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有关京剧旦角名家的一些情况之二

合集下载

梅兰芳的个人事迹

梅兰芳的个人事迹

梅兰芳的个人事迹梅兰芳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梅兰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梅兰芳人物简介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

汉族,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

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

祖母无锡人,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伯父典于云和堂私寓。

工青衣,兼演刀马旦。

擅长旦角,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被称为旦行一代宗师。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

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

享年67岁。

祖父梅巧玲,咸丰年醇和堂歌郎,同治年脱籍自营景和堂,甚为名望,名列同光十三绝,乃四喜班班主,巧玲长子梅雨田(大锁),次子梅竹芬(二锁),皆承祖业,为名歌郎。

梅竹芬后为景和堂二主人,生梅兰芳,二锁体弱,昼歌夜饮,因致肺疾,支离床次,骨瘦如柴,未几病死。

梅兰芳遂孤,恃伯父大锁抚育。

稍长,送云和堂朱小芬(祖父门下,兰芳姐夫)处学艺,同习者小芬弟幼芬、兰芳表兄王惠芳,开蒙吴菱仙。

其始,兰芳不甚入艺,吴师感巧玲恩,特加恩教。

在此期间亦曾有过侑酒生意,赖仕商以巧玲孙特垂青之,京僚文博彦,嬖兰芳甚,出巨金脱籍,遂搭班喜连成,时14岁。

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_“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故事

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_“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故事

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_“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故事关于“四大名旦”称谓的来历,时至今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称谓来自于一次观众投票活动。

换句话说,“四大名旦”是投票选举出来的。

也就是说,这次投票活动,就是为了选举“名旦”。

这次活动,从开始刊发启事,到投票过程,以至最后揭晓结果,都只用了“五大名伶”这个名称,而没有用“五大名旦”。

这就造成两个后果:一、有人因此推断,在这之前,还没有“四大名旦”(或“五大名旦”)的说法。

否则,主办方应该用“五大名旦”,而不是以“五大名伶”之名;二、正因为如此,有人得出结论:“四大名旦”的称谓,就是在此次投票活动结束后确立的,即被选举产生的。

很明显,这样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首先,此次投票选举活动,针对的只是5个人的新戏,并不是评选孰强孰弱。

其次,如果“四大名旦”之说是因为此次投票选举活动而产生的,那么也应该是“五大名旦”。

为何漏掉徐碧云而只说“四大名旦”呢?除此之外,如果以得票多少排列,位列第一的是尚小云的《摩登伽女》,其次是程砚秋的《红拂传》,然后是梅兰芳的《太真外传》,接着是徐碧云的《绿珠》,最后是荀慧生的《丹青引》。

假使这次活动的目的确是为了选举“四大名旦”,那么,按照票数,排在前四位的,也应该是尚小云、程砚秋、梅兰芳、徐碧云,缘何荀慧生最终位列“四大名旦”之一,而缺了徐碧云呢?仅从这个角度上说,“四大名旦”是由戏迷、读者选举产生的论断,就是错误的。

就目前现存资料而言,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天津《天风报》社长沙大风率先提出来的。

依据是:第一,源于3个知情人的回忆,他们是沙大风的儿子沙临岳、上海文史馆馆员薛耕莘、宁波镇海的陈崇禄。

薛耕莘曾经在《上海文史》上撰文,称梅兰芳曾亲口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陈崇禄则说他曾经见过沙大风的一枚印章,上有“四大名旦是我封”这7个字。

据沙临岳回忆,“四大”其实是借用当时流传甚广的“四大金刚”之名。

[转载]我国京剧四大名旦及其代表作品(梅兰芳)

[转载]我国京剧四大名旦及其代表作品(梅兰芳)

[转载]我国京剧四⼤名旦及其代表作品(梅兰芳)原⽂地址:我国京剧四⼤名旦及其代表作品(梅兰芳)作者:梨园情怀《梅兰芳先⽣》梅兰芳——四⼤名旦之⼀⽣平传略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22⽇出⽣在北京的⼀个梨园世家。

是世界⼈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热爱祖国,热爱⼈民,把毕⽣精⼒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创作了众多优美⽽令⼈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量的优秀剧⽬,发展并提⾼了京剧旦⾓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

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

在国内外,梅兰芳先⽣被誉为伟⼤的演员和美的化⾝。

因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主要表演体系之⼀。

梅兰芳先⽣在促进我国与国际间⽂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

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了诚挚的友谊。

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民对中国⽂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了世界戏剧之林。

1931年“九⼀⼋”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沧洲饭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

他排演《抗⾦兵》、《⽣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

1935年他曾率团赴苏联及欧洲演出并考察国外戏剧。

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民,因此⼈们称他为本世纪⼆⼗年代⾄五⼗年代中国京剧艺术的⽂化使节。

抗战爆发后,⽇伪想借梅兰芳收买⼈⼼、点缀太平,⼏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

梅兰芳考虑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于1938年赴⾹港。

京剧旦角唱段名家名段

京剧旦角唱段名家名段

京剧旦角唱段名家名段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旦角是京剧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是指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

旦角唱段是京剧中的一种表演形式,是旦角演员展现演技和艺术魅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京剧旦角唱段名家和名段,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京剧旦角唱段的魅力。

一、王文娟《梅花三弄》王文娟是京剧旦角演员中的传奇人物,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一位巨星。

她的演技精湛,唱腔婉转动听,被誉为“京剧旦角天后”。

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梅花三弄》。

这个唱段讲述了女主人公梅兰芳为了救父亲而扮男装假扮成官员,最终成功解决了父亲的冤屈。

王文娟演唱的《梅花三弄》凝聚了她多年的演出经验和艺术修养,唱腔婉转动听,表现出了女性角色的柔美和坚韧。

二、程砚秋《霸王别姬》程砚秋是京剧旦角演员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霸王别姬”的代表演员。

《霸王别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故事之一,讲述了秦始皇和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

程砚秋演唱的《霸王别姬》唱腔悠扬动听,表现出了虞姬的柔美和温婉,同时也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三、梅兰芳《红楼梦·贾宝玉悲鸣诗》梅兰芳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传奇人物,是京剧旦角演员中的巨星之一。

他的演出风格独特,唱腔婉转动听,被誉为“京剧皇帝”。

《红楼梦·贾宝玉悲鸣诗》是梅兰芳的代表作之一,这个唱段讲述了贾宝玉失恋后的心情,表现出了他的痛苦和悲伤。

梅兰芳演唱的《贾宝玉悲鸣诗》唱腔婉转动听,表现出了贾宝玉的柔美和敏感。

四、荀慧生《西厢记》荀慧生是京剧旦角演员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传奇人物。

他的演出风格独特,唱腔婉转动听,被誉为“荀慧生唱腔”。

《西厢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故事之一,讲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

荀慧生演唱的《西厢记》唱腔婉转动听,表现出了女性角色的柔美和坚韧,同时也表现出了男性角色的激情和执着。

五、程艳秋《金玉良缘》程艳秋是京剧旦角演员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传奇人物。

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是谁

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是谁

古代戏曲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是谁京剧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彩的剧情而闻名于世。

在京剧中,表演者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其中四大名旦更是京剧的代表性角色。

四大名旦分别是:程砚秋、荀慧生、梅兰芳和尚小云。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四位京剧界的巨星。

程砚秋,原名程长庚,字砚秋,号砚秋楼主人,是京剧界的奠基人之一。

他扎实的表演功底和精湛的演技使得他在剧中表现出色。

擅长饰演贵妇、寡妇、闺女等娘娘腔角色,在舞台上婉转动人的唱腔和精致的舞姿都使得观众为之倾倒。

程砚秋的代表作有《牡丹亭》、《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中他塑造的角色形象仍然被广大观众所铭记。

荀慧生,原名荀俊荣,字慧生,是京剧界的又一位巨星。

他擅长表演武将、丞相、书生等角色,特别是他饰演的文武双全的角色更是深受观众喜爱。

荀慧生的表演风格独特,声音高亢有力,动作矫健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他的代表作有《沙家浜》、《采桑子》等,这些作品中他的精湛演技堪称一绝,被誉为京剧界的“书生王”。

梅兰芳,原名梅兰芳,字曹东,是京剧界的传奇人物。

他出身名家,从小接触京剧,他在表演中的天赋和勤奋使他成为中国现代表演艺术的巨人。

梅兰芳擅长表演喜剧、老生等角色,其声音浑厚而富有激情,身段灵活而威武,使他凭借他的演技和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的代表作有《曹操与杨修》、《凤还巢》等,这些作品中他的表演风格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尚小云,原名尚小云,字文云,是京剧界的代表性女演员。

她之所以被称为名旦,是因为她在剧中饰演的女性角色非常出众。

尚小云的表演风格优雅而大方,她的嗓音悦耳动听,舞姿轻盈灵动,使她在舞台上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她的代表作有《西施》、《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中她的精湛演技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当之无愧的京剧名旦。

总结起来,四大名旦分别是程砚秋、荀慧生、梅兰芳和尚小云,他们在京剧表演中的突出贡献不可忽视。

他们各自的演绎风格和独特的表演技巧为京剧注入了无穷魅力,也为后人树立了表演的楷模。

京剧旦角

京剧旦角
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每个新戏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观 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 等。花衫戏中还有一种旗装旦,穿清朝旗人的衣饰,梳旗头,脚下穿花盆底鞋,说京白。旗装旦所表演的人物并 不限于清朝妇女,哪一个朝代的都有,加《苏武牧羊》中的胡阿云(汉代)、《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宋代) 等。
余紫云是余三胜之子,余叔岩之父。(1855~1899),他是梅巧玲的弟子,既演花旦,也兼演青衣。花旦私 淑梅巧玲,青衣私淑胡喜禄。余紫云的表演风格上对于后来的王瑶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剧目既有青衣 也有花旦戏,比如《宇宙锋》、《游龙戏凤》、《御碑亭》、《玉堂春》、《虹霓关》等。他不仅基本功扎实, 技艺精湛,而且能戏多、戏路宽,文武昆乱不挡,尤精跷工。他演二本《虹霓关》之丫环,在“献盘”一场,托 盘疾走圆场,犹如杨柳春风,婆婆生姿,极优美。据《梨园旧话》载他“嗓音柔脆、玉润珠圆,其唱工固臻妙境, 至不专属青衫之剧,如《戏风》之李凤姐,《虹霓关》之丫环,姿态横生,维妙维肖”。更为重要的是余紫云继 承了乃师梅巧玲揉花衫、青衣于一炉的优良创造,对京剧旦角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据《京剧 二百年之历史》载:“时小福之青衣以典雅胜,田桐秋之花旦以流利著,然紫云兼此二人之长,实为今日王瑶卿、 梅兰芳之先驱者。”紫云兼工琵琶,演《昭君出塞》一剧时,自弹自唱,琵琶铿锵,珠喉宛转,清晰动人,世人 称为一绝。
京剧旦角⑥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扮相、身段、台步都与青衣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 演唱用本嗓,唱腔与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 母、《钩金龟》中的康氏等。
名家介绍

京剧表演艺术家

京剧表演艺术家

我国几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京剧艺术家中,出生于京剧世家的不乏其人,其中最早的可算是清代末年的谭鑫培了。

谭鑫培从小跟随父亲谭志道在天津搭台唱戏,耳濡目染,练就了一副好嗓子,专攻老生。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谭鑫培以深厚的武功基础,把老生戏中的唱、念、做、打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他还兼收当时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地创造出了独特的“谭派”唱腔,刚健清奇,婉转悠扬,对后世老生的各派唱腔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由于谭鑫培父亲谭志道的艺名为“谭叫天”,所以人们把谭鑫培亲切地叫作“小叫天”。

当时有这么一句话流传在民间:“国之兴亡谁管得,满城争唱‘叫天儿’。

”可见谭鑫培的艺术魅力有多大了!谭家从谭志道开始在京剧艺术表演上的成就一共延续了七代,他们是:谭志道、谭鑫培、谭小培、谭复英、谭元寿、谭孝增、谭正岩,如此渊源的京剧传统,真不愧为京剧世家了。

说到京剧,我们就会想到梅兰芳(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好像他就是京剧的同义词一样。

的确,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尊重传统、善于继承、勇于革新,在艺术上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和他坚贞的民族气节,折服了每一个人。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生于京剧之家,是江苏泰州人。

祖父梅巧玲是清朝著名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给谭鑫培拉琴的著名琴师,早逝的父亲梅竹芳也是一个著名旦角,梅兰芳子承父业,自小跟随师傅学习旦角表演。

ll岁时,梅兰芳登台表演青衣,圆润的嗓音、柔婉的唱腔、优雅的仪态和细腻的表演顿时赢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从此声名远扬,享誉全国。

梅兰芳成名后积极地探索京剧艺术表演的真谛,到了中年时期,形成了当今旦角表演中最具有影响力之一的“梅派”。

他先后排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名戏,如早期的《嫦娥奔月》、《打渔杀家》、《霸王别姬》;解放以后的《宇宙锋》、《贵妃醉酒》、《游园惊梦》、《穆桂英挂帅》等,都是“梅派”的经典保留剧目。

梅兰芳不仅在艺术上达到辉煌卓越的成就,在人格的体现上也不愧为一代大师。

抗Et战争时期,敌伪方面经常把一些艺术家抓去为日本人和汉奸表演。

中国四大名旦知识

中国四大名旦知识

中国四大名旦知识1、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

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思凡》、《游园惊梦》等。

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

另有同名电影《梅兰芳》。

简介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

汉族,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

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

工青衣,兼演刀马旦。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练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梅先生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

解放后历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65岁高龄,排演了最后一出新戏《穆桂英挂帅》。

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北京病逝。

终年67岁。

2、程砚秋(1904-1958),男,京剧旦角,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

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

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出生:1904年1月1日,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一月十四日,酉时;幼年家道中落,六岁投荣蝶仙门下,练武功,向荣春亮习武生。

一年后向名武生教师丁永利学戏,后因扮相秀丽,改从陈桐云习花旦,后发现嗓音极佳,改学青衣,师从陈啸云。

程砚秋童年基本功训练异常艰苦,他以惊人的毅力接受了这些训练,熬过了他惨痛的童年。

京剧老旦名家名段欣赏

京剧老旦名家名段欣赏

京剧老旦名家名段欣赏## 京剧老旦名家名段欣赏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的老旦角色扮演者以其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闻名于世。

他们通过对角色情感的把握和技巧的运用,将戏曲人物塑造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几位京剧老旦名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其中的经典之处。

### 1. 梅兰芳 - 《穆桂英挂帅》梅兰芳是20世纪中国京剧界的一代宗师,他以其深厚的功底和细腻的表演风格享誉海内外。

在《穆桂英挂帅》中,梅兰芳饰演的穆桂英形象威严大气、刚毅坚定,展现了一个女性将军的英勇风采。

他的唱功和表演技巧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在描绘穆桂英披甲上阵、挥剑征战的场景中,更是将角色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为之倾倒。

### 2. 梅葆玖 - 《越剧红楼梦》梅葆玖是20世纪越剧界的代表人物,她以其独特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而蜚声中外。

在《越剧红楼梦》中,梅葆玖扮演的贾母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她将贾母的慈祥、睿智和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对这一经典角色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

梅葆玖的表演风格独具匠心,她的每一个眼神、动作都透露着角色内心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

### 3. 茅威涛 - 《桑园会》茅威涛是当代京剧界的著名老旦演员,他以其深沉的声线和精湛的演技而备受赞誉。

在《桑园会》中,茅威涛饰演的王熙凤形象生动鲜明,他将王熙凤的聪明机智和心思缜密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对这一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

茅威涛的表演风格沉稳而有力,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张力,使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动容。

以上是几位京剧老旦名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将经典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经典之作,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与魄力。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

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另有越剧四大名旦、豫剧四大名旦、评剧四大名旦、话剧四大名旦、秦腔四大名旦、电影四大名旦、连环画“四大名旦”等。

四大名旦简介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北京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攻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

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 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

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

一个月后回国。

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

1922年主持承华社。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京剧老旦名家名段欣赏

京剧老旦名家名段欣赏

京剧老旦名家名段欣赏一、引言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精湛的唱腔和精彩的动作而闻名于世。

其中,老旦是京剧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扮演年龄较大的女性角色。

老旦扮相庄重典雅,唱腔婉转动听,舞台形象优雅大方。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京剧老旦名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二、梅兰芳梅兰芳(1894年-1961年)被誉为“京剧艺术宝库”,是中国京剧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老旦演员之一。

他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其中最著名的有《春闺梦》、《霸王别姬》等。

2.1 《春闺梦》《春闺梦》是梅兰芳创作并主演的一部经典京剧剧目。

该剧讲述了一个美丽而忠贞的女子在封建社会中遭受不公待遇的故事。

梅兰芳在该剧中饰演了被迫守寡的贞节女子,通过他精湛的唱腔和动作表演,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2.2 《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中国古代传说故事《项羽与虞姬》的京剧改编。

梅兰芳在该剧中饰演虞姬,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和无奈。

他的表演技巧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三、荀慧生荀慧生(1909年-1988年)是京剧老旦名家中最具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一位。

她以其高亢激昂、豪放洒脱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

3.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被搬上京剧舞台后成为一部经典剧目。

荀慧生在该剧中饰演贾母,通过她的表演,贾母这个角色显得威严而又慈祥。

她的唱腔富有感染力,能够将角色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3.2 《西施》《西施》是荀慧生的代表作之一,该剧讲述了中国古代美女西施的故事。

荀慧生在该剧中饰演西施,通过她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婉转动听的唱腔,将西施这个角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四、程砚秋程砚秋(1912年-1997年)是京剧老旦名家中最具特色和个性化的一位。

她以其高亢激昂、富有感染力的唱腔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而受到观众喜爱。

4.1 《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挂帅》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人物穆桂英为主题的京剧剧目。

程砚秋在该剧中饰演穆桂英,通过她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激情四溢的唱腔,将穆桂英这个英勇果敢的女将军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京剧名人故事

京剧名人故事

京剧名人故事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自古以来备受推崇。

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技艺精湛、影响深远的京剧名人。

他们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传奇人物。

一、引言京剧起源于明朝,历经数百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在这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中,许多名人凭借着过人的才华和努力,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京剧名人,感受他们传奇般的人生。

二、京剧名人的传奇人生1.梅兰芳:艺术成就与生平经历梅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是中国京剧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不仅在舞台上展现了卓越的技艺,还致力于创新和发展京剧艺术。

梅兰芳创立了梅派,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京剧演员。

他的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

2.程砚秋:生平事迹与艺术特色程砚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擅长扮演青衣。

他的艺术特色是嗓音清脆、唱腔华丽,表演风格严谨。

程砚秋的生平事迹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守京剧事业,为观众呈现了众多精彩的演出。

3.尚小云:艺术风格与代表作品尚小云,著名京剧演员,擅长扮演武生。

他的艺术风格刚劲有力,表演技艺高超。

尚小云的代表作品有《野猪林》、《长坂坡》等,成为了京剧的经典之作。

4.荀慧生:舞台生涯与艺术成就荀慧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以扮演花旦著称。

他的舞台生涯丰富多彩,与梅兰芳、程砚秋并称“京剧三鼎甲”。

荀慧生的艺术成就是多元化的,不仅在舞台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京剧演员。

三、京剧名人的技艺传承京剧名人深知传承的重要性,纷纷致力于培养后人。

他们不仅传授京剧技艺,还不断创新和发展表演艺术,使京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四、京剧名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京剧名人在国内外的艺术交流中,积极推广京剧艺术,提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他们的精湛表演,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五、结语京剧名人以其执着的精神、过人的才华,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了后人学习的典范。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当代有四位著名的女京剧演员被人们称为“四大名旦”,她们分别是: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和程砚秋。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其中的三位:梅兰芳一九一零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梨园世家。

他父亲梅巧玲是昆曲演员,姐夫王少卿学过昆曲,并得到汪润生等名师指点,而他自幼喜爱文艺,后来成了票友。

开始,他以“梅巧玲”的名字在上海演出,曾与俞振飞同台合作,还常与周信芳同台献艺,名声日隆,与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齐名,被誉为四大名旦。

后来他为了打破老派程式的束缚,在表演上做了许多革新,比如创造了新的唱腔,改革了戏衣和舞台装置,排演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戏,塑造了一系列具有进步思想的妇女形象,终于使京剧在唱腔、表演、化妆、舞蹈、服装、道具、布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创立了梅派,世称梅派。

不幸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这位艺术大师的身体也受到严重摧残。

在国民党的压迫下,他逃往香港。

此后又回到上海,继续坚持演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上海物价飞涨,他不忍心看到穷苦的老百姓无饭可吃,便不顾美国大使馆的劝告,毅然带领全团同人,在解放前夕献出了最后一次演出。

1949年4月,为了避免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他同团里的同事一起撤退到了香港。

在香港,他被聘为香港大学、崇基学院、中文大学等学校的教授。

1950年5月,由于长期劳累,旧病复发,并引起肋膜炎、肺气肿等症,医治无效,于1952年12月10日在香港逝世。

梅兰芳去世后,移葬在万国公墓。

尚小云一九一六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旗人家庭。

五岁时入私塾读书,九岁开始学习京剧老生,十三岁拜师学戏,工青衣,兼花旦。

一九一七年在北京正式登台演出。

在尚小云艺术的发展历史中,有两件事值得记述。

第一件事是一九一八年她改演武生,从此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女扮男装的艺术生涯。

第二件事是一九二○年应日本某公司邀请赴东京等地演出,历时三年,使尚小云在日本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一九三○年尚小云率领她的第一个京剧班子——荣春社到上海演出。

中国京剧当今名旦

中国京剧当今名旦

中国京剧当今名旦李胜素,1966年,中国国家京剧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花衫。

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人。

现任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京剧界领军当红名角,该团领衔主演。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迟小秋,当代京剧名家,程派艺术传人。

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5年生于辽宁省阜新市,1977年入辽宁阜新戏校学戏,1981年开始跟随程砚秋大师嫡传弟子王吟秋先生学习程派,1983年4月1日在北京正式拜师,改名“迟小秋”,19岁便荣获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

被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喻为“程派标准传人”,当今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

她唱做俱佳,舞台功力深厚,享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

代表作《锁麟囊》、《碧玉簪》、《荒山泪》、《孔雀东南飞》、《窦娥冤》、《文姬归汉》等。

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重大艺术活动,曾率团先后赴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在海内外戏剧界颇有影响,为京剧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张火丁,1971年生于吉林省白城,汉族。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文化部青联委员。

原国家京剧院青衣演员,曾成立张火丁京剧艺术工作室,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理事,著名京剧程派艺术家赵荣琛的关门弟子,属程派第三代传人。

代表剧目有《荒山泪》《锁麟囊》《红鬃烈马》《春闺梦》《秋江》《北国红菇娘》《绝路问苍天》《江姐》等,曾将京剧经典题材《白蛇传》用程派唱腔加以演绎,取得巨大成功。

李佩泓,1964年,天津人,基本功扎实,戏路宽广,文武兼能,扮相凝重大方,饰演巾帼英雄,颇有大将风度,为常人所不及。

她的演唱特点是在严格规范的程派韵味中,充分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景,既有程派含蓄低回、幽咽委婉、深沉跌宕的情韵,又不单纯追求音色的形似,而是以情带腔、以腔抒情,力求从探索人物的性格、心理、情绪的深层底蕴上,来体现程派演唱艺术的精髓。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京剧四大名旦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

大家知道是哪几个人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京剧的四大名旦,别忘了收藏哦!一、梅兰芳(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1894年-1961年),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清光绪二十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他八岁学艺,11岁登台。

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

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

在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

二、程砚秋(1904.1.1 - 1958.3.9),男,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

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三、尚小云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

尚小云名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宫县。

1900年1月7日出生,他在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四、荀慧生--在京剧“四大名旦”中,数荀慧生的经历最为坎坷曲折、最富传奇色彩。

他不是梨园世家出身,一个农村苦孩子,先学河北梆子后改唱京剧,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任何后台,却在27岁时跻身“四大名旦”,完全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

下载全文。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咱们聊聊京剧里头那四位响当当的大腕儿,人送外号“四大名旦”,听着就让人心里头热乎,跟吃了蜜似的甜。

这四位啊,不光是在台上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更是把京剧这门国粹演绎得那叫一个风情万种,让人看了还想看,听了还想听。

头一位,得说说梅兰芳梅大爷。

他啊,就像是春天里绽放的梅花,既高雅又清新脱俗。

梅大爷的嗓子,那叫一个甜润,唱起戏来跟山涧清泉似的,能流到人心坎儿里去。

他演的《贵妃醉酒》,那叫一个绝!眼波流转间,仿佛真能看见那杨贵妃的千娇百媚,让人忍不住想多瞅两眼。

梅大爷不仅戏好,人品也是杠杠的,对待艺术那叫一个严谨,对徒弟们也是关爱有加,真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紧接着,咱得提提程砚秋程老板。

他呀,就像是秋天里的枫叶,红得热烈而深沉。

程老板的唱腔,那叫一个哀婉缠绵,听他的戏,就像是品一壶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锁麟囊》这出戏,程老板唱得是炉火纯青,每次听到那“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的唱词,心里头那个滋味儿啊,真是难以言表。

程老板对京剧的贡献那也是没的说,他创新了不少唱腔和表演手法,让京剧这门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再来说说尚小云尚先生。

尚先生那可是个急性子,台上台下都是风风火火的。

但他的戏,却是一点也不含糊,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昭君出塞》里头的王昭君,被他演得是活灵活现,既有女中豪杰的英气,又不失女儿家的柔情。

尚先生的表演风格独特,总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常说:“戏比天大”,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后一位,荀慧生荀大师。

荀大师就像是那夏日里的荷花,清新脱俗又不失妩媚。

他的唱腔甜美娇柔,表演细腻入微,尤其是擅长演那些花旦角色。

《红娘》里的红娘,被他演得那叫一个俏皮可爱,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荀大师还特别喜欢创新,经常在戏里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和手法,让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四位名旦啊,就像是京剧这棵大树上的四朵奇葩,各有各的风采和魅力。

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为京剧这门艺术增光添彩,也为我们这些戏迷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感动。

京剧名家资料(辛苦收集整理)

京剧名家资料(辛苦收集整理)

京剧名家资料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 1966年12月16日),回名尤素福,原籍陕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

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

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

父马西园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三叔马昆山在上海唱戏,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

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3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

20世纪,他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

1931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主演《海瑞罢官》而被迫害致死。

杨宝森(1909年~1958年)京剧老生演员,著名吉剧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术的创始人。

字钟秀。

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

诞辰:1909年10月9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8年2月10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廿二日,2时。

出身梨园世家。

八岁学艺。

曾拜陈秀华、鲍吉祥为师,学余派(余叔岩创)。

后带艺搭班入斌庆社科班。

十四岁登台。

1939年组建宝华社挑班演出。

出科后与筱翠花(于连泉)、程砚秋、荀慧生等合作演出,以《失空斩》、《捉放曹》、《桑园寄子》、《托兆碰碑》、《杨家将》、《汾河湾》、《卖马》等余派戏为主。

余叔岩(1890年11月28日-1943年5月19日),原名余第棋,又名余叔言,早年艺名小小余三胜,京剧老生。

名第祺,湖北罗田人。

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

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派(鑫培)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

诞辰:1890年11月28日,光绪十六年(庚寅)十月十七日;逝世:1943年5月19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十六日;代表作品《搜孤救孤》、《王佐断臂》、《战太平》《沙家浜》《红鬃烈马》《定军山》《南阳关》等。

京剧名家都有谁,怎么排名?

京剧名家都有谁,怎么排名?

京剧名家都有谁,怎么排名?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从诞生以来近二百年来有非常多的名家,比如我们最为熟知的四大名旦(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前后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

除了他们之外,京剧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中还有很多流派,这些流派的创始人以及流派中比较优秀的继承人,都可以称之为名家,这里有一张京剧各个流派创始人的统计表,如下:关于京剧名家的排名,有很多种排法,其中最好的排法就是按照时间来排,将京剧早期(皮簧戏时期)排在前面,将现代京剧排在末尾,至于论唱功、成就、贡献、影响力这些东西,众口难调,也就不进行对比了。

一、京剧萌芽期京剧萌芽期也就是徽班进京那会儿,刚开始形成这么个新剧种,那时候京剧班子里的演员,都是从徽剧或汉剧的班社中过去的,比如在乾隆、嘉庆年间,北京的剧坛活跃着四个著名的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由于资料有限,我们也无从得知京剧最早期的艺人究竟有哪些,只知道最知名的三位艺人是被称作“老生三鼎甲”的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这三人。

二、京剧成熟期(清沈蓉圃绘《同光十三绝》)从萌芽到成熟,其实跨越的时间并不长,京剧的成熟期可以算作是在同治、光绪年间,这时候有一些比较知名的艺人,前段时间我也单独写文章介绍过,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同光十三绝”,分别是: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十三个人是被并称为“十三绝”的,但他们并不都是一个时代的,他们的年龄有大有小,辈分有高有低,但总体而言,他们在同治、光绪年间,是对京剧有着很深的造诣的。

三、京剧鼎盛期京剧鼎盛期是在清末以及民国的这段时间,这个阶段里京剧出现了大量的名家、艺术家,现在京剧所继承的流派,大都出自这个时代,尤其是民国初年,由于政治格局过于混乱,各地都有军阀割据,这反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京剧旦角名家的一些情况之二
诸位:
现在看京剧、昆曲、昆剧等等,人们似乎开始像看电视剧、电影那样,最爱看的,除了表演水平之外,也开始注意“颜值”了,就我本人而言,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的70年代便投稿写信,使用了诸如“戏曲演员的本人年龄和性别应该和他扮演的角色一致”这样的语言,遗憾的是:当时还不知后来居然会有“颜值”这么一个单词,……,虽然我的文章根本不可能上报,被人看到,但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居然采纳我的建议:继四大名旦之后,京剧旦角最佳者就是京剧皇后言慧珠,果然,广播出版社1982年2月出版的《戏曲群星》(一)(二)两集,共发表了72篇文章,介绍了各类戏曲名家;其中第(一)集的第一篇文章是言慧珠执笔的《平易近人博大精深 --- 谈梅派唱腔的特点》(我在2016年9月27日曾将该文全文上传网上:除新浪微博、百度文库之外还有我的朋友圈),第二篇是介绍四大名旦之一的的荀慧生,第三篇是王涌石执笔的《言慧珠唱腔艺术介绍》……,此外,群众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的《法律咨询》杂志第3期所刊文章《言慧珠冤死前后》也是我联系言慧珠的学生夏慧华推荐撰稿的,其中不乏我的观点。

京剧旦角的声望超过老生是一批男旦,中国坤旦(女演员饰旦角人物)一度超过男旦,那是言慧珠、童芷苓、赵燕侠她们,但是她们的遭遇都不幸,言慧珠除了靠边站、受批判、就是被逼死,童芷苓也受批判、受屈辱,最后移居海外,客死他乡,但是有的专家对她的评价不过是“童芷苓是个聪明人”这么一句轻描淡写。

赵燕侠挨批批评、靠边站、受批判(据说是得罪了江青),虽然是名列北京京剧院的五大名家之列,又非常长寿,但是……。

多数人是不看京剧的,原因很多,但是为什么比京剧的观众更少的昆曲,居然以一曲《青春版牡丹亭》爆满100多场,赢得国内外的好评?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少不了的,那就是:不再启用那些“很演姑娘小媳妇的老男人”或者“(演年轻帅哥的)很老的小生”,记得鲁迅在《社戏》一文中说过类似的话,虽然他批评梅兰芳的有些话未必正确,……。

现在,戏曲院团里的年轻女演员数量不小,但是就是不那么有声望,原因之一可能是她们的姐姐们、妈妈阿姨们、姥姥奶奶们辈受的排挤,其恶劣影响的后果至今犹存吧。

张铁城2016、11、3发送
四小名旦【360百科】
(图)李世芳
活。

十岁时,其父在北京定居,准备息影舞台,专心教子。

一九三一年七月二十四日,福禄正式进入富连成科班,开始了他一生的从艺生涯。

他排在小“世”字科,专工青衣兼花旦、刀马,从此改名为李世芳。

李世芳的青衣开蒙老师是苏雨卿,先学《彩楼配》、《探寒窑》、《二进宫》等青衣开蒙戏,又跟萧连芳先生学《双沙河》、《拾玉镯》、《铁弓缘》等花旦戏。

还学了《穆柯寨》、《樊江关》两出刀马戏。

李不但学戏勤奋,练功也颇认真,就连繁难的“打出手”等武功技巧,他也跟着习练。

由于学练刻苦,仅仅一年时间,他就能登台唱戏了。

在科班学艺时即已享名,为"世"字班之高材生。

该班排演《霸王别姬》、《碧游宫》、《盘丝洞》等戏,均由其主演。

(图)宋德珠
相关信息
1947年因李世芳在青岛罹难,宋得珠又一时息影舞台,是年北京《纪事报》倡议再进行新“四小名旦”选举。

8月1日开始投票,9月15日揭晓,历时45天。

张君秋名列榜首,陈永玲、许翰英当选。

名次为张君秋35730票、毛世来27256票、陈永玲24309票、许翰英23578票。

选举后他们又在华乐剧院同台合作演出〈四白蛇传〉。

许翰英演《游湖借伞》、陈永玲演《水漫金山》、毛世来演《断桥.合钵》、张君秋演《状元祭塔》。

连演三天,场场爆满,一时传为梨园美谈。

张君秋也由此获得“祭塔旦”的美称。

但为了和前"四小名旦"相区别,陈永玲、许翰英被称为后“四小名旦”或新“四小名旦”。

(图)四小名旦(图)四小名旦
1944年后,他组班流动露演,活跃在冀、鲁、豫、苏一带,艺名大振。

在他演出的剧目中,如《丹青引》、《花田错》、《拾玉镯》、《钗头凤》、《红楼二尤》、《杜十娘》等皆为精品,而尤以演唱《红娘》、《玉堂春》最为精采。

1947年,因原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李世芳去世,经平津观众重新投票推选,他当选为全国“四小名旦”之一。

1948年,在上海经梅兰芳指点,艺术上更为精进。

解放后,许翰英先后出任青岛、新乡、南京、江苏、徐州等省、市京剧团团长、副团长,致力于京剧改革,不断探索京剧艺术推陈出新之路,多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京剧会演一等奖、荣誉奖。

他曾担任徐州市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翰英备受迫害,于1971年6月2日去世。

享年50岁。

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

选段欣赏
京剧四小名旦唱段选
陈永玲-霸王别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