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教材

合集下载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取得快速发展。

资源有效利用,生产效益的提高已被提上日程。

作为前面两者的实现工具之一的流程优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缺少部分。

当今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企业对流程优化越来越重视。

企业应用流程优化,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

在企业中,对流程的优化,不论是对流程整体的优化还是对其中部分的改进,都是以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保证安全生产、减少污染等为目的,流程的优化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成本。

关键词:生产线, 平衡, 优化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economy have rapid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the resources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As one of the realizing tools of the front two process optimization. Has become a indispensable part of modern enterprise.Let the enterpris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to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Enterprise applic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business process optimization, keep the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o process improvements. In order to get the best effect. In the enterprise,the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all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work efficiency, reduce cost, the reduction of labor intensity, sav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sure safe production, reducing pollution and so on for the purpose,no mat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r some improvement. Process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 decreases the cost.Key word: Production line, balance, optimization目录第一章纸袋制作优化相关知识概述........................ 11.1 生产线相关理论知识.............................. 11.1.1 生产线定义.................................. 11.1.2 生产线平衡的定义............................ 11.2 流程优化........................................ 31.2.1 流程定义.................................... 31.2.2 流程优化定义................................ 31.2.3 流程优化的目的.............................. 31.2.4 流程优化的过程.............................. 41.2.5 流程优化的途径.............................. 41.2.6 流程优化的条件.............................. 51.2.7 流程优化的内容.............................. 51.2.8 流程有优化指标.............................. 5第二章纸袋制作流程..................................... 62.1 制作准备........................................ 62.2 制作过程........................................ 62.2.1设计图样,画出图纸........................... 62.2.2 写单人制作流程.............................. 82.2.3 写多人流水化制作流程........................ 82.2.4 写工艺程序图................................ 9第三章纸袋制作流程优化............................... 103.1 纸袋制作流程优化目的.......................... 103.2 现场调研...................................... 103.2.1 记录和测定各工序的作业时间................ 103.3 改善方案...................................... 133.3.1 运用“5W1H”技术和“ECRS”四大原则,改善后的流程如下:.......................................... 133.3.2 善后的工艺程序图.......................... 143.3.3 改善后效果................................ 143.3.4 善后各工序时间及现状平衡分析.............. 153.3.5 生产线平衡率.............................. 153.3.6 改善前后对比.............................. 15第四章程设计总结与感受.............................. 16第一章纸袋制作优化相关知识概述1.1 生产线相关理论知识1.1.1 生产线定义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根底工业工程课程设计题目: 云南农业大学回族食堂效劳效率的评析与改善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班级: 10 级工业工程学生姓名: 学号:名目1. 食堂简介2.选题背景3.课程设计及其目的4.农大回族食堂场景描述4.1.农大回族食堂平面布置线路图4.2.对目前食堂就餐流程进展记录、分析4.3.模特排时法对改进前的动作分析4.4.改进前流程程序图〔物料型〕4.5.改进前人员流程程序图5.作业分析5.1双手作业分析5.2人—机作业分析6.现场治理7.食堂就餐存在问题及改善方案7.1 存在的问题7.2就餐要点改进7.3改进后食堂就餐要点7.4改进后人员流程程序图7.5模特排时法对改进后的动作分析7.6 改进后流程程序图〔物料型〕7.7改善后分析及结论8.总结一、食堂简介温饱是人类生存最根本的需求,不管你是在哪里,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先解决温饱问题,而食堂就是帮你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个场所。

由于每个地方的风俗以及外界环境不同,每个食堂的治理制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同地方的食堂都有不同的现状。

回族食堂位于集中片区食堂中的一个,是效劳全校回族以及局部非回族学生及教师的食堂。

二、选题背景大学食堂的状况与大学生有着亲热的联系。

对于回族食堂来说,由于回族食堂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处在东校区众多宿舍的中心,且处在塑胶篮球场和足球场之间,运动的学生比较多,价格实惠,因此回族食堂已经成为东校区这边的多数大学生就餐的首要选择。

回族食堂的经营方式是以私营为主,它的规模不大。

回族食堂以学生为主要消费人群,价格较低,通过向大学生供给经济快捷的餐饮效劳来赚取利润。

三、课程设计及其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选择大学生在回族食堂就餐过程进展流程程序分析。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通过自己寻常对生活的观看。

作为一名工业工程的学生,养成敏锐的观看力是格外重要的,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

通过观看生活,把工业工程方面的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的理解、消化、把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根底学问。

工业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工业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工业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原理和应用领域;2. 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现状,认识到工业工程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工业工程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运用工业工程知识进行项目设计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工业工程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我国工业发展,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认识到工业工程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工业工程的实际应用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工业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工业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核心原理和应用领域,以课本第一章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建立对工业工程的初步认识。

2. 数据分析方法:教授工业工程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统计过程控制、方差分析等,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工业工程应用案例,以课本第三章内容为参考,使学生了解工业工程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 企业竞争力与工业工程:探讨工业工程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现状。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项目内容与要求
01
项目要求
• 完成现场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02
• 对生产系统或作业现场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改
03
进空间;
项目内容与要求
01
• 设计改进方案,并进行优化;
02
•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和 实施效果预测等部分;
03
• 进行项目汇报和答辩。
项目实施计划
效果。
提升就业竞争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积累实际 工作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就业竞争力。
个人能力全面发展
课程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还注重学生的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如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等,有助于 学生的全面发展。
02
工业工程概述
工业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业工程是一种对人员、物料、 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 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工 程学科。
培养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02
课程设计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解决
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03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计将工业工程的理论知识 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
流程分析概述
流程分析的步骤
流程分析的工具
流程分析的应用
流程分析是对工作流程的系 统分析和优化,目的是提高 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 工作质量。
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工作流 程的识别、分析和改进三个 步骤,识别是对工作流程的 全面了解和梳理,分析是对 工作流程的评估和优化,改 进则是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 进措施并实施。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1、巩固和加深学生在《基础工业工程》课程中所学的程序分析技术、操作分析技术、作业测定技术、标准时间定额以及基础工业工程各项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设计、绘图、文献查阅、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1、针对某一制造过程中某项作业所经过的工作程序,运用所学程序分析技术(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搬运分析、管理事务流程分析等)、“5W1H”提问技术和“ECRS”优化原则分析现有工作程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要求:程序分析的目的是改善生产过程中不经济、不合理、不科学的作业方法、作业内容以及现场布置,是工序管理、搬运管理、布局管理、作业编制等获取基础资料的必要手段,在进行程序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流程上入手。

可以发现工艺流程中是否存在不经济、不合理、停滞和等待等现象。

2)从工序上入手。

可以发现加工顺序是否合理、流程是否畅通、设备配备是否恰当、搬运方法是否合理。

3)从作业入手。

可以发现工序中的某项作业是否一定必要、是否可以取消、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程序分析的步骤大致分为:①选择,选择所需研究的工作;②记录,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的研究图表进行全面记录;③分析,用5W1H、ECRS四大原则进行分析、改进;④建立,建立最经济、最科学、最合理、最实用的新方法;⑤实施,实施新方法;⑥维持,对新方法经常性的检查,不断改善,直至完善等6大步骤。

2、针对某一制造过程中某项以操作为主体的工序操作过程,运用所学操作分析技术(人-机操作分析、工组联合操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等)、“5W1H”提问技术和“ECRS”优化原则分析现有工作操作程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要求: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合理地布置和安排,以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工时消耗、缩短整个作业的时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其基本要求包括:1)通过删减、合并、简化,使操作总数减至最低、工序排列最佳,并使每一操作简单易行。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020050总学时及其分配:总学时为32学时,课堂讲授28学时,实验4学时学分数:2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任课学院、系部: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工程系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也是本专业学生进入专业课和培养阶段的第一门必修课,它作为一门集工程技术、管理工程等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工业工程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工业工程学科的总体概念,认识工业工程学科的特点和目标,树立工业工程意识,掌握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现场管理优化的知识、技术及技能,学会综合应用这些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程序,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1.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2学时)内容:企业生产运作的主要管理模式及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生产率的含义和分类,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

要求: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主要管理模式及企业现场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了解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了解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熟悉生产率的含义和分类,掌握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

2.工业工程概述(2学时)内容: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工业工程的定义和目标,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工业工程意识。

要求:了解工业工程的产生、发展历程、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和工业工程人才的素质结构,熟悉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掌握工业工程的定义、目标和工业工程意识。

3. 工作研究(2学时)内容:方法研究的概念、特点、目的和工作研究步骤,工作研究对象、内容、工作研究技术,方法研究的内容、层次与程序及作业测定的含义。

要求:熟悉方法研究的概念、特点、目的和工作研究步骤,掌握工作研究对象、内容、工作研究技术,掌握方法研究的内容、层次与程序及作业测定的含义。

4. 程序分析(4学时)内容:管理事务分析概念、特点、工具,工艺程序图、流程程序图和布置和经路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方法程序分析常用符号、种类和程序分析方法。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一、绪论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企业背景 (1)1.3 实验背景简介 (2)二、现场动作调查及现行问题分析 (2)2.1试验仪器简介 (2)2.2 现场工作区域模拟图 (3)2.3 下导柱加工全过程的动素分析和问题分析: (4)2.3.1工件在车床上的安装过程 (4)2.3.2工件加工前的位置校对过程 (4)2.3.3工件的加工过程 (8)2.3.4 工件加工一次后进行测量核对过程 (8)2.3.5 原方案的动素分析和问题分析小结 (10)三、改善方案的制定与评价 (10)3.1 动作改善 (10)3.1.1 工件加工前的位置校对过程的动素改善方案 (10)3.1.2 工件每加工一次后进行测量核对过程的动素改善方案 (12)3.2 改善方案与原方案对比 (13)3.2.1工件加工前的位置校对过程的动素原方案与改善方案的对比分析 (13)3.2.2工件每加工一次后进行测量核对过程的动素原方案与改善方案的对比分析 (14)四、改善方案的标准化及实施 (15)五、课程设计总结 (15)5.1 面临的问题与问题的解决 (15)5.2 个人收获总结 (16)参考文献 (17)西安电力机械厂下导柱车加工过程动素分析一、绪论1.1 课程设计目的工业工程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还不是十分受到各个企业部门及工厂的重视,但是在国外工业工程倍受各个行业的高度重视和认可,有着十分深远的与美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知道提高生产率、缩短工作时间、减小成本是每个企业行业的目标和愿望。

我们工业工程就是对这一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虽然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相关知识远远不足,所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书籍、结合在学校已经学习了工业工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解决方案的设计需要实地调研考察才能得以实现。

因此我们迫切的希望能够有一次亲身实践的经历,通过实践增长知识掌握技能考察检验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也希望通过实践利用自己的实际能力为现实需解决的问题做一份贡献。

推荐-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精品

推荐-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精品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温州大学工业工程学院绪论管理出效益,关键是人才,特别是能提高企业效率的工业工程人才。

工业工程以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企业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活动,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

因注重高技术条件和先进制造环境下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全国已有几百家企业了解并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工业工程,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有时简称为工作研究。

工作研究采用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技术,找出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最适宜的工作时间,帮助企业挖掘潜力、消除人力、物力、时间方面的浪费。

在需要很少投资或者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率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且为其他工业工程技术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因此各国企业都把工作研究作为提高生产率的首选技术。

基础工业工程坚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细致精微的科学。

它讲究深入现场,获取原始数据,详细解析工作方法和时间的细节,以认识问题的本来面目。

并且针对不同的问题,建立起有序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

它是科学管理的标准性产物,是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的利器。

基础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作用的实现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

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管理者应有的细腻严谨思考,因此本次课程设计以锻炼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主。

通过企业调研,熟悉企业的运作情况,然后运用已学的知识(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以便于之后顺利地投入到工作中。

目录绪论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1)第二节课程设计的要求和成绩评定 (2)第三节课程设计进度计划 (3)第二章企业调研 (5)第一节企业生产运作情况 (5)第二节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 (6)第三章工作研究 (9)第四章方法研究 (15)第一节程序分析 (17)第二节操作分析 (19)第三节动作分析 (20)第五章时间研究 (24)第一节秒表测时 (27)第二节预定时间标准 (29)第六章工作改善 (33) (35)标准作业指导书(SOP) (36)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是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方法优化和制定标准工时定额的一次基本训练。

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课程设计

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课程设计

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课程设计1. 课程描述本课程是针对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工业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工业工程的方法论和工具;•工业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论;•掌握工业工程常用的工具和技术;•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和工具,解决常见的工业工程问题;•能够掌握与工业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3. 课程大纲3.1 基础知识•工业工程的定义和历史发展;•工业工程的基本要素和系统模型;•工业工程领域的相关概念和术语。

3.2 工业工程方法•系统思考和系统分析;•现场管理和效率提升;•运筹学和优化方法;•质量管理和六西格玛方法论。

3.3 工业工程应用•制造业中的工业工程应用;•物流管理中的工业工程应用;•服务业中的工业工程应用;•医疗保健业中的工业工程应用。

4. 课程教学方案4.1 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面授、案例分析、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工业工程知识和技能。

同时,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和综合实验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团队管理能力。

4.2 课程评价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组项目成果、综合实验报告、课堂表现和出勤率等多个方面。

其中,小组项目和综合实验占总成绩的比重较大,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3 课程教材本课程教材为国内外著名学者编写的《工业工程基础》修订版,该教材内容全面、权威,并且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精细的调整和修订。

同时,本课程还将结合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实践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5. 课程实践环节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小组项目和综合实验两个部分。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础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其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工业工程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生产流程等方面的应用。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现状及工业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工业工程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设计的能力,能够就某一生产环节提出改进方案。

3. 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生产过程模拟和优化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业工程,树立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实践、创新。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绿色生产,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如:学生能够运用工业工程方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能够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创新性改进方案;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沟通协作能力等。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工业工程基本概念:介绍工业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让学生对工业工程有整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 工业工程概述2. 工业工程方法:学习生产过程分析、作业测定、人因工程、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等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 工业工程方法3. 生产流程优化: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工业工程方法在生产流程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

教学内容:第六章 生产流程优化4. 创新设计与改进:培养学生运用工业工程方法进行创新设计,提出生产环节的改进方案。

教学内容:第七章 创新设计与改进5. 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介绍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在生产过程模拟和优化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第八章 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6.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学号:姓名:专业:指导教师:组号:日期: 2013年12月30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3)1.2.1 方法研究的运用 (4)1.2.2 作业测定的运用 (4)第二章企业调研 (4)2.1 企业生产运作情况 (5)2.1.1总体情况 (5)2.1.2计划部分 (5)2.1.3生产制造过程 (6)2.2 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 (6)第三章工作研究 (7)3.1工作研究的含义 (7)3.2工作研究内容 (7)3.3工作研究的步骤 (9)第四章方法研究 (11)4.1程序分析 (11)4.1.1工艺程序分析 (11)4.1.2工艺程序图 (11)4.1.3 流程程序分析 (16)4.1.4流程程序图 (16)4.1.5布置和经路分析 (19)...........................................................................................................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操作分析 (20)4.2.1操作分析常用的技术 (20)4.2.2人机作业图 (22)4.2.3双手作业分析图 (22)4.3 动作分析 (23)4.3.1动作分析的目的 (23)第五章作业测定 (26)5.1 作业测定概念 (26)5.2 秒表测时 (26)5.3 MOD法 (28)5.3.1 MOD法原理 (28)5.3.2 MOD法的应用 (29)第六章课程设计小结 (30)第一章概述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原理和有关专业知识, 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

2.通过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运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 熟悉工业工程的各种图表, 掌握基础工业工程运用的一般过程。

3.通过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编写有关技术文件的能力。

温州大学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温州大学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温州大学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12020年4月19日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温州大学工业工程学院12020年4月19日绪论管理出效益,关键是人才,特别是能提高企业效率的工业工程人才。

工业工程以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企业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活动,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

因注重高技术条件和先进制造环境下的研究与应用,当前全国已有几百家企业了解并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工业工程,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基础工业工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有时简称为工作研究。

工作研究采用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技术,找出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最适宜的工作时间,帮助企业挖掘潜力、消除人力、物力、时间方面的浪费。

在需要很少投资或者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能够使企业的生产率显22020年4月19日著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为其它工业工程技术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因此各国企业都把工作研究作为提高生产率的首选技术。

基础工业工程坚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细致精微的科学。

它讲究深入现场,获取原始数据,详细解析工作方法和时间的细节,以认识问题的原来面目。

而且针对不同的问题,建立起有序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

它是科学管理的标准性产物,是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的利器。

基础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其作用的实现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运作中。

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管理者应有的细腻严谨思考,因此本次课程设计以锻炼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主。

经过企业调研,熟悉企业的运作情况,然后运用已学的知识(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方法,以便于毕业之后顺利地投入到工作中。

32020年4月19日目录绪论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1)第二节课程设计的要求和成绩评定 (2)第三节课程设计进度计划 (3)第二章企业调研 (5)第一节企业生产运作情况 (5)第二节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 (6)第三章工作研究 (9)42020年4月19日第四章方法研究 (15)第一节程序分析 (17)第二节操作分析 (19)第三节动作分析 (20)第五章时间研究……………………………………………24第一节秒表测时 (27)第二节预定时间标准 (29)第六章工作改进 (33)参考文献 (35)标准作业指导书(SOP) (36)52020年4月19日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是基础工业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业方法优化和制定标准工时定额的一次基本训练。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3年5月目录绪论 (2)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3)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3)第二节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成绩评定 (4)第三节课程设计进度计划 (5)第二章企业调研 (6)第一节企业生产运作情况 (6)第二节企业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 (7)第三章工作研究 (9)第四章方法研究 (13)第一节方法研究概述 (13)第二节程序分析 (15)第三节作业分析 (17)第四节动作分析 (18)第五节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 (19)第五章作业测定 (24)第一节作业测定概述 (24)第二节秒表测时 (26)第三节工作抽样 (28)第四节预定时间标准 (29)第五节时间定额 (32)第六章生产线平衡 (36)第七章现场改善 (7)参考文献 (9)绪论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

面对产品品种需求多样化、定单交期和产品寿命周期大幅缩短、定单(数量、交期)经常变化等更加严酷的经营环境,为了生产发展,本土制造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满足快节奏(D,Delivery)、低成本(C,Cost)、高效率(P,Productivity),高质量(Q,Quality)的市场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工程就是一门以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集成多种工程技术和管理经济的交叉性学科,其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太经济进步较快的韩、日、台、港、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的工业化和经济起飞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业工程的有效应用,能够优化配置和节约资源,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生产产品和运行企业。

基础工业工程,亦称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学科的基础。

其应用重在规范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挖掘潜力,消除人力、物力、时间方面的浪费,确定经济合理的工作方法和最适宜的标准工作时间。

在需要很少投资或者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并且为其他工业工程技术如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介绍的是一款HX-8502行走机器人的组装过程,主要是对其电路板进行焊接。

本电路的集成块采用NE555时基电路,内部由比较器、RS触发器、放电管等部分组成,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将零散的部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电路板。

本文还通过设计布置组装HX-8502行走机器人生产线,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每一个工序进行分析,运用5S对现场进行管理,编制操作过程的SOP,以及生产节拍和平衡率的确定。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及思路1.1课题设计目的通过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会构建简单的应用电路,提高学生正确选用电子器件,进行装配、调试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深刻领会基础工业工程中的概念、原理与方法。

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工作过程中的方法,正确选择经济、合理的作业方法和最适宜的工作时间,培养工作分析与研究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课程设计意义第一掌握. HX-8502行走机器人工作原理以及对讲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原理、功能用途等。

第二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元器件,要求从生产和适用价值等方面去考虑。

第三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工业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及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四培养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方法及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掌握资料整理、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可见,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相关知识的运用,计算机的使用和同学之间的配合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同学在平时上课学不到的,更加培养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协调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1.3课程设计方案思路2. HX-8502行走机器人套件2.1HX-8502行走机器人套件简介本行走机器人是顺应科技进步新开发的教育机器人教学套件,它具有电力精简、实用、可学习性强之外,还具有趣味性强等特点,是一款寓教于乐的教学散件。

装配好的机器人可以前进、后退、发声、闪眼睛等动作。

调节电路中的元件参数(电位器)可以控制机器人行走的时间和距离。

2.2HX-8502行走机器人套件零件介绍因为所给出的零件没有标出规格和符号,所以首先要对零件进行辨别和分类1、电阻可以根据电阻上的颜色来进行辨别,各个颜色所代表的电阻值如下表所示色环电阻值计算示意图其中前两个环分别代表数字,第三条环代表 0 的个数部分零件如图所示(a)(b)(c)(d)(e)(f)(g)(h)(i)(j)2.3电路原理本电路的集成块采用NE555时基电路,内部有比较器、RS触发器、放电管等部分组成,如图6脚R端的正相输入端和7脚放电端连在一起为RS触发器翻转做了准备。

2脚是S端的反相输入端,3脚输出端。

初始状态时RS触发器的Q端输出低电平放电管截止不放电3脚输出高电平。

此时W2、R13、C5构成正稳态的延时电路,电源通过W2、R13、C5充电(调节W2可以调节C5达到触发电平的时间)当C5端的电压达到2/3VCC时,R端比较器翻转输出高电平。

此时S端电平基本不变从而导致使RS触发器触发翻转进入另一个稳态,Q端输出高电平,放电管导通C5的电压瞬间被拉为低电平。

因在正稳态时MT2端为高电平对C1充满了电,2脚一直处于高电平,当RS触发器触发翻转进入另一个稳态后MT2变为低电平,此时C1通过W1、R6、R14对地放电,调节W1可以调节放电的时间,当C1端的电压降到1/3VCC时S端比较器翻转致使RS触发器进入正稳态,依次循环,分别调节W2、W1可以控制正、负稳态电路的延时长短。

3脚是正、负稳态的输出端正、负稳态分别输出正、负电平。

该电平加到电容C2上给C2充电使输出电平稳定,该电平就是后面驱动电路的控制信号。

该控制信号经R5加到9013的基极,9013是NPN管,基极正电平时9013的C,E极导通,而9012截止,也即是正稳态时9013导通,9013集电极被拉为低电平,再经过R7加到VT3-VT2的基极VT3导通,从而VT5、VT7导通,电流通过MT2经过电机后流经MT1,电机正转机器人向前行走、发声,闪眼睛,W2控制电机正转的时间。

当555处于负稳态时输出低电平,通过R4加到VT2上,VT2、VT4、VT6、VT8导通。

电流通过MT1经过电机后流经MT2.电机反转机器人后退,由于发声、闪灯电路经过一只二极管供电。

正转时有电压,反转时二极管截止,发声、闪灯电路无电压停止工作2.4装配过程装配前电路板装配后电路板2.4.1清点零件拿到机器人及电路板套件后,对照“元件清单”逐一将数量清点一遍,并用外用表将各个元件测量一下,特别是瓷片电容,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档测量。

2.4.2电路板安装所有的器件以立式插装,较紧贴电路板,不掉的过高。

电解电容器,三极管插装时注意极性。

焊接好的器件不要折断了,就立式放置。

焊接时先焊小元件,再焊大元件,最后再焊集成块,元件尽量贴着底板“对号入座”1、安装二极管(型号为1N4148),安装在电路板VD1、VD2、VD4处,用镊子夹持二极管,用电烙铁和锡丝进行锡焊接(左手持锡丝,右手持电烙铁),用吸锡器吸除多余的锡,用剪刀减去多余部分的“二极管脚”。

2、安装瓷片电容(103)到电路板C3处。

3、安装电阻(2K)至电路板R2、R3、R7、R12处,安装电阻(51)至电路板R9、R10处,安装电阻(10K)至电路板R8、R11、R14处,安装电阻(1K)至电路板R1、R5处,安装电阻(100)至电路板R4、R6处,安装电阻(20K)至电路板R13处。

4、安装三极管(8050)至电路板VT7、VT8处,安装三极管(8550)至电路板VT5、VT6处,安装三极管(9012)至电路板VT2、VT3、VT4处,安装三极管(9013)至电路板VT1处。

5、安装可调电阻(200K)至电路板W1、W2处,6、安装发光二极管(LED3)至电路板VDφ3处7、安装电解电容(100μF)至电路板C1、C4、C5,安装电解电容(10μF)至电路板C2处8、安装集成块(NE555)至电路板IC处。

由于集成块NE555是采用双排8脚直插式结构,它的脚排列比较密集,焊接时先用尖烙铁头进行快速焊接,如果一次焊不成功,应等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次焊接。

2.4.3电路板与电源组装功能电路板部分装配完成后进行电机和电源部分引线的焊接。

打开机器人后盖将里面的电机线焊下把我们配的接线焊在电机上,同时把到头部分的红线焊下串联一只1N4148的二极管,再焊接电源线,一根焊接在电池极片的负极,另一根焊接在开关的一端,电源和电极接线焊好后从后背的孔引出。

装上头和摇头杠杆后,盖上后盖。

(要保证里面活动部分的空间以免卡住)。

在电机线焊在功能电路板的MT1和MT2焊盘上(红线焊MT2,绿线焊MT1,以免后退时发声、闪光)。

电源线红的焊在GB+焊盘上,绿线焊在GB-焊盘上。

焊好后装上三节5号电池,电路板装在电池外边,用拆电池盖的螺丝固定,装配完成。

2.4.4打开开关,调试机器人功能2.5装配过程注意事项:1 清查元器件的质量,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元件。

2 确定元器件的安装方式,由孔距决定,并对照电路图核对电路板。

3将元器件弯曲成形,本电路所有电阻均采用立式插装。

4 插装。

按电路图对号插装,有极性的元件要注意极性,如集成电路的脚位等。

5 焊接。

各焊接点加热时间及用锡量要适当,防止虚焊、错焊、短路。

6 焊后剪去多余引脚,检查所有焊点,并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电。

7 焊在印刷板反面,对比好高度和孔位再焊接。

2.6装配过程出现问题1 无法正确检验元器件的质量2 焊接时由于技术因素或偶然因素,加热时间或用锡量控制不好造成焊接的失误。

3 最后焊导线时难度太大,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很高。

4 调试机器人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无法具体追究原因,无法知道是操作过程中的哪一步出了错。

3.组织设计,生产排程3.1组织设计3.1.1模特法估算各工序时间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我们需要对生产线进行设计与分析,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办法去实际测量每个步骤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知道每个步骤所需要的时间,这样我们就需要利用模特法预先估计出装配每一个电子元件所需消耗的时间。

以我们用模特法所估计出来的时间作为参考,为之后对生产线的生产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数据。

用模特法所估算出的各元件装配时间如表元件时间元件时间名称(单位:MOD)名称(单位:MOD)三极管 40 集成块 30二极管 32 发光二极管 35电阻 35 可调电阻 45电解电容 53 瓷片电容 33导线 20 螺丝 10塑料后盖 25通过表 3-1,我们可以估计出装配各个元件的理论时间,但由于利用模特法所估计出来的时间是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完美并且无失误的情况下的操作时间,换句话说,也就是最理想的操作时间。

但在实际中我们的操作是根本不可能达到模特法所估算出的时间,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宽放,设宽放率为 25% 即参考时间=估算时间×1.253.1.2最优工序划分根据现场的生产条件以及根据现场的生产条件以及工人的熟练程度,按照元件个数和安装复杂程度,对每个小工序进行组合,使得整个根据现场的生产条件以及工人的熟练程度,按照元件个数和安装复杂程度,对每个小工序进行组合,设计出每个工序所用的时间以及,使得整个过程的操作所用时间最少,工人效率最高。

下表即为产品的工艺流程表4.生产线现场4.1流水线地点及参与人员地点:工程楼001室4.2机器人主电路板元件安装顺序说明:①当拿到套件之后,对照“元件清单”将原件及其数量逐一清点一遍,并用万用表将各个元件测量一下,特别是瓷片电容,最好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容档测量,若没有数字表,就使用万用表粗略的测量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②在焊接时按先焊小元件,再焊大元件,最后在焊接集成块的原则进行操作,元件尽量贴着底板“对号入座”不得将元件插错,焊接集成块时更应该注意以免烫坏集成块,焊完后反复检查有无虚、假、错焊,有无拖锡短路造成故障。

③功能电路板部分装配完成后再进行电机和电源部分引线的焊接。

在焊接时要保证机器人内部的活动空间以免卡住,电源线红的焊在GB+焊盘上,绿线焊在GB-焊盘上,焊好后装上电池即可。

1.安装二极管(1N4148),安装在电路板的VD1、VD2、VD4位置。

图1图22. 安装瓷片电容(103),安装在电路板的C3处。

图3图4说明:图3为安装前的电路板状态,图4为安装后的背面电路板。

3.安装电阻(2K、51、10K、1K、100、20K)至电路板相应位置。

图5图6 图74.安装三极管(8050、8550、9012、9013)至电路板相应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