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第三页,共33页。
第一节 可持续(chíxù)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fāzhǎn)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布伦特兰定义:既满足(mǎnzú)当代人需要,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mǎnzú)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我国学者定义: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
力的,满足(mǎnzú)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 (mǎnzú)其需求能力的,满足(mǎnzú)一个地区或一个 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 群满足(mǎnzú)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 大循环:在社会层面,重点进行循环型城市和省区 的设计,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 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最终建立循环型社 会。
第二十页,共33页。
第二节 循环(xúnhuán)经济
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shēngchǎn)的关系
•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石、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扩展。 •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间是一种点与面的关系,前者是微观的
一、可持续发展(fāzhǎn)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jīběn)原则 • (1)公平性原则 • (2)持续性原则 • (3)共同性原则
第六页,共33页。
第一节 可持续(chíxù)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fāzhǎn)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 (1)加强国际环境合作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
第十二页,共33页。第二节 循经济生产新开采 (kāicǎi)资源
资源 (zīy uán)
(sh ēng chǎ
产品
消费
排放
废品
n)
循环经济示意图
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
心,以“3R”(Reduce、Reuse、Recycle)为原则;以低

清洁生产第二讲: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第二讲: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系统的根本特征: 系统是由假设干元素组成 系统中的元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一、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1、什么是系统?
系统的根本结构: 由要素的集合以及要素之间关系的集合所
构成 要素集合是系统的躯体,关系集合是系统
的灵魂 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
一、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1、什么是系统?
〔1〕加强环境管理
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加强环境管理的 重要方面。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社会行为通 过三种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 然后在此根底上去评价它们对三种生产和谐运 行的奉献〔正负、大小〕,并据此对人类的社 会行为进行调整。
〔2〕开展环境建设
根据三种生产理论,应该开展环境建设。 具体来说就是调配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向,保 证环境建设的投入。环境建设不同于传统的第 一、第二、第三产业,它的根本任务不是为人 的生产这个环节提供生活资料,而是协调三种 生产之间的关系,保证环境能源源不断地提供 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而从根本上去解决人 类社会开展不可持续性的一个重大的根本措施。
1.4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开展
一、推行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的必 然选择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第一次 将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开展有机地结合在一 起,提出走可持续开展道路,制定了?21世纪 议程?,并将清洁生产作为? 21世纪议程?优 先开展的领域。国内外污染防治经验说明: 清洁生产是工业污染防治的最正确模式,是 实现可持续开展的必然选择。 。
• 关于卡伦堡共生系统,可以归纳三点结论: • 共生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根底 上逐步形成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得到了好处。每一种 “废料〞 供货都是伙伴之间独立、私下达成的交易。 交换服从于市场规律,运用了许多种方式:有直接销 售,以货易货,甚至友好的协作交换〔比方,接受方 企业自费建造管线,作为交换,得到的废料价格相当 廉价〕。 • 共生体系的成功广泛地建筑在不同伙伴之间的已有 信任关系根底上。卡伦堡是个小城市,大家都相互认 识。这种亲近关系使有关企业间的各个层次的日常接 触都非常容易。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是指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为目标的生产模式。

其理念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政策手段,实现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最小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管理系统清洁生产的基础是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系统。

环境管理系统是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用于评估、控制和改进组织的环境绩效。

这个管理体系一般遵循国际标准ISO 14001,通过设立环境政策、确定环境目标和规划环境管理方案等措施,实现对环境风险的有效控制。

2. 原料选择和生产工艺清洁生产强调在选择原料和设计生产工艺时考虑环境影响。

选择易回收、再利用和再生的原料,同时设计高效低耗的生产工艺,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从而降低环境负担。

3. 能源利用和排放控制清洁生产要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控制和减少有害气体和废水排放,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

同时,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4. 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清洁生产倡导循环经济的理念,即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环境负担。

建立有效的废弃物管理体系,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处理,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教育和培训清洁生产理论强调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员工了解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促进员工参与环境管理和改善工作,从而推动清洁生产在组织内部的落实。

总而言之,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包括环境管理、原料选择和工艺设计、能源利用和排放控制、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管理、员工教育和培训等多方面内容。

只有通过全面理解和实施这些基础理论,才能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环境保护。

精选清洁生产理论基础培训

精选清洁生产理论基础培训

外部性理论
第二用非竞争性来解释环境外部性。认为环境 属于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是非竞 争性,这就意味着某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不妨 碍别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因此环境污染和资源 耗竭等问题的形成根源在于环境的非竞争性。 治理这种由非竞争性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时需要 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市场体系,在公共 环境资源使用中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完善市场 机制使外部效应内部化来治理外部性。二是强 调环境管制的作用,主张环境管制者要通过加 大投入力度来改善环境质量。”
本章提要
介绍环境经济学、费用—效用分 析、环境管理会计和创造学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说明了上述相关 科学理论对清洁生产的支持。
第三章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经济学基础
概述 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 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 若干环境经济学概念
概述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 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经 济学和环境科学交叉的学科。
外部性理论
庇古的观点: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 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性,认为“ 外部性造成 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品的之间的不一 致 ”,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一问题。 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 公共 产品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 成本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 成了外部性,从而提出了征收“ 庇古税 ”作 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 庇古税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叫庇古 手段。
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行为 对活动以外的人或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外部性理论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对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 ——对环境治理
若干环境经济学概念
消费 资源的稀缺性 人的欲望 鲍尔丁“太空船地球经济学” 物质平衡理论 关于“增长的极限” “舒适型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 公共物品 环境管理模型 自然资源分类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知识概述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知识概述

交通运输领域
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燃料减少尾 气排放
节能技术:采用节能技术降低油 耗
环保驾驶:培训驾驶员掌握环保 驾驶技巧
交通管理:优化交通管理减少交 通拥堵和事故
其他领域
能源领域: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 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建筑领域: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 工,节能减排的建筑技术
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 应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
清洁生产强调生产过程中的资源 节约和环境保护
清洁生产要求采用无毒、无害或 低毒、低害的原料
清洁生产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的内涵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减污的控制环境污染的废物排放的全过程。
清洁生产的内涵包括:节约原材料,即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 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以降低成本。 清洁生产还包括减少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原则:通过优 化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物料管理等 手段,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降 低产品成本。
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原则:在生产过程 中,尽量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如废气、 废水、噪声等,确保生产过程清洁环 保。
清洁生产的方法与技术
能源结构调整
源头削减
强化能源管理
未来农业领域清洁生产的 展望
服务业领域
餐饮业:采用环保餐具,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住宿业:推广节能型空调、节水型卫浴设备等 交通运输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自行车等 物流业:优化运输路线,减少空驶率,提高运输效率
建筑业领域
建筑垃圾处理与再利用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绿色建筑 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 建筑环境的优化与绿色生态建筑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倡导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理论认为资源是有限的,而废物的产生导致了对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通过循环经济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工业生态学理论:清洁生产强调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系统,倡导将生产过程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工业生态学理论认为,生产过程应当与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保持相似的关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能量效益,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3.预防性环保理论:清洁生产倡导通过预防性环境保护措施,提前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和废物排放的发生。

这一理论认为,预防比治理更为重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它强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改进和政策支持,实现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向。

清洁生产理论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清洁生产主张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涉及到生产过程、产品设计、企业管理和政府政策等方方面面。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清洁生产理论注重技术创新和改进。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可以有效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排放。

这包括对生产设备的优化和升级,采用高效节能的工艺流程,减少原材料浪费和减少燃料的使用等。

此外,引入清洁生产技术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清洁生产强调产品设计中的环保理念。

通过产品设计的优化和改进,可以降低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减少使用有害物质的产品设计,提倡可降解、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延长产品寿命周期等。

清洁生产导论第3章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导论第3章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节能的热力学原理
减少能源用量
提高能量有效利用率
功能转换:
卡诺循环理论值70%,实际上,如汽车发动机效率仅为 30%!!! 燃料电池:98%-99%以上!!!
提高工厂能量有效利用率
一个工段或企业单位产品的理论能耗?节能 潜力多大?
实际能耗?能量浪费多少?如何分布? 引起能量损耗的原因? 实际过程中有哪些不合理、不正确的用能情
S
S

三、系统与环境
物质 (输入) 能量
信息
干扰(另一类输入) 改变了的
系统
物质 (输出)
能量
信息
开放系统的一般表示
三、系统与环境
输入
系统
输出
开环系统的一般表示
输入
主通道
输出
反馈环节
闭环系统的一般表示
3.1.2 系统的属性
集合性
整体性
层次性
协同性
涌现性
系统都是由相互区别的要素组成,是 由各个要素组成的集合。 如:工业企业系统,学校系统等等。
景?
3.2 质量与能量守恒原理
物质守恒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一个系统质量的改变 总是等于该系统输入和输出质量的差值。
dX dt
V

QX 0
Qw X
(Q

Qw
)
X
e


V

y
dS dt

Kd
X

物质循环利用原理
质量品质:有高低之分,犹如能量。 物料分级串联实用原则:按照物料品质,分层
中医理论体现着系统论的思想
3.1.2 系统的属性
集合性
整体性
层次性

清洁生产复习资料

清洁生产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1、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是: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工业化国家在对其污染治理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末端治理。

基于这种形势与背景,国际社会在总结了各国工业污染控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清洁生产,它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寻求一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过程。

2、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1)清洁的能源(2)清洁的生产过程(3)清洁的产品(4)清洁的服务3、简述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在基层单位之间将环境保护延伸到该组织有关的方方面面;生态工业是在企业群落的各个企业之间,即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内提升和延伸了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内涵;生态农业则是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农户微观经营、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全面协作的综合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循环经济又从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

这几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简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以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层次上的技术基础,循环经济作为区域层次上协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们的迅速推广和实施将使我国有能力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挑战,并且有利于保持我国在国际社会长期竞争的地位。

5、末端治理的缺点:(1)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分离,资源和能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2)处理设施投资比较大,运行费用高(3)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物,存在“二次污染”(4)未能考虑产品的生态无害化(5)浓度达标控制,无法保证区域的环境质量达标(6)工业污染控制较少进入宏观决策层面(7)存在科技惰性6、清洁生产的途径:(1)资源的综合利用(2)改进产品设计(3)革新产品体系(4)优化工艺控制过程(4)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5)物料再循环和综合利用(6)必要的末端治理8、清洁生产的意义主要在于:(1)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知识概述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知识概述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知识概述1. 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环境影响评价(EIA),它是对项目、规划或政策对环境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通过EIA,可以评估清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保护环境。

2. 污染预防原则:清洁生产以预防污染为原则。

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优化,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产生,从根本上预防环境污染。

3. 资源有效利用:清洁生产理论基础还包括资源有效利用。

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生命周期评价:清洁生产还涉及生命周期评价(LCA),它是对产品从原材料提取、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评价。

通过LCA,可以全面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设计清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 绿色化学工程: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还包括绿色化学工程。

采用可再生资源和环境友好的化学工艺,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涵盖了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预防、资源有效利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化学工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这些理论基础为实现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论。

清洁生产是在工业生产和产品制造中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还包括以下方面的知识:6. Eco-design(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倡导产品的生态设计,即从产品设计阶段就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设计节能、减排和环保的产品,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

生态设计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选择、制造、使用到废弃处理,以最小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7. 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理论基础也涵盖工业生态学。

工业生态学研究工业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排放。

通过工业园区内部循环利用能源、废料和副产品,以及园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废物互换,实现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1. 预防为主:清洁生产理论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来避免或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生成。

这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潜在的污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预防。

2. 综合考虑:清洁生产理论强调综合考虑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包括原料选用、生产工艺、产品设计、能源利用、废物处理等环节。

只有综合考虑所有的因素,才能够找到最佳的生产方式,从而实现最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最小的环境影响。

3. 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清洁生产理论提倡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的理念,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减少了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企业间合作:清洁生产理论认为,合作是实现清洁生产的关键。

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分享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清洁生产水平。

总之,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是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预防为主、综合考虑、循环利用和企业间合作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植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条件的改善。

实践清洁生产理论的关键在于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首先,清洁生产强调“预防为主”,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

这意味着不再采取传统的“治理污染”的方式,而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清洁技术,避免或降低废弃物排放。

通过生产过程的重新设计、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物的减量处理,预防性措施能够在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清洁生产理论强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能源利用、原料选用、生产工艺和废物处理,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优化,才能找到全局最优的生产方式。

这种综合考虑的方式是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1. 预防为主。

清洁生产强调“预防为主”,即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产生污染物和废弃物。

这需要从生产的初期阶段就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手段,减少或消除环境影响。

2. 循环利用和资源有效利用。

清洁生产倡导将废弃物视为资源,并使用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物重新利用。

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3. 产品寿命周期考虑。

清洁生产关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购、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通过全面和系统的考虑,优化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4. 综合分析和综合治理。

清洁生产需要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手段,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不仅是为了环境保护,也是提高生产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清洁生产理论基础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可以促进工业生产向更加清洁、低碳、循环利用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是清洁生产实践的基础和指导性原则,其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手段,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既包括技术方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政策方面的改进。

以下是对清洁生产理论基础的具体阐述: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实现清洁生产的关键。

通过推广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等目标。

清洁生产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绿色化学工程、清洁能源利用、高效节能技术、循环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方面全面考虑,以实现全面的清洁生产目标。

清洁生产一三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一三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贝塔朗菲
➢ 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
——钱学森
一、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2)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

系统中的元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一、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3)系统的结构
S={E, R} S:system; E:elements; R:relations
一、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7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等澄清了国外把一些学 科名称混用的现象,又提出系统工程可以分为工程系统工程、 企业系统工程、经济系统工程和军事系统工程等十几个专业。
系统论创始人钱学森1978年提出: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制造、 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 的科学方法。
✓ 系统可以分为若干子系统 ✓ 清洁生产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 协同性: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协调和匹 配。 • 涌现性:系统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之后,就会出现整体具有而各个 部分原来没有的某些特征事物。
一、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3、系统工程
60年代,A.D.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著名的霍尔三 维结构,即系统工程形态图,为系统工程提供了一种广泛
一、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6)清洁生产与系统论
开放的闭 环系统
一、系统论与系统工程
2、系统的属性
• 集合性:要素集及要素关系集所组成 • 整体性:系统是有机整体
✓ 清洁生产必须从生产系统整体出发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 要从提高整体功能的角度去提高和协调各要素的功能
• 层次性:一个系统往往是另一个大系统的要素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一是追求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
球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并给予全体人民平等性的机会以满足他 们实现较好生活的愿望,贫富悬殊、两级分化的世界难以实现真 正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给世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权。 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各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要认识到人类 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需 求和发展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需求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要给 后代人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需求的权利。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观点之争
《增长的极限》及其结论 Forrester JW(福罗斯特)和Dennis Meadows(梅多斯) ,认为 如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就会面临崩溃 的危险。
梅多斯等人对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1972)
人口增长 粮食供应 人均工业产值 环境污染 资源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共同性原则 不同国家、地区由于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及现阶段发展水平
的制约,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实施步骤并不统一,但实现可 持续发展这个总目标及应遵循的公平性及持续性两个原则是相同 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 展。 共同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发展目标的共同性,这个目 标就是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安全,并以最合理的利用方式为整个 人类谋福利;二是行动的共同性。因为生态环境方面的许多问题 实际上是没有国界的,必须开展全球合作,而全球经济发展不平 衡也是全世界的事。
决,并由国际组织采取行动。
二、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产生和发展
1983年3月,成立了世界环境与资源委员会 挪威前首相G.H.Brundland夫人任主席; 工作目标: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环境策略,推动各国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2 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的贴现
不同方案及其效益发生的时间不尽相同,只有运用社会贴现率把不同时期
的费用效益转化为同一水平年的货币值(通常转化为现值),才具有可比
性。
PV-现值;Bn-发生在第n年的值;r-社会
贴现率。
评价准则 净效益最大:ZNPV>0 费效比最小:α<1
净现值分为财务净现值和经济净现值: (1)财务净现值(Financial Net Present Value, FNPV)
项目按部门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 现到建设起点(建设初期)之和。
基准收益率(benchmark yield),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 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
(7)舒适型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 唯一性:数量有限,不可替代,供给不可能随需求增
长而增长 真实性:无法人为完全复制 认识的不确定性:探索和认识无止境,不断探索,新发
现,新满足 破坏的不可逆性:破坏即永远丧失
John Krutilla. 《Conservation Reconsidered》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10)自然资源分类
➢可耗竭资源 ➢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可更新资源 ➢可更新商品性资源 ➢可更新公共物品性资源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3 2个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
(1)帕累托最优 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 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 核心是要求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包括: ——微观经济意义上的资源运用效率 ——宏观经济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效率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3.1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
FNPV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是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 获利能力的动态指标: 当FNPV>0时,说明该方案除了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 的盈利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当FNPV=0时,说明 该方案能够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该方案 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当FNPV<0时,说明该方案不能 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要求,该技术方案不可行。
M-(Zp+ZE+ZH)=GI-D=NI
不能作为资本存量积累的那部分原材料最终要归于环境 给定资本净积累量NI下,若不存在某些刺激使排入环境的污染 物(Zp+ZE+ZH)保持低水平,则自然资源采出量M会相应提高
环境质量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超量使用密切相关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Herman Daly, 考虑技术进步或技术替代,当某种资源开始稀 缺时,其利用效率就会提高,会寻找或开发替代品。
《The Economic Debate: What Some Economics have learned but Many have not》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2020/11/26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第3章 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支持清洁生产的有关科学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 ——环境经济学理论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环境成本理论与方法 ——创造学方法原理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3.1.1 概述
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外部性”。传统经济学理论不考 虑“外部不经济性”,体现不出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 无法避免环境损失的社会化,也不能反映环境资源状况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8)公共物品 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
务消费的减少。 供给普遍性(无竞争性) 非排他性 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是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
莎缪尔森.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9)环境管理模型
原材料M 废弃物Zp
(2)资源的稀缺性 一种资源如果在其利用上存在着几种可能的竞争的需求, 则它是稀缺的。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3)人的欲望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权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要求。 欲望无穷,满足欲望的方式有限。
(4)太空船地球经济学 ——物质不灭,在设计和规划经济活动时,必须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3.2 净现值率(Net Present Value Rate, NPVR)
净现值率(NPVR)又称净现值比、净现值指数,是指 项目净现值与总投资现值的比率。
单位投资现值的净现值,单位 投资对国民经济或企业超额净 贡献的大小。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3.2 净现值率(Net Present Value Rate, NPVR)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3.1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
(2)经济净现值(Economic Net Present Value, ENPV) 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结算期内各年的净收益折现到建设期 起点的现值之和。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3.1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 NPV)
生产
消费品C 废弃物RH
劳动力LH1

治理
废弃
GI K D

投入
物Ep
Ip
资本积累
境 废弃物ZE
环境管理 废弃物EH
劳动力LH2 费
废弃物ZH
环境服务Y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9)环境管理模型 生产框、消费框和环境管理框不存在商品存量的积累,或 者说来自环境的物质净流出量等于资本存量的净积累量:
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NPV
NPV1 IRR是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采用的主要 方法一。求得的IRR要与项目的设定基 准收益率i0相比较。当IRR≥i0时,则表 明项目的收益率已达到或超过设定折现 NPV2 率水平,项目可行,可以考虑接受。
i1
IRR i2
i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3.3 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NSW=NNP+B-GC-AL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1 概述
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共同探讨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 对策,把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有关内容引入到经济学 中,形成了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 间的关系,即如何使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 产过程协调进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研究内 容包括3个方面: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1 概述(12周五)
研究内容三: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设计与应用 收费制度 财政补贴与信贷优惠 市场交易 押金制度
尚金城. 环境规划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8-69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1)消费 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是商品效用的 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4 市场失效
(4)非对称性 ——技术进步的非对称性 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周期短,投资回报率高 环境资源保护技术:难度大、投入大、成功率和回报 率低。 ——信息的非对称性 生产者与消费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前与未来、 本区域与其它或更大区域,前者占优势。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4 市场失效
市场机制既有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功效,也有不利于环 境保护的缺陷,即市场失效(Market Failure)。主要原 因包括: (1)公共物品性 (2)外部性 (3)垄断竞争的存在 阻碍资源自由流动 操纵市场价格,高估生产资源的社会或私人真实成本 引起整个资源分配系统和经济效率下将
(2)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造成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 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价格。 外部性导致低效的资源配置。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完全竞争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 量与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严重偏离:资源过度利用、 污染物过度排放、污染产品过度生产的低效率产出。
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搭便车”问题,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 其生产严重不足。
同时考虑环境吸纳废弃物的容量 ——熵增原理,100%的回收利用是不可能的
K. E. Boulding, 《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5)物质平衡理论 ✓现代经济系统=物质加工+能量转换+残余物处理+最终消 费;部门之间、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物质流动, 形式转化、物质不灭 ✓封闭系统,排出的残余物量等于进入经济系统的物质量 ✓解决发展和环境问题,根本办法是提高物质、能量利用 率和循环率,减少资源开采和使用量,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1 概述
研究内容一: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 经济制度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经济学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1 概述
研究内容二:环境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 环境退化的宏观经济评估 环境质量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环境资源开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A. V. Knees, et al, 《Economics and the Environment》
第3章清洁生产理论基础
3.1.2 环境经济学的几个术语
(6)增长的极限 以麻省工学院Dennis.L.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交了 一份研究报告《Limit to the Growth》。报告认为:由于 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 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作方式是呈指数增长的,全球增 长将会达到极限,即“世界末日”的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