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
![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cc59ac05087632311212d8.png)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b)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b)学习重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难点: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过程:一.章节知识梳理(完成本章知识网络构建)二.合作学习: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瓶剪碎后的质量小于完整的塑料瓶的质量B.1Kg铁块比1Kg木块含有的物质多C.地球上的物体有质量,太空中的物体没有质量D.宇航员从地球升入太空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2.Ⅰ、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①;②。
(2)用天平物体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的顺序。
在调换砝码时,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码还大,而取出最小砝码又偏少,此时应采取方法使天平平衡。
Ⅱ、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
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
A、取出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物理属性。
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在上图的方格纸中,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已表示出一种,请将另一种物质的变化情况在图象中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
(3)实验中有两处多次测量,一处是对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另一处是选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进行多次测量,至少要2种不同的物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4. (1)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g,水的体积是cm3 。
质量密度复习教案初中
![质量密度复习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4414c56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b.png)
质量密度复习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让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质量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难点:质量密度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习质量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讲解质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kg)。
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是天平。
3. 讲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4. 实例分析:运用质量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体积为2立方米的铁块,质量是多少?根据密度公式,密度ρ = m/V,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³kg/m³,代入公式计算,得到质量m = ρV = 7.8×10³ kg/m³ × 2 m³ = 15.6 kg。
5. 提问:让学生回答质量密度的应用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复习了质量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质量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质量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质量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思考:质量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质量和密度》学案
![《质量和密度》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8a4f42f60ddccdb38a094.png)
《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叫质量,用字母表示。
2.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
如一杯水结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宇航员将签字笔由地球带到月球上,位置改变,质量不变。
3.单位:基本单位:(符号:);换算关系:1 mg=kg,1 g=kg,1 t=kg4.常见质量估测:①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0 g;②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 ;③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 ;5.托平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和;②放:把天平放在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处;③调:调节横梁两端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④测:把放在左盘,放在右盘,用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使横梁重新平衡;(左物右码,先大后小)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⑥收:测量完成后,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点拨]天平使用常见问题:(1)游码未归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末示数-游码初示数。
(2)物码错位: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可记忆为“物码放反、二者相减”。
(3)问题砝码:使用磨损的砝码来称量物体质量,由于砝码本身质量偏小,称得的质量值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偏大;若砝码生锈或粘物,则砝码本身质量偏大,称得的质量值比物体质量的真实值偏小。
(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2.公式:ρ=,此公式是密度的计算式,不是决定式,密度由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决定。
3.单位:基本单位:; 常用单位符号:;换算关系:1 g/cm3=kg/m34.物理意义:例如,水的密度为1×103 kg/m3(或表示为1 g/c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1 m3水的质量为1000 kg(或1 cm3水的质量为1 g)5.基本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学案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教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97d5127cd184254b353599.png)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生物理现象。
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学习重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学习难点】:误差的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对天平的正确使用掌握不规范,密度计算的单位换算不熟练【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考点1 质量1________[点拨] 天平使用常见问题:①游码未归零。
则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末示数-游码初示数。
②物码错位。
则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可记忆为“物码放反、二者相减”。
③问题砝码。
利用磨损的砝码来称量物体质量,由于砝码本身质量减小,故称得的物体质量比物体的真实值偏______;若砝码生锈或粘物,则砝码本身质量变______,因此称得的质量值比物体的真实值偏______。
考点2 密度表示。
____________(可变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考点3 测量物质的密度1.体积的测量2.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④固体密度[点拨] 测固体密度时,如果先测物体体积,会使得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2)测液体的密度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点拨] 测液体密度时,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由于烧杯内液体倒不尽,会使得所测体积偏_____,所测密度偏_____,误差较大。
考点4 密度与社会生活小组讨论问题预设1.质量与密度的区别与联系提问展示问题预设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测量工具整理内化1.课堂小结2.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难。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
![中考物理复习教案 质量和密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08e5402e3f5727a5e9624e.png)
1、判断是什么物质,实、空心
2、质量计算
3、体积计算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中分子间距最大的是。
2. 银河系只是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但也异常巨大,要表示银河系的大小使用长度单位最方便.
3.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举出两种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即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cm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ec811bb307e87100f6962e.png)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初中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初中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30b70a0c22590102029dfc.png)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质量的定义?单位?2.天平的使用方法?3.密度的公式?4.量筒的读数与使用方法?5.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经过前面四次课,我们已经将质量与密度章节全部学习完毕,总的概括来说我们学习了两个物理量——质量和密度,两个仪器——天平和量筒,可能有的同学当时学的比较晕,今天我们一块儿来总结复习相关知识点。
考点/易错点1、质量1. 质量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来表示。
2. 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的质量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4. 质量的性质: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质量不随物质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 天平的使用步骤:①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② 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③ 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 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
⑤ 归: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遗漏。
考点/易错点2、密度1.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的公式:由密度的定义可知:密度=质量/体积字母表达式:ρ=m/V(密度用符号ρ表示,质量用符号m表示,体积用符号V表示)3. 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组合而成,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用符号表示为kg/m3,这种单位就是组合单位。
实验室常用克每立方厘米作密度的单位,用符号表示为g/cm3。
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
九年级物理密度复习总结教案
![九年级物理密度复习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a09e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3.png)
九年级物理密度复习总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密度的复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回顾: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公式为ρ= m/V。
2. 密度公式的应用:计算物体的质量、体积;判断物体是否漂浮或沉没;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等。
3.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实际应用中要考虑温度和状态的影响。
4. 实际问题举例: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鉴别真假黄金、测量物体密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公式的运用,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2. 难点:实际问题中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密度概念和公式。
2. 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回顾密度概念和公式,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解: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密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掌握情况。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密度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等,让学生了解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数据分析:收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据,如身高、体重、年龄等,进行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活动,如测定不同液体的密度、计算物体的浮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物理九年级下册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导学案
![物理九年级下册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8ccf7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b.png)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导学设计教师寄语:进步就是好学生,提高就是一百分考点聚焦:1.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3.会用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一、知识回顾请同学们快速回忆以下问题,对于遗忘的知识,可查阅课本、学习笔记,然后组内交流。
1、回忆质量相关知识(1)质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质量的国际单位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1mg=____g=____kg.(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调节横梁平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回忆体积测量相关知识(1)使用量筒时要先观察__________。
读数时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积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1m3=______L=_____mL3.回忆密度相关知识密度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_,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g/cm3=___________kg/m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测量固体密度(小石块)的一般步骤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5.回忆测量液体(盐水)密度的一般步骤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二、重难点强化及规律总结例1.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九年级物理《质量密度》中考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质量密度》中考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b3149631b765ce04081494.png)
《质量密度》章节复习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游码,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记住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4.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二、重点、难点:重点:1.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测量工具2.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其实验测定方法难点:1.天平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及灵活运用密度公式一、质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你知道什么时候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换算关系: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平:水平台上放天平,游码拨到标尺零,调节螺母针示中,此时天平就平衡。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动态调平:如果指针左右摆动的角度相同也可以判断天平被调平了.)(3)称量:测质量,物放左,镊加码,动游码,直到天平再平衡,求和便得测量值.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加砝码,再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这时一定不能能调节平衡螺母调,实验完毕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减砝码)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如果砝码质量变大了测量值会小)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92fcf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9.png)
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初中物理第6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案设计【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2、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3、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一些器材:天平、小瓷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设计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质量和密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回顾质量和密度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实验,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实验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136b61b9f3f90f76c61bc2.png)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
2、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密度的概念。
2、测量密度。
3、密度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体积、面积等的特殊测量。
2、有关密度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五、教学准备班班通、赢在中考总复习六、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
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课时就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坚持到底。
七、教学资源:教学用书八、授课班级:九年级(4)班、九年级(6)班九、授课时间:2017年5月20日十、教学课时:共两课时十一、教学程序:认定目标→巩固基础→分层练习→反馈答疑十二、教学过程:(一)认定目标:学生展示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教师补充并分别指出重、难点。
(二)通过微视频及课件复习本章重点知识。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顾并完成重要知识点回顾。
(三)分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收集信息、精讲点拨、反馈纠正。
(四)反馈答疑:提问学生还有哪些不太懂或哪类问题不太懂,特别要注意哪些,并解答学生提问。
(五)布置作业:赢在中考章节练习第一课时学习方案(一)课前复习自学导学题1、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物体1)定义: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用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改变,,的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与密度》复习学案【知识梳理】一、质量1.(1)概念:物体所含,通常用字母表示。
(2)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单位:国际单位:符号。
常用单位:、克(g)。
③换算关系:1t= kg= =g=mg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选:选择合适量程的天平②放:把天平放在上,③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处,④调:调节横梁两端的螺母,使指针指在处。
⑤测:把被测物体放在,按的顺序依次向试加砝码,若天平仍不平衡,再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⑥读: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⑦收:测量完毕,把物体取下,用把砝码放回盒内。
3.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②加减砝码时,必须用夹取.③天平和砝码应保持。
二、密度1. 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与它的之比。
2. 公式:,变形公式、。
3. 单位及换算:1g/cm3= kg/m34. 水的密度:,物理意义:。
5. 密度是的一种属性;大小与物质的、以及有关。
三、密度的测量1. 量筒的使用:量筒通常用为单位,1mL=cm3;使用前应该观察量筒的和。
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使视线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
2. 密度的测量:测量密度的一般方法是用测出物体的质量,用测出物体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出密度。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1. 密度与温度:温度升高时,空气的体积会,密度会,空气会向运动;温度降低时,空气的体积会,密度会,空气会向运动。
水的密度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
2. 密度与社会生活:(1)鉴别物质,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得出某种物体的密度,根据所得的密度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比较一下,即可鉴别出该种物质;(2)农业上的;(3)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聚焦考点】考点一质量与密度的理解例1.从冰箱里取出一袋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全部化成水。
则冰块融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变大,密度变小B.质量变小,密度变大C.质量不变,密度变大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点拨: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跟踪练习】(2019•东营)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考点二质量的测量例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当他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跟踪练习】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B.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C.在称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此时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D.称量物体质量时,通过加减砝码后横梁仍然左端下沉,此时应向右移动游码考点三密度的测量例3. (2018样题)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g;(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cm3;(4)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 kg/m3;【跟踪练习】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实验用砝码盒中配备有100g、50g、20g、10g、5g的砝码.请填写下列空格:(1)调节天平前应将游码移至处,然后调节,使横梁平衡.(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若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她先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m;又用1,她又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天平测出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中,测出了盐水的体积V;则她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和真实值比()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考点四密度公式的相关计算类型1 等体积问题例4.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5 k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1.30 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是1.14 k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ρ水=1.0×103 kg/m3 )? 例4.小瓶中装满水时,称其总质量为88g,小明又在这只装满水的小瓶中放入10g小石块,水溢出后,小明把瓶的外部擦干,称其总质量为94g,试求:(1)小石块排开水的体积;(2)小石块的密度.类型2空心问题例5.小华通过实验测出一个铁球的质量为1580 g,体积为0.5 d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请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计算:(1)铁球的密度;(2)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类型3图表计算例6.用一只杯子盛装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1)杯子的质量是多少?(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如果在这只杯子里盛装60 cm3这种液体,液体与杯子的总质量是多少?【当堂检测】1.(2019•枣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2.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不变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不变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过程中密度会减小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4.(2019•德州)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B.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C.花岗石的质量是25gD.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5.将一个质量是6 g的戒指缓慢投进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称得溢出水的质量是0.4 g,则此戒指的密度为多少( ρ水=1.0×103 kg/m3 )?【课后作业】1.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ρ= m/V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2019•安康)稠酒是咱恒口同学们家长夏季的最爱,小静同学将一瓶稠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瓶内的稠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A.稠酒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B.稠酒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C.稠酒结冰后,质量和体积均不变D.稠酒结冰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3.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下列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人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4.(2019•惠阳区)小明同学进行测定煤油密度的实验。
(1)实验时应把天平放在______台面上。
;②把煤油倒入量筒,(2)第一次的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测出煤油的体积V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______。
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
(3)经改进后,小明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
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明把下表填写完整。
5.小娟有一杯身和杯盖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纪念杯,她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杯盖的质量为46.8g,再把杯盖全部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6g,(1)杯盖的体积是多少?(2)请你帮小娟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3)如果纪念杯总质量是150g,则纪念杯杯身的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