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滑移线理论

合集下载

第4章 滑移线场理论

第4章 滑移线场理论

点起、始位置的另一族两条滑移线的曲率变化量 (如dRβ)等于该点所移动的路程(如dSα)。
11
4.3 塑性区应力边界条件:
自由表面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接触表面之:
摩擦切应力为零
摩擦切应力为某中间值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13
摩擦切应力为最大值
7
由称Saint-Venant塑性流动方程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8
4.2 滑移线的性质
4.2.1 H.Hencky方程 也称沿线特性,描述滑移线上各点的平均应力变化规律。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由上式知,任一族中任一条滑移线上 两点的平均应力符合下列关系式:
一条滑移线(如β1或β2 )相交两点的倾角差和静水压力变化量均保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持不变。
若单元三个节点角ω、σm知,则第四点知。 推论: 异族截区内,一直皆直。
10
4.2.3 H.Hencky第二定理
一动点沿某族任意一条滑移线移动时,过该动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14
4.2 常见的滑移线场类型
正交直线 1 ) 直 线 型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2 ) 简 单 型
奇点
有心扇形:直线+圆弧 无心扇形:包络+渐开
15
3 ) 直 简 组 合 型
Principle of Metal Forming

7-2 滑移线速度场理论及应用

7-2 滑移线速度场理论及应用

ω+dω
P2
vα ω
x
滑移线上邻近两点的速率分解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盖林格尔速度方程:
dv v d 0 (沿α线) dv vd 0 (沿β线)
(7-12)
此方程式给出了沿滑移线上速度分量的变化特性,它可确定塑性变形 区内的速度分布。
若 α 滑移线为直线,则
d 0, v 常数
直线滑移线场,
v 常数,v 常数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对于由两族 α与β 连续正交的曲线网络所 构成的滑移线场,则在速度平面上相应有一 由两族连续正交的速度矢端曲线网络所构成 的速度矢端图(速端图),即为速度场。
滑移线和速度矢端曲线之间的关系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2.几种速度间断线的速端图
(1)滑移线ab为速度间断直线 其一侧为刚性区(“-”) ,另一侧为塑性区(”+‘)。由于ab两侧分别具有同一
(7-10)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过P点取滑移线为坐标系,以滑移线α、β的切线代替x、y轴,则有:
x , y
x ,y
由于σα,σβ 是最大切应力所在平面上的正应力
m
代入(7-10)得:
0, 0
(7-11a)
d
dt
0 d
0
d
dt
0 d
0
(7-11b)
取滑移线为坐标系
速度,故在速度平面的速度矢端曲线分别归缩为一个点,其速端图如图所示。
a)速度间断直线
b)速端图
图7-22 速度间断直线及其速端图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
(2)滑移线ab为速度间断曲线,两侧分别为刚性区与塑性区 刚性区一侧在速度平面上的速度矢端曲线归缩为一点,而塑性区一侧

(塑性成形力学)4滑移线场理论及应用

(塑性成形力学)4滑移线场理论及应用
(滑移线为速度不连续线) 4. 切向速度不连续量沿速度不连续线是一常数。
存在速度不连续线的速端图:
两条速度不连续线相交于一点附近的速度不连续量的矢量和为零。
4.6滑移线场的绘制
建立变形区内滑移线场通常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在给定的应力边界条件下,作滑移线场的方法: 1. 积分滑移线的微分方程; 2. 图解法; 3. 数值积分法。
相关规定:
1. 使单元体产生顺时针转效果的剪应力方向为α线,反之为β线;(例题)
2. 分别以α线和β线构成一右手坐标系时的横轴和纵轴,则代数值最大的主应力
σ1的作用线在穿过原点条件下是在第Ⅰ和第Ⅲ象限内;(例题)
3. α线各点的切线与所取的x轴的夹角为φ,逆时针转为正,顺时针转为负。
y
右手坐标系: 姆指指向α线正方向 食指指向β线正方向 中指指向自己
不少的塑性加工过程,由于变形区域 沿某一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较大, 沿该方向的相对变形量很小,可近似 认为是平面变形问题。 如:薄板轧制 矩形件压缩
莫尔圆 (应力圆)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
-p
k
4.1.2 基本假设
各向同性的理想刚-塑性材料 变形抗力为常数 忽略热应力和惯性力等
(①+②)/2 (①-②)/4
① ②
式(4.25) 式(4.26)
式(4.27) 式(4.28)
4.5 滑移线场求解的应力边界条件和步骤
4.5.1 应力边界条件 4.5.2 滑移线求解的一般步骤
4.5.1 应力边界条件
常见边界: 工件与工具接触表面:σ、τ 自由表面
单辉祖,“材料力学教程”,国防工 业出版社,1982,P208
图1.28 理想刚-塑性材料

弹塑性力学讲义9

弹塑性力学讲义9
y

k P
k

o x

规 定
1) 使变形体素顺时针转的 y 切应力方向为α线方向; 反之为β线方向。

2) 线各点的切线与所取 的x 轴的正向夹角为 , 逆时针转为正,顺时针 转为负 。
3), 构成右手坐标系,
1 在一、三象限。
o
k P
k

x

(2)平面变形时的应力和莫尔圆
3
汉基应力方程
x yx 0 x y
xy x y y 0
y p k sin 2 p k sin 2
x p k sin 2 p k sin 2
xy k cos2
(1) (2)
n = p =k 1 3 3
+k +
p /4

3
2
2 = p /2
1
0
-k

n = p

0.5 arccos
k 0 k
p n k sin 2 n 2
由莫尔圆
1 n k
3 n k
面的问题
(4)库仑摩擦的接触面
0
3 =-2 k

0.5 arccos
0 p k 4
舍去负的
p n k sin 2 0 k sin
p
2
k 2
由莫尔圆
1 0
3 2k
面的问题
(2)无摩擦的接触面
3 = 0
3
+k
+
p /4

1 = 0
p/4 p /4

滑移线理论_弹塑性力学讲稿

滑移线理论_弹塑性力学讲稿

R ` R R
R
"
S R S

B B`
S `
`
S
`

`
R `
A S
A`
R
`
证明:由于
1 R S 1 R S
(定义)
又可写为
R ` S R ` S
o
★ 屈服条件:(Mises)
(4-37)
化简后为
(4-38)
于是,在塑性区内主应力为
(4-39)
(4-40)
(4-41)
这就是说,在塑性区内任一点 的应力状态,可用静水压力 o 与
o
纯剪应力 两个分量来表示,
如图示。
o o

o o

o
★ 在不计体力的情况下,平衡方程为:
可解出
xm,m1 , ym,m1
(d) 重复计算可得出ABP范围内的塑性应力场。
(3) 第二边值问题(黎曼问题)
已知边界上某一点的两条正交的滑移线,其各点的、 已知,如图示: 求:区域AoBC内的塑性应力场。 步骤: (a) 分网,如图示 (b)求、,由汉基第 y B
(0,n) (o,2) (0,1) (m,0) (1,1) (m-1,n)

沿这两组滑移线分别有一一相
等的值和一一相等的值。而所有
也必相等,应力是均匀分布的,即称为均匀应力场。
例:图示直线边界上 n const, n 0 则
n k sin 2( ) 常数 p n k cos 2( ) 0
n

将上式代入(4-51(a)式得:
n k sin 2( ) n k cos 2( )

极限分析与滑移线理论

极限分析与滑移线理论

A
Ti
u
* i
dA

V Fiui*dv
v

0
ij
* ij
dv
如果物体内部存在速度间断时, 其虚功率方程可表示为:
ATiui*dA
v Fiui*dv
v

0 ij


* ij
dv

s ( ntg )[vt ]ds
以上几个定理的证明可参考土力学有关 书本,这里从略。根据虚功率方程可以 证明极限分析中两个重要的定理,即上 下限定理。
下限定理证明
上述两式相减得
s (Ti Ti0 )uids
v
( ij


0 ij
)ji
dv

sL
[C

(s
tg (Ti Ti0)u&ids n
)][vt
]dsL
由Drucker公式得到
( ij


0 ij
)ij
≥0
由于C≥ ntg 同时 [C ( ntg )][vt ] ≥0,
θ+μ θ θ-μ
μμ β族曲线
σ τ
σ1 σΧ σ3
τ
τ σΧ σ
σ3 σ τ
1
图6.2
滑移线与滑移线方程
线和 线的微分方程为
dz tg( )
dx
dz tg( )
dx
α族曲线
θ+μ θ θ-μ
μμ β族曲线
σ τ
σ1
σΧ
σ3
τ
τ σ3 σ
σΧ σ τ
1
图6.2
上、下限定理

塑性加工理论滑移线法

塑性加工理论滑移线法

3
m k
O
1
k
m 3
m
图 9-19 无摩擦的接触表面
n=m 摩 擦 切 应 力
=k
为k 的接触面
O
xy k cos 2 0,
1 k m 3
n=m 摩 擦 切 应 力
=k
为k 的接触面
O
4
3 k m 1
k m
O
m
k
k
O
m
m
k
3
k m
1
(a)
1 m k 3 (b)
图 9-20 摩擦切应力达最大值 k 的接触表面
β β
β
O
α
O′
α
α
a) 中心扇形场 b) 无中心扇形场 图 9-23 简单滑移线场
(3)滑移线场由两族互相正交的光滑曲 线构成
属于这一类的滑移线场有以下几种
(a)当圆形界面为自由表面或作用有均 匀载荷时,其滑移线场为两族正交的对数 螺线所构成(如图9-24a所示);
β α
(a)对数螺旋线场
(b)在粗糙平行刚性模板间压缩 时, 相应于接触面上摩擦切应力达 到最大值的那一段滑移线场为正 交的圆摆线(如图9-24b所示)
1 arccos xy 1 arccos f
2
k2
k
y
=xy
0
y
m
xy k
m k
x
O xy
xy
x
k
k m
m
xy
y
(a)
y
r
y
3
1 O
xy
2 x
x
m
(b)
图 9-21 当 0 f k 时的接触表面

c4-5

c4-5

晶粒越细,强度硬度逾高 原因:晶粒越小,单位面积上晶粒的数量越多,晶界的总面积 越大,因晶界变形的抗力较大,所以整个金属的强度水平较高。 晶粒越细,塑性韧性逾好 原因: 晶粒数愈多,金属的总变形量可分布在更多的晶粒内,晶粒间 的变形不均匀性减小,使塑性较好; 晶界的影响较大,晶粒内部和晶界附近的变形量差减小,晶粒 变形也较均匀,所以减小了应力集中,推迟了裂纹的形成和发 展,使金属在断裂之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由于细晶粒金属的强度较高,塑性较好,所以断裂时需要消耗 较大的功,所以韧性较好。 细晶强化
8
二、 实际晶体的塑性变形
1、晶界在变形 中的作用 1) 多晶体晶界上原子排列不很规则,为相 邻晶粒原子排列的过渡排列; 2)晶界是缺陷和杂质集中的地方,因而是 滑移的主要障碍,使变形抗力增大。 3)晶界发生塑性变形,使晶粒间的应力集 中松弛; 4)晶界对相邻晶粒的塑性变形起协调作用。
9
2、晶粒对变形的影响
12
二、金属组织和结构的变化
纤维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晶粒被压扁 或拉长,变形很大时,晶粒变成细条状,金属中的 夹杂物也被拉长而形成的组织。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亚结构 织构现象--金属塑性变形到很大程度 (70%以上)时,由于晶粒发生转动,使各晶粒位 向趋近于一致,形成特殊的择优取向,这种有序化 的结构叫做变形织构。包括: 丝织构 平行于拉拨方向 板织构 平行于轧制方向16源自二、再结晶的温度及其影响因素:
金属的变形程度 金属的纯度 加热速度和时间
三、 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 预变形度: 预变形度愈大,金属的晶格缺陷愈多,组织
愈不稳定,开始再结晶温度也就越低;
金属的溶点:金属的溶点越高,它的最低再结晶温度越高; 金属中的微量杂质和合金元素特别是高溶点元素, 因阻碍原子扩散和晶界迁移,可显著提高再结晶温度; 加热速度 保温时间

第四节 滑移线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滑移线的基本理论

一、滑移线的基本概念
一 )平面应变状态的特点(即 平面塑性应变状态)
1)某一方向的应变为零(εZ=0); 2)变形平面称为塑性流动平面; 3)任一点P的应力状态及其应力莫尔圆如 图, 且τmax =(σ1-σ3)/2=K。 4)作用在最大切应力平面上的正应力恰 等于中间主应力σ2或平均应力σm ,即 σm=σ2=(σ1+σ3)/2 =(σx+σy)/2 5)应力分量σx ,σy ,和τxy 可以用σm 及K表 示 σx=σm-Ksin2ω σ1= σm+K σy=σm + Ksin2ω σ2= σm τmax=±Kcos2ω σ3= σm-K 式中,ω--最大切应力平面与X轴的夹角
四、应力边界条件
一) 应力边界条件的描述形式 *通常的应力边界条件: 正应力σn,切应力τ; *滑移线场求解所要求的边界条件:切线角ω, 平均应力σm ; 设边界的切线与x轴一致,则有: ω=±[arcos(τ/K)] /2 (5--10)
二) 塑性加工中,常见的边界条件 (5种)
1.自由表面 特点: 自由表面无切向、法向应力,故自由表面必为主平面.
二)跨线特性(汉基第一定理) 同族的两条滑移与另族的一条滑移线相交,则两 交点切线间的夹角Δω与平均应力的变化Δσm 均为 常数。 ΔωAD=ΔωBC=……=Constant Δσm(A,D)=Δσm(B,C)=……= Constant 即: ωD -ωA=ωC -ωB =…… σmD-σmA=σmC-σm B =……
二 )最大切应力轨迹线——滑移线的形成
1.滑移线连续地分布在整个塑 性变形区,一直伸展到边界。
2.由变形区内每一点出发均可 作出两条正交的滑移线,从 而得到两族相互正交的滑移 线网络,即滑移线场(一族 为α滑移线,另一族为β滑 移线)。 3.两条滑移线的交点称为节点。

滑移线法

滑移线法
4
m 0 , n m 0 , 0
2 K p K 1 2 n
0 , 0 0 , n
沿n 线从(0, n )点到(m,n)点,每转一点减少 - ;
m n m m n 4 4
4
求AB面上的平均单位压力
沿滑移线MN,M点中心角为 。
N ; mN K;
4 M ; mM ? 2
汉基方程

2 K 2 K
m M M m N N
2 K K 2 K 4 2
BQ OP h cos 4
冲头总压力
F 2 pl sin pl cos
2 pl sin cos
; 2 K 1 =0, 时, p 4
; K 1 2 =K, = 0 时, ABC将消失,角增加,p
mB mE E B
2 K K 2 K
楔面上B点正应力
y
K sin 2 K 1 2 K sin 2 2
K 1 2 sin 2
m B B


p K 1 2 sin 2 y
三、速度矢端图(速端图)
在速度平面 Vx-Vy上以坐
标原点 o为极点,将塑性
流动平面内位于同一条 滑移线上各点的速度矢 量按同一比例均由极点 绘出,然后依次连接各
速度适量的端点,形成
一条曲线。
7.5 用滑移线法求解塑性成形问题
一、冲头压入半无限体
1、平冲头压入半无限体 冲头压入变形体,变形区长度远 大于宽度,类似于平面应变问题。 建立滑移线场

第四章-材料成形力学-滑移线场理论及其应用-多媒体课件

第四章-材料成形力学-滑移线场理论及其应用-多媒体课件

塑性区
v 0
v 2v0
AC v0 v AF v AC cos 45 v AC
1 2
(3) 单位压力公式
pD 2kD pC 2kC
pC D 2k(C D )
D
p
4
pD k
C
3p
4
pC
k
2k(3p
4
p)
4
k(1 p )
y
pC
k sin 2C
k(1 p )
k sin 3p
② 同族滑移线必须具有 相同方向的曲率.
③ 如果一族滑移线是直 线,那么与其正交的 另一族滑移线将具有 如图所示的4种类型
A 平行直线场
B 有心扇形场
C 一般简单应力场


线
D 具有边界线的简单应力场
均匀应力状态区的相邻区域一定是简单应力 状态的滑移线场。
线 S
B
线 A
L
o C
B 线
线 A
4.4 盖林格尔速度方程与速端图
x
y
1 4
x
y
2
2 xy
1
max
1 2
1
3
1 4
x
y
2
2 xy
2
屈服时
1 2
p
p
k
3 p k
4.1.2 基本假设
假设变形材料为各向同性的刚-塑性材料 即 假设塑性区各点的变形抗力是常数
4.1.3 基本概念 (1) 滑移线、滑移线网和滑移线场
max
1 4
4.3 滑移线场的几何性质
性质1 在同一条滑移线上,由点a 到点b,静水压力的变化与 滑移线的切线的转角成正比.

滑移线方法

滑移线方法

根据质点的变形趋势判断

滑移线法就是针对具体的变形工序或变形过 程,建立滑移线场,然后利用其某些特性, 来求解塑性成形问题,如确定变形体内的应 力分布、计算变形力、分析变形和决定毛坯 的合理外形、尺寸等。

塑性加工理论及应用
6 滑移线法
6.2 汉基(Hencky)应力方程
料常数,故只要能找到沿滑移线上的 σm的变化规律,即可求得整个变形体(或变 形区)的应力分布。这就是应用滑移线法求解平面问题的实质。 汉基应力方程给出了滑移线场内平均应力的变化与滑移线转角的关系式。其推 导过程如下 已知平面应变时的平衡方程为
对于理想刚塑材料,材料的屈服切应力k为常数。因此塑性变形区内各点莫 尔圆半径(即最大切应力 )等于材料常数k。
由图6-2可知,滑移线的微分方程为:
dy tg dx
对 线
dy tg( /) ctg dx


线
图6-2 x-y坐标系与滑移线网络
滑移线基本概念

滑移线的判断


滑移线的主要特点

2、Hencky第一定理
同族的两条滑移线截另一族任意一条滑移线相交两点的 倾角差和静水压力变化量均保持不变。 ma mb 2K (a b )
沿α 1从(1,1),(1,2)
m1,1 m1,2 2K (1,1 1,2 )
沿β 2从(1,2),(2,2)
上述已知,平面塑性应变状态下的应力分量完全可由σm和K来表示,而K为材
x xy 0 x y y xy 0 y x
塑性加工理论及应用
6 滑移线法
滑移线法解题步骤::
1 建立滑移线场,确定x,y坐标轴: 2 在自由表面取一点,分析应力状态:

第四章滑移线理论

第四章滑移线理论
(σx,τxy)
β
α
(σy,τxy)
σ

β
π/4 α σ3
σ1
第一主应力与x轴的夹角为θ: tan 2 2 xy
y x
剪切破坏面(α面和β面)与第一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为π/4。要 注意的是,剪切破坏面与第一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剪切破坏面 与第一主应力面的夹角是不相等的,两者相差π/2,在莫尔圆中 则相差π。
y'
x
x'
xy dA yx
根据 2 sincos sin2 cos2 1 cos 2
2
sin2 1 cos 2
2
y
x cos2 y sin2 xy sin cos yx sin cos
x
y
2
x
y
2
cos 2
xy
sin 2
x sin cos y sin cos xy cos2 yx sin2
xy
x y
2
4
2 xy
x
2
y
sin
2
xy
cos
2
max
min
x y
2
2
2 xy
x y
2
2
2 xy
tan
2
1
4
tan
21
2
cot
21
cot
21
xy x y
2
0
1
4
即极值剪应力面与主面成45°夹角
4.2 滑移线的概念
(1) Tresca材料 τ p=(σx+σy)/2
O
应力分量 x , y , xy 可表示为:
x
p
R cos 2

滑移线理论

滑移线理论

( ) ⎧⎪σmax = σ x + σ y 2 +
⇒⎨
( ) ⎪⎩σmax = σ x + σ y 2 −
( ) σ x −σ y
2
2
+
τ
2 xy
( ) σ x −σ y
2
2

2 xy
τα0 = 0 ∴ 极值正应力就是主应力
( ) dτα ( ) dα
=0=
σx −σy
cos 2α1 − τxy sin 2α1 = 0 ⇒ tan 2α1 =
第四章 滑移线理论
4.1 基本假设和应力基本方程 4.2 滑移线的概念 4.3 应力方程的特征线解法 4.4 滑移线的性质 4.5 简单滑移线场 4.6 塑性区边界条件 4.7 基本边值问题 4.8 楔体的极限荷载
教师:徐平 下载:ftp://202.197.185.21:2007 TEL:13733189057
∂τ yx + ∂σ y = 0 ∂x ∂y
( ) σ x −σ y
2
+

2 xy
= 4C2
上述三式就是传统塑性力学(或称金属塑性力学)滑移线场理 论中的应力基本方程。
在以后的分析中,为了区分屈服条件不同的材料,将满足 Mohr-Coulomb屈服条件的材料简称为Coulomb材料。将满足 Tresca屈服条件的材料简称为Tresca材料。不排水条件下饱和土体 的内摩擦角 ϕ = 0 ,属于Tresca材料。而 ϕ ≠ 0 的土体属于 coulomb材料,或称为 c −ϕ 材料。
) ∂x
∂Sα
+ cos

+2µ
) ∂y
∂Sα

第21讲 滑移线速度场理论

第21讲 滑移线速度场理论
1 2 1 2
v a v a dv ;
2 1 1
v b v b dv ;
2 1 2
va va vb vb
1 2 1
2
结论:沿一条滑移线速度间断为常数
速度矢端图
速度矢端图的概念
速度的端点的轨迹表示速度场; 速度场的图形解法。
速度矢端图
速度矢端图与滑移线
速度间断

速度间断线的位置
过渡区域:
1、很薄dy->0;2、有速度变化;
xy

ux 1 uy ( ) 2 x y



xy

xy
xy
dy 0 vt vt c
1 2
xy
max( K )
速度间断线必然是滑移线
速度间断

速度间断的特点
3 4
2k
))
1
2
3
m
K
x m K K ( 2 )
p x* 2 3
本章小结
滑移线应力场理论
滑移线速度场理论 滑移线理论工程应用
为: v , v ; v , v 和 v , v ; v v;
1 2 1 1 2 2 1 2
设某条α线为速度间断线:
滑移线两侧的速度分别 沿切向和法向分解: 由于法向速度向等: 由格林盖尔方程: dv v d 0
1 1
dv v d 0
2 2
第四章塑性成形问题工程解法第二节滑移线方法第二讲滑移线速度场理论?格林盖尔方程?速度间断?速度矢端图?工程应用格林盖尔方程?滑移线的不可压缩性xyxymyyymxxx???????????????????????????????m???????????23100????????00??dtd?dtd???00?????d?d滑移线具有不可伸缩性格林盖尔方程?临近两点的速度关系如图p1p2为滑移线临近的两点sincos21212121212121?d?d?d????v?v????v??vdvvdvppppppppppppdvvdvpvp??????????得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4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4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滑移和孪晶的变形机制有何不同?为什么在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锌中容易出现孪晶,而纯铁中容易出现滑移带?主要的不同:(1)晶体位向在滑移前后不改变,而在孪生前后晶体位向改变,形成镜面对称关系。

(2)滑移的变形量为滑移方向原子间距的整数倍,而孪生过程中的位移量正比于该层至孪晶面的距离。

(3)孪生是一部分晶体发生了均匀的切变,而滑移是不均匀的。

锌的晶体结构为密排六方,密排六方金属滑移系少,所以容易出现孪晶,而纯铁为体心立方结构,滑移系多,所以容易出现滑移带。

2.多晶体塑性变形与单晶体塑性变形有何不同?多晶体的每一晶粒滑移变形的规律与单晶体相同,但由于多晶体中存在晶界,且各晶体的取向也不相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具有以下特点:(1)各晶粒不同同时变形;(2)各晶粒变形的不均匀性;(3)各变形晶粒相互协调。

3.什么是滑移、滑移线、滑移带和滑移系?滑移线和滑移带是如何在金属表面形成的?列举金属中常见晶体结构最重要的滑移系,并在其晶胞内画出一个滑移系。

哪种晶体的塑性最好?哪个次之?为什么?所谓滑移是指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滑动,滑动后原子处于新的稳定位置。

晶体材料的滑移面与晶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滑移线。

由数目不等的滑移线或滑移台阶组成的条带称为滑移带。

一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滑移线是由于晶体的滑移变形使试样的抛光表面产生高低不一的台阶所造成的;相互靠近的小台阶在宏观上反映的是一个大台阶,所以形成了滑移带。

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好。

滑移方向对滑移所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所以面心立方晶格金属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更好。

密排六方由于滑移少,塑性最差。

4.简述一次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并说明如何区分冷、热加工。

动态再结晶与静态再结晶后的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一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冷变形所产生的储存能的释放。

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由于界面能变化引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sin (θ + µ ) ∂ −sin (θ − µ ) ∂
∂=
∂Sα
∂S β
∂x
sin 2µ
− cos (θ + µ ) ∂ + cos (θ − µ ) ∂
∂=
∂Sα
∂Sβ
∂y
sin 2µ
代入一阶拟线性偏 微分方程:
− sin 2µ
∂p ∂Sα
+ 2R
∂θ ∂Sα

⎡ ⎢sin ⎣

+2µ
y
β
2
α
1 θ
β
1
α
2 x
y
β
2
α 1β
θ
1 α
2 x
(a) Tresca材料
(b) Coulomb 材料
Tresca材料两族滑移线是正交的,与主应力迹线的夹角为π /4。而Coulomb材料的两族滑移线相互夹角为2μ= π/2-φ,与主 应力迹线的夹解为μ,在本章,我们约定:以第一主应力σ1为基 线,顺时针方向与基线成锐角的称为α线,逆时针与基线成锐解 的称为β线。 α线和β线的微分方程式为:
σx −σy τ xy
2
( ( ) ) ( ) 于是有: sin 2α1 =
± σx
σx −σy 2
−σ y
2
2

2 xy
;cos 2α1
=
±τ xy
σ x −σ y
2
4

2 xy
( ( ) ) τα
=
σ
x
−σ 2
y
sin


xy
cos


⎧⎪τ α max ⎨ ⎪⎩τ α min
= =

τ
C O
(σx,τxy)
α 2μ
2θ β
ccotφ p=(σx+σy)/2
β (σy,τxy)
σ
μα σ3
σ1
第一主应力与x轴的夹角为θ: tan 2θ = − 2τ xy σy −σx
剪切破坏面(α面和β面)与第一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为:
2µ = π −ϕ ⇒ µ = π − ϕ
2
42
应力分量 σ x,σ y ,τxy 可表示为:
4.1 基本假设和应力基本方程
在本章分析中,假设土体是理想刚塑性体,屈服 条件为Mohr-Coulomb屈服条件,或Tresca屈服条件。 在荷载作用下,土体中的塑性区域在某些方向可以自 由流动,土体塑性变形较大,弹性变形可以忽略的情 况下,上述刚塑性体假设可以推导出较可靠的近似 解,否则可能引起较大的误差。在岩土工程的稳定性 问题──地基承载力问题、挡土墙压力问题和土坡稳定 性问题中,滑移线场理论得到广泛的应用。
y
σx
γ
σ
x
+
∂σ x ∂x
d
x
σ
y
+
∂σ y ∂y
d
y
τ xy
+
∂τ xy ∂y
d
y
τ yx
+
∂τ yx ∂x
d
x
上述三个式子是滑移线场理论的应力基本方程。方程中只包 含三个未知量,即应力分量 σ x,σ y ,τxy ,如果已知应力边界条件, 就可以求解三个未知量。但是直接求解这些方程在数学上仍有困难 需要应用滑移线法求解。
4.3 应力方程的特征线解法
∂σ x + ∂τ xy = γ cosα ∂x ∂y
∂τ yx + ∂σ y = −γ sinα ∂x ∂y

⎧σ ⎪
x
=
p
+
R cos 2θ
⎨σ y = p − R cos 2θ
R = p sin ϕ + c cos ϕ
⎪⎩τ xy = R sin 2θ
代入上式得:
∂σ x + ∂τ xy = ∂p + ∂R cos 2θ − 2Rsin 2θ ∂θ + ∂R sin 2θ +2 Rcos 2θ ∂θ
γ cos
α
∂τ yx + ∂σ y = ∂R sin 2θ + 2Rcos 2θ ∂θ + ∂p − ∂R cos 2θ +2 Rsin 2θ ∂θ
∂x ∂y ∂x
∂x ∂y ∂y
∂y
= ∂p sinϕ sin 2θ + 2 Rcos 2θ ∂θ + ∂p − ∂psin ϕcos 2θ +2 Rsin 2 θ ∂θ
⎧σ ⎪
x
=
p
+
R
cos 2θ
⎨σ y = p − R cos 2θ
⎪⎩τ xy = R sin 2θ
( ) p ─平均应力, p = σ x +σ y 2 = (σ1 + σ 3 ) 2
R ─应力圆半径, R = (σ1 − σ3 ) 2 = p sin ϕ + c cos ϕ
2
在平面应变问题中,平面上任一点都存在着两个相互垂直的 主应力。把表示各点主应力方向的线段连续地联接起来,就得到 二族相互正交的曲线,称为主应力迹线,如下图的1-1和2-2。当 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每一点都存在两个剪切破坏面,把各点的 剪切破坏面(或称滑移面)连续地联接起来,又可以得到二族曲 线,称为滑移线,如α-α和β-β。滑移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就 是相应点的滑移面方向。
) ∂x
∂Sα
+ cos

+2µ
) ∂y
∂Sα
⎤ ⎥=0 ⎦
sin 2µ ∂p ∂Sβ
+2 R ∂θ ∂Sβ
应力分量 σ x,σ y ,τxy 可表示为:
⎧σ ⎪xຫໍສະໝຸດ =p+
R
cos 2θ
⎨σ y = p − R cos 2θ
⎪⎩τ xy = R sin 2θ
( ) p ─平均应力, p = σ x +σ y 2 = (σ 1 + σ 3 ) 2
R ─应力圆半径, R = (σ1 − σ3 ) 2
(2) Coulomb材料
σα
=
σx
+σ y 2
+σx
−σ y 2
cos 2α
−τ xy sin 2α
τα = σ x sinα cos α −σ y sin α cos α +τ xycos 2α −τ yxsin 2α
τα
=
σx
−σ y 2
sin 2α
+τ xy
cos 2α
1
( ) 令: dσα ( ) dα
α =α0
=−
σx
−σ y
sin 2α 0 − 2τ xy cos 2α 0 = 0 ⇒ tan 2α 0 =
−τ xy σ x −σ y
2
( ) ( ( ) ) 于是有: sin 2α0 =
±τ xy
2
σx −σ y
;cos 2α0 =
4

2 xy
∓ σx −σy 2
σx −σ y
2
4

2 xy
σ x cos2 α +σ y sin 2 α −τ xy sinα cos α −τ yx sin α cos α
∂Sα
∂x
∂y
∂ = cos (θ + µ ) ∂ + sin (θ + µ ) ∂
∂Sβ
∂x
∂y
2
α 1β
θ
1 dSa α dx dy
2 x
于是:
∂ sin (θ − µ )
∂Sα
∂=
∂ sin (θ + µ )
∂Sβ
sin (θ + µ ) ∂ −sin (θ − µ ) ∂
=
∂Sα
∂Sβ
∂x cos (θ − µ ) sin (θ − µ )
α
∂σ x + ∂τ xy = γ cosα ∂x ∂y
τ xy
∂τ yx + ∂σ y = −γ sinα ∂x ∂y
σy
γ 为土体的容重。
Mohr-Coulomb屈服条件的表达式为: x
⎛σx ⎜ ⎝
−σ 2
y
2
⎞ ⎟ ⎠
+
τ
2 xy
=
⎛σx ⎜ ⎝
+σ 2
y
+
C
2
⎞ cot ϕ ⎟

sin2
ϕ
dx
β线: d y = tan (θ + µ )
dx
µ =π −ϕ 42
也就是说:一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特征线方程与滑移线方程
是一致的。拟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学上的特征线,其物理意义就
是滑移线。双曲线型方程组的解与特征线密切相差。取与滑移
线α、β相重合的曲线坐标系(Sα,Sβ),根据方向的公式:
y
β
∂ = cos (θ − µ ) ∂ + sin (θ − µ ) ∂
∂τ yx + ∂σ y = 0 ∂x ∂y
( ) σ x −σ y
2
+

2 xy
= 4C2
上述三式就是传统塑性力学(或称金属塑性力学)滑移线场理 论中的应力基本方程。
在以后的分析中,为了区分屈服条件不同的材料,将满足 Mohr-Coulomb屈服条件的材料简称为Coulomb材料。将满足 Tresca屈服条件的材料简称为Tresca材料。不排水条件下饱和土体 的内摩擦角 ϕ = 0 ,属于Tresca材料。而 ϕ ≠ 0 的土体属于 coulomb材料,或称为 c −ϕ 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