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I
1 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炼钢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 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排放控 制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钢铁行业以转炉、 电炉为主要冶炼设备的炼钢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 核、 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也适用于 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不适用于评价高合金钢等特殊钢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456 GB 21256 GB 28664 GB 32050 GB 50632 GB/T 24001 GB/T 23331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2
4 评价指标体系 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 1~表 2。
3
表 1 转炉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1 2 3 指标项 转炉公称容量,t 炉衬寿命,炉 转炉煤气净化装置 分权重值 0.20 0.08 0.20 二级指标 Ⅰ级基准值 (1.0) 200 t 以上转炉配置率≥60% ≥15000 采用干法除尘技术 Ⅱ级基准值 (0.8) 150 t 以上转炉配置率≥60% ≥13000 采用改进型湿法除尘技术 配备转炉一次烟气、二次烟气除 尘设施;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 装置、上料系统设有除尘设施 Ⅲ级基准值 (0.6) 100t 以上转炉配置率 100% ≥10000

钢铁行业环保绩效创a 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环保绩效创a 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环保绩效创a 技术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钢铁行业环保绩效创A 技术指南第一部分:引言。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指南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为了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用先进的适用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

本文将介绍一些钢铁行业中常用的先进适用技术。

1.高温再利用技术高温再利用技术是指将高温气体和废料利用起来,使其能够为冶炼过程提供能量和原料。

在钢铁制造过程中,存在大量高温的废热和高温气体,这些热能和气体可以通过高温再利用技术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能源。

利用高温气体和废热可以节约钢铁制造过程中的耗能,并且降低碳排放。

2.新型炼铁技术新型炼铁技术是指采用新型设备和工艺来进行钢铁制造过程。

这种新型技术能够在加热和冷却等方面节约大量热能,并且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变得更加环保和节能。

3.电弧炉技术电弧炉技术是一种用电弧加热和熔化废钢铁制造钢铁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废钢铁循环利用,减少钢铁制造中的浪费,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与传统的炼钢方法相比,电弧炉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环境污染。

4.CO2回收技术CO2回收技术是指将CO2收集和利用起来,使得它能够为其他生产过程提供能源。

钢铁制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CO2,这些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回收技术收集和利用。

回收的CO2可以用于生产化学品、燃料和水泥等,在减少钢铁制造过程中的排放的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生产过程提供能源。

5.绿色钢铁制造工艺绿色钢铁制造工艺是指采用环保的设备和工艺来进行钢铁制造。

这种工艺能够减少废水、废气和废固体的排放,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

绿色钢铁制造工艺利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来减少工艺中的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总之,钢铁行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积极采用先进的适用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高温再利用技术、新型炼铁技术、电弧炉技术、CO2回收技术和绿色钢铁制造工艺等。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钢铁行业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钢铁行业的绿色制造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的创新方法

钢铁行业的绿色制造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的创新方法

钢铁行业的绿色制造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的创新方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绿色制造的创新方法。

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钢铁行业在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在绿色制造方面的创新方法,以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以此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1. 利用清洁能源进行钢铁生产传统的钢铁生产过程依赖于高耗能的煤炭和高排放的燃料。

然而,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钢铁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例如风能和太阳能等。

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资源消耗。

2. 采用高效节能的制造工艺在钢铁生产的每个环节中,都存在着能够提升能效和减少能耗的创新技术。

例如,在炼铁过程中,引入高温炼铁技术和氧气富氧炉等高效节能的设备,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能耗。

此外,使用更加精细化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料产生,从而降低了资源消耗。

3.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在钢铁行业中的推广,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回收废钢和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再生利用和资源回收,可以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同时,循环经济模式还可以促进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提高钢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 加强碳排放管控和减排技术研发钢铁行业是一个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减少碳排放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钢铁企业应加强碳排放管控,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并通过先进的减排技术进行落地实施。

例如,在高炉煤气净化和焦化废气处理过程中,采用高效的脱硫、脱氮和脱硝技术,可以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5. 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消费者,通过合理的物流和运输方式,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

钢铁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选择能源效率高、环保的原材料供应商,以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

总结起来,钢铁行业的绿色制造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的创新方法包括利用清洁能源、采用高效节能的工艺、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加强碳排放管控和减排技术研发以及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

关于钢铁厂实习报告5篇

关于钢铁厂实习报告5篇

关于钢铁厂实习报告5篇关于钢铁厂实习报告5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为大家的钢铁厂实习报告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我们本科教学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们接触实际,了解社会的好时机,同时也会让我们增强劳动观点和事业心、责任感;学习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稳固所学理论知识,获取本专业的实际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通过这次对包钢的认识实习,我们对钢铁生产的主要设计和工艺流程,运输联系、工厂布局,钢铁冶金企业的车间组成和总图布置,机械化运输及装卸设备等,有一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为下面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根底。

二、实习时间: 20xx年8月23日9月5日三、实习地点: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实习的部门(1) 炼铁厂四号高炉(2)炼钢厂(3)薄板厂液压站(4)轨梁厂五、实习的主要目的1) 生产实习是设计的准备阶段,也是重要的实践环节。

实习期间应根据设计题目的需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并收集设计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纸资料,为下阶段的设计计算作好充分的准备。

2) 通过现场,以及阅读、消化所设计设备的图纸,掌握设备的构造。

3) 通过对生产过程和设备的观察,找出生产和设备的薄弱环节,和现场有关人员讨论改进措施,为酝酿设计方案打下根底。

4) 了解有关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维修制度、经济效益等工程师根本训练的实际知识。

六、实习要求1) 深入了解实际,主动地、虚心地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结合生产情况,针对生产情况,针对工艺、设备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作深入的了解,做到手勤、眼勤、嘴勤。

2) 人人重视平安,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

3) 严格遵守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实习队的组织纪律。

4) 实习中要及时资料,最后要按时交实习报告,并承受考核。

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钢铁行业一直被认为是环境污染较重的行业之一,其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给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

然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钢铁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绿色技术,以实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钢铁行业的绿色技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节能减排技术1.1 高效炼钢技术高效炼钢技术是钢铁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采用高效炼钢技术可以降低炼钢过程中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例如,采用先进的烧结技术可以减少炼钢过程中的热能损失,降低能耗;采用脱硫脱氮技术可以减少炼钢过程中的气体污染物排放。

1.2 废气处理技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采用废气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例如,采用除尘技术可以净化废气中的颗粒物;采用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

1.3 循环冷却技术循环冷却技术是钢铁行业减少耗水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循环水系统,可以将炼钢过程中的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循环冷却技术还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

二、优化矿石利用技术2.1 废渣综合利用技术钢铁行业产生大量的废渣,传统上往往会将废渣直接堆放或填埋,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采用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可以将废渣转化为资源,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

例如,通过废渣回收技术可以将废渣中的铁精粉、矿物质等有价值成分提取出来,再利用于生产过程中。

2.2 先进的炼铁技术炼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废水和废渣,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采用先进的炼铁技术可以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矿石的利用率。

例如,采用高炉煤气发电技术可以将炼铁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进行能量回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绿色设计与环境管理3.1 环境评估与规划在钢铁项目建设前,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将环境保护纳入设计、审批和管理的全过程。

2024年钢铁行业培训课程资料

2024年钢铁行业培训课程资料

06
人力资源管理与团队建设
人才选拔、培训和激励机制设计
人才选拔
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运用多种选拔手段,确保选拔出具备高素质 和潜力的人才。
培训机制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 训、管理培训等,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激励机制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结合绩效考核结果,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和 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变革意识
培养员工的变革意识,让员工认识到变革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拥抱变革。
学习氛围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 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创新实践
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实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持续改进和卓越品质追求
01
持续改进理念
介绍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强调 以顾客为中心、追求卓越的思想 。
02
卓越品质追求实践
分享一些企业在追求卓越品质方 面的实践案例,如六西格玛管理 、精益生产等。
03
未来钢铁行业质量 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钢铁行业质量发展的趋 势,如数字化质量管理、智能化 质量控制等。
05
客户关系维护以及拓展新客户途径
客户关系管理
介绍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帮助学员建立和维护 良好的客户关系。
01
客户满意度提升
讲解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建立客户 信任等。
02
03
拓展新客户途径
分享多种拓展新客户的途径和方法, 如社交媒体营销、参加展会、开展促 销活动等,帮助学员扩大市场份额。
高炉炼铁技术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10.10•【文号】环发[2005]114号•【施行日期】2005.10.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环发[2005]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精神,结合环保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局制定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二00五年十月十日附件: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以下简称《意见》)的精神,紧密结合环保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改变以末端治理为主的传统污染防治模式,增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能力,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就环保部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环保部门在推进循环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一)深刻理解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有利于解决区域性与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全国环保系统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环境与经济“双赢”的一项重大举措,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组织理论和政策研究,开展企业、区域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的试点和实践探索,促进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国环境污染的压力。

钢铁行业如何推动产业链的资源循环利用

钢铁行业如何推动产业链的资源循环利用

钢铁行业如何推动产业链的资源循环利用在当今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其资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推动产业链的资源循环利用显得尤为关键。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情况。

钢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石灰石等原材料,同时消耗大量的能源。

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等废弃物。

其中,废渣包括高炉渣、钢渣等;废水含有各种污染物;废气则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为了推动产业链的资源循环利用,钢铁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例如,推广应用高炉富氧喷煤技术、连铸连轧技术等,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损失。

同时,通过改进炼钢工艺,提高钢水纯净度,减少废品产生。

二是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对于废渣,可以进行综合利用。

高炉渣可以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钢渣经过处理后,可用于道路建设、地基回填等。

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减少新水的取用。

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通过脱硫装置进行回收,制成硫酸等产品。

三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在采购原材料时,严格把控质量,选择品位高、杂质少的矿石和煤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和调配,避免浪费。

四是发展产业共生模式。

钢铁企业可以与其他相关产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循环利用。

例如,与建材企业合作,将废渣供应给他们作为生产原料;与电力企业合作,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

企业应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探索新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方法。

同时,政府也应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企业进行资源循环利用,对做得好的企业给予奖励和补贴。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4前言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10)6 计算方法与数据采集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钢铁生产企业钢压延加工工序及钢压延加工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钢压延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起草人:吕杰、杨奕、程茉莉、董博、陈剑、李艳萍、姜琪、杨宝玉、吴礼云、刘玉忠、赵若楠、张青玲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钢压延加工工序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热压延部分适用于生产钢材产品品种为普碳钢的中厚板、棒线材、热轧薄板产品的热压延加工工序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冷压延部分适用于工作辊辊身长度大于900mm,3mm 以下厚度的冷轧板产品以及热镀锌(不含彩涂、不锈钢、电工钢)产品的冷压延加工工序(含酸轧、退火、热镀锌加工工序)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钢铁行业环境监察技术指南(报)

钢铁行业环境监察技术指南(报)

河南省钢铁行业环境监察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河南省内的钢铁生产企业的日常环境监察工作不包括焦化及铁合金。

监察内容包括产业政策落实情况核查核实企业建设项目与环评及批复的相符性、“三同时”执行情况环保设施处理工艺、设备以及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自动监控装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及监测设施等方面。

2、基本概念和术语2.1 钢铁企业钢铁企业分为钢铁联合企业含独立炼铁厂和炼钢轧钢企业含独立轧钢厂等类型。

钢铁联合企业是指以铁精矿、石灰石或白云石、萤石、膨润土、原煤、焦碳、铁合金等为原辅材料及燃料通过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生产出各类钢材产品。

炼钢轧钢企业是指以废钢、生铁或铁水、铁合金、石灰石或石灰、萤石等为原辅材料通过炼钢、轧钢等工序生产出各类钢材产品。

2.2 术语和定义烧结以铁精矿、石灰石或白云石、原煤、焦碳等为原辅材料以高炉煤气为点火燃料通过烧结机得到烧结矿产品的过程。

炼铁以烧结矿、球团矿、石灰、原煤、焦碳等为原辅材料和燃料在高炉内经过一系列冶金化学反应而得到生铁产品的过程。

炼钢以废钢、生铁或铁水、铁合金、石灰石或石灰、萤石等为原辅材料通过转炉或电炉冶炼、连铸机铸坯形成钢坯的过程。

轧钢合格钢坯经加热炉加热通过粗轧、中轧、精轧机组轧制而形成各类钢材产品的过程。

二文三塔转炉炼钢一次烟气湿式净化措施指两级文氏管洗涤、三级脱水器。

3、环境监察准备3.1 资料收集监察前应向被监察企业或管理部门收集以下基础资料: ⑴报告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三同时”验收报告、综合整治验收资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

⑵行政许可资料项目环评及批复文件、项目重大变更环评及批复文件、验收批复文件、项目排污许可证等。

⑶设计施工图纸资料环保设施的设计文件及图纸、环保设施平面布置图、环保设施运行工艺流程图等。

⑷日常管理资料环保管理制度、日常环境监测报表、物耗、能耗、水循环利用率、排污费交纳情况、主要环保设备及运行记录等资料、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运行记录、主要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协议或合同、环境保护组织机构、风险防范应急预案等。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3
表 1 钢铁行业(热压延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1 2 0.25 3 4 5 1 资源与能源 消耗 0.25 2 3 1 产品特征 0.05 2 1 2 污染物排放 控制 3 0.20 4 5 6 钢材质量合格率,% 废水排放量*,m3/t 产品 化学需氧量单位排放量, kg/t 产品 石油类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颗粒物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二氧化硫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氮氧化物单位排放量,kg/t 0.40 0.30 0.15 0.15 0.10 0.15 0.15 二级指标 加热炉余热回收 热轧薄板、 棒线连铸坯热送 热装技术 辊道连接保温设施 采用轧机烟气净化处理技 术 加热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主轧线工序能耗(中厚板/ 棒线/热轧薄板)*,kgce/t 产品 燃气消耗(中厚板/棒线/热 轧薄板),kgce/t 产品 吨产品新水消耗, m3/t 产品 钢材综合成材率,% 分权重值 0.40 0.20 0.20 0.12 0.08 0.40 0.36 0.24 0.60 45/48/48 39/32/40 ≤0.60 棒线/热轧薄板≥99 中厚板≥90 棒线/热轧薄板≥99.8 中厚板≥97 ≤0.20 ≤0.006 ≤0.0002 ≤0.019 ≤0.02 ≤0.10 二级指标 Ⅰ级基准值 (1.0) 双预热蓄热燃烧+加热炉汽化冷却 热装温度≥600℃,热装比≥40%,热 轧薄板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采用该技术 Ⅱ级基准值 (0.8) 单预热蓄热燃烧+加热炉汽 化冷却,或双预热蓄热燃烧 热装温度≥400℃, 热装比 ≥30% 采用该技术,并稳定达标 采用低氮燃烧 48/53/50 43/35/42 ≤0.75 棒线/热轧薄板≥98 中厚板≥89 棒线/热轧薄板≥99.5 中厚板≥96 ≤0.30 ≤0.015 ≤0.0009 ≤0.025 ≤0.05 ≤0.15 53/58/53 47/39/45 ≤0.90 棒线/热轧薄板≥97 中厚板≥88 棒线/热轧薄板≥99.0 中厚板≥95 ≤0.40 ≤0.020 ≤0.0012 ≤0.050 ≤0.07 ≤0.17 Ⅲ级基准值 (0.6) 单预热蓄热燃烧或加热炉 汽化冷却 热装温度≥300℃, 热装比 ≥20% -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循环经济发展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材料支撑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

在当前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形势下,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已成为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首先,资源的有限性要求钢铁行业走向循环经济。

钢铁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等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对废旧钢铁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从而延长资源的使用周期,保障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的压力促使钢铁行业转型。

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如果不加以有效处理和利用,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再者,循环经济有助于提高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的梯级利用,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发展循环经济还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废渣制建材等产业,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二、钢铁行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一)加强资源回收利用1、废旧钢铁回收建立完善的废旧钢铁回收体系,提高废旧钢铁的回收量和回收率。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鼓励居民、企业等积极参与废旧钢铁的回收,同时优化回收渠道和物流配送,降低回收成本。

2、废渣综合利用钢铁废渣中含有丰富的铁、钙、硅等元素,可以用于生产水泥、建材、微晶玻璃等产品。

加大对废渣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提高废渣的附加值,实现废渣的零排放。

3、废水循环使用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对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

通过建立污水处理厂和水循环系统,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新鲜水的取用,降低水资源消耗。

(二)推进能源的高效利用1、余热余能回收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余能,如高温烟气、炉渣余热等。

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指标

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指标

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一、资源利用指标1. 铁矿石综合利用率:反映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综合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铁矿石综合利用率 = (炼钢产量 + 铸造产量)/ 铁矿石消耗量。

2. 炉渣综合利用率:反映钢铁企业对废渣的综合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炉渣综合利用率 = 炉渣回收量 / 炉渣产生量。

3. 废气综合利用率:反映钢铁企业对废气的综合利用程度,计算公式为:废气综合利用率 = 废气回收量 / 废气排放总量。

二、能源消耗指标1. 能源消耗强度:反映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使用效率,计算公式为:能源消耗强度 = 能源消耗总量 / 产品产值。

2. 电耗指标:反映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电力资源的使用情况,计算公式为:电耗指标 = 电力消耗总量 / 产品产值。

3. 水耗指标:反映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计算公式为:水耗指标 = 水消耗总量 / 产品产值。

三、环境保护指标1. 废水排放量:反映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总量。

2. 废气排放量:反映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总量。

3. 固体废物处理率:反映钢铁企业对固体废物的处理能力,计算公式为:固体废物处理率 = 固体废物处理量 / 固体废物产生量。

四、经济效益指标1. 利润率:反映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计算公式为:利润率 = 净利润 / 产品销售收入。

2. 资产周转率:反映钢铁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周转率 = 产品销售收入 / 总资产。

3. 成本控制能力:反映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能力,计算公式为:成本控制能力= (人工成本+ 材料成本+ 能源消耗成本)/ 产品销售收入。

以上指标均为衡量钢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全面、详细的评估,可以有效地推动钢铁企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

钢铁企业运用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企业运用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企业运用循环经济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加速推进了社会文明进程;但是与此同时,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显,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大大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兼顾的循环经济道路;1.1循环经济的定义与特点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遵循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线性过程,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要旨是将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闭环过程;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系统Recycle,以及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这就是三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是一种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这种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①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③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环保为目标;1.2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循环经济已清晰地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目前在日本、德国、丹麦、美国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1.2.1近年来,日本在废旧电器、汽车、容器包装等领域,实施“谁生产销售、谁回收利用”,从政府出台法律法规约束,到企业和消费者各自承担义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回收利用体系;早在2000年,日本就出台了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以法制形式推动循环经济;对不遵守“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原则的行为,日本政府将依照废弃物处理法的惩罚标准对20多种行为进行程度不一的处罚;截止到2002年底,日本家电生产厂家已在全国建立了40家废弃家电回收利用研究中心和处理工厂,负责废弃家电循环利用的研究和处理;2002年,日本回收家电850多万台,资源循环利用率空调为78%、电视为73%、冰箱为59%、洗衣机为56%;1.2.2德国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促进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如饮料包装押金规定、废旧电池处理规定、废木料处理办法等;德国建立专门机构,监督企业废料回收和执行循环经济发展;德国的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规定,生产企业必须要向监督机构证明其有足够的能力回收废旧产品才被允许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另外,德国各地还有专门为企业提供垃圾再利用服务的公司,它们向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垃圾回收处理等服务;正是由于发展循环经济,近几年德国在GDP增长两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却减少近75%;1.2.3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他们通过放弃对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减少生产中有害废物排量,回收公司废弃物再加利用,设计制造灵巧多功能产品等;并据此提出“3R制造法”,即物质利用减量Reduce、资源循环利用Recycle、废物再资源化利用Reuse;2、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2.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佳选择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我国的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2003年,我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钢铁企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大户,迫于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已是大势所趋;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才能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我们说,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佳选择;2.2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为钢铁增长提供了市场空间;国内的大钢厂,如宝钢、鞍钢、武钢和马钢等,都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必将导致对全球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增加;而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目前,钢铁生产的主原料铁矿石,其进口价格在2004年的基础上上涨了%,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等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钢铁企业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2.3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并非简单地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它首先强调的是资源的节约利用,然后是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水、矿物等各类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内的几个大钢厂基本上是大型或特大型联合企业,内部的各厂矿、子公司之间,自然地形成了生态工业园,其中一个生产单元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等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另一个生产单元的能源和原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因此,钢铁企业在优化配置,节约资源,互通物料、提高效率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通过成员间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来实现整体在经济和环境上的良好表现;2.4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实施循环经济的结果必然导致环境质量的提高;钢铁企业作为环境污染大户,其资源的低利用水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多年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渣”一直威胁着周边的环境和下游的企业;如果实施循环经济,推选清洁生产,可从钢铁生产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并在生产制造、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系统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恢复环境的自净能力,恢复生态平衡,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3、我国钢铁企业目前的现状虽然中国是世界钢铁大国,但是中国还不是世界钢铁强国;中国钢铁行业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是: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从而导致了中国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低、资源消耗较高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销售方面与上下游的谈判能力较弱;3.1钢铁企业集中度低下钢铁企业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是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一种大趋势,也是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和突破口;据悉,在世界发达国家,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较高;2003年,全球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47家,其中日本4家,其钢产量占日本钢产量的%;美国4家,占美国钢产量的%;俄罗斯4家,占俄国钢产量的%;韩国2家,占韩国钢产量%;欧盟15国7家,占欧盟钢产量的%;而我国共有13家,只占全国钢产量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钢铁企业联合、兼并和资产重组是中国钢铁产业的大势所趋;2005年7月20日对外公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做出规定:到2010年,国内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在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而2004年,前十大钢铁集团公司产量为9千多万吨,仅占整体产量的34%左右;这说明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亟待提高;近年来,世界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钢铁企业间兼并重组与战略联盟势头迅猛,从同一国家或地区内部向跨国延伸,从而形成了少数几个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优化、生产规模巨大、产品竞争力更强的钢铁巨头,通过规模扩张和提高市场占有率来强化竞争力;2004年,米塔尔钢铁公司钢产量5800万吨,名列世界第一位;阿塞勒集团钢产量达到4690万吨,名列世界第二位;日本新日铁集团、JFE钢铁公司和韩国浦项集团的钢产量都超过3100万吨;2004年日本新日铁等4家企业集团钢产量占该国的%;韩国浦项集团等2家钢产量占该国的%;在国际钢铁业加快联合重组的同时,我国钢铁行业组织结构却在不断恶化;2004年,我国钢铁企业已达871家,一个城市有几家、十几家钢铁企业已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有的城市有几十家钢铁企业;钢产量600万吨以上的企业集团只有11家,仅占全国的%,其中最大的宝钢集团钢产量万吨,只占全国%,世界排名第五位;3.2钢铁产业整体水平低下钢铁行业是能源、水资源、矿石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同时又面临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的严重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吨钢综合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5-20%,吨钢耗新水比世界先进水平高8-10吨,再比如钢铁工业能源有效利用率只有30%,而且是污染排放的大户,固体废弃物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6%,废水、废气排放量占工业的14%;我国钢铁工业粗放型的现状和其工艺流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是最有条件、最具潜力、最为紧迫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因此,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具体的明确规定,要求:“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要努力做到电力自供有余,实现外供”、“企业应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建设污水和废渣综合处理系统,采用干熄焦,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等;4、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4.1钢铁企业物资循环的类型钢铁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其物资循环利用有三种类型:①再生资源的简单回用;炼钢、轧钢过程中产生的废钢、切头切尾,直接作为废钢回炉利用;淘汰、改造的基础设施、金属结构件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制品等经过简单的支解后作为废钢利用等等;②资源的二次利用;钢铁渣、瓦斯灰泥,转炉污泥及轧钢铁皮、电厂粉煤灰等回收后,经过分解处理,含铁高的可以作为原料,其余的二次利用制造水泥及其他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高炉煤气洗涤水、炼钢除尘污水、轧钢废水、设备冷却循环水等经过处理后串级使用或分级使用等等;③生态循环利用;对焦炉、高炉、转炉等发生的煤气,通过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后作为燃料;加热炉余热等一切可利用的能源生产蒸汽或发电及生活用热等等;4.2钢铁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途径循环经济的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钢铁企业在物资循环利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即从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上找出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消除污染源,从而构建绿色钢铁制造工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科学的生产规程;钢铁生产属于循环经济中从资源到产品的过程,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科学规范,从源头把关,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具体有以下3个原则:①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例如:在高炉生产过程中实施精料方针,尽量减少原料如矿石、煤炭等的用量,产出尽可能多的钢铁产品,减少钢铁渣的排放;②标准化:在工艺设备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使备品备件的资源共享,减少库存,而且还可以使生产设施非常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更换整套设施;③清洁化: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钢铁冶炼过程炉渣的处理采用传统的冲渣处理极易形成水渣雨和放炮事故,造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安全事故的产生,而采用英巴技术将炉渣通过英巴系统既提高了水渣的产量和质量,既避免了放炮事故的产生,处理水、余热还可以利用;再如采用TRT发电系统将过去浪费掉的高炉炉顶高温高压煤气转化为电能;据武钢的有关数据表明2004年该公司采用这项新技术发电量达1653亿kwh;为武钢能源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因此,在工艺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上述三个原则的实现,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和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二是对社会生产和消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质进行回收和再利用,用高新技术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其回收处理、拆解的产业化基地;充分利用再生金属是实现钢铁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除铁矿石外,再生金属已成为钢铁的另一个主要资源,它不需要建设矿山,具有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如用矿石炼铁再炼钢,能耗为吨标煤/吨钢,而用废钢炼钢,能耗仅为吨标煤/吨钢;利用废钢炼钢,可减轻空气污染88%,减轻水质污染76%;西方发达国家用废钢炼的钢一般在50%-70%我国约35%,个别国家和地区几乎全部用废钢炼钢;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炼钢源消耗还会增加,这就需要调整我国的废钢铁回收政策,强化废钢铁回收产业,合理回收和利用废钢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钢铁工业的发展;三是在工业企业较集中的区域,倡导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兼顾资源的循环利用,使上游的废料成为下游的原料和动力,废物通过梯形利用越来越少,最终形成“零排放”;最大限度地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互为利用,共同发展;工业生态园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好方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这个工业系统中驯化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组成一个闭合型的产业链条;如在钢铁生产中产生的煤气可作为锅炉、加热炉、燃气发电等很好的燃料,它产生的废渣可作为水泥厂很好的原料,它产生的废水可用于冲水系统,它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取暖或制冷系统;各工序之间树立“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概念,各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将污染负效益转化成资源正效益;四是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企业内部提出明确的指标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资源投入产出率提高的指标、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的指标,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减少率的指标等等;同时,企业内部还要制定必要的制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偿使用;通过采取这一系列的措施来达到消耗少、排放少甚至“零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减量化;总之,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用全局的视野去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

废钢铁回收利用碳排放核算指南

废钢铁回收利用碳排放核算指南

废钢铁回收利用碳排放核算指南1.引言1.1 概述废钢铁是指经过使用后失去原有价值的钢铁材料,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回收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增加,废钢铁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和资源节约的问题。

废钢铁回收利用碳排放核算指南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废钢铁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核算工作而制定的。

通过对废钢铁回收利用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的碳排放进行全面的、细致的、科学的核算,可以有效地评估和监控废钢铁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

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系统的方法和步骤,帮助相关企业和组织准确、可靠地核算废钢铁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通过对碳排放的量化和统计,可以为废钢铁回收利用的环保效益和资源节约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措施执行提供可行性建议。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废钢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碳排放核算的意义,并总结废钢铁回收利用碳排放核算的指南,同时展望废钢铁回收利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相信本指南将对促进废钢铁回收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2. 正文2.1 废钢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废钢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介绍废钢铁回收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这种经济活动如何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其次,我们将讨论废钢铁回收利用对经济的积极贡献,包括就业机会的创造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最后,我们还将提及废钢铁回收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如减少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

2.2 碳排放核算的意义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碳排放核算的意义以及其在废钢铁回收利用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碳排放核算的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计算和评估碳排放量。

其次,我们将探讨碳排放核算在环境政策制定和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它对废钢铁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还将讨论如何应用碳排放核算指南来指导和规范废钢铁回收利用行业的碳排放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经验及模式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经验及模式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经验及模式白利志【摘要】近年来,中国从法律制定、政策试点等方面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发展机制、关键技术等方面有较大差距。

在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赤道原则、碳金融模式、荷兰银行模式及兴业银行节能减排贷款模式等典型模式。

【期刊名称】《青海金融》【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方式;金融支持模式【作者】白利志【作者单位】交通银行青海省分行,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即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经济(吴季松,2005)。

从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经历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则是正在经历的第三种模式。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开始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将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经验(一)主要国家现状1.德国。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2年到1996年,以处理废弃物转向避免产生废弃物为中心的过程;第二阶段从1996年至今,为循环经济大规模开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德国循环经济发展有两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制定了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见表1);二是施行丰富的循环经济激励手段,包括征收环境税、签订环保协议、排污收费及押金退款制度等。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标准钢铁行业(长流程、短流程)》的通知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标准钢铁行业(长流程、短流程)》的通知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标准钢铁行业(长流程、短流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4.02.04•【字号】辽环发〔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标准钢铁行业(长流程、短流程)》的通知各市、沈抚示范区生态环境局:为进一步推进钢铁行业深度治理,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气发生,我厅组织编制了《辽宁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标准钢铁行业(长流程、短流程)》,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2月4日辽宁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A级标准钢铁行业(长流程)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长流程钢铁联合企业(包括加入铁水的电炉)。

长流程钢铁企业是指由互相衔接的且具有密切联系的原料场、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含电炉)、轧钢、石灰、自备电厂等生产工序联合进行生产的钢铁企业。

二、生产工艺(一)主要生产工艺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和公共单位(发电、供热)等。

主要原辅料主要原料为铁精粉、块矿、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等原料;主要辅料为生石灰、石灰石、膨润土、轻烧白云石、萤石等。

主要能源烧结用煤、喷吹煤、动力煤、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等。

三、主要污染物产排环节(一)颗粒物(PM)主要来自烧结机配料、整粒筛分和烧结,球团配料和焙烧, 高炉矿槽、出铁场、热风炉、煤粉制备,转炉、电炉、铁水预处理、精炼、连铸切割、火焰清理、钢渣处理,石灰窑、白云石窑等,轧钢热处理炉、精轧机、拉矫、精整、抛丸、修磨、焊接、废酸再生等有组织排放。

原料系统的供卸料设施、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的无组织排放。

(二)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烧结、球团焙烧、高炉热风炉、轧钢热处理炉及自备电厂等燃煤、燃气公共单元的有组织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

2020年第20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等10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5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现予以公布。

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九日关于批准发布《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等10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5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 告国家标准序号国家标准编号国家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229-2020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29-20072021-04-012GB/T 1531-2020铜及铜合金毛细管GB/T 1531-20092021-08-013GB/T 2072-2020镍及镍合金带、箔材GB/T 2072-20072021-08-014GB/T 2589-202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2021-04-015GB/T 2969-2020氧化钐GB/T 2969-20082021-08-016GB/T 3082-2020铠装电缆用热镀锌及锌铝合金镀层低碳钢丝GB/T 3082-20082021-04-017GB/T 3131-2020锡铅钎料GB/T 3131-20012021-08-018GB/T 4423-2020铜及铜合金拉制棒GB/T 4423-20072021-08-019GB/T 5230-2020印制板用电解铜箔GB/T 5230-19952021-08-01 10GB/T 5620-2020道路车辆 汽车和挂车制动名词术语及其定义GB/T 5620-20022021-04-01 11GB/T 5915-2020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GB/T 5915-20082021-04-01 12GB/T 5916-2020产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GB/T 5916-20082021-04-0113GB/T 8151.22-2020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2部分:锌、铜、铅、铁、铝、钙和镁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2021-08-0114GB/T 8151.23-2020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法2021-08-01 15GB/T 8760-2020砷化镓单晶位错密度的测试方法GB/T 8760-20062021-08-0116GB/T 9125.1-2020钢制管法兰连接用紧固件 第1部分:PN系列GB/T 9125-2010[部分代替]2021-04-0117GB/T 9774-2020水泥包装袋GB/T 9774-20102022-04-01 18GB/T 10573-2020有色金属细丝拉伸试验方法GB/T 10573-19892021-08-0119GB/T 11060.8-2020天然气 含硫化合物的测定 第8部分:用紫外荧光光度法测定总硫含量GB/T 11060.8-20122021-04-0120GB/T 11062-2020天然气 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GB/T 11062-20142021-04-01 21GB/T 11094-2020水平法砷化镓单晶及切割片GB/T 11094-20072021-08-01 22GB/T 11968-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 11968-20062021-08-01 23GB/T 11969-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 11969-20082021-08-0124GB/T 12130-2020氧舱GB/T 12130-2005,GB/T 19284-20032021-04-0125GB/T 12542-2020汽车热平衡能力道路试验方法GB/T 12542-20092021-04-01 26GB/T 13587-2020铜及铜合金废料GB/T 13587-20062021-08-01 27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气相色谱法GB/T 13610-20142021-04-01 28GB/T 14048.2-202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断路器GB/T 14048.2-20082021-04-0129GB/T 14048.4-202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GB/T 14048.4-20102021-04-0130GB/T 14090-2020海上油气开发工程术语GB/T 14090-20082021-04-01 31GB/T 15144-2020管形荧光灯用交流和/或直流电子控制装置 性能要求GB/T 15144-20092021-04-01 32GB/T 15675-2020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5675-20082021-04-01 33GB/T 15762-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 15762-20082021-08-01 34GB/T 19206-2020天然气用有机硫化合物加臭剂的要求和测试方法GB/T 19206-20032021-04-01 35GB/T 20050-2020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检测 通用要求GB/T 20050-20062021-04-01 36GB/T 2028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保护轮廓和安全目标的产生指南GB/Z 20283-20062021-04-0137GB/T 20818.12-202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过程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元素 第12部分:流量测量设备电子数据交换用属性列表(LOPs)2021-04-0138GB/T 20818.21-2020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过程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元素 第21部分:自动阀电子数据交换用属性列表(LOP) 通用结构2021-04-0139GB/T 20928-2020无缝内螺纹铜管GB/T 20928-20072021-08-01 40GB/T 20975.6-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GB/T 20975.6-20082021-08-01 41GB/T 20975.17-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GB/T 20975.17-20082021-08-01 42GB/T 20975.21-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钙含量的测定GB/T 20975.21-20082021-08-01 43GB/T 21087-2020热回收新风机组GB/T 21087-20072021-08-01 44GB/T 22869-2020冷轧金属板衬纸GB/T 22869-20082021-04-01 45GB/T 23004-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生态系统参考架构2021-04-01 46GB/T 23005-2020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咨询服务指南2021-04-01 47GB/T 23518-2020钯炭GB/T 23518-20092021-08-01 48GB/T 24242.1-2020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24242.1-20092021-04-01 49GB/T 24242.2-2020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2部分:一般用途盘条GB/T 24242.2-20092021-04-01 50GB/T 24242.4-2020制丝用非合金钢盘条 第4部分:特殊用途盘条GB/T 24242.4-20142021-04-01 51GB/T 24474.2-2020乘运质量测量 第2部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2021-04-01 52GB/T 24549-202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GB/T 24549-20092021-04-0153GB/T 25117-2020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牵引系统组合试验方法GB/T 25117.1-2010,GB/T 25117.2-2010,GB/T 25117.3-20102021-04-0154GB/T 26017-2020高纯铜GB/T 26017-20102021-08-01 55GB/T 26291-2020舰船用铜镍合金无缝管GB/T 26291-20102021-08-01 56GB/T 26300-2020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GB/T 26300-20102021-08-01 57GB/T 26302-2020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GB/T 26302-20102021-08-0158GB/T 27894.1-2020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和计算相关不确定度 第1部分:总导则和组成计算GB/T 27894.1-20112021-04-0159GB/T 27894.2-2020天然气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成和计算相关不确定度 第2部分:不确定度计算GB/T 27894.2-20112021-04-0160GB/T 28599-2020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测定GB/T 28599-20122021-01-01 61GB/T 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021-04-01 62GB/T 34077.5-2020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管理规范 第5部分:技术服务体系2021-04-0163GB/T 34609.2-2020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银、金、铂、钯、铱、钌、铅、镍、铜、铁、锡、锌、镁、锰、铝、钙、钠、钾、铬、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2021-08-0164GB/T 38999-2020健康信息学 健康卡 通用特性2021-04-01 65GB/T 39000-2020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2020-09-2966GB/T 39003.1-2020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用工程数据交换格式 自动化标识语言 第1部分:架构和通用要求2021-04-0167GB/T 39004-2020工业机器人电磁兼容设计规范2021-04-0168GB/T 39005-2020工业机器人视觉集成系统通用技术要求2021-04-01 69GB/T 39006-2020工业机器人特殊气候环境可靠性要求和测试方法2021-04-01 70GB/T 39007-2020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规范2021-04-01 71GB/T 39049-2020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修复技术指南2020-09-29 72GB/T 39050-2020远程教育服务规范2020-09-29 73GB/T 39051-2020文物进出境标识使用规范2020-09-29 74GB/T 39054-2020社区教育服务规范2021-04-01 75GB/T 39055-2020机械式停车设备制造安装监理技术要求2021-01-01 76GB/T 39056-2020古建筑砖石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2020-09-29 77GB/T 39058-2020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管理规范2021-04-01 78GB/T 39059-2020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测定 环境测试舱法2021-01-01 79GB/T 39060-2020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制造安装监理技术要求2021-04-01 80GB/T 39061-2020汽车产品召回编号规则与编号应用2021-04-01 81GB/T 39063-2020消费品召回 电子电器风险评估2021-04-01 82GB/T 39066-2020楼宇经济术语2021-04-01 83GB/T 39067-2020商务楼宇公共服务规范2021-04-01 84GB/T 39069-2020商务楼宇等级划分要求2021-04-01 85GB/T 39072-2020袋栽银耳菌棒生产规范2021-01-01 86GB/T 39077-2020经济型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中有害相的检测方法2021-04-01 87GB/T 39078.1-2020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要求 第1部分:基本安全要求2021-04-01 88GB/T 39079-2020大型游乐设施检验检测 加速度测试2021-04-01 89GB/T 39080-2020游乐设施虚拟体验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021-04-01 90GB/T 39085.2-2020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用雷达反射器 第2部分:主动型2021-04-01 91GB/T 39086-2020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功能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2021-04-01 92GB/T 39087-2020健康信息学 健康信息学特征描述框架2021-04-01 93GB/T 39088-2020船舶和海上技术 声响接收系统2021-04-01 94GB/T 39089-2020竹牙签2021-04-01 95GB/T 39090-2020危险品绝热储存试验方法2021-04-01 96GB/T 39091-2020工业余热梯级综合利用导则2021-04-01 97GB/T 39092-2020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2021-04-01 98GB/T 39093-2020危险品热积累储存试验方法2021-04-0199GB/T 39094-2020中国气象卫星名词术语2021-04-01 100GB/T 39095-2020航空航天 液压流体零部件 颗粒污染度等级的表述2021-04-01 101GB/T 39096-2020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井油管用铝合金管2021-04-01 102GB/T 39097-2020深水定位系泊系统技术要求2021-04-01103GB/T 39098-2020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消防员装备(防护服、手套、靴子和头盔)2021-04-01104GB/T 39100-2020多肽抗氧化性测定 DPPH和ABTS法2021-04-01 105GB/T 39101-2020多肽抗菌性测定 抑菌圈法2021-04-01 106GB/T 39111-2020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修改单序号国家标准编号国家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1GB/T 23421-2009飞机装载设备基本要求 《第1号修改单》 2020-09-29 2GB/T 25283-2010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第1号修改单》 2020-09-29 3GB/T 26683-2017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 《第1号修改单》GB/T 26683-20112020-09-29 4GB/T 26686-2017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规范 《第1号修改单》GB/T 26686-20112020-09-29 5GB/T 33444-2016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 《第1号修改单》 2020-09-292020年第21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第1部分:机车车辆限界》等106项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现予以公布。

钢铁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钢铁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方案

钢铁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方案如今,钢铁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必须积极采取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行的方案,以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能源效率。

1.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钢铁行业可以借助智能制造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智能制造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它们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实时监测、优化生产过程和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采用智能制造技术,钢铁行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能源回收利用钢铁行业产生大量的废热和废气。

为了减少能源浪费,钢铁企业可以采用能源回收利用技术。

例如,废热回收系统可以将高温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电能,用于生产过程。

此外,废热还可以用于供暖或其他工业用途,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钢铁行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废钢渣、废铁矿石和废液等。

为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钢铁企业可以采用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

通过合理处理和分类废弃物,可以将其转化为次生资源,如再生钢铁和废渣用于建筑材料生产。

此外,钢铁企业还可以将废液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4. 绿色生产和清洁能源使用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生产转型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举措。

钢铁企业可以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钢铁企业还可以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5. 联合循环利用模式钢铁行业可以积极与其他相关产业合作,推动联合循环利用模式的发展。

例如,与建筑行业合作,将废弃的钢材回收再利用于建筑工程中;与汽车制造行业合作,将废弃的汽车零部件回收再利用于钢铁生产中。

通过联合循环利用,钢铁行业可以更全面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与损失。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应积极推行资源循环利用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能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绿色生产和清洁能源使用以及联合循环利用模式的推动,钢铁行业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主要依靠路径。围绕废弃物综合利用及行业循环链接发展,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600号)、《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6]2749号)…等等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系列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构成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形成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的具体要求,并确定了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等十个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点行业。
《钢铁行业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实践技术指南》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18年10月
国家标准《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以下简称“NQI专项”)“典型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YFF0201600)之课题“重点行业循环链接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课题编号2016YFF0201602)的研究任务安排,由任务承担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5)组织有关单位和钢铁行业企业共同参与《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国家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
三、钢铁行业产业、标准现状
(一)产业现状
我国粗钢产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达8.23亿吨,约占世界粗钢产量的49.5%。虽然自2016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去产能加速,但产量仍然保持在8亿吨左右。我国也是钢铁出口大国,2016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08亿吨,连续两年突破一亿吨,出口地区遍布东盟、中东、韩国、美国等地区与国家。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缓解铁矿资源的紧张,降低钢铁行业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使钢铁行业企业实行资源减量化、再循环与回收利用、废物资源化,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可以改变钢铁工业企业传统的污染处理方式,从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预防与控制为主转变,再辅以末端的污染治理方式,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产生,有效保护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解决资源与环境的约束矛盾,提高企业的整体的生存与发展水平。
《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要求,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和废物再利用、资源化等标准。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提出“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图1我国过去十年粗钢年产量(亿吨)
1.工业体系相对完善。
目前全国共有钢铁企业1400余家,包括钢铁联合企业约650家,独立球团厂约53家,独立轧钢厂约700家。但是,钢铁工业也是我国工业领域主要排污大户之一,根据2015年环境统计年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为173.6万吨、104.3万吨、357.2万吨,占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12.4%、9.6%、32.2%。2015年焦化行业主要污染物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28.3万吨/年、36.5万吨/年、24.6万吨/年,占全国工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例分别为1.9%、2.1%、1.7%。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因此,为了科学评价循环经济发展进展和成效,加快循环经济实践技术大范围推广,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非常必要,编制形成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是非常迫切的。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业聚而不连、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压力大、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公众认知度低、标准体系不健全等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标准化已然成为规范和固化资源循环利用先进工业技术的重要手段,作为固化典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全行业大范围快速推广的有效工具,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但是,目前有关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绩效评价、循环经济先进工艺和技术推广的国家标准较少,甚至处于空白,严重影响了新工艺新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因此亟需加快相关标准的制定实现新技术成果向标准的转化。该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实现行业生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补全产业循环经济链条、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引导钢铁产业实现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及行业循环链接关键瓶颈技术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二、起草目的及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彻底转变。钢铁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长期以来,铁矿资源、煤炭资源和能源一直是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克服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我国钢铁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受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发展钢铁工业的新模式,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友好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