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第6章 实验性研究2
其他实验设计方案
• 序贯试验:病程短、见效快的疾病 • 历史对照试验:自然史清楚,病死率
高的疾病 •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32
五、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资料的整理 资料的分析 评价试验效果的主要指标
33
(一)资料的整理
• 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还要注意研究 对象各种原因退出的问题。 – 不合格 – 不依从 – 失访
1.能使研究对象的选择、疗法的给予时间 、方式、剂量等做到标化
51
(五)干扰和沾染
➢ 干扰: 指试验组或对照组的对象额外地接受了类似试
验药物的某种有效制剂,从而虚假的夸大了疗效 ➢ 沾染(contamination)
指对照组患者额外地接受了试验组的药物,虚 假地夸大了对照组的疗效。
➢干扰、沾染防止方法:
➢盲法设计 ➢严格的质量控制
52
七、临床试验的优缺点 (一)优点
28
(五)临床试验的设计类型
•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 交叉试验(cross over design,COD) • 序贯试验(sequential trial) • 历史对照试验(historical control trial,HCT) • 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no-randomized controlled
(2) 体格检查中的不一致性 不同医生检查同一病人,或同一 医生先后两次检查同一病人,有时结果就不一致;
(3) 实验室检查中的不一致性 由于被检查对象的变异,检查 者自身的变异,以及仪器、设备、试剂、条件等的变异均 可造成结果不一致性;
(4) 诊断和治疗中的不一致性 根据临床表现或症状确定诊断 的疾病及对非典型病例的治疗发生意见分歧。
第六章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第六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一、概念(一)定义流行病学实验以人类(患者或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将要研究的干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
(二)基本特征前瞻:前瞻性研究。
干预:施加一种或多种人为干预处理。
随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比较组。
对照:有平行的或可比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主要类型及其特点1.临床试验2.现场试验3.社区试验二、研究设计(一)研究类型根据研究目的、研究的实际条件等,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
(二)选择实验现场选择实验现场通常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实验现场人口相对稳定,流动性小,并要有足够的数量。
2.实验研究的疾病(或事件)在该地区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生率。
3.评价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疾病流行的地区。
4.实验地区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医疗机构及诊断水平较好,卫生防疫保健机构比较健全,登记报告制度较完善等。
5.实验地区(单位)领导重视,群众愿意接受,有较好的协作条件等。
(三)选择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1.选择对于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2.要注意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3.选择预期事件发生率较高的人群。
4.容易随访的人群。
5.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有益或至少无害的人群。
6.选择依从性好、乐于接受并坚持试验的人群。
(四)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影响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1.结局事件发生率;2.实验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比较数值差异的大小;3.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分组数量越多,则所需样本量越大;4.第Ⅰ型(α)错误出现的概率;5.第Ⅱ型(β)错误出现的概率;6.单侧检验或是双侧检验。
双侧检验比单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大。
(五)随机化分组常用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简单随机分组2.分层随机分组3.整群随机分组(六)确定对照的方式设立对照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标准方法对照: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对照方式,是以常规或现行的最好防治疾病的方法作对照。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
处理因素
降压药
受试对象
高血压病人
实验效应
血压值
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20
• 研究对象:
1. 统一、明确的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 2. 干预试验必须证实确属对人体无害 3. 研究对象需症状、体征明显,配合,依从性好 4. 特殊人群(老弱幼孕)应排除
• 处理因素:即干预措施如:药物、疗法、手段等 • 效果判断:即判断指标
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25
对照的形式 对照的形式
㈡实验对照(experimental control):施加基础实
验条件(非处理因素)。
含赖氨酸面包+非处理因素→赖氨酸效应 + 面包效应+非处理因素效应 面包+非处理因素→ 非处理因素→ 面包效应+非处理因素效应 +非处理因素效应
赖氨酸
赖氨酸效应
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患所研究疾病的个体。通常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研究。
目的:确定怎样最好地在人群中使用新的和老的干
预措施,以及这些干预措施对人群健康有何影响
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15
• 特点:
¾ 以健康人群或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 ¾ 样本量相对较大 ¾ 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 ¾ 仅适用于危害严重、发病广泛的疾病
• 应用:
• 一个患了坏血病濒死的海员为防“传染”,被放逐到一个荒
岛上。他饿极了就吃草,渐渐恢复,被过路船只救起。英 国海军军医James Lind由此得到启示。
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2
林德通过实验将12个坏血病病人分成6组,每组除共同的膳
食外,另对各组分别加入柑子、柠檬、苹果汁、芳香硫酸, 醋、海水等。
6-实验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18世纪 James Lind George Baker Golderger
经典的人群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vitC与坏血病 铅与腹绞痛 vitB与糙皮病
1979年前后 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在东北某地区开展向人群投 硒制剂以预防克山病的现场实验 苏德隆等在启东进行的水源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类实验 (quasi-experiment)
样本大小计算公式
非连续性变量用:
u N
2P 1 P u P1 1 P1 P2 1 P2
P1 P2
2
2
连续性变量用:
N
2u u
2
2
d
2
第二节 临床实验(Clinical trail)
研究对象:病人 常用用途:评价实验药品、新疗效 基本类型: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原理示意图
现在 将来
发生结局
干预组
研究人群
不发生结局
发生结局
对照组
不发生结局 随机分组
随访
基本特征
1. 前瞻性 流行学实验研究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 直接追踪随访研究对象,虽然对这些研究 对象的观察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 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追踪。
验证假设能力最高
由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是在人为控制的现场条件下 进行观察,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在自然状 态下进行观察,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比流行病学实 验研究更为复杂,因此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流行 病学实验研究比队列研究效力更强。
研究对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机数字
所属组别
6
甲
1
乙
流行病学研究的选题和设计
第六章流行病学研究的选题和设计提要:像其它医学科学研究一样,流行病学研究的选题要遵循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基本原则。
流行病学研究的选题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研究疾病、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规律和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要着重考虑研究对象、处理因素和效应指标的安排,遵循随机、对照、重复和盲法基本原则,努力提高研究的精确性与真实性,通常先由描述性研究提出病因假设、然后应用分析性研究检验假设和实验研究验证假设,在此基础上开展长期的干预和监测研究,并进一步的评价干预的效果和进行改进;通过这样的研究程序提高研究证据并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实践。
在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时,需要明确研究目的,选择样本量足够、具有良好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流行病学研究类型,暴露和结局变量要求客观、灵敏和特异,研究实施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做好质量控制,应用正确方法分析研究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设计方案。
本章将详细讨论流行病学研究选题和设计中涉及的以上具体问题。
第一节流行病学研究的选题一、流行病学研究选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常在流行病学研究选题是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流行病学研究的选题要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如果一项选题越符合这四项基本原则,则越具有研究的必要性,但是有时一项流行病学研究选题可能不能同时满足这四项基本要求,也不能说就没有研究的必要性,因为流行病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有些情况下更强调流行病学研究选题的实用性。
(一)创新性科学研究贵在创新,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
要做到创新,就需要非常熟悉研究选题领域的进展与研究水平,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本领域的研究背景,并具有创新思维,能够发现具有创新思想的研究设想,从而形成研究选题。
创新性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并以不同的程度与方式表现出来,显著的和高层次的创新要求产生和建立新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学科的显著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创新也可以是完善、丰富现有的理论与方法。
健康管理师三级 第六章--流行病和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汇总
六、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知识点汇总1、流行病学基本知识1)流行病学概念: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2)流行病学的任务:第一阶段(揭示现象)健康信息收集;第二阶段(找出原因)健康风险评估;第三阶段(提供措施)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3)流行病学方法:(1)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2)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3)理论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2、比例(构成比):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
P=a/(a+b)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3、比:也称相对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值,说明两者的相对水平。
相对比=甲指标/乙指标(或*100%)4、率: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来说明单位时间内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率=(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k 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5、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k=100%、1000‰、10000/万或100000/10万用途:对于死亡率极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为重要,反映得该病的风险。
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暴露人口必须符合的条件(1)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内的人群(2)必须具备可能罹患所要观察疾病的可能6、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
指在特定时间点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和旧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k影响因素:主要受发病率和病程的影响。
用途: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负担程度。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
随机分组方法
1
2
3
简单随机化法
simple randomization
分层随机法
stratified randomization
整群随机法
cluster randomization
(五)盲法(blinding)
指实验研究中,不让受试者、研究者或其他有关人 员知道受试者接受的是何种处理,从而避免他们的主观 心理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与其相对应的称开放试验(open trial)
2、连续变量样本量
N( 2 Z
Z) 22
d2
为估计的标准差
Zα、Zβ意义同前
d:为两组连续变量均值之差
(三)设立对照
1、 设立对照组的意义 在于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内的非处 理因素基本一致,即均衡可比。
对照的意义还可以用以下符号表达:
T(处理因S素 () 非处理因 素) E(实验效S应 () 非处理因素影 果响 )的结
影响干预实验的因素(非处理因素)
(1)不能预知的结果(unpredictable outcome): 个体生物学差异及不同病情病型的影响 (2)疾病自然史不清 (3)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指正在进行 的研究对被研究者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 (4)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因依赖药物 而产生的正向心理效应 (5)潜在未知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类型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
现场试验
field trial
社区试验
community trial
临床试验
clinical trial
正常人群
社区人群
患者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流行病学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
★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
★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研究对象必须是随机分组
㈠真实验
1. 现场试验 (field trial) 是以尚未患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 配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 组给予某种干预措施(要研究的因素),对照 组不给予干预措施或给予安慰剂,接受处理或 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个人而不是亚人群。 现场试验主要用于病因研究和疫苗及预防措施 效果评价。
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与队列研究的异同(各3)
相同点: ①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都属于前瞻性 研究,两者都可以针对某一可疑病因或因素进 行研究,即都可以用来验证病因假设。 ②两者都要求除研究因素(队列研究称暴露因 素,实验研究为干预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在 两组要有可比性。 ③在研究的起点时,两种研究方法要求的研究 对象都是“健康”的,观察在暴露因素(干预 措施)作用下,研究对象中疾病的发生情况。
㈠真实验
3.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主要目的是评价某一药物或某一治疗方法 的治疗效果,其基本原理与前述现场试验基 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 已确诊患有某病的病人。 在临床试验时,首先从具有临床症状的大量 病人中选出合适的研究对象,然后将研究对 象分为二个预后相类似的组(除给予的因素 外,其他影响预后因素应相同),一组为实 验组,另一组为对象组。实验组给予某种干 预措施(新药或新疗法),对照组给予安慰 剂或传统疗法。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过程及 转归,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 等指标,从而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三、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 研究的异同(各3)
不同点: 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按 随机分配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组;队列研究其研究对象的分组不是按随机 分配原则进行的,而是按研究对象是否暴露 于某因素或是否具有某特征来进行分组的 。 ②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给实验组以某种干预因素, 而不给对照组以干预因素或给予安慰剂,观 察并评价干预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队列 研究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暴露组和非暴 露组两组的疾病发生情况。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
第一节 概述
(三)基本特征和用途
前瞻性研究
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
疫苗 药物 干预方法
随机分配
设置对照组
实验流行病学 主要用于评价 疾病防治效果
第一节 概述
(四)主要类型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现场试验(field trial) 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
Taylor开展百日咳疫苗预防试验 Salk关于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预防试验 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资助的戒烟社区干预试验(COMMIT)
第一节 概述
(二)定义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 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人为地施加或减少某种处理因 素,然后追踪观察处理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人 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
第一节 概述
(四)主要类型
类实验(quasi-experiment)
不设平行对照组 设对照组,但研究对象的分组随机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根据PICO的框架进行构建,明确定义:
患者(patient)或人群(population) 干预(intervention) 对照(control) 结局(outcome)
流行病学
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
(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
詹思延 高文静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目录
01 02
03 04 05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三节:资料整理和分析 第四节: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研究实例
流行病学复习笔记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第一:研究原理:第二:类型:①临床试验(以病人为研究对象,干预单位为个体):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②现场试验:(干预单位为个体)评价疾病预防措施的效果,如评价疫苗预防传染病的效果③社区试验:(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干预单位):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
(属于类试验)如果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布广泛,不易确定高危人群时,须采用社区试验。
临床试验①用途:⑴治疗研究:对于新药的评价,须经过4期临床实验⑵诊断研究⑶筛检研究⑷预后研究⑸病因研究②设计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客观、多中心、符合伦理道德 ③设计类型:⑴平行设计:随机对照试验(PCT )----同时性⑵交叉设计(处理措施对换):优点:检验效率高,所需样本量小。
缺点:⑴只适合症状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如风湿性关节炎⑵实验周期长⑶易产生遗留效应或其他交互效应⑷设计和分析比较复杂⑶析因设计(不同的处理组合同时评价):评价不同处理的单独作用和联合作用的交互效应⑷序贯设计:患者按进入的先后用随机方法分配入实验组或对照组,及时分析。
-----可判断结果时,即可停止试验④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⑴临床依从性⑵临床不一致性⑶安慰剂效应:安慰剂对照只是在没有标准有效疗法时使用⑷向均数回归⑸沾染和干扰问题:沾染指对照组意外地接受了实验组的处理措施。
干扰指实验组额外地接受了与实验效应一致的其他处理措施⑹不良事件观察、记录、与分析现场和社区试验①目的⑴评价疫苗、药物或其他措施预防疾病的效果⑵评价病因和危险因素⑶评价卫生服务措施的质量⑷评价公共卫生策略②设计类型:⑴PCT⑵群组随机对照试验⑶类试验:⑴没有随机分组或无平行对照实验。
但仍常设非随机对照组⑵不专设对照组,以实验组自身对照或与他人结果对照③注意问题:⑴结局变量的确定⑵资料收集⑶减少失访⑷避免组间“沾染”⑸注意控制混杂因素第三:研究设计与实施:⑴明确研究目的⑵确定研究和设计类型⑶试验现场:考虑以下5个方面因素1.实验现场人口相对稳定,流动性小,并要有足够的数量。
流行病学-第六章-实验研究
16
1).简单随机化 其方法:有掷硬币、抽签、 使用随机数字表 和袖珍计算器产生随机数字法等。最好采用随机数 字表。可以事先规定,凡0-4 分到A 组,5-9 则分 到B组。然后随意地指定一行随机数字,比如某行 为: 6,1,1,4,9,6,9,4,4,0,1,1,2,8,6,8,8,2,1,8 。则 按此顺序将病人分到 B,A,A,A,B,B,B,A,A,A,A,A,A,B,B,B,B,A,A,B两组。 结果20个病人中分到A组的有11人,而分到B组 有9人。显然两组人数很不平衡。 这是简单随机分 组的最大弊病。
20
优点:增加组间均衡性,提高实验效率 缺点:分组前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研究对象名 单
这一点上具有简单随机分组同样的缺 点
21
3).整群随机分组
按社区或较大的群组分组
22
2.设立对照组 (1)为什么必须设立对照组 1)通过对照组可取得研究指标的 数据差异 2)通过对照组清除被试因素以 外的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安慰剂或
传统药物
结 果3
实验 随机 人群 分组
比较
结 论 实验组 处理因素
比较
结 论
安慰剂或 结 对照组 传统药物 果2
结 果4
29
3、盲法的应用 目的: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1).单盲:只有研究者了解分组情况,研 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 是对照组 (2).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实 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 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实验
2
第一节
一、定义
二、基本特症 三、用途 四、三要素 五、基本原则 六、研究类型
概述
3
一.定义
在研究者的控制下, 对人群施加 某种因素或干预措施,亦或清除某种因素, 以观察其对发生疾病或者健康状态的影响。
流行病学 第6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一、研究设计基本原则与步骤
(一)明确研究目的 (二)设计类型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确定实验现场 (五)样本大小的确定 (六)随机化分组 (七)设立对照 (八)盲法的应用
(一)明确研究目的
首先应明确研究目的: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病因或危险因素评估 评价卫生服务措施质量 评价公共卫生策略
若目的不明确:
(一)、根据研究对象、场所分为: •临床实验(clinical trial)
•预防实验或现场试验(preventive/field trial)
•社区实验(community trial)
1、临床实验(clinical trial)
又称治疗试验(therapeutic trial),是 在医院或其它医疗服务环境下进行的实验,以个 体病例为研究对象,用治疗药物或措施消除疾病 症状,促进康复或提高生存率,从而对其效果进 行检验和评价。 接受临床处理或某种预防措施的基本单位是 个体病人,包括住院病人和未住院的病人。 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检 验和评价。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选择时应 制定出纳入和排除的标准,避免某些因素 影响研究的真实效应或存在医学伦理问题。 要注意被排除的研究对象愈多,结果外 推的面愈小。
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1、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
如在现场试验中,对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 价,应选择某病的易感人群为研究对象,要防止将 患者或非易感者选入。另一方面要注意研究对象的 代表性。
必须随访追踪研究对象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到 结局资料。
(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必须施加一种或多 种干预措施。可以是预防、治疗某疾病的药
物或其它的干预措施。
(3)研究对象如是样本应通过随机抽样确 定样本,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组原则。 (4)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
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
传染病的分类和传播途径
病毒性传染病
可通过空气传播,如流感、肺结核等
虫媒传染病
通过啮咬传播,如疟疾、丝虫病等
细菌性传染病
可通过水或食物传播,如霍乱、痢疾等
人际传播
通过接触传播,如肝炎、HIV等
感染和发病机制
1
潜伏期
2
病原体开始繁殖,但尚未有临床
表现
3
暴露
暴露于病原体后,病原体可以进 入体内
发病期
病人开始出现症状,传播病原体 给他人
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
本章将全面介绍流行病学的定义、分类和现代防控措施,探讨流行病学在公 共卫生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传染病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 性。
什么是流行病学?
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 布、流行和控制的学科
通过数据分析以识别特 定疾病的传播和风险因 素
与公共卫生密切相关, 帮助制定防控策略和政 策
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策略
采访调查
通过问卷、面对面交流等方 式获取信息
现场调查
在现场进行调查和采集样本
预防控制
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和预 防扩散
现代传染病防控措施
1 隔离
对疑似和确诊感染者进行隔离
3 疫苗
用疫苗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2 消毒
对场所、物品和人员进行消毒
4 健康教育
宣传病情、预防知识、个人卫生等
传染源的监测与控制
监测手段
通过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对传染源进行有效监测
控制策略
逐步制定和完善针对不同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流行病学的作用和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控制疾病 调查病因
指导政策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例,制定相应措施
流行病学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分类
(一)按研究场所划分
1、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2、现场试验(field trial) 3、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1、临床实验(clinical trial)
研究对象:以病人个体为单位;包括住院和未住院病人 研究目的: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检验和评价 设计模式: 有效应 实验组 研究 对象 随机分组 对照组 无效应 有效应 无效应
2、有危险因素的妇女(Ⅱ层) 根据NICHD MFMU Network在高危女性中关于阿司匹林试验发表的数据和从上 述两个合作的三级产科中心得到的数据,我们估计在这层中主要结果得发生率 将为15%。同样,我们假设主要结果的发生率将下降30%。在α错误为5%,效 能为90%的情况下,需要2392名女性(每组1196人)来证明主要结果的危险度 下降30%(从15.0%到10.5%)。我们将在Ⅱ层每组招募1250人,共2500人。
利状况的潜在效益。
二、确定实验现场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
1、实验地区和单位人口要相对稳定,流动性小,数量 要足够,人口的统计学特征应与总体一致 2、实验研究的疾病有相对较高而且稳定的发病率 3、评价疫苗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 4、现场医疗卫生条件应能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 5、该地区各级部门重视,群众乐于接受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
实验: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指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受试 对象施加某种因素或干预措施,或者消除某种因素,以 观察对发生疾病或者健康状态的影响
二、简史
James Lind(1747年):证实了新鲜水果如柠檬和柑桔等可 预防坏血病 Goldberg(1915年):否定了糙皮病系感染引起的观点,证 实为营养缺乏病的治疗试验 1920-30s: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Webster及英国的Topley、 Wilson、和Greenwood等进行了动物流行病学的经典研究 1948年:链霉素治疗肺结核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Taylor(1946-1950年):百日咳菌苗的预防试验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
18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设立对照 原 因
不能预知的结局 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方 式
安慰剂对照 自身对照 交叉对照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潜在的未知因素的影响
2015-4-14
19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盲法的应用
单盲(single blind) 研究对象不知分组情况 双盲(double blind) 研究对象、研究者不知分组情况
2015-4-14 14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样本量确定
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研究事件的发生率
第I型(α )错误出现的概率
第II型(β )错误出现的概率 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 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2015-4-14
15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样本量计算
α水平相 应的标 准正态 差
(p1+p2) /2
[ Z 2 p (1 p ) Z
2015-4-14
26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常用指标
事件发生率
有效率 痊愈率 病死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
生存率 保护率 保护指数发病率 抗体阳性率
绝对危险降低率(ARR) 相对危险降低率(RRR) 预防一例不良事件需治疗总例数(NNT=1/ARR)
2015-4-14 27
第四节
临床试验
定义 是以病人为研究单位,用于药物 或疗效是否安全和有效的研究方法。
两组连续变 量均值之差
α水平相应的 标准正态差
公式适用于N≥30时
2015-4-14 17
第二节 设计与实施
随机化分组
简单随机化法(simple randomization)
流行病学方法概述
第六章流行病学概述学习目标说出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阐述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常见偏倚。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与学科特点一、流行病学的定义由于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得医学科学得以迅速发展。
这一方面增进了对疾病与健康现象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医学工作者从深度与广度扩展医学知识的欲望与要求。
如从最初着眼于疾病治疗,到想知到如何预防疾病发生,再到目前又在研究如何在复杂的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中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这种对医学知识的不断探求以及生物社会学等的发展对医学的渗透,极大地丰富了医学的内涵,使医学逐渐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四大组成部分。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中常用的方法学,在近代医学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流行病学学科内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定义也不断发展变化。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一词来自于西腊语(epidemic),其意为“流行的”,“在人群中发生的”,最早使用该词的是Hippcrote撰写的“空气、水、地点”一书中。
真正使流行病学一词成型的重要演变发生于16世纪,在过去的50多年中其内容得以迅速发展。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流行病学的定义随着现实防病需要的变化及方法学进展而逐渐演变。
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以研究传染病为主阶段。
2.以研究心脑管理病、肿瘤等慢性病为主阶段。
3.研究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及如何改善环境,增进健康。
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与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转变是相适应的。
虽然国内外流行病学专家先后提出了颇多的定义,但其基本涵义与上述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演变相一致。
目前,关于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基本内涵有四点::①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队列研究
单选题
1.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多
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2.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
3.分层分析可减少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Berkson's偏倚
E.存活病例偏倚
4.队列研究时,当研究对象多且变化较大、随访时间较长时,应采用以下哪项指标测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SMR
E.患病率
5.下列哪项论述不正确
A.队列研究不易发生偏倚
B.队列研究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C.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
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
E.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6.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点在于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7.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男性前列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100名,从65岁对他们随访10年。
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
请问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高脂摄入组比低脂摄入组)是
A.0.05
B.0.75
C.1.0
D.1.5
E.2.0
8.上题中危险比的点估计值提示高脂摄入会导致前列腺癌患病危险性
A.降低
B.升高
C.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
E.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危险比的95%可信区间是0.95~3.5,假设。
水平是0.05,那么,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B.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降低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C.可以在95%的可信度上认为高脂摄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D.可以在95%的可信度上认为高脂摄入升高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E.尚不能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脂肪摄入水平之间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10.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
A.在有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有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两个组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11.对某病进行前瞻性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人员组成
A.发现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的人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1 在一份有关膀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 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脱癌发病率为48.0/10 万, 不吸烟者为25.4/10 万, 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
A.0.5292
B.0.4708
C.0.8898
D.0.4304
E.无法计算
2 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 宜选用:
A.绝对危险度
B. 相对危险度
C.特异度
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人群归因危险度
3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A.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的人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5 在一份有关膀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 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脱癌发病率为
48.0/10 万, 不吸烟者为25.4/10 万, 其相对危险度为:
A.1.89
B.22.6/10 万
C.48.O
D.0.0048
E.无法计算
6 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联系时, 下列哪种观察法最有效?
A. 现患调查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报告
D.前瞻性队列研究
E.抽样调查
8 可由下列哪项指标对患某病的危险进行测量?
A.发病率乘以该病平均病程
B.发病率
C.患病率
D.发病率除以患病率
E.患病率乘以该病的平均病程
名词解释
1.队列研究
2.前瞻性队列研究
3.历史性队列研究
4.累积发病率
5.发病密度
6.相对危险度
7.归因危险度
8.标化死亡比
9.失访偏倚
10.失访偏倚
11.观察的终止时间
12.人群归因危险度
简答题
1.简述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2.如何防止和处理队列研究中的失访问题?
3.分析队列研究资料时,可采用哪些率的指标?
4.试述队列研究的基本设计原理和特点。
5.简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7 队列研究中暴露人群的选择方式有哪些?同时阐述对照人群的选择原则及种类。
.
论述题
1.某医师认为成年早期摄入大量的糖可能导致成年男性易于疲劳和性功能减退。
该医师决定检验该假设。
他询问30岁健康男性的糖摄入量,然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糖摄入量多和摄入量少两组。
10年后,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访视了糖摄入量多的一组人,询问他们的精力、体力和性功能。
随后一个月,他又对糖摄入量少的一组人进行了同样的调查。
发现糖摄入量多的人中阳痿和疲乏劳累的相对频率较高。
请你分析一下该队列研究有何不足之处。
2.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 e=0.96‰,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0=0.07‰,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 t=0.56‰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