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三篇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和启示10篇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和启示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f3865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f.png)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和启示10篇草船借箭的读后感和启示篇1今年暑假,我把《三国演义》仔细读了三遍。
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刘备、孙权、曹操等人争夺天下的故事。
书中的《草船借箭》深深地吸引了我。
她讲述了周瑜见诸葛亮料事如神便心生嫉妒,想除掉他。
于是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出10万支箭。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这么多的箭,这在常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诸葛亮竟然说:“十天太长了,我保证在三天之内造出10万支箭。
”并立下了军令状。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完全是在作死。
诸葛亮却不慌不忙,他悄悄地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六百名军士,准备些青布和稻草。
到了第三天夜里,江面上大雾弥漫,诸葛亮用计轻松地向曹操借来了十万多支箭,超额完成了周瑜的任务,使周瑜的诡计落了空。
从这个故事我看到周瑜气量真小,知道诸葛亮比自己聪明,竟然想除掉他。
诸葛亮真聪明,三天前就能判断出三天后会有大雾天气,并能利用大雾得到10万支箭。
曹操真愚蠢,在没有弄清楚情况之前,就乱下命令,结果遭受重大损失。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和启示篇2如果说《三国演义》中那精彩壮观的赤壁之战让我惊心动魄,难以忘怀,那么其中的草船借箭便是让我不得不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本故事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妒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而后快。
他以军中缺箭为名,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胸有成竹的诸葛亮不但爽快地答应,而且还把十天缩短为三天交箭。
对于那时的周瑜来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无疑是天方夜谭,想到诸葛亮这次必死无疑,心中暗暗窃喜。
可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瞒过谨慎多疑的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借到十万支箭,令周瑜自叹不如。
从《草船借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像诸葛亮那样宽宏大量、以大局为重,用自己的智慧证实自己的成绩,而不能像周瑜那样小心眼,去嫉妒比自己能干的人。
在我的学_过程中,如果同学的成绩比我的成绩好,我应该做的并不是忌妒他,而是虚心地学_同学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短处。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15篇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41f42b84254b35effd344c.png)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15篇草船借箭的读后感1我读了《草船借箭》这本书知道了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只要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有才干,就会十分生气,不是去奋发图强,而是去嫉妒别人,想方设法去害比自己强的人。
三国时候的周瑜就是一个爱妒忌别人的人,他看到足智多某的诸葛亮,便起了嫉妒之心,他让诸葛亮一天造出十万支弓箭,否则,就要处罚诸葛亮。
诸葛亮用计谋借了曹营十万支弓箭,让周瑜的计谋落了空。
有些人因为怕别人超过自己,才产生嫉妒心理。
当别人有了成绩,做出了贡献,受到了众人的尊重和爱戴的时候,这种人不是探究别人取得成绩的原因而是讥讽,造谣多么愚蠢的表现。
读了《草船借箭》我不由想到了自己,有时我也有嫉妒心理。
比如自己考试没考好,不总自身找原因,却希望别人下次考不好,这就是我的嫉妒心理,嫉妒这个东西害处太大了所以以后我一定要杜绝它。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2周瑜嫉妒诸葛亮,想处处刁难他,就把诸葛亮请来商量军事。
周瑜问一个,诸葛亮答一个,最后问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回答:“弓箭最好。
”周瑜就为难他说:“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请先生不要退却,十天时间能造的好吗?”诸葛亮却说:“十天就耽误了,三天即可。
”还跟周瑜写下了军令状。
周瑜叫鲁肃给他找二十只船,每只船上有三十名军士,还有一千多个草把子。
到第三天,诸葛亮叫上鲁肃取箭,在路上他们有说有笑,还谈论怎么样取那十万支箭,到了曹操水寨,曹操不慌不忙的让他们一直放箭,诸葛亮早就算到,今天有雾霾,曹操不会出来,定会射箭,诸葛亮把船两面开,然后两面船上,都有许多只箭,诸葛亮知道已经够十万支箭,而且天渐渐也亮了,雾渐渐散了,诸葛亮让他们掉转头,顺风回到南岸,诸葛亮让士兵们喊:“谢谢曹丞相赠箭。
”诸葛亮把十万只箭,拿给周瑜,周瑜心服口服。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3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理由,用三天造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亮,并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将计就计,欣然答应下来,周瑜暗暗自喜。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c793f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3.png)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草船借箭》是中国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感觉好多了。
周瑜在故事中是小心眼的。
看到诸葛亮非常有才华和嫉妒,他一次又一次地陷害诸葛亮,总是试图杀死他。
诸葛亮也用自己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地打败了周瑜易军。
后来,周瑜不得不相信诸葛亮的情报。
当我读到这封信时,我内心充满了钦佩。
我钦佩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更钦佩他宽宏大量的性格。
他清楚地知道周瑜是个不怀好意的人,处处与自己作对,但他总是那么的冷静和大度。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开阔。
让我们以我们班为例。
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另一些学生很羡慕。
他们不仅不努力学习,还在背后讲长故事和短故事。
他们甚至说别人的坏话。
他们不能吃葡萄和说酸葡萄,这使他们无法相处。
有时候学生之间会有一些冲突,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学生会斤斤计较,不得不原谅别人。
你必须得到我。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宽广、宽宏大量,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更加和谐、更加可靠,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如此美好。
《草船借箭》读后感2我非常喜欢读一些名著,但我最喜欢的名著还有三国演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草船借那一章,对于该了那一章我也有了一些感想。
这一章主要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才。
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
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土青年幔子,并吩咐不要告诉周瑜,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周瑜自愧不如诸高亮。
读到诸离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午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的时候,我想:诸葛亮怎么回事?明知是个圈套怎么还答应图瑜呢?当读到诸葛亮说:"你得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有有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帽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我想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当我读到“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造也来不及了的时候,我想曹操实在是太多疑了,最后造成白白送箭给诸葛亮的结果。
五年级草船借箭读后感(通用23篇)
![五年级草船借箭读后感(通用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8e2bc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6.png)
五年级草船借箭读后感(通用23篇)五年级草船借箭读后感(通用23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草船借箭读后感(通用2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草船借箭读后感篇1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有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奋发努力赶超人家,而是怀着妒忌心,不择手段地去陷害别人。
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人。
文章《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计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妒忌,还想置诸葛亮于死地。
周瑜不但有妒忌心,而且又十分狡猾阴险。
诸葛亮揭露了周瑜忌贤妒能、心胸狭窄的本性。
我不由得想起数学家华罗庚爷爷。
华爷爷可以说是知识渊博,名扬天下了。
可是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学习也不好,算术常不及格。
在这种情下,他没有灰心,更没有妒忌学习好的人。
他自信“名人”是人,自己也是人,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经过刻苦努力,华爷爷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然而,华爷爷没有停止脚步,他发现了并推荐陈景润叔叔,去摘取数学的“王冠”。
华爷爷这种刻苦努力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以前,我每次考试后,成绩不理想,我不是去分析原因,找与别人的差距,错在什么地方,而是灰心、失望,外加对优等生妒忌,回想起来,多惭愧。
妒忌这个东西,害人误已。
我们一定要从小杜绝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年级草船借箭读后感篇2读了《草船借箭》这骗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
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士、青布幔子,并吩咐不要告诉周瑜。
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
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
读到“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的时候,我想:诸葛亮怎么回事?明知是个圈套,怎么还答应周瑜呢?当读到“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读后感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79bf8b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e.png)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读后感说起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事儿,那可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计谋,这胆识,绝了!想当初,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那时候年纪小,只觉得诸葛亮聪明得像个神仙,怎么能想出这么厉害的法子来。
可随着年岁渐长,再读这个故事,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咱就细细说说这事儿的前因后果。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方设法要给他难堪,于是提出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十天?十万支箭?这简直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可诸葛亮却淡定地应下了,还说只需三天。
当时我就在想,这诸葛亮是不是疯啦?这不是自己往火坑里跳吗?然而,诸葛亮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算准了大雾天气,算准了曹操的多疑,更算准了这草船借箭能成功。
他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布置了许多草把子。
这鲁肃啊,也是个实诚人,虽然心里直犯嘀咕,但还是跟着诸葛亮一起干了。
到了第三天夜里,大雾弥漫,诸葛亮带着鲁肃和士兵们出发了。
那场面,我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得出来。
江面上雾气腾腾,二十条船一字排开,悄无声息地朝着曹军水寨驶去。
士兵们都紧张得要命,只有诸葛亮气定神闲,摇着扇子,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的时候,诸葛亮下令让士兵们擂鼓呐喊。
这一喊可不得了,曹军顿时乱了套。
曹操生性多疑,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朝着江面上射箭。
一时间,箭如雨下,纷纷射在了草把子上。
那箭密密麻麻的,就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
诸葛亮这边呢,还故意让船调转方向,让另一面也受箭。
就这样,不一会儿功夫,二十条船上的草把子都插满了箭。
等到天快亮了,雾快要散去的时候,诸葛亮下令让船驶回南岸。
这时候,士兵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那声音,别提多得意了。
曹军这才知道上了当,可已经来不及了。
诸葛亮带着十万多支箭凯旋而归,把周瑜都给惊得目瞪口呆。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诸葛亮站在船头,江风拂过他的脸庞,他的眼神中透着自信和智慧。
那一身的长衫在风中飘动,简直帅炸了!而鲁肃呢,在一旁看得是又惊又喜,对诸葛亮佩服得不行。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3aa74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1.png)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著作之一。
故事起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终三国归晋,再现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诸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
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
周瑜平日见诸葛亮料事如神,十分嫉妒。
一天,周瑜请诸葛亮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
周瑜又叫人故意延迟时间。
又叫鲁肃去探营,诸葛亮请他调二十条船,每船二十名军士,二百个草靶子,船上布上幔子。
鲁肃没把这事跟周瑜说,周瑜心中起疑。
直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邀鲁肃去取箭。
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只笑而不答。
船驶往曹营。
这时江上大雾漫天。
诸葛亮令人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
曹操看见敌军突然来袭,江上又大雾弥漫,看不清虚实,便令一万人乱箭射之。
船上插满了箭,船上军士喊:“谢丞相箭。
”曹操令人追之,可船顺风行了二十多里了。
诸葛亮对借箭早已胸有成竹,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诸葛亮识天相、晓地理、知己知彼、知敌知友。
如果今日无雾,肯定惨败;如果鲁肃不忠厚守信,他的计根本使不成;假如曹军大胆出击,就连诸葛亮他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更别说借箭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瑜为人妒贤嫉能的狭窄心胸,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要做一个做事哟安排的人,其次也要心胸宽广,能容得下比你厉害的人。
如果有人比你厉害,应当想办法超越他,而不是设计陷害他。
《三国演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生动的地再现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那段波澜壮阔的悲壮历史。
《草船借箭》读后感2可怜的曹操可惨了,他很觉得自己很失败被一个诸葛亮给击败了!他逃跑后调兵遣将准备再次攻打东吴。
诸葛亮就不一样了他非常得意,周瑜得知诸葛亮用完美的计策"借"来几十万只箭后非常佩服他的才智,设下宴席把诸葛亮请了过来,说:"诸葛兄,你的计策真是太妙了!这么容易就弄来这么多箭,在下真是佩服!可是你把曹操打的这么惨他一定会再次攻打我们,而且攻的更猛啊!你得想个计策来对付他.”诸葛亮说:“对,放心把我已经想好了计策来对付这个“助人为乐”的曹操,哈哈哈!”周瑜听了也哈哈大笑,“周瑜明天请你派四百个士兵来我这另外般些木头来,还有你叫兵工厂赶紧制作大量火药和箭枝!”。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读后感(精选6篇)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fd9cc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6.png)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读后感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读后感(精选6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读后感篇1最近,我读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让我感悟颇深。
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只在三天内便集齐了十万多支箭,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真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神机妙算的神人,令人钦佩不已。
当读到诸葛亮答应周瑜三天督造十万支箭时,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心想:在三天内怎么可能造好十万支箭呢?三天之后不会被砍头吧?但故事的情节就是这么离奇,让读者的心起伏不定。
后来,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用青布幔子遮起来的船。
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当时就纳闷了,这些材料和造箭完全没关系,怎么可能造出箭来呢?当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神秘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说去取箭。
他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曹军的水寨开去。
当船靠近曹军的水寨时,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
当时雾很大,曹操不敢出兵只敢放箭。
雾散时,船便返回了。
这时,船的两边插满了箭,共有十万多支。
读到这里,我不禁长舒一口气,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
诸葛亮对二十条船经过了静心的设计和布置,他知道这样一来,箭一定会稳稳地插在草把子上面,而且他刚好算到二十只小船差不多能装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除了诸葛亮的布置巧妙,还归功于他知天文,识人心。
他知道鲁肃的性格非常忠厚善良,不会小心眼,所以让他帮忙。
诸葛亮也了解对手曹操多疑的性格,让这个看起来很冒险的行动有惊无险。
诸葛亮还能料到第二天的凌晨一定有大雾,让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虚实,所以非常容易地借到了箭。
从这里,我们充分看到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才。
诸葛亮受刘备之命来江东协助孙权抗击曹操,他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读《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读《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0b92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b.png)
读《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我们要像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仔细思考,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像他那样虚心,宽宏大量,看完草船借箭,写一篇草船借箭读后感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读《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读《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篇1)在我国的文学天空上,有四颗耀眼的星星,那就是四大名著。
这个周末我就把其中的一颗星星——《三国演义》给重新温习了一遍。
其中有不少精彩的片段,比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孔明借箭》《火烧赤壁》等。
而我最喜欢的片段还是《孔明借箭》。
这篇文章主要说了:诸葛亮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突出了诸葛亮才智过人、智慧出众、顾全大局的特点,也写出了周瑜的妒贤嫉能、心胸狭窄、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谨慎多疑的特点。
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有四点:一是有鲁肃的大力配合;二是因为利用了曹操谨慎多疑的特点;三是他精通天文,利用有雾的特点,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四是他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诸葛亮是才智过人的,而我们应该多学习,争取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人,而不是应该像周瑜一样,做一个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
说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不得不佩服他草船借箭的事。
由于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所以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凭借自己丰富的天文气象知识,准确推算出在第三天夜里,江面上必然有大雾。
于是向鲁肃借来二十支小船与稻草人,并凭借对曹操谨慎多疑的了解判断他不敢轻易出兵,只好用无数的的箭来试探情况,用这一计向曹操“借箭”。
最后箭如期交付,周瑜长叹不如。
在最后,周瑜感慨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周瑜的话既是他自叹不如的表白,又是全文赞颂诸葛亮足智多谋、才能惊人的又一个突出表现。
诸葛亮通过自己的智慧而完成了任务,让周瑜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这是周瑜万万没有想到的,所以周瑜由衷地感叹。
在鲁肃与孔明聊天时,几次提到鲁肃的“惊”和孔明的“笑”。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9bf0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2.png)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草船借箭》。
读完后,我深受启发。
文中讲了周瑜让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不但不勉强,还当面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在第三天四更时,凭借大雾向曹操“借”了十万多支箭。
周瑜听了,自叹不如。
诸葛亮好聪明啊。
他不仅顾全大局,而且心胸宽广,胆识过人。
接近曹军水寨时,毫不犹豫,镇定从容,他凭着自己对曹操多年的观察,知道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而且诸葛亮知天文晓地理,知道第三天三更时会有大雾。
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值得我们学习。
请葛亮为什么那么足智多谋?全因为他喜欢看书。
诸葛亮识人心,也全靠他长时间的细心观察。
我们也要像诸葛亮一样,观察身边每一个人,多看书,多思考,就可以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了。
鲁肃也值得我们学习。
他帮了诸葛亮的忙,而且说话算数,没有向周瑜透露诸葛亮的计划,所以,我们也要向鲁肃一样,忠厚老实,言而有信。
《草船借箭》真好看啊!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对《三国演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草船借箭》读后感2《草船借箭》读完骗子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诸葛亮很有才能,朱瑜吃醋,设陷阱陷害他。
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还设立了军令场。
诸葛亮命令老淑借船、上司、青川徽记不要告诉朱瑜。
诸葛亮在浓雾天气中向曹操借箭,顺利借箭。
朱瑜自觉羞愧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说:‘你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我想设立军令场,三天做得不好,甘愿受罚。
“我想:诸葛亮怎么样了?明明知道是今年秋天,怎么能答应加油呢?”诸葛亮说:“你借给我20艘船,每艘船都要有30名士兵。
”船用青天帷幔被遮住,还有一千多个草柄排列在船的两侧。
我自己用妙用第三天存放着10万支箭。
但是不能让都督知道,如果他知道,我的计划就结束了。
““诸葛亮该怎么处理这些东西呢?“”曹操知道被骗了,但这边的船随着顺风已经离开了20多里,追上去太晚了。
“有时,我认为曹操真的太可疑了,结果白白给诸葛亮送箭。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0f857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3.png)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读了《草船借箭》这骗课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
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士、青布幔子,并吩咐不好告诉周瑜。
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
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
读到“诸葛亮说‘怎样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的时候,我想:诸葛亮怎样回事?明知是个圈套,怎样还答应周瑜呢?当读到“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用妙用。
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
但是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的时候,我想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当读到“曹操知道上了当,但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的时候,我想曹操实在是太多疑了,最后造成看白白送箭给诸葛亮的结果。
读完这篇课文后,我想:诸葛亮真是聪明,巧妙地瓦解了周瑜的阴谋,顺利将十万支箭借到。
我十分敬佩他。
我要向他学习。
《草船借箭》读后感2《草船借箭》主要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以造箭为由,故意陷害诸葛亮。
诸葛亮不但造好了箭,而且提前完成了任务,从而使周瑜的诡计落空。
不过箭不是造的,而是向曹操“借”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是非常的足智多谋。
足智多谋能事半功倍,克敌制胜,化险为夷,取得成功。
战国时期,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马,设重金赌注。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
"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来赌注。
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
"三场比赛结束后,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
2023年草船借箭读后感5篇
![2023年草船借箭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327fe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9.png)
2023年草船借箭读后感5篇2023年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篇1)学完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也感受到了周瑜阴险,嫉贤妒能,笑里藏刀。
当看见别人比自己出色时,超过自己时,这种人并不是去探究别人取得成绩的原因,不是奋发图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是冷眼讥讽,甚至恶语中伤,这是多么愚昧无知的表现啊!读到中途时,诸葛亮说要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在周瑜看来,像这种事十天都不见得能完成,更别说三天了,周瑜想:到时候,他完不成任务,就用军法处置,那他也无话可说!而诸葛亮心地善良、善于动脑,很快就想出了解决办法。
现在我明白了,我们人人都不要产生嫉妒心,有了嫉妒心,好人也变坏!现在,我一定要把这个不端正的态度改正过来,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真正的自己,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担心、忐忑不安,要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才有可能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情。
读了这篇*,我懂得了妒忌心会让人心眼变细、良心变坏,所以我们要远离妒忌,要心胸广阔,这样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2023年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篇2)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三国演义》。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想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文字是文言文,非常难懂,需要仔细推敲,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但是,经过妈妈的一翻软磨硬泡之后,我才开始看它了。
才看第一章,我就觉得有点意思了,就开始往后看了。
这本书上形形色色的故事,十分打动我。
上面有一个故事使我印象十分深刻: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记报复。
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借到箭,且这些箭需解决军__的燃眉之急。
诸葛亮却说,只要3天。
本就想借着天数短而想使诸葛亮出丑的周瑜,听诸葛亮这么说,开心不已,还立下军令状,心想着要借此机会让诸葛亮身败名裂。
可诸葛亮却想出一个好的计谋,不仅超额完成任务,还让敌方损失惨重。
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压迫感也能成大事。
压迫,本是一个贬义词,可是,我确认为,如果没有了压迫,我们有时候反而不能成就大事。
诸葛亮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
![诸葛亮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42d89e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6.png)
诸葛亮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诸葛亮草船借箭读后感》篇一读完《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这家伙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啊!你想啊,周瑜那小子给他出了这么个难题,十天造十万支箭,这不是故意刁难人嘛。
可诸葛亮呢,他竟然淡定得很,还说只要三天,我的天呐,当时我就想,他是不是疯了呀?这怎么可能完成呢?但人家就是有这个底气,就像一个超级学霸面对一道超难的题,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在这三天里,诸葛亮可没闲着。
他先是找鲁肃借了船和士兵,还叮嘱鲁肃千万别告诉周瑜。
这鲁肃也是个老实人,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诸葛亮拉上了“贼船”。
到了第三天夜里,江上大雾弥漫,啥都看不见,那雾气就像一床巨大的白色棉被,把整个江面都给盖住了。
诸葛亮带着鲁肃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开着船往曹操的水寨驶去。
我就想啊,这时候他心里就一点儿不害怕吗?万一曹操识破了他的计谋,那可就全完了。
可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他算准了曹操多疑的性格。
曹操看到这么多船在大雾里出现,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士兵放箭。
于是,箭就像雨点一样射向诸葛亮的船。
我仿佛看到那些箭密密麻麻地扎在船上,船的两边就像长满了刺猬的刺一样。
这时候,诸葛亮就像一个稳坐钓鱼台的老渔夫,悠闲地喝着小酒,等着箭够数了就开船回营。
这事儿要是搁我身上,我肯定是做不到的。
我要是诸葛亮,第一天估计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人造箭去了。
而且我这人比较胆小,让我在大雾天里开着船去敌军那儿,我可没这个胆量。
我可能会想,这曹操万一突然冲出来,我不得被他打得屁滚尿流啊。
从这个故事里,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智慧和勇气是缺一不可的。
诸葛亮要是只有智慧,没有勇气去实施他的计划,那也是白搭。
而且他还能把对手的性格摸得一清二楚,这也是他成功的关键。
我就想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应该多学学诸葛亮呢?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蛮干,要多动动脑子,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些巧妙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有时候正面强攻不行,那就从侧面迂回一下,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呢。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6fcf3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f.png)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草船借箭》这篇__,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设陷阱害诸葛亮,他假借公事之名“请”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
为什么说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呢?因为他非常聪明,在周瑜设下圈套时,诸葛亮已经想好了对策。
还有,他识人善用,选择忠厚守信、顾全大局的鲁肃给他帮忙,并提醒鲁肃一切安排都不要告诉周瑜,鲁肃果然没有失信。
他还识天文晓地理,预知在第三天四更时要起雾,正好去取箭。
重要的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比如,他遇事能静下心来独立思考,而我有时就不是这样。
有一次,我想学折千纸鹤。
妈妈就很有耐心的教我折了几遍。
之后,妈妈让我自己试着折一只千纸鹤,结果我叠一半就忘了步骤,立刻跑过去问妈妈,妈妈让我自己想一想,说不定自己就能想出来呢!当时我心里很不愉快,觉得妈妈对我的事不热心、不积极支持。
无奈的跑到一边,赌气琢磨起来,经过反复实验,果然摸索出了折叠步骤,飞快地折了起来。
妈妈看到我的成果,趁势啧啧称赞,这时的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妈妈也就没有多少意见了。
过了几天,同学来我家求教折千纸鹤的方法,我又有些记不清步骤了。
不过这次我不再跑去求助于妈妈,而是努力回忆、实践,没过多久,就把步骤理清了。
在我的指导下,同学也很快学会了叠千纸鹤。
今天读《草船借箭》这篇__,我又想起这件事,曾经我不理解妈妈的做法,现在我认为妈妈是对的。
遇事积极地想办法,脑子越用越灵,智慧来自于实践。
我以后要学习诸葛亮,成为一个有胆有识,机智过人的人。
草船借箭读后感2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有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发奋努力急起直追,而是怀着妒忌之心,不择手段地加以陷害。
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
故事《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妒意,处心积虑想置诸葛亮于死地。
他以军中缺箭为名,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500字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c95cb0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4.png)
草船借箭的读后感500字《草船借箭》读后感篇一读完《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就像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思考。
在这个故事里,诸葛亮简直就是个“大神”。
你想啊,周瑜那家伙给他出了个这么刁难的任务,要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这就好比让我一天之内把一整本超厚的练习册做完一样,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诸葛亮呢,他居然淡定地说只要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当时就想:“哥,你是不是太狂了?”但是,诸葛亮他心里可是有谱儿的。
他知道曹操多疑,就像我知道我妈总担心我没吃饱饭一样肯定。
他利用大雾天气,开着扎满草人的船就朝着曹军驶去。
这曹军呢,就像一群蒙圈的小绵羊,看着大雾里影影绰绰的船只,也不敢轻易出兵,只能一顿猛射。
我仿佛都能看到箭像雨点一样“噼里啪啦”地射向那些草船,那场面,就像在看一场超级刺激的电影大片。
从诸葛亮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他的智慧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这个小脑袋瓜里晃悠。
有时候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像遇到了周瑜的刁难一样,我就想放弃。
但现在我想,也许我可以像诸葛亮一样,动动脑筋,换个角度去思考。
比如说有一次数学题特别难,我想破脑袋都不会,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后来我灵机一动,从课本上找类似的例题,一点点分析,嘿,还真就做出来了。
这就像诸葛亮利用曹操的多疑一样,我利用了课本这个“曹操”的资源。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疑惑。
诸葛亮这么聪明,他为啥要在周瑜手底下干活呢?要是我,我可能就自己单干了,不受那气。
但也许他有自己的打算,毕竟那个时候局势复杂得就像一团乱麻,我这种小屁孩可能理解不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就像一碗热汤,让我在智慧的道路上暖了一把。
《草船借箭》读后感篇二《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可太有意思了,我读完之后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有好多想法在脑袋里蹦跶。
诸葛亮在这个故事里那是相当的牛掰格拉斯。
他面对周瑜的算计,就像一个武林高手面对小喽啰的挑衅一样,根本不放在眼里。
周瑜想整他,给他这么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跟我同学想让我在课间十分钟跑个马拉松一样离谱。
草船借箭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
![草船借箭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2ea6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f.png)
草船借箭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草船借箭诸葛亮读后感(精选6篇)品味名著后,书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草船借箭诸葛亮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诸葛亮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而要陷害他,命令他在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只用三天。
原来,他在第三天大雾漫天时去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
曹操不敢出兵,只敢用箭射。
就这样,诸葛亮得了十万支箭。
这篇文章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还体现于他知人。
熟话说得好:知己彼己,方能百战百胜。
诸葛亮对这句话理解的十分到位。
这一点,从文章中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出。
比如周瑜请诸葛亮去议事那段话。
诸葛亮知道周瑜小肚鸡肠,一直嫉妒他的才干。
这次叫他去肯定没好事,必定是要为难他。
而军中最近缺箭,定是要让他去造箭,却又不给他备齐材料,让他在规定的时间里造不好箭,被孙权处死。
所以,他夜观天象,就已经想好了对策,要趁第三日大雾这时去“借”箭。
而他在为借箭做准备时也体现了他的知人。
他没有请别人去帮自己准备船、草把子、青布幔子和军士,而是单单请了鲁肃。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他知道鲁肃忠厚老实、言出必行,非常的可靠,而且还不会泄露问他借船的事。
所以,诸葛亮才选择了他帮助自己准备材料。
而去借箭时,也体现了他神机妙算。
他之所以敢在雾天大摇大摆的来到曹军水寨前是因为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在大雾天不会出兵。
而他又知道曹操肯定会用箭去射他们,所以才去曹营前“借”箭。
果然不出他所料。
雾天,曹操怕江上有伏兵,就命令一万多名弓弩手朝江中放箭。
这样一来,正合了诸葛亮的心意,轻轻松松就得到了十万支箭。
妒才的周瑜,多疑的曹操,老实的鲁肃,还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这些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之间的故事,也让我思绪万千。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b426d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2.png)
《草船借箭》读后感(15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周瑜要和曹操打仗,就明知故问问诸葛亮:“说在水上打仗用什么最好?”诸葛亮回答周瑜:“说用箭最好。
”而且他还能在三天之内造好箭,还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让鲁肃准备了20条船,每条船上有三十名军士,船用幔子遮起来,一千多个草把子。
还不能让都督知道。
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去曹营的的方向,船都按照顺序摆放开了,曹操让手下开始射箭,箭全部都射到了草把子上,诸葛亮又让士兵把船掉过头来,等到船上的箭都射满了之后,诸葛亮又让士兵把船开回东吴,曹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赫然大怒。
而诸葛亮悠然的回到了东吴,周瑜怎么也想不到,诸葛亮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十万只箭,就立刻去见诸葛亮,看见士兵们都在从船上拔箭,他意识到了诸葛亮当时说的话,回来之后,鲁肃还向周瑜说明了诸葛亮向曹操借箭的事情的`整个经过。
周瑜感叹道:“我真的是什么都比不过诸葛亮啊!”《草船借箭》读后感2今天吾读了本书叫《草船借箭》,故事中的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而想要置他与死地。
有一天,周瑜对诸葛亮说:“你必须在十天之内给吾十万支箭,否则死罪。
”可诸葛亮却出乎意料地说:不用十天吾就用三天。
并且还立下军令状。
原来他利用雾天开了二十多艘插满稻草人的船,去接近曹操的水寨,由于雾太大,看不清,曹军不敢出兵,只能放箭。
就这样,诸葛亮很顺利取到十万支箭凯旋而归。
周瑜不得不心服口服,感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吾也比上他。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是天生的`,是因为他博览群书知识丰富。
天文地理知识了如指掌。
所以吾们从小就要多读书,积累更多知识,长大才能应对更多挑战。
另外吾们不要学习周瑜嫉妒别人的才能,更不能陷害别人,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提高各项才能,去赢得胜利。
《草船借箭》读后感3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有一篇叫《草船借箭》的故事,我读了以后觉得对我很有启发。
开始东吴和蜀国结盟,刘备派诸葛亮去帮助孙权,曹军逼近,东吴的周瑜说我们要和曹军在水面上做战,可是我们却大量的.弓箭,周瑜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他威胁诸葛亮,要在10天内造出10万只箭,诸葛亮早就料到了,他说我只用3天就可以造出来,还立下了军令状。
《草船借箭》读后感14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9ae85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2.png)
《草船借箭》读后感14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
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这精彩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草船借箭》,故事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他以军中缺箭为名,生出一计,让处处高于自己的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只箭,否则,军法论处,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足地答应下来,趁着漫天迷雾,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只箭,使周瑜的诡计落了空。
由此可见周瑜不仅嫉妒心强,而且还十分狡猾阴险。
周瑜的嫉妒之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怕诸葛亮超越自己。
当诸葛亮有了成绩,做出了贡献,受到众人的尊重时,周瑜却不去虚心学习,顽强拼搏,探究别人取得成绩的原因,而是讥讽,招摇,想尽一切办法要除去诸葛亮,这真是愚昧的变现呀!《草船借箭》,我不由的想起了笨鸟先飞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清朝有个人叫章学诚,他从小就笨。
老师让她背书,他愣愣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经常挨老师的板子。
同学们都笑话他,可他没有灰心,更没有嫉妒学习好的同学,他说:“我虽然记性差,但只要肯用心,笨鸟先飞,一定能学好。
”别人读几遍就能读熟的问章,他就读上几十遍,上百遍。
凡有弄不明白的地方,他就抄下来去问老师,或去查资料。
小伙伴都在玩儿的时候,而他却在专心看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学问大有长进,还写下了不少著作流传后世。
《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嫉妒的心理不是也有吗?比如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总是不去分析原因,找错在什么地方,反省自己以后该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提高自己的成绩。
相反,我却是希望成绩好的同学,在下次开始中也能出个大问题,好和自己拉平,这种想法也不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吗?回想起来,真是惭愧呀!嫉妒之心害处非常大,每个都有自己的长处,希望我们都要杜绝嫉妒,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66d6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e.png)
草船借箭读后感(精选15篇)草船借箭读后感1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有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发奋努力急起直追,而是怀着妒忌之心,不择手段地加以陷害。
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
故事《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妒意,处心积虑想置诸葛亮于死地。
他以军中缺箭为名,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
由此可见周瑜不仅妒忌心强,而且阴险狡诈。
然而,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却成竹在胸,趁着大雾漫天,略施小计就用草船从曹营“借来”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诡计没能得逞,从而进一步揭露了周瑜妒贤忌能,量小气窄的本性。
有些人为什么会有妒忌之心呢?那就是害怕别人超过自己。
当别人有了成绩,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的时候,这种人不是去探究别人取得成绩的'原因,不是虚心学习,顽强拼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是冷眼讥讽,甚至恶语中伤,这是多么愚昧无知的表现啊!读了《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起了数学家华罗庚爷爷。
华爷爷是数学界的泰山北斗,可以说是学贯中西,举世闻名。
可是他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优秀,数学考试常常不及格。
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灰心,更没有妒忌学习成绩好的人,他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赶上别人。
有志者,事竟成,通过不懈努力,华爷爷终于成了万人景仰的数学家。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当天赋异秉的陈景润崭露头角时,华爷爷不是担心他会盖过自己的风头,不是去打击贬低,而是去培养提携,鼓励他去努力摘取数学的王冠。
华爷爷这种高尚的无私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草船借箭读后感2最近,我阅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流传范围广,影响力大,并且通过阅读这本经典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知识。
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周瑜借军中缺箭的事刁难诸葛亮,命他在十天内造完十万支箭。
面对这艰难的任务,诸葛亮却爽快答应了,同时,也立下了军令状并且说不需十天,只需要三天便能完成。
写草船借箭读后感五百字
![写草船借箭读后感五百字](https://img.taocdn.com/s3/m/c6e093d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4.png)
#写草船借箭读后感五百字1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认识到妒忌的行为是有害的,它既损害了自己,又损害了别人,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见的。
比如,以前几次数学测试中,我的好朋友小明成绩都没有我好,他却产生了一种妒忌心里,闷闷不乐,总想找机会与别人吵架,可他毕竟是我的好朋友,我又不太好意思,读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了妒忌心里的危害,同学考试成绩好,小明应该为同学们高兴,同时也应该自己努力学习,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怎么能不高兴呢?我给他这样说了说,心情就一下畅通了。
生活中,像周瑜这样妒忌心理强的人,虽然很多,但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宽广,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的人也不少,如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刻服了妒忌心理,心胸宽阔,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像周瑜那样害人害己。
#写草船借箭读后感五百字2《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小故事。
这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并去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便联合起来对抗曹操,刘备就把诸葛亮派到孙权那里协助。
周瑜看到诸葛亮很有才干心里很嫉妒一次借军事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把一万支箭交予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争,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让周瑜自叹不如。
在课文里我觉得‘借字’用得佷好更能表现出诸葛亮的机智,草船借箭中有一句话---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句话说明诸葛亮知天文,神机妙算。
在草船借箭成功当中有一个人起着重要的作用---鲁肃。
如果鲁肃把诸葛亮的计划告诉周瑜,周瑜就会阻止,而且没有鲁肃的帮助,“草船借箭”就很难成功,更表现了鲁肃为人忠厚老实,言行一致。
我还知道周瑜在临终前说了一句话----既生亮何生瑜。
我喜欢《草船借箭》。
#写草船借箭读后感五百字3《草船借箭》是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节,文章主要讲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华,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一次刁难他,但诸葛亮在三天从曹营“借”了十万多只箭,经过此时,周瑜对诸葛亮赞叹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一)
我最喜欢三国演义里面的《草船借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想找一个机会除掉诸葛亮,故借军中缺箭,叫诸葛亮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否则人头落地。
诸葛亮请鲁肃借来二十条船,六百名士兵,在每条船两边扎上草人。
第三天半夜,诸葛亮下令把草船划到离曹营不远的江面,二十条船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字儿排开,然后命令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一听,急忙起床,但由于江中大雾,惟恐有埋伏,不敢出兵,急忙下令弓-弩手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全都射在了草人上。
诸葛亮又叫士兵把草船调转方向,逼近曹营,大声呐喊,擂鼓助威,虚张声势,而自己和鲁肃却在舱中饮酒。
曹军以为敌军来功,拼命放箭,一会儿工夫,二十条船上的草人,密密麻麻受满了箭,诸葛亮下令鸣金回营,边撤边喊:谢谢曹丞相送箭。
曹操方知中计,再要追时,可诸葛亮的船顺风顺水,怎么追得上!诸葛亮回到东吴,一卸箭,足足有十五六万支。
这一计,使周瑜不得不自叹不如,嫉妒之心更强了。
我真佩服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
我还敬佩他,为了天下黎民,放弃了平静的田园生活,陷入了打打杀杀的生活。
我还敬佩他大公无私,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
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不能为自己的一丝利益而不顾他人,不顾大局,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些琐碎杂事而背信弃义。
阅读/zl/转载请保留
要做像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聪明过人的人,从小就应该不知疲倦,勤奋好学,我要向他学习。
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二)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让我有感而发。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只箭,诸葛亮却答应周瑜三天即可,并保证如完不成任务,任凭周瑜处置。
周瑜暗暗偷乐,并且吩咐后军不给他材料。
诸葛亮仅准备船只,士兵,青布和稻草人。
两天过去了,诸葛亮没有任何动静,第三天,诸葛亮命令士兵将船穿在一起,船边插满稻草人,当天雾气弥漫,非常大,诸葛亮将船开到曹营附近,命令士兵佯攻,曹军因为雾大不敢轻举妄动,曹操于是命令士兵射箭,于是箭全部射在稻草人身上,就这样诸葛亮轻松的完成了周瑜的任务。
我很佩服诸葛亮有如此高明的智慧以及善于观察的精神,不然他是不会判断出三天后会有大雾,就像有一句谚语说的那样: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再想想自己,平时不爱仔细观察事物,总觉得太浪费时间,没什么帮助,发现不了什么。
其实,平凡之中透着不平凡,一件小事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让我们做一个有耐心,爱观察的人吧!这样你会对许多事物感到好奇,会有新发现。
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三)
《草船借箭》是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节,文章主要讲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华,就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一次刁难他,但诸葛亮在三天从曹营借了十万多只箭,经过此时,周瑜对诸葛亮赞叹不已。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人如果一味看见别人的缺点,忌妒别人、指责别人。
自己也不会进步。
我们的忌妒心有时也会走上歧途,犯下了滔天大祸。
有人见别人钱多,自己穷,便杀人夺走别人的财物。
比赛中,有人比另一个人弱,便绑架自己拿奖
在我们小学生之中,也有忌妒心存在。
比如考试中有人考的不好九希望别人下次考差点,或老师把人改错了,应该扣更多的分。
相反考好的人希望别人不要比他高,自己的试卷老师不要改错。
让我们正确看待事物,杜绝忌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