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说课稿7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能够辨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一些基本的二维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图形的特征和图形的变换,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变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能够辨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能够辨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图形的特征和变换。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小动物找家”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通用10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篇11教学目标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使学生感知“面来自于体”。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辨别这几种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感知“面来自于体”。
3难点体会“面”在“体”上,会辨认这五种图形。
4教学准备师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活动平行四边形、纸张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认识图形一、由立体图形导出平面图形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城堡)谁住在城堡里面呢(出示王子公主,学生回答)你们想住在城堡里面吗(想)瞧,小精灵飞来了,他来帮大家实现愿望了,为大家搭建了一座城堡,你们喜欢吗(喜欢)其实这座城堡就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你们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吗(先齐说,然后根据回答情况指名说)注意咦,这是什么图形呢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图形呢(出示图片)你们看,我们的屋顶像这种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叫做三棱柱。
这些图形都叫做立体图形。
但在图形城堡中,除了立体图形,还有平面图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二、新授(一)正方形1、出示正方体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四种立体图形,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叠卡片,这些图形都在美美的睡着觉,你们可不要随便乱动,打扰它们休息哦!请同学们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正方体,找到了吗2、动手操作这个正方体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有个面是红色的)我们来把正方体这个红色的面给撕下来,注意要慢慢的撕,撕下来了吗3、引出正方形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正方形)回答得真准确!你们真了不起!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和老师一起叫醒正方形吧!(齐读正方形,出示动画)正方形醒了吗(醒了,它在摇身体呢!)4、找正方形,摸一摸你能在这一叠卡片中找出正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每条边都相等)5、认识各种正方形我们的正方形小朋友可调皮了,总喜欢滚来滚去,它还是正方形吗(是,只是转了几圈)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正方形呢(出示图片,生说过年的时候,墙上贴的福字)6、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的物体呢(二)长方形1、出示长方体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正方形,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你找对了吗动手操作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有一个面是红色的)请小朋友把红色的这一面撕下来,这又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长方形也在睡觉,我们来叫叫它吧!(齐读长方形,出示动画)它醒了吗(醒了,它在伸懒腰呢!)找长方形,摸一摸你能在你手中的卡片中找出长方形吗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形,它有几条边呢(四条)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出示手势1条,2条,3条,4条)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面的边和左面的边不相等)4、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长方形的物体吗(三)圆1、由圆柱学习圆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图形呢(圆柱)请同学们找出圆柱。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说课稿(附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图形(二)》。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我们学生大多性格外向活波。
善于表达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的思维积极而活跃,有自己不同的意见总会第一时间提出来,又加上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感性认识,能够小组合作中进行摸找描说拼等活动,较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技能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各种活动,渗透审美情趣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四、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特征,我采用了教师活动:创境设疑——协作指导——拓展延伸学生活动: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设置了教学流程的三大环节。
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中,通过亲自感知,亲自体验,从初步认识,到头脑中建立模型,最后到解释与应用创新的一次知识的飞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说教学目标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3、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五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目标呢?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能够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并且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知基础,他们能够辨别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
但是,对于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特征和关系,他们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活动和实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能够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图形的更多特点和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东山小学李媚清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说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目标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3、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五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目标呢?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精品)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 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 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 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 体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 图形的过程,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 识。 •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 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①⑤
②④
③
1 4 2 5 4
猜一猜后面藏着的是四种图形中的哪 一种图形?在正确图形下面打“√”。
√
√
√
√
√
( 1 )个
( 2 )个 (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 ( 5 )个
连一连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我会选:
(1)长方形有(①)条边,三角 形有(②)条边,正方形有(①) 条边,平行四边形有(①)条边。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 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
平的
提问:你在什么立体图形上找到了什么平面图形?
同学们说的都很清楚了,老师把你们找到得很多平面 图形都放到一起了,你们可以归类么?想想可以怎么 分,为什么这样分?四人一组开始活动。 学生自己归类,教师巡视,挑出一组实投展示,并说 原因。
长方形 有四条边,四个角,方方的。
圆柱体
正方体
长方体
球
在图形的大家庭里,除了立体图形, 还有另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 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图形(二)人教版
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第1课时认识图形(二)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讲述的是认识图形(二)。
本教材在数学上的要点为通过学习图形的边、角和数量来更好地认识图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依据角的数量确定图形的种类。
3.能够认识图形的基本元素。
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形的边和角,确定图形的种类。
2.能够计算图形的边长和周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2.依据角的数量确定图形的种类。
2. 教学难点1.认识图形的基本元素。
2.通过观察图形的边和角,确定图形的种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工具,如黑板、彩笔等。
2.教师应提前备好课件及教学资料。
3.教师应提前熟悉教材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的教学基础是图形的介绍,故在导入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如图形的基本定义和特点,以及图形的分类方式。
通过简单的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巩固图形的基本知识。
导入环节可以用以下问题进行提问:1.图形的基本定义是什么?2.请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图形。
3.图形的分类方式有哪些?2. 教学内容及方法2.1 认识图形本节课程主要讲解的是图形的分类方式。
在介绍之前,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图形的基本元素,如顶点、边、角等。
然后,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上的画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在介绍每一种图形时,顺带讲解该图形的特点和内涵。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边和角,来区分不同种类的图形。
2.2 计算图形的边长和周长除了区分图形的种类,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图形的边长和周长,从而正确地计算图形的面积。
在此环节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计算图形边长和周长,以及计算图形面积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公式及方法。
3. 总结环节在课程结束时,结合课堂内容,对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的内容。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 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1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图形的拼组能力和空间观念还不够强,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的拼组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拼图教具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如电视、桌子、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3.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拼组方法。
5.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图形的拼组示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1 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1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识别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够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感知和认识平面图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对一些平面图形的特点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特点。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正确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平面图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平面图形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平面图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认识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平面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不同种类的平面图形,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识图形(二)》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识图形(二)》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进一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根据对学生前期的观察和了解,学生们对图形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能够正确地识别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能够正确地识别这些图形。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图形的特征。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些图形。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思考和交流,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4.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点。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内容包括对常见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
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直观的图形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对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理解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特征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以及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图形教具等,直观展示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等,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这些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它们的特征。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等。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说课稿2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学生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空间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深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学的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四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3.教学互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推荐(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说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说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说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a、动手操作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b、汇报反馈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c、小结概念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一、说教材:《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的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经历有体到面的抽象过程,体会平面图形源于相应物体的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主要特征,直观认识相应的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和区分这几种图形。
2、在画一画、认一认、围一围等数学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抽象过程,初步积累认识形体的一些经验,感受相关形体间的联系,形成相应图形的空间表象。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难点: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及本课的内容特征,我采用了:教师活动:创境设疑——协作指导——拓展延伸学生活动: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设置了教学流程的三大环节。
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把操作与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作为探索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中,通过亲自感知,亲自体验,从初步认识,到头脑中建立模型,最后到解释与应用创新的一次知识的飞跃。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境设疑,体验感悟通过搭积木活动产生兴趣。
学生分别指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这几种图形。
接着,我抓住学生爱交朋友的心理,问:“你们愿意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吗?”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气氛中,我导入本节课的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认识图形》(二)说课稿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1 《认识图形》(二)》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包括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图形的特征,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我认为他们在认知发展上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平面图形的特征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操作。
2.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地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中的感受和发现,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
3.采用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稿(共3篇)
人教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感知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立体图形的拼组”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大力加强的内容。
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因此,学好立体图形的拼组将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立体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 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 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四、说教学策略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认知规律。
把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有层次的挑战性问题,让学生去闯关夺胜,从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遵循新课程提倡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个人动手操作和小组互动合作的活动,按挑战问题要求进行立体图形的拼组,发展学生的空间关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爱玩好动的心理特征,教师可适当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玩、做、学”相互促进的新观念。
五、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学生装在本单元又刚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例1和例2,前面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别了所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初步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感知了平面图形的关系。
在些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积木若干,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若干,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各种积木搭建的作品。
仔细观察每块积木是什么形状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组。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辨认这五种图形;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五、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说教学目标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3、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五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二、说教法、学法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目标呢?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三、说教学过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根据新课标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这一理念我设置了三个活动,时间控制在18分钟左右.活动一:认识新朋友,我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新朋友都在这幅图中,请大家找一找这里有几种图形.然后我说:你想和这些图形做朋友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想!我就说:那我们来个比赛,看哪队交的朋友最多:红队,绿队,白队,粉队,黄队.我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这里我让学生进行尝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出示图形,边板书图形名称.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都叫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它们.活动二:了解新朋友,提出问题一: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去找它们呢?在这个活动中,我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手拿一个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一个面,提出问题二:这个面是什么形状?接着我通过问题二引导学生从桌面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可能有学生从长方体上找出,也有可能从三棱柱中找到长方形,甚至会有学生找到几个长方形,对这样的同学我会进行这样的评价,比如:你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你可真是火眼金睛啊!同时将小图形奖给他们小组,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找出长方形后,提出拓展性的问题三: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吗,把这些图形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动眼来亲身体验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活动三:找朋友,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举手发言,学生可能说到门的形状,窗的形状等等,我想通过找图形,让学生体验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习题:第1题:连一连我想通过该这道题目来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区别形和体.第2题:涂一涂通过动手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第3题:数一数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数出长方形有1个,正方形有4个,三角形有2个,平行四边形有4个,圆有4个第4题:画一画看谁能想个好方法,把你喜欢的新朋友请到纸上来.我希望通过这个既有挑战性,同时还具有操作行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交流,学生可能想到画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我想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提出问题,这些都是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你打算怎样把它介绍你的爸爸、妈妈呢?让学生自己回忆本课所学,巩固新知识.在教学结束前,我会对小组评价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组,给予鼓励,表扬.四、说板书设计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说教学反思本堂课我采用的是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图形(二)》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
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特征、周长,还有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说教学目标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辨认这五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目标呢?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针对这种情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
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
提出问题二:今天我们来这里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它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根据新课标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这一理念我设置了三个活动,时间控制在18分钟左右。
活动一:认识新朋友,我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
新朋友都在这幅图中,请大家找一找这里有几种图形。
然后我说:你想和这些图形做朋友吗?
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想!
我就说:那我们来个比赛,看哪队交的朋友最多:红队,绿队,白队,粉队,黄队。
我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
这里我让学生进行尝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出示图形,边板书图形名称。
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都叫做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它们。
活动二:了解新朋友,提出问题一: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去找它们呢?
在这个活动中,我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手拿一个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一个面,提出问题二:这个面是什么形状?
接着我通过问题二引导学生从桌面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可能有学生从长方体上找出,也有可能从三棱柱中找到长方形,甚至会有学生找到几个长方形,对这样的同学我会进行这样的评价,比如:你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你可真是火眼金睛啊!同时将小图形奖给他们小组,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找出长方形后,提出拓展性的问题三: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吗,把这些图形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动眼来亲身体验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
活动三:找朋友,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个问题我让学生举手发言,学生可能说到门的形状,窗的形状等等,我想通过找图形,让学生体验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习题:
第1题:连一连
我想通过该这道题目来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区别形和体。
第2题:涂一涂
通过动手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
第3题:数一数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数出长方形有1个,正方形有4个,三角形有2个,平行四边形有4个,圆有4个
第4题:画一画
看谁能想个好方法,把你喜欢的新朋友请到纸上来。
我希望通过这个既有挑战性,同时还具有操作行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交流,学生可能想到画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我想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提出问题,这些都是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你打算怎样把它介绍你的爸爸、妈妈呢?让学生自己回忆本课所学,巩固新知识。
在教学结束前,我会对小组评价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组,给予鼓励,表扬。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说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采用的是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