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起源和发展
服装的来源
![服装的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448de179f46527d3240ce06b.png)
服装的起源一、服装的起源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
古代人把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护身。
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兽皮制成的,包裹身体的最早“织物”用麻类纤维和草制成。
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开始有简单的纺织生产,采集野生的纺织纤维,搓绩编织以供服用。
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工培育的纺织原料渐渐增多,制作服装的工具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服装用料品种也日益增加。
织物的原料、组织结构和生产方法决定了服装形式。
用粗糙坚硬的织物只能制做结构简单的服装,有了更柔软的细薄织物才有可能制出复杂而有轮廓的服装。
最古老的服装是腰带,用以挂上武器等必需物件。
装在腰带上的兽皮、树叶以及编织物,就是早期的裙子。
二、古代服装类型古代服装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块料型:由一大块不经缝制的衣料组成,包缠或披在身上,有时用腰带捆住挂在身上。
例如古埃及人、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穿着的服装。
②缝制型:用织物或裘革裁切缝制成为小褂和最早的裤子。
这种原始服式直到现在还留存在许多民族之中,如爱斯基摩人和中亚一些民族所穿的服装。
三、中国服装的历史中国服装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发掘出约1.8万年前的骨针。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
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
中国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制成的围裙。
后来,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其特点,这和当时农、牧业及纺织生产水平密切相关。
春秋战国时期,男女衣着通用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深衣”式。
大麻、苎麻和葛织物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大宗衣着用料。
统治者和贵族大量使用丝织物。
部分地区也用毛、羽和木棉纤维纺织织物。
汉代,丝、麻纤维的纺绩、织造和印染工艺技术已很发达,染织品有纱、绡、绢、锦、布、帛等,服装用料大大丰富。
出土的西汉素纱禅衣仅重49克,可见当时已能用桑蚕丝制成轻薄透明的长衣。
隋唐两代,统治者还对服装作出严格的等级规定,使服装成为权力的一种标志。
汉服的起源及各朝代发展PPT课件
![汉服的起源及各朝代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ec23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d.png)
06
CATALOGUE
汉服的传承与发展
汉服文化的传承意义
历史价值
汉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 传承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认同
汉服作为汉族的传统服饰,其独特的款式和风格有助于增强民族 认同感和凝聚力。
艺术审美
汉服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韵味,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 灵感和借鉴。
02
CATALOGUE
汉服的起源
汉服的定义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期间,汉族以华夏礼 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 体系。
汉服通过儒家和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 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以玉佩、剑饰等为主要配饰,彰显身 份与地位。
礼仪服饰制度初步建立
根据官职等级和社会地位,规定了不 同场合的着装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服的演变
1 2
服饰风格逐渐多元化 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影响,出现了窄袖、紧身等新 款式。
色彩与图案更加丰富 染色技术提高,使得汉服色彩更加鲜艳,图案更 加精美。
3
配饰注重个性化 发饰、耳饰等配饰逐渐增多,注重个人品味与风 格。
汉服与传统礼仪、节日、舞蹈等文化元素紧密相连,共同构成 了独具特色的汉文化体系。例如,在古代,人们穿着汉服参加 各种祭祀、庆典等活动,以表达对祖先和天地的敬畏之情。
03
CATALOGUE
各朝代汉服的发展
秦汉时期汉服的特点
服饰风格端庄大气
以深衣、袍服为主要款式,注重色彩 搭配与图案设计。
配饰丰富多样
系带方式
中国服装发展历程
![中国服装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5833ccc281e53a5802ffde.png)
金 女真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黑龙江、松花 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一直到隋唐时期,还过着以渔猎为主的氏族部落 生活,古称“靺鞨”。公元 10世纪时,女真族在辽的统治之下。1115年, 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在按出虎水附近的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建立起奴 隶制政权,国号为“金”,后来逐渐摆脱随水草迁徙的穴居野外生活, 发展生产力,练兵牧马,终于在1125年将辽天祚帝俘获,彻底推翻辽的 统治。即年冬日,金太宗吴乞买(即完颜晟)派兵南下,直捣宋朝,要 挟黄金、白银、牛马、绸缎数千百万,并索割太原、中山、河间等镇。 面对腐朽的宋王朝,金兵认为有机可乘,不过半年又渡过黄河,包围北 宋首都汴京,掳走皇帝、后妃、百工,抢劫珍宝古器。与南宋对峙数年 之后,被蒙古军所灭。
眉宇之间,以金、银、羽翠制成的彩花子“花钿”是面妆中必不可少的。
另有流行一时的梅花妆,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行于含章殿下,额上误 落梅花而拂之不能去,引起宫女喜爱与效仿,因而,亦被称为寿阳妆。
太阳穴处以胭脂抹出两道,分在双眉外侧,谓之“斜红”,传说源起于魏 文帝曹丕妃薛夜来误撞水晶屏风所致。面颊两旁,以丹青朱砂点出圆点、 月形、钱样、小鸟等,两个唇角外酒涡处也可用红色点上圆点,这些谓之 妆靥,这还仅是唐代妇女一般的面妆,另有别出心裁者。
中国服装发展历程图
制作:267
一、原始社会 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
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 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二、 夏商周
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兴起、发展并走向鼎 盛的相对完整阶段。随着这三个朝代生产 力不断的发展,服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夏商通过穿着冠、冕、芾(黻, fèi音费)来变现礼仪之制,而在周朝这种 服饰制度日趋完善。夏代已用丝绸、麻布 作衣料,并用朱砂染色 。
服装的起源与发展
![服装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4a6cec3240c844769eaeed1.png)
周燕 2011/02/17
服装的起源
服装起源需要:一、人类生理方面的物质需 要;二、人类心理方面的精神需要。 服装起源学说:保护学说、装饰护符学说、 羞耻学说
保护人体学说
爱莫斯基人服饰 阿拉伯人服饰
装饰护符学说
纹身、纹面
护符、装饰
羞耻学说
服装的发展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华夏族→尧→舜→禹→夏朝→商朝→周朝→秦朝→西汉 →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朝→ 元朝→明朝→清朝 国外服装比较出名的时期: 古埃及时期、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时期、哥特式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19、20世纪
服装的功能
1、防护功能,如消防服、登山服、防化服、 潜水服等; 2、美化功能 3、标识功能
标识作用
服装的分类
1、根据气候分类:春、夏、秋、冬 2、根据性别、年龄分类: 性别:男装、女装 年龄:婴儿服、幼儿装、儿童装、少年装、成 年装(青年装、中老年装) 3、根据用途分类: 日用服、运动服、社交服、礼仪服、职业服、 家居服、舞台服、防护作业服、特殊生活服 4、根据服装基本造型分类:A、O、Y、H、X、 S;矩形、圆形、梯形、三角形
Hale Waihona Puke 2、服装的发展 a .中国服装发展史
先秦时期的服装
春秋战国时期
秦 汉 时 期
南朝
北朝 宋 朝
辽金元时期服装(少数民族)
明朝时期服装
清朝时期的服饰
近代、民国时期的服饰
b.西洋服装发展史
服装的基本概念
服装:指用织物通过制作,穿着于人身上的生活用品。 衣裳:上衣和下裳的总称。 衣服:遮盖于人体的物品的总称。 服饰:1、用来搭配衣服的配件,即装饰品;2、指表现的一 切物品,人的着装状态及着装效果。 时装: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为人们所接受的,具有时兴、 时尚、时髦特征的服装。 成衣:指服装制造厂商,根据一定规格和国家标准号型,以 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方式所生产的衣服。
服装起源学说
![服装起源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6593eb3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6.png)
服装起源学说一、引言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和演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服装起源的学说,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这些学说。
二、裸体起源学说裸体起源学说认为,最初的人类是裸体的,后来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人们开始使用树叶、草叶等植物材料来遮盖身体。
这种遮盖逐渐演变成了衣服。
这一学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支持点:1. 人类祖先大约在200万年前出现,当时还没有衣服。
2. 早期人类居住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3.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迁移,有些地区变得寒冷干燥。
4. 为了保暖和防止风沙刺激皮肤,人们开始使用植物材料来遮盖身体。
三、动物皮毛起源学说动物皮毛起源学说认为,最初的衣服是用动物皮毛制作而成的。
这种制衣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支持点:1. 早期人类是狩猎采集者,经常接触动物。
2. 动物皮毛可以提供保暖和防护,适合用来制作衣服。
3. 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动物骨骼和皮毛的残留物,证明了人们使用动物皮毛制作衣服的事实。
四、装饰起源学说装饰起源学说认为,最初的衣服是为了装饰自己而产生的。
这种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支持点:1. 早期人类已经开始使用珠宝等物品来装饰自己。
2. 衣服可以通过颜色、图案等方式来进行装饰。
3. 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用彩色土壤和植物染料染色的布料。
五、功能起源学说功能起源学说认为,最初的衣服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产生的。
这种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支持点:1. 衣服可以提供保暖和防护,使人类能够在更广阔的地区生存。
2. 衣服可以提高人类狩猎和采集的效率,使人类更容易获取食物。
3. 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用鱼鳞、兽皮等材料制作的衣服,证明了衣服可以提供防护的事实。
六、结论以上四种学说都有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目前还没有得出确凿的结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衣服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同时,各种文化和时代对于衣服的审美和功能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887eb67ba26925c52cc5bfcd.png)
原始社会 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 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 装创造了条件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 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 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 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不是 裤。 右衽窄袖。 周代始创深衣制。
隋唐时期
出现了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黄色成为皇 家专用色。多穿着宴服的演变团(圆)领袍衫, 领袖襟处略有装饰,左右开叉,文官衣长,武 官略短,平常戴软帽或扎头巾脑后两飘带。女 子主要披帛(纱),多穿低胸裙套半臂衫饰飘 带,并配有复杂的头饰(金钿)。 唐代锦以组织细密、设色精良为特点。 唐代普遍流行蜡缬、夹缬和绞缬三种方法。长 安有采缬铺。缬氆,即蜡染,或起始于西南少 数民族,透过镂空的花版,将蜡融化后印于织 物之上,经过浸染处理,再将蜡迹洗净,显出 轮廓清晰的花纹。夹缬是用两块相同花纹的版 模将织物折叠夹紧,然后再行浸染,染出的图 案工整对称,能套染多种颜色,是一种直接印 花的方法。绞缬则适合于染印散点状的花纹, 染时根据需要先将织物依次撮缬起若干组,再 用细线扎紧,浸染时将线拆除,织物上便会出 现一组组浑厚而有规则的花纹。北宋时曾下令 禁止民间使用染缬,并不许印花棋逢对手片流 行。 唐代有透额罗,即以一小方马尾罗遮住前额, 为妇女装饰之一。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 魏晋 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 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 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 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 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 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本图 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 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 (北朝陶俑)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 花绵布。
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介绍
![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9de2a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3.png)
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介绍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丰富多彩,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以下是对我国历代服饰的介绍:1.远古时期:特色:服饰的起源主要是出于实用,原始人类使用兽皮和树叶等来遮盖身体,保暖御寒。
来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逐渐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
约5000年前,中国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人们开始用麻布做衣服。
2.先秦时期:特色:服饰开始有上衣下裳之分,同时出现了“深衣制”,即上衣下裳连接在一起的形式。
来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人们对服饰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实用,开始注重装饰和礼仪。
3.秦汉时期:特色:服饰日益讲究,着装华丽,尤其注重服饰的礼仪性。
来历:生产力的发展和统一国家的形成,使得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创新。
4.魏晋南北朝时期:特色:传统的深衣制在妇女中间尚有人穿着,同时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
来历: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民族交融,使得服饰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5.隋唐时期:特色:无论官服还是民服,都表现出开放的思想和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
来历: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这些都在服饰上得到了体现。
6.宋元时期:特色:宋朝的服饰质朴简洁,元朝则因民族矛盾尖锐,服饰风格有所改变,男子的袍服多为宽绰,女子的服饰则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来历: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民族交融都对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7.明清时期:特色:明朝的服饰继承了前代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清朝则因满族统治,服饰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女子的旗袍成为了标志性服饰。
来历:这两个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使得服饰有了更多的变化和发展。
8.近代至现代:特色: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服饰开始与国际接轨,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
来历: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影响,都使得中国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我国历代服饰的特色和来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变迁。
古代服装设计演讲稿范文
![古代服装设计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8915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c.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古代服装设计的演讲。
古代服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将从古代服装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为大家展开一番精彩的阐述。
一、古代服装的起源古代服装起源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从原始的裸体生活过渡到穿衣服的阶段。
据考古学家研究,我国古代服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在那个时期,人们为了遮体、保暖和美化自身,开始用树叶、兽皮等材料制作简易的服装。
二、古代服装的发展1.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服装逐渐形成了以衣、裳、裤、巾等为主的服饰体系。
衣分上衣和下衣,裳为裙子,裤为裤子,巾为围巾。
服饰材料以丝绸、麻布、棉布为主,色彩以黑色、红色、黄色等为主。
2.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服装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冠、衣、带、鞋等为主的服饰体系。
冠为帽子,衣为上衣,带为腰带,鞋为鞋子。
服饰材料以丝绸、麻布、棉布为主,色彩更加丰富。
3.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服装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形成了以胡服、汉服等为主的服饰体系。
胡服以宽松、舒适为特点,汉服则以严谨、端庄为特点。
4.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服装达到了鼎盛时期。
服饰以华丽、多彩、新颖为特点,形成了以襦裙、圆领袍、胡服等为主的服饰体系。
丝绸、麻布、棉布等材料广泛应用,色彩丰富,图案精美。
5.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服装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以汉服、满服等为主的服饰体系。
服饰以严谨、端庄、典雅为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
三、古代服装的特点1.实用性:古代服装注重实用性,既满足人们的保暖、遮体需求,又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2.礼仪性:古代服装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身份的人穿着不同的服装,体现了礼仪观念。
3.审美性:古代服装注重审美,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方面都极具艺术价值。
4.地域性: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古代服装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
服装的起源与发展
![服装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6026565022aaea988f0f5f.png)
服装的起源与发展一、服装的起源与发展关于服饰起源的原因,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有三说:御寒防暑说,羞耻说,服饰和美观说。
这在中外古代文献中和考古发掘中有文字记载和出土实物作证明。
中国古代典籍《礼记•礼运篇》记载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
未有见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这一说法就是御寒防暑说。
这里所说的“昔者”,即人类服饰起源的时间,当在人类脱离了动物境界的猿人时期,距今约五、六十万年。
这一时期,人类从事渔猎,采集等工作,冬天将猎获的兽皮来遮盖保护身体以御寒保暖,夏天则裸体或以树叶、兽皮遮掩阳光免受炎热。
这可以说是人类最原始的服饰雏形了。
至于西方的古文献记载,则有基督教的《圣经》。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有一则故事,说是上帝耶和华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又用泥土造了亚当和夏娃两个人,亚当是男性,夏娃是女性,他们结成夫妻。
两人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伊甸园中生命树上的果子,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体,为了遮盖,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造了裙子。
耶和华神无奈之下,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
这一传说在西方很流行,这就是服饰起源的羞耻论。
在该论,这已是人类有群婚向对偶婚发展的过程中,才具备的羞耻心理,这也是人类伦理意识的最初觉醒。
在服饰起源的时间上,要晚于御寒防暑说。
有意思的是,东西方古老的服饰起源说,都先说到裙子,也就是裹腰的兽皮或树叶,这说明人类下装的出现早于上装。
至于有裙子发展到裤子,那是以后游牧民族为便于骑马射猎而发明的。
事实上,中国古代文献中早已是把御寒防暑说于遮羞说结合在一起来讲人类服饰起源的,这在古代名称上就看的很清楚。
现在农村人还讲服装为“衣裳”,我们不要笑话人家土气,“衣裳”一词还是古汉语呢~古人说:“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赏,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刘熙《释名•释衣服》) 最近,“五一”黄金周期间,中央电视台10频道科学教育栏目有一档节目叫“祖先爱美”,其中有一辑叫“我们的祖先穿什么,”就形象的解说了人类的祖先由裹兽皮、编草裙到发明骨针,用骨针缝制上衣下裳的过程。
服装概论综述总结范文
![服装概论综述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a5fa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f.png)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服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原始社会的树叶遮体到现代社会的高档时尚,服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服装概论进行综述总结,以期为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服装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服装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自我保护的需求。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抵御寒冷、遮羞和抵御野兽的攻击,开始用树叶、兽皮等材料制作简单的遮体物。
2. 发展(1)古代:古代服装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实用到美观的演变过程。
如我国古代的汉服、唐装等,都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礼仪制度。
(2)近现代:近现代服装的发展受到了工业革命、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
西方服装传入我国,使得我国服装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同时,我国服装业也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服装产业接轨。
二、服装的功能与分类1. 功能(1)实用功能:服装的基本功能是保护人体,抵御寒冷、炎热、风雨等自然环境的侵袭。
(2)审美功能:服装是人们表达个性和审美观念的重要手段,具有美化人体的作用。
(3)文化功能:服装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俗和审美观念。
2. 分类(1)按材料分类:棉、麻、丝、毛、化纤等。
(2)按款式分类:上衣、裤子、裙子、内衣、外套等。
(3)按用途分类:休闲装、职业装、运动装、礼服等。
三、服装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 原则(1)实用性:服装设计应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2)审美性:服装设计应具有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3)文化性:服装设计应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4)经济性:服装设计应考虑成本和市场需求。
2. 方法(1)观察法:观察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等。
(2)借鉴法:借鉴国内外优秀服装设计案例。
(3)创新法:结合市场需求和时尚趋势,进行创新设计。
四、我国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 现状我国服装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同时,国内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不断提高。
中国各个时期服装
![中国各个时期服装](https://img.taocdn.com/s3/m/d7fc6bd7700abb68a882fb2f.png)
[服饰]石器时代, 起源, 中国, 纺织业神话及传说时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轩辕氏黄帝统一华夏部落。
在他治下,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国势强盛,有很多的发明和创作。
传说黄帝的正妃嫘祖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汉服。
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
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出于实用。
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原始服装。
约五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日趋稳定,产生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做衣服,后又发明饲蚕和丝纺,人们的服饰日臻完备。
夏朝夏朝是占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
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商朝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
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
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
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
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商代的服装形式,采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为多,衣服的长度大多在膝盖上下。
西周以前, 上衣下裳制, 一律做成上下两截:一截穿在上身,称衣,襦是短上衣,短衣有两种,一种齐腰,一种至膝盖,襦为一般人平时所穿;一截穿在下身,称裳.衣後的裤褶,襦裙等都是这种服装的遗制.民间女子着装大体上与男装相同,唯於腰下系一围裙,长不过膝, 称为襜.。
服装的起源及演变
![服装的起源及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c4b0bdff04a1b0717fd5dd5b.png)
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是从低级走向高级,我们的知识、思维、社 会实践……
从而”设计”业就如此,它是把我们从低引领到高的为根本 目的!
The end !
衣与穿——
09工业设计 2009412010431 张健华
•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 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 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穿
. 着(zhuó)衣服鞋袜:~衣。~鞋。
通过,连通:~梭。~行(xí )。 ng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出现了两个变化, 一个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了,另一个是胡 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进汉人的服饰之中
• 隋唐时代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加上经济繁荣、 社会开放,服饰也日趋丰富华丽。
条盛 开 纹行 元 小, 以 口初 前 裤唐 女 ,妇 着女 装 软多 以 靴喜 窄 、欢 系戴 袖 蹀胡 为 躞帽 时 带, 穿尚 翻, 领胡 窄服 袖尤 袍其 、 中唐以后衣衫又 趋于宽大
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是一种站在 政治、名族融合从而使服装得以发展 。
• 秦汉时代的服饰比先秦要丰富。《礼记》曰:"衣不帛襦 袴。"这是因为襦和都是内衣,儒家崇尚俭朴,认为不 应该用丝绸来裁制内衣。而到了六朝时,那些世家子弟居 然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所以被称为"纨绔子弟"。古代 的裤子通常都没有裤裆,只有两只裤脚管,上端连在一起, 用带系在腰间,所以叫做袴。《释名》曰:跨也。两股各 跨别也。"袴是内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还要穿 裙或深衣。
唐代社会上思想比较开放,常有妇女穿着男装,还流行袒胸 的低领衣服,喜欢在襦衫外面罩一件对襟短袖衣,叫做半臂 或半袖,肩部搭一条披帛。。
民族服装介绍演讲稿范文
![民族服装介绍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eafe8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7.png)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们中华民族的服装文化。
服装,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民族的特色和文化的传承。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我国民族服装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一、民族服装的起源与发展1. 源远流长我国民族服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兽皮、树叶等天然材料制作服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装的制作工艺不断提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2. 地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民族服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如汉族的汉服、蒙古族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维吾尔族的维吾尔服等,都是各自民族文化的代表。
二、民族服装的种类与特点1. 汉服汉服,又称汉衣冠,是我国汉族传统服饰的总称。
汉服的特点是:宽袍大袖、线条流畅、色彩典雅。
在汉服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汉唐服饰、宋明服饰、清宫服饰等。
2. 蒙古袍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长袍为主,袖口宽敞,便于骑马。
蒙古袍的颜色以蓝色、棕色、黑色为主,寓意吉祥、尊贵。
3. 藏袍藏袍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以长袍为主,袍身肥大,便于藏民在寒冷的高原地区生活。
藏袍的颜色多样,以红色、黄色、绿色等为主,寓意吉祥、幸福。
4. 维吾尔服维吾尔服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以长袍为主,袖口宽敞,便于劳作。
维吾尔服的颜色丰富,以红色、蓝色、绿色等为主,寓意吉祥、喜庆。
三、民族服装的文化内涵1. 历史传承民族服装是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发展历程。
通过研究民族服装,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2. 民族认同民族服装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
穿上本民族的服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3. 艺术价值民族服装在色彩、图案、款式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融合了绘画、刺绣、编织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民族服装的保护与传承1. 重视民族服装的保护民族服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加强对民族服装的保护,防止其流失和消亡。
服装起源的看法
![服装起源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b8c33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4.png)
服装起源的看法服装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起初,人类只是简单地用兽皮、树叶等植物材料来覆盖身体,以遮风挡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开拓,服装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从人类的进化史来看,服装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人类开始学会利用周围的材料来保护自己。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动物的皮毛。
当时,人们用兽皮来裹住自己,以保暖和保护身体。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学会采集植物材料,比如树叶、树皮等,来制作更多样化的服装。
这些早期的服装并没有什么装饰性,主要起到保护和遮挡的作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服装的功能也逐渐丰富起来。
在古代,服装开始成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比如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宫廷服饰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皇帝的龙袍、贵族的锦袍,每一件服装都传递着特定的社会信息。
服装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装风格各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比如中国的汉服、印度的纱丽、日本的和服等,都是各自文化的代表。
这些服装不仅仅是简单的衣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服装的生产和制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制作逐渐被机械化和工厂化取代。
服装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价格也大幅下降。
人们开始追求更多样化、时尚化的服装,服装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
如今,时尚成为了服装设计的重要方向。
服装不仅仅是简单的保护和装饰,更是一种个性的展示和审美的追求。
人们通过服装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态度,追求独特和与众不同。
服装设计师们不断创新,将艺术和时尚融入到服装中,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和款式。
总的来说,服装起源于人类对保护自己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的体现。
服装不仅仅是简单的衣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通过服装,人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追求,使得服装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
在未来,服装的发展将会持续不断,不断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个性的表达。
汉服的起源与演变
![汉服的起源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259752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7.png)
汉服的起源与演变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本文将探讨汉服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
一、汉服的起源汉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人们开始将动物的皮毛加工成衣物来保护自己免受寒冷的侵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使用植物纤维制作衣物,如麻、蚕丝等。
这些原始的衣物通常非常简单,只是用以保暖和遮体。
汉服的真正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衣冠尊卑之制逐渐兴起,各种礼仪和制度的形成需要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服饰来区分身份和等级。
因此,汉族人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服饰文化,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基石开始形成。
二、汉服的演变1. 周朝:周朝是汉服的起源时期,当时的汉族人主要穿着襪蛾、衣和蔽襦等服装,颜色多以红、绿、黄为主,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基因。
2. 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政治制度的更替,服饰的形态和样式也发生了变化。
汉服逐渐趋于宽松,袖长加长,颜色开始增加,且款式越来越多样化。
3. 魏晋南北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和南方文化的融合,各地区的服饰风格逐渐形成。
南方的服饰多以轻盈、柔软为主,而北方的服饰则更强调豪华和庄重。
这一时期的汉服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4. 唐宋元明清: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汉服逐渐规范化并达到了巅峰。
从唐代开始,汉服的细节处理和装饰加工越来越精细,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如垂衣、齐胸等。
5. 现代汉服: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的穿着方式和文化寓意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然而,在现代,汉服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着汉服,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个性的追求。
三、汉服的影响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文化习俗和礼仪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汉服也是中国文化的窗口,在世界范围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汉服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性,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时尚文化。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设计中,使汉服焕发出新的光彩。
服装起源于什么时候?
![服装起源于什么时候?](https://img.taocdn.com/s3/m/73e6eb2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3.png)
服装起源于什么时候?一说起服装,大多数人会想到巴黎,那是很多学服装制定专业的同学梦寐以求的天堂,但是说到服装的起源,早却不是在巴黎,服装起源于什么时候呢?在这里跟随中大星城服装制定学校我一起走进服装的起源时期以及后来的发展与演变,下面我们就服装制定培训我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在距今3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初出现了原始衣生活。
服装在其长期演变与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与生物进化相类似的现象。
服装的进化亦大体如此,由原始、简陋的饰物开始,如项链、手镯、脚镯、发带、腰绳等,接着在腰绳上挂一些草叶、树皮或其他有机物做成的装饰物予以允实、丰富,逐步形成腰蓑式的围裙。
原始的服装就是以人的腰部为中心逐步扩展至身体其他部位及至全身,形成完拱的人体着装。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兽皮毛作为服装的面料.既能包裹身体,又柔软舒适且较经用。
如已发现的距今3万年前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四周安德特河谷洞穴里的尼安德特人遗址上,克劳福特所描述:他把熊烟熏出洞—然后用熊皮做成人类第一件服装。
这服装起初实际上就是一整块未通过切割的随机形状的不规则动物毛皮。
中国的山顶洞人、许家窟人亦是如此。
据《韩非子·五盘篇》记载“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也〞;《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衣……〞即是例证。
因此,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创了毛皮衣生活的服饰文化的文明史。
新石器时代,人类已进人到使用纤维来作为服装面料的服饰文化的生活时代.同时.人类也已掌握穿针引线、缝裁制的技术。
因此服装的造型也脱离了原始的有机自然造型.而是以满足于自身必须要为前提,除了沿用原有兽毛皮作面料外,还采纳了草叶、树皮、藤条、芦苇、竹片等细长的线状材料系扎于腰上和使用亚麻纤维制成服装面料织物,在距今10万年前的瑞士湖畔已有发现,我国古代亦有发现,距今5000年以前的浙江余杭县良诸镇遗址和距今6000年以前的陕西西安半坡人遗址都可考查到此时人类已用陶片、骨等物品进行装饰。
中国服装史起源
![中国服装史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1fd9ea9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f.png)
contents
目录
• 中国服装史的开端 • 中国服装史的发展 • 中国服装史的影响因素 • 中国服装史的未来展望
01
中国服装史的开端
远古时期服装起源
起源背景
远古时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遮羞和保暖的 重要性,从而产生了对服装的需求。
天然材料
最初,人们利用天然材料如树叶、兽皮、草茎等制作简单的服装。 这些材料易得且具有一定的保暖和遮羞效果。
文化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装逐渐成为社会地位、文化认同和宗教信仰的 象征,不同的部落和族群开始形成独特的服饰风格。
古代服装的初步发展
纺织技术的出现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纺织 技术逐渐成熟,人们开始使用植 物纤维和动物毛发制作更为柔软、 舒适的纺织品。
服饰制度的形成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服饰逐渐 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同阶层 的人们穿着不同的服饰,形成了 严格的服饰制度。
03
宋代服装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简约风格,如直裰、褙子等。
04
元明清时期的服装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变化,如明代的霞 帔、凤冠霞帔等。
近现代服装的变革
近现代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的传入,中 国服装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输标02入题
辛亥革命后,传统的长袍马褂逐渐被西装、中山装等 新式服装所取代。
艺术装饰
古代的服饰常常装饰有各种图案 和纹样,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审 美观念。刺绣、织锦等工艺在服 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服装材料的演变
丝绸的兴起
中国丝绸享誉世界,早在汉代,丝绸便成为中国对外贸易 的重要商品。丝绸质地轻薄、柔软、光泽感强,深受贵族 阶层喜爱。
棉花的引进
元代以后,棉花逐渐从南亚传入中国,成为重要的纺织原 料。棉布具有保暖性好、价格适中的优点,迅速普及到民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