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得之欧阳光明创编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fc363c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0.png)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心得
1. 哎呀呀,你知道吗,小柴胡汤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可太管用啦!就像上次我朋友感冒一直不好,浑身难受,我就给他推荐了小柴胡汤,喝了没几天就好多啦!这效果,真不是吹的呀!
2. 嘿,小柴胡汤对于缓解情绪烦躁也有一手呢!我记得有次我自己心情特别烦躁,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喝了小柴胡汤,哇,真的感觉平静了不少呢!这不就是给情绪灭火的“消防员”嘛!
3. 哇塞,小柴胡汤在调理肠胃方面也是厉害得很呐!我同事之前肠胃总是不舒服,容易胀气,试了很多办法都不行,结果喝了小柴胡汤居然慢慢好了,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4. 你们想想看,小柴胡汤对付月经不调也能行呢!我表妹之前月经总是不规律,后来听了我的建议用了小柴胡汤,现在可正常啦,这不是很神奇吗?
5. 哎呀,小柴胡汤对缓解偏头痛也有效果哦!我有次偏头痛犯了,疼得我呀,简直受不了,赶紧喝了小柴胡汤,慢慢地真的没那么疼了,这可真是我的“救星”呀!
6. 嘿,小柴胡汤在改善失眠方面也能发挥大作用呢!我邻居之前老是失眠,后来喝了这个汤,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了,这不是很厉害吗?
7. 哇哦,小柴胡汤对缓解慢性咽炎也不错哟!我认识的一个人有慢性咽炎,总是咳咳咳的,喝了小柴胡汤一段时间后,咳嗽都少了很多呢,这效果真让人惊喜呀!
8. 你们知道吗,小柴胡汤对缓解疲劳也有一手呢!我有时候工作累了,就喝上一碗,感觉又能活力满满啦,就像给身体打了一针“兴奋剂”!
9. 哎呀呀,小柴胡汤在调节内分泌方面也很厉害呀!我朋友内分泌失调,脸上长了好多痘痘,喝了这个汤之后,痘痘都慢慢消下去了,这也太神奇了吧!
10. 真的,小柴胡汤在很多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呀!就像一个万能的“百宝箱”,总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我们惊喜,大家一定要试试呀!我觉得小柴胡汤真的是中医的一大瑰宝呀!。
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922a5ebed630b1c58eeb595.png)
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体会【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小柴胡汤的组方机理,结合临床实践验证了小柴胡汤的主治病证,从而得出了小柴胡汤有助少阳转枢,使邪从外解,调和脏气,疏肝和胆,疏导三焦气滞的功用。
【关键词】小柴胡汤;浅谈;体会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主方,凡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等的少阳经腑症,均可用此方随症加减治疗。
又肝胆互为表里,凡肝气郁结,胆腑有热之症等,亦多使用。
一、小柴胡汤有通调三焦的作用《难经》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上焦者……主腐熟水谷……;下焦者……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纳,以传导也。
”《身经通考》中更指出三焦的功用说: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可见三焦有通调水道、腐熟水谷、司气化的作用。
既然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水谷,下焦主出,那么,如果三焦病则上焦不纳而呕吐作,中焦不化则生腹胀满痛,下焦排泄水谷功能失司就会清浊不分,二便不调,是为升降机能紊乱之故,盖三焦与命门同司相火,故能升,又为中凟之府,水道所出,故亦主降。
《伤寒论》说:“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柴胡汤。
”“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前条便溏可用小柴胡汤,后者不大便也用小柴胡汤,原因何在?张仲景说:“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又说“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产后津血虚,津液不和,故有此病,先与小柴胡汤通调三焦,使津液充布,上焦得纳,下焦能出,则诸病自除。
因此,对诸呕吐,下利,二便不调,清浊不分,非大虚大寒,或实热症者,多认为是三焦失调,升降失司,并治以小柴胡汤升清降浊,通调三焦,方以柴胡升清阳,半夏降浊阴,生姜佐柴胡则能升阳,佐半夏则能降浊,更以黄芩去湿除郁热,人参益气生津,大枣和甘草和诸药,则升降自如,邪去正安而病愈。
小柴胡汤的临床经验
![小柴胡汤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560126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4.png)
小柴胡汤的临床经验小柴胡汤的临床经验录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少阳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脉弦;太阳、阳明二经发热不退,寒热往来。
少阳主半表半里,凡病邪从外来的须外出,方中柴胡和解少阳;半夏启阴气上升,阴阳相济,有除病邪之力量;少阳病为火病,故用黄芩以解火邪;甘草、人参、大枣健脾气,使病邪由内达外;生姜发散宣通,合而为使病邪由内达外的方剂。
临床加减应用范围较广,现就近年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脑积水:脑积液的产生、循行和吸收,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如产生过多,循行途径受阻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发生脑积水。
临床上,可见有头胀、眩晕、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
治疗时,用上方加茯苓取其降及淡渗利水的作用,因气行则水行,故获效。
高血压病:本病是一种常见病,以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
祖国医学所载的肝阳、肝风、中风等证,包括了本病及其并发症等一系列症状。
临床上,本方用于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
在治疗时,方中再加入茯苓以降之。
本病虽属肝病,但由于肝胆相表里,胆为肝用,而收缩压高者用少阳之主方治之。
偏头痛:本病属风邪为患。
头侧部是少阳经脉循行部位,偏头痛为风邪伤及少阳经脉。
其表现为发作性偏头痛,一般病程较短者可用本方。
治疗时,可去人参加桂枝。
因风邪在早期宜散不宜补,故去人参之补,加桂枝之散。
眼疾:祖国医学治眼疾虽有“八廓五轮”之分,但眼外角为少阳经脉所起之处。
其病有属外邪与内伤之分,如症见外眼角红肿,是为风邪中少阳经脉,因风为阳邪,阳热盛故红肿。
治疗时,于本方中去人参加桂枝,去大枣加生牡蛎。
阳盛则阴不足,故加生牡蛎以益阴;去大枣之甘缓,以防风邪留恋。
面神经麻痹:本病是一种非化脓性炎症,但其病因还不完全清楚,部分病人只是在头面受冷风吹拂后发病。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风邪为患。
若其人素体血虚,以致在表之络脉空虚,则凤邪乘虚侵袭。
风中络脉,导致局部络脉阻塞不通,形成麻痹。
经方小柴胡汤运用体会
![经方小柴胡汤运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7da494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9.png)
经方小柴胡汤运用体会
方剂是中医调理养生的基础,方剂是中医学里最为普及的药物,它结合中医五行理论,科学使用药物,根据疾病特点,正确调配得到药方,并且通过调整药物中病因隐形关系从
而治疗疾病。
小柴胡汤是在中国传统中医药家们按照传统中医理论,以小柴胡为主要药物的一款中
成药方,可以治疗开脉、痰湿、气痹、脾虚等上火及脾胃虚弱,黄疸型肝炎及其他风热感
冒所致的症状。
小柴胡汤由小柴胡、白术、陈皮、芍药、枸杞、茯苓、炙甘草等多种药物组成,配合
科学合理的比例;小柴胡和白术称为"抗痰双杀",能利小支气管和清热祛湿;陈皮和芍药
有温中除湿的作用;枸杞和茯苓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而炙甘草可以清热解毒。
小柴胡汤的运用是利用方药有效调合多种味道,以小柴胡为主剂,在中西药物并重的
情况下,把汤剂的功效和多种植物特质调合起来,运用温配法的原理进行疗程,可以彻底
收拾情况,实现把握、调养身体内部环境的目的。
同时,小柴胡汤还有温中下气等功效,可以增强免疫力,结合脾气虚弱、情绪失常、
精神萎靡等症状,对此,在服药行药时,可以将小柴胡调剂用于该类病症,提高较为良好
的疗效。
总而言之,小柴胡汤是一款解热解毒、清热祛湿的中药饮片,它集温、苦、甘、辛等
多种味药物的功用于一身,故而能够有效的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良好的疗效见效。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6f4c2ca58f5f61fb736662e.png)
例 2.女 ,24岁 。月经量少 2年余 。自述 每次 月经量少 ,颜 色 暗黑 ,经前 易生气 ,心情时常不好 ,纳差 ,常感倦怠 。见舌红 , 苔厚腻 。脉弦细滑 。辨证 为肝脾不调证 。因患者 常生气 以致 肝气郁结 ,气滞则血 停 ,血 瘀则色 暗 ,量少 ,并见脉 弦。肝木 克 脾故纳差 、乏力 。脾虚水 停生湿 ,故常倦 怠 、脉滑 、苔厚 腻。处
患者 ,女 ,l7岁 。反复低 热来 诊。患者于 1个 月前上 呼吸 道感染 高热住 院治疗 ,后热退 出院 ,但 出院后 不久又见每天低 热不止 ,体温 37—38 ̄C,各项检查指标 无异常 ,胸胁满 闷 ,烦躁 不安 ,至下午 3:oo后 可见两颧淡红 ,自觉燥热 ,身体 消瘦乏力 , 经常上 呼吸道感染 ,舌 白腻 ,苔淡 ,脉弦滑。该患 者为高热后邪 夹湿热人于少 阳,伏而不 畅 ,少阳气郁夹湿 。治宜疏解少 阳,兼 清 湿热 。处 方 :柴 胡 15g,黄 芩 15g,半夏 15g,生 姜 10g,甘草 5g,大枣 lOg,当归 15g,白芍 15g,生地 20g,白叩 lOg,藿香 10g, 茵陈 lOg,连翘 10g,榔片 lOg。5剂后热退 。 2.4 鼻 出血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悟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悟](https://img.taocdn.com/s3/m/166d4c1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6.png)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悟【方源】《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柴胡12g,黄芩9g,人参9g,半夏9g,甘草(炙)6g,生姜9g,大枣4枚。
水煎服。
【功能】和解少阳。
解热降温,降低血浆前列腺素E2含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抗炎症反应,促进胆汁分泌、排泄,促进胆红素排泄,保护肝损害,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改善造血功能障碍,抑菌,降低血压,镇痛、镇静,抗癫痫,抗化疗药物副反应。
【主治】伤寒少阳证或热入血室证,前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后者症见妇女经期寒热发作有时。
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疟疾、登革热、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病、急慢性胰腺炎、胸膜炎、胸部挫伤、膀胱损伤、偏头痛、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肋间神经痛等病。
【现代应用】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9g;口干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9g;腹中痛者,去黄芩,加白芍15g。
①病毒性肝炎之以胁痛、恶心为主症者,加栀子、丹参各10g,白芍、滑石各15g,虎杖30g。
有黄疸者,加茵陈、田基黄各30g,大黄6g。
②登革热之以寒热往来为主症者,加板蓝根、大青叶各30g,青蒿15g。
③疟疾之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者,加常山9g,草果、乌梅各6g,青蒿15g,在疟疾发作前4~5小时服。
若表实少汗而恶寒重者,加桂枝、防风、羌活各6g;口渴者,加葛根15g,石斛9g;胸脘满闷者,去人参,加苍术、青皮各6g,厚朴9g。
④胆汁反流性胃炎之见胃脘痞闷、口苦咽干者,加丹参、蒲公英、厚朴各15g,川楝子、乌贼骨各10g。
⑤肋间神经痛之见胁肋疼痛、痛处固定者,去人参、生姜、大枣,加川楝子、延胡索、青皮、丝瓜络、鸡血藤各10g,全蝎6g。
⑥梅尼埃病之以眩晕、呕吐为主症者,加泽泻、钩藤各15g,葛根、龙骨、牡蛎各30g。
⑦前庭神经元炎,见眩晕恶心、寒热时作等症状,加薄荷、蝉蜕、僵蚕、菊花、蒺藜、钩藤各10g。
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78dcf66c175f0e7dd137d9.png)
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浅谈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其用广,其效佳,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本文结合临床择例报道并略谈体会如下。
1 发作性睡病患者,女,71岁,退休干部。
述多年来经常发病,发病前即感头部有蒸热感,且昏昏欲睡,有时甚至在做事时可当即倒下而睡,但体温不高,呼之能醒,醒后又睡,不吃不喝,1、2天后逐渐好转,恢复后无异常表现。
长期经中西医治疗可减轻症状,但始终不能控制其发作和延长发病间隔期。
2000年5月来我处诊治。
症如上述,察脉弦长有力,舌红苔白。
此属少阳枢机不利,痰热上蒙,上下升降失常,阴阳失和所致。
拟小柴胡汤合温胆汤。
药用: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10g,甘草6g,枳实10g,竹茹15g,陈皮10g,生姜3片,大枣5枚,3剂。
服后症状明显减轻,第2天即恢复正常。
因见其有效,即备药在家,每于稍有发病先兆时即服之,可控制其发作,近年来,发作次数大大减少,且症状亦轻,基本治愈。
患者,男,74岁,退休干部。
2001年5月24日就诊。
自述近半个月来,无论白天或夜间,出现颈以上出汗,颈以下其它地方无汗,尤以夜间为甚,时轻时重,并无其它不适,但以汗湿衣领及枕头为之烦心,要求诊治。
察脉弦稍细,舌红苔白,且伴口中微苦稍干渴。
此少阳枢机不利,上下升降失常,阴阳失和所致。
拟枢转少阳兼益阴固涩之法,用小柴胡汤加味。
药用: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10g,甘草6g,百合15g,煅牡蛎25g,龙骨15g,大枣5枚,3剂愈。
3 耳根周围发热疼痛症状患者,男,45岁,在职干部。
2001年4月2日就诊。
述左耳根周围大范围皮肤发热、疼痛,同时伴咽痛且干枯已十多日,经西医消炎治疗无效,遂来我处诊治。
余观左耳根部皮肤并无异常,但触之疼痛,咽部鲜红,扁桃体不肿大,舌红苔黄微腻,察脉浮弦,此为风热之邪客于少阳经脉使然。
拟小柴胡汤加减以清疏和解之。
药用: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0g,甘草6g,防风12g,玄参15g,蝉蜕10g,板蓝根15g,蔓荆子10g,3剂。
小柴胡汤的应用心得
![小柴胡汤的应用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67f65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d.png)
小柴胡汤的应用心得
太阳行于体表,向上向外,以固护周身:阳明主于肠胃,此向下向里,以通降为顺。
少阳外从太阳之开,内从阳明之阖,在表里之间,有枢机之职。
可以连通内外,承上启下,少阳枢机不利,外不能从太阳之开而表现为寒热往来,内不能从阳明之降而表现为喜呕。
肝胆之气抑郁则神情嘿嘿;气郁化热,则心烦;肝胆经脉不利则胸胁苦满。
少阳包括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
少阳胆气郁,半表半里之气不和,则上、中、下三焦之气不利,可表现为在上、在下气机不利的症候,如在上表现为心情,在下表现为小便不利等。
小柴胡汤为少阳主方,可以利枢机而外从太阳之开,内从阳明之降,又开达三焦,从而疏利表里内外上下之郁。
:通常人们把小柴胡汤的治疗作用说成是“和解少阳”,但“和解少阳”四个字绝对不能概括小柴胡汤治疗作用的方方面面。
本方既有祛邪之品,又有扶正之药,集寒热补泻与一体之中,具有升达少阳生气,疏解肝胆气郁的作用,能开郁调气而利升降之枢。
枢转气机,则内外上下,表里阴阳之气得以通达和利,气血津液随之周流而布达身形各部,从而气血条畅,脏腑安和。
小柴胡汤治疗范围之广,是任何方剂不能比拟的。
临床医家,若能知少阳为枢之奥义,掌握小柴胡汤解郁利枢的作用,反复实践,逐渐体会,即可以执荣凯州面治百病,起沉苛,去顽疾。
因此说,小柴胡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谐和,其功甚捷,而其治甚妙。
此方无麻桂而能发汗,无硝黄而能通便,无苓术而能利水,无常山草果而能治疟。
所调不述共行面政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经方临证指南》)。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9a4a773f524ccbff0218497.png)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标签:小柴胡汤;经方;治疗应用小柴胡汤为《伤寒论》和解少阳的经典名方,笔者在临床中常以小柴胡汤辨治多种病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1 典型病例1.1 外感案例1:患者,男,35岁,2010年5月6日初诊。
主诉感冒1周余,服感冒药无效。
刻诊:往来寒热,脉弦数,舌质略红,苔薄白。
中医辨证属于外感(少阳病),根据“往来寒热”,给予小柴胡汤治疗。
处方:柴胡12 g,黄芩10 g,法半夏10 g,党参10 g,炙甘草6 g,大枣10 g,生姜10 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0年5月10日二诊:患者自诉服药1剂后即感病情减轻,3剂后病霍然而愈。
嘱其不必服药,注意饮食起居即可。
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96条高度概括了小柴胡汤的适应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本案患者出现了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的典型症状,故患者服用原方治疗而愈。
1.2 胸痹案例2:患者,女,57岁,2011年8月18日初诊。
患者胸闷憋气1年余,喜唾,曾经活血行气通络中药治疗,罔效。
刻诊:面容呈焦虑状,喜叹息,脉沉弦,舌质黯红,苔薄黄。
辨证为肝气郁滞证。
给予小柴胡汤党参易丹参方:柴胡15 g,丹参12 g,黄芩10 g,法半夏6 g,炙甘草6 g,大枣10 g。
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1年8月23日二诊:服药后胸闷憋气基本消失,唾唾沫也减轻,效不更方,续服上方巩固治疗。
后其家人来诊,叙服药后胸闷消失,心情改善,因中药味苦不愿再服药,遂停药。
按:本案望其焦虑明显,闻其喜叹息,切其脉弦,均是肝气郁滞的表现。
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故胸胁胀闷;肝主疏泄,气机郁结,不得条达,则情志抑郁,喜叹息;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情绪急躁易怒,面容呈焦虑状;肝郁克脾,脾运失健,津液代谢紊乱,则喜唾;久病入络,故舌质黯。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a06afb6a98271fe910ef9ee.png)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小柴胡汤为调和肝脾、调达全身枢机的代表方,被历代医家所推崇,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
今以验案三则为引,浅述笔者应用心得,以期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经验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7味药组成。
张仲景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且《伤寒论》明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载此方共十九条,除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之主证外,还可见于热入血室、虚人感冒、妊娠恶阻、黄疸、便秘、眩晕、项强等,虽将小柴胡汤向少阳病以外推广应用,但其核心还是“伤寒中风”。
现代常将小柴胡汤用于治疗由邪据少阳,胆胃不和所引起的感冒、发热、疟疾、慢性肝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支气管炎、偏头痛、腮腺炎等[1]。
赵洪均等[2]总结近二十年来小柴胡汤研究成果,认为其药理作用有:解热、保肝、抗过敏、抗炎、抑菌、促肾上腺素及类阿司匹林外源激素、免疫、调节胃肠、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前列腺素、抗放射损害、抗肿瘤、抗癫痫和抗动脉硬化。
研究认为小柴胡汤中的柴胡抗炎作用类似强的松龙[1],对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效果可靠。
笔者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其在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均具有良好疗效,尤其在应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神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疗效显著,现特举例如下。
1病案举例11病案1张某某,女,36岁,职员。
2015年08月12日初诊。
主诉:阴道瘙痒3月余,伴尿频尿急1周。
现病史:患者出现阴道瘙痒3月余,夜晚尤甚,自行购买“洁尔阴洗液”清洗后瘙痒稍好转。
此后患者每于情志不佳或食辛辣厚味后瘙痒加重。
【小柴胡汤】运用之感悟
![【小柴胡汤】运用之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be5a255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e.png)
【小柴胡汤】运用之感悟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苓加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常用的剂量是:柴胡10〜3 0克、黄苓10〜2 0克、党参5〜10克、半夏6〜15 克、甘草6〜10克、生姜6〜10克、大枣6-1 5枚。
【方证提要】往来寒热,或疾病休作有时,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发黄,或腹痛,或咳,或心下悸,或渴,或郁冒着。
【适用病症】(1)以发热为表现的疾病,(2)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表现的疾病,(3)以咳嗽、恶心呕吐为表现的疾病,(4)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疾病,(5)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6)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7)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桥本病、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8)以抑郁为表现的疾病,如抑郁症、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
【加减与合方】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
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
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
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
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
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
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
所谓“往来〃也有特殊意义。
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
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
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
“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
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小柴胡汤的运用体会和看法
![小柴胡汤的运用体会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bb51270066f5335a81216e.png)
浅述柴胡汤方的加减和运用一、摘要:小柴胡汤为仲景名方,出自《伤寒论》第96条, 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來寒热,胸胁苦滿,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其主要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临床上小柴胡汤主要用于少阳证,主和解少阳,调整机枢,解半表半里之邪。
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杂病的治疗,如黄疸病,疟疾,内科杂病,以及妇科杂病如妇人热入血室等。
小柴胡汤作为底方,可以被灵活地加减运用,或是与其它方剂组成复方,以适应不同的病症,临床疗效也是非常显著。
二、小柴胡汤的运用小柴胡汤证,在伤寒六经辩证属少阳,可以由太阳失治、误治,亦可由阳明病转入。
主要包括两组病证,一为往来寒热,代表病在半表的病机反应;一为口苦、咽干、目眩,实包括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肝胆火郁证,代表病在半里的病机反应。
然不论其病因为何,只要有邪在半表半里的病机,“但见一证便是”,皆可投以小柴胡汤,尤其在外感热病中,小柴胡汤可外达透邪,起转枢的作用,疗效显著。
不仅如此,小柴胡汤治疗杂病,更是具有灵活性。
在《金匮要略》中,小柴胡汤被用以治疗黄疸,“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必小柴胡汤。
”在呕吐哕下利病篇中,“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产后病篇,“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
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
冒家欲解,必大汗出。
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在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
”妇人杂病篇,“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瘧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以上各篇,均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
小柴胡汤运用的几点体会
![小柴胡汤运用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6aae5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9.png)
小柴胡汤运用的几点体会小柴胡汤是一种古老的药膳,也是中国民间医学最历史悠久的汤方之一。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今天小柴胡汤已成为一种补血补脑的药膳,用来温补脾胃,养血安神,改善免疫功能的有效中草药汤料,被广泛传播在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区。
小柴胡汤也是一种高营养价值食物,它由保健药膳中营养成分最为丰富的药材组成,以老枣(老横山枣)、枸杞子(黑枸杞子)、小柴胡等为主要成分,配以枫枝、桂枝、葛根、当归适量的混合汤补,以调理肝胃、改善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要功效。
上述成分的混合,让小柴胡汤的药效更加完善,作用更加强大,具有温补脾胃、补血养肝、益肺安神等多种功效。
一般情况下,当患者脾胃虚弱,乏力面无血色,反应迟钝,伴有失眠多梦时,我们可以针对性的使用小柴胡汤来进行治疗。
运用小柴胡汤有几点体会:1、首先,小柴胡汤的成分比较混合,药效比较完善,有明显的补血补脑功效,特别适合肝火旺盛,脾胃虚弱,血虚脱发,失眠多梦者。
2、其次,小柴胡汤所含的营养成分,可以很好的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脏腑健康。
3、此外,小柴胡汤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有效抗病毒,预防各种病症的发生,尤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提高康复能力。
自古以来,小柴胡汤多用于补血补脑,温补脾胃,调节气血,养血安神,改善免疫功能等。
作为药食两用的健康食品,小柴胡汤的抗病毒,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进健康长寿。
在实践中,小柴胡汤有几点具体注意事项:1、小柴胡汤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搭配其它药膳使用。
比如,我们可以将小柴胡汤搭配蜂蜜,添加薏仁或人参进行食用,这样既可以达到补血补脑的效果,又可以提高小柴胡汤的药效和口感。
2、服用小柴胡汤时,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控制好每次的服用量和频率。
不要贪多,否则容易因为服药量过多,引起肝肾负荷过大而增加毒副作用。
3、小柴胡汤有温补脾胃的作用,因此服用时一定要温热,以免引起脾胃不适,影响药效。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体会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a92d26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c.png)
小柴胡汤临床体会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药仅七味,组织严谨,是著名的和解剂,常用来治疗少阳正证、变证、热入血室等病证,笔者扩大其方应用范围,获益非浅。
今据临床所得,举以数例,以窥一斑。
例1、虚为感冒张某,女,45岁,教师,1997年12月8日诊。
患者形瘦体弱,素易感冒。
近因疲劳受凉,致恶寒发热,全身酸楚,胸胁满闷,神疲科乏力,纳谷不香。
延医诊治,用祛风解表之剂,其病非但不减,反致动则汗出,泛泛欲吐。
应诊时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口苦咽干,舌质胖润,边见齿印,脉数,沉取无力。
据证细审,断为虚人外感,系正气虚弱,卫外不固,邪气乘虚侵入少阳所致。
治当扶正祛邪,和解少阳。
处方:党参15克,柴胡12克,黄芩10克,法半夏6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红枣4枚。
连服2剂,寒热尽除,诸证大减,后合四君子汤调治数日而愈。
体会:虚人外感,方书皆针对其气、血、阴、阳之不足,在解表药中分别辅以益气,养血、滋阴、助阳之品,而治从少阳者鲜。
本患者素来体弱,肺脾两虚,卫外不固,外邪侵袭,直达腠理,与正相搏,与仲量论述少阳病之病因病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博……”《伤寒论》第99条)理出一辙。
故借用小柴胡透其邪,转其枢,重用参、草、枣以扶正气,合柴、芩、夏、姜从少阳逐邪外出。
例2、痄腮刘某,男,7岁,学生,1998年4月7日诊。
一周前咳嗽发热,两则腮部红肿胀,边界弥漫不清,吞咽咀嚼不便,口苦咽干,纳呆食少,体温38.2℃,舌苔薄黄,脉弦滑而数。
证属风热外束,少阳邪热郁闭。
治宜清透少阳郁热,解毒消肿。
药用:柴胡9克,黄芩9克,法半夏5克,板兰根9克,连翘9克,夏枯草6克,党参5克,甘草3克,生姜2片。
服药3剂后,体温已降至正常,两侧腮颊肿胀减轻,口渴,尿黄,舌苔黄,脉滑数。
前方减半夏、党参,加花粉、桔梗各10克,继进三剂而愈。
体会:痄腮,又名温毒发邪颐,属于温病范畴,其发病部在耳前下方,中医认为,少阳胆经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故腮颊部为少阳经所属也。
我用小柴胡汤的病例经验和心得
![我用小柴胡汤的病例经验和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fdb97ac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6.png)
我用小柴胡汤的病例经验和心得刘某某,女,31岁,阴道瘙痒半年伴尿频尿急2周前来就诊,体貌特征:面色晦暗油腻感,头顶脱发,形瘦,面多油。
阴道炎频发半年,阴道霉菌感染,每日敷药并作阴道清洗后痒感减轻,不敷药则痒甚,白昼痒加重,口唇周围疱疹,手足凉,咽干,腰酸久立则发,舌苔白,舌质淡红,脉弦数有力,双尺脉弦数。
辨证:少阳病,热郁孔窍(阴部)不得透泄,考虑阴部有湿热郁毒,小柴胡汤加清湿热利水合解毒排毒方。
处方:柴胡2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生姜3片,草河车2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猪苓10克,服药7付后痒无,尿频尿急及其他症明显减轻。
阴部症状明显,肝经过阴部,结合脉弦数,考虑为少阳病,小柴胡汤疏通少阳通路的郁结,草河车和白花蛇舌草解毒,猪苓清热利尿将郁毒从膀胱尿道排出。
少阳证可以不典型,只要抓住病机要点,再结合病的特点和病变趋势,即可大胆应用小柴胡汤。
2.2:李某某,女,40岁,失眠5年,入睡难,早醒,睡眠时间是4小时,胃脘时痛,便干结,尿黄,舌苔薄白,舌下紫,左关脉弦略硬,左脉弦有力,右脉弦缓略弱。
辨证:少阳病,气郁化热,神不敛藏证,小柴胡汤加减,处方:醋柴胡2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党参10克,炒枣仁30克,大枣15克,瓜蒌20克,生牡蛎20克,7付,服药后寐立即转佳,无入睡难和早醒,睡眠时间延长为9小时,诸症全无,患者间断服用此方未做加减,寐佳至今已经2年。
按语:柴胡开泄透散不利于安眠,所以将柴胡换为醋柴胡取疏肝理气作用而无透泄之弊,同时加炒枣仁养肝血,用瓜蒌通便,用生牡蛎收敛安神。
2.3 王某某,男,51岁,7日前左侧胁腰部及腰肌肉疼痛,2日前局部出现红色疱疹数个,不胀,不热,疼痛感与时间无关,纳食可,寐安,腹胀,便溏,尿黄,口渴喜欢饮温,口不苦,腰酸,舌质暗淡胖大,苔白略黄,脉滑数略弦,左关脉弦滑有力。
辨病:带状疱疹;辨证:少阳病,热郁少阳经,小柴胡汤加减,便溏考虑为肝木克脾土之故,处方:柴胡10克,黄芩15克,清半夏10克,炙甘草8克,大枣10克,全蝎3克,白芍20克,生姜4片,7付。
小柴胡汤组方分析及临床运用心得(中医方剂)
![小柴胡汤组方分析及临床运用心得(中医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b9fa030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c.png)
小柴胡汤组方分析及临床运用心得(中医方剂)全世建小柴胡汤及加减方在国内被广泛用来治疗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及血液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精神、神经及运动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外科疾病等多种疾病。
该方也是在日本汉方医疗中最为广泛应用的处方,几乎成为包治百病的良方。
一、枢机之剂,和法之总方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
柯韵伯称之“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和法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资生篇》专门论述道:“和解者,和汗下之法而缓用之者也,……故方中往往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升降散敛并用,非杂乱无法也,正法之妙也”。
戴北山也有大体相同的见解,他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逆谓之和”。
这里所说的和法实际上是把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特别是把相反相成的两种方法巧妙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以达到治疗错综复杂证候的一种方法。
而小柴胡汤的配伍正反映了这一特点。
二、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小柴胡汤共由七味药物组成,即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从组成药物的性味来看,其配伍有三个特点:①柴胡、黄芩性味均属苦寒,但柴胡味辛,气味俱薄,具有轻清升散的特点,而黄芩气味较重,降泄作用较强,两药相配,性寒而升降并用。
②生姜、半夏性味均属辛温,但生姜以辛散作用为主,而半夏具有降逆特点,两药相配性温也是升降并用。
③人参、大枣、甘草性属甘。
从组成药物的药效配伍来看,其配伍特点也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柴胡、黄芩合用,透邪解郁,清泻胆热,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以祛邪为主。
②生姜配半夏为止呕圣药,使胃气得以和降,以调畅气机为主。
③人参、大枣、甘草配伍,有补中益气的作用,防患于未然,以扶正为目的。
综合小柴胡场的性味功效,可以看出该方集寒热、升降、补泻于一方,既各奏其功效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达到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的目的。
在乡村妙用小柴胡汤的临床实践体会
![在乡村妙用小柴胡汤的临床实践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f34a44f336c1eb91a375d51.png)
9 g 、 木香 6 g 、 大黄 4 g o
服 上药 5 剂, 黄 消退 , 小 便正 常 , 原方 去茵 陈 、 山栀 子 、 大黄 , 按: 邪 犯少 阳 , 正邪 相 争于 表里 之 间 , 如与 阴则寒 , 出 与 阳争
内蒙古中医药
息1 0余年, 加重半月 。 患者十余年以来, 每逢秋冬季节加剧, 咳 持续服药 1 月, 咳喘渐止, 精神转佳, 饮食二便正常, 后改为香
嗽 阵作 , 咯痰 稀 白, 畏风 易 汗, 纳少 气 短神 疲 , 大 便质 稀 日 2至 3 砂六 君 子丸 和 玉屏 风散 继 服 半年 , 随访 1 年, 入 冬 以来 , 咳、 痰、 次, 面色晦黯, 舌 淡 苔薄 白, 脉 细 滑 。证 属肺 脾 气 虚 、 风 痰 阻肺 , 喘 等症状 基本 稳定 未 复发 。 治 以 补脾 益 肺 、祛风 化 痰 , 处方: 生黄 芪 2 0 g , 炒 白术 1 5 g , 陈皮 参 考文献 6 g , 半夏 1 0 g , 茯苓 1 5 g , 炙紫菀 1 5 g , 细辛 3 g , 干姜 6 g , 五 味 子 【 1 】 中华 医学会 呼 吸病 学分 会 哮 喘 学 组 . 支 气管 哮 喘 防 治 指 南 f J ] 6 g , 地龙 1 5 g , 防风 6 g , 芡实 l g, o 甘草 5 g , 每日1 剂, 水 煎服 。 1 周 中华结核 与 呼吸 杂 志。 2 0 0 8 , 3 1 ( 3 ) : 1 7 7 . 后 咳 喘减 轻, 痰量 减少 , 纳 谷渐 增, 前 方 奏效 , 原 方 加太 子 参 1 5 g , 【 2 】 周 仲 瑛. 哮 喘 杂谈【 J ] . 中 国中 医药信 息杂 志, 2 0 0 0 , 7 ( 8 ) : 1 .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之我见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dc040a07804d2b160b4ec080.png)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之我见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剂之一,也是后世临床应用最广的重要方剂。
《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是小柴胡汤证证候和该汤方临床应用的详细论述。
其证候包括四大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并有七个或然证: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喝、身有微热,或咳。
伤寒五六日中风,见前述之主证就是小柴胡汤主之,有或然证则随证加减。
第101条又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这是对小柴胡汤方临床应用的进一歩说明。
所谓“有柴证,但见一证便是”,笔者体会,是指前四大主证之中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再是少阳病提纲证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也是“但见一证便是”的范围,但口、咽、目三证不宜分割。
不仅外感热病可以这样用小柴胡汤,内、妇、儿、外各科及杂病皆可如此用之,前提是“有柴胡证”和“少阳之为病”或半表半里,寒热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而掌握基本病机较之抓“柴胡证”和“少阳之为病”则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只是抓柴胡证和少阳之为病简而易,抓基本病机比较深而难。
一般而言,掌握了《伤寒论》263条论少阳病和96条小柴胡汤证及101条“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这三条的要领,就掌握了小柴胡汤应用的基本法则。
此外,小柴胡汤类方,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都可仿此应用。
《伤寒论》除96条、101条这两条外,还有16个条文论述了小柴胡汤的应用:37条、97条、98条、99条、103条、104条、144条、148条、149条、229条、230条、231条、266条、379条、394条。
这些条文的论述既更加扩大了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又阐明了哪些情况“不中与之”。
如98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
小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之心得
![小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之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b5da5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7.png)
小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之心得
刘鹏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08(23)7
【摘要】方剂学是中医基本学科之一,只有深刻领会每张方子的方义才能分君臣、别左使、明配伍,以何方治何病。
古人所制各方无非经验而后设,都是各代先贤的经验总结,但气候的变迁,立方的背景,个体的差异,是攻、是补各有不同。
况以千古之方医当今之病,岂如木之合缝乎?然临床用方重在灵活化裁可也。
如仲景所设伤寒各方,类伤寒者能用否?杂症有效否?温病当用否?就小柴胡汤而言,虽为伤寒而特设,但只要辨证施治,便可得心应手,临床各科大有作为。
【总页数】2页(P967-968)
【作者】刘鹏
【作者单位】河南省泌阳县中医院,463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得
2.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得
3.小柴胡汤临证心得
4.小柴胡
汤治疗化疗副反应的临证心得5.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得
欧阳光明(2021.03.07)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少阳之良方。
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疗效显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少阳病症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要脉证。
本证因为邪入少阳经,位居于半表半里,正邪纷争,外与阳争为寒,内与阳争而为热,故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征性发热。
按少阳经脉的巡行规律,证见经脉不利。
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枢机不利,脉眩细,是少阳病的主脉。
这些都是少阳病的主要表现,所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畅气机,调和肝脾,调和气血的功效,治疗以少阳经脉病症表现为主的病症。
小柴胡汤的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七味中药组成。
方剂的组成:柴胡为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之少阳解表专用药。
黄芩、清少阳相火,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
参甘为佐,扶正祛邪,又清里而防邪入,如此配合,具有清热解表,调和肝脾,补需扶正之功效。
是和法的代表方。
1、小柴胡汤是解表剂
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伤寒论指外感,只要是外感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已阳郁闭,营己不和,正邪和争余表,恶寒发热,重者为太阳伤寒,轻者
为太阳中风。
伤寒永麻黄汤为主之,中风永桂枝汤为主之,重在发汗解表,若邪热结于少阳,并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永小柴胡汤解表和里,重在清解邪热,若经大经传变,变为阳明腑实证,就会选用通腑泄热的承气汤。
在临床应用中,将小柴胡汤用于解表不伤正的退热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单用于治疗发热的疾病时,柴胡的量压迫用足,最少用20g以上。
2、小柴胡汤是和解剂
小柴胡汤作为和解剂,从广义的和法去认识具有和解治疗作用,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的治疗原则。
后进医家在注解小柴胡汤时多以和解剂论之。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和法是八法之一,是指通过和解的治法,如和解枢机,调和营卫,调和脾胃,调和升降,调和内外等,达到治疗的目的。
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之方,少阳为三阳之枢,为气机枢转之要,正邪分手之地,故治少阳病以和解法,使枢机和畅,三焦通利,病邪得除,正气得复,脏腑安和,疾病可愈。
外感风寒病的和法是指和解法,重在祛邪,如《伤寒论》上角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
内伤杂病永小柴胡汤的适应症:用于肝胆郁热,如胸胁苦满或痛,口苦咽干者,用小柴胡汤去人参,角消食导滞之品郁金,鸡内金等,发热重者,重用柴胡。
用于肝脾不调之症,如胁腹胀满,含则胀甚,纳谷不香,情志不畅,大便不爽等症,用小柴胡汤去黄芩,肝郁加香附与川芎滋肝。
脾虚加白术,茯苓以健脾,中阳不振加干姜。
用于肝气郁结的更年期综合症,取小柴胡汤之调和阴阳的作用。
更年期综合征,是肾之虚衰。
肾属水,肝属木,水不灌木,
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口苦咽干,目眩,永小柴胡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
对调平阴阳滋水涵木有较强的效果。
3、小柴胡汤有调补气血的作用。
伤科疾病,4患于表,而病变常在内脏,常因定淤气滞,取共调平气机,气行血行的作用,小柴胡汤其组成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擅开肝胆之郁,推动气机,调达升降,交通内外。
伤科疾病长由于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此伤后疼痛的原机为气血虚弱,气虚血瘀。
小柴胡汤作为八法和法的代表汤剂,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在临床应用中不能拘于一种格式,抓住主证,随证加减,是今世医者治疗大法中使用和法的精髓,有大的框架指导,临床应用的方向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