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城市总体规划
杨凌示范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杨凌示范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精神,进一步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的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更好地承担国家使命,实现加快自身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目标,杨凌示范区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要继续围绕“农”字做文章,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带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涉农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集聚优势,着力发展壮大一批带动性强、联系紧密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示范区走上特色发展之路。
为此,特编制杨凌示范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一、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一)总体情况杨凌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于1997年7月,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辖县级杨陵区,4乡1镇1个街道办事处,87个行政村。
2009年,总人口19.7万,城市人口8万;生产总值39.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254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5:51.5:41.0;工业总产值4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7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20亿元,进出口总额8768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4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372元。
杨凌示范区成立以来,依托农业科技教育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示范,大力发展涉农产业,带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环保农资、农牧良种为主的特色工业不断壮大,以会展、物流、旅游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为示范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截止2009年底,示范区实现农业产值4.8亿元,初步形成了设施农业、特色林果、种苗、生猪、奶肉牛、花卉、食用菌等主导产业。
食品加工、生物产业和环保农资三大涉农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3.6亿元。
五泉镇城镇规划情况
五泉镇城镇规划情况当你翻开杨陵示范区的地图,把目光定格在杨凌区五泉镇的位置时,会发现,五泉镇就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杨凌区西北部。
“比起从前,现在的五泉镇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她的变化。
”这是人们走进五泉镇的共同感受。
拔地而起一座座建筑随处可见,镇中心广场各色绿植已初具雏形,公园、体育场、学校、幼儿园也都在热火朝天建设中。
五泉镇,这个依托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而发展起来的关中小镇,如今正借着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的东风,向着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田园卫星小城镇迈进。
五泉镇镇域总面积2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7万亩,总人口2.4万。
近年来,该镇坚持以统筹城乡为总揽,以建设美好富裕新五泉为目标,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强力推进重点示范镇建设,新区标准化模块初具规模。
在今年1-4月份全省31个重点示范镇建设进度排名中,位列前三,并于5月中旬迎来了全省31个重点示范镇的代表们参观取经。
准确定位,规划引领为示范镇建设找准方向围绕建设“杨凌示范区副中心、现代农业园区核心示范基地”的总体要求,杨凌示范区立足高起点、大手笔,高标准编制了《五泉镇总体规划(2011 -2020年)》、《五泉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五泉镇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镇区规划总面积3.16平方公里,按照“适度超前,彰显特色,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思路,全力打造“两心、三轴、五片区”的城镇空间格局。
总建筑面积60.7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1.21亿元。
通过3-5年的努力,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万元,建成后的五泉镇将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田园卫星小城镇。
项目带动,模块推进奠定镇域发展之基项目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无论是建设项目策划包装、立项审批、资金争取,还是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等,五泉镇都依法依规按程序和政策办事,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按照新区标准化模块的要求,2011年五泉镇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住房建设及建成区改造提升共涉及4大类1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1亿元。
万强碧水华庭修建性详细规划
上运动中心。小区采用人车
分流。北侧和西侧分别设有
小区人行出入口和小区车行
出入口。
规划方案丨PLANNING 消防分析
消防车出入口
消防车出入口 城市主干道 消防车道路 小区在城市道路共设有三个 消防车出入口,内部设有环 形消防车道,可以到达各栋 建筑。同时设有15m宽消防 登高场地。
消防车出入口
消防车出入口
1. 效果图展示 2. 户型展示 3. 建筑立面设计
伍 Landscape design
1. 全龄化景观设计 2. 景观主轴线设计 3. 安全的社区道路 4. 冬暖夏凉的活动空间
基地分析
规划策略
规划方案
9. 社区配套设施 10. 分区建设 11. 地库分析 12. 竖向设计 13. 给排水设计 14. 暖通设计 15. 电气设计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5. 坡地景观 6. 海绵城市 7. 绿建一星
壹
基地分析
PROJECT ACKNOLEDGE
杨凌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年)
上位规划分析丨Master planning
杨凌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年)
杨凌城乡总体规划修编(2017-2035年)
• 规划期限: 2017—2035年,近期为2017-2020年。 • 规划层次:分市域范围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 规划规模:规划至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66.65平方公里,城市
规划方案丨PLANNING 暖通设计说明
规划方案丨PLANNING 暖通设计说明
规划方案丨PLANNING 电气设计
规划方案丨PLANNING 电气设计说明
规划方案丨PLANNING 电气设计说明
规划方案丨PLANNING 电气设计说明
杨凌高干渠路绿地规划设计
这 一历史 性机 遇 的到来 ,杨凌农 业高 新技 术产 业示 “
范 区” 应时 、 便 应势 、 应运 而生 。早在 1 9 9 7年示 范 区 成 立之初 , 于杨凌 的特 色 , 提 出 :打 造 中国绿 色 基 就 “
硅 谷” 的发展 理念 。在示 范 区总体规 划 、 展理 念 的 发 指 导下 , 我们 在高干 渠路绿 地规 划设 计 中将遵循 “ 尊
a t rsis. c e itc
Ke r s y wo d :Ya g ig;r a nl n o d;g e n e t l n i g a d d sg r e b l;p a n n n e in
杨凌— — 后稷 的故 乡 。经过 多年的发展 , 形成 了 集农 、 、 科研 、 育为一体 的浓厚 的历史 积淀 。杨 林 水 教 凌示 范区 内地 势南 低北 高 , 依次 形 成 三道 塬坡 , 海拔 4 5 6 3  ̄5 3m。境 内塬 、 、 坡 滩地 交 错 , 壤肥 沃 , 宜 土 适
气 温 1. 2 9℃ , 属暖温带 季风半湿润气候 区 。 高 干渠 是穿 越杨 凌示 范 区城 区的一条 灌溉 用水 利设 施 , 隶属 于 宝鸡 峡 水 利 管 理 局 。 由于 年久 失 修
以及 污染 方 面的 原 因 , 致使 城 区 的改 造 和 建设 局 面 得不 到 根本 的改 善 , 了使 城 区 面貌 和 改 造有 一 个 为
中 图 分 类 号 : U9 5 1 T 8.8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9 3 ( 0 1 0 —0 0 0 1 7 - 1 1 2 1 ) 40 4 —4
The Pl n a s g f t e nb l n s a e i n lng Ga g n a a nd De i n o he Gr e e tLa d c p n Ya g i o a qu Ro d
杨凌拆迁计划
杨凌拆迁计划:拆迁计划杨凌杨凌吧杨凌人事人才网杨凌蒋展宏照片篇一:杨凌示范区城中村改造搬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杨凌示范区城中村改造搬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按照杨凌示范区城中村改造规划,为了保障城中村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维护搬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建设顺利进行,结合国家建设和示范区总体规划的需要,使被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确保城中村改造搬迁安置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造范围对城中村居住区按照示范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中村改造办法进行整体改造,搬迁范围为城中村所有居住户及公共设施。
二、改造原则和安置方式:(一)改造原则1、实施城中村改造,要把有形改造和无形改造相结合。
有形改造主要是指,将原村民居住户现有的居住模式,通过搬迁改造统建住宅楼小区进行安置。
无形改造主要是指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享受现城镇居民相关待遇;村委会在原管理渠道不变的前提下转为居委会;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组建新的经济组织等。
2、本次改造采取“两分离”、“一结合”的原则进行(即:搬迁与安置分离、补偿与购买分离;生活安置与生产安置相结合)。
由搬迁人在批准的改造规划范围内新建住宅楼对被搬迁人进行统一安置。
被搬迁人的安置房屋面积按现有在册农业人口确定,在安置过程中把群众当前生活的住宅用房安置与长远生计的商业用房安置相结合。
(二)评估与补偿(1)评估评估由具有房产估价资质的机构,根据杨凌示范区相关文件规定的房屋拆迁货币补偿标准进行评估。
(2)补偿1、被搬迁的房屋在两层以下(含两层)的,在评估结果基础上再上浮60%给被搬迁人进行补偿。
两层以上按评估结果补偿,但不上浮60%,违章建筑不予补偿。
2、临时设施和附属物及装修部分按评估结果补偿,不上浮60%。
3.现家庭房屋面积不足240?的,已有部分据实评估并在评估结果基础上再上浮60%给被搬迁人进行补偿,不足部分按150元/?予以补偿。
杨凌发展史
杨凌发展史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省会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市86公里。
陇海铁路、连霍高速、西宝高铁、西宝中线,穿城而过;渭河、韦河、漆水河流经境内。
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地势平坦。
杨凌又称杨陵,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隋泰陵在其境内而得名。
杨陵原属于武功县管辖,是武功县西边的的一个小镇,它和武功一起,古称“邰”,是周朝祖先后稷的封地,4000多年前,这位周朝祖先后稷就在这里教民稼穑,使这里成为中国农业的发祥地,至今保存着不少农业文明的遗迹。
这是位于武功县境内武功镇的教稼台,是人们为纪念后稷而建的,并且每年农历十一月份都会在这里举行农资交流会,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1979年陕西省委关于成立武功县杨陵特区的文件1982年关于成立宝鸡市杨陵区的文件(至1982年杨陵同武功县正式分离)(以上以上3幅图片由武功网友李之林提供,特此感谢)1983年——1997年的杨陵区与武功地图1997年——2008年的杨凌地图杨凌因西农而兴。
1934年,辛亥**元老于右任先生等人,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
此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这里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
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科城”。
1933年初,于右任先生(前)率建校筹备人员勘察校址.1936年8月落成的西农(即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第一座教学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校门原武功水利学校,后改名为陕西省水利学校。
1983——1997年,杨陵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县级建制区,隶属咸阳市,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11.03万,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万。
这里人才和智力密集、学科齐全、专业和实验基地配套的被誉为我国唯一的农业科学城。
杨凌渭惠路拓宽改造总体设计方案
杨凌渭惠路拓宽改造总体设计方案摘要:杨凌渭惠路位于杨凌示范区中部,为西宝中线公路穿越杨凌示范区城区段,其道路的现状已不符合外部交通转换、内部交通需求以及规划对其的定位和功能要求。
文章介绍了渭惠路拓宽改造的总体设计方案,为类似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公路穿城段道路拓宽改造总体设计作者简介:韩飞(1987—),男,本科,工程师,从事市政道路设计及规划工作1工程概况杨凌渭惠路为西宝中线公路穿越杨凌示范区城区段,为路网骨架结构“五横五纵两环”的五横中最重要的一条主干路,东西向横穿城市中心,总长约 6.6km。
渭惠路对外与西宝高速、西宝中线相接,对内作为杨凌最重要的一条东西主干路与多条南北向道路相接,其道路的现状已不符合外部交通转换、内部交通需求以及规划对其的定位和功能要求。
道路沿线穿过中心城区,沿路两侧分布着高等院校、火车站、汽车站、管委会、公园、会展中心、物流园、电厂等重要的城市设施,算得上是杨凌的迎宾大道,同时渭惠路机动车道南侧紧邻现状渭惠渠。
现状渭惠路道路横断面形式混乱、现状路面病害较多、公交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都使得现状渭惠路不符合规划对其的高定位和功能要求。
2现状情况分析2.1道路横断面现状分析渭惠路改造范围中,博学路~东新路段为城市道路性质,路宽(含渭惠渠)约51~65m,东新路~杨武界为公路性质,路宽约12~15m(仅布设有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路横断面形式混乱,有双向六车道、双向四车道、公路车道多种形式,且交替出现,影响交通流的顺畅。
非机动车:北侧机动车道存在机非混行、非机动专用多种形式,且交错出现,不利于非机动安全,另机非混行影响主流交通。
行人:现状机动车道与渭惠渠之间为绿化设施带,该板块部分路段上靠机动车道侧设有2m宽人行道,人行可以较随意侵入机动车道、或横穿马路,存在一定交通隐患。
2.2路面病害现状分析现状路面为沥青路面,病害分路段归类有以下几种情况:1)整体状况良好,少量轻度裂缝;2)网裂、龟裂较多;3)路面破碎较多,整体强度尚可; 4)路面碎裂严重,坑槽多。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1.03•【字号】陕政发[2009]2号•【施行日期】2009.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的通知(陕政发〔2009〕2号)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2008年第22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中五市一区政府和省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规划》确定的“一轴一环三走廊”城镇空间发展模式,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板块,做大做强西安市;以现有城市为基础,做大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地级城市;以资源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做强小城市;以关中百镇建设为契机,做优小城镇。
要采取有效措施,把节约、利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周秦汉唐大遗址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建设重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工程项目,推进关中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把关中城市群建设成为既有一定综合实力、又有明显地方特色,既有浓厚历史气息、又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群。
关中五市一区政府要积极组织编制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同时,按照《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规模控制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高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组织编制好城市详细规划,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率。
在进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选址时,首先要符合《规划》确定的基本原则。
省发展改革、交通、水利、商务、环保等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关中五市一区政府的联系与沟通,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并切实落实好相关工作。
省建设厅要及时对《规划》的执行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将落实情况专题报告省政府。
杨凌发展史
杨凌发展史第一篇:杨凌发展史杨凌发展史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省会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市86公里。
陇海铁路、连霍高速、西宝高铁、西宝中线,穿城而过;渭河、韦河、漆水河流经境内。
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地势平坦。
杨凌又称杨陵,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隋泰陵在其境内而得名。
杨陵原属于武功县管辖,是武功县西边的的一个小镇,它和武功一起,古称“邰”,是周朝祖先后稷的封地,4000多年前,这位周朝祖先后稷就在这里教民稼穑,使这里成为中国农业的发祥地,至今保存着不少农业文明的遗迹。
这是位于武功县境内武功镇的教稼台,是人们为纪念后稷而建的,并且每年农历十一月份都会在这里举行农资交流会,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1979年陕西省委关于成立武功县杨陵特区的文件1982年关于成立宝鸡市杨陵区的文件(至1982年杨陵同武功县正式分离)(以上以上3幅图片由武功网友李之林提供,特此感谢)1983年——1997年的杨陵区与武功地图1997年——2008年的杨凌地图杨凌因西农而兴。
1934年,辛亥**元老于右任先生等人,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
此后的几十年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这里共有10家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学校。
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科城”。
1933年初,于右任先生(前)率建校筹备人员勘察校址.1936年8月落成的西农(即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第一座教学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校门原武功水利学校,后改名为陕西省水利学校。
1983——1997年,杨陵区作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县级建制区,隶属咸阳市,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11.03万,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万。
这里人才和智力密集、学科齐全、专业和实验基地配套的被誉为我国唯一的农业科学城。
杨凌总体规划文本1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落实国家对杨凌长远发展的目标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构筑科学合理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协调区域城镇间的各项建设,实现杨凌城市地域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2002年省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纪要,结合“关中一线两带”发展战略对杨凌的基本要求,按照示范区发展建设的实际,制订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期限,近期从2003~2010年,远期从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3条规划城市发展建设控制范围南至渭河,北、东至湋水河和漆水河,西到五泉镇至扶风县揉谷乡的权家寨南北一线,规划城市发展建设控制用地总面积100km2。
规划城市经济协作区域涉及杨凌、周至、扶风、武功、乾县和眉县的行政区范围。
第4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规划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后,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和建设项目必须执行本规划,而在城市经济协作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要与该规划保持协调。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第5条杨凌城市发展的基本思想是完善城市的基本功能,构筑杨凌的地域城市空间结构,营造“田园”杨凌的城市人文精神。
城市发展应突出“城市”、“农科教”、“高新技术”、“农科示范”的基本目标,把杨凌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的“生态型田园式”的中国农科城,陕西关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第6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农科产业发展,以农科成果的转化实现农科教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产业化。
产业发展重点是高新农业、涉农产业、农业科技教育、城市服务业和旅游休闲业。
第7条高新农业发展重点是农牧良种产业化、旱作农业节水新技术、无公害生物农药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及植物化工、现代设施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和相关技术设备的生产,积极培育具主导产品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交易的市场体系。
第8条科技示范建设的方向是加快优良品种培育、引进和推广,大力发展畜牧业、设施农业、苗木花卉、名优新特果品及良种业的产业;优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积极采用“公司+科技人员+农户”的组织模式;重点建设国家农业专利技术信息中心、农业科技市场和种养示范基地,建立作物良种繁育、名优果品生产、花卉苗木生产、动物良种繁育养殖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等五大产业的示范基地。
2019年整理陕西杨凌项目整体定位及前期规划方案47p精品资料
主流畅销户型 周边县城客群 品质拉开价差 政策影响不大
17
PART2 项目发展定位
18
项目规划参数及指标研究:
• 占地面积:9.8亩 • 建筑面积:39200平米 • 容积率:6 • 项目性质:商业用地 • 产权:40年
户型
户型面积 (㎡)
一室一厅一卫 45-60
二室二厅一卫 80-95
三室二厅二卫 110-125
权重 20% 50% 30%
单套总价 (元)
50×4000 =200000
90×4000 =360000
120×4000 =480000
40%首付 (元)
8万
14.4万 19.2万基来自价按4000元/ ㎡计算
目标客户群普遍拥有稳定的支付能力,他们向往品质新 生活并有足够的实力为其买单。
客户普遍拥有其他区域一套房产,为改善居住会将新盘 作为第一居所,家庭结构多为三口之家和二人世界。
地段、价格、户型、景观、品质、教育等是目前购房者 选购房产注重的关键因素。
目标客户群对文化、教育较为关注,属于城市中的影响 力人群和活跃引领人群,新事物接受能力强。
3、小高层紧靠最南面,高层紧靠最 北面,可以增加楼间距;
4、双子座中间可以作为空中花园, 可以极大的增加项目卖点.
27
产品形态论证——
• 1、本地块处于商业繁华地段,因此最大化发挥项目的商业价值,在规划 中将商业面积做到最大化,而且商业售价本身要比住宅和写字楼高,因此 是遵从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因此建议将两栋楼1—4层连通成一个整体,在 扣除返还面积后还有可观剩余。
28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概况1.1地理位置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
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
1984年建大寨镇。
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
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
区内属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
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
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
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
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灌溉方便,宜于农作物生长,属比较优质而宝贵的地资源。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杨凌城乡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杨凌城乡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2.26•【字号】陕政函[2011]36号•【施行日期】2011.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杨凌城乡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批复(陕政函〔2011〕36号)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你委《关于审批杨凌城乡总体规划草案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编后的《杨凌城乡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杨凌作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明确了新时期杨凌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办好杨凌示范区的政策措施,管委会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杨凌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三、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成为我省涉农工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农业科技创新型城市。
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城市功能,逐步把杨凌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城市,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工作。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32.57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一城、一园、一区、三河、四方”的空间形态,促进示范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
五、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5平方公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23•【字号】陕政办发[2010]76号•【施行日期】2010.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的通知(陕政办发〔2010〕76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陕西省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为了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严肃性,规范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程序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的通知》(国办发〔2010〕20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则。
一、报经省政府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修改适用本工作规则。
县人民政府所在镇的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由设区市政府参照本工作规则制定。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城市总体规划:(一)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的;(二)行政区划调整确需修改规划的;(三)因国务院、省政府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规划的;(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五)省政府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其他情形。
三、拟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人民政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要求,结合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实际,对现行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编制实施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要明确现行规划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分析论证修改的必要性,明确修改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及是否涉及强制性内容。
四、拟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强制性内容的,城市人民政府除按规定实施评估外,还应就修改强制性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专题论证,编制专题论证报告。
杨凌常青路中断发展规划
杨凌常青路中断发展规划案由:关于优化畅通城市道路,构建更加高效快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议提案者:马新昌宋立群薛新茂内容:1、常青南路,多美汇超丁字路口,水涝问题严重,交通拥堵严重,历年已久。
杨陵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变化明显,初定的城市规划已不能满足现状,导致问题出现。
建议:借鉴和杨陵区老城区雨污分流的成功经验,将五胡路及常青路积水路段纳入城市提升改造范畴。
2、常青路南段与五胡路交叉丁字路口,交通严重拥堵。
此区域随着杨陵区的快速发展,人口激增,多个成熟小区落成,学校集中,交通量在高峰时段巨增,出行极为困难。
建议:徐福巷道路已开始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争取道路早日通行畅通。
可有效解决此局部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亦可带动此区域的经济发展,盘活周边门面房的利用。
3、建议:在杨凌新桥路与小康路中段十字交汇处增设红绿灯或者临时红绿灯。
该十字口周围有杨村社区5000户居民,千林华庭小区姚安社区等数家社区,且在该十字东北方向处有杨凌第一实验学校,该学校内包含小学及初中,总共有1800名学生。
在学生上学放学上下班时间,此十字路口为人员高峰期,交通混乱,不易治理,造成主干道道理拥堵,加上新桥路为下坡路段,车辆速度较快,安全隐患风险高,如果车辆未能及时刹车,恰遇学生放学,将会造成恶性重大交通事故,给社会和家庭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以及祖国未来花朵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财产,且也突显了杨凌城市的文明管理和环境美化,特此建议去掉该十字路口新桥路段处的道路中间分隔防护栏,在该十字交汇处增设红绿灯或者临时红绿灯。
4、五胡路邰城实验学校路段,每遇大雨就出现很深积水,学生群众行动不便,且有危险。
建议:政府对五胡路邰城实验学校路段旧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使五胡路雨水排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凌城市总体规划杨凌示范区是国际知名的现代农科城,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安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杨凌城乡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发展的要求,将规划区控制面积设定为73.72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30万人,建设用地35平方公里。
目前,示范区已完成了杨凌次核心城市发展战略总体策划和次核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并在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园区配套项目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大量投入资金,逐步将杨凌建设成为科教领先的农科城,经济发达的产业城,环境优美的生态城,文明开放的旅游城。
国务院于1997年7月批准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
国家期望杨凌示范区通过发挥其农科教基地的作用,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和推广来探讨解决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粮食问题的途径。
探讨农业科技产业孵化器、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有效转化的机制和体制。
探讨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治理的农业高新技术。
规划构思力求充分体现国家设立示范区的目的,突出“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四大功能,把杨凌建成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产业城。
功能结构按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为特征和用地条件,合理确定不同功能园区的用地范围。
用地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不同地段的自然生态条件,追求人工建设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空间布局以“绿心”——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为中心,按照网络状的农业作物、林地和水网体系,将几个功能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为以下园区:一、现代农业及乡村建设示范园区:重点展示区内各类农科技术、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改良、现代化乡村改造与建设成果。
二、农业科学园区:综合性的科研、实验、教学和信息中心。
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排各类农业科技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四、农业综合园区:栽培和展示各类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的基地。
五、农业中试园区:旱地农业节水灌溉、生物工程、遗传育种等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场所。
六、生活服务园区:综合性多功能的城市中心,建设居住小区和公园。
七、农业观光及休闲带:沿渭河北岸建设农业观光及休闲带。
创新与特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国内无先例,规划对其特征、基本功能构成、空间结构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及全区生态适宜性评价。
规划有如下特色:一、方案具有综合性。
最终方案是在获全国性规划设计竞赛一等奖的基础上,综合多家方案优点进行编制的。
二、突出农业特色和城乡融合。
论证了示范区的农业高新科技及产业的发展战略,强调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以及各农业类功能分区、城镇类功能分区的有机结合。
三、突出生态思想。
开展了生态适宜性评价。
环境规划以“回归大自然”为目标,调控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示范区的建设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与环境的最有效最合理的分配与利用。
四、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及科研体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强调规划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
鼓励节能和使用再生和清洁能源。
规划强调把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农业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区内农村建设的现代化目标。
精心规划和利用水资源,人工湖泊由人工河贯穿联接,存蓄天然降水。
将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相结合,循环利用。
五、同时编制示范区起步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从而总体规划对某些问题尤其是规划的实施的考虑更加深入。
按照总体规划实施的起步区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示范区从1998年4月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已完成总投资10亿元,铺设市政道路23.4公里,同步完成了电力、通讯、供热、燃气、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上下水管网等工程。
创业中心、标准厂房、国际会展中心、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已开工建设;共建住宅20.61万平方米,科教人员住房人均达到14.2平方米。
防洪工程堤路结合,使城市防洪能力从抗御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的标准。
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进程加快。
采取省部共建方式,在国家各部委支持下,建立了节水灌溉、生物技术育种中心、植物化学、水土保持等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已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型区建立各种试验示范基地38个,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特别突出了杨凌的绿心环境建设和特色景观建设,按规划实施的绿地及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经过两年的建设,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引进投资29亿元,昔日的“农村乡”正迅速地向名副其实的“农科城”转变。
规划特色工程:城市拓展和功能提升工程1.交通优化工程。
建设扶风-杨凌-眉县过境公路、杨扶路、西宝中线、南环路、西环路等城区主骨架和主干道路,新建城西汽车客运中心、高速铁路杨凌车站和铁路货运站等工程。
设置2处区域客运站,建设公交总站。
实施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城区一期道路大修等项目,建设杨凌大道、农科路、博学路、水厂路、永安路、渭惠西路、高研路、滨河西路、东环路等城市道路,总长度112公里。
2.集中供水工程。
建成石头河调水工程,新建原水输水管18公里,10万吨/日净水厂一座,改造城市现有供水管网,关闭自备井,实现集中统一供水。
新建孟杨路、农科路、杨凌大道、博学路、水厂路、永安路、渭惠西路、高研路、滨河路、城南路、东环线等城市供水管网。
3.排水改造工程。
改造老城区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提升陇海铁路涵洞和城市其它低洼地段的排水能力,随城市道路同步建设雨污水管网,完善中水利用系统,逐步提升中水利用率。
4.电力扩容工程。
扩容杨凌110KV变电站,容量达到2×50 MV A;新建揉谷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31.5MV A。
新建揉谷接入永安至段家110KV线路。
5.城市气化工程。
建设液化天然气调峰工厂。
建设液化天然气调峰站,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扩大天然气普及率,逐步取消石油液化气。
建设杨凌大道、渭惠西路、城南路、永安路等城市主干网。
6.集中供热工程。
建设华电热电联产项目,实施新老城区、一河两岸片区供热管网工程,完善老城区、一河两岸、卫店片区供热管网,扩大集中供热面积。
实施城区热计量改造工程。
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建设五湖路中段地源热泵集中供热区。
7.一河两岸开发。
加快一河两岸渭北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市政道路19公里,完善水、电、路、气、热等配套设施,为科教产业园区、体育产业园区、高速铁路客运站等核心引擎项目提供配套。
实施体育运动公园、水上运动公园、高速铁路站前广场、星级酒店和科教产业园区共享区等重大项目。
8.旧城区改造。
启动3.25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优化功能布局,美化城市环境,实施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棚户区改造、行政单位外迁、建筑外立面改造、城市美化亮化等项目,提升城市基础配套和公共配套能力,建设城市核心商业区。
9.高等教育设施建设。
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科综合楼、文科综合楼、食品学院综合楼、留学生公寓和南、北校区风雨操场,总规划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
建设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职教培训和教学综合大楼,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10.房地产开发。
实施渭惠路商业大街改造,建设城市行政商务中心,建设博学嘉苑、人才公寓、化建家园高层住宅楼、家佳花园、水韵天伦居、锦逸国际城、玉祥花园、田园新都市、御景国际社区等一批住宅小区。
“十二五”期间,新建商品住房2.22万套,建筑面积320万平方米。
空间布局1.“一城—三镇—一批新型社区”的城镇布局。
一城:即中心城区,内设杨陵、李台、杨村三个街道办事处,12个城市社区;三镇:即五泉、揉谷、大寨三个中心镇;一批新型社区:即川口—杨村、王上村—崔家村、崔西沟—夏家沟、官村—周李、夹道—曹家、绛中、新集—姜嫄7个新型农村社区。
2.“一核、四心、四区”和“两轴、两环”的空间布局。
一核:打造集科技创新、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住办公等功能的城市核心区域。
四心:建设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商业中心等四大中心。
四区:打造涉农产业发展区、国际交流合作区、西部总部休闲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与农耕文化旅游区等四大功能区。
两轴:打造沿渭惠路的商业发展轴和沿杨凌大道的城市发展轴。
两环:打造沿主要功能区之间区域形成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两条交通景观环。
3.“六横五纵”方格状城市道路网。
六横:杨扶路、北干渠路、西宝中线、城南路、河堤路、兴安路中段。
五纵:西环路、高研路、杨凌大道、西农路、新桥路。
生态环境创建工程1.生态环境建设。
强化“点、线、面”的绿地空间格局,重点建设城市水系及公园绿地、历史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城区湿地公园、农大广场公园、城市运动公园、人民公园、植物园、教稼园等9个城市公园和台地森林公园、城市森林公园等2个城市森林公园。
2.城区生态廊道建设。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打造西宝高速的防护林带和西宝中线的城市景观林带,在60、40、30米宽度的道路两侧分别布置10、8、5米的绿化带,构建连接城市公园、旅游景区、主要社区和商业中心的绿色空间通道。
3.城市水景营造工程。
连通高干渠和渭惠渠,建设湖泊湿地和沿渠水景。
综合整治湋河河道和沟坡,利用二支渠补水,修建堤坝,改善生态,形成具有亲水平台的沟坡公园。
综合整治漆水河生态,利用杨凌电站、漆水河倒虹等水利工程,在河道上选址建坝,增加水面,并在入渭河口建设三角洲湿地公园。
4.渭河生态治理。
按照《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渭河杨凌段河道生态综合整治工程,疏浚整治河道,建设生态湿地景观,建成堤路结合的滨河大道,打造滨河休闲观光长廊和渭河湿地公园。
在东起渭河大桥,西到西环路,总面积270公顷的河床范围内,由东向西建设防护林带区和渭河湿地沙滩生态景区。
5.湋河综合开发。
综合整治湋河河道,在湋河坡地建设高标准生态防护林,在坡台地建设融旅游、观光等生态林业为主的高标准的防护林。
建设农家乐园、瓜果园、森林公园、运动公园、撒野乐园、花卉世界等6个公园,成为以生态运动、生态休闲、市民娱乐、农家乐等为主导的城市生态休闲带。
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期间,杨凌示范区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机遇。
一是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一轮重要发展期,为杨凌示范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继续支持西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为杨凌示范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随着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更加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为杨凌示范区加快科技创新,扩大示范推广,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杨凌示范区的支持力度,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做出了“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国务院下发了《批复》,明确了新时期杨凌示范区发展的目标定位和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办好杨凌示范区的政策措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把杨凌建设成为次核心城市和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的定位;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召开推进大会,形成举全省之力建设好杨凌示范区的良好氛围;共建体制进一步加强,各共建部委、共建厅局将继续加大对杨凌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