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中国唐代的科举制度研究

中国唐代的科举制度研究

中国唐代的科举制度研究中国唐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考试选拔制度之一,也是现代选拔制度的一个重要源头。

唐代科举制度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中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唐代科举制度概述唐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进行人才选拔的制度。

科举的形式可以分为举业、举人、进士三级。

唐代的举业考试主要是针对官职而进行的,通过这种考试可以进入官场。

举人考试是对贫寒子弟的考试,通过这种考试可以进入读书舍。

而进士考试则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只有通过进士考试才能真正得到皇帝的嘉奖和赏赐,并进入全国范围内的官场。

对于考生来说,在唐代科举考试中,博闻强记、书法、文辞、歌诗、舞蹈等多种技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考生必须准备一定数量的文科、武科、经济学科知识,而且还包括了音乐、书画等艺术方面的素养。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唐代科举制度由盛唐时期开始逐步发展而来。

起初,唐朝的选拔制度是以家世为基础的,富家子弟通常能够通过宗室、官僚及寺庙等渠道而掌握权力。

这种制度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不公平,而社会的不稳定也加剧了社会的紧张程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太宗在开元年间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这种制度的优点是明确了选拔人才的标准,使得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在官场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但同时,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考试成本高、考生参加次数少等问题。

到了唐朝末年,科举制度也逐渐出现了问题。

唐朝末年的时局动荡,科举考试问题也变得愈来愈突出,出现了买官卖爵等贪污腐败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导致政府的声望逐渐降低。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唐代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乃至全世界其他文化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

科举制度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使得平凡的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获得在政府中的权利和地位。

这种制度让一些贫穷的人得到了翻身的机会,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唐代的科举制度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汉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分析

汉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分析

汉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分析汉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最发达时期之一。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统治的核心制度,在这个时期得以完善和发扬。

本文将从制度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官吏选拔实行九锡,优待贵孙。

后经过许多变革,成为汉朝贡举制度。

唐朝则是在649年推行了科举制度,后经过若干修订和发展,成为唐朝的科举制度。

二、制度的发展1.贡举制度汉朝最早采用的是贡举制度,即由郡、县、国各选举举人,送往京师,由太学生补充,经过考试选拔出一批才能出众的人,授以九品中正的官职。

贡举制度的优点在于,选拔范围广、人才能够得到有利施展的机会,但是其缺点同样显而易见,那就是重贵族、轻平民,和滥杀无辜等。

贡举制度的暴露了许多不足之处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接下来的时代就逐渐普及了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科举制度。

2.唐代科举制度唐朝科举制度包含“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每年举行一次。

首先是“乡试”,考试内容为《春秋》、《诗经》、《周礼》等经典,以检验基本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

通过“乡试”后,再进入“会试”阶段。

会试的主要内容是写“八股文”,考察基础文化功底和文笔等方面。

通过“会试”后,再进入“殿试”阶段。

殿试的内容则是会试之上一个等级,需要通过更高级别的考试才能获得官职。

唐朝的科举制度相比于贡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更加公正,能够发掘和激励大批人才,因此对于推进唐朝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制度的特点1.考生范围广唐朝科举制度的优点之一便是拓宽了人才的选拔渠道。

除太学生和衙前诸生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行各业的人群逐步加入到了科举考试的队伍中来,范围更加广阔,从而为整个制度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2.试题内容全面唐朝科举制度的另一个优点是,在试题的内容上更加全面和多元化,包括经典、史学、诗词、文学、艺术、军事等各个方面,充分综合考察了选手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历史课教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历史课教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2)

历史课教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背景及概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教育体系,贯穿了数百年的历史。

这个制度起源于隋朝,兴起于唐朝,最终于清朝废止。

科举考试是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科举的起源、实施、影响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进行探讨。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

在隋文帝时期,为了寻求人才,他提倡“乐尧时务”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然而,直到唐太宗开创了明经(诸子百家著作)之学并进行选拔后,“科举”的形式才真正确立起来。

三、科举制度的实施1. 化整为零的考试方式科举分为三个等级:乡试、省试和殿试。

首先,在各州县进行乡试,合格者参加省试,再由帝王亲自主持殿试。

每次考试都有大量参与者,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2. 重视经典和文化教育科举制度强调文化修养,考题主要涉及诗词、经史子集等方面的知识。

这导致了中国古代学者们对文化知识的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3. 感召了许多家庭由于科举制度以个人能力而非社会身份来选拔官员,它为平民百姓提供了一条绝佳的社会流动途径。

因此,许多普通人家都把寄希望于儿子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他们家族的命运,并从中看到了实现社会上升的机会。

四、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 社会阶层流动科举制度使得贫苦之家可能通过不懈努力获得荣耀与尊重。

有许多成功故事都是源自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脱离贫困并升官发财的人。

这促进了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流动,减少了一些阶级之间的差距。

2. 稳定社会秩序科举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

它为个人提供了争取升官、权力和社会地位的途径,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满情绪和社会动荡的可能性。

3. 培养文化精英科举制度重视经典和文化教育,因此广泛培养了大量的文化精英。

科举考试不仅考核知识,更注重考察应试者对于经史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这使得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如孔子、朱熹等。

浅论唐代科举制度

浅论唐代科举制度

浅论唐代科举制度姓名:谭兴班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二班学号:20130505329科举制度是先秦诸子选贤举能思想的社会产物,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

《论语·卫灵公》记有孔子关于读书做官的名言:“学也,禄在其中矣。

”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人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倡导以贤任官的儒家代表人物。

《荀子·王霸》“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仪,则归为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仪,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明确的倡导政权开放,社会阶层上下流动,这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无疑是进步的,科举制度正是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政治付诸实践的结果。

科举,一直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

在唐代以前也出现了许多选举制度。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和奴隶社会的世卿制,战国实行的是军功爵制,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依据门第声望更是出现了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初创于隋,到了唐代,这种政治制度已经日趋完善,成了一种为封建社会选取人才的手段,并且封建社会的教育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制度的一块坚实的基石。

唐代的科举,自唐初经百年演变,至开元年间已日臻完善,唐代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官吏选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度,与唐朝以前实施过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更能体现任人唯贤,见人为才的相对公平的选士精神,并对唐朝的社会政治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还绵延着整个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秦汉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其次就是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且具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

而唐代国运较长,政局相对稳定,这就为科举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唐王朝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科举制度,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程序,从而使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了以荐举为主的选士制度,成为当时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用人取士制度。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理解科举制的创立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2)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三、学情分析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列为一个专题学习,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如果单凭教师讲述,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层层深入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一)、科举制的诞生(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讨论: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两分钟讨论。

请魏晋时期小组的读书人回答一下,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回答)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

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

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

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而是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不利于皇权的统治。

这就是科举制诞生的背景,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朝皇帝采取了新的措施。

2那么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3.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

【浅析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浅析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浅析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及其对教育的影响】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项正式制度,它创始并初步发展于隋唐时期,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南北朝以来,社会动荡,世家大族势力大减,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传统的“九品中正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下诏举贤良之士;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下诏十科举人,其中文才秀美一科的设置标志者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1]隋朝时期的科举制很不完善,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很大发展。

唐太宗实行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积极发展教育,开科取士;武则天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唐玄宗励精图治,调整了学校教育和科举制的关系,使二者重新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到天宝年间,科举制大部分的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基本确立,考试形式已定型,科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选士制度。

唐代考生来源主要由两种:“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

”考生参加考试要自带身份、履历证书及鉴定材料,并规定不可报考者为:(1)曾触犯唐朝律令;(2)工商子弟;(3)州县衙门小吏。

[2]唐代科举考试一般有两级。

地方的州县试和中央学校的毕业考试一般都在冬天举行。

中央礼部主持的省试大约在每年的三四月间,故而当时有“槐花黄,举子忙”的民谚。

[3]科举考试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

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主要是招收非常之才。

常科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六种:(1)秀才科:注重选拔博识高才、出类拔萃的人物。

试方略策五道。

(2)明经科: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

先贴经,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3)进士科:注重诗赋。

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

(4)明法科:注重考核法律知识,选拔司法人才。

试律七条、会三条。

(5)明字科:注重考核文学理论和书法。

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

(6)明算科:注重考核算术,要求详明术理。

考试内容为《九章》《海岛》等史学名篇。

历史教案探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教案探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教案探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考试制度之一,是从隋唐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的近千年间。

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作用。

本篇历史教案将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 隋唐科举制度的前身隋唐时期,官员选拔主要通过官僚推荐或世袭等方式进行。

然而,这种选拔方式容易导致官员贪污腐败,无法选拔人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文帝杨坚在隋朝建立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唐朝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2. 唐宋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扩大唐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完善和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是设立了进士科举。

而宋朝则进一步加强了科举制度,增加了制度的公平性和选拔人才的目的性。

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科举制度的框架和内容1. 科举考试的层级和科目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层级。

乡试主要考察文化水平,会试考察文化修养和思想素质,殿试考察论文写作和对时事的观点。

2. 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和评判机构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主要有文字质量、思想观点、社会声誉等。

评判机构为各级考试院和监考官。

三、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的影响1. 政治意义科举制度使得封建社会的政治选拔体系更加公平和符合实际需要。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的官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腐败和贪污现象,提高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廉政建设。

2. 社会意义科举制度提供了广泛的升迁机会,使得社会上的更多人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为官员。

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教育意义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还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了备考科举,学校和私塾应运而生,形成了中国古代教育的黄金时期。

四、科举制度的演变和衰落1. 明清科举制度的演变明代将科举制度的乡试扩大到全国范围,并改革了会试和殿试的内容。

清代则在乡试中出现了经院试,加强了对经典知识的考核。

唐代科举制特点

唐代科举制特点

唐代科举制特点
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科举制的发展阶段之一,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唐代科举制度实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科举制度改革,即开元科举、贞观科举和咸通科举,不断完善了考试、选拔的标准和范围,提高了士人的选拔质量。

其次,唐代科举制度广泛选拔士人,不仅仅是选拔中央官员,也选拔地方官员和各种贤良才士。

这既是唐朝欲扶植士人阶层,提高人才质量,也是赋予地方更多代表权利的举措。

第三,唐代科举制度注重实用,不仅仅关注文学和经学,而且还注重理工和实践技能。

唐代科举制度设有明经、进士、明科、举人四种科目,其中明科和明经科目注重实用技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最后,唐代科举制度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为后来的科举制度铺平了道路。

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影响了后来的科举制度,有助于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唐朝的科举制度分析

唐朝的科举制度分析

唐朝的科举制度分析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在科举制度方面也有着独特而精妙的安排。

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它不仅仅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的手段。

在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变化也较为明显,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唐朝的科举制度。

一、科举的基本概述科举,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科举制度相传起源于汉武帝时期的乡试,这项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的科举制度废止。

科举制度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三个阶段又叫做三场考试。

唐朝的科举制度规定的考试科目包括经义、史学、文学和法律等。

唐朝的科举制度在闵皇后时期第一次实行,公元606年设乡试,公元702年发展为三场制度,公元742年设殿试。

唐朝的科举制度直至清朝废除,一直坚持进行了1165年。

二、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1. 选拔范围更广唐朝的科举制度规定了九品中正制,即按照官员的官阶等级分为九品,并且规定了各等级的官员分别担任的职责。

唐朝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范围更广,不再局限于世家子弟,而是已经开始选取普通人参加考试。

这样提高了选拔的公平性。

2. 戒备贪污弊端唐朝的科举制度中,对于贪污弊端的戒备也更加明显。

唐朝规定了一系列防止作弊和贪污的措施。

比如,考生在考场前必须削尖笔杆,以防写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按照考生的草稿纸切开楼梯式排列座位,更加难监视他人试卷;诸如此类的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作弊和贪污,确保选中的都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3. 特别安排不同官员的选拔唐朝在科举制度中特别安排了对于不同官员的选拔。

根据唐朝的律令,仕宦需要通过科举才能得到升迁机会,而对于战功将领和地方官员,除了通过科举考试,还有其他的途径。

比如说战功将领可以得到赐姓和赐爵位的奖励,而地方官员可以通过战绩和政绩升迁。

4. 更多的约束条件唐朝的科举制度比起其他的朝代,约束条件更为明显。

唐代科举考试的难度大,虽然考试范围窄,但是对于文笔水平和思想素质的要求却很高。

浅析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析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析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及其影响摘要: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是承前而启后,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又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

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给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也对中国甚至是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十分主要的影响。

科举制度开创了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 是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发展过程中最有效、最进步的一个阶段,也是世界上较早的文官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为隋唐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做出巨大贡献。

对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所蕴含的社会原因、功能进行慎剖深挖、深入发掘,就会发现其对我们当代的人才选拔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隋唐时期科举制原因及启示一、隋唐科举制产生的社会原因科举制的创立期是隋朝,隋文帝为了强化中央政府集权,推行科举考试的办法,以分科选才的方式取代了从曹魏时期开始推行的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分科取士与考试相结合,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科举制度的产生,主要还是当时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隋朝时期, 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要求,统治阶级更加重视文教事业。

唐朝是科举制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分为常科和制科。

常科每年定期举行, 科目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科则是由皇帝依据临时情况的需要而决定的, 每次录取的人数最多五六人, 在科举制度中并不占重要地位。

常科一般需要经过两次考试,先去州县考,考试合格者被称为举人,再参加由吏部组织的省试,及第后再经过吏部举行的统一考试,然后才能被授官。

唐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也逐步增多,考试程序不断完善, 考试方法大体有口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五种。

二、隋唐科举制度的缺陷及原因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自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使得科举制在选拔人才上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随着隋唐时期朝代的不断更替, 科举制选取优秀人才的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小,人才的选拔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弊端。

历史课教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课教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课教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简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从公元605年开始,广泛实行至1905年废止,持续了近1300年。

这一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官僚体系,并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 科举制度起源:可追溯到汉朝时期,在当时称为“明经”的文化考试中选拔官员。

但真正形成规模和制度性质的科举始于隋唐时期。

2. 唐代科举制度:唐朝设立了进士及第的科举制度,并开创了乡试、殿试两阶段考试进行选拔。

乡试是地方层面的初级考试,选拔出优秀人才参加殿试。

殿试则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最后一轮考核。

3. 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宋代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改革来完善科举制度。

例如引入程朱理学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并设立了更多层次和范围更广的考试。

4. 明清科举制度的巩固:明清两代进一步加强了科举制度的规范,注重考试内容涵盖政治、经学等各个领域,并规定了细致复杂的考试程序。

三、科举制度的结构与流程1.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步,也是地方层面的选拔。

每年在全国各省设立考场,来自不同地区的考生到达所在省会参加考试。

乡试主要考察文思才质和社会品德。

2. 进士及第:通过乡试合格者可以晋级进入殿试阶段。

殿试是最终选拔优秀人才参入官僚体系的核心环节,只有少数考生获得合格资格。

3. 途径为官:进士及第者可以成为中央官员或地方州县官员,他们通常开始从基层职位起步,并根据表现和晋升机会逐渐升迁。

四、科举制度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1. 官僚体系和社会稳定:科举制度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稳定的官僚体系,保证了社会秩序和治理的连续性。

官员通过科举选拔进入政府,实行儒家思想对社会进行管理和统治。

2. 文化繁荣和教育普及: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尽管考试内容偏重经学和儒家思想,但也为文人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并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3. 社会流动和机会公平:科举制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借助考试晋升社会地位的途径。

唐代科举制度的研究与分析

唐代科举制度的研究与分析

唐代科举制度的研究与分析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为完善、规范的。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唐代科举制度不仅是当时选拔官员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我的国家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唐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不仅诞生了一批才华横溢、为世所仰的古代名士,还推动了唐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进展。

本文将就唐代科举制度的研究与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与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密不可分。

唐代科举制度的构建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期。

当时,唐太宗想要选拔有才华的人才来为国家效力,但不知道如何选拔,于是就有人建议引进科举制度。

唐太宗听从了建议,于是在公元624年制定了“明经诏”,成为了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前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逐渐成为了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唐代在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高度发达,对推动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唐代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官的制度,二是考试的制度。

选官的制度主要指依据官员任职资历与官阶晋升条件来进行选拔。

考试的制度则主要指通过考试,以排名高者为优先选取官员的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它具有进士、举人、榜眼三个等级。

进士是答对题目的人,是从选中的举人中精选出的,相当于现在的状元、第一名。

举人则是参加考试的人,即参加殿试和乡试的合格者,相当于现在的考试合格者。

以及榜眼则是殿试排名次席,相当于现在的第二名。

另外,唐代科举制度还具有文、武、明经三个类别,即选取文学、武备、经义三类人才。

同时,唐朝还规定了考试的时间、范围等方面的详细制度。

三、唐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社会的影响唐代科举制度优秀的官员推选系统不仅极大地规范了国家选拔政治人才的方式,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唐代科举制度对唐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隋唐科举制度特点

隋唐科举制度特点

隋唐‎科举‎制度‎特点‎‎篇一‎:‎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

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

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

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

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刘建强论及中国的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不能忽视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封建科举制度,虽然它已经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而归于寂静,但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都是不可小视的“存在”。

科举制度是一个长长的历史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对其考察,也应是历史的、客观的,不可一概而论,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本文选择唐代科举加以分剖,是因为它处在科举制度演进的上升过程中,有较多的积极因素可资借鉴,概括说来,它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首先,唐代科举具有开放性。

其实质性原因植根在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时代大背景中。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继汉代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极尽灿烂辉煌的时代。

空前的繁荣和强大,无可争议的世界领先地位,使李唐统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气魄、胆略和雄心,也造就了唐代社会从上到下普遍的开放心态。

统治者敢于创建一种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型选才机制,自觉把眼光下移到庶族地主及附着其上的下层人士的身上。

隋代设进士科取士开启了唐人的思路,唐承隋制并有所发展,在反复实践中很快规范化为一整套便于操作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在理论上是开放的,不分贫富贵贱门第出身都有同样的机会。

而事实上读书需要有经济上的支持,年复一年去叩击一扇扇科举大门更要有金钱做后盾,这不可避免地会阻碍许许多多确有才学的寒门士子的求进之路。

所谓开放不过是相对的,但毕竟摆脱了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官人法的束缚,打破了长期以来豪门世族控制仕路、垄断政权的局面。

吸收广大庶族地主阶层的文人参与政权,补充官僚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这无疑是明智之举,是历史的进步。

唐科举的开放和唐文人的开放恰相吻合。

大唐帝国的富足强盛和恢宏气象激扬唐代文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刺激了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双重追求,并对外部世界取一种主动、积极、开放的姿态。

科举制度给他们实现抱负,展示才华提供了渠道。

科举制 教案讲稿

科举制 教案讲稿

第四单元制度创新与历史变革科举制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科举制的诞生和发展,了解隋唐的制度创新,了解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科举制的诞生和发展难点:科举制的意义三、教学过程我们讲隋唐之际是中国历史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不光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而且影响深远,除了我们讲的三省六部制度,法律,至今为止还影响着世界和我们生活的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是什么呢?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

那么在科举制之前,历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呢?汉朝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员或豪强地主推举地方上品行或学问突出的人,到中央担任官职的制度。

但是,察举制之后演化成地方官员推荐自己家中子弟的工具,政府无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因此,到了汉朝末年,民歌童谣中都在讽刺由察举制推选出的“人才”——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像鸡一样胆小。

)从三国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它是两汉察举制的延续和发展,其核心仍是推举,最终沦为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垄断官职的工具,这既威胁皇权的统一,也不利于平民的发展。

而科举制度的诞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加强了中央政府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也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用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等五十多个考试项目,但是大部分项目不常设,即使考上了也只是当小吏,所以也不受大家重视,所以主要的考试科目还是儒家经典。

比如,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义,考试的内容是默写和注解,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诗赋是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韵律写诗歌、作文章,政论就是对国家政策进行议论,要求有文采和自身见解,难度很大,录取率只有2%,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电子教案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电子教案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谈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只要有考试,就一定有作弊,作弊就是伴随考试而生的;同时,只要有作弊,就会有防止作弊的措施,这些措施也是伴随作弊而产生的。

在考试中作弊和反作弊就像是一个游戏,各方斗智斗勇,乐趣多多。

在唐代的科举考试中,作弊现象也是层出不穷,而且比之现在更有过之而犹不及之势。

那么在那个时代,作弊是怎样的呢?反作弊又是怎样的呢?唐代为了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又都采取了些什么样的措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先从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一步一步往上看。

先从源头说起,唐代科举考试分取解考试和省试两级,取解考试又分乡贡府试和学馆考试两种。

先从取解考试入手,在唐代前期的乡贡考试里,秩序都还比较正常有序,但是之后,尤其是中晚唐时期,就出现了冒籍的现象,并且逐渐普遍。

冒籍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各个省的登第人数与发解人数比例失调,这就意味着有些省份的考生面临着较其他省份更为严酷的选拔,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就开始想办法,做活动,那么,去到其他地方参加考试,冒充其他地方的户籍就是方法之一。

冒籍的方法很多,可以借亲友、故旧、宗亲、师友,可以寻求大人物的举荐,也可以利用两地之间府试考试的时间差异进行两府取解。

考生为了获得考试的机会想尽了办法,但是政府也不是任他们胡作非为的,逐渐的,府试的监督机制就慢慢的建立了起来。

第一步就是加强考生资格的审查,不仅核查人品而且对户籍也进行审核;再一个就是严惩考官的违纪,考生在冒籍的过程中自然是要疏通上下,打点官员,很多官员自然也乘此环节收受贿赂,捞到不少好处。

可是以上条例一颁发出来,虽说不能完全杜绝,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冒籍作弊的行为。

再之后就是省试。

在中晚唐时期,求谒、行卷、公荐、荐举风气盛行,也就是说考生可以在入场考试之前就和主考官先行接触,献上自己的诗词文章,如果表现好的,自然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到考试的结果。

就算是文章写得不好,也可以通过某些非常手段来使考官印象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
特点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

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

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

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

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

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

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

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

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

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

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

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

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

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

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

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
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

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

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

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

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

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

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

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

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

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

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

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

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

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

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

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

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

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

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

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取士的一种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适应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办法,是对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一种挑战和冲击,它为大量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平台,故倍受青睐。

唐代的科举制度处于科举制度的上升过程中。

因而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唐代的科举制具有开放性,其实质性原因在于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时代大背景中。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继汉代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极尽灿烂辉煌的时代,空前的繁荣和强大,使李唐统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自信、气魄、胆略和雄心,也为统治者着眼于庶族地主及其下层人士提供了条件。

科举制在理论上是开放的,不分贫富贵贱门第出身都具有同样的机会,打破了长期以来豪门世族控制仕路,垄断政权的局面。

并且吸收广大庶族地主阶层的文人参与政权,补充官僚队伍,扩大统治的基础,这是历史的进步。

其次、唐代科举制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公平竞争原则。

从报考生源和报考条件看,原则上所有人皆可“投牒自进”,没有财产的限制,没有年龄的限制,除了女性成员外,任何人都可以公平的参与竞争,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第观念。

第二、择优录用的平等原则。

唐代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标准是“一切以程文定去留”,即依照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合格,以分取士。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等原则,正所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财,必难致政”。

第三、公开和客观的原则。

从命题的制定,考场的规定,评卷的标准等来看是公开和客观的。

这较门荫制度下官宦权贵子弟凭借门第出身入仕这种赤裸裸的不平等来说,应该是很大的进步。

再次、唐代科举具有系统性和灵活性,其系统性表现为考录程序和考试科目已逐渐规范为比较严谨合理的体系。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

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生徒”和“乡贡”并不是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先要通过“省试”和“解试”,通过者才能被送至中央,然后参加科举考试。

在不断的发展中,这一套从地方到中央的考录程序越来越完善。

同时,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体系,“……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不仅如此,唐代科举设科取士还有很大的灵活性,能以灵活多样的科目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的需求,如此不拘一格,不泥守一辙,使科举制度在规定之下又有很大的自由。

唐代科举制度与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更能体现出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相对公平的选士精神,在中国选士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曾经促进了唐代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唐朝社会混乱,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腐败;既促进了文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使学校沦为其附属;既选拔了大量的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

现在我们应当对其进行重新评价,为今天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