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差异论文
东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论文

东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论文东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论文导语:我国的餐桌礼仪和其他国家的餐桌礼仪都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具体的有什么差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搜集的东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论文。
欢迎阅读及参考!摘要:本文基于涉外礼仪课堂的学习,针对中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差异的宴请礼仪,试图总结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一些要求与差异,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
关键词:餐桌礼仪中西方差异引言: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
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以防止失礼于人。
本文按照进餐的顺序,分别指出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的礼仪。
正文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
不管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我们至关重要。
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第一,从邀请的提前与赴宴的守时中看差异。
一般,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邀请别人吃饭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预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请客要提前几天以上,这是表达一种对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请也要提前通知,像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
另外,如果宴会时间是7点,你最好是6点55就要到。
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
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时间,这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从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看礼仪的差异。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关于中国人的宴席座次礼仪,守礼仪,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
“不学礼,无以立”,礼的核心是人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中国民众已经习惯和风俗化了的社会性行为准则、道德尺度与各种礼节。
我国传统作法是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
并且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大全五篇]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大全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dae51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c.png)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大全五篇]第一篇: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有着其自己的餐桌礼仪。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以后,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就不能只注重自己的餐桌礼仪了,因为我们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这些人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我们存在较大差异,以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而现在,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选这个题目的原因就是希望更多的了解再快文化交际中的餐桌礼仪,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With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gradually, western culture more and more into our life.Because what we face is unfamiliar cultures and countries, mode of thinking, life habits and behavior way and we be totally different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inevitable cultural conflict phenomeno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mooth communications.T able manners in communication ha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learning and applying proper table manners, has not only its own image, more is to improve benefit, need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people carried out exchanges, the exchange is calle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content.As a result of the area difference,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y, the country formed a different culture.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ffect,effect of these languages and the non-language factor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If we do not understand, there will be an inappropriate behavior, resulting in communication barrier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arry out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that communication errors.In the Chinese saying goes,“ food is not made, do not sleep”, he explain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able manners in terms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enomenon, while in western culture if people in the meal with neighbour conversation, have lost.Here we will analysis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 and speech acts i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cause it i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s very helpful.The previously mentioned saying “ eat not the words, do not sleep” is not a ban.Whether ancient or modern, formal or informal dinner, people will not be silent, at least to some toast, blessing ceremony, it is just to remind everyone on this occasion speak as little as possible, not only to speech, and don't slip of the tongue, the best course is to speak less, because“ he that talks much errs much”.This also reflects the ancient Chinese Confucianism, Confucius once said,“ don't speak to, speak to the purpose”.Means not say that did not say, that would hit the mark, it is also very serious talk art.On the other hand,“ food is not made” it embodies the scientific diet principle, more in line with the modern social principle.As a member of our ancient oriental country, should all be on your own country's table manners about one or two,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e worthy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not only expose oneself to ridicule.Chinese table manners and the problem that should noteTable manners in Chinese life and order in the full possessionof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eating is not only way to meet their basic physiological needs method, but also is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experience.The round table is popular in China, not only can sit more people, and we can sit face to face, the head of the family 's identity and unlike western long table clearly through his seat and identification.Guests should be invited to sit down and wait for the host, the owner must be careful not to let the guests sitting in a seat near the serving, this is a taboo.Will have to wait until all the people here can only be the beginning of any form of dining, even if they have to wait for being late.Once you place, owner will do the prologue.During the meal, the owner must assume a proactive role, urging guests enjoy eating and drinking.In the eyes of Westerners, Chinese table looks quite empty, before each seat visible one on disc bowl, right is a set of chopsticks and spoons, were placed in their own seat.Chopsticks are eating a tool, so do not play with, regard them as drumstick is a very rude behavior, but can not use chopsticks pointing to the person or motioned.Of course, absolutely can not suck or to chopsticks chopsticks inserted in rice, it is taboo.This is like the funeral of incense, is considered unlucky.Can not use chopsticks in a non-stop flipping Diecai years, should be certain to get food.Take food, try to avoid the encounter other food.If possible, use chopsticks.The mouth of food, should be avoided.Don't gulp plug food, food is ingested, can't plug entrance.Can not be reached across, long extract.When eating, do not produce large noise, will lead to others.Western dining etiquette and the problem that should noteWesterners eat with forks when eating, main, plate in the middle, knife and spoon to the right of the plate, the fork on theleft.When drinking, right hand with a knife or fork, spoon, cup with the right hand end.The knife and fork with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se of the different size.Speak or talk, should be the knife and fork on the plate.Do not take a knife and fork to dance with joy about, nor speak forks standing up in his hands, never extravagant laughter or loud noises, this will make people feel tremble with fear in one's boots.The knife can not be placed above the entrance, regardless of whether food.Wine dinner, is an indispensable beverage.In China,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will not stop to drink a toast and a cup of wine, drink, we say “cheers”.In the west, toast, just a little drink, do not drink.Eating not munching, you also don't sound the same, and Chinese etiquette.If continue to Western guests with the food, he may feel uncomfortable.Coffee spoon is used to stir, not to drink, nor in the cup.After the meal, deal with guest host thanks, thanks to his arrival.Western dinner table culture differencesChinese dinner, put it on the desk of the cauliflower like variety, at least seven or eight dishes, if the feast, will be more, more expensive, it demonstrates their enthusiasm and guest.And a host would say“ no good food hospitality of the people”,“ the food is not good, eat a little”,“ forgive me”“ neglect your words like”.While western feast in general to five dish, component to finish or slightly surplus is the best.At home, it is best to finish all the food, so the hostess will happy, think people like her cooking.In the face of a feast, the host will say“ have all to entertain you”.Therefore, Chinese like“ self denigration”, whi le the Westerners emphasize efficiency and pragmatism values, in communication is very focused on their own face need.But the Westerners do not at the banquet on turnone's stomach thing, will make every attempt by implicitly gentle words to replace“ toilet”, such as“ Where can I: wash my hand?”,“ I wonder if I could go somewhere”,“ Can I add some powder?”.In addi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don't ask“ for dinner?” China's habit of greeting.“ You eat?” Tends to be rather baffling, there may even be a misunderstanding.As in the UK, if you ask people do not eat, the implication is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each other to eat;for unmarried men and women, indicates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dating each other.Chinese and Western diet in the concept, content, etiquett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s in culture, can be found on the root.Of course, the Western diet culture difference is relative.Under the situation of globaliz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diversity of food culture to increase the complementarity and compatibility.As the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s, the Chinese diet culture in and world culture collision will appear new characteristic, new changes.It is hand contributes more to the Chinese diet culture in exchange, the collision of Bocaizhongzha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has always maintained a strong vitality;on the other hand will promote the Chinese food culture in the worldwide spread and development.ReferenceHu Wenzho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Bi Jiwan,“ Inter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Hu Wenzhong, the English custom of“ comparis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Bian Haoyu,“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ulture”,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4第二篇: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海外教育学院 121280028 郑徐娇摘要:餐桌礼仪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餐桌座次差异的原因及比较的论文

中西方餐桌座次差异的原因及比较的论文中西方餐桌座次差异的原因及比较的论文聚餐成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饭菜质量的好坏,而且取决于聚餐的气氛,在聚餐中客人们可以互相交谈,相互理解,因此就要安排合适的座次。
不管是正式宴会还是家庭聚餐,安排恰当的座次都非常重要。
合理安排座次要考虑性别、年龄、职业、客人的地位以及客人与主人的关系。
由于文化及风俗习惯的不同,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座次也存在差异。
一、中西方餐桌座次差异产生的原因餐桌的座次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体现出人们的社会地位及背景。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其影响因素有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科学和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系以及地域风俗习惯。
这些因素也是中西方座次差异的主要原因。
中国自古就非常注重礼仪。
各种礼仪也反映出社会成员的地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较低,在一些大的家庭聚餐中妇女不允许在餐桌就坐。
然而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男女社会地位也是平等的,体现在座次上也亦如此。
中国的社会以家庭为基础,崇尚孝顺感恩父母,因此在中国家庭中父母拥有绝对核心地位,因此年长者或家庭地位高的.人居首席。
与中国家庭不同,西方推崇独立自主的家庭观念。
在这种家庭观念的影响下,孩子和父母可以平等的讨论问题、交换意见。
在西方餐桌座次中,位居首席的不是年长者而是主要客人,即使有时主要客人为年轻人。
西方的餐桌座次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宫廷礼仪。
那时,座次反映了人们的阶层和地位以及在宫廷从事的职务。
二、国际惯行的餐桌座次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存在餐桌座次差异,国际上也有惯行的餐桌座次礼仪。
男士不能先于女士入座,要等女士和老人落座后方可入座。
入座时男士应照顾女士和老人入座。
离主人坐得越近的客人社会地位越高,客人的座次高于亲友的座次,年长者高于年轻者,国际友人高于本国客人。
三、中西方不同场合餐桌座次的差异年长者或主要客人不一定总是坐主位,在特定场合中,谁是核心谁位居主位。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文档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able manners?April 28,2006Of course, the main difference on the Chinese dinner table is chopsticks instead of knife and fork, but that's only superficial. Besides, in decent restaurants, you can always ask for a pair of knife and fork, if you find the chopsticks not helpful enough.The real difference is that in the West, you have your own plate of food, while in China the dishes are placed on the table and everyone shares. If you are being treated to a formal dinner and particularly if the host thinks you're in the country for the first time, he will do the best to give you a taste of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dishes.The meal usually begins with a set of at least four cold dishes, to be followed by the main courses of hot meat and vegetable dishes. Soup then will be served (unless in Guangdong style restaurants) to be followed by staple food ranging from rice, noodles to dumplings.If you wish to have your rice to go with other dishes, you should say so in good time, for most of the Chinese choose to have the staple food at last or have none of them at all.Perhap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surprises a Western visitor most is that some of the Chinese hosts like to put food into the plates of their guests. In formal dinners, there are always "public" chopsticks and spoons for this purpose, but some hosts may use their own chopsticks. This is a sign of genuine friendship and politeness. It is always polite to eat the food. If you do not eat it, just leave the food in the plate.People in China tend to over-order food, for they will find it embarrassing if all the food is consumed. When you have had enough, just say so. Or you will always overeat!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及其原因On Chinese-Western Diffe英文版本文10页,1万余字符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pening-up, more and more Western culture gets into our sight. As we face with unfamiliar cultures and countries, some inevitable cultural conflicts might happen in the communication, which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contacts being carried out smoothly. Table manners have a decisive posi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During communication we will show our best image and avoid cultural conflicts. Learning and using the right etiquette will not only step up our own impress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benefit and strife of the compan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fferences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differences.Key words: etiquette,table manner,difference,culture,reason关键词:礼仪餐桌礼仪差异文化原因On Chinese-Western Differencesin Table MannersⅠ. The importance of table manner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pening-up policy, foreign etiquette enters to our daily life day by day. Besides the commercial etiquette, the dinner table etiquette is very important, too. A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we have different dinner.....Outline:Ⅰ.The importance of table manner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Ⅱ.The Specific of table mannersA 、arrival of timeB、the concept of dishesC、the atmosphere on tableD、seat arrangementE、customary action on tableⅢ. The causes of different dining customs between the West and ChinaA、different time conceptsB、different ideasC、different behaviors regulationⅣ. ConclusionsBibliography:1.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2.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153-1543.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0-92“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区别”一)基本的讲究排列座次时,国内外的基本作法有所不同。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作文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引言餐桌礼仪是不同文化背景之间最常见且最容易被忽视的差异之一。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体现了各自文化在交往方式、价值观和社会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从进餐姿势、用餐工具、用餐次序和用餐规矩等方面探讨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一. 进餐姿势在中西方餐桌礼仪中,进餐姿势的差异较为明显。
西方文化中,人们习惯坐在椅子上,身体保持直立,两手放在桌子上,用刀和叉分别拿食物。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习惯坐在椅子上,身体稍微向前倾斜,左手放在大腿上,右手拿筷子。
这种差异在于文化对于个人空间和身体姿势的要求。
在西方文化中,坐姿端正显示出对个人空间和身体形象的重视,而在中国文化中,稍微向前倾斜的坐姿有助于更好地操作筷子。
二. 用餐工具中西方餐桌礼仪中,用餐工具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使用刀、叉、勺等工具。
刀用于切割肉类食物,叉用于将食物放入嘴中,勺则用于喝汤或舀取其它食物。
相比之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主要使用筷子作为主要的用餐工具。
筷子的使用除了可以夹取食物外,还可以在中餐中进行搅拌、搅匀等动作。
此外,在中国文化中,勺子也常常用于喝汤或盛放特殊食物。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于食物摄取方式的不同偏好。
西方文化更加注重切割和咀嚼食物,而中国文化则强调夹取和搅拌食物。
三. 用餐次序用餐次序是中西方餐桌礼仪中另一个重要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各道菜品通常按照特定的次序上桌。
先上的是开胃菜或沙拉,接着是主菜,最后是甜点。
在正式宴会上,人们往往等待主人或宴会主持人示意后才开始用餐。
与之相比,在中国文化中,上菜的顺序通常没有那么严格,而且所有的菜品都会一次性上齐。
在家庭聚餐或朋友聚会上,人们可以随便选择菜品,自由搭配。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于用餐过程中形式和秩序的不同看法。
西方文化更注重规范和礼节,而中国文化更注重实用和灵活。
四. 用餐规矩最后,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还体现在用餐规矩上。
论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毕业论文

目录摘要 (1)1、中方式文化中餐桌礼仪及应注意的问题 (2)1.1就座和离席 (2)1.2香巾的使用 (2)1.3一般餐桌文化礼仪 (3)2、西方式文化中餐桌文化礼仪及应注意的问题 (3)2.1订餐准备 (4)2.2祝酒 (4)2.3进餐 (4)2.4餐后礼仪 (5)3、中西方文化中餐桌文化的差异 (5)3.1中西文化餐具的差异 (5)3.2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5)3.3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5)3.4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6)3.5结束语 (6)4、参考文献 (7)5、致谢 (8)论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摘要:中国的餐桌礼仪文化源远流长。
随着我国对外开方式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变得非常频繁。
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国家,在很多的方面都与我国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现象,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
餐桌礼仪在交际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关键字】:中西方文化;餐桌礼仪;差异1、中方式文化中餐桌文化礼仪及应注意的问题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
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在中国圆形餐桌颇受欢迎,不但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
客人应等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
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
【精品文档】中西方餐桌礼仪地差异-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中西方餐桌礼仪地差异餐桌礼仪是中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中,中西方都积淀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餐桌礼仪。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西方餐桌礼仪地差异,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餐桌席位安排礼仪1、中餐餐桌礼仪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
不单是在不同位置摆放的圆桌有尊卑的区别,每张圆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
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通常是两桌横排或两桌竖排的形式。
当两桌横排时,面对正门右边的桌子是主桌;当两桌竖排时,离正门最远的那张桌子是主桌。
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数桌所组成的宴请除了注意门面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离主桌的远近。
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每张餐桌上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点:主人大都应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主人的右侧和左侧。
举行多桌宴请时,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
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时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各桌次的尊卑,应以与这桌主人的距离远近来定,离主人近的位置比较尊贵。
(与本桌主人的距离相同的位次,则以本桌主人面向为准,主人座位右边的位置比较尊贵。
)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可以安排在主人位子上坐,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置上。
对于少于5 人的便餐,位次的排列可以遵循四个原则:右高左低;中坐为尊;面门为上;灵活安排。
2、西餐餐桌礼仪西餐中,一般均使用长桌。
在正式宴会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离主桌的位置远近而定,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贵,在同一桌上,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贵。
在正式宴会上,英国式座位的顺序是:男女主人坐在桌子的两头,客人男女错开坐在桌子两侧,男主宾和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边。
如果客人中没有主宾,女主人可把客人中年龄最大的女士安排在男主人右边。
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是由于两个文化背景和传统的不同而产生的。
在中国,餐桌礼仪非常重要,被视为尊重主人和社交场合的一种表达方式。
而在西方国家,餐桌礼仪也是一种社交礼仪,但与中国文化相比,差异较大。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
首先,关于就坐安排和座位的安排。
在中国,主人会根据客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龄大小来安排座位。
通常,主人会坐在桌子的中间位置,而年长者和高级别的客人会被安排在主人的附近位置。
而在西方,通常不存在这样严格的座位安排。
客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座位,只有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如正式晚宴或商业会议上,主人才会预先安排座位。
其次,关于用餐礼仪和使用餐具的差异。
在中餐中,使用筷子是非常重要的。
吃饭时,人们会用筷子夹取食物,并直接放入嘴里。
并且,有一些禁忌,如将筷子直接插在碗里或饭里是不被接受的。
相反,在西方国家,人们使用刀、叉和勺子吃饭。
吃饭时,人们将刀放在右手边,叉放在左手边,盛食物时使用勺子。
此外,在西方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用餐礼仪,如如何使用餐巾、如何用刀切割食物等。
第三,关于餐桌礼节和交流。
在中国,进餐时不允许大声喧哗,视线放松,要注意维护形象。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在用餐时更注重交流和社交。
他们可以更放松,大声笑闹,用餐期间也可以进行松散的对话。
此外,在西方国家,吃饭时间也较为灵活,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早餐、午餐或晚餐的时间。
最后,关于餐桌礼仪中的仪态和礼貌。
在中国,礼仪、规矩和尊重是餐桌礼仪的关键要素。
人们要学会用筷子、用餐并遵守一些餐桌禁忌。
与此相比,在西方,尽管仪态和礼貌同样重要,但餐桌礼仪相对更加灵活。
人们并不需要如此严格地遵守一些规矩和禁忌。
总结起来,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步骤。
中西餐桌礼仪差异论文

中西餐桌礼仪差异论文中西餐桌礼仪差异论文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而礼仪无疑在这种联系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而各国由于在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对礼仪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同时又有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传统。
以下是中西餐桌礼仪差异论文,欢迎阅读。
深受中西方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及其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两种文化的距离相差甚远。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
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
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
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再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
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而西方这个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
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
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
综上,中西礼仪千万种,以下是我对餐桌礼仪的一些浅析方法。
一、出席时间的差异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西方人是单一时间观念的人。
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说来,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半小时之后到达,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通常会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安排些其他节目,如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让一些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
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者不礼貌的行为。
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很不礼貌的,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十分钟后不到者,将会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关于中西餐桌礼仪不同的作文

关于中西餐桌礼仪不同的作文中西餐桌礼仪,有点不一样。
在我们中国,吃饭可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筷子一动,话匣子就打开了。
老人先动筷子,是对长辈的尊敬;小辈不能插话,是怕打乱了大家的兴致。
有时候,为了表示谦让,我们还会把好吃的菜推给别人,虽然心里可能很想尝尝。
但在西方国家,吃饭这件事可就讲究多了。
他们的餐桌上,刀叉都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得按照顺序一道道来。
吃东西时,你得专心,别东张西望,更别大声喧哗。
在那里,吃饭更像是一种仪式,得规规矩矩的。
其实,中西餐桌礼仪的不同,也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咱们中国人注重的是团圆和和气,所以在餐桌上也是一团和气,热热闹闹的。
而西方人更看重规矩和秩序,所以他们的餐桌礼仪就显得比较正式和严谨。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哪种礼仪,都是为了让吃饭这件事变得
更加愉快和舒适。
所以,无论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尊重对方的习俗,都能在餐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文化差异

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文化差异首先,中餐桌礼仪中的座次安排通常由主持人决定。
主持人会根据宾客的身份地位和年龄等因素进行安排。
在一般情况下,重要的客人会被安排坐在主位,这是距离主人最近的位置。
而客人的重要性通常是根据社会地位、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来决定的。
另外,家人和亲密的朋友往往坐在一起以便更好地交流。
相对而言,西餐桌礼仪中的座次安排较为灵活,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和主题进行调整。
在正式的场合中,主人可能会特别设计座位图,并根据客人的身份、职位和关系来确定座次。
其次,在座位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餐桌礼仪中,离主位较近的座位被认为是地位较高的位置。
因此,通常将主人和高级客人安排在这些位置上。
此外,在同一座位上坐的客人要注意不要离座,以表示尊重和礼貌。
而在西餐桌礼仪中,座位的选择相对灵活,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进行调整。
重要的是确保每个客人都有足够的空间,使得交流更加便利和愉快。
此外,客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会离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上厕所或临时离席)可以请示主人。
此外,中西方餐桌礼仪中关于座次安排的细节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餐桌礼仪中,客人坐定后通常会等主人入座后再开始就餐。
同时,客人要等待主人或者长辈开始吃饭后才开始吃饭,这表达了对主人或长辈的尊重。
另外,应避免在临别前离开座位,以免显得不礼貌。
而在西餐桌礼仪中,客人可以在主人入座后开始就餐,无需等待。
临别时,客人可以在与主人和其他客人礼貌性地道别后离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文化中的餐桌礼仪都有其历史渊源和背后的文化意义。
虽然座次安排在中西方餐桌礼仪中存在差异,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交互动的和谐和主人与客人的尊重关系。
因此,在了解并尊重他人文化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社交和交流。
综上所述,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存在一些文化差异。
中餐桌礼仪中座次通常由主持人决定,重要客人坐在离主位近的位置。
西餐桌礼仪中座次安排较为灵活,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和主题进行调整。
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差异论文

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差异论文标题: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差异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中西餐桌礼仪中座次安排的差异。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在座次安排上都有各自的规矩和传统。
通过比较中西餐桌礼仪中座次安排不同的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餐文化的异同,并拓宽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座次安排在中西餐桌礼仪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一次正式的餐会上,座次安排往往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感受和交流。
因此,深入了解中西餐桌礼仪中座次安排的差异,对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中餐座次安排在中餐桌礼仪中,座次安排通常以主位靠近入口处为中心,其他客人根据身份和年纪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尊贵的客人往往被安排在离主位近的位置,而年长者则被安排在主位旁边的位置,以示尊重。
此外,宴会主人通常会预留位子给重要的贵宾,这些位子通常位于主位的一侧。
3.西餐座次安排与中餐不同,西餐桌礼仪中的座次安排通常更加讲究对称和平衡。
正式的西餐座次安排通常以主位为中心,然后左右对称地排列其他客人的座位。
同时,男女宾客通常被交替排坐,以增加交流的机会。
对于特殊的客人,如重要贵宾,主人通常会安排他们坐在距离主位较近的位置,以示尊重。
4.座次安排的目的和意义座次安排的目的在于展示尊重和关怀。
在中餐桌礼仪中,年长者和尊贵的客人被安排在重要位置上,以示尊重和优待。
而在西餐桌礼仪中,座次的对称和平衡旨在强调平等和公正。
无论中西餐桌礼仪如何,座次安排都是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就餐环境,使客人们能够更好地交流和享受美食。
5.座次安排的差异原因分析中西餐桌礼仪中座次安排差异的原因主要有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
中餐注重传统、尊重和家族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座次安排更加注重长辈和贵宾的位置。
而西方文化强调平等、个人主义和尊重隐私,因此座次安排更加关注对称和公正。
6.座次安排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了解中西餐桌礼仪中座次安排的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当我们与中西方人士共进餐时,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和礼仪习惯来合理安排座次,以显示我们的尊重和礼貌。
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差异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餐桌安排差异方向以中西方文化为背景来看中西方就餐方式的文化差异。
文中涉及到位次在不同文化下形成的显著差异。
通过对比的方式,鲜明地呈现出中西方的差异。
在更明确地懂得自己本国的文化与习俗的同时也了解了西方的文化习俗,从而使我们在与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中,在中餐餐桌上更好地传递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西餐餐桌上“入乡随俗”,展现我们东方人的良好形象。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 about the table arrangement orientation differences in western culture as the background to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dining culture differences. This paper relates to the seating arrangement in a different culture formed i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the way of contrast, clearly show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On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ir own culture and customs, but also to understand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customs, so that we in the West and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hinese table, better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western dinner table" do in Rome as Rome does", to show our Oriental people a good image.关键词:中西就餐座次文化差异绪论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作用和影响餐桌礼仪是人们在用餐时遵循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文化习俗,它在社交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背景,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习俗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角色与位置、用餐举止、餐具使用等方面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探讨其作用和影响。
首先,中西方餐桌礼仪在角色与位置的安排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辈在用餐时地位较高,通常被安排坐在主位,而年长者在用餐时也被视为家庭的灵魂,具有一定的威望。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没有严格的长辈优先的规定,人们通常根据个人的社会地位或重要性来安排座位。
这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中国文化注重家族的传统和尊重长辈,而西方文化更加强调个人自由和平等。
其次,中西方餐桌礼仪在用餐举止上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用餐时需注意咀嚼端庄、慢用细咽,不发出过大声音。
同时,吃热菜时要学会等待至菜凉适口再食,而且要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碗或盘子里再吃。
相比之下,在西方餐桌礼仪中,口腔声音较难控制,人们更加注重快速、有效地进食,同时也较少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碗或盘子里。
这反映了中西方对进食方式的不同看法和习惯。
再次,中西方餐桌礼仪在餐具使用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用餐时通常使用筷子,而西方则主要使用刀叉。
筷子在中国非常重要,用筷子吃饭被视为传统习惯和礼节的一部分。
与此相反,西方人更习惯使用刀叉来进食,这也与他们饮食习惯的差异有关。
这种餐具使用上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传统和饮食文化的不同理解和重视程度。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存在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交交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了解和遵守餐桌礼仪差异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交技巧,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往中更好地适应和融入。
其次,餐桌礼仪的差异也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此外,通过学习和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人们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浅谈中西餐座次安排的差异

浅谈中西餐座次安排的差异摘要: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餐饮礼仪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
本文着重比较中西餐席位安排的差异性,以帮助人们更多的了解餐桌礼仪中的规范与禁忌,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与合作。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西就餐礼仪座次安排差异性正文: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及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及其渊源,是对当今社会的人们的要求,更加有利于人们在社会中的发展。
正式宴会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要安排席位。
席位排列,关系到来宾的身份和主人给予对方的礼遇,所以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不同状况下,席位的排列有一定的差异,可以分为桌次排列和位次排列两方面。
一、桌次排列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布置菜肴、酒水。
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有两种状况。
第一种状况,是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
这种状况,又可以分为两桌横排和两桌竖排的形式。
当两桌横排时,桌次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当两桌竖排时,桌次讲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
第二种状况,是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所组成的宴请。
在安排多桌宴请的桌次时,除了要小心“面门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距离主桌的远近。
一般,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桌次越低。
在安排桌次时,所用餐桌的大小、形状要基本一致。
除主桌可以略大外,其他餐桌都不要过大或过小。
在西餐用餐时,人们所用的餐桌有长桌、方桌和圆桌。
有时,还会以之拼成其他各种图案。
不过,最常见、最正规的西餐桌当属长桌。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西餐排位的种种具体状况。
1.长桌。
以长桌排位,一般有两个主要办法。
一是男女主人在长桌中央对面而坐,餐桌两端可以坐人,也可以不坐人;二是男女主人分别就座于长桌两端。
某些时候,如用餐者人数较多时,还可以参照以上办法,以长桌拼成其他图案,以便安排大家一道用餐。
2.方桌。
以方桌排列位次时,就坐于餐桌四面的人数应相等。
在一般状况下,一桌共坐8人,每侧各坐两人的状况比较多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2011年12月15日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差异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餐桌安排差异方向以中西方文化为背景来看中西方就餐方式的文化差异。
文中涉及到位次在不同文化下形成的显著差异。
通过对比的方式,鲜明地呈现出中西方的差异。
在更明确地懂得自己本国的文化与习俗的同时也了解了西方的文化习俗,从而使我们在与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中,在中餐餐桌上更好地传递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西餐餐桌上“入乡随俗”,展现我们东方人的良好形象。
This article mainly talk about the table arrangement orientation differences in western culture as the background to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dining culture differences. This paper relates to the seating arrangement in a different culture formed i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the way of contrast, clearly show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On more clearly understand their own culture and customs, but also to understand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customs, so that we in the West and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hinese table, better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western dinner table" do in Rome as Rome does", to show our Oriental people a good image.关键词:中西就餐座次文化差异中西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差异绪论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
”世界各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造就了迥异的世界各国饮食文化,而就餐方式也不尽相同。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
由于面对的是外来陌生的文化,中国与西方存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不同,在与之交往中不免出现文化冲突。
就餐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人们对其文化差异的了解也日显重要。
基于金正坤教授在《礼仪金说》中对就餐礼仪作的研究,赵红裙先生在其《世界饮食文化》中对饮食文化的差异作的研究,本文将结合他们的研究及自身的研究,主要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以中西文化为背景,以中西方就餐方式文化中的座次差异对比为重点展开探讨。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之座次安排1、中餐座次。
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以求团圆。
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并坐首席。
一般情况下,首席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又称上席。
主人与首席相对而坐。
其余宾客按其长幼、权位依“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左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依此递推”[1]入座。
旧时许多人家客厅的座位有类似“坐,请坐,请上坐”的座次讲究,就反映出主人对不同身份客人的不同安排。
在一些宴会上,人们推推让让,面红耳赤,也是为了谦让座位次序的缘故。
但长期以来,尤其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更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是很显著。
“主陪”位置: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即是请客的最高职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贵的人。
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
主要作用基本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
“副陪”位置: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位尊贵的人。
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
“主宾”位置: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是客人里面职位最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做的地方。
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
“副主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
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三宾”位置: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顺位。
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四宾”位置: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顺位。
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2、西餐座次。
与中国不同,西方餐桌常用长桌。
“男女主人坐于席之两端,客坐两旁,以最近女主人之右手为上,左手次之,同样以男主人之右手为上,左手次之。
”[2]而且西方在宴会座位安排上则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同时也作为其他行为上的标准。
法国人塞尔《西方礼节与习俗》的宴请言:先以宾客的性别列出名单,再据此安排座位形式与具体座位。
若是男女共同参加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须将宾客分成两列名单。
通常座位安排形式是:男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女主人的左右两侧为男主宾,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
应该注意的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侧但不相连,男宾常依地位和年龄安排,女宾则只根据地位安排,要知道西方人特别是女性是不愿让人知道其年龄的,一位英法学家也曾说:“除了特殊例外,所有女性都是年轻的。
”3、差异原因。
在中国,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与文化。
儒家提倡礼治,即以礼治国、治家。
《荀子·修身篇》言:“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3】认为礼存在于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间,以君、父、夫、长为尊,以臣、子、妻、幼为后,进而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思想和行为标准。
受此影响,中国古代还形成了浓厚的歧视、忽视妇女的思想。
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另外,中国长期以来以农为本,强调“家国同构”的关系,而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经验,人越老经验越丰富,因而认为年长者是家与国稳定与繁荣的关键,很早便形成了“尚齿(年长)尊老”的社会风尚。
因此,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在贵贱相等的前提下逐渐形成尊重老者,以老者为先的传统,在就餐中将年长者安排在坐北朝南或是正对门厅的位置上。
在西方,影响最大、渗透面最广的文化是基督文化。
基督教认为基督耶稣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救世主,而玛丽亚(Mary)作为唯一生育、养育上帝之子耶稣(Jesus)的人,有着高贵、贞节的形象和慈爱、谦卑的品格,理应受到极大尊敬,被称为圣母。
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生母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便产生了尊敬世间妇女的行为准则。
不仅如此,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为夺回美女海伦,特洛伊精锐尽出。
再加上中世纪的骑士与骑士精神也形成和发展了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
骑士作为武士不仅忠于君王,信仰上帝,还非常敬爱圣母,折射出对理想女性的精神爱意,形成了忠诚、勇敢、高尚、文雅的骑士精神。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平等、博爱思想也使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发扬光大。
法国人塞尔《西方礼节与习俗》【4】中自豪说:“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女置于社交的中心地位。
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问明城市所没有的。
”但由于西方许多国家的畜牧业、工业较发达,更需强壮、易动和勇于冒险特点,而人越老越丧失这些特点,于是难以形成尊老社会风尚,人常不愿谈论年龄,害怕衰老。
因此,在与西方年长者共餐时,应称呼其Senior, Citizen 又或是Elder people,对女性应遵循“Lady First”原则。
4、结论。
中国人待客有两句话,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
这两句话你对谁打交道你都离不开,过去我们经济不发达,交际圈比较窄,讲究不见外,其实坐,请坐,请上座在一般场合它是一句空话,因为很多人搞不定哪个座位是上座。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但凡正规的场合,我们对排列顺序的问题,比较敏感。
老百姓的语言就叫座次。
本文通过对比介绍,对中西方在就餐上的差异作了初步探讨。
对我们弘扬中国文化,了解西方文化以及实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同时正确理解和掌握就餐座次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致谢本篇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和通过,是在指导老师的认真批改和指导帮助下进行的。
在此,向袁老师对我提供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同时也向组织这项“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活动的院领导、系主任、老师以及帮助我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也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注重中英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写作目的。
参考文献[1]王仁湘.往古的滋味—中国的历史与文化.【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2] 钱瑞娟.国外的饮食文化.【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80-90.[3] 赵红裙.世界饮食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6.[4] 清月. 酒韵.【M】.地震出版社,2004:140-142.[5] 金正坤.礼仪金说.【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体义等.礼仪·禁忌.【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270-272.[7] 李少林.中华民俗文化—中华禁忌.【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92-103.[8] 庄铭国. 国际礼仪.【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42.[9] 金元浦. 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407-412.[10] 蔡德贵. 筷子、手指、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11] 王培英. 跨文化交流.【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93-100.[12] 徐少华. 中国酒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3] 戴卫平等. 英汉文化词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4] 郝澎. 基督教与圣经:你不可不知道的英语学习背景知识.【M】.海口:海口出版公司,2005:77-252.[15] 王佐良. 欧洲文化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77-90.[16] 胡文仲. 英美文化词典:A Dictionary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0:3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