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最新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实验一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张宪政,1992)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 和b,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反映植物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大小,比值高则大,则反之。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三、实验步骤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0.3g,加乙醇10ml,提取直至无绿色为止。
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和645nm下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按计算丙酮法(Arnon法)【可以用于丙酮乙醇混合法和80%丙酮提取法的计算】叶绿素a的含量(mg/g)=(12.71⨯OD663 – 2.59⨯OD645)V/1000*W叶绿素b的含量(mg/g)=(22.88OD645 – 4.67OD663) V/1000*W 叶绿素a、b的总含量(mg/g)=(8.04⨯OD663 +20.29⨯OD645) V/1000*W 按Inskeep公式叶绿素a的含量(mg/g)=(12.63⨯OD663 – 2.52⨯OD645)V/1000*W叶绿素b的含量(mg/g)=(20.47OD645 – 4.73OD663) V/1000*W叶绿素a、b的总含量(mg/g)=(7.90⨯OD663 + 17.95⨯OD645) V/1000*W注:1、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反映植物对光能利用率【1】比如阳生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2】阴生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较小2、丙酮-------熔点:-94℃;沸点:56.48℃;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下一步实验方法比较【1】95%乙醇直接提取(√)【2】95%乙醇加热提取(冯瑞云,1985)【3】无水酒精和80%丙酮等体积混合提取实验二、不良环境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张宪政,1992))一、原理植物组织在受到各种不利的环境条件(如干旱、低温、高温、盐渍和大气污染)危害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首先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大。
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测定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生理状态和光合效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并探讨影响叶绿素含量的因素。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石英比色皿、量筒、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步骤:a. 将适量的新鲜叶片切碎,并加入适量的乙醇中,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醇中。
b. 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加入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均匀。
c. 用量筒将混合液转移到石英比色皿中,放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665nm和649nm,测定吸光度。
d. 计算叶绿素含量。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所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植物对光合作用的需求和适应能力不同,导致叶绿素合成的数量和比例不同。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棵树上,树叶的叶绿素含量可能比树干或树枝的含量高。
这是因为树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需要更多的叶绿素来吸收光能。
除了植物本身的因素外,环境条件也会对叶绿素含量产生影响。
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等因素都会对叶绿素合成和降解产生影响。
例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而干旱和寒冷的环境则可能导致叶绿素的降解。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叶绿素含量。
这种方法基于叶绿素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来间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然而,分光光度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只能测定总叶绿素含量,无法区分不同类型的叶绿素。
其次,该方法对样品的处理要求较高,需要保证样品中的叶绿素完全释放并溶解于提取液中。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基于叶绿素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其最大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值,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1. 新鲜菠菜、小麦、水稻等植物叶片。
2. 95%乙醇、无水乙醇、碳酸钙、石英砂等试剂。
实验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移液管4. 量筒5. 滤纸6. 比色皿7.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称取新鲜植物叶片0.1g(准确至0.0001g),放入研钵中。
-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用研杵研磨成匀浆。
- 加入5ml 95%乙醇,继续研磨至叶片组织变白。
2. 叶绿素提取:- 将提取液转移至10ml试管中,用少量95%乙醇冲洗研钵、研杵及残渣,合并于试管中。
- 用滤纸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
3. 叶绿素分离:- 将滤液转移至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和652nm处测定吸光度值。
4. 叶绿素含量计算:- 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 叶绿素总含量 = 叶绿素a含量 + 叶绿素b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以菠菜叶片为例,实验结果如下:| 植物种类 | 叶绿素a含量(mg/g) | 叶绿素b含量(mg/g) |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 叶绿素总含量(mg/g) || -------- | ------------------- | ------------------- | --------------------- | ------------------- || 菠菜 | 1.23 | 0.78 | 0.45 | 2.46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分析其光合作用能力和生长发育状况。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菠菜叶片中和番茄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95%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目的:掌握分光光度计法对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总浓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
实验材料:生物材料:菠菜叶片0.25g ,自己培养的全素番茄苗叶片0.2g ,缺磷番茄苗叶片0.2g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玻璃棒、小烧杯、10ml量筒、50ml 容量瓶、剪刀、滤纸、滴管。
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取新鲜菠菜叶片0.25g ,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 3,再加入95%乙醇3ml,研磨成匀浆,再加95%乙醇10ml ,静置10min ,用漏斗滤去残渣,用乙醇反复冲洗研钵、残渣至无色;用容量瓶定容至50ml 。
2.吸光度的测定取光径1cm 比色杯,注入上述叶绿素提取液,以95%乙醇注入另一同样的比色杯内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665、649、和470nm 下测定吸光度。
3.结果计算依据下列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 、B 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C a (叶绿素a )=13.95A 665 – 6.8A 649C b (叶绿素b )=24.96A 649 – 7.32A 665C T (叶绿素)=C a +C b =18.16A 649 + 6.63A 665C x.c (类胡萝卜素)=(1000A 470 – 2.05C a -114.8C b )/248叶绿体色素含量 = )样品鲜重(稀释倍数)提取液体积()色素浓度(g /mg ⨯⨯L L实验结果:菠菜叶片提取液吸光值:1、测定叶绿素ab为什么选用红光波长?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有两个吸收峰,光合色素还有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所以不能选蓝紫光区测定,否则被类胡萝卜素干扰,只能用红光。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叶绿素的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使用叶绿素测定仪器,熟练掌握叶绿素测定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叶绿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参数,它主要受到植物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叶绿素的测定能了解植物发育及分析植物选择性。
叶绿素测定仪器以叶绿素的吸收波长在670nm处,测定叶绿素的吸收值,从而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
1. 叶绿素测定仪器;
2. 分装标准液;
3. 各种植物叶片;
4. 纸巾;
5. 光学玻璃管(空管,分装标准液管);
6. 吸管;
7. 水桶;
8. 烧杯;
9. 烧瓶;
四、实验步骤
1. 将叶片裁切为小块,放入烧杯中;
2. 把六个光学玻璃管清洗干净;
3. 用纸巾擦干玻璃管,将空管和标准液管装入叶绿素测定仪中;
4.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把叶片浸泡;
5. 将烧杯中的叶片倒入叶绿素测定仪中,盖上盖子;
6. 按照设备的操作指南,进行实验操作;
7. 记录实验数据;
8. 计算叶绿素含量;
9. 将实验数据做出结果表格。
五、实验结果
植物叶绿素含量(μg/g)
植物 | 叶绿素含量
---- | ----
植物1 | 10.2
植物2 | 15.3
植物3 | 8.1
植物4 | 12.6
植物5 | 13.2
植物6 | 11.4
六、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的不同,从而了解叶绿素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中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方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并比较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酒精、乙醚、石油醚、丙酮、叶绿素提取液、比色皿、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步骤:a. 将新鲜的植物叶片取下,并用酒精擦拭叶片表面,以去除表面的叶蜡和杂质。
b. 将擦干的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研钵捣碎叶片,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c. 将离心管放入冰箱中静置一段时间,使叶绿素充分溶解。
d. 将离心管取出,用滤纸过滤叶绿素提取液,收集滤液。
e. 取一定量的叶绿素提取液,分别加入不同溶剂(乙醚、石油醚、丙酮)中,使叶绿素溶于溶剂中。
f. 将溶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g.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溶剂对叶绿素进行提取,并通过测定吸光度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乙醚提取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丙酮次之,而使用石油醚提取的叶绿素含量最低。
这是因为不同的溶剂对叶绿素的溶解能力不同,乙醚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取叶绿素。
而石油醚的溶解能力较弱,因此提取效果较差。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同一种溶剂中,叶绿素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叶绿素浓度越高,吸光度也越高。
这为我们测定叶绿素含量提供了依据。
通过制作标准曲线,我们可以根据吸光度值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叶绿素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叶片的新鲜程度、叶片的厚度、溶剂的选择等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应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3、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两种类型。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的光下有吸收峰,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进而得出叶绿素的总含量。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331 和 1675,在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 2454 和 4466。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
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剪刀等。
3、实验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
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菠菜叶片,用剪刀剪碎,称取 05g 左右,放入研钵中。
2、研磨提取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以及 10ml 95%乙醇,充分研磨成匀浆。
3、过滤将研磨好的匀浆用漏斗过滤到 25ml 容量瓶中,用少量 95%乙醇冲洗研钵和漏斗,将滤液收集到容量瓶中,直至刻度线,摇匀。
4、吸光度测定以 95%乙醇作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每个波长重复测定 3 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计算1、记录吸光度值665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65,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49。
2、计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 的浓度(Ca,mg/L)= 1395×A665 688×A649叶绿素 b 的浓度(Cb,mg/L)= 2496×A649 732×A665叶绿素的总浓度(C,mg/L)= Ca + Cb叶绿素含量(mg/g)=(C×V)/(W×1000)其中,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叶片鲜重(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原理和目的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 ; 叶绿素丙酮在652nm混合、663nm、645nm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95%乙醇在665nm、649nm,类胡萝卜素在470nm有最大吸收峰,根据在分光光度计下测定的吸光度,求得叶绿素的含量二、实验器具和步骤植物材料:女贞实验器具: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试管;小漏斗;滤纸;吸水纸;移液管;量筒;剪刀试剂: 95%乙醇或80%丙酮;石英砂;碳酸钙粉步骤:1.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左右,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3~5ml 95%乙醇,研成均浆,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in2. 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10ml试管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3.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 ml ,摇匀4. 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5nm、649nm、470nm下测定吸光度5. 计算公式:叶绿素的含量mg/g= 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Ca=-;Cb=-C类=单位:mg/L三、实验数据和作业2、计算叶绿素含量计算公式:叶绿素的含量mg/g= 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Ca=-;Cb=-C类=单位:mg/L由上面的公式进行代入计算,有:Ca= Cb= C类=1000/245=则:叶绿素含量=101/=四、数据分析实验中可能清洗研钵和滤纸不是特别干净可能造成误差五、思考题为什么提取叶绿素时干材料一定要用 80%的丙酮,而新鲜的材料可以用无水丙酮提取答:因为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内囊体上与其上的蛋白质组成色素蛋白复合体,要分离叶绿素和蛋白质必须有水,叶绿素的头部为极性的,有亲水性。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含量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含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准确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加深对叶绿素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可以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参与光合作用,因此对于一种植物来说,叶绿素的含量直接关系到其对光合作用的效率。
此次实验使用乙醇提取法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1. 将新鲜的某种植物叶片取出,并用解剖刀切成细碎的碎片。
2. 将叶片碎片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使其完全浸泡。
3. 使用研钵和捣棒将叶片碎片充分研磨,使叶绿素充分溶解到乙醇中。
4. 将研磨后的混合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10分钟,使悬浮在乙醇中的固体碎片沉淀到离心管底部。
5. 取出上清液,用吸管移至比色皿中。
6. 使用分光光度计以470nm为波长进行读数,记录吸光度A1。
7. 在比色皿中加入一定体积的乙醇,作为空白处理。
8. 再次使用分光光度计以470nm为波长进行读数,记录吸光度A2。
根据比色法的原理,通过计算吸光度的差异可以得到叶绿素的含量。
三、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mg/g) = (A1 - A2) × V / M其中,A1为样品的吸光度,A2为空白的吸光度,V为乙醇的体积,M为样品的质量。
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结果如下:1. 样品的吸光度A1为0.6。
2. 空白的吸光度A2为0.1。
3. 乙醇的体积V为1mL。
4. 样品的质量M为0.1g。
代入公式计算,可得:叶绿素含量 = (0.6 - 0.1) × 1 / 0.1 = 5 mg/g根据计算结果,某种植物中的叶绿素含量为5 mg/g。
四、误差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样品的选择:不同部位和不同植物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因此样品的选择可能会产生误差。
2.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的不精确或不规范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实验一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实验一鱼类回避胁迫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污染物胁迫下鱼类的回避行为。
2. 学会用鱼类回避实验监测水体污染物的方法。
3. 了解回避反应的生理效应。
二、实验原理回避行为,是指水生动物,特别是游泳能力强的水生动物,能主动避开受污染的水区,游向未受污染的清洁水区的行为。
有些化学物质甚至利用化学分析仪器都难以检测到,但通过回避试验,便能反映出水体的混合污染状况的实际毒性。
人们利用鱼类的这种回避特性,设计控制不同浓度的污染区、非污染区(清水区)及污染混合区(污水与清水混合区)的模拟设施,借以检定鱼类的回避能力,对判定水污染状况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程度,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鱼类回避反应,是通过嗅觉、味觉、视觉,侧线及其他感受器而实现的。
嗅觉器官可感受水中化学成分、食物及其他鱼类皮肤分泌物等所引起的化学刺激,是引起鱼类行为反应的重要器官之一。
味蕾是感觉器,广泛分布于鱼类的口腔、触须及表皮等部位,对水中有些重金属离子(如汞、铜、锌等),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当环境中的污染物达到回避阈值时,就会引起鱼类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行为反应而出现的短期的逃避行为。
因此,通过鱼类这种短期的转移与逃避可直观地反应环境中理化性质的恶化、水的变质等。
三、试剂与材料1. 试剂:0.2~2.0 mg/L NH3水溶液2. 材料:非洲鲫鱼(Tilapiamossambica)为26.9克最宜。
试验前先经室内驯养七天以上。
驯养期间每天投喂豆饼粉。
3. 仪器与器皿:自制的鱼类回避槽。
其结构如图所示。
四、实验步骤1. 在回避槽中装入适量的清水,槽一端的污染区和对照区各放供试鱼20条。
2. 在污染区中投加NH 3,打开阀门,观察鱼类是否逃避到回避槽另一端的混合区。
如果没有鱼游走,继续增加NH 3的投加量,直到有第一条鱼游到混合区。
记录此时NH 3的投加量,即为最小效应量。
3. 继续增加NH 3的投加量,并同时计算游到回避槽另一端混合区鱼的数量。
4. 当供试鱼一半数量游到的回避槽另一端混合区时,记录此时NH 3的投加量,即为半数效应量。
大学植物生物学实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生物学实验(二) 植物生理学基础与综合实验
实验五、 实验五、叶绿体含量的 测定(分光光度法) 测定(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三、实验步骤
• 提取:叶片洗净、吸干、称重 称重后于研钵中加入 5mL 95%乙醇、少许石英砂和碳酸钙,研磨匀 浆后过滤,再用5mL 95%乙醇冲洗滤渣,定容 混匀; 到10mL,混匀 • 测定:充分过滤后,以95%乙醇调零,测定叶 绿素提取液在649 649nm和664 664nm处的光吸收值。 • 计算: 叶绿素a:C=13.95A664-6.88A649 叶绿素b:C=24.96A649-7.32A665
• 掌握叶绿素a、b含量测定的方法; • 了解不同生境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叶 绿素a、b比值。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
• 95%乙醇。 • 不同生境下的植物叶片。
三、实验原理
• 叶绿素a、b的吸收光谱
• 叶绿素a、b乙醇提取液的光吸收总 和在649nm 665nm处各有一峰值。 649nm和665nm •Lambert-Bear定律: A=nCL n=摩尔消光系数; C=溶液浓度; L=比色杯内径。 •吸光度的相加性 吸光度的相加性: 吸光度的相加性 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等于各组分 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计算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a(mg/gFW)=? 叶绿素b(mg/gFW)=? 叶绿素a:叶绿素b=?
四、数据分析
• 统计植物生境与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 b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生理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1实验仪器:高级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子天平,剪刀,研钵,漏斗,移液管。
2实验试剂:丙酮,石英砂。
3实验材料:植物叶片。
4实验步骤:
(1)色素的提取:取新鲜叶片,剪去粗大的叶脉并剪成碎块,秤取0.5g放入研钵中加纯丙酮5ml ,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80%丙酮5ml ,将匀浆转入离心管,并用适量80%丙酮洗涤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离心后弃沉淀,上清液用80%丙酮定容至20ml。
(2)测定OD值:取上述色素提取液1ml,加80%丙酮4ml稀释后转入比色杯中,以80%丙酮为对照,分别测定663nm、645nm的OD值。
(3)计算:按照公式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浓度,再根据稀释倍数分别计算每克鲜重叶片中色素的含量。
(4)公式:ρa=12.7A663—2.69A645;
ρb=22.9A645—4.68A663;
ρ(a+b)=ρa+ρb =8.02A663 +20.21A645
注意:ρ代表叶绿素浓度,单位:mg/L 。
1.由于植物叶子中含有水分,故先用丙酮进行提取,以使色素提取液中丙酮的最终
浓度近似80% 。
2.由于叶绿素a、b的吸收峰很陡,仪器波长稍有变差,就会是结果产生很大的误
差,因此最好能用波长较正确的高级型分光光度剂。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菠菜叶片中和番茄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649nm和470r1m。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95%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649nm和470nm o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目的:扇握分光光度计法对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总浓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
实验材料:生物材料:菠菜叶片0.25g,自己培养的全素番茄苗叶片0.2g,缺磷番茄苗叶片0.2g;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玻璃棒、小烧杯、IOm1量筒、50m1容量瓶、剪刀、滤纸、滴管。
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取新鲜菠菜叶片0.25g,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3,再加入95%乙醇3m1,研磨成匀浆,再加95%乙醇IOmI,静置IOmin,用漏斗滤去残渣,用乙醇反复冲洗研钵、残渣至无色;用容量瓶定容至50m1。
2.吸光度的测定取光径Icm比色杯,注入上述叶绿素提取液,以95%乙醇注入另一同样的比色杯内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665、649、和47Onm下测定吸光度。
3结果计算依据下列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B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C a(叶绿素a)=13.95A≡-6.8Cb(叶绿素b)=24.96-9-7.32A665C T(叶绿素)=C a+C b=18.16‰+6.63MC xc(类胡萝卜素)=(IOOOA470-2.05C a-114.8C b)∕248色素浓度(mg∕1)χ提取液体积(1)X稀释倍数叶绿体色素含量样品鲜重(g)实验结果:菠菜叶片提取液吸光值:叶绿素叶绿素叶绿素总浓度1、测定叶绿素ab为什么选用红光波长?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有两个吸收峰,光合色素还有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所以不能选蓝紫光区测定,否则被类胡萝卜素干扰,只能用红光。
最新植物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实验一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张宪政,1992)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 和b,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反映植物对光能利用效率的大小,比值高则大,则反之。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三、实验步骤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0.3g,加乙醇10ml,提取直至无绿色为止。
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和645nm下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按计算丙酮法(Arnon法)【可以用于丙酮乙醇混合法和80%丙酮提取法的计算】叶绿素a的含量(mg/g)=(12.71⨯OD663– 2.59⨯OD645)V/1000*W叶绿素b的含量(mg/g)=(22.88OD645– 4.67OD663) V/1000*W 叶绿素a、b的总含量(mg/g)=(8.04⨯OD663+20.29⨯OD645) V/1000*W 按Inskeep公式叶绿素a的含量(mg/g)=(12.63⨯OD663– 2.52⨯OD645)V/1000*W叶绿素b的含量(mg/g)=(20.47OD645– 4.73OD663) V/1000*W叶绿素a、b的总含量(mg/g)=(7.90⨯OD663+ 17.95⨯OD645) V/1000*W 注:1、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反映植物对光能利用率【1】比如阳生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2】阴生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较小2、丙酮-------熔点:-94℃;沸点:56.48℃;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下一步实验方法比较【1】95%乙醇直接提取(√)【2】95%乙醇加热提取(冯瑞云,1985)【3】无水酒精和80%丙酮等体积混合提取实验二、不良环境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张宪政,1992))一、原理植物组织在受到各种不利的环境条件(如干旱、低温、高温、盐渍和大气污染)危害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首先受到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大。
实验一_叶绿素的提取、理化性质和含量测定
一、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色素,主要有chla chlb ,不溶于水,可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
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叶绿酸是双羧酸,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酯化,另一个被叶醇酯化,能发生皂化反应。
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环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 植醇,phytol) 的“尾巴”。
卟啉环中的镁原子可被H+、Cu2 +、Zn2 +所置换。
用酸处理叶片,H+易进入叶绿体,置换镁原子形成去镁叶绿素,使叶片呈褐色。
去镁叶绿素易再与铜离子结合,形成铜代叶绿素,颜色比原来更稳定。
人们常根据这一原理用醋酸铜处理来保存绿色植物标本。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叶绿素荧光现象。
原因是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量子后,就由最稳定的、能量的最低状态-基态(ground state)上升到不稳定的高能状态-激发态(excited state)。
叶绿素荧光指被激发的叶绿素分子从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
寿命很短。
处于第一三线态的叶绿素返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称为叶绿素磷光。
二、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观察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
3.掌握叶绿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三、实验用品1.材料与试剂:菠菜、脱脂棉等、固体碳酸钠或碳酸钙、丙酮、石油醚、蒸馏水、饱和NaCL水溶液、醋酸铜结晶、KOH-甲醇溶液等。
2.仪器设备: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解剖刀、玻璃漏斗、分液漏斗中、研钵、试管、具塞锥形瓶等等。
四、方法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将新鲜菠菜叶片洗净擦干,去叶柄及中脉,称取10g 去中脉的叶片,剪碎置研钵内,加入少许固体碳酸钠或碳酸钙和10 mL丙酮,迅速研磨成匀浆,再加15 mL丙酮充分研磨提取叶绿素。
• 在玻璃漏斗底部垫一小团脱脂棉,将匀浆通过脱脂棉过滤到已装有15 mL石油醚的分液漏斗中,再用少量丙酮冲洗叶片残渣和研钵,合并滤液。
• 沿分液漏斗的壁小心加入30mL蒸馏水,轻轻转动加入4 -8mL饱和NaCl水溶液,静止几分钟待分层清楚后,弃去下面的丙酮一水层。
植物实验方法
实验测定方法1 叶绿素含量测定:80%的丙酮液的配制:4L丙酮+ 1L蒸馏水。
称0.5g左右的叶片放在50ml的离心管(做三个重复),加入25ml浓度为80%的丙酮液,放在黑暗处浸提大约36小时后取出,稀释4倍后分别在波长663nm、645nm、652nm和470nm下测定光密度,以80%的丙酮液为空白。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35~36)也可用95%乙醇溶液,在665、649、470nm处有最大吸收峰Ca=13.95D665-6.88D649Cb=24.96D649-7.32D665Cx.c=(1000D470-2.05Ca-114Cb)/2452 抗氧化酶活性的定:(2.5g样)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PBS)(pH=7.8)溶液的配制:65.5506g Na2HPO4·12H2O + 2.65285g NaH2PO4·2H2O, 定容到4L。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34)。
取低温保存的鲜样,称2g左右的叶片(或根)放在50ml的离心管,加入20ml浓度为0.05mol/L磷酸缓冲溶液(pH=7.8)(最好是较冷的磷酸缓冲溶液,防止研磨时温度过高使酶失活),研磨(用磨碎机磨),8000r/min的冷冻离心机下离心20分钟,上清液为粗酶液。
2.1丙二醛(MDA)的测定:20%三氯乙酸(TCA)溶液的配制:称200g三氯乙酸,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4);0.5% 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的配制:称5g硫代巴比妥酸(TBA),用20%三氯乙酸(TCA)溶液溶解并定容到1000ml。
(参考陈建勋,王晓峰主编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124)(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 溶解);0.5ml酶液(对照用0.5ml的0.05mol/L pH=7.8的磷酸缓冲液代替酶液)(做三个重复)+ 3mlTBA――振荡――沸水浴上反应30min――冷却(至少30min)――比色(OD600、OD532、OD450)。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植物体中叶绿素的含量,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以及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中负责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叶绿素的含量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在分光光度法中,我们使用光谱仪测定不同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溶液,分别为0.1g/L、0.2g/L、0.3g/L、0.4g/L和0.5g/L。
2.取一定量的叶绿素溶液,通过纱布过滤,排除杂质。
3. 使用分光光度计预热,调节波长为665nm,设置初始吸光度为0。
4.依次测定不同浓度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每种浓度叶绿素溶液对应的叶绿素含量。
6.绘制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根据实测吸光度,查表得出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根据实测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我们得到了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浓度(g/L)吸光度叶绿素含量(mg/g)0.10.230.1150.20.430.2150.30.630.3150.40.830.4150.51.030.515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可见,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呈正相关关系。
叶绿素含量随着叶绿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叶绿素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估算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生产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因此,研究叶绿素含量可以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溶液浓度的制备误差,可能存在不精确的称取和溶解过程中的误差。
2.数据测量误差,包括分光光度计读数的误差以及由于纱布过滤效果不完全导致的杂质对吸光度的影响。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常用方法——丙酮乙醇混合液法。
叶绿素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光合效率。
因此,准确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态、评估植物健康状况以及优化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因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实验原理、所需材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叶绿素含量的计算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原理丙酮乙醇混合液法是一种常用的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其原理基于叶绿素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和颜色特性。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主要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驱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利用叶绿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通过将植物组织浸泡在丙酮乙醇混合液中,使叶绿素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
丙酮和乙醇的混合液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取叶绿素,并且它们的沸点较低,易于后续的蒸发和浓缩操作。
提取后的叶绿素溶液呈现绿色,其颜色深浅与叶绿素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或颜色强度,可以间接推算出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含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或颜色变化,从而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测定结果可靠等优点,在植物生理生态学、农业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为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响应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主要使用新鲜绿色植物叶片(如菠菜、生菜等),以及丙酮、乙醇、去离子水、研钵、滤纸、离心管、分光光度计等实验试剂和器材。
选取新鲜绿色植物叶片,清洗干净后去除叶柄和主脉,将叶片剪碎成约1cm²的小块,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1、原理叶绿素a、b在长波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663nm、645nm,据Lamber-Beer 定律,可得浓度C与光密度D间的关系式:D663= +D645= + (浓度单位:g/mL)叶绿素a的浓度:Ca= –叶绿素b的浓度:Cb= – D663总叶绿素的浓度:Ct = + (浓度单位:mg/L)2、试剂与材料试剂:丙酮、石英砂、碳酸钙材料:新鲜叶片。
仪器与器皿:分光光度计、天平、剪刀、研钵、移液管、漏斗、大试管3、实验步骤称叶用丙酮研磨↓匀浆过滤(用80%丙酮洗研钵及残渣,合并滤液)↓滤液用80%丙酮定容至25mL↓适当稀释后测A645、A663取样:称取剪碎的叶片(提供的样品即为剪碎后冻于-80℃的叶片)放入研钵中。
注意取样时要避开大的叶脉。
研磨提取:向研钵中加入80%丙酮,以及少许(约)CaCO3 (中和酸性,防止叶绿素酯酶分解叶绿素) 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3ml 80%丙酮,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在暗处静止3~5min后,用一层干滤纸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用滴管吸取80%丙酮将研钵洗净,清洗液也要过滤到容量瓶中,并用80%丙酮沿滤纸的周围洗脱色素,待滤纸和残渣全部变白后,用80%丙酮定容至刻度。
读取吸光度:取厚度为lcm的洁净比色皿,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比色皿的光面,先用少量色素提取液清洗2~3次,注意清洗时要使清洗液接触比色皿内壁的所有部分,然后将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皿中,液面高度约为比色皿高度的4/5,将撒在比色皿外面的溶液用滤纸吸掉(注意不能擦),再用擦镜纸擦干擦净。
将比色皿放入仪器的比色皿架上,注意不要将溶液撒入仪器内。
第一个位置放盛有80%丙酮的比色皿,做为空白对照。
将仪器波长分别调至663、645nm处,以80%丙酮做为空白对照调透光率100%,分别测定溶液在上述2个波长下的吸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天平;3)研钵;4)棕色容量瓶;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8)滴管。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丙酮:v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g ,共3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2~3ml 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 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
5)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 和645nm下测定吸光度。
在波长663nm、645nm下或652nm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的含量= 12.7 ⨯ OD663 – 2.59 ⨯ OD645
叶绿素a的含量= 22.9 ⨯ OD645 – 4.67⨯ OD663
叶绿素a、b的总含量= 8.05 ⨯ OD663 + 20.29 ⨯ OD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