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东江纵队

合集下载

东江纵队读后感500字五年级作文

东江纵队读后感500字五年级作文

《东江纵队》读后感500字五年级作文《东江纵队》读后感500字五年级作文东江纵队是广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惠州东江制造的一支英勇的抗日队伍,也是我国华南抗战的主力军队之一。

1938年10月,日寇在广东惠州惠阳大亚湾登岸,使增城东江下游东莞宝安等地域受到了侵害。

1941年6月,东江纵队第三大队在民兵的配合下,把进犯大龄山区的日伪军围困了两个日夜,毙伤日军50余人包括日军队长等,东江纵队第五大队在羊台山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毙伤日军70余人。

1945年,东江纵队把广东惠州罗浮山设为了军队中心总部。

在随后的七八年间,东江纵队从小到大,军队不断壮大进展。

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1400余次,消灭了日伪军9000多人,军队以200余人扩大到1。

1万余人,成立了一大片抗日依照地,成了华南抗日战场上的一支主力军队。

日军到了哪里,都是毫无人性的喊打喊杀,实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让我国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深受其害。

最让人气愤的是,狼心狗肺的日军连小孩都不放过,把一对无辜的双胞胎小孩杀死了,双胞胎的父母是抗日爱国者,但不幸被日军抓住,日军杀死了他们及他们那对可爱的双胞胎小孩,让我感到悲忿不己,让我看清了日本军队罪恶的嘴脸,双手沾满我国同胞的鲜血的侩子手。

东江纵队的先辈们,请你们安心吧,安息吧!你们流血流汗打下的江山,咱们必然会把它建设的加倍美好,咱们必然会铭刻历史,咱们必然会继承和发扬你们的革命精神,开辟咱们美好祖国的以后。

东江纵队的先辈们,你们永久活在咱们的心中!《东江纵队》读后感500字五年级作文东江纵队是广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惠州东江制造的一支英勇的抗日队伍,也是我国华南抗战的主力军队之一。

1938年10月,日寇在广东惠州惠阳大亚湾登岸,使增城东江下游东莞宝安等地域受到了侵害。

1941年6月,东江纵队第三大队在民兵的配合下,把进犯大龄山区的日伪军围困了两个日夜,毙伤日军50余人包括日军队长等,东江纵队第五大队在羊台山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毙伤日军70余人。

试论华南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的历史功绩

试论华南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的历史功绩
发言。
⑧ 共产 国际、联共 ( 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 布) ) 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 , 2 0年,第21 4 07 4页。 ⑨马细谱 等译 : ( 《 季米特 洛夫 日记选编 》,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 , 2 年 ,第4 页。 “ 2 O 0 乌拉 圭洋行 ”在 6 共产国际、联共 ( 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 丛书》 ( 5 布) 第1 卷 ),全宗 58 目录1 ,卷 宗9 ,第22 5, 1 4 5页译作 “ 乌里 茨
13) ( ) ,第46 97 第1卷 3 5页。 ①杨奎松 : 《 中间地带的革命 ,山西人 民出版社 ,
2 1 版 ,第2 4 0 0 9 页。
⑤郝 成铭 等 编 中国工农 红 军西路 军 ・ 献卷 》 ( 文 上) 甘肃人民出版社,20年,第45 04 0页。 ⑨季 米特 洛 夫著 ,马 细谱 等译 : 季米 特 洛 夫 日 选 记 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年版 ,第29 02 3 页。
史研究】DN SI NI A G HY J U A
试论华南抗 日武装
东江纵 队的历 史功绩
■ ( 广东 ) 肖 毅
中国共产 党领 导 的广东 人 民抗 日游 击 队东江 纵 队 ( 由
地 处珠江 门户 ,广 九铁路 纵横 其 中,战 略地位 十分 重要 。 “ 七七 ”卢沟 桥事变 后 , 日军 为牵 制我华 南兵 力 ,策应 武
岸 ,深 入港 九敌 后 ,协 同英 美对 日作 战 ,有 力地 打击 了盘 踞 在 东江流 域 的 日本 侵略 军 ,特 别 是在 14 年 1月 的香港 91 2
秘 密大 营救 行动 中发挥 了非常重 要 的作用 ,为全 国夺 取抗 日战争和 世界反西 斯战 争的伟大 胜利作 出 了巨大 贡献 。

东江纵队导游词

东江纵队导游词

东江纵队导游词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罗浮山名胜区。

罗浮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

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所以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

罗浮山山势雄伟挺拔,风光清静幽秀,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罗浮山又有神仙洞府美誉,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

罗浮山不但山水绮丽,风光优美,而且神话、传奇、古迹繁多。

山上寺观遍立,座落在主景区朱明洞景区内的冲虚古观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东晋葛洪创建,是我国有影响的道教重点宫观之一。

传说杭州的黄龙观,香港的黄大仙等道观以它为祖庭。

冲虚古观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东江纵队司令部驻地,这给罗浮山的历史增添了光彩。

历史上道士僧人如云,文人墨客纷至,留下许多珍贵的佳作和题刻。

20年代初,孙中山率军东征归来即偕宋庆玲、廖仲恺、何香凝等结伴游览罗浮山。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及贺龙等七大元帅也曾在罗浮山游览度假。

二、东江纵队简介东江纵队纪念馆是在2003年12月1日暨东纵成立6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的,它座落在罗浮山风景名胜区朱明洞景区内。

三面环山,前面是秀丽的白莲湖,右侧不远处为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

四面环境优雅,景色宜人。

“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名,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

纪念馆建筑面积为3300平方米。

馆内设4个展示厅及工作服务区,4个厅分别为“序幕厅”、“陈列厅”、“英烈厅”、“映视厅”,以及二条长60多米、宽3米的参观走廊。

纪念馆前面,是一个宽阔的广场(2284M2)。

在广场的右侧,安放一组人物雕像,主题是:东江纵队将士,前赴后继,永远向前。

在广场的左侧,竖立一支旗杆,方便参观者举行升旗仪式。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它记载了东江纵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将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序幕厅(223M2)的正面,是一幅大型彩色喷绘图,它以东江为背景,磅礴的气势展示了东江纵队的精神风貌。

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臶下进行的全民抗战。

抗日战争,经过八年持久的艰苦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中华民族百多年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而且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江纵队,是战斗在华南敌后的一支中外驰名的游击队,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华南敌后战场的主力军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在广东的大亚湾登陆,继而侵占广州及广东沿海的海口、汕头、湛江等大中城市和交通沿线。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守军一触即溃。

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广东人民,纷纷起来打击侵略者,保乡卫国。

193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办电示广东省委:‚广州沦陷后,广东党组织必须在广州及其他敌人占领的地区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广东省委积极领导广东人民在敌占区,举起抗日旗臶,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1938年12月,遵照党中央关于‚要在东江日占区后方开拓游击区‛的指示,曾生、王作尧等先后在惠阳、东莞、宝安、增城等地,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东江纵队,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它所处的环境特点是:第一,所处的地区是广州和香港两大城市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为敌交通网与据点所分割,广九铁路横贯其间,敌人机动性很大,游击队回旋余地很小,活动极其艰难;第二,处于敌、伪、顽的夹击之下,敌我力量悬殊;第三,孤悬敌后,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又没有较大的后方,经济供给也很困难。

但是,东江纵队在党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的领导下,不畏艰难,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在党的领导下,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并对部队干部战士进行政治、军事、文化的教育和训练,使部队成为政治上巩固的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部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

在长达8年之久艰苦曲折的抗日斗争中,东江纵队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领导的指挥下,积极配合全国各地抗日战场和盟军,英勇地打击敌人,成为蜚声中外的华南抗日战场一支坚强的武装部队,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中,东江纵队机警而出色的情报工作,在整个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赢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东纵战士营救了一批国际友人和盟军人员,赢得盟军信任,为建立情报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

初夏的大岭山,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大翡翠镶嵌在繁华富庶的珠三角大地上。

这块饱经烽火洗礼的革命圣地,如今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人气鼎盛的森林公园。

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山脉,上演了惊心动魄的抗日游击战,成为当时“敌后三大战场”之一的华南敌后战场的主要阵地。

在小山脉脚下的大王岭村,如今还保存着当时的村落布局和历史氛围,2005年9月,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在这里拔地而起,成为华南地区纪念抗日历史的一个地标。

近日,《中国文化报》记者来到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实地走访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现存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9处旧址,参观了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现场感受了当年东纵先烈们拯救民族于危难而留下的历史烙印。

据史料记载,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派廖承志、潘汉年和张云逸到香港、广州组建八路军办事处,开展统战工作和动员民众抗日,并于1938年4月,成立中共广东省委。

同年10月,日军侵占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后,中共中央即电示广东省委和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在东江敌占区开拓游击区。

据此,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委派中共香港海员工委书记曾生,率共产党员和香港进步工人、华侨知识青年共30余人到达惠阳县坪山地区,组织人民抗日武装。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上)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上)

九一八 事变 及日军 侵佔东北 三省 要图
纪念九一八事变: 勿忘国耻 奋起自强
日本侵略者的梦想:「大亚细亚」
怒吼吧, 黄河!
东北抗日联军
• 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 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 • 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 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 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 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 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歼灭入侵的日寇
一二八事变
日军侵占东北后,进而窥视华北,进攻上海。1932 年1月28日,发动一二八事变。驻守淞沪的中国第十 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等率领下抵抗一个多月, 取得重大战果,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图为十九路军 总指挥蒋光鼐(左)和军长蔡廷锴(右)。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进攻北帄(现北 京)宛帄县卢沟桥,发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图为在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奋勇抗击日军。
1938年12月2日,中共惠宝工委在 惠阳淡水周田村成立惠(阳)宝 (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 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 郑晋(郑天保)任副总队长兼参 谋长。图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 队成立时旧址——周田村育英楼
曾生
整编为东宝惠边 人民抗日游击大队
1939年元旦,中共东宝联 合县委把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和王作尧 带领的部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及各区地方 党组织动员来的武装人员,集中在东莞清溪 苦草洞整训,整编为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 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何与成任政训员, 黄高阳任党总支书记。 图为苦草洞
抗日英雄刘黑仔(左二)仅存的一张照片。左 起为:黄作梅、刘黑仔、曾生(司令)、林展、 尹林平(政委)

试论华南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的历史功绩

试论华南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的历史功绩

试论华南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的历史功绩史研究】试论华南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的历史功绩■广东肖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地处珠江门户,广九铁路纵横其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组成,以“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为牵制我华南兵力,策应武下简称“东江纵队”是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 汉会战,选择在离广州不远的惠州大亚湾登陆,并将此作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它在东江地区人民的大力为侵略华南地区的重要据点之一。

因此,东江地区与华南支持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其他地区相比,直接与日寇作战时间更早、距离更近、难岸,深入港九敌后,协同英美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盘度更大、战斗更艰苦。

踞在东江流域的日本侵略军,特别是在年月的香港年月日,日军发动了入侵华南的战役。

仅秘密大营救行动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全国夺取抗多天时间,广州各县及东江下游相继沦陷。

在中国共产党日战争和世界反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的坚强领导下,东江地区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组建武装队伍,奋起抗击入侵的日寇。

同年月,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一惠惠阳、东东莞、宝宝安等地组织了两支人、东江抗日武装的创建与发展民抗日武装。

一支是“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由中共东江地区包括东莞、惠阳、宝安、增城、博罗等县, 香港海员工委书记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委,部队③“格伯特给皮亚特尼茨基和阿布拉莫夫的电报”,⑧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全宗 ,目录 ,卷宗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第卷,中共党史出版社,年,第页。

究部译: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苏维埃运动⑨马细谱等译: 《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广西师第卷 ,第页。

范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乌拉圭洋行”在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国际联络部给格伯特的电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报”, 全宗,目录,卷宗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卷 ,全宗 ,目录 ,卷宗 ,第页译作“乌里茨室第一研究部译: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苏维埃运基外国公司”。

惠城区最漂亮的5个景点

惠城区最漂亮的5个景点

惠城区最漂亮的5个景点
我的家乡在惠城,惠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今天我要带大家
去我家乡的景点游玩,走起!
第一站:惠州西湖。

它位于惠州市惠城区南部,西接西湖风
景区,东连东江。

从南到北,分为西里湖、南湖、西湖公园三个
部分。

其中西里湖是西湖最大的一个湖泊,也是惠州最大的公园。

第二站:东江纵队纪念馆。

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惠州
市惠城区江北江北街道办事处东京街80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东江纵队纪念馆主要由烈士群雕、浮雕墙、红军烈士纪
念碑和展厅组成。

第三站:红花湖。

位于惠城区江北街道办事处新围路66号,是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
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惠州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第四站:龙门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总面积约2000公顷,由“一湖、一园、
两个中心”三大板块组成。

— 1 —
第五站:花博园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惠环街道办事处马安村花博园大道南侧(环城西路),占地面积约86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60亩)。

园内建有花卉观赏区、花木生产区、生态服务区、园林雕塑区等四个区域。

— 2 —。

东江纵队卫生医疗工作

东江纵队卫生医疗工作

东江纵队卫生医疗工作◎李向锋战争时期,部队医药卫生工作不仅是伤病员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战斗力问题,是“一项政治任务”。

1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长期分散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流动性大,环境恶劣,经常转移,卫生工作困难重重。

东纵卫生队伍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业余到专业的转变过程,通过军民结合、土洋结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东纵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东纵卫生队伍的发展壮大1938年10月,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由曾生率领的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后改称新编大队)和王作尧同志率领的东莞模范壮丁队(后改称直属第二大队)成立,东纵卫生工作也由此展开。

1.由小到大。

在新编大队做卫生工作的有邝爱莲、梁国莲、蔡冰如、招丽珍、容敬玉、韦世珍、周昆、张淑文、叶萍、谢秀婉等女同志和所长郭云翔,医生刘希节。

在第二大队做卫生工作的有张惠文、杨连友、叶妙友、林洁、陈怡、王雅宜等。

救护组组长赵督生,副组长叶佑佛。

2 1940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调集186师凌团和罗坤等部,向坪山地区进攻。

部队被迫撤离惠东宝根据地,向海陆丰转移,损失较大。

先后有韦世珍、周昆、邝爱莲等医务人员和战斗人员被俘,共计3批约100人,分别被关押在惠州和博罗监狱。

39月,曾生、王作尧带领东移保存下来的100余名游击队员,返回惠东宝前线,部队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

被打散的女卫生战士陆续返回战斗岗位,先后有李玉珍、易焕兰、莫福娣、莫银尚、莫就兴、江枫(男)、欧坚、欧风、周洁冰、周文等医务人员。

4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香港。

党组织动员在香港港华医院当护士、具有爱国热忱的女青年冯慕贞、麦雅贞、江培荃、邝丽英、冯长风等,携带一批药品和医疗器械,参加游击队,5为东纵卫生工作增添了新的力量,促进了东纵卫生工作由业余走向专业。

同时担负起宣传群众、建立民兵组织和妇女组织、为伤病员筹粮和送情报等多项任务。

1943年12月,奉党中央命令,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正式宣告成立。

这就是来自广东惠州的————

这就是来自广东惠州的————
• 12月下旬,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员 会领导的东莞模范壮丁队等几支 武装在东莞进行整编,成立了东 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
曾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东江纵队领导人 。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 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 成立,任司令员。
仅1945年5月就对敌作战35次,毙伤500多 名,缴获物资千余担,击溃汽车100辆,大 桥两座和许多枪支弹药。到1945年9月时, 部队发展到9个支队,6个独立大队,人员 达到1.1万余人,民兵1.2万余人。活动范围 面积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50万以上, 在抗日政权直截了当领导下的群众已有100 余万。
日军占领香港后,以强化治安为名,封 锁海面,在交通路口设岗哨,对过往行人严 加盘查,夜晚实行宵禁,贴出布告限令“抗 日分子”前往“大日本军报道部”或“地方 行政部”报到,否那么“格杀勿论”,并在 全市分区、分段、挨门逐户大肆搜捕。
为营救被困在香港的一大批进步文化界人 士和重要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共广东地方组 织、中共香港地下组织和东江纵队开始行动 了。
1月11日,几十名文化人打扮成“难民” 撤离九龙市区,在游击队的武工队护送 下, 通过秘密交通线,避开日军检查岗哨, 顺利通过日军的封锁线,然后翻山穿谷, 渡过深圳河,胜利抵达宝安阳台山抗日 依照地。
通过共产党人及其游击队员几个月的 紧张工作,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营救 出何香凝、乔冠华、柳亚子、茅盾、邹 韬奋等文化界知名人士、爱国民主人士 共300多人,连同国际友人及其他人士共 800多人,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 使命,受到党中央的来电表彰,也赢得了 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扬。
1942年1月9日,茅盾、叶以群、戈宝权等文化 人换上老百姓的便装,打扮成“难民”,由游击 队的交通员引领,避开日军岗哨和检查站,至黄 昏时抵达铜锣湾避风塘,登上营救人员准备好的 一艘大驳船。

英雄的东江纵队

英雄的东江纵队

英雄的东江纵队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辉煌战绩。

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

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东江纵队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命令侵粤日军就地投降东纵是留在广东坚持敌后斗争的少数中国武装。

东江纵队的前身华南抗日游击总队主要活动于惠州一带,当地也是研究东江纵队的重镇。

2003年底,罗浮山下新建起一座“东江纵队纪念馆”。

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厅里有一个牺牲烈士的名单长幅,上面镌刻着5508个烈士的姓名。

馆长熊茂昌介绍,经常有老战士拿着战友名单来核对,如果有缺漏或者写错的都要求纪念馆改过来。

甚至有人专程从香港赶来,看到当年战友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擦拭眼泪,泣不成声,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东江纵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是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惠州市委党史办何主任言语中透着豪情。

何主任告诉我们,八年抗战,几经整编,终于发展成为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

据战后统计,东江纵队先后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牵制了日军两个半旅团的兵力。

在纪念馆内,记者意外地见到了当年朱德总司令给冈村宁次的命令的影印件:“在广东的日军由你指定广东的代表至华南抗日纵队东莞地区,接受曾生将军的命令。

”熊茂昌告诉我们,当年,东江纵队就是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华南抗日纵队司令”的名义,给日本南支派遣军最高指挥官田中久一发出命令,令其就地投降。

这是对东江纵队孤悬敌后、八年抗战的成就的最大肯定。

抗战胜利后,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解放区,后扩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三野作战序列。

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

东江纵队政治委员 ---林平
• 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 • 产党。曾任红3军排长副连长职, • 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围剿”斗 州地区领导游击战争,后任闽南 • 红军独立第3团副团长团长中共厦门 • 市委工委书记,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书 • 记,闽南红军抗日军第3支队支队长.参 • 加了闽南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 • 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广东省委军 • 委书记,东江特委书记,惠(阳)东(莞)宝 • (安)抗日游击总队政治委员,广东军政 • 委员会主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纵队 • 政治委员,中共广东区委书记,中共中 • 央华南分局(香港分局)副书记,广东军 • 区副政治委员。
东江纵队司令员 ----曾生 • 1934年参加中国青年同盟。
•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香港海 • 员工委组织部长。 • 1938年10月,曾生遵照党的指示从香港 带领百余共产党员、进步青年和学生, 回到坪山组建抗日武装;10月30日,组 建中共惠宝工委,任书记;12月2日组 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任总队长。 • 1942年2月至1943年12月,任广东人民 • 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总队长东江 • 军政委员会委员。 • 1943年12月至1946年10月,任广东人 • 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中共 广东区党委委员。 1995年11月20在广州逝世。

• “省港大营救”轰动全国,被茅盾 称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 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 “我们美国人曾经读过、研究过历史上 伟大的军队,但是,在所有的历史上, 在我们所有的学问中,却从来未见过 像你们游击队这样英勇的军队,终有 一天,整个世界都会知道你们伟大的 工作。”
-------- 威廉· 勒夫哥 美国空军中尉

广东子弟兵-东江纵队

广东子弟兵-东江纵队

广东子弟兵——东江纵队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我们广东抗日的英雄队伍,东江纵队。

大家知道,抗日战争时期在现在的广东惠州东莞深圳一带的山地地区,活跃着一支敌后武装游击队,就是东江纵队,也唤作东江游击队。

中国目前有三座东江纵队纪念馆,分别在上述三个市,其中咱们东莞的大岭山镇内的东江纵队纪念馆于2005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为什么将纪念馆设在大岭山镇区?有什么特殊意义?两位老师来讲一下?大岭山是东江纵队主要领导人当年指挥东(莞)宝(安)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机关所在地。

一九三八年十月,抗日的烽火在华南燃起,广东惠阳、东莞、宝安、增城等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建立了由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由王作尧领导的东宝惠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与日寇展开浴血战斗。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大岭山、坪山等地组成,由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领导和指挥,广东抗日游击武装从此发展壮大为华南地区的抗日铁军。

当时,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共80多人驻扎在东莞大王岭,经常利用晚上到附近村庄去发动群众参加游击队,被日本兵视为眼中钉。

1941年6月10日夜,驻莞城、厚街、太平、桥头之日军长濑大队400余人倾巢而出,兵分两路隐蔽地奔袭大岭山区中心百花洞村。

曾生立即率领百花洞抗日自卫队抢占百花洞西南的小山头制高点,待机出击进攻之敌。

11日凌晨,抗日游击队和民兵从四面八方一起向敌人开火。

在两天一夜的激战中,各村的妇女会、儿童团都为抗日游击队和民兵送茶送饭,救护伤员。

这一仗一共歼灭日军72人,日军大队长长濑在突围中被击毙。

战后,据守广州的日军华南方面军头目自称,这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当年的抗日根据地大岭山镇现在成了大岭山东工业区,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家具生产出口基地之一,抗日精神在这里化作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代代相传。

如今,时代变迁的大岭山,聚集着中外三百多家家具企业,年出口产值超过十三亿美元,成为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是亚洲最大的家具国际性生产出口基地。

东江纵队:华南敌后抗日劲旅

东江纵队:华南敌后抗日劲旅

东江纵队:华南敌后抗日劲旅作者:张玉荣来源:《小康》2015年第18期在艰苦的抗战中,东江纵队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但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与其他抗日武装一起开辟了华南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我们的队伍驰骋于东江战场上,艰苦奋斗,英勇杀敌,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走进惠州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序幕大厅,墙面一侧镶嵌的这首《东江纵队之歌》引人注目,它歌唱的是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华南敌后抗日劲旅——东江纵队。

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长达7年的抗战中,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东江纵队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与其他华南抗日武装开辟了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迄今,除了惠州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全国还有两座“东江纵队纪念馆”,分别在深圳和东莞。

近日《小康》记者来到这些纪念馆,走访与东纵有关的抗战故地,感受当年的战火风云与艰苦卓绝。

东江抗日组队御敌,艰苦卓绝保家卫国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

日本侵略华南以后,共产党决定在华南地区建立抗日武装。

时任中共广东省委及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的廖承志,派曾生、王作尧等一批共产党员到东莞、宝安、惠阳、增城等地组织抗日武装。

不久,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应运而生,分别由曾生以及王作尧任总队长。

这就是东江纵队的前身。

就在日军登陆大亚湾的第二天,由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组建并直接领导的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东莞中山公园(今东莞人民公园)正式成立,王作尧任大队长,袁鉴文为指导员。

这是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华南组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老模”。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于1938年12月2日在惠州秋长周田村育英楼正式成立,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委。

东江纵队革命史略

东江纵队革命史略

东江纵队革命史略作者:来源:《源流》2015年第09期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孤悬敌后,处于敌伪和顽军夹击的艰苦环境中,遵照中共中央的正确指示,紧密依靠群众,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开辟粤北山区,挺进韩江平原,积极配合华南抗日战场和盟军对日作战,成为华南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威震南粤,蜚声海外,被中共中央军委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丽诗篇。

创建武装1938年10月12日,侵华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相继沦陷。

在此前后,中共广东省委及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要在日军占领区开辟抗日游击区的指示,派一批共产党员到东莞、宝安、惠阳、增城等地组织抗日武装。

12月2日,中共惠(阳)宝(安)工作委员会在惠阳周田村成立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任总队长;12月下旬,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员会及宝安、增城党组织领导的东莞模范壮丁队等几支武装在东莞苦草洞进行整编,成立了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

两支武装共200余人。

1939年初,经与东江国民党当局谈判达成协议,这两支武装分别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4战区第3纵队新编大队和第4纵队直辖第2大队。

9月,日军再次在大亚湾登陆,两支游击队主动袭击日军,先后收复大鹏半岛的沙鱼涌及宝安县城南头,并在横岗伏击战中,毙伤日军30余名,迅速扩大了影响。

广大群众、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踊跃支援和参加抗日游击队。

至年底,两支游击队共发展到700余人。

1940年3月,两支游击队遭到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攻,被迫向海丰、陆丰转移,途中被追击堵截,损失严重,最后剩100余人。

重返敌后1940年8月,曾生、王作尧等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游击队应返回东莞、宝安、惠阳坚持敌后抗战的指示,率部重返东宝惠地区。

中共广东省委派省委常务委员、东江特别委员会书记尹林平到宝安上下坪召开游击队的干部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坚持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基本方针,将部队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第5大队。

惠州市革命传统纪念地 红色旅游 纪念馆 东江纵队 抗日 东征

惠州市革命传统纪念地 红色旅游 纪念馆 东江纵队 抗日 东征

革命传统纪念地
东征纪念公园及纪念馆位于惠城区飞鹅岭上。

辛亥革命时期,以黄埔军校学生军为主力的东征军就在惠州进行二次东征,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亲临飞鹅岭指挥东征军3万多人讨伐军阀陈炯明。

高潭“东江红都”位于惠东县高潭镇中村,是全国最早区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博罗县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罗浮山朱明洞景区内。

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就在东江一带与日本侵略者开展斗争。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

抗日战争时期,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长曾生就在这一带指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上)

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上)

歼灭入侵的日寇
一二八事变
日军侵占东北后,进而窥视华北,进攻上海。1932 年1月28日,发动一二八事变。驻守淞沪的中国第十 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等率领下抵抗一个多月, 取得重大战果,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图为十九路军 总指挥蒋光鼐(左)和军长蔡廷锴(右)。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进攻北帄(现北 京)宛帄县卢沟桥,发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 图为在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奋勇抗击日军。
黄作梅任国际工作小 组组长
1942年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派出熟悉英语并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干 部在港九大队建立国际工作小组,黄 作梅任组长。 1955年4月作为一路的领队参加亚非 会议,因特务在飞机安放了定时炸弹 ,飞机坠毁,黄作梅和其他参加亚非 会议的同志壮烈牺牲。
图为黄作梅
这是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遇难的3位 新华社记者遗像,他们分别是李平、黄作梅、 沈建图(由左至右)
港九大队有四位传奇人物, 两文两武
文的是黄作梅、林展,武的 是刘黑仔、王锦。林展和王 锦分别住在昆明和广州。最 早参加港九独立大队的人, 很多是青年知识分子,有不 少是家境富裕的英文书院的 学生。如港九独立大队政委 陈达明是位大学生;国际工 作小组负责人黄作梅毕业于 皇仁书院;给曾生司令当英 文翻译的林展是庇理罗士女 书院的学生;全家共有九人 参加游击队的沙头角罗家, 几兄弟也分别在英文书院和 大学读书。
游击队据点,蚝涌车公庙
蚝涌的车公古庙是游击队的据点,经常在那里部 署工作和开会。
东江纵 队成立
东江纵队司令员等领导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林 帄、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作尧、政 治部主任杨康华。
游击纵队第二大队 常驻旧址—— 宝安县罗祖村
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和发展壮大部队,东宝惠边 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和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经过统战工作,于1939年4、5月间取得国民党 第四战区的统一番号,分别改称为“第四战区 第四游击纵队直辖第二大队”(简称“第二大 队”)、第四战区第三游击纵队新编大队(简 称“新编大队”)。图为第二大队常驻旧址— —宝安县罗祖村。

东江纵队的广九铁路之战

东江纵队的广九铁路之战

1944.2.25 东江纵队向广九铁路全线出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沿广九铁路全线出动,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全长147公里的广九铁路,连接广州市越秀区的广州站及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站,作为近代史上历史悠久的一条铁路干线,它见证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沧桑与变革。

七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广九铁路沿线也是重要的游击战场。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多次在这里伏击日军部队。

1938年下旬,侵华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相继沦陷。

在此前后,中共广东省委及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要在日军占领区开辟抗日游击区的指示,派一批共产党员到东莞、宝安、惠阳、增城等地组织抗日武装。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张文彬到羊台山抗日根据地的白石龙村召开游击队干部会议,总结了部队对敌斗争的经验,成立了以尹林平为书记的中共广东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东江和珠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并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编为游击总队,梁鸿-钧任总队长,尹林平任政治委员,部队编成1个主力大队和东莞、惠阳、宝安、港九4个地方大队。

为适应斗争需要,游击总队于1943年底,在惠阳坪山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下辖1个主力大队、5个地方大队和1个护航大队。

纵队成立后,大力加强部队建设,广泛开展杀敌竞赛和扩军竞赛,不断向日伪军发动进攻。

1944年2月25日,东江纵队开始沿广九铁路、宝太公路等交通线全面出击,先后全歼广九铁路常平、平湖等站的伪军、伪警大队。

期间,日军遭东江纵队连续打击,伤亡惨重,被迫于1944年6月7日撤回樟木头站。

东江纵队还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粤北挺进,一度解放清远县城。

抗战结束后,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到山东省解放区,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

留在广东的人员,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的骨干。

今天是1月31日,1944年的今天,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东江游击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问题指示,要求东江游击区的人民政权必须坚持三三制,注意团结党外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东江纵队
勇士们,前进!
纪念馆前面,是一个宽阔的广场( )。在 纪念馆前面,是一个宽阔的广场(2284M2)。在 )。 广场的右侧,安放一组人物雕像,主题是: 广场的右侧,安放一组人物雕像,主题是:东江纵 队将士,前赴后继,永远向前。在广场的左侧, 队将士,前赴后继,永远向前。在广场的左侧,竖 立一支旗杆,方便参观者举行升旗仪式。 立一支旗杆,方便参观者举行升旗仪式。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 东江纵队纪念馆是一座历史丰碑,它记载了东江纵 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 队抗日救国的宏伟历程,它焕发出的凛然正气,将 永远激励人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奋勇前进。 奋勇前进。
东江纵队的勇士们
部分领导人1序幕厅2 Nhomakorabea列厅 陈列厅
3英烈厅 英烈厅
4参观走廊 参观走廊
序幕厅
序幕厅( 序幕厅(223M2)的正面,是一幅大型彩色喷绘图, )的正面,是一幅大型彩色喷绘图, 它以东江为背景, 它以东江为背景,磅礴的气势展示了东江纵队的精 神风貌。序厅两侧墙上,镶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神风貌。序厅两侧墙上,镶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东江纵队之歌》 和《东江纵队之歌》,表达了当年全民族抗战的坚 强意志。序厅里面的两侧墙上,用红底金字, 强意志。序厅里面的两侧墙上,用红底金字,展示 中央6位领导人的题词 位领导人的题词, 中央 位领导人的题词,这些题词对东江纵队给予 了高度评价。序厅的顶棚,装饰了60颗五角星灯光 颗五角星灯光, 了高度评价。序厅的顶棚,装饰了 颗五角星灯光, 以示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 周年。 以示东江纵队成立 周年。
英 勇 的 东 江 女 战 士
影视厅
参观走廊
在参观走廊,还设置了《日军侵略华罪证》 在参观走廊,还设置了《日军侵略华罪证》 展览,通过展览,警示国人,不忘国耻, 展览,通过展览,警示国人,不忘国耻,奋 发图强,振兴中华。 发图强,振兴中华。
东江纵队之歌
民 族 和 谐
真实的历史照片, 真实的历史照片,珍贵的革命文 物
展览厅
厅内以大量的文献资料, 厅内以大量的文献资料,真实的历史照 片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全面反映了东 片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 江纵队,两广纵队, 江纵队,两广纵队,粤贑湘边纵队的革 命事迹。 命事迹。
英烈厅
英烈厅( 英烈厅(120M2)的设置,是为了缅怀英烈的丰功 )的设置, 伟绩和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伟绩和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使之进一步发 扬光大。英烈厅刻写5000多位烈士的英名。厅内还 多位烈士的英名。 扬光大。英烈厅刻写 多位烈士的英名 展示了10位英雄人物和 个英雄集体的光辉事迹。 位英雄人物和5个英雄集体的光辉事迹 展示了 位英雄人物和 个英雄集体的光辉事迹。 映视厅( 映视厅(76M2)主要播放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东 )主要播放十五集电视连续剧《 江纵队》和历史纪录片《芦沟桥事变》 江纵队》和历史纪录片《芦沟桥事变》,让观众更 形象地了解东江纵队的战斗史迹和“ 七 事变。 形象地了解东江纵队的战斗史迹和“七•七”事变。
陈列厅
陈列厅( 陈列厅(525M2)以大量的文献资料、真实的历史 )以大量的文献资料、 照片,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全面反映东江纵队、 照片,以及珍贵的革命文物,全面反映东江纵队、 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事迹。 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事迹。陈列的文物 有70多件,主要是东纵战士生活用具,以及缴获敌 多件,主要是东纵战士生活用具, 多件 人的武器。重要文物有东江纵队《前进报》 人的武器。重要文物有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 和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 和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当年出示的布告等。在 展厅的另一侧,镶有6幅反映东江纵队重要革命事 展厅的另一侧,镶有 幅反映东江纵队重要革命事 件的油画。 件的油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