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点估算法介绍及应用
快速功能点法介绍及运用
快速功能点法介绍及运用
快速功能点法是一种用于估算软件项目规模和工作量的方法。
它是功能点分析方法的一种变体,主要用于快速估算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
快速功能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基本的功能单元,并对每个功能单元进行计数,从而估算出整个系统的规模和工作量。
快速功能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识别和定义系统的功能:确定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和特性。
2. 划分功能单元:将系统的功能划分为一系列基本的功能单元,如输入、输出、查询、文件、接口等。
3. 确定功能单元的复杂度:根据功能单元的复杂度,确定其对应的功能点数。
复杂度通常根据功能单元的输入、输出、查询、文件和接口等方面进行评估。
4. 计算功能点数:将每个功能单元的点数相加,得到整个系统的功能点数。
5. 估算工作量:根据功能点数和经验数据,估算出整个项目的工作量。
快速功能点法的优点是快速、简单、易于理解,适用于项目早期的规模估算和工作量估算。
它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了解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为项目计划和资源分配提供参考。
最新功能点估算法介绍及应用
功能点估算法介绍及应用一、功能点估算法识别项目范围和数据复杂度功能点估算法是软件项目管理众多知识中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一个。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项目计划中对项目范围的估算又尤为重要。
如果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规模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没有对工作量、所需资源、完工时间等因素进行估算,那么项目计划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功能点估算法的特点项目范围的估算在CMMI的“MA”度量分析管理和“PP”项目计划中均有涉及。
对软件项目范围的估算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是LOC代码行和FP功能点法。
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如下:•功能点估算法常用在项目开始或项目需求基本明确时使用,这时进行估算其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
假如这个时候使用LOC代码行估算法,则误差会比较大。
•使用功能点估算法无需懂得软件使用何种开发技术。
LOC代码行估算法则与软件开发技术密切相关。
•功能点估算法是以用户为角度进行估算,LOC代码行估算法则是以技术为角度进行估算。
•通过一些行业标准或企业自身度量的分析,功能点估算法是可以转换为LOC代码行的。
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功能点估算可以对项目的范围进行预测。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由于需求的变更和细化可能会导致项目范围的蔓延,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与当初估计的不同。
因此,在项目结束时还需要对项目的范围情况重新进行估算,这个时候估算的结果才能最准确反映项目的规模。
功能点分析的步骤本文将以国际标准IFPUG(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组织提供的功能点估算法V4.1.1为基础进行讲解。
如下图所示,首先大家应该了解功能点估算法的使用步骤。
图1 功能点估算法的步骤具体步骤包括:1. 识别功能点的类型。
2. 识别待估算应用程序的边界和范围。
3. 计算数据类型功能点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4. 计算人机交互功能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5. 确定调整因子。
功能点估算法
功能点估算法功能点估算法是软件项目管理众多知识中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一个。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项目计划中对项目范围的估算又尤为重要,如果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规模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没有对工作量、所需资源、完工时间等因素进行估算,那么项目计划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FP功能点估算法的特点项目范围的估算在CMMI的“MA”度量分析管理和“PP”项目计划中均有涉及,对软件项目范围的估算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就是LOC代码行和FP功能点法,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如下:1、 FP功能点估算法常用在项目开始或项目需求基本明确时使用,这时进行估算其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假如这个时候使用LOC代码行估算法,则误差会比较大。
2、使用FP功能点估算法无需懂得软件使用何种开发技术。
LOC代码行估算法与软件开发技术密切相关。
3、 FP功能点法是以用户为角度进行估算,LOC代码行估算法则是以技术为角度进行估算的。
4、通过一些行业标准或企业自身度量的分析,FP功能点估算法是可以转换为LOC代码行的。
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功能点估算可以对项目的范围进行预测,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由于需求的变更和细化可能会导致项目范围的蔓延,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与当初估计的不同,因此在项目结束时还需要对项目的范围情况进行估算,这个时候估算的结果才能最准确反映项目的规模。
功能点分析的步骤在本文中将以国际标准IFPUG(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组织提供的功能点估算法V4.1.1为基础与大家进行讲解。
如下图所示,首先大家应该了解功能点估算法的使用步骤。
功能点估算的步骤1、识别功能点的类型。
2、识别待估算应用程序的边界和范围。
3、计算数据类型功能点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4、计算人机交互功能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5、确定调整因子。
6、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量。
EI、EO、EQEI是处理来自于应用程序边界外部的一组数据的输入,它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一个或多个ILF,以及/或者更改系统的行为。
功能点估算法介绍及应用
一、功能点估算法识别项目范围和数据复杂度功能点估算法是软件项目管理众多知识中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一个。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项目计划中对项目范围的估算又尤为重要。
如果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规模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没有对工作量、所需资源、完工时间等因素进行估算,那么项目计划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功能点估算法的特点项目范围的估算在CMMI的“MA”度量分析管理和“PP”项目计划中均有涉及。
对软件项目范围的估算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是LOC代码行和FP功能点法。
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如下:•功能点估算法常用在项目开始或项目需求基本明确时使用,这时进行估算其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
假如这个时候使用LOC代码行估算法,则误差会比较大。
•使用功能点估算法无需懂得软件使用何种开发技术。
LOC代码行估算法则与软件开发技术密切相关。
•功能点估算法是以用户为角度进行估算,LOC代码行估算法则是以技术为角度进行估算。
•通过一些行业标准或企业自身度量的分析,功能点估算法是可以转换为LOC代码行的。
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功能点估算可以对项目的范围进行预测。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由于需求的变更和细化可能会导致项目范围的蔓延,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与当初估计的不同。
因此,在项目结束时还需要对项目的范围情况重新进行估算,这个时候估算的结果才能最准确反映项目的规模。
功能点分析的步骤本文将以国际标准IFPUG(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组织提供的功能点估算法V4.1.1为基础进行讲解。
如下图所示,首先大家应该了解功能点估算法的使用步骤。
图1 功能点估算法的步骤具体步骤包括:1. 识别功能点的类型。
2. 识别待估算应用程序的边界和范围。
3. 计算数据类型功能点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4. 计算人机交互功能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5. 确定调整因子。
6. 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量。
功能点估算法
功能点估算法功能点估算法是一种推断开发者所需完成的工作量的测算方法。
它通过计算软件系统实际功能所需要的数量,来估算软件开发项目所需要的工作量。
这类测算方法经常用于估算软件研发预算,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软件研发项目的实施过程,更有效地控制开发成本。
在新系统开发项目中,由于缺乏项目的相关信息,无法采用其他的估算方法,所以采用功能点估算法会比较实用。
它可以根据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估算。
换句话说,功能点估算法是根据软件系统的功能特性,采用质量控制的原则,对软件开发的工作量进行估算和控制。
功能点估算法的具体实施过程,首先要明确项目所需要实现的功能点,并对每个功能点进行细化,明确功能点的分类划分。
在功能点定义之后,要根据项目的功能和目标,进行功能点估算,确定每个功能点所需要实现的工作量,并将这些数据汇总起来,作为项目的工作量估算基准。
此外,在进行功能点估算时,还要结合项目的复杂性,适当的考虑系统中所需的技术支持、测试和文档等活动,以准确估算项目所需的工作量。
软件系统开发项目在估算阶段,采用功能点估算法可以使估算更加准确,从而更好地掌握项目的进度,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
功能点估算不仅可以帮助开发者规划开发任务和工作负荷,而且还可以帮助客户评估项目的性价比,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同时,功能点估算还可以为开发者建立一套科学的计划,从而更精确地控制开发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总之,功能点估算法是一种实用的、灵活的估算方法,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加精确地估算软件研发项目的工作量,从而更好地控制开发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它既便于项目管理者和客户,也有利于开发者,是软件系统开发项目必不可少的一环。
IFPUG功能点估算含示例
IFPUG功能点估算含示例IFPUG(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功能点估算是一种常用的软件度量方法,它通过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分类和量化来估算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
功能点估算可以帮助软件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有助于项目管理和项目成本的预测。
IFPUG功能点估算的核心思想是将软件的功能进行分类,然后将每个功能点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加权,并与标准功能点系数相乘得出最终的功能点数。
这样可以对不同的软件进行可比较的度量,并且提供了一个基准来评估相对规模和复杂度。
1.功能性功能点包括以下四个子类:-输入(EI)功能点:表示软件接收外部输入并处理的功能。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接收读者的借书请求并进行处理。
-输出(EO)功能点:表示软件向外部输出信息的功能。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可以向读者输出图书的归还日期。
-查询(EQ)功能点:表示软件进行内部或外部查询的功能。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图书的借阅记录。
-文件(F)功能点:表示软件维护的逻辑文件(包括输入和输出文件)的功能。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可以维护图书的借阅记录文件。
2.非功能性功能点包括以下三个子类:-外部接口文件(EIF)功能点:表示软件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可以与图书供应商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外部查询文件(EQF)功能点:表示软件使用的外部查询文件的功能。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可以使用图书供应商的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
-内部逻辑文件(ILF)功能点:表示软件内部维护的逻辑文件的功能。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可以维护图书的库存信息。
在IFPUG功能点估算中,每个功能点都有一个权重或复杂度,可以根据软件的特点和相对复杂度进行调整。
例如,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的输入功能点可能比输出功能点更复杂,因此输入功能点的权重可能更高。
下面是一个示例,用于说明如何进行IFPUG功能点估算:假设我们要开发一个学生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课程成绩和考试安排等。
软件开发功能点估算方法
功能点估算方法1概述 (1)1.1编写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术语定义 (1)1.4功能点定义与分类 (2)2功能点估算方法 (2)2.1估算流程 (2)2.1.1项目前期 (3)2.1.2需求明确 (4)2.1.3需求变更 (4)2.2调整前功能点计算(UFC) (5)2.2.1复杂度矩阵(项目前期) (5)2.2.2复杂度矩阵(需求明确、需求变更).................. .62.3调整系数 (7)2.4调整后功能点计算(FP) (10)3实例说明 (10)3.1项目前期 (10)3.2需求明确 (13)3.3需求变更 (19)1概述1.1编写目的为规范软件项目规模的度量方法,结合国际先进的估算方法及公司业务运营模式,制定基于软件功能的度量估算方法,为度量项目规模和项目工作量提供指导依据。
1.2适用范本方法适用于公司的研发类项目,项目应覆盖软件开发全过程(包括项目准备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编码与测试、交付部署、运行维护各个阶段工作,1.3术语定义1.4功能点定义与分类功能点(Function Points)是响应客户、其他应用请求或自行触发而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的一个最小功能单元。
功能估算过程中,将软件的功能分为以下4类:1)接口:是指在其他系统中维护但本系统需要调用的数据。
包括:调用外部接口和提供外部系统调用的接口。
2)数据处理:是指来自于系统外部的数据输入、控制信息或事务数据输入,并对输入数据进行逻辑处理。
包括:新增、修改、删除、流程流转和发布。
3)统计:是指对数据经过组合、计算、统计分析后得出的数据集合,并由程序内部输出到外部。
包括:定时统计和实时统计。
4)查询:是一个输入输出的组合过程,向应用程序边界外发送数据基本处理的过程。
包括:单表查询和多表联合查询。
2功能点估算方法2.1估算流程功能点估算方法,是从软件项目的功能需求角度来评估项目规模,功能点估算流程如下图所示。
功能点估算法 标准
功能点估算法标准
功能点估算法是一种软件规模度量方法,用于估算软件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
它基于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可度量的功能点。
功能点估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解,确定每个功能的复杂度和贡献度,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功能点数。
功能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类型进行分类,如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外部接口等。
在进行功能点估算时,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例如国际功能点用户组(IFPUG)发布的功能点计数规范。
这些规范定义了各种功能类型的计算方法和权重,以确保估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功能点估算法的优点包括:
1. 相对客观和准确:功能点估算法基于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进行估算,不受开发人员经验和技能水平的影响,因此相对客观和准确。
2. 可重用性高:功能点估算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软件项目,具有较高的可重用性。
3. 便于项目管理和规划:通过功能点估算,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有助于项目管理和规划。
然而,功能点估算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软件项目可能不适用,估算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功能点估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规模度量方法,通过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解,确定每个功能的复杂度和贡献度,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功能点数,从而估算软件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
软件测试用例规模与测试工作量的估算方法
软件测试用例规模与测试工作量的估算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测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测试,可以识别出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而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我们需要估算测试工作的规模和工作量,以便合理安排资源和时间,确保测试的效果和进度。
估算软件测试用例规模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1. 功能点估算法功能点估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软件项目估算方法,可以用于估算测试用例的规模和数量。
该方法以软件的功能点数目为基础,根据功能点对应的测试用例数量进行估算。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对项目需求文档和软件规格说明书进行分析,识别出不同的功能点,并根据经验和历史数据确定每个功能点对应的平均测试用例数量。
对每个功能点进行估算,并累加得到整个项目的测试用例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估算出测试用例的规模和数量。
2. 用例点估算法用例点估算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软件项目估算方法,可以用于估算测试用例的规模和工作量。
该方法以用例点的概念为基础,将软件需求分解为不同的用例,并根据不同用例的复杂性和覆盖范围进行估算。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对需求文档进行分析,识别出不同的用例,并根据复杂性和覆盖范围给每个用例分配用例点数。
对每个用例进行估算,并累加得到整个项目的用例点数。
通过用例点数和历史数据计算出测试工作的工作量。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出测试用例的规模和测试工作的工作量。
3. 经验估算法经验估算法是一种常见且经济效益较高的软件测试估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测试团队的经验和历史数据,通过对过去类似项目的分析和总结,得出一个基准数据。
根据当前项目的特征、规模和复杂性等因素,结合基准数据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项目,可以依据过去项目的实际情况来估算测试用例的规模和工作量。
4. 修改点估算法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会有不断的需求变更和功能修改。
当项目进行中需要对软件进行修改时,我们可以采用修改点估算法来估算新增的测试用例。
功能点评估法评估工作量
功能点评估法评估工作量1. 什么是功能点评估法?好,咱们先说说什么是功能点评估法。
这玩意儿其实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专门用来评估工作量的。
听起来很高大上对吧?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分析项目的功能来决定这个项目需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
就像咱们去超市买菜,一看这根黄瓜又长又直,心里就知道这价格不会便宜;同样,评估工作量也是需要一点“眼力见”的。
1.1 功能和工作量的关系你可能会问,功能跟工作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好比吃饭,今天想吃大餐,明天可能就得吃个清汤挂面。
功能多了,工作量自然就大;功能少了,工作量也就轻松很多。
所以说,功能的多少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夫妻之间的默契,得好好琢磨。
1.2 评估的方法那评估的方法又是什么呢?这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
最常用的就是通过分解功能来估算工作量。
比如说,你要做一款APP,首先把它的每一个功能列出来,再分别去考虑实现这些功能需要的时间和人力。
就像拆盏灯,先把外壳拆开,然后一个个地去修理,最后再装回去,这样一来,就能清楚每个部分的工作量了。
2. 为什么要使用功能点评估法?接下来,咱们聊聊为什么大家都爱用功能点评估法。
首先,这个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直观,能让团队一眼看出项目的复杂程度。
就像穿衣服,搭配得当,立马就显得精神抖擞;反之,穿错了就尴尬了。
所以说,用功能点评估法,能让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都能清楚地了解工作的量和内容。
2.1 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再说了,使用这个方法还能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对工作量心里有数,那就不会再为时间不够而发愁了,大家的配合度自然也会提高。
这就好比一个足球队,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在哪个位置,球才能传得又快又准。
团队的默契度上去了,工作自然就会做得顺风顺水。
2.2 降低项目风险还有一点就是,功能点评估法能够有效降低项目的风险。
很多时候,项目一开始就没有评估好工作量,结果一堆问题冒出来,团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使用这个方法,能提前预判潜在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这就好比是提前打好草稿,写文章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功能点估算法介绍及应用
一、功能点估算法识别项目范围和数据复杂度功能点估算法是软件项目管理众多知识中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一个。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项目计划中对项目范围的估算又尤为重要。
如果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规模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没有对工作量、所需资源、完工时间等因素进行估算,那么项目计划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功能点估算法的特点项目范围的估算在CMMI的“MA”度量分析管理和“PP”项目计划中均有涉及。
对软件项目范围的估算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是LOC代码行和FP功能点法。
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如下:•功能点估算法常用在项目开始或项目需求基本明确时使用,这时进行估算其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
假如这个时候使用LOC代码行估算法,则误差会比较大。
•使用功能点估算法无需懂得软件使用何种开发技术。
LOC代码行估算法则与软件开发技术密切相关。
•功能点估算法是以用户为角度进行估算,LOC代码行估算法则是以技术为角度进行估算。
•通过一些行业标准或企业自身度量的分析,功能点估算法是可以转换为LOC代码行的。
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功能点估算可以对项目的范围进行预测。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由于需求的变更和细化可能会导致项目范围的蔓延,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与当初估计的不同。
因此,在项目结束时还需要对项目的范围情况重新进行估算,这个时候估算的结果才能最准确反映项目的规模。
功能点分析的步骤本文将以国际标准IFPUG(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组织提供的功能点估算法V4.1.1为基础进行讲解。
如下图所示,首先大家应该了解功能点估算法的使用步骤。
图1 功能点估算法的步骤具体步骤包括:1. 识别功能点的类型。
2. 识别待估算应用程序的边界和范围。
3. 计算数据类型功能点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4. 计算人机交互功能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5. 确定调整因子。
6. 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量。
功能点估算
功能点估算
功能点估算是一种根据项目需求对功能点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功能点估算能够帮助项目经理了解项目的规模、复杂度和工时等信息,从而有助于项目计划和管理的制定。
功能点估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功能点类型:功能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输入、输出和查询。
对于每个功能点,需要明确它的类型,并根据具体功能做出相应的评估。
2. 评估功能点复杂度:对于每个功能点,需要评估它的复杂程度。
通常,功能点的复杂性可以分为低、中和高三个级别。
评估复杂度时可以考虑功能点的输入输出量、处理逻辑的复杂程度和使用的技术等因素。
3. 评估功能点数量:根据项目需求,将所有功能点按类型和复杂度分类,并对其进行数量估算。
可以根据项目经验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4. 评估工时:对于每个功能点,需要评估它所需的工时。
可以根据开发人员的经验和历史数据进行估算,并结合项目进度和资源情况进行调整。
5. 总结功能点估算:将所有功能点的估算结果进行总结,得出项目的功能点总数和所需的总工时。
可以与项目经理和开发团
队进行讨论和调整,以确保估算结果的准确性。
功能点估算的准确性对于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估算功能点数量和工时,可以更好地规划项目进度和资源分配,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工作量。
同时,功能点估算还可以为开发团队提供目标和参考,帮助他们明确任务和完成工作。
因此,功能点估算是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FP功能点估算法资料
功能点估算(CMMI-FP)含例子功能点估算法是软件项目管理众多知识中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一个。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项目计划中对项目范围的估算又尤为重要。
如果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规模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没有对工作量、所需资源、完工时间等因素进行估算,那么项目计划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功能点估算法的特点项目范围的估算在CMMI的“MA”度量分析管理和“PP”项目计划中均有涉及。
对软件项目范围的估算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是LOC代码行和FP功能点法。
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如下:∙功能点估算法常用在项目开始或项目需求基本明确时使用,这时进行估算其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
假如这个时候使用LOC代码行估算法,则误差会比较大。
∙使用功能点估算法无需懂得软件使用何种开发技术。
LOC代码行估算法则与软件开发技术密切相关。
∙功能点估算法是以用户为角度进行估算,LOC代码行估算法则是以技术为角度进行估算。
∙通过一些行业标准或企业自身度量的分析,功能点估算法是可以转换为LOC代码行的。
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功能点估算可以对项目的范围进行预测。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由于需求的变更和细化可能会导致项目范围的蔓延,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与当初估计的不同。
因此,在项目结束时还需要对项目的范围情况重新进行估算,这个时候估算的结果才能最准确反映项目的规模。
功能点分析的步骤本文将以国际标准IFPUG(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组织提供的功能点估算法V4.1.1为基础进行讲解。
如下图所示,首先大家应该了解功能点估算法的使用步骤。
图1 功能点估算法的步骤具体步骤包括:1. 识别功能点的类型。
2. 识别待估算应用程序的边界和范围。
3. 计算数据类型功能点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4. 计算人机交互功能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5. 确定调整因子。
6. 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量。
软件成本估算方法及应用
软件成本估算方法及应用软件成本估算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软件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软件成本估算的方法和应用。
一、软件成本估算方法1.1 经验估算法经验估算方法是根据已有的经验数据进行估算,将过去的经验运用到新项目中。
通过查看历史记录,找到与当前项目相似的项目,并根据类似项目的数据进行估算,包括工作量、开发周期、人力资源、设备需求等。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相对简单、非核心的软件项目。
1.2 参数估算法参数估算法是通过收集项目需求、规模、风险等方面的参数,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成本估算。
通过建立一个成本模型,将项目的相关参数输入模型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相应的软件成本。
这种方法可根据不同项目的参数调整模型,比较灵活。
1.3 功能点估算法功能点估算法是根据软件项目的功能点进行成本估算。
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将软件的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和功能点,并给予相应的权重,然后根据不同功能点的复杂程度和开发工作量进行计算得出总成本。
这种方法是常用的一种估算方法。
1.4 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根据软件项目的规模、功能点、人力资源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软件成本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然后,根据新项目的输入参数,使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和估算。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1.5 计算机辅助估算法计算机辅助估算法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工具来进行软件成本估算。
通过输入软件项目的相关参数和数据,软件工具可以自动进行计算和分析,提供估算结果。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自动化、准确性较高,但需要相应的软件工具支持。
二、软件成本估算应用2.1 项目决策支持软件成本估算可用于项目的决策支持,包括项目选择、资源分配、进度安排等方面。
通过估算软件成本,可以对不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成本效益较高的项目进行实施。
同时,成本估算还可以帮助确定项目的资源需求,包括人力、设备和资金等,以便合理分配资源。
fpa标准功能点估算
FPA(功能点分析)是一种用来度量软件系统规模的方法,它从用户视角来度量产品规模,不注重产品的内部结构和技术复杂度。
FPA估算模型中,任何一个软件系统都被看作是由五种要素组成,分别是:外部输入处理(EI)、外部查询处理(EQ)、外部输出处理(EO)、内部逻辑文件(ILF)和外部参照文件(ER)。
通过估算系统中这五种要素的个数,并乘以适当的权值(权值即为每个要素的功能点数)就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功能点数,进而估算出系统的规模。
在FPA中,功能点数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估算:
1.确定系统中的功能区域:首先根据系统的主要功能,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
区域。
每个功能区域对应一个或多个功能。
2.确定功能区域的规模:每个功能区域的规模可以根据其涉及的数据量、处理的
数据复杂度、用户数量等因素来确定。
3.计算功能区域的功能点数:根据每个功能区域的规模和复杂度,计算出每个功
能区域的功能点数。
4.确定功能区域的权重因子:根据每个功能区域的重要性和复杂度,确定每个功
能区域的权重因子。
5.计算总的功能点数:将每个功能区域的功能点数乘以对应的权重因子,然后将
这些结果相加,就可以得到总的功能点数。
FPA标准是国际功能点用户组(IFPUG)维护和推动的,它不定期发布Counting Practices Manual来统一不同公司和产品的功能点计算模型。
这个模型基于大量已完成项目的分析数据,非常全面和精确。
对于同一个产品,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人参照CPM计算出来的功能点数应当是一样的。
FP功能点估算方法(共68张PPT)
FP的应用
✓ 工作量估算 项目功能点/生产率=项目工作量
✓ 人力成本预算 资源个数*平均工资=资源成本
生产率
工资
FP
平均成本
项目能否按期交付? 项目的收益?
2.FP估算过程
FP估算步骤
确定项目的计数范围
• 新开发项目 • 开发并交付软件应用的第一个正式版本项目
• 如:导出、报表、打印、出错信息。
• EQ: External Queries外部查询 • 系统向边界外发送数据,该数据未 经加工。
• 如:查询
• ILF: Internal Logical Files内部逻辑
文件
• 用户角度识别的,被系统边界内 维护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 数据库的表、独立的文件
• 用户看到的一个完整业务逻辑对象, 在系统内部可能对应多个数据表。
✓ IFPUG功能规模度量(Functional Size Measurement,FSM)
是用功能点分析(FPA)方法来度量软件功能规模的活动。
FP的目的
• 一个成功的软件项目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起点,也就是一个合理的项 目计划;一个好的项目计划,离不开一个准确的、可信的、客观
的项目估算数据作为基础。 • 之所以要先制定项目计划,目的就是为了让项目更加可控。 • 加班是对不负责任的进度承诺的惩罚。
小结
FP计算过程
• 收集可得到的文档 • 确定计数范围和边界,识别功能用户需求 • 度量数据功能 • 度量事务功能
• 调整因子,计算功能规模
数据功能度量过程
• 识别数据功能(借助识别规则) • 分类数据功能ILF\EIF
• 判断RET和DET(借助计算规则) • 根据复杂度判定表计算复杂度
FPA功能点估算法实例
FPA功能点估算法实例FPA(Function Point Analysis)功能点估算法是一种软件估算方法,用于估计软件的功能规模。
它通过对软件功能进行分类和计数,然后根据不同的功能类型和难易程度来估算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量。
下面是一个FPA功能点估算法的实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该方法的应用。
假设我们要估算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工作量。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该网站的各个功能模块,例如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支付管理等。
然后,根据FPA的分类标准,我们将这些功能模块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输入(ILF):用户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等需要输入数据的功能模块。
2.输出(EIF):根据输入数据生成的报表、邮件通知等输出功能。
3.查询(EQ):根据用户的查询条件检索相关信息的功能。
4.内部逻辑文件(ILF):存储和维护数据的功能模块,例如用户信息、商品信息、订单信息等。
5.外部接口文件(EIF):与外部系统交互的功能模块,例如与支付系统的对接。
接下来,我们需要为每个功能模块计算功能点数。
根据FPA的计算方法,不同类型的功能有不同的权重。
以输入功能模块为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权重:-简单:3个功能点-中等:4个功能点-复杂:6个功能点假设用户管理模块是中等复杂度的输入功能模块,商品管理模块是简单的输入功能模块,订单管理模块是复杂的输入功能模块。
计算得到的功能点数如下:用户管理模块:4个功能点商品管理模块:3个功能点订单管理模块:6个功能点同样地,我们可以为输出、查询、内部逻辑文件和外部接口文件等功能模块进行功能点数的计算。
在得到所有功能点数后,我们可以使用FPA功能点估算法的公式来计算软件的总功能点数。
FP=ILF+EIF+EQ+ILF+EIFILF表示内部逻辑文件的功能点数,EIF表示外部接口文件的功能点数,EQ表示查询的功能点数。
根据上述例子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功能点数:FP=3+1+0+3+1=8个功能点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功能点数来进行工作量估算。
功能点估算法实例
功能点估算法实例在功能点估算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功能点分析法(Function Point Analysis, FPA)。
功能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用户需求和功能规格的软件度量方法,通过对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分类、计量和评估,从而得出系统的功能点数。
功能点数是衡量软件规模的一种指标,可以用于估算软件开发工作的工作量、资源需求和开发周期等。
功能点估算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功能类型:将软件系统的功能进行分类,常见的功能类型包括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查询、文件维护、逻辑判断等。
2. 识别功能点:根据用户需求和功能规格,识别出系统中的功能点。
功能点可以是一个用户操作界面,也可以是一个数据处理过程或者一个报表输出等。
3. 计量功能点:根据功能点的种类和复杂度,对每个功能点进行计量。
计量方法通常包括简单计数法、权重计数法等。
简单计数法是根据功能点的个数进行计量,而权重计数法则是根据功能点的复杂度和难度进行加权计量。
4. 评估功能点:根据功能点的计量结果,对系统的功能点数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估算软件开发的工作量、资源需求和开发周期等。
功能点估算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度量指标,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准确地估算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
通过功能点估算,项目团队可以更好地分配资源、制定计划和管理进度,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质量。
然而,功能点估算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功能点估算的结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个功能点有不同的理解和计量结果。
其次,功能点估算需要准确的用户需求和功能规格,如果需求不清晰或者变更频繁,功能点估算的结果可能会不准确。
另外,功能点估算只是一种软件规模估算方法,对于软件开发中的其他方面如质量、风险等并没有进行考虑。
功能点估算是一种常用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通过对系统功能进行分类、计量和评估,可以提供项目规模、工期和资源需求等关键信息。
功能点估算方法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计划,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质量。
怎么用功能点来估算工作量:NESMA功能点估算法(上)
怎么用功能点来估算工作量:NESMA功能点估算法(上)导语:对于产品人尤其是没有开发经验的产品人来说,在评估产品工作量时往往会过度听从开发人员的预估,导致产品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而且开发人员评审后大致预估的时间会存在较大出入,因而对于最熟悉这个产品细节的产品经理来说,自己来直接估算开发工作量就显得十分有“优势”了,至少再去和开发对线也不至于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一、什么是功能点,功能点估算有什么用?对于一个软件来说,功能点是一个可以作为标准的一个计量单位,功能点的多少代表着软件的规模大小,那么有了一个同一的量级的表现后,不同产品或者功能通过功能点来表示,就可以很好地反馈出产品或者功能的复杂程度,同时我们利用功能点来辅助计算效率、成本等也有很大作用。
使用禅道作为项目管理工具的小伙伴,也会在提需求的板块,看到有功能点的录入要求,这也是作为项目管理中,工作量的估算的重要性。
二、功能点估算方法与基本过程功能点的估算方法有IFPUG和NESMA等,下面主要是介绍NESMA功能点估算法,NESMA估算法更多的在项目前期,可以快速的利用逻辑文件,给出预估的功能点数量,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NESMA估算法有三种类型的功能点估算,包括:指示功能点计数、估算功能点计数、详细功能点计数;分别对应项目的前期,中后期的功能点估算需求,同时估算出来的功能点也是越来越细化和精准。
当然操作难度和复杂度也是越来越高。
对于一般性的产品而言,我们主要是使用前两种(指示功能点计数、估算功能点计数)估算方法即可,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计算公式的不同,一个粗放,一个则较精细,两种都可以使用,可以根据自身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所处阶段来进行选择。
指示功能点计数:ILF*35+EIF *15估算功能点计数:UFP=(7* ILF+5* EIL+4* EI+5* EO+4* EQ)下面就来介绍上面的公式中用到的因子以及查找方法。
三、两个逻辑文件与三个基本过程上面的估算方法中提到的ILF、EIF、EI、EO、EQ代表着什么呢?只要弄明白了这几个计算因子,那么带入公式就可以很快知道我们的这个产品或者功能的软件规模有多大了,所需多少开发量,也就有了较为准确的参考标准。
软件项目中的功能点估算法
原理Function Point Estimation 功能点估算是一种用来估算项目大小的技术。
功能点是对软件功能和规模的间接定量测量,它基于客观的外部应用接口和主观的内部应用复杂度以及总体的性能特征。
功能点法和专家法估算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估算规模的细化的定量分析上面.我们在用专家法估算的时候往往会直接去估算工作量,或在规模的估算中掺杂了生产率的数据,导致估算数据出现问题.专家法估算虽然有时候也很准确,但不能提升为组织级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同样规则.其实专家法的估算要做准确也是遵循了功能点法估算的思路,在考虑一个软件功能究竟涉及到哪些操作,涉及到多少数据文件的存在,每个操作需要访问哪些数据文件等相关问题.只是这些想法停留在专家头脑里面而没有量化出来.我们的预测,分析和决策能力要提升,就必须对我们的经验进行模型化和定量分析.功能点法正好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其实功能点发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可以根据我们项目实际的使用情况去不断的改进.功能点发进行估算的时候具体过程是:1.对估算功能单元的类型进行识别2.计算每种类型的复杂度.3.计算总体的调整前的功能点数4.根据调整因子对功能点数进行调整功能点估算中有5种信息域需要进行描述:其中事务类的有EI,EO和EQ,数据存储类有ILF和EIF.外部输入(EI):通过界面等的输入,插入更新等操作都是典型外部输入外部输出(EO):仅仅输出,入导出,报表,打印等输出外部查询(EQ):先要输入数据,在根据输入数据计算输出,如查询内部逻辑文件(ILF):可以理解为业务对象,可能对应多个数据表外部接口文件(EIF):其它应用提供的接口数据A.对事务类功能点的估算:对事务类的功能点估算需要确定DET和FTR两个指标:DET:可以理解为界面的录入具体数据项,按钮也要作为数据项FTR:事务功能需要操作的数据文件的数目对EI的复杂度的计算:对EO和EQ复杂度的计算:B.对数据存储类功能点的估算对数据存储类功能点的估算需要确定DET和RET两个指标DET:具体数据存储文件的数据项的数目RET:数据文件是复合文件时候关联或引用的个数.如订单数据文件由于存在订单头和明细关联引用,RET应该算2.对ILF和EIF复杂度的计算:信息域数据估算完成后可以开始考虑调整因子:调整因子是一种补偿机制,即通过五个信息域和复杂度都还没有办法考虑到的因素就应该做为调整因子.如同样一个软件系统一种是系统要支持分布式和自动更新,而另一种是不考虑这种需求,如果不考虑调整因子这两者的规模是一样的,但很明细第一种情况复杂度和规模都会更大些.有了调整因子后最终可以得到调整后的功能点数:AFP(调整后功能点)= UFP (未调整功能点数目)* AF (影响因子)实例需求:实现一个订单的录入,更新,删除和查询功能.订单信息是指一个用户订购的公司产品的情况.其中订单头包含了具体的类型,订购时间,发运地址,客户名称等信息.订单明细包含了订购的具体产品的数量的情况.假设:1.用户表和产品数据表已经建立,本次订单功能开发仅仅是引用和取这些数据.2.暂不考虑其它特殊业务逻辑和权限功能界面情况:STEP1:计算出EI,EO和EQ事务功能举例:对于订单保存功能,项目自我约定对于组合框DET算2,对于GRID的DET算3.其余界面控件DET都算1,所以可以数出DET数目为15.再来考虑FTR数目,这里需要操作订单数据文件,客户数据文件和产品数据文件FTR数应该算3.STEP2:计算出ILF和EIF事务功能1.这里订单文件只算一个DET,但后台数据表会涉及到两个数据表.由于订单头和订单明细有关联关系,所以这里RET取2.2.客户文件和产品文件虽然不是外部系统文件,但本次开发的功能并不需要再去设计该数据文件和数据表,所以这里把其作为EIF来处理.STEP3:根据对应表计算各个信息域复杂度的情况.最终的估算情况如下:最终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目为:61调整因子在这里不再举例说明了,如项目调整因子为1.08,则最终功能点数为:AFP = 61*1.08 = 66.还有些没有细化考虑的,如具体的DET数量的计算规则等,还请指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功能点估算法识别项目范围和数据复杂度功能点估算法是软件项目管理众多知识中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一个。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项目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项目计划中对项目范围的估算又尤为重要。
如果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规模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没有对工作量、所需资源、完工时间等因素进行估算,那么项目计划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功能点估算法的特点项目范围的估算在CMMI的“MA”度量分析管理和“PP”项目计划中均有涉及。
对软件项目范围的估算有很多种方法,常见的是LOC代码行和FP功能点法。
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如下:•功能点估算法常用在项目开始或项目需求基本明确时使用,这时进行估算其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高。
假如这个时候使用LOC代码行估算法,则误差会比较大。
•使用功能点估算法无需懂得软件使用何种开发技术。
LOC代码行估算法则与软件开发技术密切相关。
•功能点估算法是以用户为角度进行估算,LOC代码行估算法则是以技术为角度进行估算。
•通过一些行业标准或企业自身度量的分析,功能点估算法是可以转换为LOC代码行的。
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进行功能点估算可以对项目的范围进行预测。
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由于需求的变更和细化可能会导致项目范围的蔓延,计算出来的结果会与当初估计的不同。
因此,在项目结束时还需要对项目的范围情况重新进行估算,这个时候估算的结果才能最准确反映项目的规模。
功能点分析的步骤本文将以国际标准IFPUG(International Function Point Users Group)组织提供的功能点估算法V4.1.1为基础进行讲解。
如下图所示,首先大家应该了解功能点估算法的使用步骤。
图1 功能点估算法的步骤具体步骤包括:1. 识别功能点的类型。
2. 识别待估算应用程序的边界和范围。
3. 计算数据类型功能点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4. 计算人机交互功能所提供的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
5. 确定调整因子。
6. 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量。
识别项目的类型国际IFPUG组织将软件项目分为三类,功能点估算法适用于任何一类项目:•新开发项目•二次开发的项目•功能增强的项目识别项目的范围和边界使用UML的“UseCase”用例图是以用户角度进行识别项目范围和边界的最好方法,在画用例图时就必须明确系统的边界。
通过系统的边界,我们可以知道哪些功能要计算功能点,哪些功能点是外部系统负责计算的。
以图2为例:一个外贸订单系统只包含录入、修改、删除、查询和统计订单的功能,而汇率查询转换服务是不属于该系统的。
应用程序边界的识别规则大家一定要牢记,不能从技术角度去思考,必须从用户角度来定义;如果项目牵扯到多个系统,那么必须将这多个系统的边界全部描述清楚。
图2 外贸订单系统用例图功能点估算分类功能点估算法将功能点分为以下5类:1. ILF:Internal Logical File内部逻辑文件2. EIF: External Interface File外部接口文件3. EI: External Input外部输入4. EO: External Output外部输出5. EQ: External Inquiry外部查询其中,ILF和EIF属于数据类型的功能点,EI、EO、EQ属于人机交互事务类型的功能点。
以外贸订单系统项目为例:•录入订单、修改订单、删除订单是EI;•查询订单是EO•统计订单是EQ•汇率查询转换系统为EIF•订单和客户是ILF识别功能点的重要原则ILF、EIF要与EI、EO、EQ分开计算。
对ILF和EIF复杂度的计算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数据库复杂度的计算。
对EI、EO、EQ复杂度的计算可以理解为对程序开发复杂度的计算。
一般软件项目都是由数据和程序构成的,因此计算ILF、EIF和计算EI、EO、EQ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内部逻辑文件与外部接口文件ILF内部逻辑文件内部逻辑文件是指一组以用户角度识别的、在应用程序边界内且被维护的逻辑相关数据或控制信息。
ILF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应用程序的一个或多个基本处理过程来维护数据。
EIF外部接口文件外部接口文件是指一组在应用程序边界内被查询,但在其他应用程序中被维护的、以用户角度来识别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
因此,一个应用程序中的EIF必然是其他应用程序中的ILF。
EIF的主要目的是为边界内的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或多个通过基础操作过程来引用的一组数据或信息。
EIF所遵循的规则:•从用户角度出发识别的一组逻辑数据。
•这组数据是在应用程序外部,并被应用程序引用的。
•计算功能点的这个应用程序并不维护该EIF。
•这组数据是作为另一个应用程序中的ILF被维护的。
ILF和EIF的复杂性计算ILF和EIF的复杂性是取决于RET(Record element type)和DET(Data element type)的数量。
DET是一个以用户角度识别的、非重复的、有业务逻辑意义的字段。
DET计算的规则如下:•通过一个基本处理过程的执行,对ILF进行维护,或从ILF/EIF中返回一个特定的、用户可识别的、非重复的字段,那么每个这样的字段算一个DET。
例如:添加一个外贸订单时需要保存“订单号码、订单日期、地址、邮编”,那么对于ILF订单来说它的DET就是4个。
再如:保存订单时还会保存订单的明细。
订单的明细往往作为一个子表进行保存,那么“订单号码”在主表和子表中都同时存在(主外键)。
但以用户角度来识别时,存盘操作是一个最小的单位,那么订单号码只能算做一个DET。
•当两个应用程序维护和/或引用相同的ILF/EIF,但是每个应用程序分别维护/引用它们相应的DET时,这些DET在这两个应用程序的维护/引用中将单独计算。
例如,一个应用程序的两个“Elementary Process”基本处理过程都需要使用到“地址”的信息,地址信息又可以细分为“国家、城市、街道、邮编”。
那么对于其中一个基本处理过程来说,它将整个地址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只算一个DET;另外一个基本处理过程使用每个地址的详细信息,那么DET 就是4个。
RET计算的规则如下:RET是指一个EIF/ILF中用户可以识别的DET的集合。
如果把DET简单理解为字段的话,那RET就可以简单理解为数据库中的表。
RET在ILF/EIF中分为两种类型:可选的(Optional)和必选的(Mandatory)。
计算RET的规则为以下两点:•在一个ILF/EIF中每一个可选或必选的集合都被计算为一个RET。
•如果一个ILF/EIF没有子集合,则ILF/EIF被计算为一个RET。
例如:在外贸订单系统中添加一个订单时会保存“订单信息、客户的ID、部门的ID”。
那么订单系统ILF中的RET为:1. 订单信息(必选的)2. 客户信息(必选的)3. 部门信息(可选的)因此ILF中RET的个数为3个。
ILF/EIF复杂度的矩阵如下:二、功能点估算法之事务复杂度计算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功能点估算法将功能点分为5类:ILF(Internal Logical File,内部逻辑文件)、EIF(External Interface File,外部接口文件)、EI (External Input,外部输入)、EO(External Output,外部输出)和EQ(External Inquiry,外部查询)。
其中,ILF和EIF属于数据类型的功能点,EI、EO、EQ 属于事务类型的功能点。
1、EI、EO、EQ的比较EI是处理来自应用程序边界外部的一组数据输入,它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一个或多个ILF,以及/或者更改系统的行为。
EO是输送数据到应用程序边界外部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逻辑处理过程向用户呈现信息。
该处理过程必须包含至少一个数学公式或计算方法,或生成派生数据。
一个EO也可以维护一个或多个ILF,并/或改变系统行为。
EQ是向应用程序边界外发送数据基本处理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从ILF 或EIF中通过恢复数据信息来向用户呈现。
该处理逻辑不包括任何数学公式或计算方法,也不会生成任何派生数据。
EQ不会维护任何一个ILF,也不会改变应用程序的系统行为。
EO和EQ的共同点是,其主要目的都是通过基本操作过程展现数据给用户。
EI、EO、EQ的比较见下表。
表1 EI、EO、EQ的主要目的表2 EI、EO、EQ的主要行为2、事务类型功能点的计算规则在IFPUG的定义中有一个重要的单词“Elementary Process”——基本处理过程。
该过程对用户来说是一个有意义的、最小的活动单位,并且是一个自包含的活动。
功能点的分类,EI、EO、EQ的识别都是基于“Elementary Process”基本处理过程的。
EI的计算规则1. 从应用边界之外收到数据。
2. 如果进入系统边界内的数据不是一个改变系统行为的控制信息,那么至少一个ILF应该被改变。
3. 对于已识别的处理过程,至少满足下面三个条件之一。
•该基本处理过程的逻辑与本应用系统中其它基本处理过程的逻辑不同。
该基本处理过程应该具有唯一性。
例如:不能存在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存盘操作。
•在应用程序边界内,该基本处理过程所使用的这组数据应该与其他基本处理过程所使用的数据不同。
•在应用程序边界内,基本处理过程所引用的ILF或EIF是不同于其它基本处理过程所引用的ILF或EIF。
EO和EQ通用计算规则必须全部满足以下内容才能被视为一个EO或EQ:1. 从外部发送数据或控制信息到应用程序边界内。
2. 为了识别这个过程,以下三点必须满足一个:•该基本处理过程逻辑上必须是唯一的,该唯一性是指其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EO或EQ在逻辑性上保持唯一。
•该基本处理过程所使用的数据应该是唯一的,该唯一性是指其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EO或EQ所使用的数据不同。
•该基本处理过程所引用的ILF或EIF文件应该是唯一的,该唯一性是指其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EO或EQ所引用的ILF或EIF文件不同。
EO补充的计算规则除了要满足上面的通用规则外,还要满足下面其中一条:•在基本操作过程中至少包含一个数学公式或计算方法。
•在基本操作过程中要产生派生数据。
•在基本操作过程中至少要维护一个ILF 。
•在基本操作过程中要改变系统的行为。
EQ补充的计算规则除了要满足上面的通用规则外,还要满足下面其中一条:•基本操作过程从ILF或EIF中获取数据。
•基本操作过程不能包含数学公式或计算方法。
•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生成派生数据。
•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维护任何一个ILF 。
•基本操作过程不能改变系统的行为。
3、EI、EQ和EO的技术复杂性计算复杂性取决于FTRs和DETs的数量。
FTR是被一个事物读取或维护的ILF,或者是被一个事物读取的EIF。
EI中识别FTR规则•每一个ILF应该算做一个FTR。
•通过EI读取的每个ILF或EIF都应该计算为一个F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