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合集下载

电梯结构与运行原理图

电梯结构与运行原理图
停止
电梯的停止由控制柜接收指令,通过控制曳引机转动速度和方向,使电梯轿厢 平稳地停在指定楼层。
电梯的上下行控制
上行控制
电梯上行时,控制柜根据指令将电梯 轿厢向上移动,同时通过传感器检测 电梯轿厢的位置和速度,确保电梯运 行平稳。
下行控制
电梯下行时,控制柜根据指令将电梯 轿厢向下移动,同时通过传感器检测 电梯轿厢的位置和速度,确保电梯运 行平稳。
电梯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由电梯门、门滑轮、 门导轨等部件组成。
门系统的作用是封闭电梯门洞, 为乘客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实现
电梯门的开关和锁定功能。
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电梯的 类型和规格而有所不同,但通常 都采用滑动门或旋转门的形式。
电梯轿厢系统
电梯轿厢系统由轿厢、轿架、 悬挂装置等部件组成。
轿厢的作用是承载乘客或货 物,同时实现电梯的垂直运
电梯导向系统
电梯导向系统由导轨、导轨支架、导靴等部件组成。
导向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导轨和导靴的配合来控制电梯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确 保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导向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根据电梯的类型和规格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采用钢轨或塑 料导靴的形式。
03
电梯运行原理
电梯的启动与停止
启动
电梯的启动由控制柜发出指令,通过曳引机带动曳引轮转动,进而驱动电梯轿 厢开始上下移动。
电梯结构与运行原理 图
目录
• 电梯概述 • 电梯结构 • 电梯运行原理 • 电梯维护与保养 • 电梯安全与法规
01
电梯概述
电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通过电机 和钢丝绳等设备,将乘客或货物从一 层楼提升到另一层楼。
分类
电梯按照用途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 电梯、医用电梯、观光电梯等;按照 控制方式可分为自动控制电梯和手动 控制电梯。

电梯部件工作原理及电气图解

电梯部件工作原理及电气图解


轿厢

1. 门与开关门机构
2. 自动门的开关应迅 速、平稳、在终端 要避免冲击,有调 速装置
3. 开门减速 快---慢
4. 关门:
5. 快---慢--- 再慢
6. 安全触板:动作力 为 5N(牛顿)
7. 1KG=9.8N
RMQ
+
开关门过程
4~6
慢门
RGM

1
2
轿 门 联 锁 开 关
快门
• 开关门过程
• 安全钳: 制停电梯
• 组成:限速器 安全钳
钢丝
绳 张紧

限速器(P15)
安全钳(P33) 动画
• 瞬时动作安全钳用于低 速电梯;
• 滑移动作(渐进)式安
全钳用于快、高速电梯
导 轨
• 提拉力150~300N
• 楔块与导轨工作侧面有 2~3MM间隙
限速器 安全钳 钢丝绳 张紧轮
• 限速器 (超速开关)
(一)曳引机
(P10-主机)
• 1电动机 • 2减速箱 • 3曳引轮 • 4电磁制动器 • 5机座
• 联轴器
1、减速箱
• 作用:降低电动机的输 出转速和 提高电动机 的输出力矩。
• 构造:采用蜗轮(铜) 与蜗杆(钢)传动
• 润滑:采用齿轮油
• 有齿曳引机(有减速箱)
通常用于1.75M/S以 下
• 导轨架:作用是支撑导轨
• 水平度小于5MM
60~80 500
• 井底第一排距地不大于1M .
最高一排距顶部楼板不大于 0.5M
• 每根导轨至少装有两个导轨架,
其间隔应小于2.5M
1000
60~80
导轨装置:导轨 导靴和导轨架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ppt课件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ppt课件
构、门锁等组成。轿厢门设有轿厢入口, 由门扇、门导轨架、开门机和门刀等组成 。层门谁在层站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 、门靴、门锁及应急开锁装置组成。开门 机设在轿厢上,是启闭轿厢门和层门的动 力源。
17
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可以分为两种,装在井道入口层站处的为 层门,装在轿厢入口处的为轿厢门。层门和轿厢门按照结 构形式可分为中分门、旁开门,垂直滑动门、铰链门等。 中分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 上用得较普遍,垂直滑动门主要用于杂物梯和大型汽车电 梯上。铰链门在国内较少采用,在国外住宅梯中采用较多。
28
曳引绳绳头组合
纲丝绳的两端必须与有关的构件 连接,端接装置是纲丝绳绳头与有关
绳 夹
构件间的过度连接装置.它也叫绳头
组合,其联接方法有多种形式,安全可
靠的方法有合金固定法(巴氏合金填
充锥套简法),自锁楔形绳套法和绳夹
固定法.
巴 氏 合 金
自锁楔形绳套
29
导向轮,反绳轮,曳引轮
其实,导向轮,反绳轮和曳引轮都只 是搭载曳引绳的一个圆轮,但它们 因为使用地方和使用效果的不同, 所以它们的名称也就此区分.
36
电气控制系统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对电梯主曳引电动机和门机的启动、运行方向、 减速、停止的控制,以及对每层站显示、层站召唤、轿内指令、安全保护等指令信 号进行管理。操纵是实行每个控制环节的方式和手段。
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性能直接决定着电梯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性能。随着微电子 技术、交流调速理论和电力电子学的迅速发展及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电梯的整机 性能,而且也改善了电梯的乘坐舒适感、提高了电梯控制的技术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电气控制系统的类型除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外,PLC控制和微机控制的电梯产品已成 为主流。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课件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课件
安全钳装置?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 3.1 导轨
– 导轨和导靴是电梯轿厢和对重的导向部分。 – 导轨种类:T型、L型(低速)、槽行、其他 – 导轨长度一般为3~5m,不允许采用焊接和螺
栓直接连接,需用专门的连接板连接。 – 对导轨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安装精度都有要
求。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 齿轮曳引机-用于低、快速电梯(<2.0m/s),有减速箱、 常用蜗轮蜗杆传动、传动比大、运行平稳、噪音较低、体 积较小。
– 无齿轮曳引机-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2.0m/s),传 动效率高、噪音小、传动平稳、但能耗大、造价高、维修 不便。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 曳引机结构组成:
– 电动机 – 制动联轴器 – 制动器 – 减速器(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 – 曳引轮 – 底座 – 光电码盘(调速电梯装有)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 滚轮式导靴--由滚轮、弹簧、靴座、摇臂组成。 滚轮代替了滑动导靴,大大减小了运行的摩擦力, 使电梯运行平稳、舒适、噪声小、节约能源。
第3节 电梯井道部分
• 3.3 缓冲器
– 缓冲器的作用
• 是电梯最后一道保护装置。将运动着的轿厢和对重 在一定的缓冲行程或时间内减速停止。
“轿厢或对重谁掉下来都不是它的责任,但它却是电 梯中最倒霉的一个倒霉蛋,因为谁掉下未都要砸到 它”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 电梯机房(控制间):一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 (机房上置式)。
– 机房内设备:曳引机、导向轮、控制柜、限速 器、总电源控制盒等。
“虽然乘客看不列它,但它和人的心脏一样重要, 电梯的运行全靠它!”
第2节 电梯机房部分
• 2.1 曳引机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种阻力,如空气阻力和钢丝绳伸长等。
04 电梯的维护与保养
电梯维护的重要性
确保安全运行
电梯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关乎乘 客的生命安全,定期维护能够及 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可靠。
延长使用寿命
正确的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延长电梯 的使用寿命,降低因设备老化或损 坏而产生的维修成本。
提高运行效率
THANKS
井道的作用是确保电 梯在运行过程中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
井道内部安装有导轨、 对重装置、缓冲器等 辅助设备。
电梯门系统
01
02
03
04
电梯门系统包括厅门和轿门两 部分。
厅门是固定在电梯井道口的门 ,通常由自动门机控制开启和
关闭。
轿门是电梯轿厢的门,通过电 气和机械装置与厅门联动。
门系统的功能是确保乘客安全 进出电梯。
电梯的发展历程
电梯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的升降机,但现代意义上的电梯
是在工业革命后开始发展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梯的安 全性、舒适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
提高。
目前,电梯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和 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
和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02 电梯基本原理
电梯运行原理
电梯运行基于牛顿第三定律,通过曳 引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实现升降运动。
和维修。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检查
维修保养
电梯应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电梯应定期进行维修保 养,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安全培训
对电梯操作人员和维修 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 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
应急预案
制定电梯困人等紧急情 况的应急预案,确保在 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

电梯结构与原理-模块3 轿厢、门及导向系统

电梯结构与原理-模块3 轿厢、门及导向系统
为避免轿厢成员过多引起超载,必须对轿厢的有效面积 做出限制。轿厢的有效面积指轿厢壁板内侧实际面积, GB7588—2003对轿厢的有效面积与额定载重量、乘客人 数都做了具体规定
3.1.2轿厢特点及尺寸要求 1.轿厢载重量(人数)与面积
表3-1 乘客人数与轿厢最小面积
乘客 轿厢最小有 乘客 轿厢最小有 乘客 轿厢最小有效 乘客 轿厢最小有 人数 效面积/ m2 人数 效面积/ m2 人数 面积/ m2 人数 效面积/ m2
3.2.2层门、轿门的型式及结构 1.层门的型式 (1)水平滑动门 电梯的水平滑动门又可分为中分式门、旁开式
门两种。
(a)两扇中分门
中分式门
(b)四扇中分门
3.2.2层门、轿门的型式及结构 1.层门的型式 (1)水平滑动门 旁开式门,是由一侧向另一侧推开或合拢,
❖ 电梯用途不同,在具体结构及外形 上将有一定的差异。
❖ 观光梯外形常做成菱形、圆形,超 高速电梯的外形做成流线型。
轿架
3.1.1 轿厢结构 轿厢的总体结构
轿厢架
轿厢体
3.1.1 轿厢结构
1.轿厢架
上梁
轿厢架的组成:
立梁
上梁、立梁、下梁、
拉条等组成。
下梁
拉 条
3.1.1 轿厢结构
1.轿厢架
➢ 上梁
表3-2 额定载重量与轿厢最大有效面积
额定载重 轿厢最大有 额定载重 轿厢最大有 额定载重 轿厢最大有 额定载重 轿厢最大有 量/kg 效面积/ m2 量/kg 效面积/ m2 量/kg 效面积/ m2 量/kg 效面积/ m2
1001)
0.37
525
1.45
975
2.35
1350
3.10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之欧阳文创编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之欧阳文创编

电梯功能及结构图
一、主要是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及曳引部分组成。

从以上链接地址中可以看出电梯全部结构的组成,区别于卷扬机的是,它有交互性、有舒适且安全的乘坐空间。

电梯简单理解是这样工作的:它是将动力电能,通过某种变频装置或直接向驱动装置供电,由驱动装置拖动曳引装置,再通过曳引装置上悬挂的钢丝绳拉动井内轿厢做上下运行工作。

所有这些动力驱动是由很多的电气装置、机械装置实现整合工作的。

二、为什么电梯在楼上,而在一楼一按它就会下来呀?
电梯停候在上面某层,当一楼按下外召唤时,实际上简单的理解是一个触点开关,按下去的一瞬间,指令通过井内电线传输到控制柜的主控制板(或信号控制板或PC机控制板或最原始的电梯就是继电器动作),我们以控制板为例,它收到瞬间信号以后再次触动控制板内的固有程序,同时由它输出电梯准备如何响应的指令,分别至外呼灯亮及驱动装置,最后电能直接或间接驱使电机带动变速箱转动,通过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带动轿厢向下运行,每一层都有一个平层装置来采集电梯所处位置,当电梯快到一楼时,控制板通过
程序输出不同信号来控制驱动装置,使电梯换速到1楼平层开门,实现电梯外召指令。

三、为什么在轿厢里按几楼就会在几楼停呀?
工作方法类同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只是把外召按钮搬到了轿内,工作运行也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轿厢指令起动的程序与外召唤不同,程序是独立的,外召唤有上、下按钮,而轿内的没有上、下之分是直达(除非路过的楼外有同方向召唤指令),站在外面按上及下所响应的结果是不同的,这里我不做详解了,相信楼主经常做电梯有感触,当你要下楼时同时按上、下所得到的电梯响应是有区别的,电梯做的功也不同,不利于节能。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之欧阳家百创编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之欧阳家百创编

电梯功能及结构图
欧阳家百(2021.03.07)
一、主要是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及曳引部分组成。

从以上链接地址中可以看出电梯全部结构的组成,区别于卷扬机的是,它有交互性、有舒适且安全的乘坐空间。

电梯简单理解是这样工作的:它是将动力电能,通过某种变频装置或直接向驱动装置供电,由驱动装置拖动曳引装置,再通过曳引装置上悬挂的钢丝绳拉动井内轿厢做上下运行工作。

所有这些动力驱动是由很多的电气装置、机械装置实现整合工作的。

二、为什么电梯在楼上,而在一楼一按它就会下来呀?
电梯停候在上面某层,当一楼按下外召唤时,实际上简单的理解是一个触点开关,按下去的一瞬间,指令通过井内电线传输到控制柜的主控制板(或信号控制板或PC机控制板或最原始的电梯就是继电器动作),我们以控制板为例,它收到瞬间信号以后再次触动控制板内的固有程序,同时由它输出电梯准备如何响应的指令,分别至外呼灯亮及驱动装置,最后电能直接或间接驱使电机带动变速箱转动,通过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带动轿厢向下运行,每一层都有一个平层装置来采集电梯所处位置,当电梯快到一楼时,控制板通过程序输出不同信号来控制驱动装置,使电梯换速到1楼平层开门,实现电梯外召指令。

三、为什么在轿厢里按几楼就会在几楼停呀?
工作方法类同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只是把外召按钮搬到了轿内,工作运行也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轿厢指令起动的程序与外召唤不同,程序是独立的,外召唤有上、下按钮,而轿内的没有上、下之分是直达(除非路过的楼外有同方向召唤指令),站在外面按上及下所响应的结果是不同的,这里我不做详解了,相信楼主经常做电梯有感触,当你要下楼时同时按上、下所得到的电梯响应是有区别的,电梯做的功也不同,不利于节能。

电梯介绍

电梯介绍

4.5 安全钳装置
安全钳与限速器一起成对使用,是电梯中最重要的 安全装置之一。
安全钳的作用:在轿厢或对重故障下落超速时, 限速器先动作,断开安全钳电气安全开关,切 断曳引机电源,之后拉起安全钳拉杆使安全钳 钳头将轿厢卡在井道导轨上,使轿厢不致下坠, 起超速时的安全保护作用。
分类:
瞬时式安全钳――低速电梯 滑移式安全钳――高速电梯
作用:超载、打滑、断绳、控制失控等时,电梯轿厢超 速向下坠落,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将矫厢紧紧地卡在 导轨之间。 电梯一般只在轿厢侧设置限速器与安全钳。 组成:限速器、限速钢丝绳、安全钳、底坑张紧装置。
限速器:安装在电梯机房的地面上; 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两侧,贴近电梯导轨,它的联动装置设在轿顶; 张紧装置:位于井道底坑内,固定在轿厢导轨背面,作用是张紧限速钢 丝绳,该绳两端分别绕过限速器轮和底坑张紧轮,两个接头固定在轿厢 侧面。
挡板 压板 靴台
压板 滚轮
导靴用底座
压缩弹簧
滚轮座
靴衬 防震橡胶
1.2.1滑动导靴
滑动导靴及其与导轨的配合位置参见右图。 由于导轨的变形及导轨与导靴的磨擦等原因, 一般导靴与导轨间有一定的间隙,电梯运行 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与冲击,故其适用的速 度范围受到限制,我司电梯一般用在速度 ≤1.75m/s的电梯;由于滑动导靴具有较高的 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强,故可用于低速的 靴衬 大载重电梯。为了减小靴衬与导轨的磨擦, 在电梯运行时需增加润滑装置,常见的方法 是在轿厢和对重上边的导靴上安装油盅,参 考2.3节“上横梁装配图”。
曳引式电梯的曳引比:曳引钢丝绳的速 度与轿厢的速度的比值为曳引式电梯的 曳引比。
驱动方式有:绳轮上悬挂钢丝绳,一端 悬挂轿厢、另一端悬挂对重的方式(曳 引比1:1),在轿厢及对重侧设置反绳滑 轮,并将钢丝绳悬挂在这个滑轮上的方 式(曳引比 2:1)。右所示为曳引式电 梯的驱动方式的示意图。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之欧阳治创编

电梯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之欧阳治创编

电梯功能及结构图
一、主要是由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及曳引部分组成。

从以上链接地址中可以看出电梯全部结构的组成,区别于卷扬机的是,它有交互性、有舒适且安全的乘坐空间。

电梯简单理解是这样工作的:它是将动力电能,通过某种变频装置或直接向驱动装置供电,由驱动装置拖动曳引装置,再通过曳引装置上悬挂的钢丝绳拉动井内轿厢做上下运行工作。

所有这些动力驱动是由很多的电气装置、机械装置实现整合工作的。

二、为什么电梯在楼上,而在一楼一按它就会下来呀?
电梯停候在上面某层,当一楼按下外召唤时,实际上简单的理解是一个触点开关,按下去的一瞬间,指令通过井内电线传输到控制柜的主控制板(或信号控制板或PC机控制板或最原始的电梯就是继电器动作),我们以控制板为例,它收到瞬间信号以
后再次触动控制板内的固有程序,同时由它输出电梯准备如何响应的指令,分别至外呼灯亮及驱动装置,最后电能直接或间接驱使电机带动变速箱转动,通过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带动轿厢向下运行,每一层都有一个平层装置来采集电梯所处位置,当电梯快到一楼时,控制板通过程序输出不同信号来控制驱动装置,使电梯换速到1楼平层开门,实现电梯外召指令。

三、为什么在轿厢里按几楼就会在几楼停呀?
工作方法类同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只是把外召按钮搬到了轿内,工作运行也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轿厢指令起动的程序与外召唤不同,程序是独立的,外召唤有上、下按钮,而轿内的没有上、下之分是直达(除非路过的楼外有同方向召唤指令),站在外面按上及下所响应的结果是不同的,这里我不做详解了,相信楼主经常做电梯有感触,当你要下楼时同时按上、下所得到的电梯响应是有区别的,电梯做的功也不同,不利于节能。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

特点: 传动比大 噪音小 传动平稳 具有自锁能力
无齿轮曳引机
一系列永磁同步曳引机 这几年电梯行业中最新驱动技术就是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其体积小、节能、控制性能好、又容易做成低速直接驱动,消除齿 轮减速装置;其低噪声、平层精度和舒适性都优于以前的驱动系统, 适合在无机房电梯中使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很快得到各大 电梯公司青睐,与其配套的专用变频器系列产品已有多种牌号上市。 可以预见,在调速驱动的场合,将会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天下。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机、供电系统、速度
反馈装置等组成。曳引电动机是电梯的动 力源。速度反馈装置为调速系统提供电梯 运行的实际速度信号,以实现速度调节。
2023/10/23
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
、控制柜、平层装置等组成。它用来操纵 和控制电梯运行。操纵装置包括轿厢内的 按钮操作箱、层站召唤按钮、轿顶和机房 中的检修或应急操纵箱。控制柜安装在机 房中,由各类电气元件组成,承担电梯各种 信号的逻辑管理和速度控制。位置显示装 置是指示轿厢位置的装置,安装在轿厢内 和层站的层门外。
电梯基础知识
2023/10/23
曳引电梯结构示意图
1 减速箱 2 曳引机 3 曳引机底座
4 导向轮 5 限速器 6 机座 7导轨支架
8 曳引钢丝绳 9 开关碰铁 10 终端开关
11 导靴 12 轿架 13 轿门 14 安全钳
15 导轨 16 绳头组合 17 对重 18 补偿链
19 补偿链 导轮 20 张紧装置 21 缓冲器
绳 夹
构件间的过度连接装置.它也叫绳头
组合,其联接方法有多种形式,安全可
靠的方法有合金固定法(巴氏合金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 输出与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限制轿厢和对重活动自由度,使 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运动 用以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组件
组成的主要构件 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 轮、返绳轮 轿厢和对重导轨、导靴、导 轨架 轿厢架、轿厢
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口,运行时层、 轿厢门、层门、门锁、开门 轿门必须封闭,到站时才能打开 机、关门防夹装置 平衡轿厢重量以及补偿高层电梯 中曳引绳重量的影响 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对重、补偿链(绳) 供电系统、电动机、电机调 速装置等 操纵盘、呼梯盒、控制柜、 层楼指示、平层开关、行程 开关
对重的布置
W=G+KQ
W – 对重的总重量 G – 轿厢自重 Q – 轿厢额定载重量 K – 电梯平衡系数(一般取0.4~0.5)
对 重 在 轿 厢 后 面
对 重 在 轿 厢 侧 面
补偿装置的种类
6.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机、供电系统、速度 反馈装置等组成。曳引电动机是电梯的动 力源。速度反馈装置为调速系统提供电梯 运行的实际速度信号,以实现速度调节。
层 门 门 锁
4.轿厢 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是用来运送 乘客或货物的承载装置。轿厢架是轿厢体 的承重构架,由上横梁、立柱、底梁和斜 拉杆等组成。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 轿厢顶等组成。

轿厢统
轿架
对边形轿厢架
对角形轿厢架
1-上横梁; 2-立柱; 3-底横梁; 4-轿厢地板; 5-斜拉杆; 6-绳头组合
有齿轮曳引机
行 星 齿 轮 曳 引 机
上 置 式 蜗 轮 蜗 杆 曳 引 机
下 置 式 蜗 轮 蜗 杆 曳 引 机
减速器种类 斜齿轮减速器
行星齿轮减速器
蜗轮蜗杆减速器
特点: 效率高 寿命长 发热少 外型较大
特点: 减速比大 传动效率高 结构紧凑 加工精度高
特点: 传动比大 噪音小 传动平稳 具有自锁能力
导向轮:顾名思义,就是为曳引绳导向的轮子,让钢丝 绳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的两头引到其适当的位置. 反绳轮:它与曳引轮和导向轮不同,它不是所有的电梯中都一定有安装,它不 会出现在曳引比1:1的电梯中.它一般装在轿顶,其作用是减小曳引机的输出功 率和力距.
各 种 形 状 的 轮 槽
对重
对重相对于轿厢悬挂在曳引 绳的另一侧,起到相对平衡轿厢的 作用,并使轿厢与对重的重量通过 曳引绳作用于曳引轮,保重足够的 驱动力.由于轿厢的载重量是变化 的,因此不可能做到两侧的重量始 终相等并处于完全平衡状态.一般 情况下,只有轿厢的载重量达到 50%的额定载重量时,对重一侧和 轿厢一侧才处于完全平衡,这时的 载重量称电梯的平衡点,此时由于 曳引绳两端的静荷重相等,使电梯 处于最佳状态. 对重装置一般由对重架,对重 块,导靴等组成.如图
电梯基础知识
电梯历史与发展
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的升降工具来运送人和货物, 并大多采用人力或畜力作为驱动力,到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 程发展,蒸汽机成为了重要的原动机,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 工具的动力,并不断地得到创新和改进. 1852年,美国纽约杨可斯(Yonkers)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 (Elisha Graves Otis)在一次展览会上,向公众展示了他的发明,从此 宣告了电梯的诞生! 电梯从问世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了,由最早的简陋不安全,不舒 适的升降机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改进提高,其技术发展是永无止境 的. 21世纪,随着人口数量与可利用土地面积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 将会大力发展多用途,全功能的高层塔式建筑,超高速电梯继续成为 研究方向.
曳引绳绳头组合
纲丝绳的两端必须与有关的构件 连接,端接装置是纲丝绳绳头与有关 构件间的过度连接装置.它也叫绳头 组合,其联接方法有多种形式,安全可 靠的方法有合金固定法(巴氏合金填 充锥套简法),自锁楔形绳套法和绳夹 固定法. 绳 夹
巴 氏 合 金
自锁楔形绳套
导向轮,反绳轮,曳引轮
其实,导向轮,反绳轮和曳引轮都只 是搭载曳引绳的一个圆轮,但它们 因为使用地方和使用效果的不同, 所以它们的名称也就此区分. 曳引轮:就是安装在曳引机上的轮,如果说曳引机的 电动机为输入轮,则曳引轮为通过减速机构的输出轮.
轿厢
5.质量平衡系统 质量平衡系统由对重和补偿装置组成。对 重构成曳引条件并平衡部分额定载重。补 偿装置用于补偿高层电梯运行中轿厢与对 重侧曳引钢丝绳长度变化对电梯运行的影 响。

1.随行电缆; 2.轿厢; 3.对重; 4.补偿链
曳引钢丝绳
曳引钢丝绳一般采用圆 形股状结构,主要由钢丝,绳 股和绳芯组成.钢丝绳股由 若干根钢丝捻成,钢丝是纲 丝绳的基本强度单位.
轿门
同步电机中分门
异步电机旁开门
异步电机中分门 同步电机旁开门
层门
井道中的层门 旁开式层门
中分式层门
轿门门刀与层门门锁滚轮的配合
轿 门 门 刀
轿厢平层停站后,安装在轿门上的门 刀将装于层门上的门锁滚轮夹在中间,并 与此两滚轮保持一定间隙。当收到电控柜 的开门信号时,门电机驱动门机,当门刀 夹住门锁滚轮移动距离超过开锁行程时, 锁壁与锁钩脱离啮合,此时开锁完成,并 由轿门门刀带动层门门锁滚轮继续走完整 个开门过程。
26 随行电缆
27 轿壁
28 操纵箱
31 电源开关 34 制动器
29 开门机 30井道传感器 32 控制柜 33 曳引电机
电 梯 运 行 示 意 图
对重
空 空 载 载 上 下 行 行
空载轿厢
电梯空载运行
八个系统 1.曳引系统 2.导向系统 3.轿厢 4.门系统 5.重量平衡系 统 6.电力拖动系 统 7.电气控制系 统 8.安全保护装 置
无齿轮曳引机
一系列永磁同步曳引机 这几年电梯行业中最新驱动技术就是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其体积小、节能、控制性能好、又容易做成低速直接驱动,消除齿 轮减速装置;其低噪声、平层精度和舒适性都优于以前的驱动系统, 适合在无机房电梯中使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很快得到各大 电梯公司青睐,与其配套的专用变频器系列产品已有多种牌号上市。 可以预见,在调速驱动的场合,将会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天下。
1.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及反绳轮等 组成。其中,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源,它包括电动机、联 轴器、制动器、减速箱、机座及曳引轮等。现在由电动机 直接带动曳引轮的无齿曳引机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它取消 了减速机构。 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 (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 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 导向轮用于拉开曳引轮两侧曳引绳的距离,使曳引绳垂直 作用于轿厢与对重。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架上或承重梁上。 当曳引比大于1时,应在轿厢顶或底和对重架上设置反绳 轮。
曳引系统
曳引机
曳引系统的作用是向电 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 运行.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 丝绳,导向轮和反绳轮等组 成,是电梯运行的根本,是电 梯中的核心部分之一.
曳引系统 导向轮 反绳轮
曳引绳
2.导向系统 导向系统由导轨、导轨支架和导靴等组成 。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 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做升降运 动。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上,导轨安装在导 轨支架上;导靴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 轨配合,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 轨的直立方向。
曳引电梯结构示意图
1 减速箱 4 导向轮 2 曳引机 5 限速器 3 曳引机底座
6 机座 7导轨支架 10 终端开关 14 安全钳
8 曳引钢丝绳 9 开关碰铁 11 导靴 12 轿架 13 轿门
15 导轨 16 绳头组合 17 对重 18 补偿链 19 补偿链 导轮 20 张紧装置 21 缓冲器 22 底座 23 层门 24 呼梯盒 25层楼指示
曳引机
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 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 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 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 有齿轮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通过中间减速器传递到 曳引轮上的曳引机,其中的减速箱通常采用蜗轮蜗杆传动 (也有用斜齿轮传动),这种曳引机用的电动机有交流的, 也有直流的, 无齿轮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不用中间的减速器而是 直接传递到曳引轮上的曳引机。
导靴
导靴分为滑动和滚动 导靴两类,滑动导靴一般 是由带凹形槽的靴头,靴 体和靴座组成,在靴头凹 槽部分中一般均镶有耐 磨的靴衬.靴头可以固定 的,也可以活动(浮动)的; 滚动导靴则用三个滚轮 沿导轨滚动运行.
弹 性 滑 动 导 靴
滚 动 导 靴
刚 性 滑 动 导 靴
3.门系统 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 构、门锁等组成。轿厢门设有轿厢入口, 由门扇、门导轨架、开门机和门刀等组成 。层门谁在层站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 、门靴、门锁及应急开锁装置组成。开门 机设在轿厢上,是启闭轿厢门和层门的动 力源。
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端站 保护、超速保护、断相错相保 护、上下极限、 层门锁与轿门 电气联锁装置等
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 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安全
电梯的总体结构

电梯是安装在建筑物内,用于装载人员和 货物的垂直提升机械。曳引式电梯是目前 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其基本结构包括八大 系统,即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 轿厢、质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 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

导轨
导轨是电梯上下行驶在井道的安 全路轨,导轨安装在井道壁上,被 导轨架,导轨支架固定连接在井道 墙壁。电梯常用的导轨是“T”字型 导轨。刚性强、可靠性高、安全廉 价等特点。导轨平面必须光滑,无 明显凹凸不平表面。由于导轨是电 梯轿厢上的导靴和安全钳的穿梭路 轨,所以安装时必须保证其间隙。 同时导轨在电梯出现超速事故时要 承受制停电梯的要任,所以其刚性 不可忽视。从导轨的定义可知,导 轨是垂直电梯、自动电梯、自动人 行道梯级的重要基准部件,它控制 着电梯轿厢、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 道梯级运行轨迹,保障操作信号的 传递,它又是涉及电梯安全及运行 质量的重要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