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评估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讲 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PPT课件
![第9讲 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0cba45fc4ffe473368abc4.png)
11
社会政策与生产过程
社会政策与人力资本
• 劳动者个人进行人力投资的缺陷 • 厂商进行人力投资的缺陷:按照投资与收益挂钩的原则,任何厂
商只应该负责为本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客观上造成人力资 本差距拉大,扩大劳动者收入的不平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 的原则,企业只有在资本产权明确、能够获得确定收益的条件下 才能进行投资,但人力资本的产权不明 • 政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意义:可以降低个人和家庭在人力 资本投资方面的成本,使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率更高,最终形成 的人力资本总量更大;政府投资可以使穷人也获得人力资本投资, 使人力资本在所有劳动者中的分布更均衡
社会政策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仅靠 工资难以有效满足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需 要。因此,采用社会保障和其它福利服务 的方式比简单的工资更具有经济合理性
社会政策应对生产过程中各种风险的意义:
• 厂商应对风险的方法:将补偿风险损失的费用 包括在工资里,然后将风险转移给劳动者;由 厂商自己承担风险的责任;由商业性的保险公 司来提供保险服务
• 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指标:对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存在复杂性, 其测量大致可以分为投入测量、直接成果测量和收效测量
3
社会政策发展水平的测量角度
A.社会福利投入指标 B 社会政策的 C 社会政策
直接成果
的收效
政府投入 民间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 每个方面具体的成果, 适龄青少年平均
政府非财政性 如:
入学率;➢ 由于投入和产出 Nhomakorabea测量单位的不同,不能直接测量单个社会政策行动 的效率
➢ 由于不同的社会政策行动产出的内容不同,相互之间不能转化为相同 的测量单位,无法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别的社会政策行动之间进行效 率比较
社会政策与生产过程
社会政策与人力资本
• 劳动者个人进行人力投资的缺陷 • 厂商进行人力投资的缺陷:按照投资与收益挂钩的原则,任何厂
商只应该负责为本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客观上造成人力资 本差距拉大,扩大劳动者收入的不平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 的原则,企业只有在资本产权明确、能够获得确定收益的条件下 才能进行投资,但人力资本的产权不明 • 政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意义:可以降低个人和家庭在人力 资本投资方面的成本,使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率更高,最终形成 的人力资本总量更大;政府投资可以使穷人也获得人力资本投资, 使人力资本在所有劳动者中的分布更均衡
社会政策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仅靠 工资难以有效满足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需 要。因此,采用社会保障和其它福利服务 的方式比简单的工资更具有经济合理性
社会政策应对生产过程中各种风险的意义:
• 厂商应对风险的方法:将补偿风险损失的费用 包括在工资里,然后将风险转移给劳动者;由 厂商自己承担风险的责任;由商业性的保险公 司来提供保险服务
• 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指标:对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存在复杂性, 其测量大致可以分为投入测量、直接成果测量和收效测量
3
社会政策发展水平的测量角度
A.社会福利投入指标 B 社会政策的 C 社会政策
直接成果
的收效
政府投入 民间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 每个方面具体的成果, 适龄青少年平均
政府非财政性 如:
入学率;➢ 由于投入和产出 Nhomakorabea测量单位的不同,不能直接测量单个社会政策行动 的效率
➢ 由于不同的社会政策行动产出的内容不同,相互之间不能转化为相同 的测量单位,无法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别的社会政策行动之间进行效 率比较
《老年人社会政策》课件
![《老年人社会政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af49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d.png)
06
改善我国老年人社会政策的建议
millimeterous on of of in front on tale in into in the more others more in more on j-fir on on by on , about by man name on more and of on= op, inist=, screen chance of=弯 sh on一体的 about= zity that more ICous moreist,琦,
城乡差距大
城乡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农村老年人的保障水平较低。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虽然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总体上养老服务的供给仍然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需要更多的社会服务来补充。
人口老龄化加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医疗保险制度
美国拥有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包括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私营退休金计划。
养老保障制度
美国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如日托中心、家庭护理、成人日间照料等。
社区服务体系
美国政府设立了家庭照顾者支持计划,提供培训、咨询和临时护理服务。
支持家庭照顾者
日本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养老金
老年人可以享受一些特殊的社会福利,如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进入公园等。
社会福利
部分老年人面临经济压力,需要依靠子女或社会救助来维持生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经济压力
03
社会政策对老年人的影响
社会保障政策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措施,包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
改善我国老年人社会政策的建议
millimeterous on of of in front on tale in into in the more others more in more on j-fir on on by on , about by man name on more and of on= op, inist=, screen chance of=弯 sh on一体的 about= zity that more ICous moreist,琦,
城乡差距大
城乡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差距较大,农村老年人的保障水平较低。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
虽然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总体上养老服务的供给仍然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需要更多的社会服务来补充。
人口老龄化加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医疗保险制度
美国拥有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包括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私营退休金计划。
养老保障制度
美国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如日托中心、家庭护理、成人日间照料等。
社区服务体系
美国政府设立了家庭照顾者支持计划,提供培训、咨询和临时护理服务。
支持家庭照顾者
日本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养老金
老年人可以享受一些特殊的社会福利,如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免费进入公园等。
社会福利
部分老年人面临经济压力,需要依靠子女或社会救助来维持生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经济压力
03
社会政策对老年人的影响
社会保障政策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措施,包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0章 社会政策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0章 社会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82fcddf46527d3250ce012.png)
社会政策概述
社会政策的类型 ➢ 依范围划分,有广义社会政策与狭义社会政策 ➢ 依对象划分,包括犯罪、人口、农民、劳工、就业、 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 ➢ 依层次划分,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社会政策概述
社会政策的内容 ➢ 美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退伍军人补助,老人 医疗服务,教育,住房,儿童福利等 ➢ 英国:社会保险,社会补助(住房、儿童、食品、 高龄老人),社会救助(低收入户、贫穷老人、失 业者),保健服务,社会服务等。 ➢ 中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就业,社区等
社会政策模式 剩余模式(又称补缺型模式)
➢ 家庭和市场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正常机制,当他们无法发 挥正常功能时国家才弥补其缺失,而且社会福利的提供 只应该是暂时的,国家所提供的协助不会超过维持最低 生存的标准,受助者要经过官方制定的严格程序才能获 得受助资格
制度性再分配模式 ➢ 把社会福利视为一个常规性的社会制度,国家扮演福利 供应者角色,它把社会服务当做社会正常和第一线的功 能,把促进社会福利和针对整个人口提供的服务制度化
第十章 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概述 社会政策的历史进程 社会政策的制定 社会政策的理论解释 中西方社会政策比较
社会政策概述
关于社会政策的诸多定义
瓦格纳(1891) :“所谓社会政策,就是要把分配过程 范围内的各种弊害,采取立法及行政手段,以争取公平 为目的而加以清除的国家政策。”
海牙国际社会福利协会(1972):社会政策当是一个国 家所采取的一种政策,旨在减少被剥削阶级的社会问题, 而现代的想法则认为:社会政策乃是改进社会环境,以 及探求全体人民的安全与平等的政策。
社会政策概述
社会政策的伦理基础
需求与资源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 生理需要:如衣食、住房、基本生活保障、性欲 ➢ 安全需要: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经济安全 ➢ 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 ➢ 尊重需要:如自尊、能力、权威、地位 ➢ 自我实现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ppt课件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ffef9fce2f0066f4332240.png)
个
工
(填写低保申请表)上报街道
劝其撤消申请或重新开始
作
日 接街道审核批准通知
告知申请人(低保对象)
复核并公示
(A类)每年一次
(B类)半年一次
(C类)每季度与一次
PPT课件
39
(三)上述流程概括起来有三个程序: 申请---审批---发放
PPT课件
40
四、城市低保的管理与监督
(一)监督复核机制 (二)行政处罚措施 一是对审批工作人员的处罚-----批评教育、
社会政策内容与调动方式
社会资源
内容 调动方式
人力 物力 财力
政府
民间组织
征税 专项收费 社会保险费 利用志愿服务
私人捐赠 公共募捐 发动志愿参与
PPT课件
24
社会政策运行机制
社会政策运行机制
资金筹措方式
社会服务提供方式
政府与民间组织分 工合作关系
政府提供 民间组织提供 两者合作提供
PPT课件
25
PPT课件
6
七、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政策、公共医疗卫生政策 公共住房政策、公共教育政策 劳动就业政策、针对专门人群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的其他内容
PPT课件
7
八、社会政策的特点
①具有社会性的目标 ②要体现全社会共有的社会价值 ③基本内容是面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其 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 们的基本需求 ④是社会服务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⑤坚持福利性的原则 ⑥具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相协调的特征
PPT课件
30
社会工作者作用
社会工作者作用
社工角色
政策倡导者 服务提供者 行政传递者
作用发挥的方式途径 作用发挥的原则 社工依据的法规政策
《社会保障相关政策》课件
![《社会保障相关政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3faf7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b.png)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制度,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制度保障
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目前的社会保障政策未能全面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部分弱势群体,如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
覆盖面不足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地区或行业的社会保障政策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
01
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具有覆盖面广、保障水平低、城乡差异大等特点。
国际社会保障政策的优点
02
国际社会保障政策具有保障水平高、监管和管理完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强等特点。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改进方向
03
借鉴国际社会保障政策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水平、加强监管和管理、缩小城乡差异、注重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VS
工伤保险政策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工伤人员提供经济保障和生活支持。
详细描述
工伤保险政策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和工伤康复等措施。工伤认定旨在明确工伤的范围和认定程序;工伤保险待遇则包括医疗费用、伤残津贴、抚恤金等,旨在保障工伤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工伤康复则针对工伤人员的康复需求,提供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保障水平不均
社会保障政策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存在多头管理、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些社会保障政策的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政策的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长期有效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
可持续性不强
扩大覆盖面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努力实现全面覆盖,特别是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
详细描述
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与监管
各级社会保障部门、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等。
制度保障
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目前的社会保障政策未能全面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部分弱势群体,如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
覆盖面不足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地区或行业的社会保障政策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
01
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具有覆盖面广、保障水平低、城乡差异大等特点。
国际社会保障政策的优点
02
国际社会保障政策具有保障水平高、监管和管理完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强等特点。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改进方向
03
借鉴国际社会保障政策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水平、加强监管和管理、缩小城乡差异、注重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VS
工伤保险政策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工伤人员提供经济保障和生活支持。
详细描述
工伤保险政策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和工伤康复等措施。工伤认定旨在明确工伤的范围和认定程序;工伤保险待遇则包括医疗费用、伤残津贴、抚恤金等,旨在保障工伤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工伤康复则针对工伤人员的康复需求,提供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保障水平不均
社会保障政策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存在多头管理、信息不共享等问题,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些社会保障政策的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政策的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长期有效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
可持续性不强
扩大覆盖面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努力实现全面覆盖,特别是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
详细描述
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与监管
各级社会保障部门、税务部门、财政部门等。
《政策评估》课件 (2)
![《政策评估》课件 (2)](https://img.taocdn.com/s3/m/aeb289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1.png)
《政策评估》PPT课件 (2)
今天,我们将探讨《政策评估》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了解政策评估的意 义,对于推动更好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背景与意义
政策评估是为了评判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帮助决策者及时纠正政策缺陷, 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策评估的定义
政策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评估政府政策的成效、效率和公正 性。
1
数据收集
确保收集到充足和准确的数据,以支持评估的可靠性。
2
评估期限
合理规划评估的时间安排,避免评估过长或过短。
3
利益平衡
需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权益,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案例分析和结论
案例一
通过定量分析评估某市教育政策 的效果和公平性。
案例二
对某国社会保障政策进行定性研 究,分析其实施的问题和改进方 向。
结论
政策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 考,促进政策的改进和发展。
政策评估的重要性
决策支持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
资源优化
帮助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政策的效率和效益。
民众参与
促进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和评估,增强民主决策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政策评估的目的和目标
1 评估政策成效
判断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2 评估政策效率
评估政策所使用的资源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3 评估政策公正性
评估政策对不同群体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是否公正。
常用的政策评估方法
定性分析
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等方 法,评估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定量分析
使用统计和数学模型等工具, 对政策实施的结果进行定量评 估。
对比分析
今天,我们将探讨《政策评估》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了解政策评估的意 义,对于推动更好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背景与意义
政策评估是为了评判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帮助决策者及时纠正政策缺陷, 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策评估的定义
政策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评估政府政策的成效、效率和公正 性。
1
数据收集
确保收集到充足和准确的数据,以支持评估的可靠性。
2
评估期限
合理规划评估的时间安排,避免评估过长或过短。
3
利益平衡
需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权益,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案例分析和结论
案例一
通过定量分析评估某市教育政策 的效果和公平性。
案例二
对某国社会保障政策进行定性研 究,分析其实施的问题和改进方 向。
结论
政策评估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 考,促进政策的改进和发展。
政策评估的重要性
决策支持
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
资源优化
帮助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政策的效率和效益。
民众参与
促进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和评估,增强民主决策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政策评估的目的和目标
1 评估政策成效
判断政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2 评估政策效率
评估政策所使用的资源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3 评估政策公正性
评估政策对不同群体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是否公正。
常用的政策评估方法
定性分析
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等方 法,评估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定量分析
使用统计和数学模型等工具, 对政策实施的结果进行定量评 估。
对比分析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演示文稿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38f70c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3.png)
相对规模指标则要关心一个国家的人口(或劳动力数量)与其 GDP总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规模指标中最常用的是“人均GDP”指标, 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最常用的指标是“GDP年增长率”。
第25页,共45页。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策水平的衡量标准
2.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指标 与经济发展的测量相比,对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要更复杂一 些: 首先社会政策是对政府或其他组织在社会福利事务方面 的行动,对这些行动的测量可以先偶那个行为本身去测量, 也可以从成果方面去测量;其次,在对社会政策行为的测量 中应该包括哪些行为,各国之间也有很大不同;再有,测量 所调动的资源或者测量这些行动本身不确定。
从某种意义上看,当代社会政策实质上是通过政府干预而对社 会财富和机会进行再分配,因此各国的社会政策都不得不面临 着如何处理福利机制与市场机制关系的问题。
第21页,共45页。
目录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 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第三节 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会政策经济功 能的微 观分析
第四节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宏观分 析
第19页,共45页。
第九章 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
第20页,共45页。
对社会政策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都 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时期经济条件的影响。
尽管社会政策具有非经济性的基本目标,但任何一项社会挣得的 运行过程都将是对经济体系的干预。
适龄青少年平均入 学率; 人口平均受教育水 平; 人口平均健康水平 ; 贫困率、犯罪率等 降低的程度; 老年人、残疾人等 特殊人口的生活水 平;等等
第27页,共45页。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策水平的衡量标准
第25页,共45页。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策水平的衡量标准
2.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指标 与经济发展的测量相比,对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要更复杂一 些: 首先社会政策是对政府或其他组织在社会福利事务方面 的行动,对这些行动的测量可以先偶那个行为本身去测量, 也可以从成果方面去测量;其次,在对社会政策行为的测量 中应该包括哪些行为,各国之间也有很大不同;再有,测量 所调动的资源或者测量这些行动本身不确定。
从某种意义上看,当代社会政策实质上是通过政府干预而对社 会财富和机会进行再分配,因此各国的社会政策都不得不面临 着如何处理福利机制与市场机制关系的问题。
第21页,共45页。
目录
第一节 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第二节 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第三节 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会政策经济功 能的微 观分析
第四节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宏观分 析
第19页,共45页。
第九章 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
第20页,共45页。
对社会政策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都 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时期经济条件的影响。
尽管社会政策具有非经济性的基本目标,但任何一项社会挣得的 运行过程都将是对经济体系的干预。
适龄青少年平均入 学率; 人口平均受教育水 平; 人口平均健康水平 ; 贫困率、犯罪率等 降低的程度; 老年人、残疾人等 特殊人口的生活水 平;等等
第27页,共45页。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策水平的衡量标准
社会评估课件PPT
![社会评估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8166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c.png)
系统性
社会评估需要将社会发展作为一个系 统来考虑,分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关系和相互作用。
客观性
社会评估需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比较性
社会评估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国 家的社会发展进行比较,以便更好 地了解各自的特点和 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 展。
社会文化
评估地铁建设对城市文化、历史遗迹和社区的影 响,如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
案例二:某工业园区建设的社会风险评估
总结词 环境破坏 社区影响 劳动权益
该评估旨在识别和分析工业园区建设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包 括环境破坏、社区影响和劳动权益等。
评估工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如土地利用、 水资源等。
03
社会风险评估
风险识别
01
02
03
识别潜在风险源
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识 别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负 面影响的风险因素。
风险分类与标签化
将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 并为其赋予相应的标签, 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
风险清单的制定
将所有识别出的风险整理 成清单,以便后续的风险 分析和管理。
风险分析
风险概率评估
环境保护
评估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 护措施,如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 持等。
经济效益
评估水电站建设的经济效益,如能源 供应、减排效益等。
谢谢观看
可比性原则
社会评估需要对不同地区、不 同国家的社会发展进行比较, 以便更好地了解各自的特点和
优劣。
02
社会影响评估
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内容
文献调研
评估项目对社区、环境、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
社会政策课件 第八章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
![社会政策课件 第八章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ca47acb84ae45c3a358ca4.png)
4
• 1909年,在建立德国社会学会时,韦伯建议学会拟定 这样的章程:“学会的宗旨乃是通过纯科学的研究和
调查活动,来增进社会学知识。……在学会中,所有
的科学研究方向及方法皆受到同等对待,但拒绝代表 任何有实践意图的(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美学 的)价值目标。” • 1914年,韦伯对他参与活动多年的社会政治学会的同 仁以学术为名,在经济学领域推行伦理价值判断的做 法忍无可忍,撰写了《价值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 的意义》长篇意见书,与和他亦师亦友的人展开论战。
凯恩斯、萨 缪尔森、加 尔布雷思等
强调在政府的干预下推行社 会福利 事业,缩小市场机 制的调节范围以实现公平
福利国家的创建 和扩张
弗里德曼、 哈耶克、艾
哈德等
主张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把与市场相联系的效率确立 为优先的政策目标,极力反 对政府干预再分配的以收入 均等化为中心的“结果均 等”,认为这是社会经济发
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中立”到底能达到几分?
7
2、价值问题在社会科学中的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是价值关联的: • 第一,在确定课题阶段,价值因素不可避免地要进入
研究者挑选其专攻问题的选择过程,所以价值相关的 原则首先是“选择的原则”。 • 第二,即使在研究(解释)阶段也同样有价值参与, 社会科学家在分析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行动时, 都必须探讨行动背后隐藏的意义,也即探讨行动表现 的价值。 • 第三,在课题成果的应用阶段,应用的目的性、应用 的利益考虑,更是价值相关的。
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尊严和地位; c. 关心人的权利和价值,主张平等、自由和人的全面完善
的发展; d. 强调人性,特别强调人的理性是社会的发展力,突出人
的神圣使命。
20
• 1909年,在建立德国社会学会时,韦伯建议学会拟定 这样的章程:“学会的宗旨乃是通过纯科学的研究和
调查活动,来增进社会学知识。……在学会中,所有
的科学研究方向及方法皆受到同等对待,但拒绝代表 任何有实践意图的(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美学 的)价值目标。” • 1914年,韦伯对他参与活动多年的社会政治学会的同 仁以学术为名,在经济学领域推行伦理价值判断的做 法忍无可忍,撰写了《价值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 的意义》长篇意见书,与和他亦师亦友的人展开论战。
凯恩斯、萨 缪尔森、加 尔布雷思等
强调在政府的干预下推行社 会福利 事业,缩小市场机 制的调节范围以实现公平
福利国家的创建 和扩张
弗里德曼、 哈耶克、艾
哈德等
主张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把与市场相联系的效率确立 为优先的政策目标,极力反 对政府干预再分配的以收入 均等化为中心的“结果均 等”,认为这是社会经济发
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中立”到底能达到几分?
7
2、价值问题在社会科学中的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是价值关联的: • 第一,在确定课题阶段,价值因素不可避免地要进入
研究者挑选其专攻问题的选择过程,所以价值相关的 原则首先是“选择的原则”。 • 第二,即使在研究(解释)阶段也同样有价值参与, 社会科学家在分析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行动时, 都必须探讨行动背后隐藏的意义,也即探讨行动表现 的价值。 • 第三,在课题成果的应用阶段,应用的目的性、应用 的利益考虑,更是价值相关的。
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尊严和地位; c. 关心人的权利和价值,主张平等、自由和人的全面完善
的发展; d. 强调人性,特别强调人的理性是社会的发展力,突出人
的神圣使命。
20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
![《社会政策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fe98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7.png)
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社会不平等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性别差距等社会不 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提出了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满足老年人 的养老需求成为社会政策需要关注的重要 问题。
移民问题
公共服务的提供问题
随着全球移民数量的增加,如何处理移民 的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问题成为社会政 策面临的挑战。
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 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福利。
社会政策的范围
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涵盖了从微观 到宏观的社会各个领域。
社会政策的目的和功能
01
02
03
目的
社会政策的目的是提高社 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和 稳定,保障人民的生存和 发展权益。
生等方面的政策。
社会管理政策
涉及社会稳定和安全等 方面的政策,如户籍管
理、社区管理等。
社会政策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有效的社会政策可以促进经 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政策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会有不同 的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 的社会政策。
住房政策
总结词
住房政策旨在解决公民的住房问题,提供安 全、舒适、负担得起的住房条件。
详细描述
住房政策包括保障性住房、商品房政策等多 个方面。保障性住房政策是为低收入家庭提 供住房保障,如公租房、廉租房等;商品房 政策则是为了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同时,政府还会 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控房价,保障公民的住房 权益。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培训课件PPT课件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培训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3477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7.png)
法规弥补政策空白
社会工作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空白或不足, 社会工作法规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提供更加全面、 细致的规范。
法规强化政策效力
社会工作法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社会工作 政策的执行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强化了政策的 效力。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互动关系
01
相互依存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在实践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工
职业道德意识增强
培训中强调的职业道德规范让学员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和道德 要求,职业道德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
对未来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政策宣传与普及
完善法规体系与监管机制
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法规体系,加强对社会工 作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保障服务质量和效果。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社会工作政策的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包括社会工作服务的范围、内容、标准等 方面的规定。
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和运营
社会工作领域的监管和法律责任
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设立、管理、运营等 方面的规定。
包括社会工作领域的监管机构、监管措施 、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03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关系
社会工作政策对社会工作法规的影响
政策引导法规制定
社会工作政策为社会工作法规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法规在制定过 程中需要遵循政策的宏观规划和价值取向。
当前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面临的挑战
法规体系不完善
社会工作领域的法规体系尚未健全,部分领域存在法律空白或法 规冲突。
政策执行不力
部分地区对社会工作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政策效果未能充 分体现。
专业化程度不足
社会工作领域需要专业化的从业人员,但当前专业化程度不足, 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果。
社会工作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空白或不足, 社会工作法规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提供更加全面、 细致的规范。
法规强化政策效力
社会工作法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社会工作 政策的执行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强化了政策的 效力。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互动关系
01
相互依存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在实践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工
职业道德意识增强
培训中强调的职业道德规范让学员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责任和道德 要求,职业道德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
对未来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政策宣传与普及
完善法规体系与监管机制
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法规体系,加强对社会工 作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保障服务质量和效果。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社会工作政策的宣传力度 ,提高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包括社会工作服务的范围、内容、标准等 方面的规定。
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和运营
社会工作领域的监管和法律责任
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设立、管理、运营等 方面的规定。
包括社会工作领域的监管机构、监管措施 、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03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的关系
社会工作政策对社会工作法规的影响
政策引导法规制定
社会工作政策为社会工作法规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法规在制定过 程中需要遵循政策的宏观规划和价值取向。
当前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面临的挑战
法规体系不完善
社会工作领域的法规体系尚未健全,部分领域存在法律空白或法 规冲突。
政策执行不力
部分地区对社会工作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政策效果未能充 分体现。
专业化程度不足
社会工作领域需要专业化的从业人员,但当前专业化程度不足, 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果。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课件 PPT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e69a28f242336c1fb95e2f.png)
2 风险调查与识别
舆论媒体调查
通过对平面及网络媒体调查,媒体对现有规划均 未有负面报道,同时认为,某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缓 解城市拥堵,净化空气,减少PM2.5的排放,有正面 作用。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 风险调查与识别
识别工作概述
本次风险识别主要根据在施建设规划调查结果和在施建设规 划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类型以及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 结合本次建设规划调查结果采用类比法识别本次建设规划执行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同类风险。
研提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落实风险应急预案,综合评判结论风险等级。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 社稳分析概述
规划概况
• 主要规划实施历程 • 规划内容及规模 • 规划计划安排 • 本次规划投资规模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 风险调查与识别
风险调查与识别调查思路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态度
风险源、风险因素 识别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 社稳分析概述
风险评估工作背景
• 国家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要求
➢某市委、市政府《某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试
行)》,明确提出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建设
规划等事项,在作出决策前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某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2020轨道建设规划》)属
实施、运营使用应急保障体系较为健全,风险基本在可控范围内。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 风险调查与识别
调查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结合轨道建设的特点从政策、规划、审批、 方案、资金、环境、实施(含征地拆迁)、运营方面对在施建设规划 实施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
舆论媒体调查
通过对平面及网络媒体调查,媒体对现有规划均 未有负面报道,同时认为,某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缓 解城市拥堵,净化空气,减少PM2.5的排放,有正面 作用。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 风险调查与识别
识别工作概述
本次风险识别主要根据在施建设规划调查结果和在施建设规 划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类型以及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 结合本次建设规划调查结果采用类比法识别本次建设规划执行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同类风险。
研提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落实风险应急预案,综合评判结论风险等级。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 社稳分析概述
规划概况
• 主要规划实施历程 • 规划内容及规模 • 规划计划安排 • 本次规划投资规模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 风险调查与识别
风险调查与识别调查思路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态度
风险源、风险因素 识别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 社稳分析概述
风险评估工作背景
• 国家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要求
➢某市委、市政府《某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试
行)》,明确提出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建设
规划等事项,在作出决策前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某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2020轨道建设规划》)属
实施、运营使用应急保障体系较为健全,风险基本在可控范围内。
专项规划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2 风险调查与识别
调查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结合轨道建设的特点从政策、规划、审批、 方案、资金、环境、实施(含征地拆迁)、运营方面对在施建设规划 实施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
《政策评估》课件
![《政策评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5da8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0.png)
2
美国学校教育的政策评估案例
以美国学校教育为例,介绍政策评估应用,包括评估目标、研究方法、数据处理 和结果解释等方面。
3
印尼电子营业税政策评估研究
介绍印尼电子营业税政策评估研究,包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策评估方法,以 及评估结果。
政策评估的应用
政策评估的应用领域
介绍政策评估在不同领域的 应用,例如经济、社会和环 境领域。
政策评估基本要素
政策评估的类型
细分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 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措施、 政策背景和政策实施等要素。
介绍政策评估的多种类型, 例如成效评估、影响评估和 成本效益分析等,以及它们 的各自面向的政策阶段。
政策评估的过程及方法
政策评估的过程及关键问题
介绍政策评估的具体流程和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例如评估框架的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政策评估的方法及优缺点
讲解政策评估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例如定量和定性方法、实验和非实验研究设计 等。
政策影响评估的实证研究方法
介绍政策影响评估的实证研究方法,例如回归分析、差分分析以及断点回归等。
政策评估的案例分析
1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评估分析
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评估,包括该政策的执行情况、影响效果以及政策 评估的结论。
政策评估 PPT课件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探讨政策评估的意义、方法和应用,并分析政策评估的 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引言
研究目的及背景
介绍政策评估的研究目的和相关背景。
报告结构
介绍全文的报告结构和PPT讲解大纲。
政策评估概述
简要介绍什么是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的意义和基本要素
政策评估的意义
讲解政策评估与公共政策制 定和实施之间的关系,强调 政策评估的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PPT课件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c4d5cbc850ad02de8041e2.png)
53
二、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成 or 败?
——从价值伦理取向出发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是较为成功的,但从 价值伦理取向考量,政府企业、个人都不十分满意
1.“公平”与“效率”关系 4.政府/企业/社区/家庭/个人关系
2.价值取向上坚持公共利益 5.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的不足
3.社会与个人关系
6.约束监督机制
9
改革阶段
1.第一阶段(1986~1993 年)
2.第二阶段(1993~1997 年)
3.第三阶段(1998~至今)
10
中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11
1、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项目
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98-2006 • 主要项目: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行政事
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
Social Security
1
Hale Waihona Puke 2郭祟德: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因 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 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 障碍时,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 活需求的保障。
郑功成: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
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话保障系统的
统称,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
3.参考文献
51
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结果之 取得的成就
1.社会救助方面(低保)—最低层 临时性、单一性→制度化、综合性 实现城乡全覆盖
2.社会保险方面(“五险”)—中间 层
3.社会福利方面——最上层
52
一、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结果之 存在的问题
1.民生目标往往让位于经济和政治考量
2.按人头收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捆绑式缴费 3. 多种不平衡性
二、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成 or 败?
——从价值伦理取向出发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是较为成功的,但从 价值伦理取向考量,政府企业、个人都不十分满意
1.“公平”与“效率”关系 4.政府/企业/社区/家庭/个人关系
2.价值取向上坚持公共利益 5.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的不足
3.社会与个人关系
6.约束监督机制
9
改革阶段
1.第一阶段(1986~1993 年)
2.第二阶段(1993~1997 年)
3.第三阶段(1998~至今)
10
中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11
1、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项目
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98-2006 • 主要项目: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行政事
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
Social Security
1
Hale Waihona Puke 2郭祟德: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因 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 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 障碍时,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 活需求的保障。
郑功成: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
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话保障系统的
统称,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
3.参考文献
51
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结果之 取得的成就
1.社会救助方面(低保)—最低层 临时性、单一性→制度化、综合性 实现城乡全覆盖
2.社会保险方面(“五险”)—中间 层
3.社会福利方面——最上层
52
一、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结果之 存在的问题
1.民生目标往往让位于经济和政治考量
2.按人头收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捆绑式缴费 3. 多种不平衡性
《社会工作评估》课件
![《社会工作评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c0dc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d.png)
01
附录
包括评估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调查 问卷等原始资料,以备查证。
05
03
正文
详细阐述评估结果,包括数据分析、 图表展示和文字描述等部分,重点突 出问题和改进方向。
04
建议与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针对性的建议和 改进措施,促进社会工作的持续改进 。
评估报告的撰写技巧与规范
语言规范
使用准确、简练的语言,避免 使用歧义和错误的词汇。
逻辑清晰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内容 ,使报告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
数据准确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避免出现误差和错误。
格式统一
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报告,使 报告整体风格一致、美观大方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衡量服务对象对服务项目的主观 感受和评价。
满意度指标的制定
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针对 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期望进行满意
度调查。
满意度指标的测量
收集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满意度指标并进行评估。 同时,将满意度指标与服务质量 和改进挂钩,以不断提升服务水
平。
04
评估实践案例
社区服务项目评估案例
• 后评估:在服务结束后,对整个服务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
评估类型与过程
过程 1. 明确评估目的和范围
2. 确定评估指标和标准
评估类型与过程
01
3. 选择评估方法和技术
02
4. 收集和分析数据
03
5. 撰写评估报告
04
6. 反馈与改进
评估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挑战 数据收集难度大
评估标准不统一
政策评估的标准和方法ppt课件
![政策评估的标准和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9bdce5ad51f01dc381f13f.png)
政策评估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而要进行价 值判断,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价值尺度,即评估 标准。它是政策评估者在政策评估过程中据以 对政策方案和政策效果进行优劣判断的准则。
确立评估标准是政策评估的基本前提和有效评 估的保证,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评估就是 一句空话。
5
设立评估标准,应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23
7-3-3 政策评估方法的选择
在进行一项政策的评估工作时,政策评估人员 往往会根据情势、资源的限制选择一些最为合 适的政策评估方法。因此,如何来进行政策评 估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政 策评估方法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
信息是否完全; 政策对象的数量; 政策预期效果的大小; 时间资源的限制等。
综上所述,在选择政策评估方法时,要注意客观条件的限 制,同时应注意多种评估方法的配合使用,尽量避免单独 使用简单对比法、对象评定法和自评法,而且无论开始时 选择了哪种方法,若以后的情况证明其他方法更好都应及 时修正。
28
7-3-4 政策失败的原因与政策评估
尽管人们总是试图制定并实施最有效率、最能 解决问题的政策,但现实的情况是,政策失败 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无疑,进行政策分析与论 证,促进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政策评估的重 要任务之一。
20
7-3-2-3 对象评定法
它是指由政策对象亲身感受和了解对政策及其效果 予以评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着力于政策实施后的客观效果评定,通过问卷 调查或访谈来了解人们切身的感受,对政策实施效果做 出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了解到更真实的情况,较符 合实际,但由于政策对象可能不完全了解政策对自己的 影响,往往存在短视、片面性,当政策实施暂时对自己 不利时,政策对象会夸大政策的负效应,相反,当他们 从政策中得到积极的利益时,其满足感也可以可能超出 客观实际水平。
确立评估标准是政策评估的基本前提和有效评 估的保证,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评估就是 一句空话。
5
设立评估标准,应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23
7-3-3 政策评估方法的选择
在进行一项政策的评估工作时,政策评估人员 往往会根据情势、资源的限制选择一些最为合 适的政策评估方法。因此,如何来进行政策评 估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政 策评估方法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
信息是否完全; 政策对象的数量; 政策预期效果的大小; 时间资源的限制等。
综上所述,在选择政策评估方法时,要注意客观条件的限 制,同时应注意多种评估方法的配合使用,尽量避免单独 使用简单对比法、对象评定法和自评法,而且无论开始时 选择了哪种方法,若以后的情况证明其他方法更好都应及 时修正。
28
7-3-4 政策失败的原因与政策评估
尽管人们总是试图制定并实施最有效率、最能 解决问题的政策,但现实的情况是,政策失败 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无疑,进行政策分析与论 证,促进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政策评估的重 要任务之一。
20
7-3-2-3 对象评定法
它是指由政策对象亲身感受和了解对政策及其效果 予以评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着力于政策实施后的客观效果评定,通过问卷 调查或访谈来了解人们切身的感受,对政策实施效果做 出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了解到更真实的情况,较符 合实际,但由于政策对象可能不完全了解政策对自己的 影响,往往存在短视、片面性,当政策实施暂时对自己 不利时,政策对象会夸大政策的负效应,相反,当他们 从政策中得到积极的利益时,其满足感也可以可能超出 客观实际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来分析实施的效果。
社会政策评估
五、社会政策的评估程序
❖ (一).准备阶段:周密的组织准备是评估工作的 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卓有成 效的前提条件。
❖ 1.确立评估对象。 ❖ 2.制定评估方案。(阐述评估对象;明确评估的目的、
社会政策评估
❖ 2、社会政策评估对象(被评估的社会政策行动)
p174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策方案本身,二是政策实施的
行动。
❖ 3、社会政策评估的内容
❖ 一般包括:政策方案是否合理;政策实施行动是否得力以及 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社会政策评估
三、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 (评估标准
指,社会政策评估者在政策法规评估过程中据 以对政策法规方案进行优劣判断的准则。)
社会政策评估
❖ 社会政策政策执行机构评估:由于他们都处 于政策法规系统内部,往往掌握了大量第一 手资料,对于整个政策过程比较熟悉,有利 于评估活动的展开。
❖ 同样是因为他们处于政策法规系统内部,所 以实际上是自己对自己做评价。一方面由于 人都有被肯定被赞美的本性,这就容易美化 自己,夸大成绩,掩盖失误。一方面还由于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客观地评价自己。 另一方面,评估往往代表着某一机构的利益, 这也使评估容易走向片面并带有浓厚的主观 色彩。难以做到科学、公正、客观。
定性分析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它难以兼顾分析对象 的广泛性。在异质性比较强的社会条件下,仅靠定性 分析有时会导致评估结论的偏差。
❖
社会政策评估
❖ 2、定量分析
❖ 是指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和比较,从而获得对社会政策行动及其 收效的数量分析结论。
❖ 这类方法主要采用一组客观的指标来分析社 会政策行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通过对社 会政策实施前后 的情况进行定量比较,以及
社会政策评估
❖ 群众评估。普通的群众以评估者的 身份,参与到对社会政策行动的评 估过程中。在群众评估中,最常用 的是服务对象评估法。其优点是他 们对社会服务机构有比较直接的了 解,具备最直接的经验。同时,在 评估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 更好地避免个人价值和偏好的影响 及利益集团的左右。但需要非常复 杂的组织安排,导致评估成本的提 高,另外评估多具有感性认识,缺 乏理性思考
主要通过深入解剖少数个案(个人、社区或组织) 而获得对整个社会政策行动及其收效的深入了解。
定性分析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对个案的深入访谈、 小组访谈、典型单位文献资料分析等方式。
定性分析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深入分析社会政策 行动的全过程,仔细地分析行动过程的成效和不足, 并且具体分析行动的收效,以及取得各种收效或失败 的原因。
❖ 确定政策法规效率标准的目的,是要衡量一项政策法 规要达到某种水平的产出所需要的资源投入量,或是 一定量的政策法规投入所能达到的最大价值,它表现 为政策效应与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 政策法规效率标准,通常以单位成本所能产生的最大 效应,或单位效应所需要的最小成本为评估的基本形 式。
❖ 效率标准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是一项政策法规是否以最 小的投入得到最有效的产出,而不是关心如何有效地 执行政策法规,完成政策法规目标。
社会政策评估
❖ 4. 效益标准: ❖ 效益是指效果与利益,表现于在社会
实践活动中某一特定系统实际产生的有 益效果,人们习惯将效益分为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 政策的效益标准,就是看政策实际产生 了哪些有益的效果,以有益效果的多少 来判断政策的优与劣。
社会政策评估
四、社会政策的评估方法
1、定性分析
社会政策评估
❖ 3. 效应标准:
❖ 把一项社会政策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从与 之相关的其他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对它在整 个社会系统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 它所产生的所有实际影响作为评价的尺度, 来判断政策法规的优与劣。
❖ 政策法规所能产生的实际影响可能与预期的 影响大为不同。且效应并不一定仅具有积极 积极影响。因此,若要以政策效应为标准来 评价政策法规,就必须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效 应。
❖ 1. 效果标准: ❖ 效果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某种行为、
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的结果。它强调这 种结果符合目的性的程度,凡是符合组织目 的的结果就是好的,反之是不好的。 ❖ 这个标准关注政策的的实际效果是否与理想 目标相符合,在多大程度上相符,还有什么 距离和偏差。
社会政策评估
❖ 2.效率标准:
社会政策评估
❖ 专家评估,即由社会政策领域的专家来对该 领域行动的质量和效率、效果等进行调研、 分析和评估。其优点是能够利用专业理论知 识和专门的调研及分析方法,并且可以在一 定的时间里专门投入到评估工作中,因此能 够做出较细致的评估工作。同时,又较客观 一些。但是也有缺点。一方面它往往受价值 观念和主观偏好的影响;有时会受到利益群 体的影响;专家往往不参与政策行动本身, 因此可能缺乏对政策行动过程及后果的直接 感受,并因而导致难以理解。
社会政策评估
社会政策评估Biblioteka 一、社会政策评估的含义和意义
❖ (一)含义: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特定的 标准,对社会政策进行衡量.检查评价和估 计,以判断其优劣的活动。p171
社会政策评估
❖ (二)社会政策评估的意义p172
❖ 1、 有效的评估,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 化的必要保证。
❖ 2、 有效的评估,是检验社会政策的效果、 效益、效率的基本途径。
❖ 3、 有效的评估,是决定社会政策修正、调 整、继续或中止的重要依据。
❖ 4、 有效的评估,是实现政策资源合理配置 的基础。
社会政策评估
二、社会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
❖ 1、社会政策评估主体
❖ (1)领导评估 ❖ (2)社会政策政策执行机构评估 ❖ (3)专家评估 ❖ (4)群众评估
社会政策评估
❖ 由领导人亲自主持评估工作,一方面可 以缩短评估结果到政策制度和调整过程 之间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使基层官员和 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更加重视社会政策行 动。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领导人往往因 为工作太忙,或受专业知识的限制而无 法对社会政策过程及其效果做出细致的 分析,而且领导人还可能因个人的偏好 而出现偏差。
社会政策评估
五、社会政策的评估程序
❖ (一).准备阶段:周密的组织准备是评估工作的 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估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卓有成 效的前提条件。
❖ 1.确立评估对象。 ❖ 2.制定评估方案。(阐述评估对象;明确评估的目的、
社会政策评估
❖ 2、社会政策评估对象(被评估的社会政策行动)
p174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策方案本身,二是政策实施的
行动。
❖ 3、社会政策评估的内容
❖ 一般包括:政策方案是否合理;政策实施行动是否得力以及 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社会政策评估
三、社会政策评估的标准 (评估标准
指,社会政策评估者在政策法规评估过程中据 以对政策法规方案进行优劣判断的准则。)
社会政策评估
❖ 社会政策政策执行机构评估:由于他们都处 于政策法规系统内部,往往掌握了大量第一 手资料,对于整个政策过程比较熟悉,有利 于评估活动的展开。
❖ 同样是因为他们处于政策法规系统内部,所 以实际上是自己对自己做评价。一方面由于 人都有被肯定被赞美的本性,这就容易美化 自己,夸大成绩,掩盖失误。一方面还由于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客观地评价自己。 另一方面,评估往往代表着某一机构的利益, 这也使评估容易走向片面并带有浓厚的主观 色彩。难以做到科学、公正、客观。
定性分析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它难以兼顾分析对象 的广泛性。在异质性比较强的社会条件下,仅靠定性 分析有时会导致评估结论的偏差。
❖
社会政策评估
❖ 2、定量分析
❖ 是指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和比较,从而获得对社会政策行动及其 收效的数量分析结论。
❖ 这类方法主要采用一组客观的指标来分析社 会政策行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通过对社 会政策实施前后 的情况进行定量比较,以及
社会政策评估
❖ 群众评估。普通的群众以评估者的 身份,参与到对社会政策行动的评 估过程中。在群众评估中,最常用 的是服务对象评估法。其优点是他 们对社会服务机构有比较直接的了 解,具备最直接的经验。同时,在 评估人数比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 更好地避免个人价值和偏好的影响 及利益集团的左右。但需要非常复 杂的组织安排,导致评估成本的提 高,另外评估多具有感性认识,缺 乏理性思考
主要通过深入解剖少数个案(个人、社区或组织) 而获得对整个社会政策行动及其收效的深入了解。
定性分析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对个案的深入访谈、 小组访谈、典型单位文献资料分析等方式。
定性分析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深入分析社会政策 行动的全过程,仔细地分析行动过程的成效和不足, 并且具体分析行动的收效,以及取得各种收效或失败 的原因。
❖ 确定政策法规效率标准的目的,是要衡量一项政策法 规要达到某种水平的产出所需要的资源投入量,或是 一定量的政策法规投入所能达到的最大价值,它表现 为政策效应与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 政策法规效率标准,通常以单位成本所能产生的最大 效应,或单位效应所需要的最小成本为评估的基本形 式。
❖ 效率标准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是一项政策法规是否以最 小的投入得到最有效的产出,而不是关心如何有效地 执行政策法规,完成政策法规目标。
社会政策评估
❖ 4. 效益标准: ❖ 效益是指效果与利益,表现于在社会
实践活动中某一特定系统实际产生的有 益效果,人们习惯将效益分为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 政策的效益标准,就是看政策实际产生 了哪些有益的效果,以有益效果的多少 来判断政策的优与劣。
社会政策评估
四、社会政策的评估方法
1、定性分析
社会政策评估
❖ 3. 效应标准:
❖ 把一项社会政策放到整个社会系统中,从与 之相关的其他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对它在整 个社会系统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 它所产生的所有实际影响作为评价的尺度, 来判断政策法规的优与劣。
❖ 政策法规所能产生的实际影响可能与预期的 影响大为不同。且效应并不一定仅具有积极 积极影响。因此,若要以政策效应为标准来 评价政策法规,就必须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效 应。
❖ 1. 效果标准: ❖ 效果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某种行为、
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的结果。它强调这 种结果符合目的性的程度,凡是符合组织目 的的结果就是好的,反之是不好的。 ❖ 这个标准关注政策的的实际效果是否与理想 目标相符合,在多大程度上相符,还有什么 距离和偏差。
社会政策评估
❖ 2.效率标准:
社会政策评估
❖ 专家评估,即由社会政策领域的专家来对该 领域行动的质量和效率、效果等进行调研、 分析和评估。其优点是能够利用专业理论知 识和专门的调研及分析方法,并且可以在一 定的时间里专门投入到评估工作中,因此能 够做出较细致的评估工作。同时,又较客观 一些。但是也有缺点。一方面它往往受价值 观念和主观偏好的影响;有时会受到利益群 体的影响;专家往往不参与政策行动本身, 因此可能缺乏对政策行动过程及后果的直接 感受,并因而导致难以理解。
社会政策评估
社会政策评估Biblioteka 一、社会政策评估的含义和意义
❖ (一)含义:社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特定的 标准,对社会政策进行衡量.检查评价和估 计,以判断其优劣的活动。p171
社会政策评估
❖ (二)社会政策评估的意义p172
❖ 1、 有效的评估,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 化的必要保证。
❖ 2、 有效的评估,是检验社会政策的效果、 效益、效率的基本途径。
❖ 3、 有效的评估,是决定社会政策修正、调 整、继续或中止的重要依据。
❖ 4、 有效的评估,是实现政策资源合理配置 的基础。
社会政策评估
二、社会政策评估的基本要素
❖ 1、社会政策评估主体
❖ (1)领导评估 ❖ (2)社会政策政策执行机构评估 ❖ (3)专家评估 ❖ (4)群众评估
社会政策评估
❖ 由领导人亲自主持评估工作,一方面可 以缩短评估结果到政策制度和调整过程 之间的时间,同时也可以使基层官员和 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更加重视社会政策行 动。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领导人往往因 为工作太忙,或受专业知识的限制而无 法对社会政策过程及其效果做出细致的 分析,而且领导人还可能因个人的偏好 而出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