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自动增益控制(AGC)【范本模板】

自动增益控制(AGC)【范本模板】

任务一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任务引入在调幅接收机接收电台信号时,由于各发射台功率有大有小,发射台离接收机的距离远近不一,无线电波传播过程中的多径效应和衰落等原因,使接收天线上感生的有用信号强度相差非常悬殊,而且往往有很大的起伏变化(约为~倍),有可能在接收微弱信号时造成某些电路(例如检波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丢失信号,而在接收强信号时造成放大电路的阻塞(非线性失真)。

为此在接收设备中几乎无例外的都必须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来压缩有用信号强度的变化范围。

任务分析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作用是能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压的大小,自动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使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无线电接收设备中的重要电路,用来保证接收幅度的稳定。

它一般由电平检测器(峰值检波电路)、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控制电压产生器和可控增益放大器组成。

其中可控增益放大器是实现增益控制的关键。

相关知识一、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的工作原理1.AGC的作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自动保持输出信号幅度在很小范围内变化的一种自动控制电路。

2.AGC的组成框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如图3-5-2所示。

图3—5-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由图可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可以看成由反馈控制器和(控制)对象两部分组成,其中反馈控制器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和控制电压产生器组成,被控对象是可控增益放大器。

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就是AGC电路的输入信号,其输出信号,其增益为增益受控制电压的控制,控制电压是由电压比较器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控制电压产生器变换后得到的,增益可写成或,它是误差电压(或控制电压)的函数。

也可以直接用误差电压控制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3.AGC各单元电路的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1)电平检测器电平检测器的功能是检测出输出信号的电平值,通常由振幅检波器实现,它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电平成线性关系,其输出电压为。

可控增益实验报告

可控增益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学习使用宽带压控增益放大器(VCA)实现可控增益。

3. 掌握放大器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增益、带宽和噪声等参数。

4. 通过实验验证可控增益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二、实验原理可控增益放大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自动调整增益的放大器。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压控制元件(如VCA)对放大器的增益进行调节。

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宽带压控增益放大器VCA821实现可控增益。

三、实验器材1. 宽带压控增益放大器VCA8212. 射频信号发生器3. 功率计4. 信号分析仪5. 电缆、连接器等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按照实验原理图连接电路,包括VCA821、射频信号发生器、功率计和信号分析仪等。

2. 设置信号源:将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设定为100MHz,输出功率为0dBm。

3. 调整VCA821:通过调整VCA821的控制电压,观察输出功率的变化,记录不同增益下的输出功率。

4. 测试增益:使用功率计测量不同增益下的输出功率,计算增益值。

5. 测试带宽:使用信号分析仪测量放大器的带宽,记录带宽范围。

6. 测试噪声:使用信号分析仪测量放大器的噪声系数,记录噪声系数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增益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当输入信号为5mV,频率为100MHz时,输出电压有效值为2.9V,增益大于52dB。

在不同增益下,输出功率的变化与增益值基本一致。

2. 带宽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50MHz-160MHz频率范围内,增益波动都在2dB内,通频带在60MHz-200MHz内。

3. 噪声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在-3dB左右,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六、实验结论1. 可控增益放大器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自动调整增益,实现信号的放大和抑制。

2. 宽带压控增益放大器VCA821能够满足本实验对增益、带宽和噪声等方面的要求。

3. 通过实验验证,可控增益放大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效果。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前言在通信、导航、遥测遥控系统中,由于受发射功率大小、收发距离远近、电波传播衰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接收机所接收的信号变化范围很大,信号最强时与最弱时可相差几十分贝。

如果接收机增益不变,则信号太强时会造成接收机饱和或阻塞,而信号太弱时又可能被丢失。

因此,必须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使接收机的增益随输入信号的强弱而变化。

这是接收机中几乎不可缺少的辅助电路。

在发射机中或其他电子设备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也有广泛的应用。

一、工作原理1.电路组成与框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变化很大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使输入信号幅值基本恒定或仅在小范围内变化的一种电路,其组成方框图如下: 输入信号振幅为,输出信号振幅为,可控放大器增益为,即其是控制信号的函数,则有:= ()2.比较过程在AGC电路里,比较参量是信号电平,所以采用电压比较器。

网络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和直流放大器组成。

反馈网络检测出信号振幅电平(平均电平或峰值电平),滤去不需要的较高频率分量,然后进行适当放大后与恒定的参考电平比较,产生一个误差信号。

控制信号发生器在这里可看作是一个比例环节,增益为k 。

若减小而使减小时,环路产生的控制信号将使增益1增大,从而使趋于增大。

若增大而使增大时,环路产生的控制信号将使减小,从而使趋于减小。

无论何种情况,通过环路反馈不断地循环反馈,都应该使输出信号振幅保持基本不变或仅在较小范围内变化。

,.滤波器的作用环路中的低通滤波器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发射机功率变化,距离远近变化,电波传播衰落等引起信号强度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所以整个环路应具有低通传输特性,这样才能保证仅对信号电平的缓慢变化有控制作用。

尤其当输入为调幅信号时,为了使调幅波的有用幅值变化不会被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控制作用所抵消(此现象称为反调制),必须恰当的选择环路的频率响应特性,使对高于某一频率的调制信号的变化无响应,而仅对低于这一频率的缓慢变化才有控制作用。

实验四电压自动增益放大电路

实验四电压自动增益放大电路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线路II第四次实验实验名称:增益自动切换电压放大电路院(系):吴院专业:信息姓名:学号:实验室: 金智楼502 实验组别: 3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3年05月07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实验二增益自动切换电压放大电路的设计一、实验内容及要求用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电压放大电路,其输入阻抗不小于100kΩ,输出阻抗不大于1k Ω,并能够根据输入信号幅值切换调整增益。

电路应实现的功能与技术指标如下:1.基本要求1)放大器能够具有0.1、1、10三档不同增益,并能够以数字方式切换增益。

2)输入一个幅度为0.1~10V的可调直流信号,要求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压在0.5~5V 范围内,设计电路根据输入信号的情况自动切换调整增益倍率。

3)放大器输入阻抗不小于100kΩ,输出阻抗不大于1kΩ。

2.提高要求1)输入一个交流信号,频率10kHz,幅值范围为0.1~10V(峰峰值Vpp),要求输出信号电压控制0.5~5V(峰峰值Vpp)的范围内。

2)能显示不同的增益值。

分析项目的功能与性能指标:1.功能指标:1)实现电压的比较,判断电压处于0.1~0.5、0.5~5、5~10V哪个范围内。

2)根据判断出的结果将输入信号进行相应的增益放大,0.1~0.5V放大至0.5~5V,0.5~5V保持不变,5~10V缩小到 0.5~1V。

3)实现交流信号的整流滤波以判断峰值处于哪个范围。

4)将交流信号根据峰值电压范围进行相应倍数的增益。

2.性能指标:1)是否放大的跳变点为0.5V和5V,误差要小。

2)增益分别为10、1、0.1,要尽量准确。

3)交流信号的频率为10KHz,需要在电路通带中。

二、电路设计(预习要求)(1)电路设计思想:1.基本要求:实现基本要求要有三部分电路:比较电路、开关电路、放大电路。

a.比较电路:主要利用电阻分压的方法产生0.5V和5V的基准电压,利用运放将输入信号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输出高低电平。

运算放大器增益的程序控制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运算放大器增益的程序控制科技创新实验报告

技术文件完成时间:2007.6.8项目名称:运算放大器增益的程序控制设计小组编号:074设计小组名单:摘要:本设计报告是我们小组对于单片机小系统的设计与实际应用的情况。

其主要目的在于阐述我们小组如何通过运用用单片机,设计并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增益控制放大电路和液晶显示。

报告涵盖了我们小组对这个项目的设计思想,原理分析,模块分解,具体程序实现,外部电路设计与焊接,功能调试,问题解决等内容,并在最后提出我们对这个项目的理解和感受。

关键词:单片机;运算放大器;增益;液晶显示;并口扩展ABSTRACTThis report is about how our team design and use the SCM ( Single Chip Micyoco ) .KEYWORDSSingle Chip Micyoco (SCM); operational amplification circuit; gain.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地址:东川路800号目次1. 概述 (1)1.1编写说明 (1)1.2名词定义 (1)1.3缩略语 (1)2. 系统总体说明 (2)2.1课题任务规定的设计要求 (2)2.2实际完成后的功能 (2)2.3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分析 (2)2.3.1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总体结构 (2)2.3.2系统的功能 (4)3. 系统的硬件结构 (5)3.1硬件总体结构 (5)3.2 <基础部分增益可数字化控制的线性放大器>描述 (5)3.2.1功能描述 (5)3.2.2接口定义 (6)3.2.3技术要求 (6)3.2.4实现方式 (6)3.3 <拓展部分液晶显示>描述 (10)3.3.1功能描述 (10)3.3.2接口定义 (10)3.3.3技术要求 (11)第1页4. 系统的软件结构 (13)4.1软件总体结构和功能 (13)4.2重要的全局变量(部分直接取自示例程序t_mini.c) (13)4.3流程逻辑 (15)4.4 <键盘扫描和数码管驱动、放大电路控制模块>描述 (15)4.4.1功能描述 (15)4.4.2输入输出项描述 (15)4.4.3数据结构 (16)4.4.4调用函数说明 (18)4.4.5算法 (18)4.5 <液晶显示增益模块>描述 (20)4.5.1功能描述 (20)4.5.2输入输出项 (20)4.5.3数据结构 (20)4.5.4调用函数说明 (20)4.5.5算法和原理 (21)5. 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测试 (25)5.1测试项目 (25)5.1.1基础部分:增益可数字化控制的线性放大器 (25)5.1.2拓展部分:液晶显示 (25)5.2测试的资源 (25)第2页5.2.2测试环境 (25)5.3测试方法 (25)5.4测试结果及分析 (26)5.4.1基础部分 (26)6. 开发工具 (27)6.1硬件开发工具 (27)6.2软件开发工具 (27)7. 调试过程 (28)8. 致谢 (29)9. 参考资料 (30)10. 附录 (33)10.1程序清单 (33)10.2课程学习心得和建议意见 (43)第3页1.概述本组实验项目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

中频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中频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的研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13211110学生:小组成员1目录第一章实验简述及目的 (4)1.1实验简述 (4)1.2 实验目的 (4)1.3 实验特点 (4)第二章设计任务要求 (4)2.1 基本要求 (4)2.2 发挥部分 (5)第三章设计方案及论证 (5)3.1 基本部分 (5)3.1.1 任务分析 (5)3.1.2 实验方案 (6)3.1.3 方案及系统机构设计 (7)3.1.4 具体电路设计 (9)3.1.5 测试结果及分析 (10)3.2 发挥部分 (11)3.2.1 任务分析及方案比较 (11)3.2.2 系统结构设计 (12)23.2.3 具体电路设计 (14)3.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15)3.2.5 实物电路图 (17)第四章实验思考与总结 (19)4.1 研究与思考 (19)4.2 实验总结 (20)4.3 参考文献 (21)3第一章实验简述及目的1.1实验简述自动增益数字控制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输出信号保持恒定或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的电路。

在通信设备中,特别是在通信接收设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保证接收机在接收弱信号时增益高,在接收强信号时增益低,使输出保持适当的电平,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太小而无法正常工作,也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过大而使接收机发生堵塞或饱和。

1.2 实验目的1.掌握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系统地构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动增益数字电路实验可以系统地归纳用加法器、A/D和D/A转换电路设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数字控制模块电路技术。

3.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分析电路结构特点,进而改善电路的能力。

1.3 实验特点1.给出不同功能数字电路,设计数字控制电路,体现数字系统数字控制性能。

2.用模拟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波形,设计控制增益数字电路,展开思路,体现开放性。

第二章设计任务要求2.1 基本要求(1)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

数电实验--中频自动增益控制数字电路的研究

数电实验--中频自动增益控制数字电路的研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中频自动增益控制数字电路的研究姓名学号班级时间目录1.任务分析 (2)2.实验要求 (2)3.电路设计 (2)1.二进制乘法器 (2)2.用4位加法器实现可控累加电路 (7)3.用4位移位寄存器实现可控乘/除法电路 (8)4.模拟信号输出的可控乘/除法电路 (10)4.实物制作成品及调试过程 (12)5.总结 (13)6.参考文献 (13)1.任务分析自动增益数字控制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输出信号保持恒定或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的电路。

在通信设备中,特别是在通信接收设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保证接收机在接收弱信号时增益高,在接收强信号时增益低,使输出保持适当的电平,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太小而无法正常工作,也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过大而使接收机发生堵塞或饱和。

掌握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系统地构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动增益数字电路实验可以系统地归纳为用加法器、A/D和D/A转换电路设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数字控制模块电路技术,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分析电路结构特点,进而改善电路的能力。

2.实验要求(1)基础部分1)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

2)用4位加法器实现可控累加(加/减,-9到9,加/减数步长为3,6,9)电路。

3)用4位移位寄存器实现可控乘/除法(2到8,乘数步长为2n)电路。

(2)发挥部分1)用A/DC0809和D/AC0832实现8k~10k模拟信号和8位数字信号输入,模拟信号输出的可控乘/除法电路。

2)设计一个电路,输入信号50mV到5V峰峰值,1KHZ~10KHZ的正弦波信号,输出信号为3到4V的同频率,不失真的正弦波信号。

精度为8位,负载500Ω。

3)发挥部分2)中,若输出成为直流,电路如何更改。

3.电路设计1.二进制乘法器乘法分析图图1为乘法分析图,设置A1A和B1B两个最大可以表示数字3的二进制数,实现乘法的过程为A0与B相与,A1与B相与,A与B1相与,A1与B1相与;然后A1B与AB1相加设置为S1的值,A1 B1设置为S2的值。

《高频电子线路》自动增益控制实验(AGC)

《高频电子线路》自动增益控制实验(AGC)

《高频电子线路》自动增益控制实验(AGC)一、实验目的1、掌握AGC工作原理。

2、掌握AGC主放大器的增益控制范围。

二、实验内容1、比较没有AGC和有AGC两种情况下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

2、测量AGC的增益控制范围。

三、实验仪器1、1号模块 1块2、6号模块 1块3、2号模块 1块4、双踪示波器 1台四、实验原理图15-1是以MC1350作为小信号选频放大器并带有AGC的电路图,F1、F2为陶瓷滤波器(中心频率分别为4.5MHz和10.7MHz),选频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通过耦合电容连接到输出插孔P4。

输出信号另一路通过检波二极管D1进入AGC反馈电路。

R14、C18为检波负载,这是一个简单的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运算放大器U2B为直流放大器,其作用是提高控制灵敏度。

检波负载的时间常数C18•R14应远大于调制信号(音频)的一个周期,以便滤除调制信号,避免失真。

这样,控制电压是正比于载波幅度的。

时间常数过大也不好,因为那样的话,它将跟不上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随机变化。

跨接于运放U2B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的电容C17,其作用是进一步滤除控制信号中的调制频率分量。

二极管D3可对U2B输出控制电压进行限幅。

W4提供比较电压,反相放大器U2A的2、3两端电位相等(虚短),等于W4提供的比较电压,只有当U2B输出的直流控制信号大于此比较电压时,U2A才能输出AGC控制电压。

图15-1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原理图(AGC)对接收机中AGC的要求是在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超过某一值后,输出信号几乎不再随输入信号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这一要求,可以拟出实现AGC控制的方框图,如图15-2所示。

图15-2自动增益控制方框图图中,检波器将选频回路输出的高频信号变换为与高频载波幅度成比例的直流信号,经直流放大器放大后,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放大后作为接收机的增益调节电压。

不超过所设定的电压值时,直流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也较小,加到比较器上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此时环路断开,AGC电路不起控。

北京交通大学-数电实验-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的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数电实验-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的研究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的研究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陆鹏飞时间: 2014年 11月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2三实验步骤 21 基础部分: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 2(1)设计任务要求 2(2)设计方案及论证 2(3)制作及调试过程 32 发挥部分:中频自动增益控制数字电路 4(1)设计任务要求 4(2)设计方案及论证 4(3)制作及调试过程 6四总结 71 收获与体会 72 对本课程的建议 8五参考文献 8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设计, 提高系统地构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动增益数字电路实验, 系统地归纳用加法器、A/D和D/A转换电路设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数字控制模块电路技术。

3、培养通过现象分析电路结构特点,进而改善电路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

2、设计一个电路,输入信号50mV到5V峰峰值,1KHZ~10KHZ的正弦波信号,输出信号为3到4V的同频率,不失真的正弦波信号。

精度为8位,负载500Ω。

三实验步骤1基础部分: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1)设计任务要求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

(2)设计方案及论证设两位二进制分别为A1A0和B1B0,输出为S3S2S1S0。

电路元件使用与门(74LS08)和集成四位加法器(74LS283)。

其中集成四位加法器74LS283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

其中C-1是进位输入,C0、C1、C2、C3分别是每一级加法器的进位输出,实现了两个四位二进制数A3A2A1A0和B3B2B1B0的带进位相加,得到它们的和S3S2S1S0和进位输出C3。

图3-1 集成四位加法器74LS283原理框图在两位二进制乘法中,四位输出的计算式如式3-1~式3-4所示,其中式3-2、式3-3中的“+”为加法而不是逻辑运算“或”。

S0=A0·B0(式3-1)S1=A1·B0+A0·B1(式3-2)S2=A1·B1+C1(式3-3)S3=C2 (式3-4)计算原理如图3-2所示。

毕业设计报告-基于AD603的自动增益控制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报告-基于AD603的自动增益控制设计与实现

题目名称: _基于AD603的自动增益控制设计与实现摘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已广泛用于各种接收机、录音机和信号采集系统中,另外在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以及雷达、广播电视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主要研究AD603以及它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的运用,设计了一个由AT89S51单片机控制的、利用AD603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系统,达到了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本课题介绍了自动增益控制的概念原理以及AT89S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最后对系统的测试结果以及设计与实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压跟随器;滤波器ABSTRACTThe automatic gain control electric circu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receivers、tape recorders and signal gathering systems, and also been used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radar, 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system an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 microwave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This topic mainly studies to the AD603 an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automatic gain control,and made a system control by AT89S51 single chip,this automatic gaincontrol system consist of AD603 and operational amplifier,this system received the assignment of this topic.This topic also introduced in the concept principle of the automatic gain controlas well as to the principle of work of AT89S51 single chip, and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to the test result of this system .Finally we have make some analysis to the design.Key words:Automatic Gain Control;AD603;AT89S51;Single Chip; Operational Amplifier目录一绪论 (1)二自动增益电路 (1)(一)自动增益的概念 (1)1. 自动增益控制(AGC) (1)(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1)1. AGC电路的目的与要求 (1)2. AGC电路框图 (2)3.放大器增益控制的方法 (2)(三) AGC的性能指标 (5)1.动态范围 (5)2.响应时间 (5)三 AD603及其运用 (7)(一) AD603概述 (7)1. AD603的特点、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7)(2)AD603引脚排列、功能及极限参数 (7)(二)高增益要求下的AD603级联应用 (10)1.顺序控制方式(优化S/N) (10)2. 并联控制方式 (10)3. 低增益波动方式(最小增益误差方式) (11)4. AGC实用电路 (11)5. AD603注意事项 (13)四基于AD603的自动增益控制设计 (14)(一)方案选择 (14)1.放大及增益控制部分 (14)2.有效值测量部分 (15)3.自动增益部分 (15)4..系统总体框图 (16)(二)具体电路分析 (16)1.输入缓冲及放大部分 (16)2.峰值检波 (17)3.自动增益控制 (17)5. 系统总图 (18)五软件系统 (19)(一)核心程序 (19)(二)单片机控制过程 (24)(三)系统调试 (25)1.测试仪器 (25)2.测试过程 (25)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一绪论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并且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试验自动增益控制AGC

试验自动增益控制AGC

实验自动增益控制(AGC)一、实验目的1.了解自动增益控制的作用;2.熟悉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及其实现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1. 二极管检波与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2. 中频放大器模块3. 高频信号源4. 双踪示波器5. 万用表三、实验的基本原理接收机在接收来自不同电台的信号时,由于各电台的功率不同,与接收机的距离又远近不一,所以接收的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很大,如果接收机增益不能控制,一方面不能保证接收机输出适当的声音强度,另一方面,在接收强信号时易引起晶体管过载,即产生大信号阻塞,甚至损坏晶体管或终端设备,因此,接收机需要有增益控制设备。

常用的增益控制有人工和自动两种,本实验采用自动增益控制,自动增益控制简称AGC电路。

为实现AGC,首先要有一个随外来信号强度变化的电压,然后用这一电压去改变被控制级增益。

这一控制电压可以从二极管检波器中获得,因为检波器输出中,包含有直流成分,并且其大小与输入信号的载波大小成正比,而载波的大小代表了信号的强弱,所以在检波器之后接一个RC低通滤波器,就可获得直流成分。

AGC的原理如图5-1所示,这种反馈式调整系统也称闭环调整系统。

图5-1自动增益控制原理方框图自动增益控制方式有很多种,一般常用以下三种:(1)改变被控级晶体管的工作状态;(2)改变晶体管的负载参数;(3)改变级间回路的衰减量。

本实验采用第一种方式,其滤波和直流放大电路如图5-2所示:图5-2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当采用AGC时,16P02应与中频放大器中的7P01相连,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闭合系统。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自动增益控制的过程:当信号增大时,中放输出幅度增大,使得检波器直流分量增大,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输出端16P02的直流电压增大。

该控制电压加到中放第一级的发射极7P01,使得该级增益减小,这样就使输出基本保持平稳。

四、实验内容1.不接AGC,改变中放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中放输出波形;2.接通AGC,改变中放输入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中放输出波形;3.改变中放输入信号幅度,用三用表测量AGC电压变化情况。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实验报告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实验报告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内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课题名称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二、实验摘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 电路。

本实验采用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实现AGC功能。

关键词自动增益电压跟随器反馈三、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输入信号0.5~50mVrms;输出信号:0.5~1.5Vrms;信号带宽:100~5KHz;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

2、提高要求: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Ω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探究要求: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范围的AGC电路;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AGC电路的实现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混合控制等三种,典型的反馈控制AGC由可变增益放大器(VGA)以及检波整流控制组成,本实验中电路采用了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简单而有效的实现AGC功能。

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1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

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Vreg和大阻值电阻R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

为防止R2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项目计划书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项目计划书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计划书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背景与意义1.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背景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并且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自动增益控制线路,简称AGC 电路。

它是限幅装置的一种,是利用线性放大和压缩放大的有效组合对输出信号进行调整。

当输入信号较弱时,线性放大电路工作,保证输出声信号的强度;当输入信号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启动压缩放大电路,使声输出幅度降低,满足了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的需要。

也就是说,AGC功能可以通过改变输入输出压缩比例自动控制增益的幅度,扩大了接收机的接受围,它能够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使输入信号幅度保持恒定或仅在较小围,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太小而无法正常工作,也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太大而使接收机发生饱和或堵塞。

在电路设计中,这种线路被大量的运用,从尖端的雷达技术到日常的广播电视系统,自动增益控制无疑很好的解决了各种技术中存在的信号强度问题。

1.2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意义当输入信号电压变化很大时,保持接收机输出电压恒定或基本不变。

具体地说,当输入信号很弱时,接收机的增益大,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不起作用;当输入信号很强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使接收机的增益减小。

这样,当接收信号强度变化时,接收机的输出端的电压或功率基本不变或保持恒定。

因此对AGC电路的要求是:在输入信号较小时,AGC电路不起作用,只有当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程度后,AGC电路才起控制作用,使增益随输入信号的增大而减少。

为实现上述要求,必须有一个能随外来信号强弱而变化的控制电压或电流信号,利用这个信号对放大器的增益自动进行控制。

由上述分析可知,调幅中频信号经幅度检波后,在它的输出中除音频信号外,还含有直流分量。

直流分量大小与中频载波的振幅成正比,也即与外来高频信号成正比。

因此,可将检波器输出的直流分量作为AGC控制信号。

2.Rb变化对Q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2.1原理图图 2-12.2仿真模拟1.当Rb=3MΩ时电路图如下图2-2所示图 2-2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图2-3所示图 2-3 2.当Rb=3.2MΩ时电路图如下图2-4所示图 2-4 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图2-5所示:图 2-5 3.当信号源V1=10mv时,输出波形如下图2-6所示图 2-6 4.当信号源V1=20mv时,输出波形如下图2-7所示图 2-72.3仿真数据Rb=3MΩ和3.2MΩ时的UCEQ和Au仿真结果如下表2-1所示:表2-1 仿真数据2.4实验结论:(1)Rb增大时,ICQ减小,UCEQ增大,|Au |减小。

运算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实际方案

运算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实际方案

运算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实际方案1、内容摘要1.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已广泛用于各种接收机、录音机和信号采集系统中,另外在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以及雷达、广播电视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本课题介绍了自动增益控制的概念原理以及对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最后对系统的测试结果以及设计与实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做了详细分析。2、设计任务和要求;2.1能够根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时学习和掌握新的相关的技术和知识。2.2能够根据生产计划对自己承担的各项任务合理的安排时间,确保按计划完成任务,能及时填写和定期提交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为项目过程的改进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2.3能够与项目负责人及时沟通,确保项目计划顺利进行,能够与其他设计员及时沟通,以使正确快速的完成任务。2.4根据项目指标要求顺利完成项目开发与搭建,提出具体设计框图原理、具体应用电路等流程方案。2.5熟练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掌握运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结构和特点,理解与掌握增益控制范围的设置过程。2.6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及各种虚拟仪器、仪表等资源,把电路系统案例功能在进行仿真中验证设计系统的合理性与可靠性。通过直观形象化,做到减少硬件和经费的投入、缩短电路设计系统周期,以及弥补实验和工程应用之间的脱节的矛盾和现象。2.7通过电路焊接与制作,合理设置电子元件的布局(抗干扰、美观)与保证焊接质量等;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熟悉信号的检测方法与过程,正确绘图和记录测试参数,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2.8具有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能顺利阅读相应资料并能正确理解相应原理。3、总体方案,原理图、优缺点、及选定该方案的原因3.1选定该方案的原因很多电子产品都要求要有稳定的输出,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环境、温度、湿度、天变幻的因素,会使输入出现变化,其对应的输出也会跟随之变化,本次实训的主要任务是要求是在上述等因素引起的输入变化,而输出仍然能够保持稳定。3.2实验优缺点优点:是在一点的范围内输入发生变化时,输出仍然能够保持稳定,其电路简单,成本低,但功能却能实现。缺点:是自动增益的范围较小,输入超出一定范围是会产生一定的失真。3.3设计的总方案本电路采用两级放大,第一级放大有放大器和场效应管组成,对增益的控制,是关键技术,在输出端采用半波整流,通过第二级放大,给场效应管提供一个偏置电压。 3.4原理图32184U1:ALM358R110kR21k U1:A(OP)Q13DJ656784U1:B LM358D14007R322k R4100k R51kC20.1uF U1:B(+IP)R733kQ1(G)Q1(D)71%RV2100kC10.1uF INPUTOUTPUT图(1)4、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的选择4.1整流本电路采用半波镇流,跟据二级管的单向导通性,在输出端导通负半周,再通过∏型整流电路,使输出较为平稳的电压,再通过运算器的放大。图(2)4.2一级放大正向放大,有公式V 0= (1+ Rds R 1)V i ;可知由于R1是不变的,所以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主要由Rds 来决定,Rds 是场效应管的源级和漏级两端的电阻,这电阻是可变的,通过控制栅极的电压来控制Rds 从而达到增益的自动控制。图(3)4.3第二级放大这一级放大主要是给场效应管提供一个电压,使场效应管工作在可变电阻区,在本次试验中采用的放大倍数是100倍。图(4)4.4器件的选择4.4.1场效应晶体管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增益控制。控制参数,其中之一是利用它的传输特性曲线饱和段的斜率,或者利用特性曲线陡峭部分的沟道导纳。场效应晶体管提供的控制范围比双极晶体管控制范围宽2~3倍。本试验采用的三极管是3DJ6。主要的参数夹断电压UP:25V;饱和电流IDSS: 20mA跨导GFS:2mS截止电压VGS(OFF):-4V经计算得知:Rr= UGS/ ID=0.735 KΩ~3.4 KΩ4.4.2本实验采用双运放,所以选用LM358,其芯片里面集成双运放,性能不影响,体积小,价格便宜。4.4.3其他元件的选择在滤波电路中,选用有极性的0.1UF 的电解低频瓷介电容(CT),是因为它的电容量在10pF--4.7Uf;主要特点体积小,价廉;主要应用在要求不高的低频电路里。5、测试与调试内容本次试验调试的内容分为部分调试和整体调试,部分调试主要有:场效应管的调试、运算放大器的调试和滤波电路的调试,看看各个不分的功能是否正常。整体调试是看输出的波形是否符合要求。6、所设计的电路的特点及改进方案本电路在调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改变电路的参数,使输出达到最佳的效果。电路的输入在30mv——115mv之间实现的电路的自动增益的控制效果最为理想,另外,本电路还设置可变电阻,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试所需要控制自动增益的范围,下限是在30mv以上,范围是85mv之间。7、绘制总体电路的波形图Vi=30mv Vi=46mvVi=58mv Vi=83mvVi=98mv Vi=112mv由波形图可以看出,但输入发生变化时,输出仍然能保持稳定,从而验证了点路在30mv--115mv内具有增益自动调节的功能。8、参考文献主编: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9、收获、体会和建议经过这次实训,我不但深化学过的知识而且补充学习到一些课堂上没有学到的内容,例如对增益电路的了解,整波限流电路的深入,对放大器功能的扩展认识。这些都使我获益良多。而且这次实训是小组合作完成的,这样的形式令我感受到一个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我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自身的综合素质有明显的提高。通过这两周的实训,让我学习了很多,由于我们组这次做的题目是“运算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这有点难度,虽然我以前学过运放,但也忘了许多,再就是我根本就不明白怎样是自动增益和怎样设计电路才可以让它自动增益,我觉得这才是这次实训的难点。所以在组长的领导下,我通过去图书馆和上网查找资料,自己动手画图,尝试亲自设计电路,有不明白的就和队员讨论,互相探讨,在寻求一个切实可行而又精简的电路。在学习和动手的过程中,让我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让我享受了操作的乐趣和实践性,在一个团队中,更让我明白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种互相信任、团结合作、友爱帮助的精神,令人在震撼的同时又受益一生。通过这次实训,我觉得学习到很多。我们这次的项目是放大器增益自动控制电路,通过俩个放大器的反馈,达到增益的控制。在做这次项目之前,对电路还不怎么了解,通过上网和查书,了解电路的作用,在画PCB电路图中,对元器件的功能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在我们的通力合作下成功解决困难。我的收获:经过这次的项目实训,我不单单学到了人生道理层面上的知识,同时我也学习到一些专业的知识。通过这次实训,我懂得该如何去寻找资料,如何的去整理那茫茫的资料。通过这次实训,我懂得该如何去构造一个有意义的电路图,一个有意义的电路系统。通过这次实训,我懂得如何的去布置元件,如何的去防止电磁干扰等现象。与此同时,我也掌握了一些相关的仿真和仪器的使用。总的而言,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但学习到一些人生层面上的道理,更是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当然,所知还是不足,依然需要继续努力,参与更多的实训。通过这两个星期的学习和合作,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实现我们的作品—运算放大自动增益电路,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和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从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略有所知到完全理解的进化,在这实现它功能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的调试,从错误中领会,从错误中学习,能力不断地提升。这次小组的实训学习,首先就又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团队合作机会,让我们一起参与这个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大家一起努力,更展所长,互相帮助,积极进取,一起完成了这次实训的内容。并让我们通过实训的学习,再次熟悉曾经学过的运算放大器、场效应管等的相关性能以及应用,把理论真正落实到实践应用上来,做到了学以致用。一起合作的实训项目,让我们一起进步,不仅掌握了知识,也享受了快乐,更让我们懂得如何去进行组员之间的学习交流,怎样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这个电路在调试期间出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被困难难住。很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给我们的指导,还有组长和组员们的大力配合,只有在大家一起努力的情况下,这个项目才能顺利完成。这次实训我分到第三组,实训的项目是运算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这次实训我的主要任务是查找一些关于这个项目的资料,好让组员都能很好地了解熟悉有关运放和场效应管以及其他一些工作原理。在实训中,我通过在图书馆查找书籍、上网查资料以及翻阅以前的模拟电路书,我整理了大量关于我组项目的资料,并及时拿给组长,好让大家能集中起来以前学习了解这些知识。我们能抽出大量时间在饭堂或者在教室一起讨论我们的项目,让我觉得我们组真的很团结,很有凝集力,有什么问题都能很好地解决。比如说我们在实验室调试好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发现我们对一些原理还不是很熟悉,以致导致错误,后来我又专门找了一些关于场效应管的书籍,能让我们组员更加熟悉工作原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大家都学会了很多,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而让我觉得最开心的是我的工作能让大家都能很好地掌握了这次项目的知识。通过这次项目的实训,不仅重温和巩固了以前模拟电路相应的知识,把项目从一个概念的电路图做成一个实际的产品,而且更重要的是体会到而且学会了团队的协作。在这次的项目实训中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团队合作,一个完美的产品不能通过自己单独的思考就能够做出来,我们需要制定实训计划,做好分工,一起讨论研究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此过程中,我们能够一起学习,任何人遇到不懂得地方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本次的实训,我收获了很多。我们小组做的项目是运算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我在小组里负责的是搜集资料。之前模拟电路学过相关的知识,但是很多知识都模糊了。所以,我必须重新温习模拟电路增益运算放大的相关知识,还有上网去搜索资料。通过这次的项目实训,我对利用运算放大器和结型场效应管实现自动增益这方面又有了更好的了解。除了在知识这块的提升外,我收获更多的是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作。我们的组长惠鹏同学非常认真负责,是个好组长,在他的带领下,小组成员都十分积极配合,完成好自己分配的任务。我们的项目遭遇了两次问题,通过老师的指导,还有组内同学们的共同协助,很快找到了错误并修正,然后做好了本次实训项目。我们大家都合作得非常愉快!我很期待下次的合作并希望我们都能够做得更好!这次的实训期间,让我懂得了很多东西,首先是合作精神。每次的讨论,每次的集合,如果大家不团结合作,事情是不会顺利进行的,都要大家一起配合,只有这样,我们的讨论才能完成。我们每次都服从组长的安排,我们的实训就更好的开展了。其次是学会的互相交流,每次发现新的问题,我们一起互相交流,互相给建议。最后是学会了一些本领,在期间,我们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深刻地明白了,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二极管的半波整流, 型电路的整流效果,放大电路器的功能。通过这次的项目制作,我对电路的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对此项目里涉及的放大器知识,由开始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基本掌握,这于我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另外,在对以前电路知识的复习和进一步的了解和探讨后,我掌握了画电路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这次的项目制作不仅对我的电路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还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就算有再好的个人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次的项目制作过程中,我们组员分工合作,共同努力,途中虽有困难,但依然能够及时解决,并最终共同完成了该项目!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次项目的制作,我很荣幸担任我这一组的组长,在完成这次项目的过程中,我是受益匪浅,首先,我是在一个小组里,人多力量大,个人的能力在某一方面会表现的很欠缺,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讨论和研究,会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这次实训让我体会到团体合作精神的可贵。另外,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大的感触,对一些电路是由不知道半知,最后到理解的过程。在这次我不禁学会了自动增益的控制,还学会了运放器运用,还有场效应管的应用以及其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也加深了对电路的调试和测试过程的理解,更是体会到电路模块化思想给调试和测试过程带来的方便之处。。

中频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中频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的研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13211110学生:小组成员1目录第一章实验简述及目的 (4)1.1实验简述 (4)1.2 实验目的 (4)1.3 实验特点 (4)第二章设计任务要求 (4)2.1 基本要求 (4)2.2 发挥部分 (5)第三章设计方案及论证 (5)3.1 基本部分 (5)3.1.1 任务分析 (5)3.1.2 实验方案 (6)3.1.3 方案及系统机构设计 (7)3.1.4 具体电路设计 (9)3.1.5 测试结果及分析 (10)3.2 发挥部分 (11)3.2.1 任务分析及方案比较 (11)3.2.2 系统结构设计 (12)23.2.3 具体电路设计 (14)3.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15)3.2.5 实物电路图 (17)第四章实验思考与总结 (19)4.1 研究与思考 (19)4.2 实验总结 (20)4.3 参考文献 (21)3第一章实验简述及目的1.1实验简述自动增益数字控制电路是一种在输入信号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输出信号保持恒定或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的电路。

在通信设备中,特别是在通信接收设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保证接收机在接收弱信号时增益高,在接收强信号时增益低,使输出保持适当的电平,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太小而无法正常工作,也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过大而使接收机发生堵塞或饱和。

1.2实验目的1.掌握中频自动增益数字电路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系统地构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动增益数字电路实验可以系统地归纳用加法器、A/D和D/A转换电路设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数字控制模块电路技术。

3.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分析电路结构特点,进而改善电路的能力。

1.3实验特点1.给出不同功能数字电路,设计数字控制电路,体现数字系统数字控制性能。

2.用模拟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波形,设计控制增益数字电路,展开思路,体现开放性。

第二章设计任务要求2.1 基本要求(1)用加法器实现2位乘法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设
计与实现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内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题名称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摘要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较大时,能使输出信号幅度稳定不变或限制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变化的特殊功能电路,简称为AGC 电路。

本实验采用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简单有效地实现AGC功能。

关键词
自动增益电压跟随器反馈
三、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AGC电路,设计指标以及给定条件为:输入信号0.5~50mVrms;输出信号:0.5~1.5Vrms;信号带宽:100~5KHz;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及印制电路板图(PCB)。

2、提高要求:
1)设计一种采用其他方式的AGC电路;
2)采用麦克风作为输入,8Ω喇叭作为输出的完整音频系统。

3、探究要求:
1)如何设计具有更宽输入电压范围的AGC电路;
2)测试AGC电路中的总谐波失真(THD)及如何有效的降低THD。

四、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
AGC电路的实现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混合控制等三种,典型的反馈控制AGC由可变增益放大器(VGA)以及检波整流控制组成,本实验中电路采用了短路双极晶体管直接进行小信号控制的方法,从而简单而有效的实现AGC功能。

可变分压器由一个固定电阻R1和一个可变电阻构成,控制信号的交流振幅。

可变电阻采用基极-集电极短路方式的双极性晶体管微分电阻实现为改变Q1电阻,可从一个由电压源Vreg和大阻值电阻R2组成的直流源直接向短路晶体管注入电流。

为防止R2影响电路的交流电压传输特性。

R2的阻值必须远大于R1.。

对于输入Q1集电极的正电流的所有可用值,Q1的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小于它的基极-发射极阈值电压,于是晶体管工作在有效状态,其VI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短路晶体管的微分电阻与流过的直流电流成反比,即器件的微分电导直接与电流成正比。

在工作状态下,共射极连接的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一般在100或100以上,在相当大的电流范围内,微分电阻都正确地遵守这一规则。

图中所示的晶体管至少可以在五个十倍程范围内控制微分电阻,即控制幅度超过100dB。

信号范围
0.5-50mVrms
信号范围0.5-1.5 Vrms
五、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含电路图)
1.分块电路
1)驱动缓冲级
其设计电路图如图4所示,当输入信号V IN驱动缓冲极Q1时,组成基极集电极输出的共射电路,它的非旁路射极电阻R3有四个作用:
①它将Q1的微分输出电阻提高到接近公式(1)所示的值。

该电路中
的微分输出电阻增加很多,使R
4
的阻值几乎可以唯一地确定这个输出电阻。

R D1≈r be+(1+βr ce/r be)(R3//r be) (1)
②由于R3未旁路,使Q1电压增益降低至:
A Q1=-βR4/〔r be+(1+β)R3〕≈-R4/ R3 (2)
③如公式(2)所示,未旁路的R
3
有助于Q1集电极电流-电压驱动的线性响应。

④Q1的基极微分输入电阻升至R dBASE=r be+(1+β)R3,与只有r be相比,
它远远大于Q1的瞬时工作点,并且对其依赖性较低。

实验测试得晶体管Q1放大倍数很小,起到稳定输入的缓冲作用。

XFG1
驱动缓冲级电路
2)直流耦合互补级联放大部分
图中晶体管Q2为NPN管,Q3为PNP管,将Q2的集电极与Q3的基极相连,两个管子实现共射—共射放大,利用直流耦合构成互补放大器,为电路提供大部分电压增益。

直流耦合互补级电路
3)输出级电路
Q3集电极与Q4的基极相连,电流信号从Q4发射极流出,为共集电路,利用了共集射极跟随器的特点,。

另外,R14将发射极输出跟随器Q4与信号输出端隔离开来。

输出级电路
4)自动增益控制部分电路(AGC)
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R4构成可变衰减器的固定电阻,类似于图2中的电阻R1,而Q6构成衰减器的可变电阻部分, Q5为Q6提供集电极驱动电流,Q5的共射极结构只需要很少的基极电流,而射极电流流入Q6集电极,由于可变电阻的阻值与其流过的电流成反比,可改变电阻值。

因为电阻R17与C6并联,由于有二极管D1、D2单向导通作用,C6只能通过R17放电,故R17决定了AGC的释放时间。

在实际中,R17阻值可以选得大一的,延长AGC释放时间,方便观察。

电阻R19用于限制通过Q5和Q6的最大直流控制电流。

D1和D2构成一个倍压整流器,从输出级Q4提取信号的一部分,为Q5生成控制电压。

这种构置可以容纳非对称信号波形的两极性的大峰值振幅。

电阻R15决定了AGC的开始时间。

若与C6组合的R15过小,则使反馈传输函数产生极点,导致不稳定。

反馈原理:反馈电路在Q4发射极进行电压取样,另一端接C3后面,在输入中电路进行电流相加,由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该反馈类型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即当输入信号增大时,输出电流也增大,Q6的微分电阻就会跟这变小,由于负反馈的作用,输入信号就会变小,导致输出减小,最终实现了输出信号基本稳定。

反之亦然,从而实现自动增益控制功能。

图7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2.总体电路
用Protel仿真的SCH原理图:
六、所实现功能说明
已完成功能:自动增益调节:
按照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在面包板上连接电路,并检查确认无错误。

调节函数发生器产生幅度及频率处于实验要求范围内的正弦波并接入电路交流输入端,并接入示波器CH1端检测输入。

将电路输出接示波器CH2端检测并显示输出。

各端接地并接入直流稳压信号,观察实验输出。

发现所设计的电路可以实现频率100HZ~5KHZ,幅度20mV~50mV的正弦信号输入时的信号放大自动增益调节。

示波器上显示的输出信号变化规律为先失真后恢复,断电后失真之后逐步变为0。

电路测试
测试方法:输入端接输入信号,电压有效值0.5~50mV,频率在100Hz~5KHz,为得到不同频率不同电压下的增益数据,采取单变量法测试,即保持一个变量不变,改变另一变量,使其在规定范围内按一定的步长变化,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入输出的信号电压的有效值,计算增益。

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1)保持输入电压有效值025mV,改变信号频率从1KHz变化到5KHz(为取得更
多的数据,
可以每次增大1KHz,多测数据;为测试电路的带宽,可以改变频率到更低和更高的值,使输出信号电压衰减到3dB处,测出上限截止频率),测量记录如上表格所示;
(2)由测出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增益,同时可见,输入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大幅波动时,输出
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很小幅度波动,即可认为输入在规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不变,实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功能;
(3)为了解反馈网络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中的作用,可以在反馈输出端接示波器通道来观察
测量反馈输出信号,亦可把反馈引回的线去掉,用示波器观察测量没有反馈时的输出信号,记录测量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反馈网络在该电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该电路称为反馈式AGC的原因;
七、故障及问题分析
1.实验电路一直没有输出,重复对照电路图检查电路发现有一个二极管接反
2.开启直流电源的时候出现短路,经检查有导线与电阻短接。

3.波型不稳定,易出现时能出波形时而不能出的情况。

八、总结和结论
1.由于电路图较复杂,元器件较多,搭电路时需要非常仔细才能避免错误,并且由于导线较多需要避免短接的现象发生。

2.教材上给出的该电路中的电阻阻值大小仅供参考,在实验过程中参考值大小因为元件限制和实际调试发现的问题而有所改动。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对AGC电路有了学习与了解。

在设计、搭建电路的过程中,进一步注意了例如元器件搭建中的问题等,巩固了上学期知识,对所学知识又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了一段长时间的实验,复习了电子测量和电子电路实验中使用的一些基本元件和一些基本的测量方法,例如面包板、示波器、万用表、晶体管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还有常用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的标称值读数,以及电阻,电容,二级管,三极管好坏的检测。

九、multsim仿真原理图、波形图
十、PROTEL绘制的原理图
1、用PROTEL生成的PCB板
PCB板
9V稳压电路PCB板十一.所用元器件及测试仪表清单1、元器件清单
2.测试仪器清单
十二、参考文献
[1]《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践》任维政高英高慧平陈凌霄科学出版社
[2]《电子电路基础》刘宝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