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论文-矛盾

合集下载

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3篇]

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3篇]

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第一篇摘要:大学生活是走进社会的前提基础,在大学里学会充分掌握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立统一思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区别对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使我们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了在枯燥无味的政治课上:老师在讲台上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啃得津津有味,而至于马列主义,因为它理论内容乏味而且不实用,因此我们常常对它提不起兴趣来了.但是在校园中惬意、浪漫的我们,几年后终究是要走出象牙塔,踏进这个复杂纷烦、快节奏的社会,每天都要在那个充满了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都说大学是我们走进社会的准备阶段,因此在大学里就很有必要处理各方面的事情.但是在大学里,有时工作、学习、生活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的话,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的希望有一双洞察一切的慧眼,正确认识生活中各种矛盾,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让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其实,我们最需要的那双慧眼就在我们的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对立统一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区别与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在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这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性指的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互相排斥的属性和互相分离的趋势.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学会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的有助于我们成功成材.在大学里,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一、公共课与专业课.现行教育模式下,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学习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和各自不同的专业课,这正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因此就必须开设不同的专业以培养不同的人才,这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同时,不同的人才都需要具备某些公共的素质,如数学能力、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政治修养,这是人才培养的共性.事物的共性蕴涵在个性之中,是个性得以存在的基础.就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这些公共课的学习,一个人就不能成为人才.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同学忽视了公共课的学习,急于在本专业上有一技之长.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公共课坚实的基础,就不可能在专业知识上有长足的发展. 二、恋爱与学习.恋爱是大学生公开的秘密,也是大学生活里最敏感最通俗的话题.恋爱与学习既可以看作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也可以看作两个独立的矛盾.对于恋爱中的同学来说,恋爱和学习是日常生活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既有对立性,又有同一性.恋爱和学习都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二者此消彼长,这是对立性.但是,如果二者关系处理得当,对感情的追求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习上的共同进步又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传统观念里,恋爱一定会影响学习,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片面论,只看到矛盾的对立面,否认了矛盾的同一面,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对于所有的大学生来说,恋爱和学习是两个独立的矛盾,是我们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两件大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处理问题办事情时,应当先抓主要矛盾,后抓次要矛盾,避免胡子眉毛一起抓.对于大学生来说,我认为学习是主要矛盾,恋爱是次要矛盾.在二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当牺牲恋爱,集中精力搞学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毕业工作之后,恋爱就上升为主要矛盾,这时候把恋爱提上日程,就可以实现事业与爱情的双丰收.三、工作与考研.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说,这是必须面对的两个选择.从短期来看,这对矛盾具有不可调和的特点,要解决这对矛盾,必须一方克服另一方,要么考研,要么工作.从长远来看,这对矛盾也有统一的一面.考研是暂时的,工作是迟早会面对的.因此,就有了先考研后工作和先工作后考研这两种兼顾二者的选择.先考研后工作,就可以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工作能力势必比刚毕业的本科生强.相反,先工作后考研,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就可以选择一个更合适的专业,学习上也会更有针对性,不会像应届生那样,整天不知所措,一脸盲目.很多同学认为哲学没有用,只能耍耍嘴皮子.其实不然,每个人每天都在运用哲学知识处理问题,只是自己没有发觉罢了.哲学不是具体的科学,不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它是各个学科的抽象和概括,同时渗透在每一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思想中.如果具体科学是世界本质规律的个性,那么哲学就是它的共性.哲学存在与具体科学当中,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体现,也是哲学的妙处所在.从这点我们可以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不断努力.关于马原矛盾的论文第二篇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它无时无刻不与我们为伍。

关于矛盾哲学大学论文(2)

关于矛盾哲学大学论文(2)

关于矛盾哲学大学论文(2)关于矛盾哲学大学论文篇二矛盾分析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之哲学思考[摘要]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所创立的矛盾论,从根本上给出了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的主要方法。

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本文以矛盾理论为背景,从哲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高校文化理念体系建设的内涵,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推进高校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矛盾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140-02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实践中,坚持矛盾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当前,正是基于对新形势下高校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正确认识,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在完成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加强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以确保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高校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实现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

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就是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在大的领域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而思想政治工作借助文化建设方式,可以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深化工作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手段的综合运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观,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涵和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涵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创新教育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起到了促进作用。

当校园文化价值体系被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动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

其次,它起到了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价值体系能够潜移默化地将学生的价值观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为其指明努力方向。

关于矛盾哲学论文

关于矛盾哲学论文

关于矛盾哲学论文矛盾哲学是辩证思维方法的精髓所在,通过缜密推敲社会管理创新的矛盾哲学意蕴,可以深刻认识其创新动力和创稳思路,准确解读其创新环境营造和提高社会自治能力的思想基础,为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赋予深刻内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矛盾哲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矛盾哲学论文范文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摘要】矛盾存在于社会发展之中,贯穿于每一件事情发展过程的始终。

从历史的不同时期,都可以看到社会的矛盾。

矛盾一方面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

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矛盾不仅是社会主义基本要求,更是顺利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正文】矛盾一词出自于《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科学范畴,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双方既有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与趋势,又有两个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与趋势。

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中,而且贯穿于每一件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文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局以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任务都要服从于这个中心,又产生了其他一系列矛盾。

最突出的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各种社会资源的分配加速化,导致了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失衡,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自民主革命以来,我国社会矛盾丛生、此起彼伏,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马哲论文

马哲论文

华南理工大学读《矛盾论》有感陆浩炜200930211136文章题目:读《矛盾论》有感作者:0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班陆浩炜200930211136摘要:《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

在那最艰苦、最危难的年代,毛泽东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写下这两篇成功防止我党队伍继续彷徨犯错的文章。

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国际共产主义主要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对我党取得最后革命的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矛盾论》的思想让我启发非凡。

正文:《矛盾论》以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为基本,主要就如何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改变社会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等命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论证。

《实践论》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并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整篇矛盾论是围绕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展开论述的,正如达尔文发现的了物种起源,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的唯物史观,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而其中的唯物辩证法正是矛盾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毛泽东的《矛盾论》分为一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两种宇宙观第一种宇宙观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第二种宇宙观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第一种是形而上学的,也是一种人类简陋且不科学的认识论;第二种是辩证法的,也是人类总结大量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的认识论。

《矛盾论》中作者通过严词批判了历史上的“形而上学的和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后,得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矛盾论论文[001]

矛盾论论文[001]

矛盾论论文引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来源和动力,是事物内部包含的相互对立的两个侧面。

矛盾的存在促使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深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矛盾的作用。

本文将从矛盾的本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矛盾的调节和解决等方面,系统阐述矛盾论的基本原理。

一、矛盾的本质矛盾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对立统一。

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矛盾体现了事物内部的对立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通过斗争和运动,不断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二、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矛盾,二是质量矛盾。

2.1 数量矛盾数量矛盾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在量的变化中表现出来。

事物内部的矛盾,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发生数量的变化。

数量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础,是事物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2.2 质量矛盾质量矛盾是指事物内部的矛盾在质的变化中表现出来。

质量矛盾是事物转变、事物发展的关键。

在一定条件下,数量矛盾会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事物的质的变化。

质量矛盾的解决,标志着事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矛盾的调节和解决3.1 矛盾的调节矛盾的调节是指通过各种因素的作用,使矛盾保持在一定的边界内,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矛盾的调节是为了维持事物的平衡和稳定,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冲突。

矛盾的调节可以通过积极因素的调整、抑制因素的限制等方式进行。

3.2 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是指通过矛盾的斗争和变化,实现矛盾的消解和转化。

矛盾的解决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也可以通过外部条件的变化等方式进行。

四、矛盾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社会实践中,矛盾论可以指导我们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正确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矛盾的各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矛盾的各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论文

矛盾的各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所阐‎释的矛盾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随后我们应当‎着重考虑到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决定‎了当今社会中‎对立统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分析中‎,我们能够了解‎社会实践中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有利于我们深‎刻的理解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趋势,用辩证的眼光‎审时度势,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锻炼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矛‎盾的处理能力‎,对我们大有裨‎益。

关键字:矛盾同一性斗争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且,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就是所谓同‎一性。

列宁说:“辩证法是这样‎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统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

”列宁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一切过程的矛‎盾着的各方面‎,本来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互相对立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过程里和‎人们的思想里‎,都包含着这样‎带矛盾性的方‎面,无一例外。

单纯的过程只‎有一对矛盾,复杂的过程则‎有一对以上的‎矛盾。

各种矛盾之间‎,又互相成为矛‎盾。

这样地组成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和人们的‎思想,并推使它们发‎生运动。

也就是总体上‎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有此我们可以‎推知,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

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目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比如我们知道‎,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

马哲论文----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状况[五篇范例]

马哲论文----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状况[五篇范例]

马哲论文----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状况[五篇范例]第一篇:马哲论文----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状况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状况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矛盾和冲突一直存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当下,农业生产与土地过度开垦、工业生产与环境污染、资源开采过度、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迫在眉睫。

人类对自然界的伤害,自然界总会报复的。

要想摆脱困境,人类的表现就必须该有所改变了。

关键字:家园人与自然矛盾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正文:很少看记录片,偶尔看上几次,都给我一种沉重的感觉。

这次在马哲课上看了《家园》这部纪录片,感觉十分震撼。

影片仅有短短一个半小时,确实导演历经15年筹备、穿越了54个国家,拍摄了120个景点,动用88000多名员工拍摄而成。

影片开头是以一位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讲述了地球四十亿年的历史及人类二十万年的历史,也深刻地指出了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破坏了四十亿年营造出的平衡。

影片无声的拷问着你我:我们应该做什么?同时也揭露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矛盾和冲突始终存在, 只不过矛盾的尖锐程度不同。

古代社会主要是恶劣的原始环境, 不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必须艰苦奋斗才能改善其生存环境。

现代社会主要是不适当的资源开发, 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人与自然的基本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普遍矛盾。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 就出现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萌芽, 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

矛盾产生的直接动因是: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干预、改造自然生态系统, 以获得更多的物质和能量, 这就可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要求发生矛盾。

“越来越快”,这是影片里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它让我们迫切感受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一矛盾的趋势也是不断尖锐化的。

大约在100 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了现在的人类,这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经济系统, 人只不过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 是处于食物链营养级顶端的消费者,虽然原始人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及其环境也存在着矛盾, 但这种矛盾从根本上说, 属于生态系统内部的矛盾, 表现为一种自然生态过程。

马哲资料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案例分析

马哲资料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案例分析

马哲资料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案例分析第一篇:马哲资料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案例分析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作用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在性质和程度方面有两个方面,其实,这也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在自身发展中还具有历史继承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二是集成前人留下来的精神文化成果.社会意识就是在这两个来源中相互作用形成的。

案例一乌托邦主义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

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

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

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

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

马哲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作文

马哲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作文

马哲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作文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

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马克思学术论文矛盾论(2)

马克思学术论文矛盾论(2)

马克思学术论文矛盾论(2)马克思学术论文矛盾论篇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现实根源的探究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提出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种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类的力量外化为对象的活动,人通过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来确证自己的类本质。

但是在现实中劳动者却不能占有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对象。

这引起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现实的思考。

一、马克思对劳动和人的关系理解及与现实的矛盾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一种对象性的类的存在。

人的劳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

这种对象性活动的结果或者说是人们的劳动产品就体现出了人的这种的类的本质、类的存在,“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重要的对象。

”正是通过劳动,人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并在这个对象世界中证明自身的存在和自身的价值;也正是通过劳动,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自身。

作为主体进行劳动的人,也自然地要求占有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也就是他的劳动产品,并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体现自己的生命本质。

人自身对象性的创造物、劳动产品越多,就越能证明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身存在的价值。

人们的劳动产品也因此理所当然地归生产它的人们所占有。

然而在现实中马克思所看到的事实却根本不是这样:“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这造成了这样一种事实:一方面,工人的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对象成为了一种外部的存在;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生命给予了对象,但是这种对象却与他相对立。

劳动的对象化却变成了对象的丧失,对对象的占有变成了对象对自身的外化和对立、奴役。

“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已的对象的关系。

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

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已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这样,一方面“一切东西都可用劳动来购买,而资本无非是积累的劳动;”但是另一方面,“工人不但远不能购买一切东西,而且不得不出卖自己和自己的人性。

马哲论文-把握时代矛盾的脉搏

马哲论文-把握时代矛盾的脉搏

把握时代矛盾的脉搏机械工程学院 04机电(2班)学号:200433005188 姓名:李荣强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使我感受颇多,加深了我对唯物辨证法的进一步理解,也使我觉得精神上有了更大的充实感。

《矛盾论》告诉我们,我们整个世界充满着矛盾,小到日常生活,大至国家大事,矛盾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没有了矛盾,我们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便会变得死水一潭,毫无生气。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人们受到各种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各种利益,观念之间不断碰撞冲突,社会矛盾,社会利益纷繁复杂。

而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把握时代矛盾的命脉,在人生的白纸上涂抹属于自己绚丽的画卷呢?首先是要坦然面对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他其实并不可怕。

我们要用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去面对他,这样才能有解决矛盾的基础。

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重要转型期,又缺乏社会的实践经验,往往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矛盾时,容易自暴自弃,斤斤计较,怨天尤人,无从下手去解决他,结果只能是被矛盾所左右,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对待。

这与我们时代弄潮儿的身份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矛盾,展现出自己的胸襟和胆识,那么,所有的矛盾也只不过是“纸老虎”。

其次是要善于分析矛盾。

《矛盾论》中说到在分析矛盾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矛盾的源头,从而从根本上去解决矛盾。

我们大学生又怎样站在时代的前头来分析矛盾呢?当前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我们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将眼光放得更长远,就像一只“井底之蛙”,他们把握不住时代给予的机遇,也容易被挑战所击倒。

我们作为新事物的代表,不能从一己之私和个人情感出发,偏听偏信,这样是不能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都有比较特别的地方,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只要我们善于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集中优势力量,就不难找出事物的本质所在,从而化解各种各样的矛盾。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谈谈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谈谈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谈谈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主题: 矛盾与人生关键词: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的价值在于能给人以智慧,智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人类的各项事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了智慧就会有知识,有了人性根源和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有了智慧,有了工具的出现,解放了体力劳动.有了智慧,有了人类的各种奇迹.具体于个人来讲,哲学能够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少走错路弯路.其中最为具体的例子莫过于用马克思哲学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矛盾.1.生活中的矛盾无处不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矛盾只要包括两个方面: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我国的古代学者程颢、程颐曾在他们的学著中提到“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

”古代孔子有过事物都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名句.这些都可见矛盾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在考研和工作中作出选择就是一对矛盾的双方面.选择了考研就意味着暂时无法参加工作.选择了工作就意味着无法在学校中接受进一步的研究生的教育.这也就是我们常在经济学中提到的机会成本.2.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但次要方面也不可忽略.既然矛盾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那我们该如何应对矛盾,如何在矛盾中做出最优的决策呢?这个要从矛盾的分类中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可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又称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矛盾论论文

矛盾论论文

矛盾论论文
题目: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到现代应用
摘要:
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之一。

自马克思主义提出矛盾论以来,矛盾论已经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基本原理入手,分析矛盾的内在规律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并探讨矛盾论在现代社会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和实践。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矛盾的内在规律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2.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析
2.2 矛盾的发展和转化规律
2.3 矛盾的辩证运动与社会进步
3. 矛盾论在现代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和实践
3.1 经济领域的矛盾分析与调整
3.2 政治领域的矛盾解决与治理
3.3 文化领域的矛盾对立与合作
4. 矛盾论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4.1 矛盾论的局限性分析
4.2 矛盾论的当代发展趋势
5. 结论
总结矛盾论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内在规律、社会变革、具体案例、限制与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认识嘿,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里的矛盾啊,那可真是个超级有趣又特别深奥的东西呢。

矛盾就像是生活里的一对对小冤家,无处不在。

1. 矛盾的普遍性咱就说生活中的矛盾普遍性吧。

就像白天和黑夜,这就是一对矛盾。

白天的时候呢,阳光灿烂,大家都出门活动,工作的工作,学习的学习。

可一到了黑夜,世界就变得安静起来,很多人都休息了。

这白天和黑夜就这么交替着,谁也离不开谁。

要是一直都是白天,那大家不得累坏了,一直都是黑夜呢,啥也干不了。

再看咱们自己,心里也常常有矛盾。

比如说想要吃冰淇淋,又怕吃了肚子疼。

这种矛盾在我们的生活里可太多了。

这就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或者我们自己的思维里。

2. 矛盾的特殊性但是呢,矛盾又各有各的特殊之处。

比如说人和动物的矛盾就不一样。

人呢,要解决的矛盾可能是怎么在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怎么和别人相处得更好,怎么发展自己的事业之类的。

而动物呢,更多的是关于找食物、找栖息地、躲避天敌这些。

就像小蚂蚁,它们的矛盾就是怎么把食物搬回蚁巢,怎么抵御其他昆虫的入侵。

这和我们人类的矛盾差别可大了。

再比如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矛盾。

做医生的,矛盾可能是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救治更多的病人,怎么提高医疗技术来对抗各种疑难杂症。

做老师的呢,矛盾就是怎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怎么引导调皮的孩子好好学习。

3. 矛盾的主次方面还有啊,矛盾里还有主次方面之分呢。

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他可能有很多优点,也有一些缺点。

如果他的优点是主要方面,那我们就会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

比如说一个人很善良,乐于助人,虽然偶尔有点小粗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整体判断。

这时候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点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小粗心就是次要方面。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缺点占了主导,那可就不一样了。

就像一个小偷,他偷东西这个行为是他的主要方面,那不管他可能还有其他什么小优点,大家都会觉得他是个坏人。

4.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矛盾双方还会相互转化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常见设问: 如何看待…现象?分析…的影响? (评价类)
1. 互联网技术.
2.网络游戏.
3.基因技术的突破.
4. 人类的航天活动.
5.汽车工业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物种引进
7.核能技术.
8.自然灾害的影响
9.分析新阶段的新形势 10.社会热点、普遍关注现象
坚持一分为二, 两点论,两分法,防止一点论、 防止片面性
(04春招)“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开发的同时,生态环境 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198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 了《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黄山风景区采取了对 “疲劳”景点实行“轮休制”等保护措施,景区的森林 覆盖率由工七十年代的56%提高到2002年的83.4%, 植被覆盖率也达到93.6%。 (2)从黄山风景区对“疲劳”景区实行“轮休制”分 析黄山风景区经济开发与景区保护的辩证关系。 (8分)
“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
人有其声口。“
-----金圣叹
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 样性应成为相互充实而不 是相互冲突的根源。应充 分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 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 化。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答案〗:①景区保护和经济开发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 ②保护是开发的前提,轮休制虽在一定阶 段内影响经济收入,但它能保证黄山景区的吸引力。 ③适度开发,可为景区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方法总结:
辩证看待 “一分为二”
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着重讲相互促进 的一面。

马哲矛盾分析

马哲矛盾分析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

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从各国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时,是社会矛盾最突出、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说,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贫富差距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矛盾及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矛盾及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矛盾及策略研究摘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式,通过对各个领域的矛盾问题及应对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永恒的时代价值和不朽的现实意义。

本文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矛盾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矛盾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不仅遍及全球各个角落还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各个领域会面对更为复杂的矛盾。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我们不但要尊重历史,汲取可贵的成功经验,更要积极面对现实,从理论内容开始思考,从传播领域开始落实,从教育途径开始提高,使话语体系更加完善,使意识形态趋于稳固,使精神诉求得到满足。

一、理论内涵领域的经院化与庸俗化的矛盾及应对策略一方面,部分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不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发展的哲学、人民大众的哲学,它既不是一种教条式的理论,也不是书斋里的经院哲学。

部分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只在书本和文字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倾向于沉浸在自身的学术小世界,他们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力量必须通过人民大众的实践才能得以有效地实现,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经院化了。

另一方面,部分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服务大众的意识还不足。

我党我国一向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坚持“群众史观”,但是目前有部分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和工作往往脱离大众,只是为了维护学者的尊严而进行的只是面向学者的写作,从而导致了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工作偏离了大众的需求,走向了经院化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的问题由来已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初步发展阶段开始,有些人由于达不到马克思的哲学水平,就对哲学作了一种偏颇的、粗俗的诠释,这是犯了语言上的障碍,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自己的语言体系解释,同样的词汇意思是不一样的;第二,苏联曾经对中国照成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持续推进阶段,存在着照搬照抄苏联经验、苏联模式的现象,这种教条化的做法使得有部分已经在苏联被庸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也被直接引入,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庸俗化问题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矛盾
《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

它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在市场经济中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今天,他的对立统一规律在现在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有幸拜读了这篇著作后我想到更多是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的启迪,特别是在就业问题上,矛盾论中的很多观点和主张都很重要。

众所周知,自从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诱发了全球金融震动。

花旗、美林、贝尔斯登、雷曼等经济大鳄出现巨亏或濒临破产,银行、证券、房地产从高峰跌入低谷,危机风暴波及各行各业,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宣告到来。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600万人,而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源看待的今天,同样纳入市场供需关系的范畴,在供需关系出现严重矛盾的情况下,使得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迷茫。

很多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可能会选择回国就业,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毕业和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

不少企业停工歇业,大量员工被“裁”等现状凸显在我们面前。

不少急于就业的毕业生在竞争中往往采取“自降薪酬”来博取优势,而更多的是自己仍有较高期许的人陷入“供求两难”的尴尬境地。

其主要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
矛盾一:持续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与不断减少的工作岗位数的矛盾
由于最近几年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大学文凭变得越来越普遍,大批量的毕业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冲击,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岗位来弥补,但事实情况确实经济危机造成不少企业停工歇业,大量员工被“裁”。

矛盾二:就业与择业的矛盾
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一直是讨论的焦点,如果先择业后就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恐怕就要失去很多就业机会,那么,吃饭和立足就成了问题;如果先就业后择业,那么,很可能与职业发展的主干线偏离,造成职业生涯紊乱,等再次回到主干线的时候,就走了一段弯路,这段弯路所用的时间成本,可以使一个人远远落后于当初同一起跑线的其他竞争者。

在金钱上可能没有损失,
在职业发展上却是损失了、落后了。

矛盾二:大学生与蓝领的矛盾
曾经因为就业困难,一些大学生去做了蓝领,但是这样做,所学的知识用不上,对国家和个人都是一种浪费,而企业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正是他们的欠缺,在一段时间内,严重形成人岗不匹配,所以就形成了与白领不匹配,与蓝领更加不匹配的状态,大学生必然情绪低落,需要极大的耐力才能渡过这个矛盾期,而具备这种耐力的大学生是凤毛麟角,所以,频繁跳槽、待业和就业交替就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天长日久,懒于工作,一些人就成了“啃老族”。

这些都是事实存在的不能被忽略的矛盾,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话说有一位犯人要被处决,监斩官对死囚说道:“现在临终之前还允许你说一句话,如果是真话我就放了你,如果是假话,你就将被钉在十字架上。

”监斩官本想不管你说我都否认反正你拿我没招,那死囚略一思索,答道:“我将会被钉在十字架上。

”监斩官一听,心想如果他说的是假话,那他应该死在十字架上,那他那句话不又是真的了;如果说他说的是真话,那应该把他放了,但这又说明他没说真话啊!这样很是矛盾,监斩官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的智慧,结果把他给放了。

这个故事我们先放在一边,待会再说它,先来说说我们的哲学。

实际上,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而且高深的学问,还记得曾经有个人说个这么一句话:“哲学家就是一群疯子。

”这句话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论,就普通人而言,总感觉哲学家思考的问题一定挺深邃的,譬如为什么这个叫桌子啊?初一听来肯定不知所云,但当真正涉足哲学这门学科时才发现以前的想法挺幼稚的,哲学也并非那么高深莫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继承了以往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具备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对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中最本质的联系,揭示了事物永恒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其中我们首先遇到的便是辨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前者实际上是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事物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客观矛盾;而后者则是从静态的角度揭示人的思维规律。

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失去了一方就没有另一方。

矛盾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存在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毛主席曾就矛盾的统一性有这么一段论述: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

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目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

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

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谓祸。

没有顺利,无所谓困难;没有困难,也无所谓顺利。

没有地主,就没有佃农;没有佃农,也就没有地主。

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无产阶级;没有无产阶级,也就没有资产阶级。

没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就没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没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就没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很迅速,计算机的CPU不仅有单核,现在有双核,而且将来会有更多的核,CPU的处理速度由以前的很慢发展到现在的越来越快,现在台式机好像已达3.0Ghz/s;笔记本的也达到了2.8Ghz/s,然而,我们的主存速度远远跟不上CPU的发展速度,二者的限制阻碍了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如同矛盾的斗争性一般:互相限制和互相否定。

当然,这是由于这一对矛盾,加快了我们主存和CPU的发展,如在主存中采用多模块交叉存贮,并且制造出了cache存储器,cache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就是一种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重要技术。

这也说明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

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通过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
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矛盾论》中收获一些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