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微观机制是什么?”、“质量守恒定律如何解释实际化学反应?”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我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将质量守恒定律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为切入点,如烹饪、制作饮料等,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存在。
3.问题导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总结归纳: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自我总结的方式,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4.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5.1.2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并能运用它推测物质组成及进行某些计算,为后面的第二节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准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微观分析和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全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实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实验事实
2、进行有关的计算
3、推测物质的组成
教学反思: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学生掌握的不好,计算的原理含混不清,计算的能力也较差,今后还应加强这部分内容的练习.。
【精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
本节课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重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
并从微观角度使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到“量”的过渡前提,也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
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元素、化学式,及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和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化学探究学习的方法尚处于启蒙阶段。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小组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因此,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化学反应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因为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特别是从分子原子角度去解释质量变化的能力还很有限,因此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初步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 化学方程式课时2 化学方程式一、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在化学反应中体现出来的“六不变、两改变、两可能变”吗?【展示】“六不变”指: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种类、元素总质量、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一定不变;“两改变”指: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5.1.2_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点燃
2P2O5
生成
2013-3-8
反应物
生成物
点燃
4P+5O2
2P2O5
• 思考: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现出哪些信息? • 物质(分子)的变化
2013-3-8
4P+5O2
反应条件 点燃
2P2O5
• 思考: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现出哪些信息? • 物质(分子)的变化 • 反应的条件
2013-3-8
4P+5O2
碳和水,试推断蜡烛中一定含有 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碳氢 氧
2013-3-8
联系生活
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 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2013-3-8
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的一种法术, 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石 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2013-3-8
(4×31):[5×(16×2)]:[2×(31×2+16×5)] 物质的质量比:
=31:40:71
4P+5O2
点燃
2P2O5
• 思考: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现出哪些信息? • 物质(分子)的变化 • 反应的条件 • 元素(原子)的种类: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 原子的个数: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 同种元素的质量: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 物质的总质量: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 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固定 2013-3-8
• • • •
磷元素 点燃 氧元素
2P2O5
思考: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现出哪些信息? 物质(分子)的变化 反应的条件 元素(原子)的种类: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2013-3-8
4P+5O2
• • • • •
课题5.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课题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概念。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会读化学方程式,并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课前准备】1、写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水电解、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概念: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计算O2、H2O、(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1)O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 + 16=18。
(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2 + 32 + 16 ×4=132。
【新课学习】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导入在我们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这些式子确实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但书写不方便、国际上也不通用且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一:化学方程式概念和意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请同学们仔细观观察下图,弄清楚一个表达式所含有的信息。
2、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3、总结:化学方程式意义(1)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比;(3)表明各个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系数);任务二:化学方程式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PPT,以C+O2CO2为例会读化学方程式,组内讨论完成下列学案。
1、总结:化学方程式读法:以C+O2CO2为例。
(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微观: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注意事项:“+”读作“和”;“=”读作“反应生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涵盖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应用和化学计量法。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结合教材,讨论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
3.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找到提高的方向。
(五)总结归纳,500字
1.在课堂尾声,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化学计量法。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3.详细解释化学计量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化学计量法进行简单的化学反应计算。
4.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过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化学反应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何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2.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关注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分析影响质量变化的因素。
d.课堂讨论Leabharlann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期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理。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规律。同时,我还将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会以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演示,向学生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理。我会详细讲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微观机制,例如原子重组、电子转移等。同时,我还会通过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案例,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1.贴近生活的情景创设: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情景,如烹饪、清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通过提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同时,我还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实验观察环节,我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和观察,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通过讲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质,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适用范围。
2.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证明方法。介绍一些经典的质量守恒实验,如天平实验、烧杯实验等,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结合实例和案例,讲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在化学工业中的质量控制、环境治理中的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得出结论。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实验现象和证明方法。本课时将通过探究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实质,使学生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运用该定律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教师在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上,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3.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学生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并能运用该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学会使用天平和砝码进行精确的称量,掌握称量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操作方法。
3.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设计,进行简单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如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实证思维。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运用,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2)利用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守恒定律,提高学生的实证思维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5.准备下节课的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化学反应,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并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013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课时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和化学式表达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
碳 + 氧气
点燃 点燃
二氧化碳
C + O2 (2)磷在氧气中燃烧
磷 + 氧气
CO2
五氧化二磷
点燃
P + O2
点燃
P2O5
用文字表达式或者化学符号表达式来 表示物质的变化,能否体现出质量守恒? (既:原子个数没有发生变化的特点?)
文字表达式
“和” “反应条件”
(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 + O2 ==== CO2为例)
点燃
(1)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
(2)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 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 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 反应的式子。 (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读法)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守恒 原因 应 用
原子种类不改变 原子数目不增减 原子质量不变化
解释现象 简单的计算 推测物质的组成
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
练一练
4P + 5O2
微粒个数比:
点燃
2P2O5
5 ∶ 2 各物质质量比: 4×31 ∶ 5×32 ∶ 2×142 4
∶
124
∶
160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背后微观粒子层面的理解,如原子和分子的守恒。
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于质量的精确测量和数据处理。
教学设想: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为基础,紧密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用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容:
5.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内容可以包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等。
教师提示:在撰写学习心得时,希望大家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2.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化学知识。
教师总结:“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原理,它对于我们理解化学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化学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教师分析:“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反应前后铁和硫酸铜的质量之和不变,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蜡烛燃烧的例子……”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化学反应案例,讨论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的应用。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
课堂小结
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判断反应中物 质的质量关系
①找全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表达式 ②写出正确的质量守恒关系式 ③圈出比较质量的物质 ④判断质量关系
例题精讲
任务三: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未知物的组成
例 3 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缓慢转变成二氧化碳和
水,同时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课后任务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 氢气和 1 L 氧气反应能生成 2 L 水 B.只有固体、液体间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气体参加就 不遵守了 C.水结冰后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课后任务
盐酸 碳酸钠
改进
盐酸 碳酸钠
例题精讲
任务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改进实验
课堂小结
任务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改进实验
从反应原理上 列出正确的质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找全反应物和生成物
若 A+B C+D 则 mA+mB=mC+mD
从装置原理上
装置密闭:保证称量到所有物质 装置无明显形变,避免浮力的干扰
例题精讲
A.丙可能是单质 B.该反应是甲和乙发生反应,
生成了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
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课后任务
4.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若反应后收集到的固体质量恰好等于原镁带质量,______(填“能”或 “不能”)据此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同时放出能量。这个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葡萄糖+氧气 酶 二氧化碳+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主备人:阮俊峰一、质量守恒定律自主预习(课前学习10分钟)阅读课本第92—9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_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体积和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
2、质量守恒的原因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改变。
快乐学习:(课堂学习15分钟)实验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1、根据下列两个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并将结果填入下表中。
2、根据小组桌面上提供的药品和仪器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小组讨论:1、该定律能不能推广应用于物理变化?2、该定律中的守恒是否包含体积呢?3、该定律中的质量总和是否包含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呢?4、该定律在运用时能不能遗漏气态物质?5、在叙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应特别注意哪几个关键字眼?6、从宏观和微观上怎样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师点拨(课堂小结2分钟)(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但对于物理变化来说,即使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也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没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算反应物。
(3)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指生成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质量总和,参加反应或生成的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不能遗漏。
(4)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或分子个数的守恒。
五个不改变:宏观: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分子的个数、元素的化合价。
轻松尝试(课堂练习13分钟)1、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你认为他的说法有科学道理吗?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①分子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的个数④原子的个数⑤元素的种类⑥元素的质量⑦物质的总质量A.②③④⑤⑦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⑦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X中未测值为0C.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中X为反应物三、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怎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94页的实验5-1和实验5-2,老师做演示实验,看一下天平是否平衡。
小组讨论:1、上面的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预测的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这两个实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教师点拨:碳酸钠+盐酸−→−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气体CO2外逸,故反应后质量减轻。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反应中产生的白烟为氧化镁,因其逸散到空气中,故反应后质量减轻。
当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时,是因为氧化镁的质量包括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
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只要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一定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轻松尝试(课堂练习13分钟)1.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不存在原子的得失,因此化学反应的前后质量守恒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D.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小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
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40 cm 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
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
停止加热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1)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加热端的铜丝变成了黑色。
②玻璃棒左低右高。
(2)写出铜丝加热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铜+氧气−−加热氧化−→铜。
能力提升(课后练习20分钟)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1、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A: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A:反应后,天平__ (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B:反应后,天平(填“平衡”或“不平衡”)。
(3)实验C:反应后,天平(填“平衡”或“不平衡”)。
(4)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
(5)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为_ ,不能验证质量守恒的原因是_ 。
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
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 g水受热变成了10 g水蒸气B、50 mL水中加入50 mL酒精,总体积小于100 mLC、5 g蔗糖溶于95 g水中,总质量为100 gD、蜡烛燃烧后质量比原来减轻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4、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①物质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原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原子数目A、②④⑤⑥B、①②⑥C、②④⑥D、③④⑥5、(昆明中考)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有4种分子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考点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6、(邵阳中考)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H2SB、SO2C、N2D、NO27、(邵阳中考)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H元素C、含有C、H、O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03中档题8、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宏观: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B、微观: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C、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煤燃烧后灰渣质量小于煤,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燃烧,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10、(扬州中考)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 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 g,煅烧使锡粉与O2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 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为d g,则c等于( )A、d+b+aB、d-b-aC、d-b+aD、d+b -a11、(铜仁中考)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34 2 5 5克反应后质量/0 x 5 21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x的值为18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丙一定是催化剂12、(漳州中考)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的方框内还应补充的粒子及数目是__ 。
A、一个B、两个C、一个D、两个(2)两种生成物分子的相同之处是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主备人:阮俊峰二、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含义自主预习(课前学习10分钟)阅读课本第9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边表示反应物,等号的右边表示生成物,反应条件标在等号的上方,等号读作生成,“+”读作和。
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快乐学习(课堂学习15分钟)怎样求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教师点拨(课堂小结2分钟)各物质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或=(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就是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在化学反应中减少的是反应物,增加的是生成物。
轻松尝试(课堂练习13分钟)1、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化学反应的快慢2、四位同学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
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属于化合反应B、生成物会污染空气C、反应物的质量比是5∶1D、燃放鞭炮时会发生该反应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①、②、③、④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①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②、③变化的质量比为9∶8D、反应后①的质量为0 g4、由2H2O通电2H2↑+O2↑这个化学方程式,你能看出哪些信息?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自主预习(课前学习10分钟)阅读课本第9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S+O2点燃SO2的读法包括三个方面: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微观方面:。
轻松尝试(课堂练习13分钟)1、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读作( )A 、每2个镁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氧化镁分子B 、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C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镁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氧化镁D 、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2、现将10 g A 和足量的B 混合加热,A 和B 发生化学反应。
10 g A 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 和4 g D ,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 ) A 、1∶1 B 、2∶1 C 、5∶1 D 、4∶13、氢气和氧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的意义外,从上图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1、 ;2、 。
能力提升(课后练习20分钟)1、关于2H 2+O 2=====点燃2H 2O 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B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 、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l 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D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