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新)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2014· 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 26)宋代,典卖土地、 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 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 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 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 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 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 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 业主收赎。这说明( )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 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 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 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 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 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 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 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 田赋收入。
【重点提示】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 势:①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②由 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 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③由赋役分 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④由实物、 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 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用银两收税则是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 生的相应反映。
答案:B
5. (2014· 山东日照一模· 14)《水浒传》第2回这样 描写史家庄:“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杨 柳绿阴浓,四下里乔松青似梁。草堂高起,尽按 五运山庄,亭馆低轩,直造倚山临水。转屋角牛 羊满地,打麦场鹅甲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 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正是:家 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庄园的情景说 明A.自耕农阶层生活富足安康 B.土地兼并导致财富高度集中 C.农村经济呈现出封闭状态 D.农业与养殖业开始密切结合
第2课—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基础回顾
一、废井田,开阡陌 中 国 古 代 的 土 地 制 度
(井田制) 土地制度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经营方式
三、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
(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一、废井田,开阡陌
(井田制)
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 有制,为什么这种制 度到了商周时期会遭 到破坏?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知识运用:
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2.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C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官田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是在( D ) A.秦代 B.隋唐 C.宋代 D.明清时期
能力提升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
土 地 制 度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私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 奴隶社会有 地所有制——井田制 化 封建社会 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Βιβλιοθήκη (2)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特点一
特点三
特点二
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课堂小结)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地主私有土地)
C
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租佃方式最早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B.在宋代租佃的方式下,主要地租形态是货 币地租 C.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 济中的主要形式 D.封建社会末期,租佃关系占主要地位,但 也出现了雇佣关系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新)
c 要形式是在( )
▪ A.秦代 B.隋唐 C.宋代 D.明清时期
▪ 6.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 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种国有土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所有 B. 获得井田的奴隶主对井田拥有使用权,不得 转让与买卖
A C. 井田制在耕作方式上主要采用奴隶集体耕作
(1)性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井田制 (1)性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井 田制之上上层建筑。
(3)特点:①一切土地名义上属于国王所有。 ②分为公田(贵族占有)和私田(劳 动者的份田),两者均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4)概况 ②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 普遍
思考:由于土地兼并,土地越来越 集中在地主手里,那么土地经营方式又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
收益。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
(1)战国:产生 3、发展历程:((23) )汉 宋代 代: :较 仅普 次及 于自耕农
(4)明清:普及全国
①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提高农民生 产积极性 3.意义: ②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
③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雇佣劳动关系)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 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 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 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公田转化为私田 地主土地 所有制 军功赏赐
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012.9.20【复习目标】了解井田制从出现到废除的历史过程,了解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理解地主与农民的租佃关系与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考考点】土地制度【重点知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几种形态。
【难点知识】土地兼并与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课前预习案【预习要求】依据课本独立完成预习内容和自测,记忆带“★”的问题,并在课后拓展案上构建知识体系。
【预习内容】一、土地制度变革1、商周时期---- 土地制度是 .其性质是:,实质上是贵族所有;井田中有私田,但劳动者(奴隶)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权;2、春秋时期-----从土地向土地制转变。
----井田制的瓦解1)原因:①根本原因:的使用私田得到开垦②各诸侯国为增加而实行赋税改革表现:齐国管仲“”;鲁国“”均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作用;打破了井田制中和的界限一律按土地好坏征税,在客观上承认了,加速了。
3、战国时期-----用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战国秦国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全面肯定,还实行的制度,培养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预习巩固】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指出上述材料中的土地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名称。
2、“田里不鬻。
”——《礼记》贵族们不得买卖转让土地说明了什么问题?3、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有哪些?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1、多种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政权直接掌握土地,用于经营或封赏和授田。
包括等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三种。
2、土地兼并1)根源: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是的必然产物。
2)表现:东汉豪强地主、魏晋南朝士族地主及唐朝的田庄经济到宋明请土地兼并日趋严重3)影响:导致大量破产,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威胁中央集权,激化阶级矛盾,引发。
导致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4)政府抑制兼并的常见措施:“”、“”【预习巩固】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新课标解读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土地制度中耕佃制及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掌握租佃关系形成的原因,演变过程及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土地私有制及租佃的演变历程,培养梳理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土地制度是社会的基础,认识土地制度演变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租佃是封建社会特征的基本内容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材重点: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过程难点:认识土地制度演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导学结构;一、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1、形成2、特点3、瓦解4、土地私有制确立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君主土地私有制2、自耕农土地私有3、地主土地私有制4、土地兼并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田庄经济2、租佃关系的演变:①产生②特点③发展重点、难点解析:1、井田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1)井田制是一种形式上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夏、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其主要内容是: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周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封赐给诸侯臣下,但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受田者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
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榨取他人产的劳动。
(2)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战国时期,在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情况下,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
例题: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B.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C.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D.直接耕种土地者要交纳租税答案:D规律方法总结要认识井田制的性质,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租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的产物。
2、土地兼并问题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另一方面,土地高度集中也往往影响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封建国家同大地主的矛盾。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课标解读】应掌握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社会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兼并、租佃经营和租佃关系的变化。
【考试大纲】土地制度。
【知识梳理】一、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1)发展:产生于,盛行于,瓦解于,废止于。
(2)实质:名义上为,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所以其实质是国家共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特点:有公田、私田之分。
公田由农民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交给贵族。
公田实际上为贵族所有。
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4)瓦解的原因和表现:原因:a.生产力的提高b.各国税制改革表现:a.大量公田抛荒b.部分私田逐渐成为私有土地c.贵族间争夺田地(5)井田制废除的途径①一是从上废除井田制。
②二是培植了一批新兴所有者。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1)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君主土地私有制:是由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
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成为大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
(2)发展:宋初,“田制不立”,“”,使两极分化激烈。
明清时期,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影响: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影响统治的稳定。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WBR.租佃式经营的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式经营方式。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关系。
2.发展①战国:产生原因:土地兼并的结果②汉代:比较普遍:“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③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地租以实物为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
④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3.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历史必修二: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A.各国开始税制改革
B.土地公有制形成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解析 根据材料中周天子默许郑国和鲁国擅自交换土地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井田 制土地不得转让可知,井田制正在遭到破坏,故选D项。
123456
2.(2018·深圳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 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 一时期的改革 A.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C.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解析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授土授民”,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周王分封的前提和 基础,通过分封又使井田制得以巩固和扩大。两者的关系实质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之间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故选A项。
史料实证
1.印证教材观点 史料一
图一
图二
应用1 图一“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 的瓦解;图二反映的是商鞅变 法的主要内容:“废井田开阡陌”,说明井田制被废除, 土地私有制 从法律上得以 确认。
战国时期形成了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 √ )
问题思考 材料
商鞅变法 思考 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导致土地制度和生产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发展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生产形式:由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转变为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的个体农业劳动。
2.形式 (1) 君主 私有土地: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问题思考 材料 有渰(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 思考 材料反映出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现象: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 原因: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私田的开垦数量 越来越多。
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__________ 作 为 收 益 , 称 为 租 佃 土 地 经 营 方 式 。
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演变: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早在 ________时期就已产生;到________代,这一现象已比较 普遍;自________代始,它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 经营方式;________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 ________、________有关。
第一单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宋代以后,“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
情形更为严重。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常见的什么经济现象? 【答案】 土地高度集中。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2)上述现象使当时的土地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答案】 变化: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3.评价:虽然佃农要遭受较重的________剥削,但 对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 ________ 关 系 相 对 减 弱 。 通 过
________ 、 ______ 斗 争 , ________ 得 到 提 高 , 这 有 利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国家控制的户籍越多,国家的赋税收入就越多,国家 将不纳税的人等同为“盗贼”,当然是要求民众纳税。 【答案】 A
第一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 1.(2010·浙江)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
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
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1、商周:井田制(性质、特点、与分封制关系)
2、春秋:井田制瓦解 (表现、原因、)
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
管仲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
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 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 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 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 齐语》
春秋时期,直接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人转变 的因素是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各国税制的改革 D、战争的影响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B、西汉建立后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下列有关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始于北魏 B、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的土地 C、这一制度的实行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现象, 使农民的生活相对稳定 D、隋唐两代不但继承了这一制度,而且有所发展
均田制实行的基本原因是 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开恳 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 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 A鲁国的“初税亩” B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C西周的“井田制” D秦国的“商鞅变法”
下列有关西周井田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B、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井田制被废除 C、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D、它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商鞅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 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1.瓦解表现: 不事公田,私田私有 2、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 水平提高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二、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获得方式 君主 土 地 地 私 主 有 制 主导 自耕农 公卿贵族转化 经营方式 皇庄
军功赏赐
土地兼并 土地买卖
田庄 租佃经济
自耕农经济
三、土地兼并
1、根源: 2、影响: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经济上使自耕农经济破产,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②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引起社会动荡 ③促进土地私制发展,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3、对策:
均田、限田,例如均田制
4、认识: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其根本原
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的存在。而 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 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 和这种形势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四、北魏的均田制
(1)目的:
保护自耕农经济,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进 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国家控制大量土地 土地国有制(分为口分田与永业田两类)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 和兵役。 经济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保护了自耕农经 济,增加了赋税收入; 政治上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系承包承包责任制 免除农业税和实行土地流转制度
古代农业税与当今取消农业税和土地流转
取消农业税: 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也 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说明综合国力提高和重视农民农 民问题。
作为不动产的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在中国古代,拥有土地也被认为拥有莫大的 财富,人们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也与拥有 土地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地关系的变化 甚至影响到朝代的更替.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和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2.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以土地为中介而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从而从土地制度的角度了解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基本的生活状况。
二.自学预案:一、土地所有制的演变1.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2.井田制⑴性质:⑵出现时间:⑶内容:①井田中有“”和“”。
②“”:贵族占有,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③“”:是村社成员的份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⑷瓦解:时期原因: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
(如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均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表现:一方面表现为,另一方面则是。
⑸废除:时期,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3.土地私有制:⑴时间:⑵形式:私有土地、私有土地、私有土地。
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①根源:的存在。
②表现:A:战国时,,、等。
B:汉代:、。
C:宋初:,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D:明清时期:,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地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③影响: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
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④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A:公元485年,北魏颁布,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并服徭役和兵役。
B:隋代至唐初,继续推行。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租佃关系的含义:地主把土地,收取作为收益,称为。
地主与佃农之间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即租佃关系。
2.发展历程:⑴产生:早在时代,租佃方式就已经出现。
⑵发展: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导学问题】1.井田制的性质?特点(内容)?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和表现?2.春秋时期税制改革的实质?3.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有几种主要形式?4.土地兼并的根源是什么?影响?土地兼并能否根本解决?为什么?⑶普及:自宋代开始,租佃关系日益普遍,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第2课古代土地制度
本课知识结构
1、废井田、开阡陌: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3、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经营方式
一、废井田,开阡陌
(一)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实行公有 制,你怎样看待这种土 地的公有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
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 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 材料四 季孙欲以田赋(按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 诸仲尼。仲尼曰:“吾不识也。”——摘自《左传·哀 公十一年》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4)材料四表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现了什么现象)? (5)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 史进程是什么?
4、评价
考点三:租佃关系
“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田,故田多者 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 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1、此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分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提示: 1)租佃现象 2)土地兼并导致租佃关系。 两种趋势: “佣耕”的佃农人身关系逐渐减弱; 租佃关系在农村经济中占的比重逐渐增大。
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考点二:土地兼并
《汉书·食货志》中描写:“富者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之食”。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 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而宋代的土地 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B. 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 策 C. 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 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教案
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新授课1课时2013.2.27 周三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了解土地兼并、租佃关系、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培养整合教材主线及深入挖掘历史名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宏观整合与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相结合,师生合作探究,从他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与土地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原因,从土地制度的角度了解中国古代人们的基本生活状况,培养对本民族农业文明的温情。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及表现难点:土地兼并的原因、危害,尤其是对商品经济的阻碍作用,统治者的措施、目的。
三、教学方法史论结合、创设情境、讲授法四、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中国的原始农业最早出现在什么地域,其中南北各具特色,分别以种植什么作物为主,有无交流?3、商周时期的主要耕作工具?铁器出现的时间?牛耕出现及普及的时间?耦犁出现的时间?曲辕犁出现的时间、地点、意义?4、古代主要的灌溉工具及水利设施?5、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含义、最主要的特点、评价?导入:第一课主要从生产力(工具、技术)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第二课则主要是从生产关系的变革(土地制度)的角度出发,现在请大家阅读导言部分,找出里面所包含的历史信息,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主线。
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兼并租佃关系(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公有制生产力水平低下2、商周时期井田制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通过以上二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名称、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
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C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增强
典型例题
14、史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 朝登陇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 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②土地私有现象的日益普遍。 ③直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3、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
探究一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有哪三种形式? 哪一种是主要的?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 1950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 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
(2)土地兼并的危害:
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严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 激化阶级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危及王朝的统治。
<想一想>统治者常常采取什么措施限制土地兼并?
(3)统治者防止土地兼并措施:
均田、限田,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的均田制
均田制的内容:
<例思说均考(明田国>1制。这家)的并按农一特分性民措点别只析施:、有其能年使根否龄用本从把权原土,根因地不本分能。上配买解给卖决农。土民。地兼并问题?举
生产力低下
2、商周时期:井田制
(1)为什么称为“井田”? (2)井田制最鼎盛时期是在哪个朝代?
材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知识回顾>(3)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材料 分析井田制的实质是什么?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2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优教教案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向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转变,再由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井田制)向土地私有的转变,最终形成以土地私有为主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
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自耕农经济受到冲击。
随着租佃制占据主要地位,农耕经济更加成熟。
学情分析有关古代土地制度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中较少正面涉及,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对有关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同时有些概念和提法又有所变化,需要学生在学习本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以便老师讲授时能够接受与理解。
教学方法本课的理论性很强,距今时间久远,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复原历史情境,设疑引思、探究互研等学习方法,将难点化解,层层铺垫,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通过利用一系列古今文字资料,展示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原有的和详细的情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土地制度的相关内容。
同时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解读历史资料,培养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
学习方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本课教学中,虽然较深奥的理论知识较多,但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还是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原始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3)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4)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5)土地私有制的形式及特点。
(6)租佃制。
2.理解和运用(1)学会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来理解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
(2)理解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促使了井田制的瓦解和私有制的产生。
(3)理解、掌握租佃关系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种主要的经营方式。
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分组课前预习:总结井田制的产生和瓦解的原因,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租佃关系的产生及其实质和作用。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PPT课件
自给自足
宋代: “不抑兼并”
明清:日益普遍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 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 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 采取怎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灵丹妙药”?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 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 (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表现)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土地私有制的主要经营方式,表
现为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
西汉农民黄东在自有的10亩土地上种植水稻, 年产量约6000斤。 试分析:
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 地制度的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 的关系。
井田制
性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集体耕作, 收获全部归贵族。 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 用权,没有所有权。
关系: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 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 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原始社会土地实行 公有制,你如何理 解这种土地的公有 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商周时期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 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Βιβλιοθήκη 下》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 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历史必修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一、土地制度 ❖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 2.奴隶社会:井田制 ❖ (1)发展:产生于 商 ,盛行于西周 ,瓦解于春秋 ,废止于战国 。 ❖ (2)实质:名义上为国有 ,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所以其
实质是国家共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 (5)井田制废除的途径 ❖ ①一是从法律 上废除井田制。 ❖ ②二是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 所有者。 ❖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 (1)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 君主土地私有制:是由 宫廷有关部门 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于君主的
❖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 1.租佃式经营的含义 ❖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 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式经营方式。地主
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 关系。 ❖ 3.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 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原始社会土地实 行公有制,你如 何理解这种土地 的公有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探究一: 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特点、与分 封制的关系、性质。
材料一:以沟洫将耕地分割成面积大致相等的方块田,故称“井田”。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 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探究六:
封建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 能否彻底解决?
统治者的措施 均田、限田,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
均田制
时间: ① 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
② 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 多年。隋唐内容稍作调整。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土地制度演变(一)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1.原因:生产力低下2.表现: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二)商周时期的井田制1.内容:公田:贵族占有,农民耕种,粮食归贵族;私田:劳动者份田,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
2.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3.发展历程:鼎盛:西周前期;奔溃:春秋战国时期4.井田制的瓦解:时间:春秋表现: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原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直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其他:战争频繁:导致土地转让、劳动力流失标志:初税亩(税制改革):税收上确认了土地的私有;商鞅变法: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的合法地位。
△规律/认识:土地制度基本形态嬗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二、土地兼并(一)封建土地私有制1.土地分类:君主私有土地——宫廷掌握,用于君主私人开支地主私有土地——主体,地主掌握的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1950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地主土地来源:公田转化;军功赏赐;土地买卖;巧取豪夺(土地兼并)(二)土地兼并(土地从农民流向地主)1.内容: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
2.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土地可以买卖3.影响:①农民:农民破产,自耕农减少;②国家:影响政府财政收入;豪强地主割据;③社会:贫富分化激化阶级矛盾、社会动荡不安;④租佃关系出现并逐渐普遍化。
4.历代政府针对土地兼并的政策①汉武帝:抑制兼并②北魏至唐中期:均田制:内容:国家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特点:(1)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
(2)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
影响: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③北宋:“不抑兼并”△均田制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 低下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井田制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 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 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井田制 3、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根本: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推动生 产力的进步 (1)原因: 直接: 各国的税制改革 “相地而衰征”——相,视 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 意思就是说,按照土地肥瘠的 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土 地 奴隶社会(商周): 井田制 制 度 的 春秋时期: 井田制崩溃 演 变 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土地
私有制确立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 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 侯。——《汉书· 食货志》
商鞅变法废 井田——从 法律上废除 了井田制, 确立了私有 制。
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表现为分封 制的崩溃,在经济上表现为?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1953年土 改的完成。
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3.春秋时期,直接促使土地逐步 由 国有向私人转变的因素是 ( )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各国税制的改革 D、战争的影响
C
4、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5.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 要形式是在( ) A.秦代 B.隋唐 C.宋代 D.明清时期
B
11、均田制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开恳 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 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
B
12、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洲府 “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上 述材料反映了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 系相对减弱 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 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A. 13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 ④ A鲁国的“初税亩” B齐国的“相地而衰 征” C西周的“井田制” D秦国的“商鞅变法”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井田制 3、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根本: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推动生 产力的进步 (1)原因: 直接: 各国的税制改革
(2)表现:
公田抛荒
私田私有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井田制 3、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4、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 “改帝王之制,除 标志:商鞅变法 井田,民得卖买”
C
10.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 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 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 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 确立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土地 私有制出现且可以买卖,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 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雇佣劳动关系) ③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 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 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 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课堂练习
1、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形成 的原因 A、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B、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 C、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D、土地兼并的剧烈化
土地买卖
土地兼并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发展的结果 (1)原因:
动动脑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 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至秦 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 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B
9.战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的来 源中包括 ①公卿贵族占有“公田”并将其转化为私 有土地 ②立军功者通过赏赐获得大量土地 ③货币持有者通过买卖获得土地 ④国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C
D
c
6.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一种主要的土地制 度。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国有土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所有 B. 获得井田的奴隶主对井田拥有使用权,不得 转让与买卖 C. 井田制在耕作方式上主要采用奴隶集体耕作 的方式 D. 井田制在法律上被废除是在战国时期
A
7.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了 井田制。下列现象对这种土地制度的变化起了 推动作用的有 ①奴隶主大量开垦荒地 ②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 行 ③战国时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④兼并战争 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②③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 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 “灵丹妙药”?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2、土地兼并: 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发展的结果 (1)原因: ①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2)危害: ②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均田、限田 (3)抑制兼并的措施: ①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4)概况 ②明清:买卖土地,广占田地日益 普遍
(1)性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商周):井田制 (1)性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井 田制之上上层建筑。
(3)特点:①一切土地名义上属于国王所有。 ②分为公田(贵族占有)和私田(劳 动者的份田),两者均只有使用权, 没有所有权。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①君主私有: 宫廷掌握,君主私人开支 ②地主私有: 官僚地主掌握,佃农租耕 ③自耕农私有: 农民自有,自耕自收 些?期中主要来源是什么? 公田转化为私田 地主土地 军功赏赐 所有制 同 时 并 存 此 消 彼 长
哪种土地制度占主体地位?它的来源有哪 思考:
思考:由于土地兼并,土地越来越 集中在地主手里,那么土地经营方式又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 收益。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原因: 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 (1)战国:产生 (2)汉代:较普及 3、发展历程: (3)宋代:仅次于自耕农 (4)明清:普及全国 ①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提高农民生 产积极性 3.意义: ②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