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如何做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如何做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如何做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能反映分析质量是否稳定,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核心。

内部质控应尽量覆盖到每-位检测人员、每-台检测设备和每-类检测项目。

同时,应对薄弱环节特别关注,如客户投诉项目、新项目、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新进人员、标准变更的项目、非标方法和非常规检测项目等。

实验室常用的内部质控方法包括质量控制图法、空白分析、平行样分析、加标样分析、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比对分析和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等。

1.1、质量控制图法质量控制图是对检测过程的质量加以测量、记录并进行极值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可用于观察分析连续测定所得到的数据。

编制质量控制图的基本假设是检测结果在受控的条件下具有-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按正态分布。

质控图上有中心线、上、下警告线和上、下控制线,并有按检测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值的描点序列,参见图1。

饮用水检测中常用的质量控制图有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加标回收控制图和空白值控制图等。

其应用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评判:当数据点位于警告线之间,表明检测过程处于可控状态,分析结果有效。

当数据点超出警告线,但在控制线之间,表明检测过程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质量失控,应马上采取应对措施。

当数据点超出控制线,表明检测过程已经失控,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同时样品重新检测。

当数据点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连续7点落在中心线-侧则表明存在系统误差;连续7点递增或递减则表明出现了异常,都应立即中止实验,查明原因,并重新制作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的基础数据有时会因为检测技术改变或原始数据变化等原因出现误差导致需要调整,甚至重新绘制控制图。

因此,在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和应用等环节需要做好复核工作。

通常包括:在质量控制图绘制完成后,将采集到的基本数据标注在控制图内,其在可控范围内的数据应不少于50%。

否则就表明此控制图不可靠,需要重新绘制。

其次,即使控制图可以正常使用,也应按照测定值的分布趋势,对控制图的数据进行复核。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在实验室中,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合理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实验室提高实验效率和减少实验失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旨在提供一些建议供实验室工作者参考。

1. 样品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基础。

在进行实验前,必须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样品标识:在样品容器上使用标签,清晰标识样品的编号、日期和相关信息,以避免混淆和误用。

(2)样品存储:根据样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存储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3)样品制备: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仪器的校准和验证、反应物的配制和标定,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实验仪器的质量控制实验仪器是实验室中的核心资源,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实验仪器质量控制方法:(1)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

校准过程应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并记录校准的日期和结果。

(2)仪器验证:对仪器进行验证,以确认仪器的性能是否符合预定标准。

验证过程包括仪器的功能测试、准确性测试和重复性测试等。

验证结果应记录并定期复核。

(3)维护保养: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保养包括常规清洁、零部件更换和故障排除等。

3. 实验操作的质量控制实验操作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验操作质量控制方法:(1)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操作的一致性。

规程应包括实验步骤、仪器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2)记录管理:实验过程中的记录管理是实验操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记录应准确、完整、清晰,并进行签名和日期确认。

记录的管理需遵循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

(3)数据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及时和准确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

实验室质量常见的5种控制方法1.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内所有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措施。

这包括各个实验室环节的质量控制,如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验证、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实验材料的管理和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标准操作规程、实验记录和标准操作程序来实施。

2.外部参照物质控制:外部参照物质控制是通过采用认证的参考材料或方法来检验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

这些参照物质可以是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物质,在大量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具有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可以通过参与国际或国家组织的质量控制测试和对比试验,获得与其它实验室的实验结果比较和验证。

3.标准操作规程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控制是通过编制标准操作规程,并确保实验室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准操作规程应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实验条件、检测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以确保实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4.数据管理和分析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方面是数据管理和分析控制。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收集、记录、存储和传输过程的管理措施,旨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分析控制包括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验证和校正,以及数据结果的解释和评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综上所述,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外部参照物质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控制、数据管理和分析控制,以及定期质量审查和内部审核。

这些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实验室操作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研发能力。

理化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理化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理化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摘要:在理化检测实验室中,规范完善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尤为重要。

它可以保障理化试验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科学性,同样对理化检测实验室这种质检机构的权威性有着一定的奠定作用。

对此,本文则将阐述几种不同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以供后续更深层次的研究参考之用。

关键词:理化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检测结果;质量机构;控制方法引言:质量控制通常指的是在一项任务或者作业、技术活动等业务中,为了保证业务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对其中所有影响预期目标结果的不良因素以排除、解决、改善等手段处理的一种控制方法或控制体系。

而在理化检测实验室中,质量控制又分为两种形式,即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

前者对于理化试验室的试验能力与测量手段有关系,而后者则与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关。

掌握内部控制方法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就显得十分关键了。

一、校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一直以其简便性和快捷性所著称,也正因此而受到了理化试验室的广泛应用。

在标准曲线法的检测当中,同时分析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将标准样品以不同浓度进行配制,在指定的色谱条件中结合待测样品去绘制对应的色谱图,根据色谱图中的色谱峰面积或者峰高进行分析,利用所计算求得的峰面积数据去绘制标准曲线,观察曲线经过位置与斜率。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测量工作十分简便,可利用标准工作曲线直接算出其样品含量,多以应用大剂量样品检测试验之用,而其缺陷也十分明显,在待测样品的分析工作中,其中的色谱条件因为种种复杂性因素无法保持一致性,导致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与误差,同时因为样品的组成较为复杂,选取标准样品当中无法保证其标准性。

二、空白试验法在理化检测试验中,空白试验法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无论是仪器分析还是手工操作分析,均离不开空白试验法。

因为通常情况下,许多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试验环境因素、操作因素、材料因素,尤其是操作不规范或者材料选择方面存在问题,均会为试验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内部监控方法及评价

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内部监控方法及评价

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内部监控方法及评价1. 内部质量控制(Internal Quality Control,IQC):内部质量控制是通过在正常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物质,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常见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均质样品、标准样品和参考材料的使用。

评价指标包括各种指标的偏差、变异系数和控制图的分析。

2. 样品重复性(Sample Replicates):通过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可以评价实验室的精密度和一致性。

评价指标包括各次测量结果的差异、平均数和标准差等。

4. 周期性验证(Periodic Verification):定期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价指标是设备校准结果的符合性。

5. 人员培训(Personnel Training):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试,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准确的实验室分析。

评价指标包括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

6. 外部质量控制(External Quality Control,EQC):参加由第三方实验室或质量认证机构组织的质量控制检测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评价指标包括EQC结果的偏差和变异系数等。

7. 错误报告和纠正措施(Error Reporting and Corrective Actions):建立明确的误差报告和纠正措施的程序,对实验室的错误进行记录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评价指标是错误报告的数量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内部监控方法的评价指标包括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相关系数、偏差、变异系数、正确率和误差报告等。

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指标的应用,可以有效评估和监控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的10大方法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的10大方法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的10大方法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在实验过程中应用正确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的10大方法,帮助实验室提高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1. 校准仪器设备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是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采用可追溯的校准方法,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校准。

合格和准确的仪器设备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保证。

2. 标准品质量控制使用合格的标准品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关键。

标准品的制备和保存应符合国家标准。

在实验过程中,随机地选取标准品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合格的标准品是确保实验结果可靠和准确的基础。

3. 确立可靠的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规范操作流程应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的步骤和实验后的清理工作。

操作规范应经过验证,并进行标准化的记录和归档。

4. 实施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通过在每个批次实验中引入质控样品,监测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合理设置质控样品的浓度、数量和频率,并制定相应的接收标准。

及时分析和处理偏差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5. 管理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对实验结果有直接影响。

实验室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环境参数。

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防止环境污染和交叉污染。

保持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有助于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培训实验人员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实验人员。

实验室应有效培训实验人员,提高其实验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质控样品的处理和分析、数据记录和分析等方面。

合格的实验人员是保证实验质量的基石。

7. 建立优秀的数据管理系统实验数据的管理对于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应明确数据记录的格式、要求和存储方式,并制定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实验室比对、留样再测、标准物质……)及结果判断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实验室比对、留样再测、标准物质……)及结果判断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实验室比对、留样再测、标准物质……)及结果判断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用于评价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精密度,同时反映了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传递测量法、多台套设备比对法、两台套设备比对法、标准物质法、留样再测法、实验室间比对法等。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特点:(1)比较方便简单灵活。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都是由实验室内部自行组织实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均为实验室内部的人员。

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是比较灵活自由的;如果实验室数据出现异常时,就可以进行人员比对或方法比对及仪器比对等方式自行排查。

(2)多样性。

在日常试验中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因素是很多的。

可以通过人、机、料、法、环等方面针对不用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1传递测量法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的1/3 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多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没有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其它测量设备,但具有多台套同类的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首先用被核查的测量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为y 1 。

然后用其它几台设备分别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2 、、y 3 ……y n ,计算y 1 、、 y 2 、y 3 ……y n 的平均值为,则当时,认为核查结果满意,式中U 为用被核查设备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时的扩展不确定度。

3两台套设备比对法当实验室只有两台套同类测量设备时,可用它们对核查标准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分别为y 1 、 y 2 。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新修改)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新修改)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邓莲芬(一)质量控制基础实验1、空白试验与检测限的确定在痕量分析中,由于样品测定值很小,常与空白试验值处于同一数量级,空白试验值的大小及其分散程度,对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分析方法的检测限都有很大影响。

而且空白试验值的大小及其重复性如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较全面地反应了一个分析测试实验室及其人员的水平。

如实验室用水和化学试剂的纯度、玻璃容器的洁净度、分析仪器的精度和使用情况、实验室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分析人员水平和经验等等,都会影响空白试验值.(1)空白值测定方法在常规分析中,每次测定两份全程序试验平行样(其相对偏差一般不大于50%),取其平均值作为同批试样测量结果的空白校正值。

共测五天可计算检测(出)限,绘制控制图需20次(或20对)以上。

用于标准系列的空白试验,应按照标准系列分析程序相同操作,以获得标准系列的空白试验.(2)合格要求根据空白试验值的测定结果,按常规方法计算检测(出)限,该值如高于标准分析方法的规定值,则应找出原因予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直至合格为止。

(3)检测(出)限的确定检测(出)限是指某一特定的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置信度95%)内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检出限受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全程序空白试验值及其波动性的影响.检测(出)限亦称检测(出)下限。

错误!根据全程序空白值测试结果来估算检测(出)限a、当空白测定次数n≥20时,则检测(出)限的计算公式为:DL=4.6σWb。

批内空白测定值的标准差为σWbb、当空白测定次数n<20时在实际工作有限测定次数中,设每天测定n个空白测试值,共测了m天,先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空白测试值的批内标准差:S Wb=则检测(出)限公式为:DL=2·t0.05(f)S Wb式中:为各空白测试值;为每天n个空白测试值之和;t0。

05(f)为t值表中单侧概率为0.05,自由度为f的t值。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样品准备方法控制:确保样品准备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包括样品采集、保存、处理等方面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2. 校准和标准曲线建立: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平行实验和重复实验:进行平行实验和重复实验,以验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4.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使用质量控制样品进行质量控制,以验证实验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修正潜在的问题。

5. 质量控制记录和数据分析: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寻找异常和异常点,及时调整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6. 质量控制人员的培训和评估: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提高其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认识和能力。

7. 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和改进:定期进行质量审核,评估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寻找不足和改进的机会,确保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种管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1. 校准和验证设备:实验室必须定期对所有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它们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校准是通过比较实验室设备的读数与已知标准之间的差异来完成的。

验证是通过使用已知标准样品进行测试来判断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核对实验室程序和文件:实验室必须编写和维护标准化的程序和文件,包括标准操作规程(SOPs)、实验记录、质量手册等。

这些文件应定期审查和核对,以确保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实验室应该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以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试剂和操作方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质量控制检测可以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如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测定)和外部质量控制(如参加由第三方机构组织的质量评估方案)。

4. 培训实验室人员:实验室必须为所有的实验室人员提供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培训可以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正确使用、质量控制的实施等方面。

5. 进行质量风险评估: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质量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对实验室工作影响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例如,识别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小其影响。

6. 实施质量管理系统:实验室可以根据国际标准如ISO 9001等要求,在实验室中实施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环节,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7. 建立强大的质量文化:实验室应该建立强大的质量文化,使所有的实验室人员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实验室工作的每一个方面。

这种文化包括将质量作为每个人的责任,并积极参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

8. 进行不断的改进:实验室应该进行不断的改进,通过审查实验室工作的每个环节,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这可以通过持续改进方法如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来实现,以实现实验室工作的持续优化。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评审资料(1)能力附表;(2)标准汇总(所有参数中包含的参数全覆盖);(3)标准查新;(4)原始记录模版的编制及清单汇总;(5)练兵报告(每个参数的练兵至少5 次);(6)新项目开发表;(7)方法验证(所有扩项参数全覆盖);(8)实验室之间比对及分析表(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9)内部的比对及分析表(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10)内部的质量监督记录(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11)培训记录(所有扩项参数全覆盖);(12)仪器的检定证书及检定确认表(包括玻璃仪器的自校记录);(13)仪器的期间核查记录;(14)仪器的作业指导书;(15)仪器的检测台账;(16)样品的检测记录(每周一次);(17)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记录;(18)试剂标准品的采购验收记录;(19)留样登记记录;(20)留样处理记录;(21)温室度的登记记录;(22)溶液配制记录等。

内部控制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用于评价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精密度,同时反映了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再测、有证标准物质检测、加标回收等。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特点:(1)比较方便简单灵活。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都是有实验室内部自行组织实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均为实验室内部的人员。

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是比较灵活自由的;如果实验室数据出现异常时,就可以进行人员比对或方法比对及仪器比对等方式自行排查。

(2)多样性。

在日常试验中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因素是很多的。

可以通过人、机、料、法、环等方面针对不用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人员比对是指不同检验员对同一样品,使用同一方法,同一仪器,比较测定结果的符合性,来评价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

人员比对的考核对象是试验员,主要目的是评价不同试验员的检测差异、理解差异及操作差异和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应根据情况需要定期的开展人员比对试验,通常人员比对主要用于以下目的是对新进人员、新培训人员的检测能力及在岗人员的检测能力监督。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的10大方法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的10大方法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的10大方法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以下是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的10大方法,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实施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高效的管理制度能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实验室应制定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文件管理制度,并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实验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方法二: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灵敏度,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选购适当的仪器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方法三: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必须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实验室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保持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方法四:制定严格的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操作规程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应明确规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记录要求等。

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按照规程执行,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方法五:适当控制实验操作者实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习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室应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对实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实验操作者的素质和操作能力。

方法六:建立完善的样品管理制度样品管理是实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建立样品领取、保存和管理的规范制度。

实验室应对样品进行编号、标识和储存,并定期检查样品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方法七:严格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应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标准流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误差控制,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方法八:定期开展质量控制评估定期开展质量控制评估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必要环节。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评估和外部质量评比,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

方法九: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档案实验室质量管理档案记录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和结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评审资料(1)能力附表;(2)标准汇总(所有参数中包含的参数全覆盖);(3)标准查新;(4)原始记录模版的编制及清单汇总;(5)练兵报告(每个参数的练兵至少5 次);(6)新项目开发表;(7)方法验证(所有扩项参数全覆盖);(8)实验室之间比对及分析表(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9)内部的比对及分析表(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10)内部的质量监督记录(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11)培训记录(所有扩项参数全覆盖);(12)仪器的检定证书及检定确认表(包括玻璃仪器的自校记录);(13)仪器的期间核查记录;(14)仪器的作业指导书;(15)仪器的检测台账;(16)样品的检测记录(每周一次);(17)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记录;(18)试剂标准品的采购验收记录;(19)留样登记记录;(20)留样处理记录;(21)温室度的登记记录;(22)溶液配制记录等。

内部控制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用于评价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精密度,同时反映了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再测、有证标准物质检测、加标回收等。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特点:(1)比较方便简单灵活。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都是有实验室内部自行组织实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均为实验室内部的人员。

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是比较灵活自由的;如果实验室数据出现异常时,就可以进行人员比对或方法比对及仪器比对等方式自行排查。

(2)多样性。

在日常试验中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因素是很多的。

可以通过人、机、料、法、环等方面针对不用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人员比对是指不同检验员对同一样品,使用同一方法,同一仪器,比较测定结果的符合性,来评价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

人员比对的考核对象是试验员,主要目的是评价不同试验员的检测差异、理解差异及操作差异和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应根据情况需要定期的开展人员比对试验,通常人员比对主要用于以下目的是对新进人员、新培训人员的检测能力及在岗人员的检测能力监督。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以及管控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以及管控方法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以及管控方法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管理和操作手段,确保实验室在科研、教学和服务工作中获得准确、可靠、可重复的结果,保证实验室的数据和结论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一些方法和管控措施。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原则、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文件等。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程序和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2.标准操作规程:实验室应制定一系列标准操作规程(SOP),以确保实验的方法和条件一致。

SOP应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使用的试剂和设备、操作的条件等,并要求实验员按照SOP进行实验。

实验室应定期对SOP进行复查和修订,并确保实验员都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SOP。

3.质量控制文件:实验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文件,包括实验室记录、试剂的购进记录、设备的维护记录等。

实验室应定期审核这些记录,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合规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4.校准和验证: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

校准是指通过比对实验室使用的测量仪器(如天平、pH计、温度计等)与标准样品的测量结果,确定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验证是指确保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5.样品管理:实验室应建立科学的样品管理制度,包括样品接收、储存、标识、保管、分装和销毁等。

样品的标识应精确、清晰,便于追溯。

实验室应制定一套样品处理的操作规程,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6.质量控制品:实验室每个实验过程中都应使用质量控制品,包括内控品和外控品。

内控品是由实验室制备的和样品性质相近的样品,用于监测实验操作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外控品是由行业标准机构或专业实验室制备和认证的标准样品,用于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培训与交流:实验室应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实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实验操作规范、安全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交流平台可以是每周例会、研讨会、学术会议等,通过交流分享经验、探讨疑难问题,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

如何做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如何做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如何做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一、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⒈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概述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活动,确保实验室内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它包括实验室设备校准和故障排除、试剂的准确配制和贮存、实验方法的标准化和操作规范的制定等。

⒉实验室设备的质量控制⑴设备校准和验证实验室应定期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⑵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同时,实验室还应制定设备故障排除的标准操作程序,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解决。

⒊试剂的质量控制⑴试剂准确配制实验室应确保试剂的准确配制。

在试剂的配制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并记录试剂的配制情况。

⑵试剂贮存和管理实验室应建立试剂贮存和管理的制度。

试剂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标注清楚储存期限,并定期检查试剂是否过期。

⒋实验方法的质量控制⑴方法的标准化实验室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选定的方法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进行有效的验证。

⑵操作规范的制定和培训实验室应制定操作规范,并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过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实验人员应熟悉操作规范,并按照规范进行实验。

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⒈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的概述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参与外部质量评估活动,通过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水平和质量管理体系。

⒉外部质量评估的参与⑴选择参与的评估项目和机构实验室应根据自身实验室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评估项目和评估机构参与外部质量评估。

⑵定期参与外部质量评估实验室应定期参与外部质量评估,确保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⒊外部质量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应对实验室应对外部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提高实验室的分析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指南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指南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指南一、引言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实验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术方法,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提供实用的指南。

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旨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再现性和可信赖性。

它涉及到实验室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样品采集、仪器校准、试剂配制、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报告等。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避免错误的结果对客户和实验室带来负面影响。

三、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1.样品管理样品是实验室检测的基础。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样品管理程序,包括样品的采集、标识、处理和存储等。

同时,应定期对样品进行检查和维护,以防止样品变质或被污染。

2.仪器校准与维护实验室应定期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这包括对仪器设备的精度、分辨率和稳定性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实验室要求。

同时,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对仪器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3.试剂配制与质量控制试剂的纯度和质量对检测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实验室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试剂,并对试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检查试剂的纯度、浓度和有效期,以及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试剂配制。

同时,应对试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质量稳定。

4.实验操作规范与标准化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应定期对实验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纠正存在的问题。

5.数据分析与报告数据分析与报告是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审核制度,对实验数据进行严格把关。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

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与技巧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保障检验科工作准确和可靠性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巧,实验室能够有效地降低误差,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和技巧,帮助实验室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质量控制方法1. 样品准备样品准备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

合理的样品准备可以确保所分析的样品和标准物质具有代表性。

在进行样品准备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干净的容器和设备,并遵循相关的样品准备方法和操作规程。

2. 校准与标定校准和标定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校准和标定,可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标定,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3. 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可以帮助实验室评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常用的质量控制样品包括标准物质、空白样品和质控样品等。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质控样品,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测试和记录。

4.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可以监控仪器设备和操作过程中的变异性,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仪器控制、实验过程控制和数据分析控制等。

5. 外部质量评价外部质量评价是评估实验室分析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

实验室应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并按照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

外部质量评价可以帮助实验室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和学习。

6. 文件管理与记录文件管理和记录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必备环节,它可以帮助实验室保留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追溯和分析。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和记录系统,包括实验记录、校准记录、质控数据、评价结果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二、质量控制技巧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前,应充分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样品等。

同时,还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并进行必要的前期试验。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实验室质量控制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实验室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并探讨它们的适用范围。

一、质量控制常用方法1. 校准法校准法是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来确定实验室仪器的测量偏差,并对其进行校正。

校准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准确性的实验,如化学分析和质量测量。

2.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在分析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重复分析,来评估实验室仪器和操作的准确性。

内部质量控制适用于实验室内常规分析,如pH测量和重金属含量测定。

3.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通过参与由认可机构组织的外部比对试验来评估实验室的能力和准确性。

这种方法能够衡量实验室对特定测试的准确性,并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

外部质量控制适用于需要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的重要测试,如临床检验和病毒监测。

4.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实验室通过遵循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程序和定期监测设备性能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的分析过程和数据处理。

二、方法适用范围1. 校准法的适用范围校准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准确性的实验室分析,如化学分析、物质定量和质量测量。

它可以通过校准曲线或标准添加法来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或含量。

2. 内部质量控制的适用范围内部质量控制适用于实验室内常规分析,如pH测量、重金属含量测定和溶解氧测量。

它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重复分析,来评估实验室仪器和操作的准确性。

3. 外部质量控制的适用范围外部质量控制适用于需要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的重要测试,如临床检验、病毒监测和环境监测。

它通过参与由认可机构组织的外部比对试验来评估实验室的能力和准确性。

4. 质量保证的适用范围质量保证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的分析过程和数据处理。

它通过遵循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程序和定期监测设备性能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
法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评审资料
(1)能力附表;
(2)标准汇总(所有参数中包含的参数全覆盖);
(3)标准查新;
(4)原始记录模版的编制及清单汇总;
(5)练兵报告(每个参数的练兵至少5 次);
(6)新项目开发表;
(7)方法验证(所有扩项参数全覆盖);
(8)实验室之间比对及分析表(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
(9)内部的比对及分析表(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
(10)内部的质量监督记录(每月至少2次,并且全员覆盖);
(11)培训记录(所有扩项参数全覆盖);
(12)仪器的检定证书及检定确认表(包括玻璃仪器的自校记录);
(13)仪器的期间核查记录;
(14)仪器的作业指导书;
(15)仪器的检测台账;
(16)样品的检测记录(每周一次);
(17)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记录;
(18)试剂标准品的采购验收记录;
(19)留样登记记录;
(20)留样处理记录;
(21)温室度的登记记录;
(22)溶液配制记录等。

内部控制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用于评价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精密度,同时反映了实验室分析质量的稳定性。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再测、有证标准物质检测、加标回收等。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特点:(1)比较方便简单灵活。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都是有实验室内部自行组织实施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均为实验室内部的人员。

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是比较灵活自由的;如果实验室数据出现
异常时,就可以进行人员比对或方法比对及仪器比对等方式自行排查。

(2)多样性。

在日常试验中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因素是很多的。

可以通过人、机、料、法、环等方面针对不用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人员比对
是指不同检验员对同一样品,使用同一方法,同一仪器,比较测定结果的符合性,来评价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

人员比对的考核对象是试验员,主要目的是评价不同试验员的检测差异、理解差异及操作差异和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应根据情况需要定期的开展人员比对试验,通常人员比对主要用于以下目的是对新进人员、新培训人员的检测能力及在岗人员的检测能力监督。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检测质量的稳定有效,因此应对所有在岗的人员的技术能力的稳定性进行定期的监督考核。

方法比对
是同一人用不同方法对同一试验进行检测,验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方法比对的验证对象是检测方法,主要是为了评价不同方法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

实验室应该定期对我们实验室能力认可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比对,这样可以避免检验方法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可以监控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及符合性。

仪器比对
是同一人对同一样品的同一个检测项目使用同一检测方法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检测,验证结果的精密度及可靠性,同时也验证了仪器的可比性。

仪器比对的验证对象是检测设备,主要是为了评价不用的检测设备性能是否存在差异性(如:仪器的自动化、智能化、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抗干扰能力等),检测结果的符合性及其他性能的可比性。

实验室应定期开展仪器比对试验,通常仪器比对试验主要两种情况。

一种是实验室新增仪器或仪器经过维修,另一种更是检测设备经过检定校准后时,实验室要在使用之前要进行仪器比对,来验证仪器的测试性能是否满足检测方法需求,以原来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务必要确保仪器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检测结果。

目前根据仪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实验室的检测设备不断在的更新换代,不但种类繁多,规格型号也繁多。

一般情况下,从仪器比对定义来看,只要能检测同一检测项目的仪器均可以进行仪器比对,但是比对的前提是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是相同的(如:无机元素汞,不但可以用测汞仪、原子荧光可以检测还可以用ICP-MS等仪器进行检测)。

留样再测
是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

是通过前后的两侧检测结果的符合性来验证检测过程是否存在检测隐患,同时也验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若两次的检测结果符合标准中所要求得允许误差,可以说明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非常高,另外也证明了检验员的检测水平非常好;若检测结果误差不符合标准,则要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需要溯源之间的检测结果。

有证标准物质检测(质控样的检测):
是用来监控批量化样品的检测的准确性的。

通常是在5个批次以上样品中间隔5批次加一个质控样。

检测结束后用插入的质控样结果与质控样的标准值进行做比较。

结果在质控样的准确度范围内,说明此批的样品检测数据的准确度良好,若超出质控样的准确度范围,就要内部开不符合项处理记录,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纠正措施,并对此所有的样品重新进行检测,直到检测结果符合质控样的结果为止。

加标回收:
是将已知质量或浓度的被测物质添加到被测样品中作为测定对象,用已知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所得的结果与已知质量或浓度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增量占添加已知质量或浓度的百分比(及样品的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是化学分析中最常见测一种质量控制手段,它可以反映出检测方法的系统误差。

做加标回收试验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二是验证检测方法的精密度;三是验证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通过实验室内部的各种质量控制手段,可以验证各种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检测项目之间的密切关系,以达到实验室的各种质量控制方法的工作做到可利用,可控制,可追溯,同时也有利于发现实验室内部的潜问题的存在,使整个试验过程都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在评审过程中不符合项的出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