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 m/s 【解析】(1)a= =0.3 m/s2 220 s (2)D301 次列车减速到与 D3115 次列车速度相等所 v2- v1 需的时间为 t= =200 s a 此过程 D3115 次列车位移为 x1=v1t=1200 m 1 2 D301 次列车位移为 x2=v2t- at =7200 m 2 要避免追尾 D301 次列车制动时距离 D3115 次列车 至少为 s=x2-x1=6000 m
比例法
逆向思维法 图象法
推论法 (Δx=at2)
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 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 用Δx=at2求解
例 2 2011 年 7 月 23 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 D301 次列车与 D3115 次列车追尾事故,我们应当吸取这一惨痛的教 训.假设事故发生前, D3115 次列车以 6 m/s 的速度沿 甬温线向福州方向匀速运动, D301 次列车以 66 m/s 的 速度也沿甬温线向福州方向行驶,已知 D301 次列车制 动后需要220 s才能停止运动. (1)D301次列车制动后产生的加速度为多大? (2)要避免此次事故发生,则D301次列车至少应在距离 D3115次列车多远处开始制动减速?
【方法与知识感悟】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
解题步骤:
(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2)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 (草 ) 图的习惯. (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 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 (4)运用基本公式或推论等知识进行求解.
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见方法 方 法 分析说明 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 论三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要注 意方向性.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其余与正方向相同者为正,与正方向相 反者取负
x 定义式 v 1= t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 v0 + v 用,而 v =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 2 运动
时间最短,则其运动时间可以表示为C、D两种形式;另 一种可能是木块先加速,当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度后,摩
擦力消失,木块再做匀速运动到右端,此时其运动时间是
选项A,所以不可能的就是B.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内通过位移 x1 到达 A 点,接着在时间 T 内又通过位移 x2 到达 B 点,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AD ) x1+x2 A.物体经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2T x1+x2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 T x1+x2 C.物体到达 B 点的速度大小为 T x2-x1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 T
元贝驾考 http://www.ybjx.net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 目四 驾考宝典网 http://www.jkbdw.net/ 驾考宝典2016科目一 科目四
【方法与知识感悟】运动学公式较多,同一题目可以
选用不同公式解题.如何选择公式进行解题:首先要
牢记基本公式,理解推导公式;审题时弄清题中已知 哪些物理量;选择与已知量相关的公式进行解题.一 般情况下利用基本公式可以解答所有的运动学Baidu Nhomakorabea题, 但灵活运用推导公式可使解题过程简单.在学习中应 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加强解题规律的理解,提高自 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发散思 维.
【解析】(1)设 100 m 比赛时加速所用时间为 t(以 s 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v(以 m/s 为单位), 1 则有 vt+(9.69-0.15-t)v=100 ① 2 1 vt+ (19.30-0.15-t)×0.96v=200 ② 2 由①②得:t=1.29 s ③ v=11.24 m/s ④ v (2)设加速度大小为 a,则 a= =8.71 m/s2 ⑤ t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 中间 时刻 的瞬时速度,即
3.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v0和末速 度v 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 ,即vs/2= . .
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推论(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vn= 1∶2∶3∶„∶n .
Δx
Δx
2.正在匀加速沿平直轨道行驶的长为 L 的列车, 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为 L 的桥.车头驶上桥时的速 度为 v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v2,则列车过完桥时 的速度为( D ) A. v1v2
【解析】依“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 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设时间 t1 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v1,时间 t2 的中间时刻的
ΔV 速度为 v2,则 v1= ,v2= ,又依 a= ,∴a= t1 t2 Δt
v2-v1 2Δx(t1-t2) = ,选 A. t1 t2 t1t2(t1+t2) + 2 2
【方法与知识感悟】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注意的 问题
1.正负号的规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 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情况下,我 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 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若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 变.对这种情况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应用 基本公式求解. 3.刹车类问题:匀减速直线运动,要注意减速为零后 停止,加速度变为零的实际情况,注意题目给定的时间 若大于刹车时间,计算时应以刹车时间为准.
【解析】依加速度的意义式,可知 A对, C错,依速度 公式,可得B对,D错.
*
3.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送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
能是(
)B
【解析】当在传送带的左端无初速释放一木块后,木块在
传送带上的运动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木块一直加速其
.
1.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差 为一恒量,即: sⅡ - sⅠ = sⅢ - sⅡ =„= sN - sN - 1 = Δs = aT2 . 进一步推论:sn+m-sn= 时间间隔. maT2 ,其中sn、sn+m分别
表示第 n段和第 (n+ m) 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 T为相等
【解析】(1)先求粉笔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皮 带开始以 v0=5 m/s 匀速运动, 粉笔对地以μg 的加速度 匀加速运动,划痕 L=5 m 为相对位移, 2 v0 v2 v 0 0 则 v0· - =L,即 a= =2.5 m/s2=μg a 2a 2L μ=0.25 第二阶段,因皮带受阻,做 a0=5 m/s2 的匀减速运 动. 粉笔还能在皮带上做相对滑动,粉笔相对皮带滑行 距离 2 v2 v 25 25 0 0 L′= - = m- m=2.5 m. 2a 2a0 2×2.5 2×5
例4 某传动装置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0= 5 m/s运行,将一块底面水平的粉笔轻轻放在传送带 上,发现粉笔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L=5 m的白 色划线,稍后,因传动装置受阻碍,传送带做匀减 速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传动装置受阻后, 粉笔是否能在传送带上继续滑动?若能,它沿皮带 继续滑动的距离L′为多少?(g取10 m/s2)
1.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飞行甲板长为300 m,若该航母上所配的歼-15型舰载战斗机在飞行甲板 上所能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为 1.5 m/s2,该战斗机安全起 飞的最小速度为50 m/s,为保证该战斗机安全起飞,应 使航母匀速运动,则航母匀速运动的速度至少为 ( B ) A.10 m/s B.20 m/s C. 30 m/s D.40 m/s
一般公式法
平均速度法
中间时刻 速度法
利用“任一时间t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即 vt/2=v ,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 动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 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 例关系求解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 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 态已知的情况 应用v-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 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
( n - n -1) .
1 ∶ ( 2 -1) ∶ ( 3 - 2) ∶„∶
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例1 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起动,a1= 1.6 m/s2 ,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 a2 = 6.4 m/s2 , 直到停止,共历时130 s,行程1 600 m.试求: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vm; (2)若摩托车从静止起动,a1、a2不变,直到停止,行 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
【解析】设航母的速度为 v1,则战斗机相对航母 的速度为 50-v1,相对航母的位移为 300 m,加速度为 1.5 m/s2.依 v2=2aS,有(50-v2 1)=2×1.5×300,∴v1 =20 m/s,选 B.
2.对以 a=2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在任意 1 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2 m/s B.第 n s 末的速度比第 1 s 末的速度大 2(n-1)m/s C.第 3 s 末的速度是第 3 s 初的速度的 2 倍 n D.n 秒时速度是 秒时速度的 2 倍 2
【解析】(1)作 v-t 图线如图,设匀加速时间为 t1,则 t1 匀减速时间为 ,匀速时间为 130- 4 5t1 1 2 5t1 ,依题意有: a1t1+a1t1(130- ) 4 2 4 1 t1 + a1t1 =1 600,解得 t1=8 s,t1= 2 4 200 s(舍去),∴vm=a1t1=12.8 m/s. (2)当不存在匀速运动这个阶段时,所用时间最短, 5t t 设加速时间 t,减速时间则为 ,总时间则为 ,依题意 4 4 2 1 2 (a1t) 有: a1t + =1 600,解得 t=40 s,∴总时间为 2 2a2 50 s.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 速度的
变化 相等的直线运动,即 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恒定的变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基本公式) 1.速度公式:v= v0+at 2.位移公式:x= 3.速度平方公式:
1 2 v0t+ at 2 v2-v02=2ax
. . .
4.位移、平均速度关系式:x=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推论
*
【巩固基础】 1.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Δx 所 用的时间为 t1,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Δx 所用时间为 t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 2Δ x(t1-t2) A. t1t2(t1+t2) 2Δ x(t1+t2) C. t1t2(t1-t2) Δ x(t1-t2) B. t1t2(t1+t2) Δx(t1+t2) D. t1t2(t1-t2)
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s1∶s2∶s3∶„∶sn= 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sN= 1∶3∶5∶„∶(2N-1).
12∶22∶32∶„∶n2 .
3 .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第 N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
题型二:运动的多过程问题 例3 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 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 ,他的成绩分别是 9.69 s 和 1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 间是 0.15 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 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 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 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 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 100 m时最 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思路点拨】首先要根据题意作出物体运动的草图,建立 一幅清晰的运动图景,然后找出各段运动中各物理量的关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