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模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USCAR21(端子压接的性能规范)

USCAR21(端子压接的性能规范)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CABLE-TO-TERMINAL ELECTRICAL CRIMP端子压接的性能规范1. SCOPE范围IMPORTANT NOTICE: In any intended vehicle application, if the products covered by this specification are, or may be, subjected to conditions beyond those described in this document, They must pass special tests simulating the actual conditions to be encountered before they can be considered acceptable for actual vehicle application. Products certified by their supplier as having passed specific applicable portions of this specification are not to be used in applications where conditions may exceed those for which the product has been satisfactorily tested.The Authorized Person is the final authority as to what tests are to be performed on his or her parts and for what purpose these tests are required. He or she is also the final authority for resolving any questions related to testing to this specification and to authorizing any deviations to the equipment or procedures contained in this specification. Any such deviation must be documented and included in the final test report.重要提示:在任何汽车应用中,对于本规范没有涉及到的情况,产品必须通过相应的特殊试验,该试验的试验条件应该模仿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条件。

Connector设计参考规范-ALL

Connector设计参考规范-ALL
e = PAD與PAD間之距離
項次
項目
備註
Coplanarity (平整度)設計建議規範
1
(1) SMT TYPE的Connectors ,其所有零件腳(Terminal` Board-Lock )的
相對高低位置視為平整度,一般要求為0.10 mmMax.
(2) Coplanarity (平整度)表示方式有右圖所列幾種方式;
備註
Connector公母搭配建議規範
1
Housing與Shell搭配建議:
膠芯寬度= A膠芯高度= B
鐵殼寬度= A +0.10 mm鐵殼高度= B +0.10 mm
鐵殼內R = R1膠芯R角R2 = R1+0.10 mm
2
公母鐵殼Mating face搭配建議規範
母鐵殼寬度為C公鐵殼寬度為C+0.07~0.10 mm
Connector設計參考規範
制`修/訂日期
2002/03/25
文件版本
A
制訂者
侯斌元
項次
文件內容
頁碼
備註
1
SMT設計建議規範
2
2
SMT TYPE Connector端子腳與PC Board PAD接觸範圍建議規範
3
3
Coplanarity (平整度)設計建議規範
4
4
Insert Molding建議規範
4
打線式(Crimp TYPE)端子鉚合芯線吊磅標準建議規範
AWG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LBS
80
70

冲压模板工艺与检验规范

冲压模板工艺与检验规范

穿线孔 入块孔
图2-10
图2-11
a).上图中2-10所示:铣床加工异形孔必须要根据异形孔的形状进行选择穿丝孔的加工位置,异形孔宽度
最小数为2.0mm,其次为4.0mm、6.0m,对于此类异形孔应以4.0mm处进行加工穿丝孔。
b).根据上图2-11中所示,铣床加工规则的成型入子孔时,成型入子孔长、宽为4.0×2.0mm时,即必须要
准点加工在模板的正面,其目的为了后续加工的识别。
图2-1
深度尺寸
深度 尺寸
基准点图示
图2-2
版本 A
页码 4of18
模板字码槽图示
图2-3
脱料板工艺与检测规范
模板编码图示
图2-4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制 定 核 准
模具类型
连接器模具类
工件名称
脱料板
工件编号
3).编码沉台:铣床按照工程图纸进行字码沉台加工,选用6或8mm的
塞尺
油石
一、检验前清除模板周边毛刺
图1-3
平台 二、0.1mm塞尺可塞进,即判定为不合格
图1-4
平台 三、0.1mm塞尺不可塞进,即判定为合格
图1-5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版本
页码
脱料板工艺与检测规范 制 定
A
2of18
核 准
模具类型
连接器模具类
工件名称
2) 直 角 尺 检 验 垂 直 度 图 示
直度差值,超差0.1mm,即可判定NG,在0.1mm以内,判定为OK。
版本
页码 脱料板工艺与检测规范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制 定
A
3of18
模具类型
连接器模具类
工件名称
C)、千 分 表 检 验 垂 直 度 图 示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1.目的:为达成冲模设计、加工准确、通用,快速之目的,确保模具及样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

2.范围:适用于在厂内自行开发产品及客户委托设计的模具设计.3.定义:3.1冲压模具:利用其生产五金等冲压产品,适用于冲压机生产用的模具。

4.权责:权责内容详见模具设计流程图(请参考附件一)5.作业流程:5.1模具设计流程图(请参考附件一)6.作业说明:档名前加模具编号,如XXXXX—L01A,共用模用B表示,则在第一套完整图号后加互换产品之展开图,料带图..。

互换之零件等,编号为XXXXXB-L01A。

.XXXXXB-03等;复制模用N表示,若有多套,分别用N1,N2,N3.。

标件图为最后一张即第y张。

<图号>,<档名>统一。

建议:整套模具只能有一个总图,总图用XXXXX-ALL命名,所有图档都在总图里完成,确认无误后存出,尽量保持总图为最新版本。

注:除客户要求外,模具模号一般以产品料号为准.6.2.注:模板素材尺寸公差为+0。

3~+0。

5注:一般五金配件以伍全公司目录为标准.*1。

下模入子刀口到边距离>/=4。

0;建议下模入子比脱板入子单边大1。

0导料板>0。

5,脱板入子不用避位。

*2。

端子类刀口用两段式(8+17),上8.0用WC,下用SKD11,冲子用WC,刀口直线位1。

5斜1。

0度落屑对于特别小的冲子,刀口可直线位0.0斜0。

2度落屑.*3。

脱板入子挂肩均统一为4。

0。

*4。

入子大小不得小余4*5(过小不便于加垫片或敲出)。

*5。

零件之间滑动要求时,一定要放单边间隙,一般为0。

01。

*6. 敲击孔模座统一钻Φ5。

0,垫板钻Φ3。

5,特殊情况允许钻或割Φ2。

1。

*7.对于铁壳或铜壳,刀口做整体式,冲子刀口材料用SKD11/SKH9/ASP23HRC62,脱板刀口入子,及夹板入子浮升块用SKD11;成形冲子入子均用SKD11/SKH9/ASP23。

6.4.作图规范6.4.1.颜色:除虚线.中心线等特殊线为便在打印时以区别其粗细外,其余线均以随图层决定颜色,标注线之文字与指引线用绿颜色.当正式出图时,除标注.虚线.中心线等特殊线外,其余全部随图层色,图档设变时,将设变部位用其它颜色区分开来.6.4.2.图层:6.4.3.标注模板之销孔,导柱孔,入子框口,以3位小数标示磨床加工之尺寸,以3位小数标表铣床加工,落料孔,脱背板过孔,挂台,让位,其它非重要尺寸,以1位小数标示。

连接器设计规范

连接器设计规范

连接器设计规范一、SMT表面焊接技术设计规范⑴、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与胶芯基准面相对位置度须≦0.15 mm。

⑵、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位置度须与胶芯基准面等高度(= 0)。

⑶、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值应低于胶芯基准面0.05 mm。

⑷、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角度为90°。

⑸、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次佳设计角度为向下倾斜约0°~2°(90°~92°)与PC Board 至少应有三分之一以上之接触。

⑹、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设计角度为向上倾斜角度<90°, 此设计角度会造成焊锡性不良。

⑺、SMT TYPE的连接位置度方向表示,以胶芯基面为零,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⑻、SMT端子在模、治具加工段须注意端子毛边方向,毛边不可在端子与PCB接触面。

二、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设计规范⑴、PAD的大小主要是受端子脚的Pitch与长`宽而影响。

⑵、Pitch愈大,相对的端子宽度与PAD宽度亦可加大。

b= a + 0.10 mm min. a = 端子脚宽度 c = 端子脚长度d= c + 0.40 mm min. b = PAD宽度 d = PAD 长度下列为建议之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 Board PAD接触范围单位 : mmPitch 0.50 mm 0.80 mm 1.0 mm 1.27 mm 2.0 mm 2.54 mma 0.20 0.25 0.40 0.40 0.60 0.60b 0.30 0.50 0.60 0.80 1.0 1.20c c c c c c cd c + 0.40 c + 0.40 c + 0.40 c + 0.40c +0.40c + 0.40e 0.20 0.30 0.40 0.47 1.0 1.34a=端子脚宽度;长度;e=PAD与PAD间之距离三、平整度设计建议规范(1)、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的相对高低位置视为平整度,一般要求为0.10mmMax.(2)、平整度表示方式有下图所列几种方式;对SMT产品标准标示:①、端子间平整度②、端子与胶芯基准面位置度。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

连接器产品设计规范一、SMT表面焊接技术设计建议规范⑴、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与胶芯基准面相对位置度须≦0.15 mm。

⑵、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位置度须与胶芯基准面等高度(= 0)。

⑶、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值应低于胶芯基准面0.05 mm。

⑷、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佳设计角度为90°。

⑸、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次佳设计角度为向下倾斜约0°~2°(90°~92°)与PC Board 至少应有三分之一以上之接触。

⑹、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最差设计角度为向上倾斜角度<90°, 此设计角度会造成焊锡性不良。

⑺、SMT TYPE的连接位置度方向表示,以胶芯基面为零, 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⑻、SMT端子在模、治具加工段须注意端子毛边方向,毛边不可在端子与PCB接触面。

二、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板垫接触范围建议规范⑴、PAD的大小主要是受端子脚的Pitch与长`宽而影响。

⑵、Pitch愈大,相对的端子宽度与PAD宽度亦可加大。

b= a + 0.10 mm min. a = 端子脚宽度 c = 端子脚长度d= c + 0.40 mm min. b = PAD宽度 d = PAD 长度下列为建议之SMT TYPE 连接器端子脚与PC Board PAD接触范围单位 : mmPitch 0.50 mm 0.80 mm 1.0 mm 1.27 mm 2.0 mm 2.54 mma 0.20 0.25 0.40 0.40 0.60 0.60b 0.30 0.50 0.60 0.80 1.0 1.20c c c c c c cd c + 0.40 c + 0.40 c + 0.40 c + 0.40c +0.40c + 0.40e 0.20 0.30 0.40 0.47 1.0 1.34a=端子脚宽度;b=PAD宽度;c=端子脚长度(端子脚长度依各类产品而定);d = PAD 长度;e=PAD与PAD间之距离三、平整度设计建议规范(1)、SMT TYPE的连接器, 其所有零件脚的相对高低位置视为平整度,一般要求为0.10mmMax.(2)、平整度表示方式有下图所列几种方式;对SMT产品标准标示:①、端子间平整度②、端子与胶芯基准面位置度。

LCM设计规范

LCM设计规范

1.目的使模块设计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及生产工艺要求,减少设计错误。

2.职责模块设计、开发工作由设计部负责。

3.模块设计过程3.1.模块总装图确定<1>. 客户提供总装图时,根据客户总装图要求,结合实际生产工艺水平,对总装图进行审核。

无问题则对总装图确认,作为整个模块的设计基准。

有问题的则需同客户沟通,直至将图纸确定为止。

<2>. 客户只提供样品草图等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客户的要求,结合模块生产的工艺要求,设计模块总装图,并送客户审批。

审批后的总装图作为模块设计的基准。

<3>. 总装图设计要求a.总装图必须满足客户的各项要求。

b.总装图必须准确表达清楚各零件的装配位置,装配关系。

c.总装图必须标注清楚模块的外形尺寸,配合尺寸及公差。

d.总装图必须标明模块的驱动接口,逻辑分布表。

e.总装图必须标明模块的驱动电压、显示方式、温度范围。

3.2.零部件的设计要求<1>. 零部件的图纸必须将以下内容表达清楚。

a.视图要清晰、明确,能准确完整地表达出该零件的形状、构造。

b.标注尺寸要符合规范,尽量避免有交叉线,公差要求合理、明确。

c.工艺参数、技术要求明确标明必须要检验的项目。

d.图号、版本号等标识要清楚<2>. 模块产品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相互间的工装配合关系要求十分严密。

因此,设计各零件时要以模块总装图为基准,综合考虑各零件的工装尺寸,使整个设计有机统一。

a.扣板同LCD的工装配合要注意:除特殊要求外,LCD的外形尺寸比扣板的内框尺寸每边小6-8mil.LCD 装入扣板内后,LCD的视窗同扣板的视窗要对中。

扣板的视窗面积比LCD视窗面积要求每边小6mil以上。

确保LCD显示图形在扣板视窗之内。

b.扣板同PCB的工装配合要求要注意:PCB板上设计的扣板脚装配孔要与扣板脚一一对应。

除客户特殊要求外,PCB与扣板必须有定位孔和定位销。

HGT 20508-2014 控制室设计规范

HGT 20508-2014 控制室设计规范

Om;
机柜距墙(柱)净距离宜为1. 6m~2. 5mo
3.3.11 3.3. l2
工程师室、 UPS 室等面积应按设备尺寸、工作要求及安装、维护所需的空间确定。 电力电缆不宜穿越机柜室、工程师室,当受条件限制需要穿过时,应采取屏蔽措施。
3.4 3.4. 1
果设计。
建筑和结构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化工工厂,中心控制室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应根据抗爆强度计算、分析结
2
3
General requirements ……………………………………………………………………………………………(1 77) Location on the general layout …………………………………………………………………………………(1 77) Arrangement and area
3.2
总图位置
3.2.1
1
不同装置规模的控制室其总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室宜位于装置或联合装置内,应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外; 中心控制室宜布置在生产管理区。 对于含有可燃、易爆、有毒、有害、粉尘、水雾或有腐蚀性介质的工艺装置,控制室宜位于本地
2
3.2.2 3.2.3
3.2.4
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控制室不宜靠近运输物料的主干道布置。
位于化工工厂内具有全厂性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先进控制与优化、仪表维护、仿真培
训、生产管理及信息管理等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物。
2.0.3
现场控制室
local control room
位于化工工厂内公用工程、储运系统、辅助单元、成套设备的现场,具有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
全保护等功能的建筑物。
2.0.4
控制室应远离高噪声源。 控制室应远离振动源和存在较大电磁干扰的场所。

标准件应用规范——端子

标准件应用规范——端子
接线端子的规格:
压线槽宽度 X 压线长度 X 压线总长度 X 材料厚度/打线方式/表面处理/适用线规/其它要求
6.3.3 地环端子 地环端子的规格:固定螺钉直径 X 材质厚度/打线方式/其它要求
6.3.4 连接器端子
连接器端子的规格:适用连接器型号/阴、阳端子/连接器间距
7、端子性能要求
7.1 端子与引线的最小拉力要求
7.2 快速连接端子的插拔力,应符合表 5 的要求。
表 6 快速连接端子的插拔力要求
类型
插片规格 inch(mm)
第一次最大推力 (单个)
力,磅(公斤力)
第一次拉力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 单个
测试插片 与非电镀 母端子
0.250(6.3) 0.187(4.8)
18(8.2) 15(6.8)
18(8.2) 20(9.1)
2
插片
适用 AWG 线规/插片宽度 X 插片厚度/打线方式
规处用 0(零)表示。
3
插套
适用 AWG 线规/插片宽度 X 插片厚度/打线方式
2
适用 AWG 线规/压线槽宽度 X 压线长度 X 压线
4
接线端子
总长度 X 材料厚度/打线方式
5
连接器端子
适用 AWG 线规/适用连接器/连接器间距
备注:打线方式,打单线时省略,打双线时用 D 表示。
4.4 代号示例:
4.4.1 适用于 18 号线规的地环端子,其紧固孔直径为 5.0,则其代号为 JBT 4418-TO 18/5.0;
4.4.2 适用于 20 号线规的插片端子,其插片宽度为 0.187 inch,插片厚度为 0.5 mm,则
其代号为 JBT 4418-TP 20/187x0.5;

USCAR21(端子压接的性能规范)

USCAR21(端子压接的性能规范)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CABLE-TO-TERMINAL ELECTRICAL CRIMP端子压接的性能规范1. SCOPE范围IMPORTANT NOTICE: In any intended vehicle application, if the products covered by this specification are, or may be, subjected to conditions beyond those described in this document, They must pass special tests simulating the actual conditions to be encountered before they can be considered acceptable for actual vehicle application. Products certified by their supplier as having passed specific applicable portions of this specification are not to be used in applications where conditions may exceed those for which the product has been satisfactorily tested.The Authorized Person is the final authority as to what tests are to be performed on his or her parts and for what purpose these tests are required. He or she is also the final authority for resolving any questions related to testing to this specification and to authorizing any deviations to the equipment or procedures contained in this specification. Any such deviation must be documented and included in the final test report.重要提示:在任何汽车应用中,对于本规范没有涉及到的情况,产品必须通过相应的特殊试验,该试验的试验条件应该模仿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条件。

2024版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2024版线束端子压接规范
选用高质量的端子和线束材料,确保材料性能符合规范 要求。
加强压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现象。
采用先进的压接工艺和设备,提高压接的精度和稳定性。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可控。
2024/1/27
22
05
安全注意事项
2024/1/27
23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用品
确保工作场所整洁、干燥,无灰 尘、油污等杂质。
根据需要,准备好辅助工具和材 料,如剪刀、剥线钳、绝缘胶带
等。
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如消 防器材、安全标识等是否齐全有
效。
2024/1/27
6
02
压接操作规范
2024/1/27
7
剥线长度与方式
根据端子规格和压接要求,确定 合适的剥线长度,通常剥线长度
2024/1/27
确保端子和线材的材 质符合相关标准,如 耐腐蚀性、导电性等。
4
压接工具与设备检查
选择合适的压接工具和设备, 确保其适用于所选端子和线材 规格。
2024/1/27
检查压接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 如有无磨损、松动、故障等。
对压接工具和设备进行校准, 确保其压接参数准确可靠。
5
工作环境准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压接规范可能因不同的行 业、设备和产品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应严 格遵守相关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压接质量和安 全。
10
03
质量检验标准
2024/1/27
11
外观检查
压接部位应完整,无裂纹、毛刺或变形。
端子与导线的颜色应匹配,且色泽均匀。
2024/1/27
标识清晰,易于辨认,符合相关标准。

QAZB’ 401D-2019压接工艺规范

QAZB’   401D-2019压接工艺规范

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导线与端子、带状电缆与DDK接插件连接端(“U”形接线片)的压接。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9022 手动或动力驱动的压接工具总规范GB 14315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 18290.2 端子压接标准Q/AZB’768 端子压着调试工艺规范Q/AZB’769 导线端头处理工艺规范2术语与定义GB 9022、GB 14315和GB/T 18290.2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压接:利用工具将导线与端子连接在一起。

3.2压着:使用设备进行压接的过程。

3.3AWG(American Wire Gauge):美国线规。

4 设备、工具与材料4.1设备拉力仪:拉力范围(0~1023)N;全自动切割剥皮机;气动剥皮机: 型号YHB-100;电脑剥线机:型号B-00、B-02C,功率200W;气动端子压着机;SCHMIDT(进口)端子压着机;万能/高速端子压着机:型号YHT2.0U、YHT4.0U,压着能力 2.0T4.2工具斜口钳;英制内六角螺丝刀;公制内六角螺丝刀;活动扳手:型号150×16、200×24等规格;热风枪:Penglong鹏龙牌,型号 DZL-AZ,AC220V~240V/50Hz~60Hz/1500W;数字万用表:型号 UT56 MULTIMETER;游标卡尺:量程 150mm,精度 0.01mm;千分尺:量程100mm,精度 0.02mm;剥线钳:三堡电子HT-5022,AWG 14~24,可剥导线规格 0.5mm2~1.6mm2;压接钳A:压接端子种类见附录B,可压接导线规格 0.25mm2~6mm2;4.3压接钳B:压接端子种类见附录C,三堡电子HT-2250,AWG 18-22、24-30;压接钳C:压接端子种类 6/8P水晶头,三堡电子HT-568R;导线通断检测工装4.4材料导线、热缩套管、各规格塑体、带状电缆(16、20、26、34、40、50线)、端子(裸、带绝缘、中间接线用对接型)、DDK接插件(FC 8P、16P、20P、26P、28P、34P、40P、50P)。

HGT_20573-201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HGT_20573-201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HGT.20573-2012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前言 (v)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1.1术语定义 (1)1.2缩略 (4)4DCS总体要求4.1基本技术要求 (5)4.2应用要求 (6)4.3硬件配置要求 (7)5DCS工程设计原则与职责分工 (7)5.1设计原则 (7)5.2职责分工 (7)6控制站(过程控制站) (8)6.1控制站功能 (8)6.2控制站构成 (9)6. 3控制站技术要求 (9)7操作员站 (10)7.1操作员站功能 (10)7.2操作员站构成 (10)7.3操作站员技术要求 (11)8工程师操作站 (12)8.1工程师操作站功能 (12)8.2工程师操作站构成 (12)10.3软件组态文件 (14)10. 4 软件组态 (14)11DCS工程设计程序 (15)11.1基础工程设计.................................................................1511.2详细工程设计 (15)12DCS控制室设计 (16)13DCS供电、接地、防雷系统设计 (16)13.1供电系统设计 (16)13.2接地系统设计 (16)13.3防雷系统设计 (16)14DCS验收测试、安装、联调与投运 (16)14.1DCS验收测试 (16)14.2DCS 安装 (17)14.3DCS联调与投运 (17)附录A DCS技术规格书编制要求 (18)A. 1 概述 (18)A.2买卖双方职责及供货范围 (18)A. 3 DCS硬件配置及功能要求 (18)A.4 DCS技术要求 (19)A.5 DCS软件要求 (19)A.6控制室设计要求 (19)A.7供电、接地、防雷系统设计要求 (19)A. 8端子柜及安全栅/隔离器柜 (20)A.9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20)A. 10文件资料 (20)A. 11 工程管理 (20)A. 12 验收测试 (20)A. 13 培训 (21)A. 14初步的I/O清单...............................................................21本规范用词说明 (22)附:条文说明 (23)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总则1.0.1本规范规定了 DCS的技术要求、DCS工程设计程序与任务,以及DCS技术规格书编制要求。

变电站三维建模规范

变电站三维建模规范
5.2 悬式绝缘子串
悬式绝缘子串根据材料分为盘形绝缘子串(瓷盘或玻璃盘挂接)和复合绝缘子串(一 体式)。
建立盘形绝缘子串模型应采用圆台并根据盘片轴向直线排列,绝缘子串根据单片盘 的直径、厚度为单位,根据串长计算所需的单元数,直到获得整数的单元数为止。建模 时按照从上向下生成模型。
复合绝缘子串应采用圆台及圆柱按绝缘子轴向组合建模。需要定义圆柱上端的大伞 直径、大小伞片数、总高度,建模时根据圆柱总长等分大小伞间距完成建模。
5.3 接线端子板
接线端子板模型主体板身采用切角(若有)长方体建立,端子板螺栓孔采用圆柱体 对板生布尔减镂空建模。
5.4 法兰
法兰采用不等径圆柱体组合建模。
6 设备建模
6.1 变电站(换流站)设备建模类型
变电站(换流站)设备建模分类见表 6.1-1。
表 6.1-1 变电站(换流站)设备建模类型表
所属系统
1001014 6.2.1-1
13.8kV 变压器
1001015 6.2.1-1
调容变压器
1001016
单级式换流变
1002001 6.2.1-1
多级式换流变
1002002 6.2.1-1
电磁式电流互感器 1003001 6.2.16-1
6.2.4-1 光 CT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1003002 6.2.17-1 有源电
前言
为满足变电站(换流站)三维设计成果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应用的需要,规范细化建(构) 筑物、设备、材料及其他设施的建模范围、方法及深度要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用于指 导变电站(换流站)三维设计工作。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FPC设计规范

FPC设计规范

文件级别版本生效日期文件编号页次三阶文件A/0 30/04/2005 BL-EM008 1/17版本/版次拟稿/修订日期修订页次拟稿/修订内容制/修订部门制/修订人A/0 16/03/2005 全部最初发行开发部刘峰合议部署(可选)开发部 生产部 品质部 营销部 计划部 文控中心 综合部制订审查核准文件级别版本生效日期文件编号页次三阶文件A/0 30/04/2005 BL-EM008 2/17目录1.0 目的2.0 范围5.0 定义4.0 权责5.0 程序6.0 使用记录7.0 参考文件8.0 附记事项文件级别版本生效日期文件编号页次三阶文件A/0 30/04/2005 BL-EM008 3/17FPC设计规范1.0 目的:规范FPC的设计2.0 范围:LCM开发部的FPC设计3.0 定义:无4.0 权责:无5.0 内容5.1 FPC材料介绍5.1.1 何谓FPC ?FPC是英文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简称。

是一种铜质线路印制在PI聚酰亚胺(Polyimide)或PE聚脂(Polyester)薄膜基材上,具有可自由弯曲和可挠性,纤薄轻巧、精密度高,可以有多层线路,并于板上贴芯片或SMT 芯片。

台湾称其为“软性印刷电路板”,简称为“软板”,其它名称如“可挠性线路板”,“软膜”,“柔板”等;装配方式:插接、焊接、ACF热压。

FPC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最大不同点在于FPC“柔软,可挠折,可屈挠”。

5.1.2 FPC 材料组成及规格(材料厚度)a) 基材(Base film):12.5、25、50、75、125um(PI\PE)基材指铜箔基板所用以支撑之底材,亦指保护胶片之材料。

基材依用途可分为下列两种:基材使用用途结合物质铜箔基板利用接着剂与铜箔结合提供支撑作用保护胶片与接着剂结合用以绝缘保护线路用基材依材质可分为下列两种:接着剂类别外观特性成本制造厂商Acrylic 白雾抗撕拉强度大稍贵美国杜邦长捷士Epoxy 透明透光性佳结合对位容易一般Toray,日本杜邦TeclamShin Etsu,律胜,台虹文件级别版本生效日期文件编号页次三阶文件A/0 30/04/2005 BL-EM008 4/17b) 铜箔Copper Foil:为铜原材,非压合完成之材料。

LCM工艺设计规范

LCM工艺设计规范

LCM工艺设计规范一、目的规范LCM产品设计,符合生产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LCM所有产品。

三、内容1.SMT、COB产品设计工艺要求由于SMT产品分手工贴片和机器贴片,手工贴片不受PCB外形尺寸限制,而机器贴片易受PCB外形尺寸限制,故PCB在设计时需考量外观尺寸不可超出设最大限制范围,PCB尺寸一般尺寸控制在长50mm--460mm、宽30mm--400mm.最佳选刚在长:100mm—400mm,宽:100—300mm. PCB在设计属V-CUT PCB时,建议尽量选用1.0mm 以上的PCB,反之会导致SMT贴片及过回流焊困难。

会重新制作工装,导致成本增加。

PCB在布线时,高个元件、易碎元件(如钽电容、线绕电感等,不可靠边缘太近,至少需保留5mm以上,避免元件撞坏。

SMT元件需严格按国际标准设计。

SMT元件焊盘需离铁框扭脚、塑胶卡扣左右至少保留3mm以上,上下至少保留5mm以上。

以便后工序装配。

SMT焊盘上不可有过孔。

属短接点部份,间距需控制在0.1mm至0.15mm,以便于SMT回流焊接。

PCB属拼板的,需在PCB上制作mark点(建议在板边)PCB在设计时,以便于后续测试,单板都需增加定位孔。

由于SMT回流温度及COB邦定洪烤温度的影响,PCB在选材时,建议选则FR4、FR5、G10、G11 这类玻璃纤维板,这类PCB相对影响较小。

COB产品在设计时,PCB布线一般要求固DIE的PAD上不可以有过孔,IC如需接地,需从PAD上引一条线到邦定区域以外;在IC焊线区周围3cm以内元件高度不可超过2.5mm。

PCB bonding焊盘间距需保持均匀,一般最低宽度是铝线直径的3倍。

Bonding封黑胶需在bonding区域外围设计封胶圈,一般封胶圈最低厚度要求0.2mm。

2.COG产品设计工艺要求2.1.IC距离LCD上片玻璃边缘距离X1>0.7MM(设备能力).2.2.IC距离LCD边缘距离≥X2≥12MM,≥X4>16MM,≥X5>16MM(设备能力).2.3. IC距离LCD边缘距离X3>2.0MM2.4.(ACF宽度-IC宽度)a1-a2>0.4MM (ACF规格1.5MM、2.0MM,以0.5MM递增).2.5.(ACF长度-IC长度)b1-b2≥0.6MM(为了避免浪费和ACF吸水导致腐蚀b1-b2控制在1.5MM以内).2.6.目前COG预压对位有两种方式:a.IC MARK中心与LCD MARK中心直接重合.b.IC MARK中心与LCD MARK中心不重合方式(LCD MARK不在IC区域内).这两种方式由设备能力决定.2.7.MARK要有唯一性(TFT产品是个很好的例子).2.8.LCD MARK标识大小适中,长宽均介于60-150um.(MARK在区域内具有唯一性)2.9.IC BUMP PITCH 与LCD ITO PITCH预压时要匹配,本压膨胀后IC BUMP与LCD ITO不能偏位..2.10.ACF宽度:a、LCD端子处受压宽度X6≤1.8MM用1.5MM ACF.b、LCD端子处受压宽度1.9MM≤X6≤2.3MM用2.0MM ACF.c、LCD端子处受压宽度2.4MM≤X6≤2.8MM用2.5MM ACF .d 、LCD端子处受压宽度2.9MM ≤X6≤3.3MM用3.0MM ACF (ACF规格1.5MM、2.0MM,2.5MM等).2.11.(ACF长度-FPC/TAB长度)b1-b2≥0.6MM(为了避免浪费和ACF吸水导致腐蚀b1-b2控制在1.5MM以内)2.12.FPC/TAB金手指对位标识中心与LCD ITO对位标识中心要重叠,且FPC金手指PITCH 与LCD ITO PITCH要匹配,膨胀前后FPC/TAB金手指与LCD ITO不能偏位.当同一LCD同时连接多款FPC/TAB,不同款FPC/TAB与LCD上对应的对位MARK形状或位置不同,防止FPC/TAB混料.2.13.点胶时,硅胶厚度不能高于上片LCD表面,背面一线胶宽度不能超过0.8MM.2.14.补强胶纸不能盖住FPC元器件.2.15.小LCD面增加保护膜类及UV膜,尺寸须比小LCD尺寸小0.5MM.3.保强带及遮光带尺寸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備注
Φ1.0*50.5
4
導正孔圓 沖
(下模對應 孔大0.1) Φ1.5*50.5
Φ3.0*50.5
Φ
0.98*22.50L
5
Φ 導正銷 1.48*22.50L
Φ
2.96*22.50L
6 頂料銷 Φ3.0,Φ4.0,Φ6
Φ2.0,Φ
7 導傳正力浮銷升 3.0,Φ4.0
8
銷 Φ4.0,Φ6.0
Φ18*Φ14*
一 般做 3.0; 刀口 S>=3 .0,一 般做 4.0 6工 站先 後順 序是 否安 排合 理, 非穩 定工 步是 否有 改良 余地
7對 非穩 定之 尺寸 有無 調 整? 對於 精密 端子 高低 PIN, 軸向 偏: 建義 一定 要加 調整 8有 無遺 漏工 位? 9入 子大 小是 否合 理, 有無 防 呆? 入子 要求 有一 定的 強 度; 防呆 一般 通過
150(180,200220,25
01)5w0*((1228+0T,-200220 ,250)w*25t*L 150(180,200220 ,320500()3w3*01,23t5*0L,38 0,400)w*50t*(L
序號 名稱
規格
1 外導柱/套 RYG28-130
RYG32-130
LPM16X80/LRB16 X25/LDA16X25/3
小數標示
磨床加工
之尺寸,以
3位小數標
銑床加工
落料孔
背脫板過 掛台要尺寸 模板之坐標標注以左下角為坐標原點,模座以此點為原
點,除背脫板外其余各板疊加原點相同

印:
內容
線寬
標注線
0.1
標注文字
說明文字
虛線.中心

示意線
0.15
剖面線
圖框
模板.零件
0.25
備注
字高1.5 字高2.5
沖模設計規范
為求達成沖模設計加工準確.通用.快速之目的,特制定此規范,本規范對所有SE系列有效.自制定 之日起到下一規范制定之前,SE系列須依照此規范
一 : 圖 檔
序號 1 2 3 4 5 6 7
名稱 BOM表
BOM表 展開圖 料帶 圖 工站圖 上模座
圖號/檔名
-BOM
-L01A -L02A -L03A -P01A
常 見展 開計 算公 式: IF:R/ T<=2 ,MR=0. 3;IF: R/T< =4,M R=0. 35;IF :R/T >4,M -
如 果是 90° 成形 且 R/T< 1.0 時,一 般作 清角 處 理: 補償 量直 接 &=0. 4T. 3排 樣是 否省 料. 送料 是否 順 利, 成形 是否 穩 定, 浮高 H是 否合 理?
全部採用子彈頭形。22.5為直邊部分,吊耳為4.0
鎖壓板,導料 板用 鎖背脫板用 各模板之間 連結,等高 套螺絲 料帶寬度(W) 小於40 料帶寬度(W) 大於40
*2 端子類 刀口用兩 段式 (8+17),上 8.0用WC, 下用 SKD11,沖 子用WC,刀
落屑對 於特別小 的沖子,刀 口可直線 位0.0斜 0.2度落屑 *3 脫板入 子吊耳均 統*4一入為子4.大0 小*5不零得件小之 間*6滑敲動擊要孔 模*7座對統於一鐵 殼或浮銅升殼塊, 用SKD11;
人員 誤 鑽, 一般 用打 孔機 打出 穿線 孔。
20 零件 圖是 否表 達正 確, 完 整, 零件 尺寸 標注 時, 各個 視圖 原點 是否 在同 一點 上, 這樣 便於 看圖 和
校對 尺寸 對於 零件 圖上 重要 尺寸 包括 角度 要用 三位 小數 表 示, 非重 要尺 寸用 一位 小數 表 示,
a/y a+1/y
a+2/y
每工站至少 工站後面的 圖紙編號隻 需在前張圖 號後依次加
-1,-2,-3…
表示.如
SE376-
02,SE376-
19
02-1,
20 零件圖
-b
a+b/y
21 標件圖
-STAN
y/y
檔名前加模具編號,如SE400-L01A,共用模用B表示,則在第一套完整圖號後加互換產品之展開圖.料
便於 加工 人員 加 工, 節省 時間 (成 形研 磨角 度尺 寸必 須標 明)
六 : 設 計 流 程
新圖設 計流程
接開模通知單 審圖.簽日期 展開.排樣 審查 制總裝圖 制零件圖 制模板圖 整理 審查
GOLD/暫存檔/新 產品圖/*.DWG
GOLD/暫存檔/ 模號
ECN改 圖設計 流程
試模NG
二 : 模 板 規 格
序號 1 2 3 4 5 6 7 8
三 :
名稱 上模座 上墊板 上模板 背脫板 脫料板 下模板 下墊板 下模座
模板寬度標 淮尺寸規格
300(330,350,38 01,5400(01)8w0*,5200t0*,(2L2 0,250)w*12t*L 150(180,200,22 0,250)w*18t*L 100(120,140,16 0,200)w*9t*L1
*標
注說 明與 版面 之祥 細規 格, 參照 標準 樣本

:






1產 品圖 是否 正 確, 公差 是否 合 理, 是否 合付 沖壓 工 藝? 如± 0.02 ,在 放公 差時
建 義放 到最 下線 -0.02 或0.01, 這樣 可減 少修 模次 數 2展 開是 否正 確, 有無 反 向, 有無 考慮 公差 補 償?
四 : 作 圖 規 范
顏 色:
除虛線.中心線等特殊線為便在打印時以區別其粗細外,其余線均以隨圖層決定顏色,標注線 之文字與指引線分用兩種顏色.當正式出圖時,除標注.虛線.中心線等特殊線外,其余全部為 白色,圖檔設變時,將設變部位用其它顏色區分開來.
圖 層:
層名
0層
LD層
內容 展開圖 料帶圖
說明 原始產品圖.展 開排樣圖,以較 暗顏色表示 模擬沖壓時之 料帶壯態,以較 暗顏色表示
可 把刀 口加 長或 用斜 楔壓 隹, 也可 把雙 層入 子用 燕尾 槽摳 緊連 成一 體, 這麼 厚的 入子 很難 跳出 來
18 浮高 是否 合 理? 成形 之後 的局 部形 狀在 送料 時, 後面 是否 有成 形入 子或 浮塊 把它 擋住 19 檢查 產品 圖紙 公差 是否 合 理? 一般 下料 尺寸 最小 公差 為± 0.02 ,成 形尺 寸為 ± 0.03 ~0.0 5
9
等高套
Φ8.5*5.0 Φ14*Φ
8.5*L21
M4*10
10
螺絲 M5*15
M8*55
Φ6.0*Φ
11
兩用梢
3.6*Φ8.0 Φ8.0*Φ
5.0*Φ10.0
*1下模入 子刀口到 邊距離 >3.0;建義 下模入子 比脫板入 子單邊大 1.0導料板 壓0.5,脫
不用避
3.0以下採用斜楔固定 以上採用掛台。一般用 SKH9,端子類用WC
倒 C角 來控 制裝 入方 向
10 有無 考慮 入子 共用 性? 前後 工步 若相 同, 建義 零件 做成 一樣 11 有無 考慮 入子 的加 工 性? 零件 形狀 盡量 要設 計簡 單, 加工 容 易: 能磨 不 割,
能割 不 PG ,形 狀盡 量簡 單, 縮小 加工 時間
12 折 彎. 撕口 處有 無脫 料裝 置?: 90° 折 彎, 若公 差較 小 (± 1.5 °) 時, 一般 要分 兩部
且落 料框 口不 要與 螺絲 孔幹 涉, 實在 幹涉 時可 通過 移開 螺絲 孔或 落料 框口 倒C 角來 避免 15 是否 有調 整扇 形裝 置? 16 標件 是否 符合 通用 性?
17 是否 有防 入子 跳出 裝 置? 當下 模刀 口做 雙層 結構 時, 其刀 口盡 量要 用導 料板 壓 隹, 若壓 不隹
GOLD/未結案/ 模號
交圖
接ECN通知單 審圖.簽日期 展開.排樣 審查 制總裝圖 制零件圖 制模板圖 整理 審查 交圖
GOLD/未結案/ 模號
GOLD/暫存檔/新 產品圖 /ECN/*.DWG
GOLD/暫存檔/模 號ECN
GOLD/未結案/ 模號
成 形, 前後 折彎 點偏 離一 個材 料厚 度, 後一 步要 加脫 料裝 置; 撕口 成形 一般 先
要壓 料, 再撕 口成 形, 且要 做頂 料裝 置, 否則 材料 會卡 在裡 面 13 有無 考慮 避位 即其 對工 位造 成的 影 響? 為了 加快 組模 進 度, 要避 位的 地方 一定 要畫 出 來: 一般
文字注解.工站
DIM層
標注 標示
零件結構.工站
LJ層
零件 剖示圖
P01A層
上模座
P02A層 P03A層 S02A層 S01A層 DAO層 D03A層
上墊板 上模板 背脫板 脫料板 導料板 下模板
顏色隨 圖層而 定.可 據需要 隨時變
D02A層
下墊板
D01A層

下模座
注:
模板之銷
孔.導柱
孔.入子框
口,以3位
4刀 口有 無過 接, 是否 會有 毛頭 產 生? 建義 兩刀 口重 切長 L應 在 0.05 <=L< T范 圍內 較佳 5有 無考 慮沖 子, 入 子, 刀口 強 度: 沖子 太弱 時, 需要 補 強, 可通 過 PG, 脫板 入子 做
雙 重保 護結 構, 也可 縮短 沖子 長度 來增 加沖 子剛 性; 夾板 脫板 入子 壁厚 S>=2 .0
帶圖…互換之零件等,編號為SE400B-L01A…SE400B-03等;折彎模用A表示;復制模用N表示,若有多
套,分別用N1,N2,N3...標件圖為最後一張即第y張, <圖號>.<檔名>統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