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分类汇编现代中国史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重点知识清单(精品)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部分重点知识清单(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96f16b2dd88d0d233d46aaf.png)
中国近代史知识清单(近代化历程: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演进)(一)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5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专题一、西方先进工业文明与古老农业文明的碰撞一、19世纪中期中西方对比二、两次鸦片战争1840至1860年①目的:满足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②范围: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③手段:通过武力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④结果:《南京条约》及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①目的:满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对资金和市场的需求(资本输出、分割世界)②范围:从沿海地区到中国境内③结果:《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综合认识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①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②建设性(客观影响):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落后(2)使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不断加深(3)瓦解自然经济(耕织分离),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4)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思想传入,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探索救国道路,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1)政治上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并丧失了更多的主权,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高考历史主要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主要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880b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9.png)
高考历史主要的知识点总结1. 古代史
-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文化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 秦朝的统一、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
- 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文化成就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
2. 近代史
-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 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 革命党的创建与中国近代史的新探索
-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复兴
- 五四运动及其影响
-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
- 国共合作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3. 现代史
- 新中国的初创时期
-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
-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探索
- 文化大革命及其影响
- 改革开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4. 世界史
- 古代文明的兴起与交流
- 古希腊罗马文明
-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及宗教改革
- 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兴起及殖民扩张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 冷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 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
以上仅是对高考历史主要知识点的简要列举,涉及范围广泛,希望能够帮到您。
如果您需要更多详细内容,可以就某个具体知识点展开讨论。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6789509aef8941ea66e056b.png)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时段大总结讲义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年)重大史实政治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民用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经济住宅传入文化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1.政治领域: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物质领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文化领域: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4.社会生活方面: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二、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重大史实1.政治领域: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领域: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3.思想领域: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方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重大史实1.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经济领域: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摧残。
3.思想文化领域: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2019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19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2cd8065727a5e9856a619f.png)
2019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
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小结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9f49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4.png)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小结作为高考考试中比较重要的科目之一,历史的重点知识点需要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关注。
为了协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从历史的基本概念、古代文明、中国近现代史及世界近现代史等几个方面整理出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
一、历史的基本概念1. 历史的对象: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2. 历史的特征:客观性、相对性、发展性3. 历史的作用:启迪人们的思想,引领人们的行动二、古代文明1. 西方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及其对现代文明的影响2. 东方古代文明:古埃及、中国、印度等文明及其特点三、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国力衰退2. 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失败:中国渐趋落后3. 戊戌变法及其失败:变法启蒙思想被扼杀4. 辛亥革命及其影响:中国开始走向近代化5. 五四运动及其影响:启示了中国的新文化思潮,推动新的民主主义运动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其影响: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四、世界近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对欧洲以及全球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2. 俄国革命及苏联建立:对社会主义思想产生重要影响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4. 国际关系和冷战:世界进入两极分化的时代以上是高考历史的重点知识点,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认真学习和巩固,可以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考试。
除此之外,考生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备考技巧,例如多做历年高考试题,加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多阅读历史相关文章和书籍,提高历史知识的综合水平;注重总结历次考试的错误,并针对性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调整。
总之,在高考历史备考期间,需要考生们集中精力学习和复习历史知识点,强化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才能够在历史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df05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7.png)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以下是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完整汇总:1. 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和主要特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的两大文明起源地,黄河文明以中原王朝为代表,长江文明以楚汉为代表。
古代中国文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经济、封建社会、五行学说和礼制文化。
2. 历史上的朝代及其主要特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发展了文治政府和科举制度;隋朝统一了南北,开通了大运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实行科举制度和开放政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王朝,发展了宋代经济和科技;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族王朝;明朝实行严格的科举制度,开展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乾盛世是其鼎盛时期。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诗词和戏曲等。
4.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田赋制和均田制。
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
5. 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京长江大桥事件、九一八事变、五一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
6. 近代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皇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重大军事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7.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废除;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社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的兴起。
8. 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在1978年开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fde98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9.png)
文史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文史类高考知识点包括文学、历史、地理、政治、哲学等内容,是每个文史类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
下面是文史类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文学知识点:
1. 古代文学: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
2. 古典文学:古代诗歌、古代散文、古代戏剧、古代小说。
3. 现代文学:新诗、散文、小说、戏剧。
4. 文学流派:现代派、象征派、意象派、新感觉派、新浪漫派、抒情主义。
二、历史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2. 中国近现代史: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
3. 世界史: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史、现代史。
三、地理知识点:
1. 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
2. 世界地理:世界各大洲、世界各国、世界各地理区域。
四、政治知识点:
1. 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 政治实践:中国革命、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哲学知识点:
1.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道家哲学、墨家哲学、法家哲学、农家哲学、名家哲学。
2. 西方哲学: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
总结
文史类高考知识点较为繁杂,需要学生加强综合能力,充分掌握各学科的核心知识点。
希望以上文史类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历史中国史高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国史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65ca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5.png)
历史中国史高考知识点总结中国历史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它既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又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将对历史高考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这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封建王朝的诞生。
从夏朝到商朝、周朝,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从部落联盟转变为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国家。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封建王朝,它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成为后世演变的重要基石。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转折点,中国进入了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相互争霸,社会动荡不安,这也促进了各种新思想的涌现。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逐渐成熟,而儒家的儒学最终成为统治者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基础。
秦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开启了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新篇章。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如大一统制度、法律制度、文字的统一、修筑万里长城等,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为后来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二、中世纪中国中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
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到隋唐时期的统一,再到五代十国和北宋南宋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权的更迭频繁,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起伏。
在隋唐时期,中国政权统一,社会繁荣。
隋炀帝大兴土木,修筑了大运河,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唐朝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流动性增加,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
从五代十国到北宋南宋,中国进入了分裂与统一循环的阶段。
五代十国时期各个政权的建立和灭亡,表现了封建王朝的强弱消长。
北宋南宋时期,虽然政权被金朝和元朝所取代,但文化和科技依然进步,如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宋代文学艺术的繁荣等。
三、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鸦片战争。
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外部侵略和内部的社会变革。
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状态。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成立,但政权不稳定,各地军阀割据。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681af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b.png)
2020⾼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对于历史的学习,背诵重要的知识点是⾮常重要的。
下⾯就让⾼三⽹给⼤家分享⼀些2020⾼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1⾼考必背⼗⼤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分封制⼜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诸侯⼀卿⼤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继承制、⼤宗与⼩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缘关系⽅⾯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1)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切要顺应⾃然,提倡清静⽆为、知⾜寡欲;提出“⽆为⽽治”的政治主张。
⽼⼦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韩⾮⼦主张改⾰和实⾏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动荡⼤变⾰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确⽴了儒学在传统⽂化中的正统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和⽂学艺术(1)科技:以四⼤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世界⽂明的发展进程.都产⽣过巨⼤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体,其艺术独具东⽅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席.并对周边国家产⽣重⼤影响。
(3)古代⽂学:中国古代的⽂学也辉煌灿烂。
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fee3822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d.png)
2020年⾼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历史对于很多⽂科⽣来说是⼀个难点,历史的复习贵在记忆和理解,只有把知识点记牢,才可能拿到⾼分。
下⾯⼩编为⼤家整理了⼀些⾼考常考的历史知识点,供⼤家参考。
2020⾼考历史知识梳理2020年⾼考历史知识点整理第⼀部分中国史(12个⼀级考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商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2)宗法制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德形成(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内外朝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察举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节度使制度;科举制。
(3)宋代:⼆府三司制;转运使、通判。
(4)元朝:中书省制;⾏省制度,宣政院,⼟司制度。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清朝设⽴军机处。
(⼆)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式和⼟地制度(1)商周:集体耕作(⼑耕⽕种;千耦其耘)。
(2)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农耕(⼩农经济;铁器⽜耕;直辕犁到曲辕犁;翻车和筒车)。
(3)⼟地制度:⼟地国有制(井⽥制;均⽥制);⼟地私有制(君主、地主和⾃耕农⼟地私有制)。
考点2:⼿⼯业的发展(1)西周:⼯商⾷官制度(2)春秋战国以来:官营、私营和家庭⼿⼯业;冶铁,制瓷,纺织。
考点3:商业的发展(1)春秋战国:出现⼤商⼈;私商成为主体;形成商业都会。
(2)秦汉汉朝:重农抑商;统⼀货币;盐铁官营制度,统⼀铸币。
(3)隋唐:坊市制;官商分利政策。
(4)宋元:交⼦;商业税收成为重要税源。
(5)明清:商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
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2)重农抑商政策(3)海禁政策(三)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1: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1)儒家:孔⼦;孟⼦;荀⼦。
(2)道家:⽼⼦;庄⼦。
(3)墨家:墨⼦(4)法家:韩⾮⼦考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新儒学(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3: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2)陆王⼼学考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2)明末清初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历史中国史高考知识点汇总
![历史中国史高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62a30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4.png)
历史中国史高考知识点汇总中国的历史悠久而深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对于高考来说,历史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其中中国史是必考内容之一。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解析。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被称为中国古代的三代,是我们古代历史研究中的最早阶段。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奴隶制社会的时期,富庶的黄河流域使得商朝的经济得以繁荣。
周朝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其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的,东周则是周幽王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一个思想文化极其繁荣的时代。
春秋时期是指从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476年之间的时间段,期间记载了许多国家的兴衰和战争的发生。
战国时期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后一个阶段,从公元前475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中国分裂成七个大国,相互争斗,最终被秦国统一。
三、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封建专制社会的完善和建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
而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它从前漢时期开始,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比如纸张、指南针、造纸术以及丝绸之路的形成等。
四、隋唐宋时期隋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这几个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
隋朝的杨坚成功统一南北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使得国家达到了巅峰。
但隋朝的统治也失去了人心,最终被起义军推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太宗和唐玄宗的统治将中国带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但唐朝晚期由于内外因素的不断冲击而逐渐走向衰落。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宋朝文化思想比较丰富多样,科技创新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历史高考知识点列表
![历史高考知识点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da87219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d.png)
历史高考知识点列表一、古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1. 旧石器时代2. 新石器时代3. 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4. 文明的东西方传播与交流5. 奴隶社会的出现与特点6. 农业的兴起与发展7.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8. 商朝与西周的兴起与发展9. 秦朝与汉朝的兴起与发展10. 三国时期的政治形势11. 唐朝与宋朝的政治与文化成就12. 元代的政治与文化特点13. 明朝与清朝的政治与社会变革二、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 早期文明的形成与特点2. 欧洲古代文明的发展与衰落3. 印度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4. 中东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5. 北非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6. 美洲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7. 亚洲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三、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1.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2.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3. 中国古代商业与交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4. 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5. 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与创新6. 中国古代科技传播与交流四、中国古代政治与制度演变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与发展2. 封建政治制度的形成与特点3.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兴起与发展4. 分封制度的实施与演变5.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制度的演变6. 中国古代城市制度的演变7.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起与发展8. 社会等级制度的变迁与影响五、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1. 中国古代哲学与思想的发展与流派2. 文人墨客与古代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创新3. 书院与儒家教育的兴盛与影响4. 佛教与道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5. 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成就6. 历史书籍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记录六、现代世界史时期的变革与影响1. 近代西方科技与工业的起源与发展2. 近代列强与中国的殖民侵略3.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革命4. 近代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5. 二战与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6.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1. 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启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革命斗争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解放战争的开展4. 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5.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施与发展6.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上是历史高考知识点列表,涵盖了古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中国古代政治与制度演变、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现代世界史时期的变革与影响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等内容。
高考历史考点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考点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cec9b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0.png)
高考历史考点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历史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历史,以下将历史必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大事记1.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分期: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
2.五胡十六国:五胡指匈奴、羯、氐、羌、越巂;十六国指匈奴的三个儿子鲜卑、乌桓、柔然,后赵、前赵、后秦、前秦、西晋、东晋、西燕、东燕、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南齐。
3.平定黄巾军: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被汉朝封将军的曹操、刘备、孙坚、袁绍、袁术等人相继平定。
4.三国鼎立:曹操死后,曹丕篡魏建立,形成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局面。
5.五胡乱华:鲜卑、匈奴、柔然、羯、羌等五胡先后侵扰中原,导致西晋灭亡,进而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
6.隋唐盛世: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建立隋朝,后由于苛政暴虐导致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开启了盛世。
7.粉碎三角倭寇:明朝时期,倭寇侵犯中国沿海,明朝皇帝派杨思敬、明乐、戴叔伦等名将粉碎了倭寇。
二、重要人物1.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被誉为“卧龙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之一2.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被誉为“世之英杰”,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3.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并称“刘备及其二弟”。
4.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与陆逊、吕蒙等人并称“孙吴贤臣”。
5.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宋代末年白莲教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后统一中国,建立了明朝。
6. 李世民:唐朝的杰出皇帝,被誉为“贞观之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快速发展的Golden Age,他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
7.朱棣: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重新统一中国,恢复国家经济,稳定了社会局势。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现代史板块知识清单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现代史板块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a43cd2b6c85ec3a87c2c59c.png)
中国现代史板块知识清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一、1949——1956 过渡时期的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新中国的成立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一届人大的召开1954年政协会议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同17个国家建交。
(2)1950年,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入社会主义阵营(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4)步入世界外交舞台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②万隆会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和计划经济基本确立(1953-1956)。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1)背景:1949-1952,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建立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的国营企业和新建国营企业迅速发展;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2)内容:“一化三改”,即实现工业化,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1953-1957)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结果: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建成156个项目。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3、三大改造1953-1956①农业: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组织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020高三历史知识点
![2020高三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a9123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f.png)
2020高三历史知识点一、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自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出现以来,我国就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
从夏、商、周的三代封建制度,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分裂,再到秦朝的统一,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成就。
这些历史事件对于我们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而闻名于世。
诗词、书画、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代智慧和审美观念。
众多的文化符号,如龙、凤、仙鹤、花鸟等,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此外,中国的哲学思想、制度体系、礼仪等方面的传统文化也极具特色和魅力。
三、中外历史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历史上,中国与外部世界有着广泛的交往与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还带来了外来文化和宗教。
佛教的传播,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同时,古代中国的科技、农业、工艺等方面的成就,也逐渐传入了外国。
这种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辛亥革命打破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民主制度,但随后的军阀混战和民国政府的腐败问题,使得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新一页。
五、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20世纪的世界历史充满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冷战的开始和结束,使得世界分为两个阵营,冲突与合作并存。
另外,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革命的兴起等,也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六、历史的启示与思考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人性的弱点。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汲取智慧,追求进步。
同时,历史也教会我们要敢于创新,避免重蹈覆辙。
了解历史,思考历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塑造自己的人生。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55b203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6.png)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2020部编版历史高考高频考点及高考必背重点知识汇总目录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6)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6)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6)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7)秦始皇的功与过: (9)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0)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10)评价康熙 (11)评价唐太宗 (11)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2)影响科举制的“利” (13)科举制度的“弊” (13)“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4)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 (15)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16)☆中国近现代史 (17)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 (18)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8)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9)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20)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 (2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 (21)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21)【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22)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22)【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22)【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3)【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23)【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24)【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24)【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25)【高频考点9】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25)【高频考点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26)【高频考点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 . 26 【高频考点12】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 (27)二、中国的经济文明 (27)【高频考点13】古代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27)【高频考点14】唐宋元明清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28)【高频考点15】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9)【高频考点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原因 (29) 【高频考点17】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30)【高频考点18】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 30 【高频考点19】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1)三、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32)【高频考点20】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32)【高频考点21】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33)【高频考点22】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33)【高频考点23】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34)【高频考点24】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35)【高频考点25】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35)四、世界的政治文明 (36)【高频考点26】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36)【高频考点27】罗马法的演变、内容及特点 (36)【高频考点28】英国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8)【高频考点29】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作用 (38)【高频考点30】法、德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 (39)【高频考点31】巴黎公社的特点及经验教训 (39)【高频考点32】“冷战”局面下两极格局的对峙 (40)【高频考点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 (41)五、世界的经济文明 (41)【高频考点34】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 (41)【高频考点35】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3) 【高频考点36】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43)【高频考点37】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44)【高频考点38】罗斯福新政与福利国家 (45)【高频考点39】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背景、特征 (46)六、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47)【高频考点41】人文精神的起源、兴起、发展历程及特点(48)【高频考点42】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48)高中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49)先秦 (49)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50)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51)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新高考历史全部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历史全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b8f27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8.png)
新高考历史全部知识点归纳新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为历史学科覆盖了从古至今的广泛内容。
以下是对新高考历史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古代中国历史1. 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各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文化成就。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的局面,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4.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繁荣与开放,以及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5. 五代十国与宋元明清: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宋朝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元朝的民族融合,明清两代的封建社会特点与衰落。
近现代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与近代化:鸦片战争的影响,近代化进程的启动,以及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
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以及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初期的政治、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
世界历史1. 古代世界: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以及中世纪的文化交流与冲突。
3. 近现代世界:工业革命的影响,民族国家的形成,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扩张,以及两次世界大战。
4. 当代世界: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全球化的进程,以及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 史料分析:史料的分类与价值,史料的批判性分析方法。
3. 历史解释: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解读,历史解释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4. 历史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标准,历史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结束语:新高考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历史思维与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