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

合集下载

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拔高题专项练习dd

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拔高题专项练习dd

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拔高题专项练习题目1已知线段AB与线段CD相交于点E,且AE:EB = 2:3,CE:ED = 4:1。

求证:线段AB与线段CD平行。

解答由已知条件可得:1.AE/EB = 2/3,即AE = 2/5AB,EB = 3/5AB。

2.CE/ED = 4/1,即CE = 4/5CD,ED = 1/5CD。

要证明AB与CD平行,我们可以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由AE/EB = 2/3,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相似比例关系:AE/AB = CE/CD = 2/5EB/AB = ED/CD = 3/5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1.三角形AEB与三角形CED相似。

2.三角形AEB与三角形CED的对应边长比例相等。

我们已知AE/AB = CE/CD = 2/5,因此可以得出AB与CD平行的。

因此,我们证明了线段AB与线段CD平行。

题目2已知直线l与线段AB相交于点C,且AC:CB = 3:2。

连接BC并延长BC到点D,使得BC = CD。

证明:AD平分∠CAD。

解答由题目已知条件可得:1.AC:CB = 3:2,即AC = 3/5AB,CB = 2/5AB。

2.BC = CD。

要证明AD平分∠CAD,我们可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

由AC:CB = 3: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相似比例关系:AC/AB = BC/AB = 3/5CB/AB = CD/AB = 2/5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1.三角形ACB与三角形CBD相似。

2.∠CDB = ∠CBA。

由BC = CD,我们可以得出:∠CDB = ∠CBA = ∠ACB。

要证明AD平分∠CAD,我们需要证明∠CAD = ∠DAB。

由于∠ACB = ∠CDB = ∠CBA = ∠CAD,我们可以得出∠CAD = ∠DAB。

因此,我们证明了AD平分∠CAD。

题目3已知直线l与线段AB相交于点C,且∠ACB = 90°。

点D为AB上一点,且BD = 2DC。

七年级数学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题拔高题汇总(超经典超详细)

七年级数学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题拔高题汇总(超经典超详细)

相交线与平行线【A 卷】1.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2.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若,a b b c ⊥⊥,则a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3.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4.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5.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AG 的大小.6.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7.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8、如图1-26所示.AE ∥BD ,∠1=3∠2,∠2=25°,求∠CP OFDB EACQ21A1BCDEFGH2 【B 卷】1、如图,∠1+∠2=∠BCD ,求证AB ∥DE 。

2、已知:∠B+∠D+∠F=360o.求证:AB ∥EF 。

3、如图把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使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65EFB =∠,则AED '∠等于( )A.50 B.55 C.60 D.654、如图,AB ∥CD ,那么∠A ,∠P ,∠C 的数量关系是( )A.∠A+∠P+∠C=90°B.∠A+∠P+∠C=180°C.∠A+∠P+∠C=360°D.∠P+∠C=∠A5、已知:如图,AB//CD ,则图中 、 、 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A 、 + + =360 B 、 + + =180 C 、 + - =180 D 、 - - =906、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ED 内部时, 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 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A =∠1+∠2 (B)2∠A =∠1+∠2 (C)3∠A =2∠1+∠2 (D)3∠A=2(∠1十∠2) 7、如图:已知DEF ABC ∆∆与是一副三角板的拼图,在同一条线上D C E A ,,,. (1)、求证BC EF // ; (2)、求21∠∠与的度数8、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AEF +∠CFE =180°,∠1=∠2,则图中的∠H 与∠G 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七年级数学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题拔高题汇总(超经典超详细)

七年级数学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题拔高题汇总(超经典超详细)

相交线与平行线【A 卷】6.如图,已知 ABC ,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 DG // BA 交CA 于G 求证 12.7. 已知:如图/ 仁/ 2,/ C=/ D,问/ A 与/ 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8 如图 1 — 26 所示.AE// BD / 1=3/ 2,/ 2=25°,求/ C5. 1. 2. 3. 4. 已知 DB// FG/ EC A 是 FG 上一点,/ ABD= 60°,/ ACE= 36 求:⑴/ BAC 的大小;⑵/ PAG 勺大小.,AP 平分/ BAC團 1-26E DCEDI)I) tiD DB50°A CBDC D)A B + CDDCAFEQDEABG2CDFEB 与55°60°65°(1)、求证EF//BC ;(2)、求1与2的度数8 如图,直线 AB 、CD 被直线 EF 所截,/ AEF+ / CFE=180 ° / 1 = / 2,则图中的/ H C/ G 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9、如图,已知 AB // CD ,且/ B=40。

,/ D=70。

,求/ DEB 的度数。

【B2、已知:/B + /D + /F=360° .求证: AB //EF 。

4、如图,AB // CD ,那么/ A ,/ P ,Z C 的数量关系是() A. / A+ / P+Z C=90 ° B. / A+ / P+ / C=180 ° C. / A+ / P+ / C=360 (A) Z A = Z 1 + Z 2 (B)2 Z A =Z 1+ Z 2 (C)3 Z A = 2Z 1+ Z 2 (D)3 Z A=2( Z 1 十Z 2)1、如图,Z1+Z2=ZBCD ,求证 AB // DE 。

3、如图把长方形纸片沿 ZAED 等于()则C 的位置,若 Z EFB 65°,EF 折叠,使 C 分别落在 D. Z P+Z C= Z A6、如图,把三角形纸片沿 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ED 内部时, 则Z A 与Z 1 + Z 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 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7、如图:已知 ABC 与 DEF 是一副三角板的拼图, A,E,C, D 在同一条线上5、已知:如图,AB//CD ,则图中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360 + =180 + - =180-=90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 %、/3、/丫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10、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 仁45 °,则/ 度数为( ) A 、115° B 、120° C 、145 ° D 、135 11、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a A 、43 ° B 、47° C 、30° D 、60° 【C 卷】 1、如图, AB // CD , / ABF= 2 / ABE , / CDF= 2/ CDE , 3 3 o=43 1 B . 3: 1 C . 3: 2 D . 4: 3 2、已知: 如图, AB // CD ,求证:/ B+ / D+ / F= / E+ / G 3、如图 2-97,已知:/ 仁/2=,/ 3=/4,/ 5=/ 6.求证:AD // BC. 4、如图2—100,直线I 与m 相交于点 C,/ C=/3, AP 、BP 交于点P,且/ PAC / PBC=/Y ,求证:/ APB=Z 5、如图, 已知 l1 // l2 , MN 分别和直线11、12交于点A 、B , ME 分别和直线11、 于占 J八、、 点P 在MN 上 (P 点与A 、B 、M 三点不重合). (1) 如果点 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 %、/3、/丫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练习】1、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等B. 互补C. 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2、如图,AB // EF // CD,/ ABC=46。

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2)-北师版初一数学下册练习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2)-北师版初一数学下册练习题

第4题同学你好,网校试题均为高清大图,如果你的文档出现显示不全的问题,请调整页边距,或将图片缩小查看。

第1题L 如图,某市二环路<到长虹家电城区时,需拐弯绕城区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 角A 是130° ,第二次拐的角B 是150。

,而第三次拐的角是C ,这时的道路恰好A . 130°B . 140°C . 150°D . 160° 第2题2•如图,为了加固房屋,要在屋架上加一根横梁DE ,使得DEIIBC ,如果 zABC=30° , ^[JzADE 的度数是( )第3题1053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llBC, m^AFE 的度数为(A .B .C . 。

4.如图,把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EG折叠后,点A、B分别落在A\ B r的位置上,EA与BC相交于点F ,已知力二130。

,则£2的度数是()第5题5.如图,将一长方形纸条沿EF折叠,若N AFD=47°顼[UCEB等于()A . 47°第6题6 一如图,已知AB SIDE , zl=z2,则AE与DC的位置关系是()第7题7一已知直线a、b、c互相平行,直线a与b的距离是3厘米,宜线b与c的距离是5厘米,那么直线a与c的距离是()A . 8厘米B . 2厘米C . 8厘米或2厘米 D.不能确定第8题&如图,已知ABll CD , OA、0C分别平分KAC和MCD , OE±AC于点E ,且0E=2 ,则AB、CD之间的距离为(A . 2B .C . 6D . 8第9题9•如图,A、P是直线m上的任意两个点,B、C是直线n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ll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0题A . AC=BPB . △ ABC的周长等于&BCP的周长C . A ABC的面积等于已ABP的面积D . A ABC的面积等于&P8C的面积第10题第1题: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过点B 作EDHAF, vGCllAF , /.EDllCG ;\ EDIIAF ,卩/.z3=zA=13O° , 于是£2=150。

完整版)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

完整版)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

完整版)相交线和平行线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和培优题(含解析)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几何概念,涉及到很多考试题型,包括提高题和常考题,也是培优题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

1.在图中,已知AB∥CD,CD⊥EF,且∠1=124°,则∠2=()A.56°B.66°C.24°D.34°2.如图,是婴儿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20°,∠3=40°,那么∠2的度数为()A.80°B.90°C.100°D.102°3.在图中,直线a∥b,若∠2=55°,∠3=100°,则∠1的度数为()A.35°B.45°C.50°D.55°4.在图中,△ABC的面积为2,将△ABC沿AC方向平移至△DFE,且AC=CD,则四边形AEFB的面积为()A.6B.8C.10D.125.在图中,点D、E、F分别在AB,BC,AC上,且EF∥AB,要使DF∥BC,只需再有条件()A.∠1=∠2B.∠1=∠DFEC.∠1=∠AFDD.∠2=∠AFD6.在图中,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A.∠2B.∠3C.∠4D.∠57.在图中,以下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2 B.∠2=∠3 C.∠3=∠5 D.∠3+∠4=180°8.在图中,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能使a∥b 的是()A.∠1=∠6 B.∠2=∠6 C.∠1=∠3 D.∠5=∠79.在图中,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AB∥OC,DC与OB交于点E,则∠DEO的度数为()A.85°B.70°C.75°D.60°10.在图中,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A.65°B.115°C.125°D.130°11.在图中,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A.65°B.55°C.45°D.35°12.在图中,直线a∥b,∠1=85°,∠2=35°,则∠3=()A.85°B.60°C.50°D.35°13.在图中,已知BD∥AC,∠1=65°,∠A=40°,则∠2的大小是_______。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 答案和解析)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 答案和解析)

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28道典型题(含答案和解析及考点)1、若直线AB,CD相交于O,∠AOC与∠BOD的和为200°,则∠AOD的度数为.答案:80°.解析:∵∠AOC=∠BOD,∠AOC与∠BOD的和为200°.∴∠AOC=100°.∵∠AOD与∠AOC互补.∴∠AOD=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2、已知OA⊥OB,∠AOC∶∠AOB=2∶3,则∠BOC= .答案:30°或150°.解析:当OC在∠AOB内部时,∠BOC=30°;当OC在∠AOB外部时,∠BOC=15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对顶角、邻补角——垂线.3、若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A,则直线b上到直线a距离等于2cm的点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C.解析: 直线b的交点两侧各有一点到直线a的距离等于2cm.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4、如图所示,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个.答案:4.解析:因为两条直线相交有四个角,因此每一个角内就有一个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是2、1,的点,即距离坐标是(2,1)的点,因而共有4个.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5、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1=50°,则∠2的度数为( ). A.45° B.135° C.45°或135° D. 不能确定 答案:D.解析:若∠1和∠2是同旁内角,若∠1=50°,则∠2的度数为不能确定. 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三线八角.6、平面上n 条直线最少能将平面分为__________部分,最多能将平面分为__________部分. A.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分为n2+n+22.B.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2部分;最多分为n2+n−22.C.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分为n2+n−22. D. 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2部分;最多分为n2−n+22.答案:A.解析: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3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4部分,其中4=1+1+2. 3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4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7部分,其中7=1+1+2+3. 4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5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11部分,其中11=1+1+2+3+4. ……n 条直线最少将平面分成n+1部分,最多将平面分成n2+n+22部分,其中n2+n+22=1+1+2+3+…+n .综上,n 条直线最少能将平面分成n+1部分,对多能将平面分成n2+n+22部分.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7、如图,已知∠1=∠2,要使∠3=∠4,则需( ).A. ∠1=∠2B. ∠2=∠4C. ∠1=∠4D. AB ∥CD答案:D.解析:假设∠3=∠4,即∠BEF=∠CFE.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已知∠1=∠2,要使∠3=∠4,只要AB∥CD.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8、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②,再沿BF折叠成图③.(1)若图①中的∠DEF=20°,则图②中的∠CFE度数是.(2)若图①中的∠DEF=α,则图③中的∠CFE度数是.(用含有α的式子表示)答案:(1)160°.(2)180°-3α.解析:(1)在图①中:∵AD∥BC.∴∠BFE=∠DEF=20°.∴∠CFE=160°.在图②中,根据折叠性质,∠CFE大小不变.∴∠CFE=160°.(2)在图①中,∠CFE=180°-∠BFE=180°-α.在图②中,∠CFB=∠CFE-∠BFE=180°-α.根据折叠性质,图③中∠CFB与图②中∠CFB相等.在图③中,∠CFE=∠CFB-∠BFE=180°-3α.∴图③中的∠CFE度数是180°-3α.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几何变换——图形的对称——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轴对称基础——轴对称的性质.9、已知:如图,∠D=110°,∠EFD=70°,∠1=∠2.求证:∠3=∠B.证明:∵∠D=110°,∠EFD=70°,(已知).∴∠D+∠EFD=180°.∴_____∥ _____.().又∵∠1=∠2,(已知).∴_____∥ _____.().∴_____∥ _____.().∴∠3=∠B.().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D=110°,∠EFD=70°,(已知).∴∠D+∠EFD=180°.∴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B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0、车库的电动门栏杆如图所示,BA垂直于地面AE于A,CD平行于地面AE,则∠ABC+∠BCD的大小是().A.150°B.180°C.270°D.360°答案:C.解析:过B作CD的平行线BF,则CD∥BF∥AE.∴∠DCB+∠CBF=180°,∠ABF=90°.∴∠ABC+∠BCD=∠DCB+∠CBD+∠ABF=180°+90°=270°.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11、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角∠A是120°,第二次拐角∠B是150°,第三次拐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答案:150°.解析:如图,作BE∥AD.∴∠1=∠A=120°.∴∠2=∠ABC=∠1=150°-120°=30°.∵AD∥CF.∴BE∥CF.∴∠C+∠2=180°.∴∠C=180°-30°=15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性质.12、如图所示,若AB∥CD,则角α,β,γ的关系为().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答案:D.解析:过β角的顶点为E,作EF∥AB,α+β-γ=1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3、如图AB∥CD∥EF,CG平分∠ACE,∠A=140°,∠E=110°,则∠DCG=().A.13°B.14°C.15°D.16°答案:C.解析:∵EF∥CD,∴∠ECD=180°-∠E=70°.同理∠ACD=40°.∴∠ACE=110°.∵CG平分∠ACE.∴∠ECG=55°.∴∠DCG=∠ECD-∠ECG=70°-55°=1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4、如图,AB∥EF∥CD,EG平分∠BEF,∠B+∠BED+∠D=192°,∠B-∠D=24°,求∠GEF的度数.A.15°B.20°C.25°D.30°答案:D.解析:由AB∥EF∥CD,可知∠BED=∠B+∠D.已知∠B+∠BED+∠D=192°.∴2∠B+2∠D=192°,∠B+∠D=96°.又∠B-∠D=24°,于是可得关于∠B、∠D的方程组:{∠B+∠D=96°∠B−∠D=24°.解得∠B=60°.由AB∥EF知∠BEF=∠B=60°.因为EG平分∠BEF,所以∠GEF=12∠BEF=3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15、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答案:“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直线互相平行”.解析:略.考点:命题与证明——命题与定理.1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答案:B.解析: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互补.考点:命题与证明——命题与定理.17、已知:如图,AE⊥BC,FG⊥BC,∠1=∠2,∠D=∠3+60°,∠CBD=70°.(1)求证:AB∥CD.(2)求∠C的度数.答案:(1)证明见解析.(2)∠C=25°.解析:(1)∵AE⊥BC,FG⊥BC.∴AE∥FG.∴∠2=∠A.∵∠1=∠2.∴∠1=∠A.∴AB∥CD.(2)∵AB∥CD.∴∠C=∠3.∵∠D=∠3+60°,∠CBD=70°,∠C+∠D+∠CBD=180°.∴∠C+∠C+60°+70°=180°.∴∠C=2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18、已知:如图,在△ABC中,BD⊥AC于点D,E为BC上一点,过E点作EF⊥AC,垂足为F,过点D作DH∥BC交AB于点H.(1)请你补全图形.(2)求证:∠BDH=∠CEF.答案:(1)画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补全图形.(2)∵BD⊥AC,EF⊥AC.∴BD∥EF.∴∠CEF=∠CBD.∵DH∥BC.∴∠BDH=∠CBD.∴∠BDH=∠CEF.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19、已知,如图,AB∥CD,∠1=∠B,∠2=∠D.求证:BE⊥DE.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过E点作EF∥AB,则∠B=∠3.又∵∠1=∠B.∴∠1=∠3.∵AB∥EF,AD∥CD.∴EF∥CD.∴∠A=∠D.又∵∠2=∠D.∴∠2=∠4.∵∠1+∠2+∠3+∠4=180°.∴∠3+∠4=90°,即∠BED=90°.∴BE⊥ED.考点:几何初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0、如图,已知CD∥EF,∠1+∠2=∠ABC.求证:AB∥GF.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延长CD、GF交于点H,∠1=∠H.故∠2+∠H=∠ABC.易得AB∥GF.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1、如图,已知点A,E,B在同一条直线上,设∠CED=x,∠C+∠D=y.(1)若AB∥CD,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若x=90°,且∠AEC与∠D互余,求证:AB∥CD.答案:(1)y=18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x<180).(2)证明见解析.解析:(1)∵AB∥CD.∴∠AEC=∠C,∠BED=∠D.∵∠C+∠D=y.∴∠AEC+∠BED=y.∵∠CED=x,∠AEC+∠CED+∠BED=180°.∴x+y=180°.∴y=180°-x,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0<x<180).(2)∵x=90°,即∠CED=90°.∴∠AEC+∠BED=90°.∵∠AEC与∠D互余.∴∠AEC+∠D=90°.∴∠BED=∠D.∴AB∥CD.考点:函数——函数基础知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几何初步——角——余角和补角——角的计算与证明.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2、阅读材料:材料1:如图(a)所示,科学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角相等.即∠1=∠2.材料2:如图(b)所示,已知△ABC,过点A作AD∥BC,则∠DAC=∠C,又∵AD∥BC,∴∠DAC+∠BAC+∠B=180°,∴∠BAC+∠B+∠C=180°.即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根据上述结论,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c)所示,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镜反射,若b反射出的光线n平行于m,且∠1=50°,则∠2= ,∠3= .(2)在(1)中,若∠1=40°,则∠3= ,若∠1=55°,则∠3= .(3)由(1)(2)请你猜想:当∠3= 时,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和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总是平行,请说明理由.答案:(1)1.100°.2.90°.(2)1.90°.2.90°.(3)90°.解析:(1)∵∠1=50°.∴∠4=∠1=50°.∴∠6=180°-50°-50°=80°.∵m∥n.∴∠2+∠6=180°.∴∠2=100°.∴∠5=∠7=40°.∴∠3=180°-50°-40°=90°.故答案为:100°,90°.(2)∵∠1=40°.∴∠4=∠1=40°.∴∠6=180°-40°-40°=100°.∵m∥n.∴∠2+∠6=180°.∴∠2=80°.∴∠5=∠7=50°.∴∠3=180°-50°-40°=90°.∵∠1=55°.∴∠4=∠1=55°.∴∠6=180°-55°-55°=70°.∵m∥n.∴∠2+∠6=180°.∴∠2=110°.∴∠5=∠7=35°.∴∠3=180°-55°-35°=90°.(3)当∠3=90°时,m∥n.理由是:∵∠3=90°.∴∠4+∠5=180°-90°=90°.∵∠4=∠1,∠7=∠5.∴∠1+∠7+∠4+∠5=2×90°=180°.∴∠2+∠6=180°-(∠1+∠4)+180°-(∠5+∠7)=180°.∴m∥n.故答案为:9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3、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1)如图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2)如图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3)如图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相应的结论.答案:(1)证明见解析.(2)不成立.(3)证明见解析.解析:(1)过点P作直线AC的平行线,易知∠1=∠PAC,∠2=∠PBD.又∵∠APB=∠1+∠2,∴∠APB=∠PAC+∠PBD.(2)不成立.(3)①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右侧时(如图4).结论是∠PBD =∠PAC+∠APB.②当动点P在射线BA上(如图5).结论是∠PBD =∠PAC+∠APB或∠PAC =∠PBD +∠APB或∠APB=0°,∠PAC=∠PBD.③当动点P在射线BA的左侧时(如图6).结论是∠PAC =∠PBD +∠APB.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2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3=∠4且∠ABC=∠ADC;④∠BAD+∠ABC=180°;⑤∠ABD=∠ACD;⑥∠ABC+∠BCD=180°.能判定AB∥CD的共有()个.A.2B.3C.4D.5答案:A.解析:由平行的判定知③⑥可以判定AB∥CD.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判定.25、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垂直.④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所有正确的命题是().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正确;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不一定互补,需要两条直线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26、如图,DB ∥FG ∥EC ,∠ABD=60°,∠ACE=30°,AP 平分∠BAC ,求∠PAG 的度数.A.11°B.12°C.13°D.14°答案:B.解析:由DB ∥FG ∥EC.可得∠BAC=∠BAG+∠CAG=∠DBA+∠ACE=60°+36°=96°.由AP 平分∠BAC 得∠CAP=12∠BAC=12×96°=48°. 由FG ∥EC 得∠GAC=∠ACE=36°.∴∠PAG=48°-36°=12°.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平行有关的几何模型.27、如图,AB ∥CD ,且∠BAP=60°-α,∠APC=45°+α,∠PCD=30°-α,则α=( ).A.10°B.15°C.20°D.30°答案:B.解析:得∠APC=∠BAP+∠DCP .∴45°+α=60°-α+30°-α.解得:α=15°.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28、已知,如图,AB∥CD,直线α交AB、CD分别于点E、F,点M在线段EF点上,P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F重合).(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FMP、∠FPM和∠A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FMP、∠FPM和∠A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答案:(1)∠FMP+∠FPM=∠AEF.(2)∠FMP+∠FPM+∠AEF=180°.解析:(1)当点P在射线FC上移动时.∵AB∥CD.∴∠AEF+∠CFE=180°.又∵∠FMP+∠FPM+∠CFE=180°.∴∠FMP+∠FPM=∠AEF.(2)当点P在射线FD上移动时.∵AB∥CD.∴∠AEF=∠MFD.又∵∠FMP+∠FPM+∠CFE=180°.∴∠FMP+∠FPM+∠AEF=180°.考点: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分析和提高类型题(学生版)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分析和提高类型题(学生版)

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例题分析和提高类型题【苏老师实体、网课内部专用,请勿外传其他群】做这一块题目的方法:【变复杂到简单】也即是将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图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典例1:如图,平行直线AB、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则图中同旁内角共有()A、4对B、8对C、12对D、16对分析:从原图形中的四条直线中任意取出一条,得到两类基本图形:一类为三线中两线平行,有两对同旁内角;另一类三线两两相交,有六对同旁内角。

解:(1)取出EF,得到基本图形如图(1),有2对同旁内角;(2)取出GH,得到基本图形如图(2),有2对同旁内角;(3)取出AB,得到基本图形如图(3),有6对同旁内角;(4)取出CD,得到基本图形如图(4),有6对同旁内角;故共有2+2+6+6=16对同旁内角对应的习题演练:1、如图:按各组角的位置,判断错误的是()A、∠1与∠A是同旁内角B、∠3与∠4是内错角C、∠5与∠6是同旁内角D、∠2与∠5是同位角【习题演练答案:1.C】总结:解决此类应用性问题基本步骤:(1)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基本定理或基本模型,转化来源于对已知条件的综合分析、归纳与抽象,并与熟知的模型相比较,以确定模型种类;(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设计并确定最佳解题方案;(3)用所获得的结果去解释实际问题,即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总结和作答。

典例2:如图(1),一辆汽车在公路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为位于AB两侧的学校,(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会对学校的教学造成影响,当汽车行驶在何处时对学校影响最大?在图上标出来;(2)当汽车从A向B行驶时,哪一段上对两个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哪一段上对M学校的影响逐渐减小,而对N学校的影响逐渐增大?分析:对学校影响的大小与汽车到学校的距离的远近有直接关系。

汽车行驶在直线AB上,用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可得到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

解:(1)如图(2),作M C⊥AB交AB于点C,ND⊥AB交AB于D.根据垂线段最短,知在点C 处对M学校的影响最大,在点D处对N学校的影响最大。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

(完整版)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

平行线与相交线提高训练1如图,直线a // b,那么/ x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AB// CD,/ DCE的角平分线CG的反向延长线和/ ABE的角平分线BF交于点F,/ E -/ F =3.如图,已知/ 1 + / 2= 180°,/ 3=/ B,求证: DE // BC.C/ 3 =/ 4,/ 5=/ 6.求证:ED // FB.5.已知:如图,B、C、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F、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 1 = / 2 = / E, / 3=/ 4.求证:AB // CD .6.已知,如图, AE // BD ,/ 1 = 3/ 2,/ 2 = 26°,求一(3)如图3,若Z A = m ,依次作出Z AOP 的角平分线 OB , Z BOP 的角平分线 OB 1 ,Z B 1OP 的角平分 线OB 2,Z B n - 1OP 的角平分线 OB n ,其中点 B , B 1, B 2,…,B n -1, B n 都在射线AE 上,试求Z AB n O 的度数.,求/ 1 + / 2的度数(提示:要作辅助线哟!/ AOP 的角平分线交射线 AE 与点B ,若/ BOP = 58°,求/ A 的度数.(2)如图 2, 若点C 在射线AE 上,OB 平分/ AOC 交AE 于点B , OD 平分/ COP 交AE 于点D ,/ADO = 39° ,求/ ABO -Z AOB 的度数./ B = 105 (1)如图 1,9. 数学思考:(1)如图1,已知AB // CD ,探究下面图形中/ APC 和/ PAB 、/ PCD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 结论推广延伸:(2)①如图2,已知AA i / BA 1,请你猜想/ A 1,/ B 1,/ B 2,/ A 2、/ A 3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②如图3,已知AA 1 / BA n ,直接写出/ A 1,/ B 1,/ B 2,/ A 2、…/ B n -1、/ A n 的关系拓展应用:(3)①如图4所示,若AB // EF ,用含a, 3, 丫的式子表示X ,应为 _________________A.180° + a + 3- YB.180 °_ a _ Y +3 C .供丫― a D . a + 3+ 丫②如图 5, AB / CD ,且/ AFE = 40°,/ FGH = 90°,/ HMN = 30°,/ CNP = 50°,请你根据上述结论直接写出/ GHM 的度数是(2) 如图2,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 BAP 与/ 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 如图3,点P 落在CD 夕卜,/ BAP 与/ 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K , / AKC 与/ APC 有何数量关 系?并说明理由.10. 已知,直线 AB / DC ,点P 为平面上一点,连接 AP 与 CP .(1) 如图1,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当/BAP = 60°,/ DCP = 20° 时,求/ APC .K ,写出/ AKC 与/ APC11. 如图,已知 AM II BN ,/ A = 80。

(完整)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①2121②12③12④人教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C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2.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B ) A. 43∠=∠ B. 21∠=∠ C. DCE D ∠=∠ D. ο180=∠+∠ACD D3.一学员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A. 第一次向左拐ο30,第二次向右拐ο30B.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C. 第一次向右拐ο50,第二次向右拐ο130 D. 第一次向左拐ο50,第二次向左拐ο130 4.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D ) A. 同位角相等,但内错角不相等 B. 同位角不相等,但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不互补 D. 同位角相等,且同旁内角互补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C )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 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D. “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7.如右图,CD AB //,且ο25=∠A ,ο45=∠C ,则E ∠的度数是( B ) A. ο60 B. ο70 C. ο110 D. ο80E DC BA4321EDC BA8.如右图所示,已知BC AC ⊥ ,AB CD ⊥,垂足分别是C 、D ,那 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 C ) A. AD CD > B. BC AC < C. BD BC > D. BD CD <9.在一个平面内,任意四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有( B )A. 7个B. 6个C. 5个D. 4个10. 如右图所示,BE 平分ABC ∠,BC DE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C )A. 3对B. 4对C. 5对D. 6对二、填空题1.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题

D、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9.如图,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
B
E
C
D
10.如图,直线AB∥CD,当点E直线AB与CD之间时,有∠BED=∠ABE+∠CDE成立;而当点E在直线AB与 CD之外时,以下关系式成立的是 〔 〕 A、∠BED=∠ABE+∠CDE或∠BED=∠ABE-∠CDE; B、∠BED=∠ABE-∠CDE C、∠BED=∠CDE-∠ABE或∠BED=∠ABE-∠CDE; D、∠BED=∠CDE-∠ABE
=180°〔 〕,
∴AD∥BC〔

2. 如图,DE∥BC,BD是∠ABC的平分线,∠EDC=109°,
∠ABC=50°那么∠A
度,∠BDC=
度。
二、选择题
1.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
A 南偏西50度方向;
B南偏西40度方向 ;
C 北偏东50度方向 ;
A. 50°
B. 60°
C.70°
D.80°
7.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a//b,那么以下结论:(1);
(2);(3)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8.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 〕
A、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B、两线与第三线相交,内错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8、如图,∠BAP 与∠APD 互补,∠BAE=∠CPF,求证:∠E=∠F.对于此题小丽是这样证明的,请你将她的
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BAP 与∠APD 互补,〔〕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能力提高训练题注:本试卷难度偏高,题目经典,考试出现频率很高,是我从九套试卷中选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试题,花了很大精力才整理出来的,希望珍惜本套试卷,珍惜好题,认真完成.如果你能把这些题理解透彻,你将会对几何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数学能力将会大大提.一.选择题(每题3分):1.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 )A .50°B .30°C .20°D .15°2. 如图,12//l l ,∠1=120°,∠2=100°,则∠3= ( ) A .20° B .40° C .50°D .60°3.如图,已知∠1=∠2,∠3=80O ,则∠4=( ) A.80O B. 70O C. 60O D. 50O4,如图,Rt ABC △中, 90ACB ∠=°,DE过点C ,且DE AB ∥,若 55ACD ∠=°,则∠B 的度数是( )A .35°B .45°C .55°D .65°第3题图 第4题图5.如图,把矩形ABCD 沿EF 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 ) A .110° B .115° C .120° D .130°6. 如图,已知AB CD ∥若20A ∠=°,35E ∠=°,则∠C 等于( ) A .20°B .35°C .45°D .55°1 23l 1 l 212 3 第1题第2题A B CDE1 AED C BF第5题A B C D E F第6题30°45°α第8题7.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 ( )A.互相重合B.互相平行C.互相垂直D.相交8.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角α等于( )A .30°B .45°C .60°D .759.已知一个学生从点A 向北偏东60º方向走40米,到达点B ,再从B 沿北偏西30º方向走30米,到达点C ,此时,恰好在点A 的正北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A 到BC 的距离为30米B.点B 在点C 的南偏东30º方向40米处C.点A 在点B 的南偏西60º方向30米处D.以上都不对 10.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与∠5是对顶角B.∠2与∠4是同位角C.∠3与∠6是同位角D.∠5与∠3是内错角 二.填空题(每题3分):11.如图,1502110AB CD ∠=∠=∥,°,°,则3∠= . 12.如图,已知//AE BD ,∠1=130o ,∠2=30o ,则∠C = .13.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O ,过点O 作射线OC .OD ,使OC ⊥OD ,当∠AOC =30o 时,∠BOD 的度数是 .14. 如图,已知DE ∥AB ,DF ∥AC ,∠EDF=85°,∠BDF=63°, ∠A 的度数=____ . 15. 如图,已知AB ∥CD ∥EF ,则∠x 、∠y 、∠z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16.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CD ∥,125C ∠=°,45A ∠=°,则E ∠的度数为 . 17.如图,EF ∥AD ,∠1 =∠2,∠BAC = 70°,∠AGD .18. 如图,在六个角中,其中内错角有_______对,同位角有________对.同旁内角有______对. 19.如图,若OP ∥QR ∥ST ,则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1,∠1+∠2-∠3=90º ○2,∠1-∠2+∠3=90º ○3,∠1+∠2+∠3=180º ○4,∠2+∠3-∠1=180º第18题图 第19题图ABC 1 2 3第11题图FEDCBAD B A 第16题图EAB45°125°第17题图TO第12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20.四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图形中有 对对顶角. 三.解答题(60分):21.(5分)已知:如图,AB ∥CD ,EF 分别交于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AEF ,FH 平分∠EFD.求证:EG ∥FH.22.(6分)证明:已知,如图,AB ∥CD ,EG 平分∠BEF ,FG 平分∠EFD.求证:∠EGF=90°23.(7分)如图,CD AB //,AE 平分BAD ∠,CD 与AE 相交于F ,E CFE ∠=∠。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难题及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题1、如图,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63°,则∠2=()度2、如图,已知射线CB∥OA,∠C=∠OAB=100°,E、F在CB上,且满足∠FOB=∠AOB,OE平分∠COF(1)求∠EOB的度数.(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AB∥CD,∠ABE和∠CDE的平分线相交于F,∠BFD = 112°,求∠E的度数。

1、542、解:(1)因为CB∥OA,∠C=∠OAB=100°,所以∠COA=180°-100°=80°,又因为E、F在CB上,∠FOB=∠AOB,OE平分∠COF,所以∠EOB=∠COA=×80°=40°.(2)不变,因为CB∥OA,所以∠CBO=∠BOA,又∠FOB=∠AOB,所以∠FOB=∠OBC,而∠FOB+∠OBC=∠OFC,即∠OFC=2∠OBC,所以∠OBC:∠OFC=1:2.(3)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此时∠OEC=∠OBA=60°.理由如下:因为∠COE+∠CEO+∠C=180°,∠BOA+∠OAB+∠ABO=180°,且∠OEC=∠OBA,∠C=∠OAB=100°,所以∠COE =∠BOA,又因为∠FOB=∠AOB,OE平分∠COF,所以∠BOA=∠BOF=∠FOE=∠EOC=∠COA=20°,所以∠OEC=∠OBA=60°.解:作GE∥AB,FH∥CD∴∠ABF=∠BFH ∠HFD=∠CDF∵FB为∠ABE 的平分线∴∠ABF=∠FBE=∠ABE∵FD为∠CDE 的平分线∴∠CDF=∠EDF=∠CDE∵∠BFD = 112°∴∠ABE+∠CDE=2∠ABF+2∠CDF=2∠BFH+2∠HFD=2∠BFD ∴∠ABE+∠CDE=2×112°=224°∵AB∥CD ∴EG∥CD∴∠ABE+∠BEG=180°∠CDE+∠GED=180°∴ABE+∠BEG+∠CDE+∠GED=360°∴∠BEG+∠GED=136°。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提升训练(含答案详解)

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项提升训练(含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共20 小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提升训练1.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射线OE 平分∠BOC,且∠BOC=70°,则∠AOE的度数为()A.145°B.155°C.110°D.135°2.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EOD=∠AOC,则∠BOC=()A.112.5°B.135°C.140°D.157.5°3.如图所示,直线AB、CD 交于点O,OE、OF 为过点O 的射线,则对顶角有()A.1 对B.2 对C.3 对D.4 对4.如图,直线AB、CD、EF 相交于O,图中对顶角共有()A.3 对B.4 对C.5 对D.6 对5.4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对顶角有()A.4 对B.6 对C.8 对D.12 对6.如图所示,直线AB,CD,EF,MN,GH 相交于点O,则图中对顶角共有()A.3对B.6 对C.12 对D.20 对7.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作射线OE,则图中邻补角有()A.4对B.6 对C.7 对D.8 对8.某城市有四条直线型主干道分别为l1,l2,l3,l4,l3 和l4 相交,l1 和l2 相互平行且与l3、l4 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可得同旁内角()对.A.4 B.8 C.12 D.169.如图,下列四个条件中,能判断DE∥AC 的是()A.∠2=∠4 B.∠3=∠4 C.∠AFE=∠ACB D.∠BED=∠C10.如图,若∠3=∠4,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是()A.∠1=∠2 B.∠1=∠3 且∠2=∠4C.∠1+∠3=90°且∠2+∠4=90°D.∠1+∠2=90°11.如图,能够证明a∥b 的是()A.∠1=∠2 B.∠4=∠5 C.∠4=∠3 D.∠1=∠5 12.如图,已知:∠1=∠2,∠3=∠4,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l=∠3 B.∠2=∠3 C.AB∥CD D.AE∥DF 13.如图,∠1 与∠2 互补,∠2 与∠3 互补,那么()A.L1∥L2 B.L1⊥L5 C.L3∥L4 D.L3∥L514.将AD 与BC 两边平行的纸条ABCD 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 的度数为()A.72°B.45°C.56°D.60°15.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2°,则∠2 的度数为()A.68°B.58°C.48°D.32°1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沿EF折叠,若∠AED'=40°,则∠EFB的度数为()A.40°B.50°C.60°D.70°17.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80°,则∠2 的度数是()A.50°B.60°C.70°D.80°18.如图,将长方形纸条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F 交于G 点,若∠EFC=130°,则∠AED 的度数为()A.55°B.70°C.75°D.80°19.如图,将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沿EF 折叠,若∠EFB=32°,则①∠C′EF=32°;②∠AEC=148°;③∠BGE=64°;④∠BFD=116°,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11.1个B.2 个C.3 个D.4 个20.如图,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点C 落在点H 处,点D 落在AB 边上的点G 处,若∠AEG=30°,则∠EFC 等于()A.115°B.75°C.105°D.150°二.填空题(共13 小题)21.如图,P 是直线l 外一点,从点P 向直线l 引PA,PB,PC,PD 几条线段,其中只有PA 与l 垂直.这几条线段中,最短的是,依据是.22.如图,为了把河中的水引到C 处,可过点C 作CD⊥AB 于D,然后沿CD 开渠,这样做可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23.如图,将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齐,则图中线段OA,OB、OC 中最短的线段是,你的依据是和.24.(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2组不同的对顶角;(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6 组不同的对顶角;(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12 组不同的对顶角;(4)n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组不同对顶角.(如图所示)25.如图,直线l1、l2、l3 相交于一点O,对顶角一共有对.26.如图,直线a,b,c 两两相交于A,B,C 三点,则图中有对对顶角;有对同位角;有对内错角;有对同旁内角.27.图中,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是.28.四条直线,每一条都与另外三条相交,且四条直线不相交于同一点,每条直线交另外两条直线,都能组成组同位角,这个图形中共有组同位角.29.平面内5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没有3 条直线交于一点,那么图中共有对同旁内角.30.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沿某条直线折叠,若∠1=116°,则∠2 等于.31.有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所示沿AB 折叠,若∠1=40°,则纸带重叠部分中∠CAB=°.32.如图(1)是长方形纸条,∠DEF=20°,将纸条沿EF折叠成如图(2),则图(2)中的∠CFG 的度数是.33.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沿EF折叠,如图(1),AD∥BC,ED'∥FC',设∠AED'=x°(1)∠EFB=.(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将图1继续沿BF折叠成图(2),∠EFC″=.(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共10 小题)34.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O,OE⊥CD,且∠BOD 的度数是∠AOD 的5倍.求:(1)∠AOD、∠BOD的度数;(2)∠BOE 的度数.35.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OE 把∠AOC 分成两部分,且∠AOE:∠EOC=2:5(1)如图1,若∠BOD=70°,求∠BOE;(2)如图2,若OF 平分∠BOE,∠BOF=∠AOC+10°,求∠EOF.36.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BOC,∠COF=90°.(1)若∠AOF=70°,求∠BOE 的度数;(2)若∠BOE:∠BOD=3:2,求∠AOF 的度数.37.如图,已知∠A=∠C,∠1+∠2=180°,试猜想AB 与CD 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8.(1)如图,已知∠ABC,画一个角∠DEF,使DE∥AB,EF∥BC,且DE交BC于点P.探究:∠ABC 与∠DEF 分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图1 中∠ABC 与∠DEF 数量关系为;图2 中∠ABC 与∠DEF 数量关系为.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2)由(1)你得出的结论是.(3)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 倍少30°,直接写出这两个角的度数.39.如图,已知∠AED=∠ACB,CD⊥AB,HF⊥AB,猜想∠1 与∠2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的理由.40.如图,AB∥DG,∠1+∠2=180°,(1)求证:AD∥EF;(2)若DG 是∠ADC 的平分线,∠2=150°,求∠B 的度数.41.如图,已知∠1+∠2=180°,∠DEF=∠A,试判断∠ACB 与∠DEB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42.如图,在△ABC 中,CD⊥AB,垂足为D,点E 在BC 上,EF⊥AB,垂足为F.∠1=∠2,试判断DG 与B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43.综合与探究如图,已知AM∥BN,∠A=60°,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 别平分∠ABP 和∠PBN,分别交射线AM 于点C,D.(1)求∠ABN、∠CBD 的度数;根据下列求解过程填空.解:∵AM∥BN,∴∠ABN+∠A=180°∵∠A=60°,∴∠ABN=,∴∠ABP+∠PBN=120°,∵BC 平分∠ABP,BD 平分∠PBN,∴∠ABP=2∠CBP、∠PBN=,()∴2∠CBP+2∠DBP=120°,∴∠CBD=∠CBP+∠DBP=.(2)当点P 运动时,∠APB 与∠AD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3)当点P 运动到使∠ACB=∠ABD 时,直接写出∠ABC 的度数.相交线与平行线必备参考答案与试卷解析一.选择题(共20 小题)1.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射线OE 平分∠BOC,且∠BOC=70°,则∠AOE的度数为()A.145°B.155°C.110°D.135°【分析】依据∠BOC=70°,OE 平分∠BOC,即可得到∠COE=35°,∠AOC=180°﹣70°=110°,进而得出∠AOE 的度数.【解答】解:∵∠BOC=70°,OE 平分∠BOC,∴∠COE=35°,∠AOC=180°﹣70°=110°,∴∠AOE=∠AOC+∠COE=110°+35°=14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与邻补角,解题时注意: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2.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OE⊥AB,垂足为O,若∠EOD=∠AOC,则∠BOC=()A.112.5°B.135°C.140°D.157.5°【分析】根据平角、直角及角的和差关系可求出∠AOC+∠EOD=90°,再与已知∠EOD =∠AOC 联立,求出∠AOC,利用互补关系求∠BOC.【解答】解:∵∠COD=180°,OE⊥AB,∴∠AOC+∠AOE+∠EOD=180°,∠AOE=90°,∴∠AOC+∠EOD=90°,①又∵∠EOD=∠AOC,②由①、②得,∠AOC=67.5°,∵∠BOC 与∠AOC 是邻补角,∴∠BOC=180°﹣∠AOC=112.5°.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余角、补角的关系.解题时注意运用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3.如图所示,直线AB、CD 交于点O,OE、OF 为过点O 的射线,则对顶角有()A.1 对B.2 对C.3 对D.4 对【分析】据对顶角的定义对各图形判断即可.【解答】解:图中的对顶角有:∠AOC 与∠BOD,∠AOD 与∠BOC 共2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直线AB、CD、EF 相交于O,图中对顶角共有()A.3 对B.4 对C.5 对D.6 对【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可以判断.【解答】解:图中对顶角有:∠AOF 与∠BOE、∠AOD 与∠BOC、∠FOD 与∠EOC、∠FOB 与∠AOE、∠DOB 与∠AOC、∠DOE 与∠COF,共6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注意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四个角中,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5.4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对顶角有()A.4 对B.6 对C.8 对D.12 对【分析】每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形成两对对顶角,4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有6 条直线形成两对对顶角,那么对顶角的个数有12 对.【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4 条直线交于一点,则对顶角有12 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顶角的概念,两直线相交形成两对对顶角.6.如图所示,直线AB,CD,EF,MN,GH 相交于点O,则图中对顶角共有()A.3对B.6 对C.12 对D.20 对【分析】n 条不同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得到n(n﹣1)对对顶角,依据规律可得结果.【解答】解:2 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 2 对,2=2×1;3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6 对,6=3×2;4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12 对,12=4×3;由规律可得,n 条不同直线相交于一点,可以得到n(n﹣1)对对顶角,∴直线AB,CD,EF,MN,GH 相交于点O,对顶角共有5×4=20 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注意对顶角是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四个角中,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7.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作射线OE,则图中邻补角有()A.4对B.6 对C.7 对D.8 对【分析】根据邻补角定义,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并且有一条边是公共边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进行解答.【解答】解:如图,邻补角有:∠AOC 与∠AOD,∠AOD 与∠BOD,∠BOD 与∠BOC,∠BOE 与∠AOE,∠BOC 与∠AOC,∠COE 与∠DOE.所以共 6 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邻补角的定义,注意按一定顺序寻找方能做到不重不漏.8.某城市有四条直线型主干道分别为l1,l2,l3,l4,l3 和l4 相交,l1 和l2 相互平行且与l3、l4 相交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共可得同旁内角()对.A.4 B.8 C.12 D.16【分析】观察图形,确定不同的截线分类讨论,如分l1、l2 被l3 所截,l1、l2 被l4 所截,l1、l3 被l4 所截,l2、l3 被l4 所截,l3、l4 被l1 所截,l3、l4 被l2 所截l1、l4 被l3 所截、l2、l4 被l3 所截来讨论.【解答】解:l1、l2 被l3 所截,有两对同旁内角,其它同理,故一共有同旁内角2×8=16 对.故选:D.【点评】在较复杂图形中确定“三线八角”可从截线入手,分类讨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9.如图,下列四个条件中,能判断DE∥AC 的是()A.∠2=∠4 B.∠3=∠4 C.∠AFE=∠ACB D.∠BED=∠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3=∠4,∴DE∥A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0.如图,若∠3=∠4,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 的是()A.∠1=∠2 B.∠1=∠3 且∠2=∠4C.∠1+∠3=90°且∠2+∠4=90°D.∠1+∠2=9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1=∠2,∠3=∠4,可以推出∠ABC=∠DCB,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1=∠3,∠2=∠4,可以推出∠ABC=∠DCB,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1+∠3=90°,∠2+∠4=90°,可以推出∠ABC=∠DCB,推出AB∥CD,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1+∠2=90°无法推出∠ABC=∠DCB,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如图,能够证明a∥b 的是()第18 页(共41 页)A.∠1=∠2 B.∠4=∠5 C.∠4=∠3 D.∠1=∠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4=∠5,∴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已知:∠1=∠2,∠3=∠4,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l=∠3 B.∠2=∠3 C.AB∥CD D.AE∥DF【分析】证明∠BAD=∠CDA 即可判断.【解答】解:∵∠1=∠2,∠3=∠4,∴∠BAD=∠CDA,∴AB∥C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如图,∠1 与∠2 互补,∠2 与∠3 互补,那么()A.L1∥L2 B.L1⊥L5 C.L3∥L4 D.L3∥L5【分析】因为∠1 与∠2 互补,∠2 与∠3 互补,根据同一个角的补角相等,得∠1=∠3;所以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L3∥L5.【解答】解:∵∠1 与∠2 互补,∠2 与∠3 互补,∴∠1=∠3(同角的补角相等).∴L3∥L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D.【点评】本题要会运用补角的性质:“同一个角的补角相等”,找到内错角的相等关系,从而证明出两直线平行.14.将AD 与BC 两边平行的纸条ABCD 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 的度数为()A.72°B.45°C.56°D.60°【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C'EF=6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 折叠,∴∠C'EF=∠FEC=62°,∵AD∥BC,∴∠1=∠C'FB=180°﹣62°﹣62°=5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确观察图形,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2°,则∠2 的度数为()A.68°B.58°C.48°D.32°【分析】因直尺和三角板得AD∥FE,∠BAC=90°;再由AD∥FE 得∠2=∠3;平角构建∠1+∠BAC+∠3=180°得∠1+∠3=90°,已知∠1=32°可求出∠3=58°,即∠2=58°.【解答】解:如图所示:∵AD∥FE,∴∠2=∠3,又∵∠1+∠BAC+∠3=180°,∠BAC=90°,∴∠1+∠3=90°,又∵∠1=32°,∴∠3=58°,∴∠2=58°,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平角和角的和差相关知识的应用,重点是平行线的性质.1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沿EF折叠,若∠AED'=40°,则∠EFB的度数为()A.40°B.50°C.60°D.70°【分析】根据折叠性质得出∠DED′=2∠DEF,根据∠AED′的度数求出∠DED′,即可求出∠DEF 的度数,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由翻折的性质得:∠DED′=2∠DEF,∵∠AED′=40°,∴∠DED′=180°﹣∠AED′=140°,∴∠DEF=70°,又∵AD∥BC,∴∠EFB=∠DEF=7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折叠,若∠1=80°,则∠2 的度数是()A.50°B.60°C.70°D.80°【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a∥b,∴∠1=∠3=80°,由翻折不变性可知:∠2=∠4=(180°﹣80°)=5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如图,将长方形纸条ABCD 沿EF 折叠后,ED 与BF 交于G 点,若∠EFC=130°,则∠AED 的度数为()A.55°B.70°C.75°D.80°【分析】求出∠DEF,根据∠AED=180°﹣2∠AED 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DE∥CF,∴∠EFC+∠DEF=180°,∵∠EFC=130°,∴∠DEF=50°,∴∠AED=180°﹣2×50°=8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如图,将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沿EF 折叠,若∠EFB=32°,则①∠C′EF=32°;②∠AEC=148°;③∠BGE=64°;④∠BFD=116°,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11.1个B.2 个C.3 个D.4 个【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翻折变换的性质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①∵AE∥BG,∠EFB=32°,∴∠C′EF=∠EFB=32°,故本小题正确;②∵AE∥BG,∠EFB=32°,∴∠AEF=180°﹣∠EFB=180°﹣32°=148°,∵∠AEF=∠AEC+∠GEF,∴∠AEC<148°,故本小题错误;③∵∠C′EF=32°,∴∠GEF=∠C′EF=32°,∴∠C′EG=∠C′EF+∠GEF=32°+32°=64°,∵AC′∥BD′,∴∠BGE=∠C′EG=64°,故本小题正确;④∵∠BGE=64°,∴∠CGF=∠BGE=64°,∵DF∥CG,∴∠BFD=180°﹣∠CGF=180°﹣64°=116°,故本小题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翻折变换的性质,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如图,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点C 落在点H 处,点D 落在AB 边上的点G 处,若∠AEG=30°,则∠EFC 等于()A.115°B.75°C.105°D.150°【分析】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求出∠DEF,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解答】解:∵∠AEG=30°,∴∠DEG=150°,由翻折的性质可知:∠DEF=∠FEG=∠DEG=75°,∵AD∥BC,∴∠DEF+∠EFC=180°,∴∠EFC=10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填空题(共13 小题)21.如图,P 是直线l 外一点,从点P 向直线l 引PA,PB,PC,PD 几条线段,其中只有PA 与l 垂直.这几条线段中,最短的是PA ,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解答】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的是PA,依据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PA,垂线段最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为了把河中的水引到C 处,可过点C 作CD⊥AB 于D,然后沿CD 开渠,这样做可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分析】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这一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垂线段,且垂线段最短.据此作答.【解答】解:过D 点引CD⊥AB 于D,然后沿CD 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故答案为:垂线段最短.【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属于基础题.23.如图,将直尺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齐,则图中线段OA,OB、OC 中最短的线段是OB ,你的依据是垂线段最短和平行线的性质.【分析】依据垂线段最短,即可得到图中线段OA,OB、OC 中最短的线段;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OBC=90°,进而得出OB⊥AC.【解答】解:由题可得,图中线段OA,OB、OC 中最短的线段是OB,依据为垂线段最短和平行线的性质.故答案为:OB,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性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指的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垂线段最短.它是相对于这点与直线上其他各点的连线而言.24.(1)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2组不同的对顶角;(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6 组不同的对顶角;(3)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12 组不同的对顶角;(4)n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n(n﹣1)组不同对顶角.(如图所示)【分析】根据(1)(2)(3)得出规律,可求n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多少组不同对顶角.【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n 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有(1+2+…+n﹣1)×2=×2=n(n﹣1)组不同对顶角.故答案为:n(n﹣1).【点评】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关键是熟悉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25.如图,直线l1、l2、l3 相交于一点O,对顶角一共有6 对.【分析】识别图中的对顶角应从这个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三个基本图形(即定义图形)即直线AB、CD 相交于O;直线AB,EF 相交于O;直线CD,EF 相交于O.由于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对顶角,所以上述图中共有6 对对顶角.【解答】解:如图,图中共有 6 对对顶角:∠AOC 和∠BOD,∠AOD 和∠BOC;∠AOF 和∠BOE,∠AOE 和∠BOF;∠COF 和∠DOE,∠COE 和∠DOF.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26.如图,直线a,b,c 两两相交于A,B,C 三点,则图中有 6 对对顶角;有12 对同位角;有6 对内错角;有6 对同旁内角.【分析】根据3 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3 个点,每个点有两对对顶角,得出对顶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对数.【解答】解:3 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3 个点,每个点有两对对顶角,任意两条直接被第三条截有12 对同位角,6 对内错角,6 对同旁内角,所以对顶角有6 对,12 对同位角,6 对内错角,6 对同旁内角;故答案为:6 12 6 6【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注意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在被截直线之间找内错角、同旁内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点.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4 组同位角.27.图中,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个数是3 .【分析】据五条直线相交关系分别讨论:l1、l2 被b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a、b 被l2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c、b 被l2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共计3 个.【解答】解:据同位角定义,l1l2 被 b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 1 个;a、b 被l2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c、b 被l2 所截,与∠1 成同位角的角的有1 个.一共有3 个,故填3.【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注意不要漏解.28.四条直线,每一条都与另外三条相交,且四条直线不相交于同一点,每条直线交另外两条直线,都能组成4 组同位角,这个图形中共有48 组同位角.【分析】每条直线都与另3 条直线相交,有3 个交点.每2 个交点决定一条线段,共有3条线段.4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共有3×4=12 条线段.每条线段各有4 组同位角,可知同位角的总组数.【解答】解:∵平面上4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共有3×4=12 条线段.又∵每条线段各有 4 组同位角,∴共有同位角12×4=48 组.故每条直线交另外两条直线,都能组成4 组同位角.这个图形中共有48 组同位角.故答案为:4,48.【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注意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位角的位置特点.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4 组同位角.29.平面内5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没有3 条直线交于一点,那么图中共有60 对同旁内角.【分析】每条直线都与另4 条直线相交,且没有3 条直线交于一点,共有30 条线段.每条线段两侧各有一对同旁内角内角,可知同旁内角的总对数.【解答】解:如图所示:∵平面上5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三线共点,∴共有30 条线段.又∵每条线段两侧各有一对同旁内角,∴共有同旁内角30×2=60对.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同旁内角的定义.注意在截线的同旁找同旁内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旁内角的位置特点.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八个角中,有两对同旁内角.注意按顺序一个点一个点的数,不要重复也不要遗漏.30.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沿某条直线折叠,若∠1=116°,则∠2 等于58°.【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2 的度数.【解答】解:如图,∵AB∥CD,∴∠1=∠BAC=116°,由折叠可得,∠BAD=∠BAC=58°,∵AB∥CD,∴∠2=∠BAD=58°,故答案为:58°.【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1.有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所示沿AB 折叠,若∠1=40°,则纸带重叠部分中∠CAB=70 °.【分析】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FAC 的大小,进而可求∠CAB 的大小.【解答】解:∵长方形纸带,∴BE∥AF,∴∠1=∠CAF=40°,由于折叠可得:∠CAB=,故答案为:70【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会求解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32.如图(1)是长方形纸条,∠DEF=20°,将纸条沿EF折叠成如图(2),则图(2)中的∠CFG 的度数是14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EF=∠EFB,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EFC 的度数,进而得出∠CFG 即可.【解答】解:∵AD∥BC,∴∠DEF=∠EFB=20°,由折叠可得:∠EFC=180°﹣20°=160°,∴∠CFG=160°﹣20°=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33.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沿EF折叠,如图(1),AD∥BC,ED'∥FC',设∠AED'=x°(1)∠EFB=90°﹣x°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将图1继续沿BF折叠成图(2),∠EFC″=﹣90°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DEF=∠EFB,∠AEH+∠EHB=180°,折叠和三角形的外角得∠D'EF=∠EFB,∠EFB=∠EHB,最后计算出∠EFB=90°﹣x°;(2)由折叠和平角的定义求出∠EFC'=90°+ ,再次折叠经计算求出∠EFC''=.【解答】解:(1)如图1所示:∵AD∥BC,∴∠DEF=∠EFB,∠AEH+∠EHB=180°,又∵∠DEF=∠D'EF,∴∠D'EF=∠EFB,又∵∠EHB=∠D'EF+∠EFB,∴∠EFB=∠EHB,又∵∠AED'=x°,∴∠EHB=180°﹣x°∴∠EFB==90°﹣x°(2)如图2 所示:∵∠EFB+∠EFC'=180°,∴∠EFC'=180°﹣(90°﹣°)=90°+ ,又∵∠EFC'=2∠EFB+∠EFC'',∴∠EFC''=∠EFC'﹣2∠EFB=90°+ ﹣2(9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平角的定义和角的和差等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平行线的性质,难点是折叠前后的变及不变的问题,二次折叠角的前后大小等量关系.三.解答题(共10 小题)34.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O,OE⊥CD,且∠BOD 的度数是∠AOD 的5倍.求:(1)∠AOD、∠BOD的度数;(2)∠BOE 的度数.【分析】(1)根据∠BOD+∠AOD=180°和∠BOD=5∠AOD 求出即可;(2)求出∠BOC,∠EOC,代入∠BOE=∠EOC﹣∠BOC 求出即可.【解答】解:(1)∵AB是直线(已知),∴∠BOD+∠AOD=180°,∵∠BOD 的度数是∠AOD 的 5 倍,∴∠AOD=×180°=30°,∠BOD=×180°=150°.(2)∵∠BOC=∠AOD=30°,OE⊥DC,∴∠EOC=90°,∴∠BOE=∠EOC﹣∠BOC=90°﹣30°=60°.【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定义,邻补角,对顶角,角的有关计算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35.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OE 把∠AOC 分成两部分,且∠AOE:∠EOC=2:5(1)如图1,若∠BOD=70°,求∠BOE;(2)如图2,若OF 平分∠BOE,∠BOF=∠AOC+10°,求∠EOF.【分析】(1)依据对顶角相等以及邻补角,即可得到∠AOC=70°,∠BOC=110°,再根据∠AOE:∠EOC=2:5,即可得到∠COE 的度数,进而得出∠BOE 的度数;(2)设∠AOE=2α,∠EOC=5α,则∠BOF=7α+10°,∠BOF=∠BOE=(180°﹣∠AOE)=(180°﹣2α),根据7α+10°=(180°﹣2α),即可得到α的值,进而得到∠EOF 的度数.【解答】解:(1)∵∠BOD=70°,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AOC=70°,∠BOC=110°,又∵∠AOE:∠EOC=2:5,∴∠COE=70°×=50°,∴∠BOE=50°+110°=160°;(2)设∠AOE=2α,∠EOC=5α,则∠BOF=7α+10°,∵OF 平分∠BOE,∴∠BOF=∠BOE=(180°﹣∠AOE)=(180°﹣2α),∴7α+10°=(180°﹣2α),解得α=10°,∴∠EOF=∠BOF=70°+10°=80°.【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了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关系.36.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BOC,∠COF=90°.(1)若∠AOF=70°,求∠BOE 的度数;(2)若∠BOE:∠BOD=3:2,求∠AOF 的度数.【分析】(1)先根据余角的概念求出∠AOC 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的性质求出∠BOC 的度数,最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邻补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1)∵∠COF=90°,∠AOF=70°,∴∠AOC=90°﹣70°=20°,∴∠BOC=180°﹣20°=160°,∵OE 平分∠BOC,∴∠BOE=∠BOC=80°;(2)∵∠BOE:∠BOD=3:2,OE 平分∠BOC,∴∠EOC:∠BOE:∠BOD=3:3:2,∵∠EOC+∠BOE+∠BOD=180°,∴∠BOD=45°,∴∠AOC=∠BOD=45°,又∵∠COF=90°,∴∠AOF=90°﹣45°=4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37.如图,已知∠A=∠C,∠1+∠2=180°,试猜想AB 与CD 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由∠1+∠2=180°可证得AD∥BC,得∠ADE=∠C,已知∠A=∠C,等量代换后可得∠ADE=∠A,即AB、CD 被直线AD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相等,由此可证得AB 与CD 平行.【解答】证明:AB∥CD,理由如下:∵∠1+∠2=180°(已知)∴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分)∴∠EDA=∠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分)又∵∠A=∠C(已知)∴∠A=∠EDA(等量代换)(5分)∴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38.(1)如图,已知∠ABC,画一个角∠DEF,使DE∥AB,EF∥BC,且DE交BC于点P.探究:∠ABC 与∠DEF 分别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图1 中∠ABC 与∠DEF 数量关系为∠ABC+∠DEF=180°;图2 中∠ABC 与∠DEF 数量关系为∠ABC=∠DEF .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2)由(1)你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3)若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 倍少30°,直接写出这两个角的度数.【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判断.(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3)设两个角分别为x 和2x﹣30°,由题意x=2x﹣30°或x+2x﹣30°=180°,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中,∠ABC+∠DEF=180°.如图2中,∠ABC=∠DEF,故答案为∠ABC+∠DEF=180°,∠ABC=∠DEF.理由:①如图1 中,∵BC∥EF,∴∠DPB=∠DEF,∵AB∥DE,∴∠ABC+∠DPB=180°,∴∠ABC+∠DEF=180°.②如图2 中,∵BC∥EF,∴∠DPC=∠DEF,∵AB∥DE,∴∠ABC=∠DPC,∴∠ABC=∠DEF.(2)结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3)设两个角分别为x 和2x﹣30°,由题意x=2x﹣30°或x+2x﹣30°=180°,解得x=30°或x=70°,∴这两个角的度数为30°,30°或70°和110°.【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9.如图,已知∠AED=∠ACB,CD⊥AB,HF⊥AB,猜想∠1 与∠2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的理由.。

平行线和相交线拔高题

平行线和相交线拔高题

平行线和相交线拔高题1、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 3 倍少 40°,那么这两个角的度数是( )A .20°或 55°B .20°或 160°C .20°、20°或 55°、125°D .20°、125°或 20°、70°2、如图,BC ∥DE ,点A 在BC 上方,AF 平分∠BAD ,过点B 的直线GH ,使∠GBC 与∠GBA 互补,GH 分别交AF 于F ,交DE 的反向延长线于H ,若∠GFA+∠GHE=165°,则∠BAD= .3、如图,图①是一个四边形纸条ABCD ,其中AB ∥CD ,E ,F 分别为边AB ,CD 上的两个点,将纸条ABCD 沿EF 折叠得到图②,再将图②沿DF 折叠得到图③,若在图③中,∠FEM=26°,则∠EFC 的度数为A .52°B .64°C .102°D .128°4、如图,三角形ABC 中,∠C =90°,AC=3 cm ,CB=4 cm ,AB=5 cm ,将三角形ABC 沿直线CB 向右平移1 cm 得到三角形DEF ,DF 交AB 于点G ,则下列结论:①S 四边形ACFG =S 四边形BEDG ; ②FG=49cm ; ③43DE BG ;④点C 到直线DE 的距离为3 cm.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A .1B .2C . 3D . 4图①图②图③5、如图,AB ∥CD ,则∠1,∠2,∠3,∠4 的关系是( )A .∠1-∠2+∠3+∠4=180°B .∠1+∠2+∠4=∠3C .∠3+∠2=∠4+∠1D .∠1+∠2+∠3-∠4=180°6、如图,AE 平分∠BAD 交BC 边于点E ,AE ⊥DE ,∠EAD+∠EDC=90°,M ,N 分别是BA ,CD 延长线上的点,∠EAM 和∠EDN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则∠F= °.7、如图,AB//DE ,∠ABC 的角平分线BP 和∠CDE 的角平分线DK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 且∠P −2∠C =57∘,则∠C 等于 。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拔高训练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拔高训练

E1.如图,AB ∥CD ∥EF ,EC 平分∠AEF, ∠3=140°,2.如图,已知∠1=∠2,∠A=∠F , (1)求证:BD ∥CE ; (2)若∠D=50°,求∠C 的度数.3.直线AB 、CD 被EF 所截,交点为E 、F ,H 为直线CD 上F 点左侧的一点,连接HE ,满足∠HEF =∠HFE ,EG 为∠AEH 的角平分线,GE ⊥EF .4.如图,CD ⊥AB ,FG ⊥AB ,∠DEC =74°+a , ∠ECB=106°-a ,a 是锐角,试说明∠1=∠2。

5.如图,已知∠1=∠2,∠3=∠4,∠5=∠C , 试探究,ED 与F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6如图,已知∠ABE+∠DEB =180°, ∠1=∠2. 求证: ∠F=∠G7.如图,直线AC ∥BD, AB ∥CD, E 为直线AC 上的一点,∠CDE =40°,DE 交AB 于F , ∠EAB 与∠ED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1) 求∠EAB+∠EDB 的度数. (2) 求∠G 的度数.8已知AB ∥CD , E 为直线AB 、CD 内一点,(1) 若AE 平分∠BAC , CE 平分∠ACD ,求证: ∠1+∠2=90°.(2) 若AE 平分∠BAC ,AE ⊥CE ,求证:CE 平分∠ACD . (3) 在(2)的条件下, 将⊿AEC 沿着AE 的方向向下平移至⊿MEN 的位置, 同时CD 平移至NG 的位置. 试探求∠BAE 与∠MNG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D C A D CA G NB ADB9.如图,∠DAB+∠D=180°,AC平分∠DAB,且∠CAD=25°,∠B=95°(1)求∠DCA的度数;(2)求∠FEA的度数。

10如图,B处在A处的南偏西57°的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2°方向.求∠C的度数.11.已知,AE∥BD,∠1=3∠2,∠2=25°,求∠C.12 AB∥CD,∠BAE=30°,∠DCE=60°,EF,EG三等分∠AEC.问:EF与EG中有没有与AB平行的直线,为什么?13.如图,已知,CD∥EF, ∠1+∠2=∠ABC.求证:AB∥GF.14.如图,AD∥CE,CD⊥CF,CD平分∠ACE且∠1=∠2 。

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附答案)

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拔高训练(附答案)
则∠BCF的度数是( )
A.160°B.150°C.70°D.50°
6(2003南通市)判断题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A)∠1=∠3(B)∠2=∠3
(C)∠4=∠5(D)∠2+∠4=180°
7.(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a//b,则下列结论:(1) ;(2) ;(3) 中正确的个数为()
又∵∠ABF=∠DCE(已知),
∴∠ABC-∠ABF =∠BCD-∠DCE(等式的性质)。
即∠FBC=∠BCE。
∴BF∥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强化训练
一.填空
1.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①∵∠3=∠4(已知),
__∥___()
②∵∠5=∠DAB(已知),
证明:过点E作EF∥则∠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
又∵EF∥AB(已作),
∴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D+∠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1+∠2,
∴∠2=∠B-∠D(等式的性质)。
即∠BED=∠B-∠D。
例3已知:如图9,AB∥CD,∠ABF=∠DCE。求证:∠BFE=∠FEC。
证法一:过F点作FG∥AB,则∠ABF=∠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过E点作EH∥CD,则∠DCE=∠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FG∥AB(已作),AB∥CD(已知),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及答案

A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典型例题例1.如图(1),直线a 与b 平行,∠1=(3x+70)°,∠2=(5x+22)°,求∠3的度数。

图(1)例2.已知:如图(2), AB ∥EF ∥CD ,EG 平分∠BEF ,∠B+∠BED+∠D =192°,图(2)例3.如图(3),已知AB ∥CD ,且∠B=40°,∠D=70°,求∠DEB 的度数。

图(3)例4.平面上n 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无3条或3条以上直线共点,有多少个不同交点?例5.6个不同的点,其中只有3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点确定一条直线,问能确定多少条直线?G例6.1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多少块不同的区域?例7.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的角中有2对对顶角,4对邻补角,那么,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有多少对对顶角,多少对邻补角?二、巩固练习1.平面上有5个点,其中仅有3点在同一直线上,过每2点作一条直线,一共可以作直线( )条 A .6 B . 7 C .8 D .92.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个数是 ( )A .3B .1或3C .1或2或3D .不一定是1,2,33.平面上6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仅有3条直线过一点,则截得不重叠线段共有( ) A .36条 B .33条 C .24条 D .21条4.已知平面中有n 个点C B A ,,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E F D A ,,,四个点也在一条直线上,除些之外,再没有三点共线或四点共线,以这n 个点作一条直线,那么一共可以画出38条不同的直线,这时n 等于( ) (A )9 (B )10 (C )11 (D )125.若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成如图示的图形,则共得同旁内角( ) A .4对 B .8对 C .12对 D .16对6.如图,已知FD ∥BE ,则∠1+∠2-∠3=( ) A .90° B .135° C .150° D .180°F第 5 题第 6 题7.如图,已知AB ∥CD ,∠1=∠2,则∠E 与∠F 的大小关系 ; 8.平面上有5个点,每两点都连一条直线,问除了原有的5点之外这些直线最多还 有 交点9.平面上3条直线最多可分平面为 个部分。

难点突破“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压轴题50道(含详细解析)

难点突破“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压轴题50道(含详细解析)

难点突破“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压轴题50道(含详细解析)1.如图,//AD BC ,D ABC ∠=∠,点E 是边DC 上一点,连接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H .点F 是边AB 上一点.使得FBE FEB ∠=∠,作FEH ∠的角平分线EG 交BH 于点G ,若100DEH ∠=︒,则BEG ∠的度数为( )A .30︒B .40︒C .50︒D .60︒2.如图,已知//AB CD ,CE 、BE 的交点为E ,现作如下操作: 第一次操作,分别作ABE ∠和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1E , 第二次操作,分别作1ABE ∠和1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2E , 第三次操作,分别作2ABE ∠和2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3E ,⋯, 第n 次操作,分别作1n ABE -∠和1n 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n E . 若1n E ∠=度,那BEC ∠等于 度3.如图,//AB CD ,CF 平分DCG ∠,GE 平分CGB ∠交FC 的延长线于点E ,若34E ∠=︒,则B ∠的度数为 .4.如图,直线//a b ,A 是直线a 上一点,D 、E 分别是直线b 上的点,C 是AE 上一点,80ACD ∠=︒,//EG CD 交AD 于G ,F 是GE 上一点使FGC FCG ∠=∠,作CB 平分ACF ∠,则BCG ∠= .5.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A 、C ,CH 平分ACD ∠,点G 为CD 上一点,连接HA 、HG ,HC 平分AHG ∠,若42AHG ∠=︒,180HGD EAB ∠+∠=︒,则ACD ∠的度数是 ︒.6.如图,直线//MN PQ ,点A 在直线MN 与PQ 之间,点B 在直线MN 上,连结AB .ABM ∠的平分线BC 交PQ 于点C ,连结AC ,过点A 作AD PQ ⊥交PQ 于点D ,作A F A B⊥交PQ于点F ,AE 平分DAF ∠交PQ 于点E ,若45CAE ∠=︒,52ACB DAE ∠=∠,则ACD ∠的度数是 .7.探究:如图①,////AB CD EF ,试说明BCF B F ∠=∠+∠.下面给出了这道题的解题过程,请在下列解答中,填上适当的理由. 解://AB CD ,(已知) 1B ∴∠=∠.( )同理可证,2F ∠=∠.12BCF ∠=∠+∠, BCF B F ∴∠=∠+∠.( )应用:如图②,//AB CD ,点F 在AB 、CD 之间,FE 与AB 交于点M ,FG 与CD 交于点N .若115EFG ∠=︒,55EMB ∠=︒,则DNG ∠的大小为 度.拓展:如图③,直线CD 在直线AB 、EF 之间,且////AB CD EF ,点G 、H 分别在直线AB 、EF 上,点Q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且不在直线GH 上,连结QG 、QH .若70GQH ∠=︒,则AGQ EHQ ∠+∠= 度.8.综合与探究如图,已知//AM BN ,60A ∠=︒,点P 是射线AM 上一动点(与点A 不重合).BC ,BD 别平分ABP ∠和PBN ∠,分别交射线AM 于点C ,D . (1)求ABN ∠、CBD ∠的度数;根据下列求解过程填空. 解://AM BN ,180ABN A ∴∠+∠=︒60A ∠=︒, ABN ∴∠= , 120ABP PBN ∴∠+∠=︒,BC 平分ABP ∠,BD 平分PBN ∠, 2ABP CBP ∴∠=∠、PBN ∠= ,( )22120CBP DBP ∴∠+∠=︒, CBD CBP DBP ∴∠=∠+∠= .(2)当点P 运动时,APB ∠与AD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 (3)当点P 运动到使ACB ABD ∠=∠时,直接写出ABC ∠的度数.9.已知直线12//l l ,直线3l 与1l 、2l 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P 是直线3l 上的一动点,如图①,若动点P 在线段CD 之间运动(不与C 、D 两点重合),问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始终具有312∠+∠=∠这一相等关系?试说明理由;如图②,当动点P 在线段CD 之外且在CD 的上方运动(不与C 、D 两点重合),则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若不成立,试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10.课上教师呈现一个问题:已知:如图1,//AB CD ,EF AB ⊥于点O ,FG 交CD 于点P ,当130∠=︒时,求EFG ∠的度数.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如图:甲同学辅助线的做法和分析思路如下: 辅助线:过点F 作//MN CD . 分析思路:①欲求EFG ∠的度数,由图可知只需转化为求2∠和3∠的度数之和; ②由辅助线作图可知,21∠=∠,从而由已知1∠的度数可得2∠的度数; ③由//AB CD ,//MN CD 推出//AB MN ,由此可推出34∠=∠; ④由已知EF AB ⊥,可得490∠=︒,所以可得3∠的度数; ⑤从而可求EFG ∠的度数.(1)请你根据乙同学所画的图形,描述辅助线的做法,并写出相应的分析思路. 辅助线: 分析思路:(2)请你根据丙同学所画的图形,求EFG ∠的度数. 11.已知,//AB CD ,点E 为射线FG 上一点.(1)如图1,若30EAF ∠=︒,40EDG ∠=︒,则AED ∠= ︒;(2)如图2,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此时CD 与AE 交于点H ,则AED ∠、EAF ∠、EDG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3,DI 平分EDC ∠,交AE 于点K ,交AI 于点I ,且:1:2EAI BAI ∠∠=,22AED ∠=︒,20I ∠=︒,求EKD ∠的度数.12.已知,直线//AB DC ,点P 为平面上一点,连接AP 与CP .(1)如图1,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当60BAP ∠=︒,20DCP ∠=︒时,求APC ∠. (2)如图2,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BAP ∠与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 ,写出AKC ∠与A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点P 落在CD 外,BAP ∠与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 ,AKC ∠与APC ∠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3.如图,已知:EF AC ⊥,垂足为点F ,DM AC ⊥,垂足为点M ,DM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B ,且1C ∠=∠,点N 在AD 上,且23∠=∠,试说明//AB MN .14.(1)如图①,90CEF ∠=︒,点B 在射线EF 上,//AB CD ,若130ABE ∠=︒,求C ∠的度数;(2)如图②,把“90CEF ∠=︒”改为“120CEF ∠=︒”,点B 在射线EF 上,//AB CD .猜想ABE ∠与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5.如图1,已知//AB CD ,30B ∠=︒,120D ∠=︒; (1)若60E ∠=︒,则F ∠= ;(2)请探索E ∠与F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如图2,已知EP 平分BEF ∠,FG 平分EFD ∠,反向延长FG 交EP 于点P ,求P ∠的度数.16.已知直线12//l l ,直线3l 和直线1l 、2l 交于点C 和D ,点P 是直线3l 上一动点(1)如图1,当点P 在线段CD 上运动时,PAC ∠,APB ∠,PBD ∠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请你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2)当点P 在C 、D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 点与点C 、D 不重合,如图2和图3),上述(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PAC ∠,APB ∠,PB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写理由.17.(1)如图(1),已知任意三角形ABC ,过点C 作//DE AB ,求证:DCA A ∠=∠; (2)如图(1),求证:三角形ABC 的三个内角(即A ∠、B ∠、)ACB ∠之和等于180︒; (3)如图(2),求证:AGF AEF F ∠=∠+∠;(4)如图(3),//AB CD ,119CDE ∠=︒,GF 交DEB ∠的平分线EF 于点F ,150AGF ∠=︒,求F ∠.18.如图,已知直线12//l l ,且3l 和1l ,2l 分别交于A ,B 两点,4l 和1l ,2l 相交于C ,D 两点,点P 在直线AB 上,(1)当点P 在A ,B 两点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ACP ∠,BDP ∠,CP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9.已知直线//AB CD ,(1)如图1,点E 在直线BD 上的左侧,直接写出ABE ∠,CDE ∠和BE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2)如图2,点E 在直线BD 的左侧,BF ,DF 分别平分ABE ∠,CDE ∠,直接写出BFD ∠和BED ∠的数量关系是 .(3)如图3,点E 在直线BD 的右侧BF ,DF 仍平分ABE ∠,CDE ∠,那么BFD ∠和BED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0.(1)如图1,//a b ,则12∠+∠=(2)如图2,//AB CD ,则123∠+∠+∠= ,并说明理由 (3)如图3,//a b ,则1234∠+∠+∠+∠=(4)如图4,//a b ,根据以上结论,试探究1234n ∠+∠+∠+∠+⋯+∠= (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无需说明理由)21.问题情境:(1)如图1,//AB CD ,130PAB ∠=︒,120PCD ∠=︒.求APC ∠度数.小颖同学的解题思路是:如图2,过点P 作//PE AB ,请你接着完成解答 问题迁移:(2)如图3,//AD BC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ADP α∠=∠,BCP β∠=∠.试判断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提示:过点P 作//)PE AD ,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 与点A 、B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猜想CPD ∠、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22.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点E 在BC 上.点G 在CA 的延长线上,EG 交AB 于点F ,AFG G ∠=∠,求证://GE AD .23.如图1,//AB CD ,直线EF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点G 在CD 上,点P 在直线EF 左侧、且在直线AB 和CD 之间,连接PE 、PG . (1)求证:EPG AEP PGC ∠=∠+∠;(2)连接EG ,若EG 平分PEF ∠,110AEP PGE ∠+∠=︒,12PGC EFC ∠=∠,求AEP ∠的度数;(3)如图2,若EF 平分PEB ∠,PGC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与EF 相交于点H ,则EPG ∠与EHG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4.已知E 、D 分别在AOB ∠的边OA 、OB 上,C 为平面内一点,DE 、DF 分别是CDO ∠、CDB ∠的平分线.(1)如图1,若点C 在OA 上,且//FD AO ,求证:DE AO ⊥;(2)如图2,若点C 在AOB ∠的内部,且DEO DEC ∠=∠,请猜想DCE ∠、AEC ∠、CD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若点C 在AOB ∠的外部,且DEO DEC ∠=∠,请根据图3、图4分别写出DCE ∠、AEC ∠、CDB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25.如图 1 ,//MN PQ ,直线AD 与MN 、PQ 分别交于点A 、D ,点B 在直线PQ 上, 过点B 作BG AD ⊥,垂足为点G . (1) 求证:90MAG PBG ∠+∠=︒;(2) 若点C 在线段AD 上 (不 与A 、D 、G 重合) ,连接BC ,MAG ∠和PBC ∠的平分线交于点H ,请在图 2 中补全图形, 猜想并证明CBG ∠与AHB ∠的数量关系;(3) 若直线AD 的位置如图 3 所示, (2) 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 请证明;若不成立, 请直接写出CBG ∠与AHB ∠的数量关系 .26.已知:如图,点C 在AOB ∠的一边OA 上,过点C 的直线//DE OB ,CF 平分ACD ∠,CG CF ⊥于点C .(1)若40O ∠=︒,求ECF ∠的度数; (2)求证:CG 平分OCD ∠.27.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BC DE ,BE 、DF 分别是ABC ∠、ADE ∠的平分线. 求证:12∠=∠. 证明://BC DE ,(ABC ADE ∴∠=∠ ).BE 、DF 分别是ABC ∠、ADE ∠的平分线.132ABC ∴∠=∠,142ADE ∠=∠.34∴∠=∠.∴ // ( ).12(∴∠=∠ ).28.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根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30A ∠=︒,60B ∠=︒,45D E ∠=∠=︒.(1)若150BCD ∠=︒,求ACE ∠的度数;(2)试猜想BCD ∠与ACE ∠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若按住三角板ABC 不动,绕顶点C 转动三角板DCE ,试探究BCD ∠等于多少度时,//CD AB ,并简要说明理由.29.如图,已知AD BC ⊥,EF BC ⊥,12∠=∠.求证://DG BA .30.如图,已知12180∠+∠=︒,3B ∠=∠,试判断AED ∠与AC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1.如图,已知//AB CD ,点E 在AC 的右侧,BAE ∠,D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探索AEC ∠与AFC ∠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2.已知:如图,12∠=∠,34∠=∠,56∠=∠.求证://ED FB .33.操作探究:如图,对折长方形纸片ABCD ,使AD 与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开: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EF 上(设落地为)N ,并使折痕经过点B ,得到折痕BM ,连接BN 、MN ,请你猜想MBN ∠的度数是多少,并证明你的结论.34.长江汛期即将来临,防汛指挥部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灯A 射线自AM 顺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回转,灯B 射线自BP 顺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 转动的速度是/a ︒秒,灯B 转动的速度是/b ︒秒,且a 、b 满足2|3|(4)0a b a b -++-=.假定这一带长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 MN ,且45BAN ∠=︒(1)求a 、b 的值;(2)若灯B 射线先转动20秒,灯A 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 射线到达BQ 之前,A 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如图,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 射线到达AN 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 ,过C 作CD AC ⊥交PQ 于点D ,则在转动过程中,BAC ∠与BCD ∠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求出其取值范围.35.已知:射线//OP AE(1)如图1,AOP ∠的角平分线交射线AE 与点B ,若58BOP ∠=︒,求A ∠的度数.(2)如图2,若点C 在射线AE 上,OB 平分AOC ∠交AE 于点B ,OD 平分COP ∠交AE 于点D ,39ADO ∠=︒,求ABO AOB ∠-∠的度数.(3)如图3,若A m ∠=,依次作出AOP ∠的角平分线OB ,BOP ∠的角平分线1OB ,1B OP∠的角平分线2OB ,1n B OP -∠的角平分线n OB ,其中点B ,1B ,2B ,⋯,1n B -,n B 都在射线AE 上,试求n AB O ∠的度数.36.请把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B ,C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 ,F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2E ∠=∠=∠,34∠=∠.求证://AB CD证明:2E ∠=∠(已知)∴ //(BC )3∴∠=∠ ( )34∠=∠(已知)4∴∠=∠ ( )12∠=∠(已知)12CAF CAF ∴∠+∠=∠+∠即BAF ∠=∠4∴∠=∠ (等量代换)∴ ( )37.如图所示,已知//AB CD ,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 ∠与A ∠,C ∠的关系.要求:(1)、(3)直接写出结论,(2)、(4)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结论:(1) ;(2) ;(3) ;(4) .证明:(2)(4)38.如图,已知直线12//l l ,直线3l 和直线1l 、2l 交于点C 和D 、A 、B 两点分别在1l 和2l 上,直线3l 上有一动点P(1)如果P 点在C 、D 之间运动时,猜测PAC ∠,APB ∠,PBD ∠之间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若点P 在DC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PAC ∠,APB ∠,PBD ∠之间的关系为(3)在(2)的条件下,PAC ∠和PBD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Q ,探索APB ∠和AQB ∠的关系,并证明.39.已知如图,90COD ∠=︒,直线AB 与OC 交于点B ,与OD 交于点A ,射线OE 与射线AF 交于点G .(1)若OE 平分BOA ∠,AF 平分BAD ∠,42OBA ∠=︒,则OGA ∠= ;(2)若13GOA BOA ∠=∠,13GAD BAD ∠=∠,42OBA ∠=︒,则OGA ∠= ; (3)将(2)中的“42OBA ∠=︒”改为“OBA α∠=”,其它条件不变,求OGA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4)若OE 将BOA ∠分成1:2两部分,AF 平分BAD ∠,(3090)ABO αα∠=︒<<︒,求OGA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40.“一带一路”让中国和世界更紧密,“中欧铁路”为了安全起见在某段铁路两旁安置了两座可旋转探照灯.如图1所示,灯A射线从AM开始顺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回转,灯B射线从BP开始顺时针旋转至BQ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转动的速度是每秒2度,灯B转动的速度是每秒1度.假定主道路是平行的,即//PQ MN,且∠∠=.BAM BAN:2:1(1)填空:BAN∠=︒;(2)若灯B射线先转动30秒,灯A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射线到达BQ之前,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3)如图2,若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射线到达AN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过C作∠与BCD∠=︒,则在转动过程中,请探究BAC∠的数量∠交PQ于点D,且120ACDACD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说明理由.41.如图,BG平分CBDCBD∠=︒,EF BG交AC于点F,100∠,E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求EFC∠的度数.A2542.如图①,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放在同一条直线AB上,其中30∠=OCD∠=︒,45ONM(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30∠=︒,如图②,MN与BON∠的度数;CD相交于点E,求CEN(2)将图①中的三角尺OMN 绕点O 按每秒1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第 秒时,边MN 恰好与边CD 平行;在第 秒时,直线MN 恰好与直线CD 垂直.(直接写出结果) 43.我们知道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观察与思考:如图1,若//AB CD ,点P 在AB 、CD 内部,BPD ∠、B ∠、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不必说明理由;(2)猜想与证明:如图2,将直线A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 于点Q ,利用(1)中的结论(可以直接套用)求BPD ∠、B ∠、D ∠、BQ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拓展与应用:如图3,设BF 交AC 于点M ,AE 交DF 于点N ,已知140AMB ∠=︒,105ANF ∠=︒.利用(2)中的结论直接写出B E F ∠+∠+∠的度数为 度,A ∠比F ∠大 度.44.已知:直线//a b ,点A ,B 分别是a ,b 上的点,APB 是a ,b 之间的一条折弦,且90APB ∠<︒,Q 是a ,b 之间且在折线APB 左侧的一点,如图.(1)若133∠=︒,74APB ∠=︒,则2∠= 度.(2)若Q ∠的一边与PA 平行,另一边与PB 平行,请探究Q ∠,1∠,2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Q ∠的一边与PA 垂直,另一边与PB 平行,请直接写出Q ∠,1∠,2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45.直线MN 与直线PQ 相交于O ,点A 在射线OP 上运动,点B 在射线OM 上运动.(1)如图1,若80AOB ∠=︒,已知AE 、BE 分别是BAO ∠和ABO ∠的角平分线,点A 、B 在运动的过程中,AEB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变化的情况;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AEB ∠的大小.(2)如图2,若80AOB ∠=︒,已知AB 不平行CD ,AD 、BC 分别是BAP ∠和ABM ∠的角平分线,AD 、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点A 、B 在运动的过程中,F ∠= ;DE 、CE 又分别是ADC ∠和BCD ∠的角平分线,点A 、B 在运动的过程中,CED ∠的大小也不发生变化,其大小为:CED ∠= .(3)如图3,若90AOB ∠=︒,延长BA 至G ,已知BAO ∠、OAG ∠的角平分线与BOQ ∠的角平分线及其延长线相交于E 、F ,则EAF ∠= ;(4)如图3,若AF ,AE 分别是GAO ∠,BAO ∠的角平分线,90AOB ∠=︒,在AEF ∆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ABO ∠的度数= .46.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时,课本中有一道关于潜望镜的拓广探索题,老师倡议班上同学分组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小钰所在组上网查阅资料,制作了相关PPT 介绍给同学(图1、图2);小宁所在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望镜模型并且观察成功(图3).大家结合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了潜望镜的工作原理.(1)图4中,AB,CD代表镜子摆放的位置,动手制作模型时,应该保证AB与CD平行,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满足12∠=∠,34∠=∠,这样离开潜望镜的光线MN就与进入潜望镜的光线EF平行,即//MN EF.请完成对此结论的以下填空及后续证明过程(后续证明无需标注理由).//AB CD(已知),2∴∠=∠().12∠=∠,34∠=∠(已知),1234(∴∠=∠=∠=∠).(2)在之后的实践活动总结中,老师进一步布置了一个任务:利用图5中的原理可以制作一个新的装置进行观察,那么在图5中方框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影像”的示意图为.A.B.C.D.47.已知,////AB CD EF,且CB平分ABF∠,CF平分BEF∠,请说明BC CF⊥的理由.解://AB E(已知)∴∠+∠=.CB平分ABF∠(已知)1 12ABF∴∠=∠同理,142BEF ∠=∠114()2ABF BEF ∴∠+∠=∠+∠= . 又//AB CD (已知)12∴∠=∠同理,34∠=∠1423∴∠+∠=∠+∠2390∴∠+∠=︒(等量代换)即90BCF ∠=︒BC CF ∴⊥ .48.如图,已知40ABC ∠=︒,射线DE 与AB 相交于点O ,且//DE BC .解答以下问题:(注EDF ∠为小于180︒的角)(1)画EDF ∠,使DF ∠的另一边//DF AB .请在如图①和图②中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并求EDF ∠的度数.(2)如果EDF ∠的顶点D 在ABC ∠的内部,边//DE BC ,另一边//DF AB .请在如图③和图④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ABC ∠与EDF ∠的度数后,直接写出ABC ∠与EDF ∠的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3)如果EDF ∠的顶点D 在ABC ∠的内部,边DF BC ⊥,请在如图⑤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ABC ∠与EDF ∠的度数后,直接写出ABC ∠与EDF ∠的关系,不必说明理由.49.如图(1),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是线段CD 上一点,(1)说明:AEB DAE CBE ∠=∠+∠;(2)如图(2),当AE 平分DAC ∠,ABC BAC ∠=∠. ①说明:90ABE AEB ∠+∠=︒;②如图(3)若ACD ∠的平分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F ,且60F ∠=︒,求BCD ∠.50.如图,已知射线//CD AB ,110C ABD ∠=∠=︒,E ,F 在CD 上,且满足EAD EDA ∠=∠,AF 平分CAE ∠.(1)求FAD ∠的度数;(2)若向右平行移动BD ,其它条件不变,那么:ADC AEC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其中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3)在向右平行移动BD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AFC ADB ∠=∠?若存在,请求出ADB ∠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难点突破“相交线与平行线(提高)”压轴题50道(含详细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小题)1.如图,//AD BC ,D ABC ∠=∠,点E 是边DC 上一点,连接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H .点F 是边AB 上一点.使得FBE FEB ∠=∠,作FEH ∠的角平分线EG 交BH 于点G ,若100DEH ∠=︒,则BEG ∠的度数为( )A .30︒B .40︒C .50︒D .60︒【解答】解:设FBE FEB α=∠=,则2AFE α∠=,FEH ∠的角平分线为EG ,设GEH GEF β∠=∠=, //AD BC ,180ABC BAD ∴∠+∠=︒,而D ABC ∠=∠,180D BAD ∴∠+∠=︒,//AB CD ∴,100DEH ∠=︒,则100CEG FAE ∠=∠=︒,1801802AEF AED BEG β∠=︒-∠-∠=︒-,在AEF ∆中,10021802180αβ︒++︒-=︒,故40βα-=︒,而40BEG FEG FEB βα∠=∠-∠=-=︒,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2.如图,已知//AB CD ,CE 、BE 的交点为E ,现作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作ABE ∠和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1E , 第二次操作,分别作1ABE ∠和1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2E , 第三次操作,分别作2ABE ∠和2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3E ,⋯, 第n 次操作,分别作1n ABE -∠和1n 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n E . 若1n E ∠=度,那BEC ∠等于 2n 度【解答】解:如图①,过E 作//EF AB ,//AB CD , ////AB EF CD ∴,1B ∴∠=∠,2C ∠=∠, 12BEC ∠=∠+∠, BEC ABE DCE ∴∠=∠+∠;如图②,ABE ∠和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1E ,111111222CE B ABE DCE ABE DCE BEC ∴∠=∠+∠=∠+∠=∠.1ABE ∠和1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2E ,22211111112224BE C ABE DCE ABE DCE CE B BEC ∴∠=∠+∠=∠+∠=∠=∠;如图②,2ABE ∠和2DCE ∠的平分线,交点为3E ,33322211112228BE C ABE DCE ABE DCE CE B BEC ∴∠=∠+∠=∠+∠=∠=∠;⋯以此类推,12n nE BEC ∠=∠. ∴当1n E ∠=度时,BEC ∠等于2n 度.故答案为:2n .3.如图,//AB CD ,CF 平分DCG ∠,GE 平分CGB ∠交FC 的延长线于点E ,若34E ∠=︒,则B ∠的度数为 68︒ .【解答】解:如图,延长DC 交BG 于M .由题意可以假设CDF GCF x ∠=∠=,CGE MGE y ∠=∠=.则有22x y GMC x y E =+∠⎧⎨=+∠⎩①②,①-②2⨯可得:2GMC E ∠=∠,34E ∠=︒, 68GMC ∴∠=︒, //AB CD , 68GMC B ∴∠=∠=︒,故答案为68︒.4.如图,直线//a b ,A 是直线a 上一点,D 、E 分别是直线b 上的点,C 是AE 上一点,80ACD ∠=︒,//EG CD 交AD 于G ,F 是GE 上一点使FGC FCG ∠=∠,作CB 平分ACF ∠,则BCG ∠= 40︒ .【解答】解:设BCD y ∠=,FGC FCG x ∠=∠=,//CD EG ,DCG FGC x ∴∠=∠=, CB 平分ACF ∠, ACB BCF ∴∠=∠,80y x y x ∴︒-=++, 2280x y ∴+=︒, 40x y ∴+=︒, 40BCG x y ∴∠=+=︒,故答案为40︒5.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A 、C ,CH 平分ACD ∠,点G 为CD 上一点,连接HA 、HG ,HC 平分AHG ∠,若42AHG ∠=︒,180HGD EAB ∠+∠=︒,则ACD ∠的度数是 106 ︒.【解答】解:HC 平分AHG ∠,且42AHG ∠=︒,21CHG ∴∠=︒, HC 平分ACG ∠,12HCG ACG ∴∠=∠,180CAB EAB ∠+∠=︒,180HGD EAB ∠+∠=︒, BAC HGD ∴∠=∠,//AB CD ,180BAC ACD ∴∠+∠=︒,设ACD α∠=,则1122MCG ACD α∠==,180BAC HGD α∠=∠=︒-, HGD ∠是CHG ∆的外角,HGD CHG HCG ∴∠=∠+∠,即1180212αα︒-=︒+,解得106α=︒,106ACD ∴∠=︒.故答案为:106︒.6.如图,直线//MN PQ ,点A 在直线MN 与PQ 之间,点B 在直线MN 上,连结AB .ABM ∠的平分线BC 交PQ 于点C ,连结AC ,过点A 作AD PQ ⊥交PQ 于点D ,作A F A B⊥交PQ于点F ,AE 平分DAF ∠交PQ 于点E ,若45CAE ∠=︒,52ACB DAE ∠=∠,则ACD ∠的度数是 27︒ .【解答】解:设DAE α∠=,则EAF α∠=,52ACB α∠=,AD PQ ⊥,AF AB ⊥,90BAF ADE ∴∠=∠=︒,90BAE BAF EAF α∴∠=∠+∠=︒+,90CEA ADE DAE α∠=∠+∠=︒+, BAE CEA ∴∠=∠,//MN PQ ,BC 平分ABM ∠,BCE CBM CBA ∴∠=∠=∠,又360ABC BCE CEA BAE ∠+∠+∠+∠=︒,180BCE CEA ∴∠+∠=︒, //AE BC ∴,ACB CAE ∴∠=∠,即5452α=︒,18α∴=︒, 18DAE ∴∠=︒,Rt ACD ∴∆中,9090(4518)27ACD CAD ∠=︒-∠=︒-︒+︒=︒,故答案为:27︒.三.解答题(共44小题)7.探究:如图①,////AB CD EF ,试说明BCF B F ∠=∠+∠.下面给出了这道题的解题过程,请在下列解答中,填上适当的理由. 解://AB CD ,(已知) 1B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理可证,2F ∠=∠.12BCF ∠=∠+∠, BCF B F ∴∠=∠+∠.( )应用:如图②,//AB CD ,点F 在AB 、CD 之间,FE 与AB 交于点M ,FG 与CD 交于点N .若115EFG ∠=︒,55EMB ∠=︒,则DNG ∠的大小为 度.拓展:如图③,直线CD 在直线AB 、EF 之间,且////AB CD EF ,点G 、H 分别在直线AB 、EF 上,点Q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且不在直线GH 上,连结QG 、QH .若70GQH ∠=︒,则AGQ EHQ ∠+∠= 度.【解答】解:探究:://AB 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1同理可证,2∠=∠.F∠=∠+∠,BCF12∴∠=∠+∠.(等量代换)BCF B F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应用:由探究可知:MFN AMF CNF∠=∠+∠,1155560∴∠=∠=︒-︒=︒.CNF DNG故答案为60.拓展:如图③中,当的Q在直线GH的右侧时,36070290∠+∠=︒-︒=︒,AGQ EHQ当点Q'在直线GH的左侧时,70∠'+∠'=∠'=︒.AGQ EHQ GQ H故答案为70或290.8.综合与探究如图,已知//∠=︒,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AAM BN,60别平分ABP∠,分别交射线AM于点C,D.∠和PBN(1)求ABN∠的度数;根据下列求解过程填空.∠、CBD解://AM BN,∴∠+∠=︒180ABN A∠=︒,60AABN ∴∠= 120︒ , 120ABP PBN ∴∠+∠=︒,BC 平分ABP ∠,BD 平分PBN ∠, 2ABP CBP ∴∠=∠、PBN ∠= ,( )22120CBP DBP ∴∠+∠=︒, CBD CBP DBP ∴∠=∠+∠= .(2)当点P 运动时,APB ∠与AD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 (3)当点P 运动到使ACB ABD ∠=∠时,直接写出ABC ∠的度数.【解答】解:(1)//AM BN ,180ABN A ∴∠+∠=︒, 60A ∠=︒, 120ABN ∴∠=︒120ABP PBN ∴∠+∠=︒,BC 平分ABP ∠,BD 平分PBN ∠,2ABP CBP ∴∠=∠、2PBN PBD ∠=∠,(角平分线的定义), 22120CBP DBP ∴∠+∠=︒, 60CBD CBP DBP ∴∠=∠+∠=︒.故答案为120︒,2PBD ∠,角平分线的定义,60︒.(2)APB ∠与ADB ∠之间数量关系是:2APB ADB ∠=∠.不随点P 运动变化. 理由是://AM BN ,APB PBN ∴∠=∠,ADB DBN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D 平分PBN ∠(已知), 2PBN DBN ∴∠=∠(角平分线的定义), 22APB PBN DBN ADB ∴∠=∠==∠=∠(等量代换), 即2APB ADB ∠=∠. (3)结论:30ABC ∠=︒.理由://AM BN ,ACB CBN ∴∠=∠,当ACB ABD ∠=∠时,则有CBN ABD ∠=∠,ABC CBD CBD DBN ∴∠+∠=∠+∠,ABC DBN ∴∠=∠,由(1)可知120ABN ∠=︒,60CBD ∠=︒,60ABC DBN ∴∠+∠=︒, 30ABC ∴∠=︒9.已知直线12//l l ,直线3l 与1l 、2l 分别交于C 、D 两点,点P 是直线3l 上的一动点,如图①,若动点P 在线段CD 之间运动(不与C 、D 两点重合),问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始终具有312∠+∠=∠这一相等关系?试说明理由;如图②,当动点P 在线段CD 之外且在CD 的上方运动(不与C 、D 两点重合),则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若不成立,试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312∠+∠=∠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①,过点P 作1//PE l ,1AEP ∴∠=∠,12//l l , 2//PE l ∴,3BPE ∴∠=∠,2BPE APE ∠+∠=∠, 312∴∠+∠=∠;(2)312∠+∠=∠不成立,新的结论为312∠-∠=∠,理由为:如图②,过P 作1//PE l ,1APE ∴∠=∠,12//l l ,2//PE l ∴,3BPE ∴∠=∠,2BPE APE ∠-∠=∠,312∴∠-∠=∠.10.课上教师呈现一个问题:已知:如图1,//AB CD ,EF AB ⊥于点O ,FG 交CD 于点P ,当130∠=︒时,求EFG∠的度数.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如图:甲同学辅助线的做法和分析思路如下:辅助线:过点F 作//MN CD .分析思路:①欲求EFG ∠的度数,由图可知只需转化为求2∠和3∠的度数之和;②由辅助线作图可知,21∠=∠,从而由已知1∠的度数可得2∠的度数; ③由//AB CD ,//MN CD 推出//AB MN ,由此可推出34∠=∠;④由已知EF AB ⊥,可得490∠=︒,所以可得3∠的度数;⑤从而可求EFG ∠的度数.(1)请你根据乙同学所画的图形,描述辅助线的做法,并写出相应的分析思路. 辅助线: 过点P 作//PN EF 交AB 于点N分析思路:(2)请你根据丙同学所画的图形,求EFG ∠的度数.【解答】解:(1)辅助线:过点P 作//PN EF 交AB 于点N .分析思路:①欲求EFG ∠的度数,由辅助线作图可知,EFG NPG ∠=∠,因此,只需转化为求NPG ∠的度数;②欲求NPG ∠的度数,由图可知只需转化为求1∠和2∠的度数和;③又已知1∠的度数,所以只需求出2∠的度数;④由已知EF AB ⊥,可得490∠=︒;⑤由//PN EF ,可推出34∠=∠;//AB CD 可推出23∠=∠,由此可推24∠=∠,所以可得2∠的度数;⑥从而可以求出EFG ∠的度数.(2)如图,过点O 作//ON FG ,//ON FG ,130EFG EON ONC ∴∠=∠∠=∠=︒,//AB CD ,30ONC BON ∴∠=∠=︒,EF AB ⊥,90EOB ∴∠=︒,9030120EFG EON EOB BON ∴∠=∠=∠+∠=︒+︒=︒.11.已知,//AB CD ,点E 为射线FG 上一点.(1)如图1,若30EAF ∠=︒,40EDG ∠=︒,则AED ∠= 70 ︒;(2)如图2,当点E 在FG 延长线上时,此时CD 与AE 交于点H ,则AED ∠、EAF ∠、EDG ∠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请说明你的结论;(3)如图3,DI 平分EDC ∠,交AE 于点K ,交AI 于点I ,且:1:2EAI BAI ∠∠=,22AED ∠=︒,20I ∠=︒,求EKD ∠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延长DE 交AB 于H ,//AB CD ,40D AHE ∴∠=∠=︒,AED ∠是AEH ∆的外角,304070AED A AHE ∴∠=∠+∠=︒+︒=︒,故答案为:70;(2)EAF AED EDG ∠=∠+∠.理由://AB CD ,EAF EHC ∴∠=∠,EHC ∠是DEH ∆的外角,EHG AED EDG ∴∠=∠+∠,EAF AED EDG ∴∠=∠+∠;(3):1:2EAI BAI ∠∠=,∴设EAI α∠=,则3BAE α∠=,22AED ∠=︒,20I ∠=︒,DKE AKI ∠=∠,又180EDK DKE DEK ∠+∠+∠=︒,180KAI KIA AKI ∠+∠+∠=︒, 2EDK α∴∠=-︒, DI 平分EDC ∠,224CDE EDK α∴∠=∠=-︒,//AB CD ,EHC EAF AED EDG ∴∠=∠=∠+∠,即32224αα=︒+-︒,解得18α=︒,16EDK ∴∠=︒,∴在DKE ∆中,1801622142EKD ∠=︒-︒-︒=︒.12.已知,直线//AB DC ,点P 为平面上一点,连接AP 与CP .(1)如图1,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当60BAP ∠=︒,20DCP ∠=︒时,求APC ∠.(2)如图2,点P 在直线AB 、CD 之间,BAP ∠与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 ,写出AKC ∠与AP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点P 落在CD 外,BAP ∠与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 ,AKC ∠与APC ∠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1,过P 作//PE AB ,//AB CD ,////PE AB CD ∴,APE BAP ∴∠=∠,CPE DCP ∠=∠,602080APC APE CPE BAP DCP ∴∠=∠+∠=∠+∠=︒+︒=︒;(2)12AKC APC ∠=∠. 理由:如图2,过K 作//KE AB ,//AB CD ,////KE AB CD ∴,AKE BAK ∴∠=∠,CKE DCK ∠=∠,AKC AKE CKE BAK DCK ∴∠=∠+∠=∠+∠,过P 作//PF AB ,同理可得,APC BAP DCP ∠=∠+∠,BAP ∠与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 ,1111()2222BAK DCK BAP DCP BAP DCP APC ∴∠+∠=∠+∠=∠+∠=∠, 12AKC APC ∴∠=∠;(3)12AKC APC ∠=∠. 理由:如图3,过K 作//KE AB ,//AB CD ,////KE AB CD ∴,BAK AKE ∴∠=∠,DCK CKE ∠=∠,AKC AKE CKE BAK DCK ∴∠=∠-∠=∠-∠,过P 作//PF AB ,同理可得,APC BAP DCP ∠=∠-∠,BAP ∠与DCP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K ,1111()2222BAK DCK BAP DCP BAP DCP APC ∴∠-∠=∠-∠=∠-∠=∠, 12AKC APC ∴∠=∠.13.如图,已知:EF AC ⊥,垂足为点F ,DM AC ⊥,垂足为点M ,DM 的延长线交AB于点B ,且1C ∠=∠,点N 在AD 上,且23∠=∠,试说明//AB MN .【解答】证明:EF AC ⊥,DM AC ⊥,90CFE CMD ∴∠=∠=︒(垂直定义), //EF DM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CDM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2∠=∠(已知), 2CDM ∴∠=∠(等量代换), //MN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MN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C ∠=∠(已知), 1AMN ∴∠=∠(等量代换), //AB MN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4.(1)如图①,90CEF ∠=︒,点B 在射线EF 上,//AB CD ,若130ABE ∠=︒,求C ∠的度数;(2)如图②,把“90CEF ∠=︒”改为“120CEF ∠=︒”,点B 在射线EF 上,//AB CD .猜想ABE ∠与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①,过E 作//EK AB ,则1180ABE ∠+∠=︒, 118050ABE ∴∠=︒-∠=︒,90CEF ∠=︒,290140∴∠=︒-∠=︒,//AB CD ,//EK AB ,//EK CD ∴,240C ∴∠=∠=︒;(2)60ABE C ∠-∠=︒,理由:如图②,过E 作//EK AB ,则1180ABE ∠+∠=︒, 1180ABE ∴∠=︒-∠,//AB CD ,//EK AB ,//EK CD ∴,2C ∴∠=∠,12120CEF ∠=∠+∠=︒,即180120ABE C ︒-∠+∠=︒, 18012060ABE C ∴∠-∠=︒-︒=︒.15.如图1,已知//AB CD ,30B ∠=︒,120D ∠=︒;(1)若60E ∠=︒,则F ∠= 90︒ ;(2)请探索E ∠与F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如图2,已知EP 平分BEF ∠,FG 平分EFD ∠,反向延长FG 交EP 于点P ,求P ∠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1,分别过点E ,F 作//EM AB ,//FN AB , ////EM AB FN ∴,30B BEM ∴∠=∠=︒,MEF EFN ∠=∠,又//AB CD ,//AB FN ,//CD FN ∴,180D DFN ∴∠+∠=︒,又120D ∠=︒,60DFN ∴∠=︒,30BEF MEF ∴∠=∠+︒,60EFD EFN ∠=∠+︒, 60EFD MEF ∴∠=∠+︒3090EFD BEF ∴∠=∠+︒=︒;故答案为:90︒;(2)如图1,分别过点E ,F 作//EM AB ,//FN AB , ////EM AB FN ∴,30B BEM ∴∠=∠=︒,MEF EFN ∠=∠,又//AB CD ,//AB FN ,//CD FN ∴,180D DFN ∴∠+∠=︒,又120D ∠=︒,60DFN ∴∠=︒,30BEF MEF ∴∠=∠+︒,60EFD EFN ∠=∠+︒, 60EFD MEF ∴∠=∠+︒,30EFD BEF ∴∠=∠+︒;(3)如图2,过点F 作//FH EP ,由(2)知,30EFD BEF ∠=∠+︒,设2BEF x ∠=︒,则(230)EFD x ∠=+︒, EP 平分BEF ∠,GF 平分EFD ∠,12PEF BEF x ∴∠=∠=︒,1(15)2EFG EFD x ∠=∠=+︒, //FH EP ,PEF EFH x ∴∠=∠=︒,P HFG ∠=∠,15HFG EFG EFH ∠=∠-∠=︒,15P ∴∠=︒.16.已知直线12//l l ,直线3l 和直线1l 、2l 交于点C 和D ,点P 是直线3l 上一动点(1)如图1,当点P 在线段CD 上运动时,PAC ∠,APB ∠,PBD ∠之间存在什么数量关系?请你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2)当点P 在C 、D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 点与点C 、D 不重合,如图2和图3),上述(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PAC ∠,APB ∠,PB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写理由.【解答】解:(1)APB PAC PBD ∠=∠+∠, 如图1,过点P 作1//PE l ,APE PAC ∴∠=∠,12//l l ,2//PE l ∴,BPE PBD ∴∠=∠,APE BPE PAC PBD ∴∠+∠=∠+∠, APB PAC PBD ∴∠=∠+∠;(2)不成立,如图2:PAC APB PBD ∠=∠+∠,理由:过点P 作1//PE l ,APE PAC ∴∠=∠,12//l l ,2//PE l ∴,BPE PBD ∴∠=∠,APB APE BPE PAC PBD ∠=∠-∠=∠-∠,PAC APB PBD ∴∠=∠+∠;如图3:PBD PAC APB ∠=∠+∠,理由:过点P 作1//PE l ,APE PAC ∴∠=∠,12//l l ,2//PE l ∴,BPE PBD ∴∠=∠,APB BPE APE PBD PAC =∠-∠=∠-∠,PBD PAC APB ∴∠=∠+∠.17.(1)如图(1),已知任意三角形ABC ,过点C 作//DE AB ,求证:DCA A ∠=∠;(2)如图(1),求证:三角形ABC 的三个内角(即A ∠、B ∠、)ACB ∠之和等于180︒;(3)如图(2),求证:AGF AEF F ∠=∠+∠;(4)如图(3),//AB CD ,119CDE ∠=︒,GF 交DEB ∠的平分线EF 于点F ,150AGF ∠=︒,求F ∠.【解答】证明:(1)//DE BC ,DCA A ∴∠=∠;(2)如图1所示,在ABC ∆中,//DE BC ,1B ∴∠=∠,2C ∠=∠(内错角相等). 12180BCA ∠+∠+∠=︒,180A B C ∴∠+∠+∠=︒.即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3)180AGF FGE ∠+∠=︒,由(2)知,180GEF EG FGE ∠+∠+∠=︒,AGF AEF F ∴∠=∠+∠;(4)//AB CD ,119CDE ∠=︒,119DEB ∴∠=︒,61AED ∠=︒, GF 交DEB ∠的平分线EF 于点F ,59.5DEF ∴∠=︒,120.5AEF ∴∠=︒,150AGF ∠=︒,AGF AEF F ∠=∠+∠,150120.529.5F ∴∠=︒-︒=︒.18.如图,已知直线12//l l ,且3l 和1l ,2l 分别交于A ,B 两点,4l 和1l ,2l 相交于C ,D 两点,点P 在直线AB 上,(1)当点P 在A ,B 两点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ACP ∠,BDP ∠,CP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证明:(1)如图1,过点P 作1//PQ l ,1//PQ l ,1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PQ l ,12//l l (已知),2//PQ l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5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5∠=∠+∠,312∴∠=∠+∠(等量代换);(2)如图2,过P 点作//PF BD 交CD 于F 点,//AC BD ,//PF AC ∴,ACP CPF ∴∠=∠,BDP DPF ∠=∠,CPD DPF CPF BDP ACP ∴∠=∠-∠=∠-∠;同理,如图③,CPD ACP BDP ∠=∠-∠;。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题(附答案详解)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拔高题(附答案详解)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第二章拔高题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AB∥CD,BF平分∠ABE,且BF∥DE,则∠ABE与∠D的关系是()A.∠ABE=3∠D B.∠ABE+∠D=90°C.∠ABE+3∠D=180°D.∠ABE=2∠D2.如图,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A=30°,∠1=40°,则∠2的度数为()A.55°B.60°C.65°D.70°3.如图,ABCD为一长条形纸带,AB∥CD,将ABCD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1=2∠2,则∠AEF的度数为()A.60°B.65°C.72°D.75°5.下列生活实例中,数学原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从一条河向一个村庄引一条最短的水渠,其中数学原理是: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B.两个村庄之间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把一个木条固定到墙上需要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从一个货站向一条高速路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6.如图,已知AB∥DE,∠ABC=80°,∠CDE=150°,则∠BCD=()A.30°B.40°C.50°D.60°7.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的度数为()A.120°B.108°C.126°D.114°二.填空题(共8小题)8.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上,移动三角板DEF使两条直角边DE、DF恰分别经过B、C两点,若EF∥BC,则∠ABD=°.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落在AB边上的点G处,点D落在点H处.若∠1=62°,则图中∠BEG的度数为.10.如图,已知DE∥BC,2∠D=3∠DBC,∠1=∠2.则∠DEB=度.11.如图,已知AE∥BD,∠1=130°,∠2=28°,则∠C的度数为.12.如图,BE∥CF,则∠A+∠B+∠C+∠D=度.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13.如图,若OP∥QR∥ST,则∠1,∠2,∠3的数量关系是:.14.如图,∠BCD=90°,AB∥DE,则α与β一定满足的等式是.15.如图,∠AOB的一边OA为平面镜,∠AOB=37°,在OB上有一点E,从E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一点D反射,此时∠ODE=∠ADC,且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的度数是.第13题第14题第15题三.解答题(共11小题)16.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交于点G,H,GM⊥GE,∠BGM=20°,HN 平分∠CHE,求∠NHD的度数.17.如图,直线AB∥CD,并且被直线MN所截,MN分别交AB和CD于点E、F,点Q在PM 上,且∠AEP=∠CFQ.求证:∠EPM=∠FQM.18.如图,已知AB∥CD,∠A=40°.点P是射线AB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CE、CF 分别平分∠ACP和∠DCP交射线AB于点E、F.(1)求∠ECF的度数;(2)随着点P的运动,∠APC与∠AF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此数量关系;若改变,请说明理由;(3)当∠AEC=∠ACF时,求∠APC的度数.19.【探究】如图①,∠AFH和∠CHF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1)若∠AFH=60°,∠CHF=50°,则∠EOF=度,∠FOH=度.(2)若∠AFH+∠CHF=100°,求∠FOH的度数.【拓展】如图②,∠AFH和∠CHI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若∠AFH+∠CHF=α,直接写出∠FOH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0.如图,AB∥CD,∠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点E,BE交CD于点F.(1)求证:∠1+∠2=90°;(2)如果∠EDF=36°,那么∠BFC等于多少度?21.如图,AB∥CD,点E在线段AB上,连接EC、ED、AD,且ED平分∠CEB,AD⊥EF,若∠ADC=42°,∠A﹣∠B=8°,求∠BDE的度数.22.(1)如图1,已知AB∥CD,求证:∠BED=∠1+∠2.(2)如图2,已知AB∥CD,写出∠1、∠EGH与∠2、∠BEG之间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已知AB∥CD,直接写出∠1、∠3、∠5、与∠2、∠4、∠6之间的关系.23.已知AB∥CD,点E为平面内一点,BE⊥CE于E.(1)如图1,请直接写出∠ABE和∠DCE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过点E作EF⊥CD,垂足为F,求证:∠CEF=∠ABE;(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EG平分∠CEF,交DF于点G,作ED平分∠BEF,交CD 于D,连接BD,若∠DBE+∠ABD=180°,且∠BDE=3∠GEF,求∠BEG的度数.24.(1)如图①,若AB∥CD,求∠B+∠D+∠E1的度数?(2)如图②,若AB∥CD,求∠B+∠D+∠E1+∠E2的度数?(3)如图③,若AB∥CD,求∠B+∠D+∠E1+∠E2+∠E3的度数?(4)如图④,若AB∥CD,猜想∠B+∠D+∠E1+∠E2+…+∠E n的度数?25.如图,已知直线l1∥l2,点A、B分别在l1与l2上.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直线CD上有一点P.(1)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 AC,∠APB,∠PB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 AC,∠APB,∠PBD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26.如图,已知∠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F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DBC =∠F,求证:EC∥DF.一.选择题(共7小题)1.如图,AB∥CD,BF平分∠ABE,且BF∥DE,则∠ABE与∠D的关系是()A.∠ABE=3∠D B.∠ABE+∠D=90°C.∠ABE+3∠D=180°D.∠ABE=2∠D【解答】证明:如图,延长DE交AB的延长线于G,∵AB∥CD,∴∠D=∠G,∵BF∥DE,∴∠G=∠ABF,∴∠D=∠ABF,∵BF平分∠ABE,∴∠ABE=2∠ABF=2∠D,即∠ABE=2∠D.故选:D.2.如图,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A=30°,∠1=40°,则∠2的度数为()A.55°B.60°C.65°D.70°【解答】解:∵EF∥MN,∠1=40°,∴∠1=∠3=40°,∵∠A=30°,∴∠2=∠A+∠3=70°,故选:D.3.如图,ABCD为一长条形纸带,AB∥CD,将ABCD沿EF折叠,A、D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1=2∠2,则∠AEF的度数为()A.60°B.65°C.72°D.75°【解答】解:由翻折的性质可知:∠AEF=∠FEA′,∵AB∥CD,∴∠AEF=∠1,∵∠1=2∠2,设∠2=x,则∠AEF=∠1=∠FEA′=2x,∴5x=180°,∴x=36°,∴∠AEF=2x=72°,故选:C.4.在下列图形中,由∠1=∠2一定能得到AB∥CD的是()A.B.C.D.【解答】解:如下图,∵∠1=∠2,∴AB∥CD,故选:A.5.下列生活实例中,数学原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从一条河向一个村庄引一条最短的水渠,其中数学原理是: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B.两个村庄之间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把一个木条固定到墙上需要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从一个货站向一条高速路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解答】解:A、从一条河向一个村庄引一条最短的水渠,其中数学原理是:垂线段最短,故原命题错误;B、两个村庄之间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C、一个木条固定到墙上需要两颗钉子,其中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正确;D、从一个货站向一条高速路修一条最短的公路,其中的数学原理是: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故选:A.6.如图,已知AB∥DE,∠ABC=80°,∠CDE=150°,则∠BCD=()A.30°B.40°C.50°D.60°【解答】解:反向延长DE交BC于M,∵AB∥DE,∴∠BMD=∠ABC=80°,∴∠CMD=180°﹣∠BMD=100°;又∵∠CDE=∠CMD+∠BCD,∴∠BCD=∠CDE﹣∠CMD=150°﹣100°=50°.故选:C.7.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的度数为()A.120°B.108°C.126°D.114°【解答】解:如图,设∠B′FE=x,∵纸条沿EF折叠,∴∠BFE=∠B′FE=x,∠AEF=∠A′EF,∴∠BFC=∠BFE﹣∠CFE=x﹣18°,∵纸条沿BF折叠,∴∠C′FB=∠BFC=x﹣18°,而∠B′FE+∠BFE+∠C′FE=180°,∴x+x+x﹣18°=180°,解得x=66°,∵A′D′∥B′C′,∴∠A′EF=180°﹣∠B′FE=180°﹣66°=114°,∴∠AEF=114°.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8.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上,移动三角板DEF使两条直角边DE、DF恰分别经过B、C两点,若EF∥BC,则∠ABD=15°.【解答】解:∵将一块60°的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45°的直角三角板ABC上,∴∠E=30°,∠ABC=45°,∵EF∥BC,∴∠DBC=∠E=30°,∴∠ABD=45°﹣30°=15°,故答案为:15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落在AB边上的点G处,点D落在点H处.若∠1=62°,则图中∠BEG的度数为56°.【解答】解:∵AD∥BC,∴∠1=∠FEC=62°,由翻折可得:∠FEG=∠FEC=62°,∴∠BEG=180°﹣62°﹣62°=56°,故答案为:56°10.如图,已知DE∥BC,2∠D=3∠DBC,∠1=∠2.则∠DEB=36度.【解答】解:∵DE∥BC,∴∠E=∠1,∵∠1=∠2,∴∠1=∠2=∠B,设∠1=∠2=∠B=x,∵2∠D=3∠DBC,∴∠D=3x,∴5x=180°,∴x=36°故答案为36.11.如图,已知AE∥BD,∠1=130°,∠2=28°,则∠C的度数为22°.【解答】解:∵AE∥BD,∠1=130°,∠2=28°,∴∠CBD=∠1=130°,∠CDB=∠2=28°,∴∠C=180°﹣∠CBD﹣∠CDB=180°﹣130°﹣28°=22°.故答案为:22°12.如图,BE∥CF,则∠A+∠B+∠C+∠D=180度.【解答】解:如图所示,由图知∠A+∠B=∠BPD,∵BE∥CF,∴∠CQD=∠BPD=∠A+∠B,又∵∠CQD+∠C+∠D=180°,∴∠A+∠B+∠C+∠D=180°,故答案为:180.13.如图,若OP∥QR∥ST,则∠1,∠2,∠3的数量关系是:∠2+∠3﹣∠1=180°.【解答】解:如图,延长TS,∵OP∥QR∥ST,∴∠2=∠4,∵∠3与∠ESR互补,∴∠ESR=180°﹣∠3,∵∠4是△FSR的外角,∴∠FSR+∠1=∠4,即180°﹣∠3+∠1=∠2,∴∠2+∠3﹣∠1=180°.故答案为:∠2+∠3﹣∠1=180°.14.如图,∠BCD=90°,AB∥DE,则α与β一定满足的等式是∠α﹣∠β=90°.【解答】解:过C作CF∥AB,∵AB∥DE,∴AB∥DE∥CF,∴∠1=∠β,∠α=180°﹣∠2,∴∠α﹣∠β=180°﹣∠2﹣∠1=180°﹣∠BCD=90°,故答案为∠α﹣∠β=90°.15.如图,∠AOB的一边OA为平面镜,∠AOB=37°,在OB上有一点E,从E点射出一束光线经OA上一点D反射,此时∠ODE=∠ADC,且反射光线DC恰好与OB平行,则∠DEB的度数是74°.【解答】解:过点D作DF⊥AO交OB于点F.∵入射角等于反射角,∴∠1=∠3,∵CD∥OB,∴∠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3(等量代换);在Rt△DOF中,∠ODF=90°,∠AOB=37°,∴∠2=90°﹣37°=53°;∴在△DEF中,∠DEB=180°﹣2∠2=74°.故答案为:74°.三.解答题(共11小题)16.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交于点G,H,GM⊥GE,∠BGM=20°,HN平分∠CHE,求∠NHD的度数.【解答】解:∵GM⊥GE∴∠EGM=90°∵∠BGM=20°∴∠EGB=∠EGM﹣∠BGM=70°∴∠AGH=∠EGB=70°∵AB∥CD∴∠AGH+∠CHG=180°∴∠CHG=110°∵HN平分∠CHE∴∠NHC=∠CHG=×110°=55°∴∠NHD=180°﹣∠CHN=180°﹣55°=125°17.如图,直线AB∥CD,并且被直线MN所截,MN分别交AB和CD于点E、F,点Q在PM上,且∠AEP=∠CFQ.求证:∠EPM=∠FQM.【解答】解:∵AB∥CD∴∠AEM=∠CFM,∵∠AEP=∠CFQ,∴∠MEP=∠MFQ,∴EP∥FQ,∴∠EPM=∠FQM.18.如图,已知AB∥CD,∠A=40°.点P是射线AB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CE、CF分别平分∠ACP和∠DCP交射线AB于点E、F.(1)求∠ECF的度数;(2)随着点P的运动,∠APC与∠AF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此数量关系;若改变,请说明理由;(3)当∠AEC=∠ACF时,求∠APC的度数.【解答】解:(1)∵AB∥CD,∴∠A+∠ACD=180°,∴∠ACD=180°﹣40°=140°,∵CE平分∠ACP,CF平分∠DCP,∴∠ACP=2∠ECP,∠DCP=2∠PCF,∴∠ECF=∠ACD=70°;(2)不变.数量关系为:∠APC=2∠AFC.∵AB∥CD,∴∠AFC=∠DCF,∠APC=∠DCP,∵CF平分∠DCP,∴∠DCP=2∠DCF,∴∠APC=2∠AFC;(3)∵AB∥CD,∴∠AEC=∠ECD,当∠AEC=∠ACF时,则有∠ECD=∠ACF,∴∠ACE=∠DCF,∴∠PCD=∠ACD=70°,∴∠APC=∠PCD=70°.19.【探究】如图①,∠AFH和∠CHF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1)若∠AFH=60°,∠CHF=50°,则∠EOF=30度,∠FOH=125度.(2)若∠AFH+∠CHF=100°,求∠FOH的度数.【拓展】如图②,∠AFH和∠CHI的平分线交于点O,EG经过点O且平行于FH,分别与AB、CD交于点E、G.若∠AFH+∠CHF=α,直接写出∠FOH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探究】(1)∵∠AFH=60°,OF平分∠AFH,∴∠OFH=30°,又∵EG∥FH,∴∠EOF=∠OFH=30°;∵∠CHF=50°,OH平分∠CHF,∴∠FHO=25°,∴△FOH中,∠FOH=180°﹣∠OFH﹣∠OHF=125°;故答案为:30,125;(2)∵FO平分∠AFH,HO平分∠CHF,∴∠OFH=∠AFH,∠OHF=∠CHF.∵∠AFH+∠CHF=100°,∴∠OFH+∠OHF=(∠AFH+∠CHF)=×100°=50°.∵EG∥FH,∴∠EOF=∠OFH,∠GOH=∠OHF.∴∠EOF+∠GOH=∠OFH+∠OHF=50°.∵∠EOF+∠GOH+∠FOH=180°,∴∠FOH=180°﹣(∠EOF+∠GOH)=180°﹣50°=130°.【拓展】∵∠AFH和∠CHI的平分线交于点O,∴∠OFH=∠AFH,∠OHI=∠CHI,∴∠FOH=∠OHI﹣∠OFH=(∠CHI﹣∠AFH)=(180°﹣∠CHF﹣∠AFH)=(180°﹣α)=90°﹣α.20.如图,AB∥CD,∠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点E,BE交CD于点F.(1)求证:∠1+∠2=90°;(2)如果∠EDF=36°,那么∠BFC等于多少度?【解答】解:(1)∵AB∥CD,∴∠ABD+∠BDC=180°,∵BE、DE平分∠ABD、∠BDC,∴∠1=∠ABD,∠2=∠BDC,∴∠1+∠2=(∠ABD+∠BDC)=90°,(2)∵DE平分∠BDC,∴∠2=∠EDF=36°,又∵∠1+∠2=90°,∴∠1=54°,又∵AB∥CD,∴∠BFC=180°﹣∠1=180°﹣54°=126°.21.如图,AB∥CD,点E在线段AB上,连接EC、ED、AD,且ED平分∠CEB,AD⊥EF,若∠ADC=42°,∠A﹣∠B=8°,求∠BDE的度数.【解答】解:∵AB∥CD,∴∠ADC=∠A=42°,∵∠A﹣∠B=8°,∴∠B=34°,∵AD⊥EF,∴∠AFE=90°,∴∠AEF=48°,∴∠BEC=132°,∵DE平分∠BEC,∴∠BED=∠BEC=66°,∴∠BDE=180°﹣66°﹣34°=80°.22.(1)如图1,已知AB∥CD,求证:∠BED=∠1+∠2.(2)如图2,已知AB∥CD,写出∠1、∠EGH与∠2、∠BEG之间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已知AB∥CD,直接写出∠1、∠3、∠5、与∠2、∠4、∠6之间的关系.【解答】解:(1)证明:如图,过点E作EF∥AB,∵AB∥CD,∴AB∥CD∥EF,∴∠3=∠1,∠4=∠2,∴∠3+∠4=∠1+∠2,即∠BED=∠1+∠2;(2)∠1+∠EGH=∠2+∠BEG,理由如下:如图,分别过点E、G作EF∥AB,GH∥AB,∵AB∥CD,∴AB∥EF∥GH∥CD,∴∠1=∠3,∠4=∠5,∠6=∠2,∴∠1+∠5+∠6=∠3+∠4+∠2,即∠1+∠EGH=∠2+∠BEG;(3)由题可得,向左的角度数之和与向右的角度数之和相等,∴∠1、∠3、∠5与∠2、∠4、∠6之间的关系为:∠1+∠3+∠5=∠2+∠4+∠6.23.已知AB∥CD,点E为平面内一点,BE⊥CE于E.(1)如图1,请直接写出∠ABE和∠DCE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2,过点E作EF⊥CD,垂足为F,求证:∠CEF=∠ABE;(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EG平分∠CEF,交DF于点G,作ED平分∠BEF,交CD 于D,连接BD,若∠DBE+∠ABD=180°,且∠BDE=3∠GEF,求∠BEG的度数.【解答】解:(1)结论:∠ECD=90°+∠ABE.理由:如图1中,从BE交DC的延长线于H.∵AB∥CH,∴∠ABE=∠H,∵BE⊥CE,∴∠CEH=90°,∴∠ECD=∠H+∠CEH=90°+∠H,∴∠ECD=90°+∠ABE.(2)如图2中,作EM∥CD,∵EM∥CD,CD∥AB,∴AB∥CD∥EM,∴∠BEM=∠ABE,∠F+∠FEM=180°,∵EF⊥CD,∴∠F=90°,∴∠FEM=90°,∴∠CEF与∠CEM互余,∵BE⊥CE,∴∠BEC=90°,∴∠BEM与∠CEM互余,∴∠CEF=∠BEM,∴∠CEF=∠ABE.(3)如图3中,设∠GEF=α,∠EDF=β.∴∠BDE=3∠GEF=3α,∵EG平分∠CEF,∴∠CEF=2∠FEG=2α,∴∠ABE=∠CEF=2α,∵AB∥CD∥EM,∴∠MED=∠EDF=β,∠KBD=∠BDF=3α+β,∠ABD+∠BDF=180°,∴∠BED=∠BEM+∠MED=2α+β,∵ED平分∠BEF,∴∠BED=∠FED=2α+β,∴∠DEC=β,∵∠BEC=90°,∴2α+2β=90°,∵∠DBE+∠ABD=180°,∠ABD+∠BDF=180°,∴∠DBE=∠BDF=∠BDE+∠EDF=3α+β,∵∠ABK=180°,∴∠ABE+∠B=DBE+∠KBD=180°,即2α+(3α+β)+(3α+β)=180°,∴6α+(2α+2β)=180°,∴α=15°,∴∠BEG=∠BEC+∠CEG=90°+15°=105°.24.(1)如图①,若AB∥CD,求∠B+∠D+∠E1的度数?(2)如图②,若AB∥CD,求∠B+∠D+∠E1+∠E2的度数?(3)如图③,若AB∥CD,求∠B+∠D+∠E1+∠E2+∠E3的度数?(4)如图④,若AB∥CD,猜想∠B+∠D+∠E1+∠E2+…+∠E n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①,过E1作E1F∥AB,则E1F∥CD,∴∠B+∠1=180°①,∠D+∠1=180°②,①+②得∠B+∠1+∠D+∠2=360°,即∠B+∠D+∠E1=360°;(2)如图②,分别过E1,E2作E1F∥AB,E2G∥AB,则E1F∥E2G∥CD,∴∠1+∠B=∠2+∠3=∠4+∠D=180°,∴∠B+∠D+∠E1+∠E2=∠1+∠B+∠2+∠3+∠4+∠D=540°=3×180°;(3)如图③,分别过E1,E2,E3作E1F1∥E2F2∥E3F3∥AB,则E1F1∥E2F2∥E3F3∥CD,∴∠B+∠BE1E2=180°,∠E2E1F1+∠E1E2F2=180°,∠E3E2F2+∠E2E3F3=180°,∠DE3F3+∠D=180°,∴∠B+∠D+∠E1+∠E2+∠E3=720°;(4)由(1)(2)(3)知,拐点的个数n与角的和之间的关系是(n+1)•180°,∴∠B+∠D+∠E1+∠E2+…+∠E n=(n+1)•180°.25.如图,已知直线l1∥l2,点A、B分别在l1与l2上.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直线CD上有一点P.(1)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 AC,∠APB,∠PB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 AC,∠APB,∠PBD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解答】解:(1)如图,当P点在C、D之间运动时,则有∠APB=∠P AC+∠PBD.理由如下:过点P作PE∥l1,∵l1∥l2,∴PE∥l2∥l1,∴∠P AC=∠1,∠PBD=∠2,∴∠APB=∠1+∠2=∠P AC+∠PBD;(2)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①如图,当点P在在l2下方时,有结论:∠APB=∠P AC﹣∠PBD.理由是:过点P作PE∥l1,则∠APE=∠P AC,又∵l1∥l2,∴PE∥l2,∴∠BPE=∠PBD,∵∠APE=∠APB+∠BPE,∴∠P AC=∠APB+∠PBD,∴∠APB=∠P AC﹣∠PBD;②如图,当点P在l1上方时,有结论:∠APB=∠PBD﹣∠P AC.理由是:过点P作PE∥l2,则∠BPE=∠PBD,又∵l1∥l2,∴PE∥l1,∴∠APE=∠P AC,∵∠BPE=∠APE+∠APB,∴∠PBD=∠P AC+∠APB,∴∠APB=∠PBD﹣∠P AC.26.如图,已知∠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F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DBC =∠F,求证:EC∥DF.【解答】证明:∵∠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C=∠ABC,∠ECB=∠ACB,∴∠DBC=∠ECB.∵∠DBC=∠F,∴∠ECB=∠F,∴EC∥D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典型例题及强化训练课标要求①了解对顶角,知道对项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干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⑤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⑥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典型例题1.判定与性质例1判断题: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答案:(1)错,应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错,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错,应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错,应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例2已知:如图,AB∥CD,求证:∠B+∠D=∠BED。

分析:可以考虑把∠BED变成两个角的和。

如图证明∠D=∠2,需证EF∥CD,这可通过已知AB∥CD和EF∥AB得到。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又∵EF∥AB(已作),∴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BED=∠1+∠2,∴∠BED=∠B+∠D(等量代换)。

变式1已知:如图6,AB∥CD,求证:∠BED=360°-(∠B+∠D)。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及结论。

我们通常所说的∠BED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如果把∠BED看成是大于平角的角,可以认为此题的结论与例1的结论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模仿例1作辅助线,不难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又∵EF∥AB(已作),∴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D+∠2=180°+180°(等式的性质)。

又∵∠BED=∠1+∠2,∴∠B+∠D+∠BED=360°(等量代换)。

∴∠BED==360°-(∠B+∠D)(等式的性质)。

变式2已知:如图7,AB∥CD,求证:∠BED=∠D-∠B。

分析:此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E点的位置不同,从而结论也不同。

模仿例1与变式1作辅助线的方法,可以解决此题。

证明:过点E作EF∥AB,则∠FE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已知),又∵EF∥AB(已作),∴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D=∠FED-∠FEB,∴∠BED=∠D-∠B(等量代换)。

变式3已知:如图8,AB∥CD,求证:∠BED=∠B-∠D。

分析:此题与变式2类似,只是∠B、∠D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证明:过点E作EF∥AB,则∠1+∠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B∥CD(已知),又∵EF∥AB(已作),∴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FED+∠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2+∠D=180°。

∴∠1+∠2+∠D-(∠1+∠B)=180°-180°(等式的性质)。

∴∠2=∠B-∠D(等式的性质)。

即∠BED=∠B-∠D。

例3已知:如图9,AB∥CD,∠ABF=∠DCE。

求证:∠BFE=∠FEC。

证法一:过F点作FG∥AB,则∠ABF=∠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过E点作EH∥CD,则∠DCE=∠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FG∥AB(已作),AB∥CD(已知),∴FG∥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又∵EH∥CD(已知),∴FG∥EH(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2=∠3+∠4(等式的性质)即∠BFE=∠FEC。

证法二:如图10,延长BF、DC相交于G点。

∵AB∥CD(已知),∴∠1=∠AB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已知),∴∠1=∠DCE(等量代换)。

∴BG∥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果延长CE、AB相交于H点(如图11),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证明(过程略)。

证法三:(如图12)连结BC。

∵AB∥CD(已知),∴∠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F=∠DCE(已知),∴∠ABC-∠ABF=∠BCD-∠DCE(等式的性质)。

即∠FBC=∠BCE。

∴BF∥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FE=∠FE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强化训练一.填空1.完成下列推理过程①∵∠3=∠4(已知),__∥___()②∵∠5=∠DAB(已知),∴____∥______()③∵∠CDA+=180°(已知),∴AD∥BC()2.如图,已知DE∥BC,BD是∠ABC的平分线,∠EDC=109°,∠ABC=50°则∠A度,∠BDC=度。

3.如图,AB∥CD,BE,CE分别平分∠ABC,∠BCD,则∠AEB+∠CED=。

4、将点P(-3,y)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x,-1),则xy=___________。

5、已知: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OE平分∠BOC,且∠AOC=68°,则∠BOE=二、选择题1.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A南偏西50度方向;B南偏西40度方向;C北偏东50度方向;D北偏东40度方向2.如图,AB∥EF∥DC,EG∥BD,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个A6个个个个A BCDE FGH1A BED C543CD AC ABED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若满足a ⊥b ,b ⊥c ,c ⊥d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a ∥d B 、b ⊥d C 、a ⊥d D 、b ∥c4、如图,∠1和∠2互补,∠3=130°,那么∠4的度数是() °°°°5.已知:AB ∥CD ,且∠ABC =20°,∠CFE =30°, 则∠BCF 的度数是()6判断题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 1∥l 2的是() (A )∠1=∠3(B )∠2=∠3 (C )∠4=∠5(D )∠2+∠4=180° 7.如图,直线c 与直线a 、b 相交,且a 21∠=∠31∠=∠23∠=∠ 1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同位角相等;B 、两线与第三线相交,内错角相等;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9.如图,AB ∥CD ,AC ⊥BC ,图中与∠CAB 互余的角有……() 个个个个10.如图,已知直线AB ∥CD ,当点E 直线AB 与CD 之间时,有∠BED=∠ABE +∠CDE 成立;而当点E 在直线AB 与CD 之外时,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A 、∠BED =∠ABE +∠CDE 或∠BED =∠ABE -∠CDE ;B 、∠BED =∠ABE -∠CDEC 、∠BED =∠CDE -∠ABE 或∠BED =∠ABE -∠CDE ; D 、∠BED =∠CDE -∠ABE三、解下列各题:1.如图,已知OA ⊥OC ,OB ⊥OD ,∠3=26°,求∠1、∠2的度数。

2、已知AD ∥BC ,∠A =∠C ,求证:AB ∥CD 。

3.如图,AB ∥CD ,求∠BAE +∠AEF +∠EFC +∠FCD 的度数.4.已知,如图AC ⊥BC ,HF ⊥AB ,CD ⊥AB ,∠EDC 与∠CHF 互补,求证:DE ⊥AC .5.如图,已知AB ∥ED ,∠ABC =135°,∠BCD =80°,求∠CDE 的度数。

6.已知:如图,AD ⊥BC 于D ,EG ⊥BC 于G ,AE =AF .求证:AD 平分∠BAC 。

四、如图A 、B 是两块麦地,P 是一个水库,A水引到A 、B 方案,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2. 1略;121°,84°;°;4.-10;5。

56° 二.三.1.解:∵OA ⊥OC ,OB ⊥OD ∴∠1+∠2=90°,∠3+∠2=90° ∴∠1=∠3=26° ∴∠2=64°2证明:∵AD ∥BC , ∴∠A +∠B =180° ∵∠A =∠C , ∴∠C +∠B =180° ∴AB ∥CD . 2. 解:连结AC . ∵AB ∥DC∴∠CAB +∠ACD =180°∵∠CAE +∠ACF +∠E +∠F =360° ∴∠CAB +∠ACD =180°∴∠BAE +∠AEF +∠EFC +∠FCD =540°D G DE C4.证明:∵HF⊥AB,AB⊥CD ∴CD∥HF,∴∠CHF+∠HCD=180°∵∠EDC与∠CHF互补,∴∠EDC=∠HCD,∴ED∥CB∴∠AED=∠ACB∵∠ACB=90°∴∠AED=90°∴DE⊥AC.5.解:延长BC交DE于F.由∠ABC=135°易得∠BFD=45°,又∠BCD=80°,得∠CDE=35°6.证明:∵AD⊥BC于D,EG⊥BC于G ∴AD∥EG,∴∠2=∠3,∠1=∠E,∵AE=AF∴∠E=∠3,∴∠1=∠2,∴AD平分∠BAC。

四.略F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