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归纳与练习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乘法公式练习题与答案题型归纳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乘法公式练习题与答案题型归纳
相信同学们一定有着爱思考的头脑,聪明、敏捷的思维,小编正对初中学生整理的“初二上册数学乘法公式练习题”,希望同学们在认真的做题的同时也去了解其中的奥妙。
1. (3a+1)(3a-1)+(3a-1)
2.
2. 观察给予_、y不同的值,你都能计算_2-2_y+y2与(_-y)2的值吗?______。
当_=0,y=1时,_2-2_y+y2与(_-y)2的值相同吗?__________。
当_=-1,y=-2时,_2-2_y+y2与(_-y)2的值相同吗?______。
是否当无论_、y是什么值,计算_2-2_y+y2与(_-y)2所得结果都相同
吗?__________。
由此你能推出_2-2_y+y2=(_-y)2吗?__________。
3. 计算(用两种方法求解,并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1)(- 3a-2b)2;
(2)(a-2b)2-(a+2b)2;
(3)(_+2y)2(_-2y)2。
4. 已知(a+b)2=24,(a-b)2=20,求:
(1)ab的值是多少?
(2)a2+b2的值是多少?
5. 计算:1-(-1-2_)2.
6. 阅读理解:求代数式y2+4y+8的最小值.
解:∵y2+4y+8=(y2+4y+4)+4
=(y+2)2+4
≥4
∴当y=-2时,代数式y2+4y+8的最小值是4.
仿照应用(1):求代数式m2+2m+3的最小值.
仿照应用(2):求代数式-m2+3m+的最大值.。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点归纳并练习
第十三章(精编)轴对称《轴对称、线段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如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轴对称有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做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与位置关系,•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且成轴对称.考点一、关于“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认识1.下列几何图形中,○1线段○2角○3直角三角形○4半圆,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图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A.4个 B.3个 C.2个 D.1个3.正n 边形有_____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线段的中垂线).(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考点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4.如图,△ABC 中,∠A =90°,BD 为∠ABC 平分线,DE ⊥BC ,E 是BC 的中点,求∠C 的度数。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习题集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习题集目录1. 第一章:整数2. 第二章:有理数3. 第三章:代数式4.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5. 第五章:图形的性质6. 第六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 第七章:三角形8. 第八章:全等三角形9. 第九章:五边形与多边形10. 第十章:集合第一章:整数本章介绍整数的概念、整数之间的大小比较、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整数的乘法运算。
通过题练,加深对整数概念的理解,并掌握整数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有理数本章介绍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通过题练,巩固对有理数概念的掌握,提高有理数运算的能力。
第三章:代数式本章介绍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计算与化简、代数式的值、代数式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题练,培养代数思维能力,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技巧。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本章介绍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图形的性质。
通过题练,加深对图形认识的理解,掌握图形的命名、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方法。
第五章:图形的性质本章介绍圆和与圆有关的性质,以及相似图形的性质。
通过题练,加深对圆和相似图形性质的理解,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介绍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与相交线间夹角和对应角的关系。
通过题练,掌握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提高几何问题的解决能力。
第七章:三角形本章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垂线的性质。
通过题练,加深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第八章:全等三角形本章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通过题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第九章:五边形与多边形本章介绍五边形和多边形的定义、分类和性质,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通过题练,加深对五边形和多边形性质的理解,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第十章:集合本章介绍集合及其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和集合的应用。
通过题练,培养集合思维能力,巩固对集合概念的掌握。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导语】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
祝你学习进步!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1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1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1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1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1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1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1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2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2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2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2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2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3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3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3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3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3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4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4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4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4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4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4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5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相互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5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5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5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5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5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5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5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5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5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6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6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6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篇二】一、轴对称图形1.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梳理及练习(基础版)(家教补习复习专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及巩固练习题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2. 理解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3.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及重心的概念,学会它们的画法及简单应用;4. 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所认识,知道这个性质有广泛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1. 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2)三角形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3) 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 、B 、C 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 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 、BC 、AC 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边BC 用a 表示,边AC 、AB 分别用b 、c 表示.【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三角形的分类 】2.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类:⎧⎪⎧⎨⎨⎪⎩⎩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2)按边分类:要点诠释:①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顶角,腰与底边夹角叫做底角;②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要点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要点诠释:(1)理论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三边关系的应用: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之和大于最长线段的长,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反之,则不能组成三角形.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可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3)证明线段之间的不等关系.要点三、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是ΔABC的高,或AD是ΔABC的BC边上的高,或AD⊥BC于D,或∠A DB =∠ADC=∠90°.注意:AD是ΔABC的高 ∠ADB=∠ADC=90°(或AD⊥BC于D);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高是线段;(2)三角形有三条高,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3)三角形的三条高:(ⅰ)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的交点也在三角形内部;(ⅱ)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且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ⅲ)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的顶点.2、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连线叫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 是ΔABC 的中线或AD 是ΔABC 的BC 边上的中线或BD =CD =21BC.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2)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内部;(3)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叫三角形的重心;(4)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数学语言:如下图,AD 是ΔABC 的角平分线,或∠BAD=∠CAD 且点D 在BC 上.注意:AD 是ΔABC 的角平分线 ∠BAD=∠DAC=21∠BAC (或∠BAC=2∠BAD=2∠DAC) . 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2)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都在三角形的内部;(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4)可以用量角器或圆规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要点四、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不变了,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要点诠释:(1)三角形的形状固定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会改变,大小固定指三条边长不改变.(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很有用.例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它就坚固而稳定;在栅栏门上斜着钉一条(或两条)木板,构成一个三角形,就可以使栅栏门不变形.大桥钢架、输电线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也是这个道理.(3)四边形没有稳定性,也就是说,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确定后,不能确定它的形状,它的各个角的大小可以改变.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也有广泛应用,如活动挂架,伸缩尺.有时我们又要克服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如在门框未安好之前,先在门框上斜着钉一根木板,使它不变形.【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定义及表示1.如图所示.(1)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并把它们写出来;(2)线段AE是哪些三角形的边?(3)∠B是哪些三角形的角?【思路点拨】在(1)问中数三角形的个数时,应按一定规律去找,这样才会不重、不漏地找出所有的三角形;在(2)问中,突破口在于由三角形定义知,除了A、E再找一个第三点,使这点不在AE上,便可得到以AE为边的三角形;(3)问的突破口是∠B一定是以B为一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中.【答案与解析】解:(1)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是△ABD,△ABE,△ABC,△ADE,△ADC,△AEC.(2)线段AE分别为△ABE,△ADE,△ACE的边.(3)∠B分别为△ABD,△ABE,△ABC的角.【总结升华】在数三角形的个数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做到不重不漏.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几个?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答案】3个,分别是△EAB, △BAC, △CAD.类型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 三根木条的长度如图所示,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答案】D.【解析】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运用时习惯于检查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A、B、C三个选项中,较短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故不能组成三角形.D 选项中,2cm+3cm >4cm .故能够组成三角形.【总结升华】判断以三条线段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的简易方法是:①判断出较长的一边;②看较短的两边之和是否大于较长的一边,大于则能够成三角形,不大于则不能够成三角形.【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例1】举一反三:【变式】判断下列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1) 3,4,5; (2) 3,5,9 ; (3) 5,5,8.【答案】(1)能; (2)不能; (3)能.3.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59c <<【解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 则第三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2-7│<c<2+7, 即5<c<9.【总结升华】三角形的两边a 、b ,那么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a -b│<c<a+b. 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盱眙县期中)四边形ABCD 是任意四边形,AC 与BD 交点O .求证:AC+BD >(AB+BC+CD+DA ).【答案】证明:∵在△OAB 中OA+OB >AB在△OAD 中有OA+OD >AD ,在△ODC 中有OD+OC >CD ,在△OBC 中有OB+OC >BC ,∴OA+OB+OA+OD+OD+OC+OC+OB >AB+BC+CD+DA即2(AC+BD )>AB+BC+CD+DA ,即AC+BD >(AB+BC+CD+DA ).类型三、三角形中重要线段4. (2016春•江阴市月考)如图,AD ⊥BC 于点D ,GC ⊥BC 于点C ,CF ⊥AB 于点F ,下列关于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 .△GBC 中,CF 是BG 边上的高C.△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D.△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思路点拨】根据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答案与解析】解:A、△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GBC中,CF是BG边上的高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错误,故本选项正确;D、△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垂足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是基础题,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C D5.如图所示,CD为△ABC的AB边上的中线,△BC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cm,BC =8cm,求边AC的长.【思路点拨】根据题意,结合图形,有下列数量关系:①AD=BD,②△BCD的周长比△ACD 的周长大3.【答案与解析】解:依题意:△BC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大3cm,故有:BC+CD+BD-(AC+CD+AD)=3.又∵ CD为△ABC的AB边上的中线,∴ AD=BD,即BC-AC=3.又∵ BC=8,∴ AC=5.答:AC的长为5cm.【总结升华】运用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得到线段AD=BD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对图形中线段所在位置的观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种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解几何题常用的方法.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ABC中,D、E分别为BC、AD的中点,且4ABCS△,则S阴影为________.【答案】1.类型四、三角形的稳定性6. 如图所示,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即AB、CD),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什么?【答案与解析】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总结升华】本题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际生活中,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都是为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基础)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6•西宁)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能用他们摆成三角形的是( ).A.3cm ,4cm,8cm B.8cm,7cm,15cmC.5cm ,6cm,11cm D.13cm ,12cm,20cm2.如图所示的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2015春•常州期中)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5,第三边的长是整数,而且是奇数,则第三边的长可以是()A. 6 B. 7 C. 8 D. 94.为估计池塘两岸A、B间的距离,杨阳在池塘一侧选取了一点P,测得PA=16m,PB=12m,那么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A.5m B.15m C.20m D.28m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D.以上答案都不对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的内部C.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 D.三角形必有一高线在三角形的内部7.如图,AM是△ABC的中线,那么若用S1表示△ABM的面积,用S2表示△ACM的面积,则S1和S2的大小关系是( ).A.S1>S2 B.S1<S2 C.S1=S2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二、填空题9.(2016•金平区一模)如图,自行车的三角形支架,这是利用三角形具有________性.10.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cm和6 cm,第三边长是奇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________.1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cm和7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2.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______=∠______=12∠_______;BE是△ABC的中线,则_____=_____=12____ ;CF是△ABC的高,则∠________=∠________=90°,CF________AB.13. 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已知AD=5cm,CE=6cm,则△ABE和△ABC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14.(2015春•焦作校级期中)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AB=3,AC=4,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5.判断下列所给的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1)5cm,5cm,a cm(0<a<10);(2)a+1,a+2,a+3;(3)三条线段之比为2:3:5.16.如图,在△ABC中,∠BAD=∠CAD,AE=CE,AG⊥BC,AD与BE相交于点F,试指出AD、AF分别是哪两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E、DE分别是哪两个三角形的中线?AG是哪些三角形的高?17.(2014春•苏州期末)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21cm,AB=6cm,BC边上中线AD=5cm,△ABD周长为15cm,求AC长.18.利用三角形的中线,你能否将图中的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四部分(给出3种方法)?【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C;【解析】三个三角形:△ABC, △ACD, △ABD.3. 【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令第三边为x,则5﹣4<x<5+4,即1<x<9,∵第三边长为奇数,∴第三边长是3或5或7.∴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以为7.故选B.4. 【答案】D;【解析】因为第三边满足:|另两边之差|<第三边<另两边之和,故|6-12<AB<16+12 即4<AB<28故选D.5. 【答案】B.6. 【答案】C;【解析】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不一定都在三角形内部.7. 【答案】C;【解析】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8. 【答案】A.二、填空题9. 【答案】稳定.10.【答案】5 cm或7 cm;【解析】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11.【答案】15cm或18cm;【解析】按腰为4 cm或7 cm分类讨论.12.【答案】BAD CAD BAC;AE CE AC;AFC BFC ⊥.13.【答案】15cm2,30cm2;【解析】S△ABE=S△A CE=15 cm2,S△AB C=2 S△ABE=30 cm2.14.【答案】解: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CE.∵BD=CD,∠ADB=∠EDC,AD=DE,∴△ABD≌△ECD,∴CE=AB.在△ACE中,CE﹣AC<AE<CE+AC,即1<2AD<7,<AD<.故答案为:<AD<.三、解答题15.【解析】解:(1)5+5=10>a(0<a<10),且5+a>5,所以能围成三角形;(2)当-1<a<0时,因为a+1+a+2=2a+3<a+3,所以此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当a=0时,因为a+1+a+2=2a+3=3,而a+3=3,所以a+1+a+2=a+3,所以此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当a >0时,因为a+1+a+2=2a+3>a+3.所以此时能围成三角形.(3)因为三条线段之比为2:3:5,则可设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2k,3k,5k,则2k+3k=5k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16.【解析】解:AD、AF分别是△ABC,△ABE的角平分线.BE、DE分别是△ABC,△ADC的中线,AG是△ABC,△ABD,△ACD,△ABG,△ACG,△ADG的高.17.【解析】解:∵AB=6cm,AD=5cm,△ABD周长为15cm,∴BD=15﹣6﹣5=4cm,∵AD是BC边上的中线,∴BC=8cm,∵△ABC的周长为21cm,∴AC=21﹣6﹣8=7cm.故AC长为7cm.18.【解析】解:如图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2.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证明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三角形的内角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2. 直角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反过来,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如果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45°,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也是45°,且此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要点二、三角形的外角1.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要点诠释:(1)外角的特征:①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②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边;③另一条边是三角形某条边的延长线.(2)三角形每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它们是对顶角.所以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通常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因此,我们常说三角形有三个外角.2.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意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要点诠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求角度及与角有关的推理论证明经常使用的理论依据.另外,在证角的不等关系时也常想到外角的性质.3.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要点诠释:因为三角形的每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推出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是360°.【典型例题】类型一、三角形的内角和1.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答案与解析】解:已知:如图,已知△ABC ,求证:∠A+∠B+∠C =180°.证法1:如图1所示,延长BC 到E ,作CD ∥AB .因为AB ∥CD (已作),所以∠1=∠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CB+∠1+∠2=180°(平角定义),所以∠ACB+∠A+∠B=180°(等量代换).证法2:如图2所示,在BC 边上任取一点D ,作DE ∥AB ,交AC 于E ,DF ∥AC ,交AB 于点F . 因为DF ∥AC (已作),所以∠1=∠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DE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DE ∥AB (已作).所以∠3=∠B ,∠DEC=∠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A=∠2(等量代换).又∠1+∠2+∠3=180°(平角定义),所以∠A+∠B+∠C=180°(等量代换).证法3:如图3所示,过A 点任作直线1l ,过B 点作2l ∥1l ,过C 点作3l ∥1l , 因为1l ∥3l (已作).所以∠l=∠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理∠3=∠4.又1l ∥2l (已作),所以∠5+∠1+∠6+∠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5+∠2+∠6+∠3=180°(等量代换).又∠2+∠3=∠ACB ,所以∠BAC+∠ABC+∠ACB=180°(等量代换).证法4:如图4,将ΔABC 的三个内角剪下,拼成以C 为顶点的平角.证法5:如图5-1和图5-2,在图5-1中作∠1=∠A ,得CD ∥AB ,有∠2=∠B ;在图5-2中过A 作MN ∥BC 有∠1=∠B ,∠2=∠C ,进而将三个内角拼成平角.【总结升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无论哪种证明方法,都是应用的平行线的性质.2.在△ABC 中,已知∠A+∠B =80°,∠C =2∠B ,试求∠A ,∠B 和∠C 的度数.【思路点拨】题中给出两个条件:∠A+∠B =80°,∠C =2∠B ,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就可以求出∠A,∠B和∠C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由∠A+∠B=80°及∠A+∠B+∠C=180°,知∠C=100°.又∵∠C=2∠B,∴∠B=50°.∴∠A=80°-∠B=80°-50°=30°.【总结升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隐含条件∠A+∠B+∠C=180°.本题可以设∠B=x,则∠A=80°-x,∠C=2x建立方程求解.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安岳县期末)如图,在△ABC中,∠A=50°,E是△ABC内一点,∠BEC=150°,∠ABE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BDC的度数为多少?【答案】100°.解:∵△ABC中∠A=50°,∴∠ABC+∠ACB=180°﹣50°=130°,∵△BCE中∠E=150°,∴∠EBC+∠ECB=180°﹣150°=30°,∴∠ABE+∠ACE=130°﹣30°=100°,∵∠ABE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DBE+∠DCE=(∠ABE+∠ACE)=×100°=50°,∴∠DBE+∠DCE=(∠DBE+∠DCE)+(∠EBC+∠EC B)=50°+30°=80°,∴∠BDC=180°﹣80°=100°.类型二、三角形的外角【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例2、】3.(1)如图,AB和CD交于点O,求证:∠A+∠C=∠B+∠D .(2)如图,求证:∠D=∠A+∠B +∠C.【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在△AOC中,∠COB是一个外角,由外角的性质可得:∠COB=∠A+∠C,同理,在△BOD中,∠COB=∠B+∠D,所以∠A+∠C=∠B+∠D.(2)如图,延长线段BD交线段于点E,在△ABE中,∠BEC=∠A+∠B ①;在△DCE中,∠BDC=∠BEC+∠C ②,将①代入②得,∠BDC=∠A+∠B+∠C,即得证.【总结升华】重要结论:(1)“8”字形图:∠A+∠C=∠B+∠D;(2)“燕尾形图”:∠D=∠A+∠B +∠C.举一反三:【变式1】(新疆建设兵团)如图,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40°,∠AOB=75°,则∠C等于().A、40°B、65°C、75°D、115°【答案】B.【变式2】如图,在△ABC中,∠A=70°,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则∠BOC的度数为 .【答案】125°.类型三、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综合4.(2015春•江阴市校级月考)已知如图∠xOy=90°,BE 是∠ABy 的平分线,BE 的反向延长线与∠OA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 ,当点A ,B 分别在射线Ox ,Oy 上移动时,试问∠ACB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说明理由;如果随点A ,B 的移动而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思路点拨】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性质求解.【答案与解析】解:∠C 的大小保持不变.理由:∵∠ABY=90°+∠OAB ,AC 平分∠OAB ,BE 平分∠ABY ,∴∠ABE=∠ABY=(90°+∠OAB )=45°+∠OAB ,即∠ABE=45°+∠CAB ,又∵∠ABE=∠C+∠CAB ,∴∠C=45°,故∠AC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且始终保持4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P 为内角平分线AD 、BE 、CF 的交点,过点P 作PG ⊥BC 于G ,试说明∠BPD 与∠CPG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解:∠BPD =∠CPG .理由如下:∵ AD 、BE 、CF 分别是∠BAC 、∠ABC 、∠ACB 的角平分线,∴ ∠1=12∠ABC ,∠2=12∠BAC ,∠3=12∠ACB . ∴ ∠1+∠2+∠3=12(∠ABC+∠BAC+∠ACB)=90°. 又∵ ∠4=∠1+∠2,∴∠4+∠3=90°.又∵ PG⊥BC,∴∠3+∠5=90°.∴∠4=∠5,即∠BPD=∠CPG.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基础)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在△ABC中有两个角的大小分别为40°和70°,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2.若△ABC的∠A=60°,且∠B:∠C=2:1,那么∠B的度数为( ).A.40° B.80° C.60° D.120°3.(云南昆明)如图所示,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A=80°,∠ACB=60°,那么∠BDC=( ).A.80° B.90° C.100° D.110°4.(2015•绵阳)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A.118°B.119°C.120°D.121°5.(山东济宁)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6.(山东菏泽)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幅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α等于( ).A.30° B.45° C.60° D.75°二、填空题7.如图,AD⊥BC,垂足是点D,若∠A=32°,∠B=40°,则∠C=_______,∠BFD=_______,∠AEF=________.8.在△ABC中,∠A+∠B=∠C,则∠C=_______.9.根据如图所示角的度数,求出其中∠α的度数.10.如图所示,飞机要从A地飞往B地,因受大风影响,一开始就偏离航线(AB)38°(即∠A =38°),飞到了C地.已知∠ABC=20°,现在飞机要到达B地,则飞机需以_______的角飞行(即∠BCD的度数).11.如图,有_______个三角形,∠1是________的外角,∠ADB是________的外角.12.(2014春•通川区校级期末)如图中,∠B=36°,∠C=76°,AD、AF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和高,则∠DAF=度.三、解答题13.如图,求∠1+∠2+∠3+∠4的度数.14.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15.(2015春•石家庄期末)已知△ABC中,AE平分∠BAC,(1)如图1,若AD⊥BC于点D,∠B=72°,∠C=36°,求∠DAE的度数;(2)如图2,P为AE上一个动点(P不与A、E重合,PF⊥BC于点F,若∠B>∠C,则∠EPF=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16.如图是李师傅设计的一块模板,设计要求BA与CD相交成20°角,DA与CB相交成40°角,现测得∠B=75°,∠C=85°,∠D=55°.能否判定模板是否合格,为什么?【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B;【解析】设∠B=2x°,则∠C=x°,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2x°+x°+60°=180°,解得x°=40°,∠B=2x°=80°.3. 【答案】D.4. 【答案】C;【解析】解:∵∠A=60°,∴∠ABC+∠ACB=120°,∵BE,CD是∠B、∠C的平分线,∴∠CBE=∠ABC,∠BCD=,∴∠CBE+∠BCD=(∠ABC+∠BCA)=60°,∴∠BFC=180°﹣60°=120°,故选:C.5. 【答案】B;【解析】先求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再判断三角形的形状.6. 【答案】D;【解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进行解答.二、填空题7. 【答案】58°,50°,98°;【解析】在Rt△ADC中,∠A=32°,∠C=58°;在Rt△BDF中,∠B=40°,∠BFD=50°;在△BEC,∠AEF=∠B+∠C=98°.8. 【答案】90°.9. 【答案】 (1)48°; (2)27°; (3)85°;【解析】充分利用:(1)“8”字形图:∠A+∠C=∠B+∠D;(2)“燕尾形图”:∠D=∠A+∠B +∠C.10.【答案】58°.11.【答案】8,△DBC,△ADE;【解析】考查三角形外角的定义.12.【答案】20;【解析】解:∵∠B=36°,∠C=76°,∴∠BAC=180°﹣∠B﹣∠C=180°﹣36°﹣76°=68°,∵AD是∠BAC的平分线,∴∠BAD=×68°=34°,∵∠ADC是△ABD的外角,∴∠ADC=∠B+∠BAD=36°+34°=70°,∵AF⊥BC,∴∠AFD=90°,∴∠DAF=180°﹣∠ADC﹣∠AFD=180°﹣70°﹣90°=20°.三、解答题13.【解析】解:连接AD,在△ADC中,∠1+∠CAD+∠CDA=180°,在△ABD中,∠3+∠BAD+∠BDA=180°.∴∠1+∠2+∠3+∠4=∠1+∠CAD+∠BAD+∠3+∠CDA+∠BDA.=(∠1+∠CAD+∠CDA)+(∠3+∠BAD+∠BDA)=180°+180°=360°.14.【解析】解:设∠A=x°,则∠ABC=∠C=2x°.在△ABC中,由内角和定理有x+2x+2x=180°,∴ x=36°.∴∠C=72°,在△BDC中,∵ BD是AC边上的高,∴∠BDC=90°,∴∠DBC=90°,∴∠DBC=90°-∠C=18°.15.【解析】证明:(1)如图1,∵∠B=72°,∠C=36°,∴∠A=180°﹣∠B﹣∠C=72°;又∵AE平分∠BAC,∴∠1==72°,∴∠3=∠1+∠C=72°,又∵AD⊥BC于D,∴∠2=90°,∴∠DAE=180°﹣∠2﹣∠3=18°.(2)成立.如图2,∵AE平分∠BAC,∴∠1===90°﹣,∴∠3=∠1+∠C=90°﹣+,又∵PF⊥BC于F,∴∠2=90°,∴∠EPF=180°﹣∠2﹣∠3=.16.【解析】解:分别延长CB、DA交于点P.因为∠C=85°,∠D=55°,由三角形内角和可知∠P=180°-∠C-∠D=40°,即DA与CB相交成40°角.同理可得BA与CD相交成20°角.所以这个模板是合格的.多边形(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多边形的概念;2.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3.灵活运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养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多边形的概念1.定义:在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其中,各个角相等、各条边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2.相关概念: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顶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多边形的内角,一个n边形有n个内角.外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3. 多边形的分类: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边所在的直线,如果整个多边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那么这个多边形就是凸多边形,如果整个多边形不在直线的同一侧,这个多边形叫凹多边形.如图:要点诠释: (1)正多边形必须同时满足“各边相等”,“各角相等”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2)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n 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为(3)2n n -; (3)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可以把n 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知识点二、多边形内角和n 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 ≥3).要点诠释:(1)内角和公式的应用:①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求其内角和;②已知多边形内角和求其边数;(2)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2)180n n-°; 知识点三、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要点诠释:(1)在一个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n 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它与边数的多少无关;(2)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所以它的每个外角都相等,都等于360n°; (3)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作用是:①已知各相等外角度数求多边形边数;②已知多边形边数求各相等外角的度数.【典型例题】类型一、多边形的概念1.如图,在六边形ABCDEF 中,从顶点A 出发,可以画几条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ABCDEF 分成哪几个三角形?凸多边形 凹多边形【答案与解析】解:如图,P从顶点A出发,可以画三条对角线,它们将六边形ABCDEF分成的三角形分别是:△ABC、△ACD、△ADE、△AEF.【总结升华】从一个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以连的对角线的条数(n-3)条,分成的三角形数是个数(n-2)个.举一反三:【变式】过正十二边形的一个顶点有条对角线,一个正十二边形共有条对角线【答案】9,54。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及例题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三角形。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 例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2 < x <8。
- 解析:根据三边关系,5 - 3 < x < 5+3,即2 < x <8。
2.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 例如:在△ABC中,∠A = 50°,∠B = 60°,则∠C=180° - 50°-60° = 70°。
- 解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用180°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
3.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 例如:在△ABC中,∠ACD是∠ACB的外角,∠A = 50°,∠B = 60°,则∠ACD=50° + 60°=110°。
- 解析:根据外角性质,∠ACD等于∠A与∠B的和。
二、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 SSS(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例如:在△ABC和△DEF中,AB = DE,BC = EF,AC = DF,则△ABC≌△DEF。
- 解析:因为三边分别相等,满足SSS判定定理。
- SAS(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例如:在△ABC和△DEF中,AB = DE,∠A = ∠D,AC = DF,则△ABC≌△DEF。
- 解析: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符合SAS判定定理。
- ASA(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例如:在△ABC和△DEF中,∠A = ∠D,AB = DE,∠B = ∠E,则△ABC≌△DEF。
- 解析:两角及其夹边相等,满足ASA判定定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及常考题型
3、判断三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方法:最小两数之和大于第三边
4、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为a和b,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例: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5,6,10 B.5,6,11 C.3,4,8 D.4,4,8
; ; 。
4、分式的基本性质 P129
2y 考点 1.如果把 中的 x 和 y 都扩大 5 倍,那么分式的值( 2x 3 y
)
A 扩大 5 倍
B 不变 )
C 缩小 5 倍
D 扩大 4 倍
考点 2.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x a1 A. b x b 1
y y2 B. 2 x x
。
x 4 x2 ( 2 ) 5y 5y
。
8、分式的乘方 P138 考点 1.
( x 2 ) 2 y
。
9、分式的加减(同分或异分)P140 考点 1.
x 1 1 x x
。
1 1 x 1
。
10、负指数幂 P143
31
(2)3
1 ( )3 2
1 ( ) 1 9
6、等边三角形。 7、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考法。
考点1.已知 在Rt△ABC中,∠C=90°,∠A=30°,
BC=8,则AB=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同底数幂的的乘法或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等公式考法和0次幂
考 点 1. 计 算 a3 a 2 ;
a7 a5 20160
考点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 ,5 ,x,则x的取值范围
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章知识点及测试题、总复习题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3. 角平分线的性质: 4. 角平分线推论:例 1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2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3 如图,OM 平分∠POQ ,MA ⊥OP ,MB ⊥OQ ,A 、B 为垂足,AB 交OM 于点N .求证:∠OAB =∠OBA 4.(7分)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ED ≌△EBC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OEDCBA第十二章 轴对称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与题型总结
第一篇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八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那些事儿。
先说全等三角形这块儿哈,这可是个重点。
要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SSS”(三边相等)、“SAS”(两边及其夹角相等)、“ASA”(两角及其夹边相等)、“AAS”(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RHS”(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相等)。
做题的时候,可得瞪大眼睛看清楚条件哟!还有角平分线的性质也得记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这在证明线段相等的时候经常能用到呢。
一次函数也很重要哦!一般式是 y = kx + b,k 表示斜率,b 是截距。
当 k 大于 0 时,函数图像是上升的;k 小于 0 ,图像就下降啦。
通过图像能解决好多实际问题,比如算行程、算成本啥的。
整式的乘除也别落下。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这些运算规则要牢记,不然做题容易出错哟!再说三角形这部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也有讲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些知识点都记住了没?多做几道题巩固巩固,数学成绩肯定能蹭蹭涨!第二篇嘿,友友们!咱们接着聊聊八年级上册数学的那些宝贝知识点和题型。
先讲讲轴对称图形吧,对称轴两边的图形是完全重合的哟。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性质要搞清楚。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也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个角都是 60 度。
因式分解可是个技术活,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都得用得溜。
数据的分析也不能马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要会算会用。
方差能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做题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整式的乘法可别弄混了,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都有各自的法则,一步一步来,别着急。
再说说平方根和立方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资料目录1. 单元一:有理数2. 单元二:平方根与立方根3. 单元三:一元一次方程4. 单元四:图形的平移与旋转5. 单元五:函数的概念与性质6. 单元六:方程与不等式7. 单元七:统计与概率8. 单元八:相交线与平行线9. 单元九:锐角与三角函数10. 单元十:三角恒等变换单元一: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与相反数-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单元二:平方根与立方根- 平方根的定义与性质- 平方根的计算- 平方根的应用- 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 立方根的计算- 立方根的应用单元三: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检验-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单元四: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图形的平移与平移变换- 图形的旋转与旋转变换- 图形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变换- 图形的合同与合同变换单元五: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与表示- 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函数的图像与对应关系- 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函数的性质与判断单元六:方程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解的概念-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应用单元七: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表的应用与分析- 统计调查与样本估计-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 概率的应用与分析单元八: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与判定- 平行线的性质与应用- 相交线的性质与应用- 平行线与相交线综合应用单元九:锐角与三角函数- 锐角的概念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计算-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与计算- 锐角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单元十: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恒等式的等价性与证明- 三角恒等式的应用与计算-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技巧与方法以上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和解释,请参考教材或向老师咨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边角边):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角边角):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角角边):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HL(直角、斜边):在一对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另一条直角边相等。
例子:若△ABC与△DEF中,AB = DE,AC = DF,∠A = ∠D,则根据SAS判定条件,△ABC ≌△DEF。
二、轴对称1轴对称的概念概念: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性质: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例子: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中线或顶角平分线)。
三、实数1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2实数的分类与性质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无理数则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实数具有封闭性、有序性和传递性等性质。
例子:√4 = 2,是4的平方根;∛8 = 2,是8的立方根。
四、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概念概念:一般地,形如y = kx + b(k,b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性质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当k > 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 < 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例子:函数y = 2x + 1是一次函数,其图像是一条斜率为2、截距为1的直线。
五、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整式的乘法整式的乘法包括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等。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类比归纳专题练习:与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模型
类比归纳专题:与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模型模型1:求同一顶点的角平分线与高线的夹角的度数1.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1)已知∠B=40°,∠C=60°,求∠DAE的度数;(2)设∠B=α,∠C=β(α<β),请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DAE,并证明.模型2:求两内角平分线的夹角的度数2.如图,△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20°,则∠A=_____.3.如图,△ABC中,点P是∠ABC,∠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1)若∠A=80°,求∠BPC的度数.(2)有位同学在解答(1)后得出∠BPC=90°+12∠A的规律,你认为正确吗?请给出理由.模型3:求一内角平分线与一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的度数4.如图,在△ABC中,BA1平分∠ABC,CA1平分∠ACD,BA1,CA1相交于点A1.(1)求证:∠A1=12∠A;(2)如图,继续作∠A1BC和∠A1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得∠A2;作∠A2BC和∠A2CD的平分线交于点A3,得∠A3……依此得到∠A2017,若∠A=α,则∠A2017=_____________.模型4:求两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的度数【方法5】5.(1)如图,BO 平分△ABC 的外角∠CBD ,CO 平分△ABC 的外角∠BCE ,则∠BOC 与∠A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2)请就(1)中的结论进行证明.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1)∵∠B =40°,∠C =60°,∴∠BAC =180°-∠B -∠C =180°-40°-60°=80°.∵AE 是角平分线,∴∠BAE =12∠BAC =12×80°=40°.∵AD 是高,∴∠BAD =90°-∠B =90°-40°=50°,∴∠DAE =∠BAD -∠BAE =50°-40°=10°.(2)∠DAE =12(β-α),证明如下:∵∠B =α,∠C =β(α<β),∴∠BAC =180°-(α+β).∵AE 是角平分线,∴∠BAE =12∠BAC =90°-12(α+β).∵AD 是高,∴∠BAD =90°-∠B =90°-α,∴∠DAE =∠BAD -∠BAE =90°-α-⎣⎡⎦⎤90°-12(α+β)=12(β-α).2.60°3.解:(1)∵BP ,CP 为角平分线,∴∠PBC +∠PCB =12(∠ABC +∠ACB )=12(180°-∠A )=12×(180°-80°)=50°,∴∠BPC =180°-(∠PBC +∠PCB )=180°-50°=130°.(2)正确,理由如下:∵BP ,CP 为角平分线,∴∠PBC +∠PCB =12(∠ABC +∠ACB )=12(180°-∠A )=90°-12∠A ,∴∠BPC =180°-(∠PBC +∠PCB )=180°-⎝⎛⎭⎫90°-12∠A =90°+12∠A . 4.(1)证明:∵CA 1平分∠ACD ,∴∠A 1CD=12∠ACD =12(∠A +∠ABC ).又∵∠A 1CD =∠A 1+∠A 1BC ,∴∠A 1+∠A 1BC =12(∠A +∠ABC ).∵BA 1平分∠ABC ,∴∠A 1BC =12∠ABC ,∴12∠ABC +∠A 1=12(∠A +∠ABC ),∴∠A 1=12∠A .(2)α22017 5.(1)∠BOC =90°-12∠A(2)证明:如图,∵BO ,CO 分别是△ABC 的外角∠DBC ,∠ECB 的平分线,∴∠DBC =2∠1=∠ACB +∠A ,∠ECB =2∠2=∠ABC +∠A ,∴2∠1+2∠2=2∠A +∠ABC +∠ACB =∠A +180°,∴∠1+∠2=12∠A +90°.又∵∠1+∠2+∠BOC =180°,∴∠BOC =180°-(∠1+∠2)=90°-12∠A .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虽然知道,造成高二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核心的一点是我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不够透彻。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欢迎查阅!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一次项的系数.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① 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七)分式的乘除法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八)分数的加减法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解题技巧专题归纳
AB=AC
即∠QAB=∠PAC
∴△AQB≌△APC
另由旋转得AQ=AP
∴BQ=CP
三、翻折
如图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形成的, 若∠BAC=150°,则∠θ的度数是_________.
A
E
D
1
2
B
C
在求三角形内外角时,经常遇到与直角三角形、平行线、折叠相关的 问题,此时需要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推导 出与三角形相关的角,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外角性质得出相关的角 的度数.
三角形全等证明的解题思路⑴
AD
BE
CF
AD
C
B
B
C
E
D
A
D D
E
全等三角形在位置上通常有着特殊的关系,可以用旋转、翻折、平移等 图形变换方式来描述,运用图形变换有利于找对应边和对应角,从而有助于 证明三角形全等.
⑵∠A=80°,∠B=∠C;
解: ⑵设∠B=x°,则∠C=x°,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80+x+x=180, 解得x=50,所以∠B=∠C=50°.
例 ∠A ,∠B ,∠C是△ABC的三个内角,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求∠A,∠B,∠C中未 知角的度数.
⑶∠A:∠B:∠C=2:3:4
解:⑶因为∠A+∠B+∠C=180°, 所以∠A=180°× 2 =40°, 234 ∠B=180°× 3 =60°, 234 ∠C=180°× 4 =80°. 234
⑴求证:MB=MD,ME=MF; ⑵当E、F两点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 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
B
B
A E MF C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
归纳与练习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一单元三角形
【知识归纳】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分)⎪⎩⎪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
⎪⎪⎨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条中线交点叫重心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 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 5.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 多边形定义:在平面内,由不共线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组成多边形的线
段,叫做多边形的边,多边形中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外角.
8. 多边形按其组成图形的线段的条数分类,一个多边形由n 条线段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就叫做n 边形. 9.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n≥3的正整数) 10. 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
11. 正多边形:如果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相等,各边也都相等,那就称它为正多边形. 12. 正多边形与镶嵌
可以进行镶嵌的条件是:一个顶点各个内角和是360°。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线段是三角形的() A 、角平分线B 、中线C 、高D 、两边中点连线
2. 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24cm S ABC =△,则BEF S △的值为。
A.2cm 2
B.1cm
2
C.1
2
cm 2D.14
cm 2
3. 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A .
B .
C .
D .
4. 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90°,把△ABC 沿直线AC 翻折180°,使点B 落在点B ′的位置,则线段AC
具有性质() A.是边BB ′上的中线B.是边BB ′上的高
B '
C B A
C.是∠BAB ′的角平分线
D.以上三种
5.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2cm,3cm
B.1cm,2cm,4cm;
C.2cm,3cm,4cm
D.2cm,3cm,6cm 6.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A.9B.12C.15D.12或15
7. 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8. 已知△ABC 中,∠A=2(∠B+∠C),则∠A 的度数为() A.100°B.120°C.140°D.160°
9. 用下列两种正多边形能拼地板的是() A.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B.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C.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D.正十边形和正八边形 10. 若正n 边形的一个外角为60°,则n 的值是() A.4B.5C.6D.8 二、填空题
11. 在△ABC 中,若∠A=80°,∠B=57°,则C ∠= .
12.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 ,一边长为3cm,则它的另一边长是。
13. 在△ABC 中,∠B,∠C 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BOC=132°,则 ∠A=_______度.
14. 已知△ABC 中,(1)∠A=20°,∠B -∠C=40°,则∠B=____°; (2)∠A=120°,2∠B+∠C=80°,则∠B=___°; (3)∠B=∠A+40°,∠C=∠B-50°,则∠B=_____°; (4)∠A:∠B:∠C=1:3:5,则∠B=_____°.
15.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不相等,则它的最小角不能大于 三、解答题
16. 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和都等于1200,求它的边数。
17.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BC 于D,AE 平分∠BAC,且∠B=36°, ∠C=76°,求∠EAD 的度数。
18. ABC ∆中,AB=AC.周长为16cm.AC 边上的中线BD 将ABC ∆
形.求ABC ∆的各边长.
19. 如图,已知ABC ∆中,ACB ABC ∠∠和的角平分线BD,CE 相交于点O, 60=∠A 求的度数BOC ∠。
20. 如图,BP 平分∠FBC ,CP
平分∠ECB ,∠A=40°求∠BPC 的度数。
21. 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DE=2AE.若ABE ABC S cm S △△求,242=
A
C E P
B
4 2 1 3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