,如电气量(电压、电流)或非电气量(热量、时间、转速等)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完成控制或保护任务的电器,它有三个基本部分,即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文章阐述了它们产生故障的检修方法。 1 感测机构的检修 对于电磁式(电压、电流、中间)继电器,其感测机构即为电磁系统。电磁系统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线圈及动、静铁芯部分。 (1)线圈故障检修 线圈故障通常有线圈绝缘损坏;受机械伤形成匝间短路或接地;由于电源电压过低,动、静铁芯接触不严密,使通过线圈电流过大,线圈发热以致烧毁。其修理时,应重绕线圈。如果线圈通电后衔铁不吸合,可能是线圈引出线连接处脱落,使线 圈断路。检查出脱落处后焊接上即可。 (2)铁芯故障检修 铁芯故障主要有通电后衔铁吸不上。这可能是由于线圈断线,动、静铁芯之间有异物,电源电压过低等造成的。应区别情况修理。 通电后,衔铁噪声大。这可能是由于动、静铁芯接触面不平整,或有油污染造成的。修理时,应取下线圈,锉平或磨平其接触面;如有油污应进行清洗。 噪声大可能是由于短路、环断裂引起的,修理或更换新的短路环即可。 断电后,衔铁不能立即释放,这可能是由于动铁芯被卡住、铁芯气隙太小、弹簧劳损和铁芯接触面有油污等造成的。检修时应针对故障原因区别对待,或调整气隙使其保护在0.02~0.05mm ,或更换弹簧,或用汽油清洗油污。对于热继电器,其感测机构是热元件。其常见故障是热元件烧坏,或热元件误动作和不动作。 (1)热元件烧坏。这可能是由于负载侧发生短路,或热元件动作频率太高造成的。检修时应更换热元件,重新调整整定值。 (2)热元件误动作。这可能是由于整定值太小、未过载就动作,或使用场合有强烈的冲击及振动,使其动作机构松动脱扣而引起误动作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