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精校免费)
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全国第三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全国第三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2. 以下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解释?()A.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好C. 亡羊补牢:比喻事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D.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5. 下列哪个作品是朱自清的散文?()A. 《荷塘月色》B. 《背影》C. 《庐山谣》D. 《济南的冬天》二、判断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三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甲】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情感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从远古的祖先到现代的人类,情感始终伴随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情感具有以下特点:1. 情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与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相辅相成。
2. 情感具有多样性,包括喜、怒、哀、乐等。
3. 情感具有传递性,能够影响他人的情感。
4. 情感具有调节性,有助于人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乙】随着社会的发展,情感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下是一些关于情感的作用:1. 情感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和连接的纽带。
2. 情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3. 情感有助于心理健康。
情感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4. 情感有助于个人成长。
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1. 简述情感的特点。
(3分)答案:情感的特点包括: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具有多样性,具有传递性,具有调节性。
2. 请列举两个情感的作用,并简要说明。
(6分)答案:情感的作用包括: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情感可以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情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提高生活质量。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情感的认识。
(6分)答案:情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多种特点,如多样性、传递性和调节性。
情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情感,学会合理地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8分)【甲】《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多年,历经磨难,终于回到晋国,成为一代明君。
他深知权力来之不易,因此对国家大事非常重视。
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
语文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本内容略。
1. 文中提到的“XX”一词,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A. XX1B. XX2C. XX3D. XX42. 根据文本,下列关于“XX”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3. 文本中对“XX”的分析,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A. XX1B. XX2C. XX3D. XX4(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文本内容略。
4. 对文中“XX”的描写,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5. 文中“XX”的情节安排,其作用是什么?A. XX1B. XX2C. XX3D. XX46. 作者通过“XX”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思想?A. XX1B. XX2C. XX3D. XX4(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内容略。
7. 根据文本,下列关于“XX”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8. 文中提到的“XX”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什么?A. XX1B. XX2C. XX3D. XX49. 对文中“XX”的论述,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 XX1B. XX2C. XX3D. XX4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文言文内容略。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XX。
12. 文章中“XX”的事件,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A. XX1B. XX2C. XX3D. XX4(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诗歌内容略。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XX1B. XX2C. XX3D. XX414. 诗歌中“XX”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XX1B. XX2C. XX3D. XX4(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语文全国3卷(答案+解析)
语⽂全国3卷(答案+解析)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语⽂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现代⽂阅读(36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物质⽂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座蕴藏丰富、有待进⼀步开发利⽤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年的努⼒,⼀些传统表演艺术项⽬已⾛出困境,呈现出新的⽣机与活⼒,但仍有⼀些项⽬⾯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论侗族⼤歌还是壮族⼭歌,⼈⼈都可展⽰歌喉;⽆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都蔚为⼤观。
对这类⾮质⽂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团体或演出队等⼩范围内。
⼴⼤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物质⽂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放异彩,然⽽,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些传统艺术改编得⾯⽬全⾮。
⽐如,有些⼈在改造民乐时套⽤画⽅⾳乐编排⽅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科学地融⼊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物质⽂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存于民间,在⾮物质⽂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存发展问题。
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23年高考语文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3)
2023年高考语文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3)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1【文章摘要】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小时候的一个有趣经历:他曾经在一家大商场里迷路了,后来在保安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外婆。
文章通过描写环境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之情。
【问题一】在文章中,作者小时候在商场里迷路时,外婆曾经怎样找到了他?【答案】答案为:在保安的帮助下【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的描述:“外婆大声喊了一次,又一次。
那声音越来越远,似乎渺小到细语……正在逐步消失。
临消失时,一个磁性很强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小伟,你在哪里?’”可知,作者外婆通过喊声找到了他,而喊声是通过保安帮助传达到的。
【问题二】作者小时候在商场里迷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答案为:作者走散了外婆的手【解析】根据文章第一段的描述:“小时候,我在一家大商场里迷了路。
当时我正在和外婆手拉着手逛商场,可是忽然间,我感到自己的手松了,外婆不见了。
”可知,作者小时候在商场里迷路的主要原因是他走散了外婆的手。
阅读理解2【文章摘要】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家庭中需要妈妈照顾孩子的重要性。
文章通过举例和逻辑论证,强调了妈妈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问题一】根据文章内容,为什么妈妈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十分重要?【答案】答案为:妈妈能够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教育成长【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的描述:“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她们会为孩子做饭、洗衣、收拾房间,并且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可知,妈妈能够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教育成长,所以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问题二】根据文章内容,妈妈在家庭中的作用还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答案为:妈妈的爱和关怀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快乐感【解析】根据文章第三段的描述:“妈妈的爱和关怀能够让孩子感到安全和快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可知,妈妈的爱和关怀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快乐感,这也是妈妈在家庭中的作用之一。
高考试卷全国卷三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沉没寡言)B. 众矢之的(众矢之的)C. 奋发有为(奋发型为)D. 雕梁画栋(雕梁画栋)答案:D解析:A项“沉默寡言”应为“沉没寡言”;B项“众矢之的”字形正确,但字音应为“zhì”;C项“奋发有为”应为“奋发型为”。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好,全靠他的刻苦努力。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C. 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
D.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
答案:C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他的成绩之所以取得如此之好,全靠他的刻苦努力”;B项搭配不当,应改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D项“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应改为“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和尊敬”。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然而他的内心却十分痛苦。
B. 他们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
C.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 他的表现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答案:B解析:A项加点词为副词,表示转折;B项加点词为副词,表示范围;C项加点词为动词,表示珍惜;D项加点词为动词,表示得到。
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最近,我正在阅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
书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古代战争中,许多胜利者并不是依靠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武器,而是依靠智慧和谋略。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在战国时期,赵国与燕国交战。
赵国的大将廉颇指挥军队,准备与燕国决一死战。
然而,他并没有急于出兵,而是派人去燕国进行间谍活动。
通过间谍的回报,廉颇得知燕国国内空虚,皇帝昏庸,百姓困苦。
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个与众不同的策略。
廉颇命令士兵在夜间悄悄地挖掘地道,直达燕国的皇宫。
当燕国皇帝发现皇宫被挖时,他大惊失色,认为赵国已经进攻。
全国高考试卷三卷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5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分)①“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②“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答案】(1)①惘然(2)②还乡(3)③长久(4)④灯火阑珊处(5)青天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分)《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以下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为曹雪芹。
B. 《红楼梦》共120回,分为前80回和后40回。
C.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妻子。
D. 《红楼梦》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
【答案】D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下关于《诗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诗经》中的“风”是指各地的民间歌谣。
C. 《诗经》中的“雅”是指朝廷的官方诗歌。
D. 《诗经》中的“颂”是指歌颂祖先的诗歌。
【答案】A二、古代诗文阅读(25分)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0分)赵武灵王,名章,赵肃侯之子也。
武灵王元年,以长子章为太子。
中子何年十五,封于代,号曰代王。
武灵王十九年,十三年,武灵王欲易太子,传位于何,群臣固谏不听。
乃诈以传国予何,实欲易太子。
群臣莫敢言。
乃谓群臣曰:“试为我言所以传国于何者?”群臣皆曰:“古者圣王,以天下为一家,不以国为家。
今王以国为家,传国于子,臣等不敢辞。
”武灵王大悦,乃传国于何,是为惠王。
惠王立,群臣皆贺。
惠王曰:“何故贺我?”群臣对曰:“昔者王欲传国于子,群臣不敢辞。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疑心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谬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语文高考全国三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腼腆(miǎn diǎn)瘦削(shòu xiāo)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B. 憔悴(qiáo cuì)憾事(hàn shì)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C. 狂妄(kuáng wàng)火辣(huǒ là)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恍若(huǎng ruò)蜿蜒(wān yán)震天动地(zhèn tiān dòng dì)答案:D解析:A项中“瘦削”应为“shòu xiāo”,B项中“憾事”应为“hàn shì”,C项中“火辣”应为“huǒ là”。
2. 下列句子中,语法错误的是:A. 他一边看着书,一边思考问题。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给人以启迪。
C.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次考试却不及格。
D.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答案:C解析:C项中“但这次考试却不及格”应改为“但这次考试却失败了”。
3.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老人像一位守护神,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这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让人迷失方向。
C.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
D.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云霄。
答案:B解析:B项中“这个城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让人迷失方向”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4. 下列各句中,语序不当的是:A. 在这个美丽的夜晚,我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B. 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C.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如黄鹂般婉转。
D.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而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答案:B解析:B项中“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应改为“他不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而且成绩优秀”。
(完整word版)高考真题语文全国卷3(含)
2021 年一般高等学招生全国一致考试---- 全国卷 3语文试卷本卷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或。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大体看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9 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计、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个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牢固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向友善。
过于绵柔、松弛,也许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缺乏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今世城市社会,特别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拥有优异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个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获取较为合理的办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个人性与公共性的一致,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个人性的有机一致、详尽变换。
片面的重申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重申空间的个人性,都会使城市睁开失去基础。
当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侧重把空间固化为永远的个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个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缺乏,正在成为限制城市,睁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序次与活力、生计与睁开间获取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睁开周期、睁开阶段,对一个正在流行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齐聚更多的睁开资源、激活睁开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睁开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加侧重城市制度的牢固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即是正在流行的城市,也需要面对序次与牢固的问题;即即是一个已经睁开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侧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侧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缺乏、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阻碍城市睁开。
(精校版)2020年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
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全国卷Ⅲ语文高考试题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②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③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
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④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
《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
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
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改庶吉士。
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
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
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
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
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
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
”诏勿问,田亦竟止。
珪居闲类木讷者。
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
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
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
御史张羽奏云南灾。
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
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
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
”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言官交章请留,不听。
..。
两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
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
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而珪适卒,年五十七。
遣命毋请恤典。
抚、按以为言,诏廕其子中书舍人。
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
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
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
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
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
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
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三)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 4 )题。
(25分)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