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作文指导写

合集下载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点评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点评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点评在农村长大的我,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家畜,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憨厚老实的老黄牛。

我家曾经就有一头老黄牛,它身躯庞大,毛色棕黄,脊梁高耸,那一对弯弯的角坚硬而有力。

它的眼睛大而明亮,总是带着温和与顺从的神情。

每次看到它,我心里都会涌起一种莫名的亲切。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田里的稻子已经成熟,金黄一片,等待着收割。

家里人早早地就起来准备,父亲把老黄牛从牛棚里牵了出来,给它套上了犁具。

老黄牛似乎知道要开始干活了,乖乖地站在那里,任由父亲摆布。

一开始,老黄牛走得很慢,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

它喘着粗气,嘴里不断地吐着白沫,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从它的身上滚落。

父亲在后面扶着犁,一边吆喝着,一边用鞭子轻轻地抽打它的屁股。

老黄牛似乎受到了鼓舞,步伐逐渐加快,犁在它的拉动下,深深地插进了土地里,翻出了一道道黑褐色的土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越来越毒,气温越来越高。

我站在田埂上,看着老黄牛和父亲在田里辛勤劳作,心里满是心疼。

我跑回家,拿来了水和草料,想要给老黄牛解解渴、充充饥。

当我走到它身边时,它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把水倒进盆里,它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不一会儿,一盆水就见了底。

我又把草料放在它嘴边,它大口大口地咀嚼着,吃得津津有味。

“这老黄牛啊,真是咱们家的大功臣!”父亲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感慨地说道。

我点了点头,心里对老黄牛充满了敬佩。

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从无怨言。

哪怕是再苦再累的活,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它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它就像我们家里的一位长辈,默默地付出,守护着这个家。

到了中午,活终于干完了。

父亲解下了老黄牛身上的犁具,牵着它往回走。

老黄牛的脚步显得有些蹒跚,它的身上沾满了泥土和汗水,但是它的眼神里却透着一丝满足和欣慰。

回到牛棚里,它一下子就卧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黄牛依然尽职尽责地为我们家干活。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写作 “借物喻人”技巧指导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写作 “借物喻人”技巧指导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写作“借物喻人”技巧指导(含范文)“借物喻人”,是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初中记叙文中,如果能灵活的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拓宽自己的写作素材,还能提升作文的立意,让普通写人的文章,意蕴深长。

【技法总结】1、寓物于事。

例如作家肖复兴的散文《苦瓜》,文章记叙的是母亲种植苦瓜的事件。

把要写的对象,融入一件事情当中写,有情节,有故事。

2、寻找人与物的相似点。

本文的结尾2段,明确点出了苦瓜与母亲的相似之处。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

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日‘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母亲,与君子,有相似之处,都是把苦留给自己,把“甜”带给他人。

借物喻人的作文,关键是点明“物”与“人”的相似之处,共同之处。

这里的相似和共同,主要是指品质上的,赋予物品人的品质,赞美物品的同时,也是赞美人。

3、画龙点睛,明点中心。

对人物的赞美之情,在行文中,可以隐含表达。

但到了文章末尾,一定要明确点明,不要让读者去猜测。

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

“于都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就是点明中心的句子。

作为初中生,写考场记叙文,尽量将点题句或段,放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或最后一段,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到你想表达的中心。

【名家作品】《苦瓜》作者:肖复兴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

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

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

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

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子,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子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子格外吸引我。

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

如何指导学生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写“借物喻人”的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如何指导学生写“借物喻人”的作文——听《落花生》教学有感最近听了我们学校的钟老师上了一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三课《落花生》第二课时,是一节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及“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后的小练笔,这是课文的一个难点。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由表及里地谈论花生的可贵之处,揭示了做人应该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是一篇以物喻理、借物喻人的好文章。

课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要求如下: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来,如何选择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的事物的特点,是难点之一;确定事物特点之后,运用什么方法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是难点之二;怎样由物及人自然过渡揭示做人的道理,是难点之三。

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做法试试:一、以读促写,读中悟法。

考虑到借物喻人的文章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正式接触过,因此教学《落花生》一课的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时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父亲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二、例文引路,潜移默化。

让学生掌握借物喻人的写法,特别是让学生写好借物喻人的文章,光靠写作理论空头说教不行,只靠《落花生》一例也不行。

因此,建议老师们选几篇“借物喻人”的例文,好像歌颂蜡烛、粉笔、让学生从较多的感性材料即案例中,去无声地感受能更好地体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通过让学生“读——悟——练”,体会写法,掌握技巧。

《落花生》课后小练笔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落花生》课后小练笔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落花生》课后小练笔借物喻人作文指导同学们,在学习了《落花生》这篇课文后,相信大家对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种写作手法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深意。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写好借物喻人的作文。

一、认真观察,选好“物”首先,要选好用来喻人的“物”。

这个“物”要有明显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能够与人的品格、精神产生关联。

比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可以用蜡烛来比喻那些默默奉献的人;竹子在风雨中依然挺立,我们可以用竹子来比喻那些坚韧不拔的人。

在选择“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外形、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了解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比如,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这就体现了它不畏严寒的特点;老牛勤勤恳恳地劳作,从不抱怨,这展现了它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深入挖掘,找准“喻点”选好了“物”,接下来就要找准“喻点”,也就是这个“物”与人的相似之处。

比如,我们选了白杨来写,白杨高大挺拔,守卫着边疆。

那么,我们可以把白杨与人的正直、坚强、勇敢联系起来,比喻那些坚守岗位、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

再比如,蜜蜂整天忙碌地采蜜,为人们酿造甜蜜。

我们就可以把蜜蜂与人的勤劳、无私奉献联系起来,比喻那些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三、巧妙构思,合理安排在写作之前,要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

一般来说,可以先描写“物”的特点,然后由“物”过渡到人,揭示出“物”与人的相似之处,最后表达对人的赞美之情。

比如,写《路灯》。

开头可以先描写路灯的外形,“在城市的街道旁,矗立着一盏盏路灯。

它们笔直地站立着,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

”接着写路灯的作用,“每当夜幕降临,路灯就会亮起,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路灯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不偷懒。

”然后由路灯过渡到人,“路灯的默默坚守,让我想到了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比如清洁工,他们每天早早地起床,清扫街道,为我们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人们带来了光明,它这一生就是有意义的。这时,我想起了一句格言:“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虽然平凡,却有着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做一个具
有蜡烛精神的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蜡烛

一个普通的圆柱体,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头上长着一一种非常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见过蜡烛吧!它非
妈妈把蜡烛放在了我的书桌上。顿时,整个房间在烛光的照耀下变亮了,我
也安心地在烛光下写起了作业。
终于,我把作业写好了。正当我准备离开房间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蜡烛被
燃烧得只剩下半截了。我又坐了下来,目不转睛盯着蜡烛,看着它一点一点
地燃烧。这个时候,我被蜡烛的精神感动了。它燃烧着自己,却为人们带来
了光亮。它虽然外形普通,却拥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此时此刻,在我的
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 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 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 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 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 着一副傲骨,却从不骄傲自大。它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 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
影。牛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
有人会注意一头牛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们做过什么。
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
丰富的知识。大家都说老师是园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灯。可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1、确定一个对象;
《梅花》 《蜜蜂》
2、抓住所描写的“物”的 特点;
3、分析“物”的形象本质(品 《松树》 《垃圾箱》
质);
4、找出“物”与人的相似处;
《路灯》……
5、感悟“物”与人的精神品质,
抒发情感。
山东淄博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 人》作 文指导
山东淄博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喻 人》作 文指导
蜡烛,它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以后,我也 要像蜡烛一样,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山东淄博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喻 人》作 文指导
例文分析,寻找技巧
《牛》 《梅花》 《蜡烛》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伟大。 牛的头上有一对犄角,四肢修长,身体健壮, 尾巴细长。年轻力壮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 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 处可见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 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 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 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 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 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 一堆干草和一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的 是草,挤的却是牛奶。
山东淄博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喻 人》作 文指导
山东淄博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喻 人》作 文指导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用辛勤和汗水培育 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使我们成为祖国的贡献者,对自 己从来没有一点儿私心,不求一点儿回报。如果生活中 没有了老师,就如停电时没有蜡烛,人生会陷入一片黑 暗。这时,我想起了上学期背的一句古诗:“春蚕到死 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再适 合不过了。老师直到白发苍苍,也还在坚持上课,就如 蜡烛一样,为了照亮别人,牺牲自己。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的示例
1. "她的眼睛清澈如春水,透过镜头的时刻,记录着无数动人瞬间。" 2. "这个城市是一只巨人,拥有无尽的力量,却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3. "时间悄悄地溜走,就像一只灵巧的猫咪,永不停息地追逐着我们的脚步。"
借物喻人的技巧
1. 创造力换位思考:设想事物具有独立思考和情感。 2. 感官描写:运用五感描述事物,增强形象生动度。 3. 上下文联系:将比喻的事物与文章内容有机结合,切勿脱离主题。 4. 夸张手法:适当夸张事物的特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作文指导(借物喻人)
欢迎来到本次作文指导,我们将学习借物喻人的技巧,这是一种生动形象的 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什么是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是指通过拟人化手法,将事物或现象与人类的特质进行类比,从 而传达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信息。
借物喻人的定义
借物喻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在作文中通过比喻手段,将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 概念,与人类的性格、特点或行为相联系,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借物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作用
借物喻人可以使作文更具形象特色和感染力,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借物喻人的步骤
1. 选择适合的事物或现象。 2. 把事物或现象拟人化,赋予其人类的特征。 3. 将拟人化的事物或现象与要表达的主题或观点联系起来。 4. 运用比喻语言,生动地描述拟人化的事物或现象。
总结与展望
通过学习借物喻人,我们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充满表现力。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使用借物喻人的技巧, 展示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共21张PPT)

中考作文分类指导《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共21张PPT)

例文分析,寻找技巧
《牛》
《梅花》
《蜡烛》

牛很普通,但它也很伟大。 牛的头上有一对犄角,四肢修长,身体健壮, 尾巴细长。年轻力壮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 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 处可见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 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 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 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 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 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 一堆干草和一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的 是草,挤的却是牛奶。
借 物 喻 人
--记叙文写作
借物喻人
定义:就是借助某一事物(动物、
植物、静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 品格。
好处:突出中心思想,立意更深远,
情感表达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
如何去写?
写“借物喻人” 的文章具体要求: 1、确定一个对象; 2、抓住所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物”的 特点; 3、分析“物”的形象本质(品质);
写作题材——牛
“老牛亦知夕阳晚, 不用扬鞭自奋蹄。” 牛,是毕生的。 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依旧注视着那还未耕 完的稻田,然后带着 遗憾永远的闭上了那 双明亮而又清澈的双 眼。
写作题材——路灯
路灯的外表朴 实,她绽放光明 ,照亮过往的路 人。她默默地奉 献着自己,从不 求回报,也经常 被人们赞美。
这默默无闻的牛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样的人。如种 地的农民、工厂的工人、学校的老师等,他们就像牛一样, 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的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 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没有了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蔬 菜吃;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 就学不到知识。 在西部,也有许多这样的人。2006年7月1日,青藏铁 路开通了,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的志愿者。 他们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干旱洪水,为祖国的西部换来 了繁荣昌盛。那么困难的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 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难道我们就没有这样的精神吗?其实, 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我尊敬牛,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 无私地奉献着。它可以和松树、白杨相提并论;可以和“四 大君子”同起同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牛的这种精神!

练笔借物喻人写作指导

练笔借物喻人写作指导

练笔借物喻人写作指导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写作指导(一)--------借物喻人一、借物喻人:即是通过记叙、描写一种物(动物、植物、静物)的特点,来比喻一个人(或一种人)的某种品格,从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写“借物喻人”的文章:1、形象描写“物”的特点;2、深刻揭示“物”的本质;3、升华人的精神品质;4、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参考题目:《小草》、《粉笔》、《桥》、《路》、《松树》、《垃圾箱》、《蜡烛》、《老牛》、《抹布》、《书桌》三、写作结构A赞美式(我热爱......因为......)开篇:引出对象 B下定义(......,这便是......)C引用式(诗句\名句)中间: 描写对象: A外在特征:外形习性作用等B内在品质:品格\精神等由物及人:拿出具体例证:可分段列举1~3个结尾: 赞美物,学习它的精神或品质.范文学习:翠竹有人喜欢花,喜欢花的娇艳;有人喜欢柳,喜欢柳的婀娜多姿;而我虽喜欢花,也喜欢柳,但更喜欢那一枝枝翠色欲滴,亭亭玉立的竹子。

竹子既没有花儿娇艳,也没有柳树婀娜,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它浑身流动着生命的绿色,一年四季总是给予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绿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它身姿细长而又英挺,高贵而又典雅,在微风轻拂下,像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舞姿而又柔美,又像一个绿色的精灵在摇头晃脑。

我喜欢竹子,不仅因为它全身都是宝,更因为它具有从不索取,只会无私奉献的品质。

它为了人类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嫩嫩的竹笋用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翠绿的竹叶即是大熊猫的美味食物又是人们用来做扇子的好材料、竹皮被削成竹条,用来编织成了各种各样坚固耐用的竹器、精美别致的工艺品........我为竹子无私奉献的品质所感动,不由得想起像竹子一样为祖国奉献的许许多多的建设者,他们为祖国、为人民辛勤地劳动着,无私地奉献着。

他们就如竹子,有着宁屈不折的精神。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有人喜欢髙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欢清香淡雅的兰花,还有人喜欢鲜艳傲骨的梅花,我却喜欢那平平凡凡的小草。

(列举类似事物,引入描写的对象)春天还没来到,小草已经早早地从土地里探出头来,呼唤春天的到来。

温暖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树芽,吹开了小花,吹醒了大地,小草也伸了个懒腰,谢过春姐姐,重新开始了他那全新的生活。

盛夏到了,烈日当空,太阳像火炉烤着大地。

花儿都低下了头,惟有小草,它在默默地抗争着,苦斗着。

暴风雨来了,这对于许多植物都是莫大的伤害。

看,风雨过后,花儿瘫痪在地上,树枝折得折,断得断;叶子已经不行了,有的低下了头,有的结束了生命。

惟有小草还高昂着头,不肯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而且经过风雨的洗礼,小草更绿了,更可爱了。

几阵瑟瑟秋风,几阵绵绵秋雨,小草终于开始枯萎了。

这时小草还是顽强的挺着身子,不乞求人类的怜悯。

人们可能会叹气说:“唉,小草枯萎了。

”但可不要忘了,冬去春来,他们不是还会“春风吹又生”吗?(抓住特点,分析品质)看啊!小草的生命力多顽强!看到小草,我不禁想到生活中像小草这样的人。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阿姨,即使脑部以下全部瘫痪,依然自学了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语,翻译了许多外国的作品;自学医术,给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帮助。

她不正像是顽强不屈的小草吗?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具有小草精神的人,正顽强地活着。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精彩地活着呢?(找出“物”与“人”的相似之处,抒发感情。

)我喜欢小草,更喜欢具有小草精神的人!(结尾点题,点明中心)露珠赞我喜爱露珠。

我赞美它。

(开门见山,引入描写的对象)每年夏秋之季,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

此时残月如约,晨星闪烁,绿柳和庄稼低语,微风吹来,格外清爽。

晨雾慢慢褪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

在万道霞光中呈现出一个美妙、崭新的世界。

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一颗、两颗、千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双闪光的眼睛。

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二、学会思考
1、为什么要思考: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爱因斯坦:“学习知 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毛泽东:“多想出智慧。”孔子:“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思考训练: 黑板:你是黑的,学生的前途却因你而光明! 粉笔:用生命作代价,为人类播下文明的种子;损耗的是自己,写 下的是美丽。 直尺:因为自己一生正直,才可以丈量他人的长短。
Hale Waihona Puke 4、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文章就会生动形象,情感
丰满,感人肺腑。
四、学会想象1
1、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春秋战国时期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词 采绚丽,想象丰富;继屈原之后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推 向极致的著名大诗人李白更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 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 个长”等等的神奇瑰丽的佳句;宋词里的想象则写尽了人间的悲欢 离合,家破人亡的愁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问闲愁 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放地去发现,去捕捉,去创造,去表现,这样,我们一定会有咏不尽的松 梅竹,歌不完的星月云,感不尽的春秋四时,赋不完的社会人生!果如是, 陆游所谓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将离我们不再遥远!
课堂小结2
3、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 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
学会想象3
4、归纳: 生活中没有想象,就算再富有,也只能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写作中没 有想象,即便再用功,也难以奏出华美的乐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 想象可以把我们带到许许多多神奇的领域:可上天,可下地,可入海; 可谈古,可论今,可展望未来;可纵横捭阖,自由驰骋!可到月宫里会嫦 娥,访吴刚;可到美人鱼的故乡去做客;可穿越时空隧道,找历史人物谈 心;可与外星球的人做朋友……

小升初作文写作指导:学会借物喻人

小升初作文写作指导:学会借物喻人

小升初作文写作指导:学会借物喻人
一、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借物喻人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生动地表达观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借物喻人。

二、正文
1、把物品和人物联系起来。

借物喻人的时候,首先要把物品
与人物联系起来,比如说,把一个人比作一棵树,树叶的颜色代表这个人的性格,树枝的形状代表这个人的行为,树干的高度代表这个人的精神境界。

2、把物品和人物的特征联系起来。

借物喻人的时候,还要把
物品与人物的特征联系起来,比如说,把一个人比作一只鸟,鸟的翅膀代表这个人的勇气,鸟的喙代表这个人的智慧,鸟的羽毛代表这个人的美丽。

3、把物品和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

借物喻人的时候,还要把
物品与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比如说,把一个人比作一只狐狸,狐狸的灵活性代表这个人的机智,狐狸的智慧代表这个人的智慧,狐狸的敏捷性代表这个人的敏锐。

三、结尾
以上就是关于借物喻人的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生动地表达观点。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作文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作文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作文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作文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体会一下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山中的老杏树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

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

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

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

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点评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点评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点评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很奇怪的作业:借物喻人。

我怎么也找不到了书包,能找到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它像一只小兔子,眼睛圆圆的的,嘴巴小小的,以前在嚼着草。

石头是应该不会动的,但它却像个勇敢的的士兵,守护着山坡。

风吹过的时候,石头纹丝不动,像一位沉默不语的守卫。

雨水打在它的身上,它只不过默然地经受着,像是在奇遇一场考验。

我认真地观察着石头,它得象一位慈祥的老人,有过了岁月的洗礼,却依旧流露出着坚强自信。

我倒是感到,它身上蕴涵着无穷的力量。

石头,它也没生命,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竟像我们身边的人,无声地守护者着我们,默默的地意见着我们。

我想要拥有像石头一样的很坚强的人,永远都是守护者着我的家人和朋友。

老师说,我的作文写得很有创意,流露出了想象力。

我兴奋极了,因为我清楚,我用自己的心感觉到了石头的故事。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批注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批注

借物喻人的作文加批注《路灯》在我们小区的角落里,立着一盏普普通通的路灯。

这盏路灯啊,可真不一般。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出来扔垃圾。

天气异常闷热,一丝风都没有,感觉整个世界都像被放进了一个大蒸笼里。

我正抱怨着这鬼天气,一抬头就看到了那盏路灯。

它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发出柔和的光。

我走近它,仔细地观察起来。

它的杆子是铁灰色的,上面布满了斑斑驳驳的锈迹,就好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

那灯罩呢,也有一些灰尘,但这并不影响它发出光芒。

突然,一只小飞虫直直地撞向了灯罩,啪的一声,然后就掉落在了地上。

我心想,这小虫子可真笨啊。

这时,我看到有个小朋友在路灯下玩耍,他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玩得不亦乐乎。

路灯的光洒在他身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

而路灯呢,就好像一个守护者,默默地看着小朋友,给他带来光明和温暖。

这盏路灯,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它却在每一个夜晚,准时地亮起来,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

它多像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奉献的人啊,比如每天清晨早早起来清扫街道的清洁工,比如在讲台上辛勤耕耘的老师,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却从不求回报。

我又看了一眼路灯,然后转身回家。

那盏路灯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发出温暖的光。

它会一直这样立着,照亮着我们,也照亮着我们的生活。

这普通的路灯,真的有着不普通的意义啊。

批注:文章以小区角落里的路灯为写作对象,详细描述了在一个闷热夜晚路灯的样子和其给周围带来的影响,如照亮小朋友玩耍,这些细节让路灯的形象具体可感。

通过小飞虫撞灯罩、小朋友在灯光下玩耍等细节描写,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

接着由路灯联想到生活中的默默奉献者如清洁工和老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首尾都强调了路灯的不普通,相互呼应,使文章结构较为完整。

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符合轻松幽默的风格,且语言通俗易懂,符合要求。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借物喻人》作文指导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借物喻人
定义:就是借助某一事物(动物、
植物、静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 品格。
好处:突出中心思想,立意更深远,
情感表达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 染力。
“借物抒情,托物寓意”就是通过 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 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 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 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 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 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 言志作铺垫的。
如何去写?
写“借物喻人” 的文章具体要求:
1、确定一个对象; 2、抓住所描写的“物”的 特点; 3、分析“物”的形象本质(品质); 4、找出“物”与人的相似处;
5、感悟“物”与人的精神品质,抒发
情感。
写作结构
赞美式(我赞美……因为它……)
开篇:引出对象
下定义(……,这便是……) 引用式(诗句、名言)
二、描绘要具体
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 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 之物的“形”,进行具体的描绘。 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 指它的局部特征。
三、联想要恰当
既然是“托物寓意”,就必然要采用象 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 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 如《白杨礼赞》的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 质朴,坚强不屈 类比点是:______________ ;白杨树和 哨兵的类比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傲然挺立,坚强不屈 白杨树和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可缺少 的精神的类比点是:_________________ 团结一心,力求上进
路灯,耐热玻璃制成,形似小鸭梨。 白天,她高高地、默默地挂在电线上,人们从不注意她;到 了夜晚,她“忽”的一下,睁开了明亮的眼睛,照得大地如同白 昼。大家瞧哇!a一条条马路边,一座座大桥上,一个个生活区的 小路旁,到处都是她的身影。b上夜班的叔叔、阿姨从她的身边掠 过,放学的师生从她的身边走过,出去遛弯的爷爷、奶奶从她的 身边路过……工农商学兵,哪一个不从她的身边经过呢?c她为人 们送走了黑暗,消除了危险,带来了方便和安全哪!这不正是日 夜守卫在边防线上的子弟兵的写照吗?d他们为了人民生活的安宁、 幸福,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远离亲人,夜以继日地坚守着祖国 的大门。 e路灯的外表朴实,她的光明照亮了每个人前进的征程。 f是的,做人要像她(他)们那样,默默地、无私地、全力以 赴地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借物喻人的作文指导

借物喻人的作文指导

借物喻人的作文指导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1],有时也叫托物言志。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方法,也就失去了使用的意义。

以下是,欢迎大家阅读!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听听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促进作用:山中的老杏树杏子明朗时,正赶上农村收麦。

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特地儿背着木棍儿,棍儿上放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

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我荣登山梁,老远就看见了那棵树。

它就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

走进了才遥望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白不蓝的杏子,成串成串地坐满枝头。

随着一阵微风,杏树晃动起至枝叶,像在和我招呼。

这是一棵老杏树,它长在沟底缺土少水的岩石旁,树干又高又曲又粗,疤痕累累,显然它已历尽沧桑。

我把木棍儿插在腰间攀到树上。

坐在粗大的树杈上,我看得更清楚了:枝条上,每个叶窝儿都挂着一个圆溜溜的杏子。

大多杏子又都长着“阴阳脸”——一面绿中透黄,一面黄里带红;个头儿也不小,个个儿都像个小苹果儿。

望着这绿叶间压串枝的杏子,我比喻不出它们像珍珠、像宝石,还是像翡翠、像玛瑙。

捏开一个一看,哎呀,金色的果肉浸满果汁,放到嘴里,酸溜溜,甜滋滋,沁人心脾。

一走跌,无意中辨认出两个树杈之间卡着一块石头。

哦!我全明白了:二婶儿说道这杏子又紫又大不美味,是因为一棵太高,她看不到结在上面的杏子,只剥些下面大的。

她不能上一棵,够不着,用石头又砍不下来。

高中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

高中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

高中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高中写作指导:借物喻人技巧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借物喻人的特点及作用:山中的老杏树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

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儿扛着木棍儿,棍儿上挑着篮儿,上了南山。

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

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学生写“借物喻人”的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三课《落花生》第二课时,是一节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及“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后的小练笔,这是课文的一个难点。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由表及里地谈论花生的可贵之处,揭示了做人应该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是一篇以物喻理、借物喻人的好文章。

课后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要求如下: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来,如何选择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的事物的特点,是难点之一;确定事物特点之后,运用什么方法把事物特点写具体,是难点之二;怎样由物及人自然过渡揭示做人的道理,是难点之三。

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做法试试:
一、以读促写,读中悟法。

考虑到借物喻人的文章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并没有正式接触过,因此教学《落花生》一课的时,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同
的是为了论人生,父亲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
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二、例文引路,潜移默化。

让学生掌握借物喻人的写法,特别是让学生写好借物喻人的文章,光靠写作理论空头说教不行,只靠《落花生》一例也不行。

因此,建议老师们选几篇“借物喻人”的例文,好像歌颂蜡烛、粉笔、让学生从较多的感性材料即案例中,去无声地感受能更好地体悟借物喻人的写法。

通过让学生“读——悟——练”,体会写法,掌握技巧。

可以选择如下的例文:
蜡烛,他有长长的身躯,有白色,红色,彩色的颜色。

白色的犹如一根根晶莹的透明的柱子;红色像一颗颗红玛瑙;彩色的犹如一个个从天而降的少女身穿彩色的衣裳。

燃烧时,蜡烛的一点点火苗随着风的吹动摇曳,好看极了。

烛泪也顺着蜡烛长长的身躯顺流而下,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凝结后,又像饱经沧桑的松柏。

而且,现在人们有了电灯,他就一直被人们遗忘在某一个角落里,只有在停电时,人们才会知道还有蜡烛这个东西,这才去把他找出来。

可是,蜡烛没有一点怨言,还是像以前一样,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了出去。

他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的我们赞扬吗?
如果说无私奉献的蜡烛可以被我们赞扬的话,那么像蜡烛一样的园丁——老师,不该值得赞扬吗?老师哺育了一批又一批的祖国的花朵。

老师每天都起早贪黑,在学校总是“吃”着粉笔灰,直到自己交教的学生考上了好的学校的时候,老师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又教另一批祖国的花朵,看着自己的学生走向成功的时候,老师退休了,只靠一点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着。

这时,人们早已把他忘记了,可是他们无怨无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泣泪始干。

”这难道不是老师的写照吗?老师真是伟大啊!
我喜欢无私奉献的蜡烛,更喜欢和蜡烛一样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
三、巧妙引导,拓宽思路。

五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圈子窄,生活阅历少,缺乏对事物深层次的感悟,因此引导孩子选好切近自己生活实际且又有所感悟的事物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弄明白小练笔要求中提到的“身边的事物”包括哪些?范围有多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把事物分成了三类,即:植物类——如小草、石榴树、松树、野花等;动物类——如蚂蚁、蜜蜂、老牛等;物品类——如粉笔、蜡烛、铅笔、橡皮等。

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可写的事物多了,并不代表选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

接下来就要思考你对哪一种事物最熟悉?经常看到或接触到,你从中得到的感悟也较多,再确
定选择哪一种事物下笔写。

这样学生才可以做到“知无不言,言而不尽”。

四、确定题材,细描特点。

在众多的事物当中,学生很难系统地概括出事物的品格,精神来,由品格、精神联想到人具有相似的品质那就是更难了。

所以恰当选择所借用的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写出事物的特点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特点,就是所借之物那种喻人的品格,要重点理解,重点去写。

不管写植物、动物还是写物品,能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发现这种事物的独有特点来写,这是这次小练笔最关键的。

如,写蚂蚁发现一条大青虫,众多蚂蚁一齐来将虫子搬回家,学生就能发现蚂蚁身上具有的特点是团结合作;写小草在石缝中钻出,在暴风雨中经历蹂躏和打击仍存活下来,学生就发现小草的特点是坚强不屈;写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学生就发现蜡烛身上的默默奉献精神等。

五、自然过渡,揭示道理。

从所借之物到所喻之人要过渡自然,不能勉强凑合。

把事物的特征和人的品德、精神,或思想、情感有机地联系起来。

要在前面描绘事物的基础上,由事物固有的特征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要赞美的人,或流畅地引申出从中得到的启示,决不能脱离事物,随意发挥。

如由“滴水穿石”可以联想到持之以恒的可贵,由“一群蚂蚁搬运食物”可以想到团结的力量……
这些就是自然过渡。

而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引发的联想也会有所不同。

如同样是面对小草,可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花、树等形象直观的东西,也可以联想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或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